慈母良師一甲子,永世難報養育恩
─悼亡母厚修女士
103.5.10. 馬英九
媽媽走了,走得平靜安詳。
她彌留之際,我趕到萬芳醫院加護病房,緊握著她微溫的手,這一雙把我養大的手,吻著她的臉頰,在她耳邊低聲的說:媽媽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婦、女婿、外孫都在您身邊送您,爸爸會在那邊迎接您,妳好好走,不要怕喔!我們結緣64年,來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們接著用「生日快樂歌」的調子含淚輕聲合唱:「謝謝媽媽生我,謝謝媽媽養我,謝謝媽媽教育我,謝謝媽媽愛我」。媽媽闔上眼,告別了這個世界,享年94歲。
時間,是民國103年5月2日下午6點16分。
媽媽生長在湖南寧鄉一個書香世家。父母知書達禮,她幼受庭訓,從小聰慧善良,進小學前念過私塾,國學底子不錯,又寫得一筆娟秀灑脫的好字,有大家風範。媽媽小學畢業後,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長沙著名的周南女中與省立長沙女中。高中畢業前一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她親身經歷這一場艱苦慘烈的民族禦侮聖戰,自有刻骨銘心的感受,影響她的一生。
高中畢業後,她順利考上中央政治學校(政大前身)與金陵大學,她選擇前者。抗戰時期,政校從南京遷到風光明媚的重慶南溫泉,她也在此遇到法政系的同鄉馬鶴凌─我的父親。媽媽年輕時美麗而有氣質,會念書、字寫得好、又喜歡運動,在學生領袖兼運動健將的父親積極追求下,兩人很快就墜入情網。父親當時稱讚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民國33年秋,抗戰進入尾聲,日軍準備反撲,重慶震動。蔣委員長號召「十萬青年十萬軍」,父親帶頭響應。當時媽媽至為不捨,但以國難當前,義無反顧,她在送別會上說了一句鼓勵父親參軍的話,令人動容,也讓我至今引以為榮:「歷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從戰場上走過來的。」
父親加入青年軍不久,抗戰就勝利了。父母帶著大姊,回到湖南,二姊、三姊相繼在長沙出生。民國37、38年父母兩度來臺灣,媽媽當時曾在臺北一家餐廳當過會計。38年大陸局勢逆轉,父親應長輩與同學之邀,再回大陸西南作最後一搏,此行兇險不小,當時媽媽已懷了我,她憂心忡忡,仍然含淚送行。38年底大陸變色,父親倖免於難,並設法救出在湘潭老家已遭公審清算的奶奶,安排她與二姊、三姊在39年春來到香港。稍早,大腹便便的媽媽也帶著大姊從臺灣趕到香港與他們團聚,我就在那年7月出生於九龍。
當時父母都在九龍「荔園」遊樂場打工,媽媽當收費員,爸爸白天在家做饅頭,晚上到「荔園」去當茶房,奶奶在家照顧四個小孫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兩頓飯。6歲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飯給上班的媽媽,媽媽不時典當外婆送她的首飾來貼補家用,全家生活相當拮据辛苦,但在亂世中全家人能夠團聚,已經相當幸運。等了一年多,全家總算在民國40年10月來到臺灣,先借住在桃園,半年後搬到台北市萬華,在一個拼湊的大雜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過,小妹也在此出生。
媽媽天性善良勤儉,伺候老奶奶相當體貼,兩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媽意見不和,奶奶還常站在媳婦這一邊。
我們家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較親近媽媽。當媽媽調到石門水庫工作的時候,就把讀小二的我和小妹帶去。白天我們到龍潭的三坑國校借讀,下午回宿舍跟媽媽共進晚餐。民國47年的臺灣,既無電視、電腦,電影院也少,媽媽就利用晚間,教我讀《古文觀止》。數十年來,每次回憶當時媽媽燈下課子的溫馨畫面,就感動不已。這次媽媽在加護病房的初期,意識清楚。探病時,我背「桃花源記」給她聽,背對了,她點頭;背錯了,她搖頭。我們重溫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樂時光。現在媽媽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記」,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
媽媽賢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五個幼兒。白天上班,晚上有時還要兼課、做飯,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媽媽因此燒得一手好菜,很受歡迎。還有不少人專程來吃她拿手的紅燒辣羊肉。媽媽也會織毛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縫紉機,就是她貼補家用的利器。我們姊弟妹念小學、中學的制服,很多是媽媽親手做的。當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媽媽能燒菜、做衣服、織毛衣,節省了不少支出。我初中一年級暑假,參加童子軍露營,學會了做紅燒茄子。回家後做給媽媽吃,她看到13歲的兒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媽媽,開心極了!也因為媽媽會做菜,我的四個姊妹不但能做菜,還會做整桌酒席。
