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喝啤酒不會胖啊?
那我就放心喝囉~(喂!看內文啦!)
-
《康健》整理最新研究,請教各界專家意見,揭開 20 項食物的真面目。康健10月號封面故事,搶先摘要 5 種壞食物大翻轉:
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走進超市後,心裡自言自語:全脂牛奶很香濃,但為了吹氣球般漸漸變粗的腰圍,還是買低脂的好了;全麥麵包很健康,買一條回家當早餐;颱風天搶不到新鮮蔬菜,但冷凍蔬菜的營養會不會都凍不見了?下班租了電影,去超商想買爆米花和啤酒,卻擔心會發胖,滿懷罪惡感地在店裡拿起來又放回去……。
我們常為每樣食物賦予意義、貼上標籤,讓這些標籤影響挑選過程,就像心中的天使與惡魔,不時左右你的決定。
但是,好食物和壞食物並非壁壘分明,食物的好壞形象也不斷翻轉。國內外許多研究報告持續修正食物對人體的作用,顛覆舊有認知,有些過去認為「最好少吃」的東西,被發現沒那麼糟;許多讓人產生疑慮的食物,原來只是因為吃錯方法或吃太多了。
例如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說喝咖啡會失眠或骨質疏鬆,後來研究證明只要每天不喝超過2杯,咖啡能抗氧化、防失智、延年益壽。
又如爆米花、啤酒、芒果和辣椒。自製無油的爆米花熱量不到30卡,又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啤酒肚不是喝啤酒造成的,適量喝啤酒更能抗癌;以「削」代替「撕」掉芒果皮,芒果沒那麼「毒」;火氣大,長痘痘不是吃辣害的。是的,我們都冤枉這些食物了。
《康健》選出了有壞名聲的食物,破解這些食物給你的刻板印象,並提供正確作法、吃法,讓這些食物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健康功效。
一、啤酒
下班後想來杯沁涼的啤酒,卻好怕長啤酒肚?
沒這回事!最新研究發現,喝啤酒跟肥胖無關,
發胖原兇其實是高熱量的下酒菜,適量喝啤酒對健康有益。
《歐洲臨床營養學期刊》一篇研究發現,喝啤酒跟肥胖的關聯非常微弱。而且,啤酒的熱量還比果汁低,一罐330cc、酒精濃度4.5%的啤酒熱量約104卡,相同容量的柳橙汁卻要150卡。除此之外,啤酒能幫助身體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阻撓身體吸收脂肪,規律而適量喝啤酒者的體重通常比不喝啤酒的人輕。
讓人更驚訝的是,啤酒可以抗癌。啤酒花中的黃腐醇(xanthohumol)具抗癌、抗菌等藥理作用,是個強效抗氧化物。尤其是黑啤酒的抗氧化能力更顯著,能幫助修復人體的損傷細胞。《營養學期刊》和《食品與農業科學期刊》皆表示,黑啤酒富含鐵質,顏色愈深的啤酒對心血管健康助益愈大。
啤酒的抗病作用不只這樣,奧地利邁爾健康中心主任都梅尼(Stephan Domenig)指出,喝啤酒可以預防糖尿病,且啤酒含豐富的維生素B群、鈣和胺基酸,能降低40%腎結石的風險。
《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誌則指出啤酒中的矽能減緩體內的金屬堆積,適量飲用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 不過,啤酒的一切好處皆建立於「適量」的前提之上,每人每天不宜攝取超過500cc,也就是一罐半的鋁罐裝啤酒。飲酒過量、酗酒會讓你酒精中毒、引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尤其邊喝邊配高油高鹽的下酒菜更糟糕。
二、辣椒
「吃辣會上火,吃完隔天就爆痘!」
很多人堅信這種說法。
其實不是辣椒的錯,只是辣椒性辛溫,
會促進血液循環、助排汗,總讓人有火氣很大的錯覺。
痤瘡、青春痘問題更多來自膚質、生活習慣、內分泌失調、長期營養不均衡或飲食組合不適當,如短時間內吃太多辣椒配花生。
辣椒含大量維生素C,辣椒皮中的辣椒紅素好處受科學家肯定,可以抗氧化、保護血管。美國丹佛都會州立學院教授佩多莫(Malena Perdermo)指出,辣椒籽中的辣椒素還有止痛作用,能舒緩舌頭上傳達痛覺的神經,減輕疼痛的感覺,且辣椒會釋放腦內啡,是一種讓人愉悅的激素。
如果不敢吃辣,把辣椒籽挑出,只吃辣椒皮,也能獲得營養。唯辣椒屬於刺激性強的蔬菜,本身有胃病的人應少食用,食用過量辣椒將提高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三、義大利麵
義大利麵居然是好食物?是的,但請慎選配料與做法。
多數人習慣吃的義大利麵常搭配番茄紅醬、羅勒青醬或奶油白醬,有的甚至還加一層厚厚的焗烤,奶香濃郁又美味,但熱量實在太高,一份焗烤奶油鮪魚義大利麵,就有850卡熱量!還可能吃進防腐劑、人造奶油等化學物質。
義大利麵為全穀類製品,本身抗性澱粉含量高,能降低脂肪儲存,且跟升糖指數為84的白米、80的白麵相比,義大利麵的升糖指數較低(GI值=60),也就是吃完義大利麵,血糖上升、腸道吸收的速度較慢,得以維持血糖在平穩的狀態和胰島素的功能,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加入蔬菜、鮭魚、芥花油拌炒,熱量低又健康。 在醬料的選擇上,清炒>青醬>紅醬>白醬。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她在家都用九層塔、起司、牛奶自製「高鈣青醬」,口感清爽、營養,家人都吃到碗底朝天。
麵條以基本的長直麵條為佳。筆管麵、貝殼麵等形狀特殊的義大利麵,因吸附醬料的範圍大,熱量較高。
四、馬鈴薯
炸薯條、焗烤薯泥幾乎決定了馬鈴薯給人的印象─吃了會胖。
事實上,馬鈴薯熱量不高,還很營養。吳映蓉說,將整顆帶皮或切塊的馬鈴薯,加點迷迭香和鹽,放進烤箱烤或用電鍋蒸,一份100克的馬鈴薯塊,熱量才80卡。
帶皮的馬鈴薯含多種維生素和類黃酮、檞皮素等植化素,有助心臟健康、降血壓、提升免疫力、防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則指出,馬鈴薯是潤肺養胃之物,水分、纖維都多,還有抗性澱粉。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笑說,我們真的冤枉馬鈴薯了。歐洲人攝取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就是馬鈴薯,只是台灣人多將馬鈴薯當配菜。馬鈴薯應為主食,與飯替換吃,就不怕吃進過多熱量了。
五、爆米花
許多人會在看電影時配爆米花,也有人愛吃便利商店的微波爆米花,甚至有些人曾經團購前陣子很夯的桶裝爆米花,然後邊吃邊擔心太甜、太肥。
的確,市售的爆米花為求口感,添加許多鹽、人造奶油或人工香料,因此爆米花常被認為是垃圾食物。
是時候還爆米花一個清白了。若正確烹調,爆米花其實是一項低熱量、高營養的好零食。一份100克、用平底鍋小火烘烤的無油爆米花熱量僅30卡,反觀電影院一杯同樣份量的爆米花,依口味不同,熱量約590~1000卡,搭配汽水,看場電影已不知不覺吞下超過千卡熱量。
煮廚李建軒(Stanley)說,不用放任何一滴油,只要把玉米粒鋪平於鍋中,依個人喜好加些許鹽、糖或帕瑪森乾酪,蓋上鍋蓋,以小火烘烤5分鐘,就可以享用無油低卡爆米花。若想要爆米花油亮、滋潤些,只要記住慎選油品,加點芥花油、葡萄籽油即可。
自製爆米花很簡單,爆米花的營養價值卻一點也不簡單。
美國知名整合醫療權威醫師威爾(Dr. Andrew Weil)指出,爆米花是良好的纖維來源,更保留了玉米的營養素如澱粉、玉米黃素。
玉米黃素是眼睛保健的好東西,能預防黃斑部病變、視網膜退化。吳映蓉指出,玉米黃素為油溶性的物質,較不易因高溫被破壞,即使「爆」過了,營養效力依然在。
美國斯克蘭頓大學的研究則發現,爆米花含多酚抗氧化劑,能延緩老化、減少心臟疾病和罹癌的風險。
下次要賴在家當沙發馬鈴薯之前,
先花個5分鐘動手做低卡爆米花吧!