媽媽非常孝順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媽媽那時幾乎每個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飯。外公去世後, 媽媽即使膝蓋受傷,不良於行,也要上墳祭拜。外婆當年留在湖南沒有來臺,民國69年,政府尚未開放大陸探親,媽媽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陸探親,只好要求旅居美國的大姊到長沙,探望30年不見的外婆和阿姨。大姊回臺灣,帶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紀念品。外婆在民國72年過世, 她們母女從民國38年一別, 一生未再見面 !外婆送的紀念品, 媽媽一看就流淚,一直保存到現在。我們會把這件紀念品放在富德靈骨樓,永遠陪伴媽媽。
媽媽做人厚道,樂於助人。小時候我們跟奶奶上西園路天主堂,常常領回麵粉、包穀粉等外國救濟品。有一次我在大門口發現一位貧窮的老人在餿水桶中找東西吃,我立刻跑去告訴媽媽,她馬上裝一包香噴噴的包穀饅頭送給那位餓極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開心,也才懂為什麼「助人為快樂之本」。
媽媽是一個國家民族觀念很強的人。小時候,她講給我聽的床邊故事,不是俠盜羅賓漢或白雪公主,而是鑑湖女俠秋瑾與革命黨員徐錫麟從容就義的故事,她尤其喜歡講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筧橋機場擊落日機的英勇事蹟。這是最鮮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畢生難忘。媽媽加入中國國民黨75年,這是她晚年最津津樂道的事。
媽媽一直有一個夢,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聯考的狀元,那時記者就會來訪問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這一天。等到民國59年小妹考上臺大外文系,不是狀元,以後家中無人再參加聯考了,媽媽才斷了念頭。沒想到我大學畢業那年,舉辦第一次預備軍官考試,有不少人落榜。我幸運考上第一志願海軍補給科,還是臺大這一科的第一名。有同學打電話來問我考上沒有。我不在家,媽媽接的電話,告訴同學我考上了,還開心的加了一句「還是個小狀元呢!」她的兒女狀元夢,總算勉強實現了!天下父母心,令人莞爾。
媽媽從我們小時,就教我們要勤儉、誠實、清廉、愛國;
要讀古文、讀英文、練毛筆字。病中跟我們筆談時,她還寫著:「你父親和我, 一生不貪財」。家中建立勤勞獎金制度,鼓勵做家事,養成子女勞動與儲蓄習慣。媽媽做事低調、謹言慎行,我從事公職30多年,她從不介入我的公務。她給我的只有支持,沒有困擾。父母都鼓勵我們實踐先祖父立安公「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訓,父親並手書「為善讀書不忘家訓,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對聯,掛在客廳時時提醒我們。我們在文山區住了40多年,媽媽留給左鄰右舍、市場攤商的印象,就是如此。
兩年多前, 當我們知道了媽媽有肺部淋巴瘤的時候, 我很感謝大姊提出、大家一致認同的作法---我們要給媽媽最後的日子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今天,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 我們做到了 !
進醫院的兩個星期前, 大姊還帶媽媽到台南後壁鄉去看國際蘭花展。只有最後的這三星期她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但她仍然非常幽默,和我們談以前的趣事。我們要她做一個蘭花手的姿勢,她會刻意用兩隻手來做,還上下搖動,逗得我們大樂,病房常有笑聲,完全沒有受苦的樣子。美青跟唯中探病的時候,安排元中從美國打電話唱歌給媽媽聽,媽媽還記得元中小時候的招牌歌「小小羊兒要回家」,指定要她唱。每次美青和我去探病,我一定會親親她,陪她聊一陣子,再跟她擊掌6次才告別。這段時間,四個姊妹輪流陪伴照顧媽媽,備極辛勞。醫生們都讚許媽媽是最合作的病人─親切而有教養。
媽媽走了,明天就是母親節,我們怎麼來過生平第一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啊?
媽媽嫁到馬家70年,相夫持家,養兒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她對馬家的貢獻太大了。她生前四代同堂,晚輩有38人,和樂上進,可謂福壽全歸。她留給我們兩件世上最寶貴的遺產─母愛與家教。所以,我們在她骨灰罈上刻的字是:
「厚德修身,一生忠黨愛國;
慈母良師,永世難報親恩。」
這是我們對媽媽最崇高的敬禮。媽媽,請您好走,永遠跟爸爸作伴。我們結緣64年,但願來生再續緣。
同時也有3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民間許多人喜歡拜地基主求好運,但你真的拜對方法了嗎? #地基主 #祭拜 【20190829阿飄收假怪事多 】 完整版請點▶▶https://user26097.pros.is/GPUTQ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
祭拜 在 侯友宜 Facebook 八卦
傍晚,站在三峽火化場火化爐前,看著沒有親人送別的新北市民,我忍著眼淚,內心無比傷痛,他們沒有家人的陪伴、沒有宗教的祝禱引領,甚至連骨灰罈,都還來不及刻上名字,我雙手合十喃喃著「兄姐啊!火來了,卡緊走,一切都過去了,希望您一路平安好走!」我很自責、傷痛,市長沒有好好保護你們。
這一波往生的市民,很多走得讓人措手不及,家人甚至都還在隔離中,絕大部分,都不能來送他們走完這人生最後一段路。現場一位許媽媽的兒子告訴我,他算幸運了,匆忙中,還可以有幾個小時,替媽媽準備身後事,在骨灰罈刻上名字,在火化場遠望著媽媽,為她默禱祈福。
我站在那,聽著他靜靜地,講著媽媽從生病到離開的過程,沒有抱怨,一句一句的講,內心壓抑著傷悲。他越壓抑,我聽著越自責、越難過。
他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們為人子女,對父母最基本的關懷;他說出的這一切,也正是台灣社會此時此刻,許多人的傷悲!