(作者:呂嘉薰、楊心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80的網紅劉薰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瘦身魔芋蔬菜粥】 又是一個超方便的瘦身食譜 AII IN/ 煮熟/ 攪拌/ 分裝 瘦身的飲食控制與管理更簡單 #適合冬日預防感冒的活力暖粥 下方補充配料單項營養功效解說 #我吃了一碗假的飯 #零卡飽腹魔芋米 #超有料營養滿滿 #瘦身蔬菜粥 #薰愛的黑暗料理 【甘藍菜】 1、經常食用能夠增強人...
神經修復保健食品 在 馮云 Facebook 八卦
讓世界安靜慢下來的武漢肺炎病毒不見得都是壞的呦,如果把它當成是一個(忠言逆耳的)好朋友來看,就可能可以是個靜下來好好觀察自己的好時機。
.
不是嗎?
病毒從來沒有不存在過,它們從你出生到這個地球以後就一直都在,西醫也一直沒有辦法有殺死病毒的藥,因為病毒會(在你弱的時候)與你合而為一,所以小從一場感冒大到各種病毒引起的肺炎都要靠自己才能痊癒。
這個自己:就是平常有沒有吃好睡好心情好運動好⋯點點滴滴累積來的自己,然後是越急越不得的自己。
防疫是一輩子的功課,是很長很長很長的馬拉松,有跑過鐵人賽的人可能都有所領悟,什麼都是心一旦急了慌了就先自毀一半,戰力免疫力都跟著一起下降。
.
不(想也不太能)待在人多不通風的密閉空間太久,所以捷運公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這十年來搭過的次數算算還真沒超過10次。
每次坐小黃,上車前先確認不能有汽車芳香劑和香水(不然就會立即跳車),就算沒有化學香,一上車也是一定開窗,塗油膏在鼻孔。
不得不搭的飛機會買商務艙和別人離開遠一點,塗油膏在鼻孔內,一直噴花水敷純露用精油,然後不抽煙的我在世界各地機場一定找室外去待著為了多補點新鮮好空氣。
辦公室,家裡,店面⋯不論晴雨冷熱開沒開冷暖氣,都要打開(的像陽台),然後還要點上噴上塗上那些防護抗菌給支持的精油們⋯去餐廳不是要有窗的,要不最好能坐戶外,去上課的教室,去旅店住宿能不能開窗是首選必要條件,這個有了其他再能繼續,能走樓梯的樓就不進電梯,一定要進電梯會憋氣,不去電影院看電影,去超市買東西會用最快的速度買好就走,運動首選森林原野中每週至少一次,要不一定要通風很好的室內空間才可以做運動⋯這些常被人覺得有點誇張,莫名其妙(還會被制止)的行為,最近似乎因為武漢病毒的傳播,可能可以翻身變主流了⋯^_^至少不會被制止。
#通風很重要
#中醫說的氣
#化學香氣是肺的大殺手呦
#這時候就不要再用化學合成香來加重身體的負擔啊
是不是那天那個厭惡害怕排斥 #化學合成精油香水 也可以(從怪胎行為)變主流呢?⋯⋯希望大家都能安然度過。
#好好保護自己 #好好生活 #好好睡覺 #保持平靜多微笑😊
#沒有任何藥物勝得過日常生活
以下這篇北京醫學博士的建議分析寫得很好,謝謝你🙏推推❤️
.
本文作者:薄世寧,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美國布朗大學公派訪問學者。國家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現場處置指導專家。現任職於北醫三院重症醫學科,得到App《薄世寧·醫學通識50講》主理人。
文章題目: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療?
你好,我是薄世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ICU醫生。
今天,我和你說說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ICU醫生是怎麼做的,以及最重要的,普通人應該怎樣更好的保護自己。
從SARS到新型肺炎,病毒性肺炎從未走遠
1997年,我有兩個最要好的同學,一起分到了北京,在同一所大醫院當醫生。他們是戀人,後來結婚了。聚會的時候,同學們就擠在他們那個狹窄的房子里,看他們的照片,有的是一起在森林里嬉戲,有的是一起坐在綠地上學習,有的是一起參加醫院的活動。生活就是這麼幸福,每個人都羨慕他們。
2003年,非典(SARS)來了。
女生在工作中被感染了,是那種傳染性最強毒性也最強的病毒,很多感染的人沒能救過來。
她越來越重。為了留住她,在搶救的時候,她的愛人,也就是我的這個男同學,摘下了口罩,給她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心外按壓。大顆大顆的淚就這麼一滴滴的順著他的臉流到了女生的臉上,然後又滴在白色的病床上......
很不幸,最後女生還是走了。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悲壯的和病毒博弈的歷史,各種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給人類帶來了慘痛的記憶。遠的有天花、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近的有SARS、埃博拉、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
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因流感病毒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如果你覺得這些數字離你還是很遠的話,那麼你一定還記得有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讓所有人知道了一個事實,不以為然的流感可能需要搶救,可能花費巨大,甚至可能致命。
而這一切,其實一直離我們很近。
為什麼病毒性肺炎這麼難治?
無論是非典肺炎、流感肺炎,還是今天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儘管病原體不同,但它們都是病毒引起的肺炎,這三者的病理生理機制和臨床表現類似,治療方法也類似。可以毫無疑問的說,這三種病毒引起的感染,多數病人病情相對較輕,沒問題,休息、對症以後都會好轉,可以痊癒。只有那些發生了嚴重併發症,比如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導致病情危重的,才需要ICU收治進行搶救治療。
那麼,為什麼有些病毒性肺炎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
兩個關鍵原因:
首先,沒有特效藥;
其次,是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降低了。
為什麼沒有特效藥?咱們需要先瞭解病毒和細菌的區別。
病毒學家可能會告訴你,二者大小不同、結構不同,和你說細胞壁、細胞膜、蛋白外殼、遺傳物質、DNA、RNA、逆轉錄、酶系統等等,這些都很重要。
但我只想告訴你一件事:細菌和病毒的區別,歸根到底在於能不能獨立生存。
多數細菌具有獨立的營養代謝系統,可以獨立生存,所以它進入人體後只是求「營養」,它不必非要侵入細胞內。
但病毒不同了,它要的不僅是「營養」。所有的病毒都沒有細胞結構,所以只能侵入其他物種的細胞內,借助其他物種的細胞加工遺傳物質,加工蛋白,不停的繁衍出下一代的病毒。
理解了這一點,咱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嚴重的病毒性肺炎難治了。
如果是細菌感染,可以有抗生素。很多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殺滅」敏感菌。對於常見的細菌感染,我們有藥。
但是研發抗病毒藥就太難了。
第一個原因,我剛才說了,病毒和細菌不一樣,它進入人體後,會鑽到細胞里,會把它的遺傳物質插入到細胞內的染色體上,所以能夠干擾病毒複製的藥,就難免會引起人的細胞功能異常。
第二個原因,病毒會快速繁衍,不停地發生突變,你剛研發出藥物,病毒又變了。
第三個原因,很多細菌在結構上或者代謝上具有一些相似之處,作用於一種細菌某個部位或者代謝環節的抗生素可以對其他的細菌有效。但是,病毒種類太多了,共性少,很難找到廣譜的抗病毒藥物。
這就決定了,對絕大多數的病毒感染,我們沒有特效藥。即便有了具有一定效果的藥物,對病毒起到的效果也僅是「抑制」,而且越在早期應用效果越好,後期應用效果並不理想。
那很多病毒感染,就像輕型流感是怎麼好的呢?