生老病死,世間無常,但新冠疫情的傷痛,是無常嗎?還是,我們可以更努力的,保護民眾更多,讓民眾的傷痛更輕?
我在火化場,送別這些在疫情中離去的朋友,清香素果,虔誠祭拜,都不足以道盡我做為新北市長的沉痛。每一位新北市民的染疫,都是我的責任。
望著許媽媽的兒子,含著淚水,送別母親,我也默默告訴自己,這場對抗病毒的戰役,我必須更全力以赴。
願生者平安,逝者安息。
祭拜 在 小S 徐熙娣 Facebook 八卦
我媽常說:如果有一天她瀕死,我們不要急救她!讓她舒舒服服的走~女兒們,如果有一天,媽媽瀕死了,就燒一燒,要樹葬,要隨意灑都ok~只要合法!然後不要給你們壓力,因為媽媽在你們心中,祭拜是讓你們心安,媽媽一點都不care~我無論在哪都深愛你們~
祭拜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評價
在民間許多人喜歡拜地基主求好運,但你真的拜對方法了嗎?
#地基主 #祭拜
【20190829阿飄收假怪事多 】
完整版請點▶▶https://user26097.pros.is/GPUTQ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 #許常德 #簡大為 #廖美然 #呂文婉 #林正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h8jxaAVuM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T5Fxg0rOq20K0btNbpP6pK9wDOA)
祭拜 在 森零 Youtube 的評價
老師在學校設了很多陷阱,但是卻突然失控擊中老師了!!!!
所以送老師到醫院急救,然後卻...宣告不治?
而且貌似還發現幕後黑手是...
▶每天都會有新影片! 歡迎大家訂閱我!!☛https://goo.gl/k5ySNC
▶最新精華播放清單☛https://goo.gl/H9z7cd
#恐怖遊戲 #包迪老師 #悲慘大結局
原版遊戲:https://mystman12.itch.io/baldis-basics
老師升天模組:https://gamebanana.com/wips/50703
瘦長老師模組:https://fnaftoonsgamer.itch.io/baldis-slender-basics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orest0
Twitter☛https://twitter.com/Forest_Zer0
業務諮詢 ▶ white10156@gmail.com
喜歡這部影片的話可以按個喜歡,並且幫我分享
想要看更多的話可以訂閱哦
有任何意見都可以在底下留言
我會努力下去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F7OVSJilaA/hqdefault.jpg)
祭拜 在 老王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地球上的所有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習俗和文化特色,有些相互重疊並逐漸融合,而有些則南轅北轍,與世隔絕的傳統部落會讓現代人感到震驚。特別是他們對美的獨特理解或臭名昭著的祭拜習俗,今天老王帶大家看看那些生活方式和我們截然不同的人。
0:37 巴瑤族
2:30 科羅威人
4:55 阿薩羅部落
6:05 涅涅茨人
7:34 多貢人
老王頻道推薦的影片:
死而復活的真實案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wpkamLB58&t=510s
10位最神奇的胖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pwZjkM8xu4&t=385s
在不同的國家的漂亮定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TKlGwHHdA&t=278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yxs_3yC-6k/hqdefault.jpg)
祭拜 在 祭拜說明 - 品安生命 的相關結果
名稱, 說明, 祭拜用品. 生日祭, 請於生日的當天或前一天,且只做第一年即可。 鮮花一對,豬腳一份,水果,酒(茶),十二菜碗,白飯一碗,蛋糕、香、紙錢。 ... <看更多>
祭拜 在 順序、準備供品懶人包和初二十六的差別在哪裡? #祭拜(160373) 的相關結果
△現在初一十五祭拜大多於家中舉辦,不過仍有少數民眾會前往廟宇祭祀。 祭拜對象包括土地公、地基主、祖先. 而因為「做牙」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 ... ... <看更多>
祭拜 在 祭拜儀式意涵 - 拜拜減碳神明稱讚 的相關結果
我國古代的《禮記‧樂記》中曾經記載著:「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便是指出偉大的音樂會與天地之氣相和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