對,靠的我們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無論有沒有藥,人體的自我防禦機制都非常重要。
應對細菌性肺炎,人體天然會有兩個基礎防禦:
l 咳嗽、咳痰;
l 白細胞尤其是其中的中性粒細胞增高。
咳嗽、咳痰是為了排出痰液、壞死物質、甚至病原微生物。在我們ICU,評價病人預後一個關鍵指標就是病人咳痰是否「有力」,有時候,咳痰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用抗生素。
白細胞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細胞增多,也是細菌感染時機體重要的防禦機制,是為了增加殺菌的力量。
但是,你注意到沒有,新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狀是發熱,乏力,乾咳。化驗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乾咳,意味著雖然人體啓動了咳嗽反射,想要把病毒或者壞死物質排出體外。但是,狡猾的病毒藏匿在了細胞里。氣道內分泌物少,痰少,雖然可以經過咳嗽將一部分病毒隨著飛沫排除體外,但是這也恰恰滿足了病毒為了繁衍自己,加快傳播的本性,並不能有效的去除病原體。所以肺泡細胞不斷受到攻擊,但是人體卻很難通過咳痰,把它們有效的排出去。
咳不出來,再加上對抗病毒的部隊——淋巴細胞又減少,這兩種關鍵的防禦能力下降了。病毒不斷地複製並且侵犯細胞,嚴重的病例,在兩三天之內,病人的大部分肺泡細胞都被攻陷,X-線下或者CT下,顯示為「白肺」。
三、醫生怎麼治?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嗎?
那麼,醫生怎麼治療這種嚴重的病毒肺炎呢?
首先,給予抗病毒藥。雖然不是特效,但是這個時候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就一定用,任何能幫到病人的,都會考慮到。
同時,霧化吸入干擾素,增加抗病毒的能力。合併有細菌感染的時候,還會用到抗生素。肺部病變進展迅速的時候,會用到激素,減輕局部的炎症反應。
然後,嚴重病例,就是針對各種併發症進行處理了。
@如果病人呼吸衰竭,我們就用呼吸機,用正壓把氧氣打到肺裡面。
@病人腎功能衰竭了,我們還有辦法,可以用CRRT,也就是一台人工腎臟,幫助病人清除毒素,脫水。
@如果病人凝血垮了,可以補充新鮮血漿和凝血物質。
@如果病人的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當呼吸機給純氧也不能滿足的時候,
我們還有ECMO,也就是一台體外的「心肺」,可以把病人的血在體外加上氧,排出二氧化碳,再把新鮮的血液打回到人體。
前段時間,有報道說用ECMO成功救治重型新冠狀病毒肺炎。這是不是意味著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呢?
我必須告訴你,不是。為什麼呢?因為所有這些最前沿、最高端的救命設備,起到的作用都是支持。
呼吸機支持肺,讓肺休息,等待自愈;
CRRT支持腎,替代腎臟的功能,等待自愈;
ECMO,是對心臟和肺,最高級別的支持。
所有這些治療的目的都是為了跑贏病毒的複製,讓人體免疫系統重新獲得優勢。換句話說,先把命保住,給自我修復贏得時間,創造條件。這個時候不僅需要有力的醫療,更到了拼人體免疫力的時候了!
講到這,你一定還在擔心著最開始病例里提到的男同學,他一定也會被傳染了吧?因為當時的病毒傳染性太強了,這麼口對口人工呼吸,很難幸免。
萬幸的是並沒有。連發燒連咳嗽沒有,男生一點事都沒有。
當然了,這是極端場景下的極端案例,絕對不鼓勵任何人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嘗試不做防護。切記!切記!
他為何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保住了自己,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維護良好的人體免疫才是正途。
四、健康的底層邏輯:人體免疫
在病毒肆虐的當下,迅速的提升免疫力是不太可能了,沒有任何可以快速提升免疫力的食品、保健品。
我們普通人,應該怎麼辦?我送你三個詞:加強防護,好好睡覺,平和心態。
關於第一點我就不再多說了。相信這幾天你學到的自我保護知識,超過了有史以來你學到的所有關於自我防護知識的總和。我只強調,去人口密集又通風差的地方,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醫院,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我說的是正確佩戴口罩,不是說戴口罩,很多人不會戴口罩。要勤洗手,不要用臟手去摸臉,揉眼睛,擦嘴,摳鼻子,這樣很容易把臟手上的病毒代入人體。還有就是少聚會。這個時候沒有任何聚會比健康更重要,居家就是最好的防護。
第二點,好好睡覺。熬夜對於人體免疫系統的降低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熬夜會影響人體生物鐘、影響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和防禦能力,研究表明連續缺覺一周還會對700多個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基因產生影響,繼而對健康產生長期的影響。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我們對抗感染的能力,我們有個常識,生病之後會困倦,在以前我們會認為這是疾病分泌的疾病因子直接導致的,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其實更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修復,在其他物種體內發現了一種叫做nemuri的調控睡眠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指導大腦合成抑菌肽,增加抵抗力和存活率,還促進睡眠。這可能才是睡眠增加的真正驅動力,睡眠不僅是生理規律,更是自我修復和對抗感染等疾病的需求。
所以特殊時期,保證每天7-8小時的良好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平和心態,學會微笑。
緊張、不安、焦慮,這些心理變化會通過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影響我們的免疫力,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就會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
同時,劇烈的心理變化還會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失眠,頭痛,血壓波動,胃部不適,腸道功能紊亂等等。這些疾病又進一步削弱機體抵抗力。
在面臨病毒威脅的時候,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加強自我防護,通過良好的睡眠,平和的心態,保護好自己的免疫系統,剩下的,就交給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醫生吧。
寫在最後,我們已經開始收治疑似的危重病例了,同時,也在時刻準備著替換支援武漢的同事們。連夜趕出來這篇稿子,接下來可能沒太多時間叮囑更多了。病毒肆虐,做好防護,希望每個人都好好的。
神經修復保健食品 在 蕭彤雯 Facebook 八卦
(轉貼)值得一看!歡迎分享!
#我自己看完覺得是一堂淺易病毒細菌學
#作者在羅胖的得到有50堂醫學通識課
本文作者:薄世寧,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美國布朗大學公派訪問學者。國家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現場處置指導專家。現任職於北醫三院重症醫學科,得到App《薄世寧·醫學通識50講》主理人。
🔺文章題目: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療?
你好,我是薄世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ICU醫生。
今天,我和你說說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ICU醫生是怎麼做的,以及最重要的,普通人應該怎樣更好的保護自己。
從SARS到新型肺炎,病毒性肺炎從未走遠
1997年,我有兩個最要好的同學,一起分到了北京,在同一所大醫院當醫生。他們是戀人,後來結婚了。聚會的時候,同學們就擠在他們那個狹窄的房子里,看他們的照片,有的是一起在森林里嬉戲,有的是一起坐在綠地上學習,有的是一起參加醫院的活動。生活就是這麼幸福,每個人都羨慕他們。
2003年,非典(SARS)來了。
女生在工作中被感染了,是那種傳染性最強毒性也最強的病毒,很多感染的人沒能救過來。
她越來越重。為了留住她,在搶救的時候,她的愛人,也就是我的這個男同學,摘下了口罩,給她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心外按壓。大顆大顆的淚就這麼一滴滴的順著他的臉流到了女生的臉上,然後又滴在白色的病床上......
很不幸,最後女生還是走了。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悲壯的和病毒博弈的歷史,各種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給人類帶來了慘痛的記憶。遠的有天花、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近的有SARS、埃博拉、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
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因流感病毒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如果你覺得這些數字離你還是很遠的話,那麼你一定還記得有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讓所有人知道了一個事實,不以為然的流感可能需要搶救,可能花費巨大,甚至可能致命。
而這一切,其實一直離我們很近。
為什麼病毒性肺炎這麼難治?
無論是非典肺炎、流感肺炎,還是今天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儘管病原體不同,但它們都是病毒引起的肺炎,這三者的病理生理機制和臨床表現類似,治療方法也類似。可以毫無疑問的說,這三種病毒引起的感染,多數病人病情相對較輕,沒問題,休息、對症以後都會好轉,可以痊癒。只有那些發生了嚴重併發症,比如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導致病情危重的,才需要ICU收治進行搶救治療。
那麼,為什麼有些病毒性肺炎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
兩個關鍵原因:
首先,沒有特效藥;
其次,是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降低了。
為什麼沒有特效藥?咱們需要先瞭解病毒和細菌的區別。
病毒學家可能會告訴你,二者大小不同、結構不同,和你說細胞壁、細胞膜、蛋白外殼、遺傳物質、DNA、RNA、逆轉錄、酶系統等等,這些都很重要。
但我只想告訴你一件事:細菌和病毒的區別,歸根到底在於能不能獨立生存。
多數細菌具有獨立的營養代謝系統,可以獨立生存,所以它進入人體後只是求「營養」,它不必非要侵入細胞內。
但病毒不同了,它要的不僅是「營養」。所有的病毒都沒有細胞結構,所以只能侵入其他物種的細胞內,借助其他物種的細胞加工遺傳物質,加工蛋白,不停的繁衍出下一代的病毒。
理解了這一點,咱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嚴重的病毒性肺炎難治了。
如果是細菌感染,可以有抗生素。很多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殺滅」敏感菌。對於常見的細菌感染,我們有藥。
但是研發抗病毒藥就太難了。
第一個原因,我剛才說了,病毒和細菌不一樣,它進入人體後,會鑽到細胞里,會把它的遺傳物質插入到細胞內的染色體上,所以能夠干擾病毒複製的藥,就難免會引起人的細胞功能異常。
第二個原因,病毒會快速繁衍,不停地發生突變,你剛研發出藥物,病毒又變了。
第三個原因,很多細菌在結構上或者代謝上具有一些相似之處,作用於一種細菌某個部位或者代謝環節的抗生素可以對其他的細菌有效。但是,病毒種類太多了,共性少,很難找到廣譜的抗病毒藥物。
這就決定了,對絕大多數的病毒感染,我們沒有特效藥。即便有了具有一定效果的藥物,對病毒起到的效果也僅是「抑制」,而且越在早期應用效果越好,後期應用效果並不理想。
那很多病毒感染,就像輕型流感是怎麼好的呢?
對,靠的我們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無論有沒有藥,人體的自我防禦機制都非常重要。
應對細菌性肺炎,人體天然會有兩個基礎防禦:
l 咳嗽、咳痰;
l 白細胞尤其是其中的中性粒細胞增高。
咳嗽、咳痰是為了排出痰液、壞死物質、甚至病原微生物。在我們ICU,評價病人預後一個關鍵指標就是病人咳痰是否「有力」,有時候,咳痰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用抗生素。
白細胞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細胞增多,也是細菌感染時機體重要的防禦機制,是為了增加殺菌的力量。
但是,你注意到沒有,新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狀是發熱,乏力,乾咳。化驗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乾咳,意味著雖然人體啓動了咳嗽反射,想要把病毒或者壞死物質排出體外。但是,狡猾的病毒藏匿在了細胞里。氣道內分泌物少,痰少,雖然可以經過咳嗽將一部分病毒隨著飛沫排除體外,但是這也恰恰滿足了病毒為了繁衍自己,加快傳播的本性,並不能有效的去除病原體。所以肺泡細胞不斷受到攻擊,但是人體卻很難通過咳痰,把它們有效的排出去。
咳不出來,再加上對抗病毒的部隊——淋巴細胞又減少,這兩種關鍵的防禦能力下降了。病毒不斷地複製並且侵犯細胞,嚴重的病例,在兩三天之內,病人的大部分肺泡細胞都被攻陷,X-線下或者CT下,顯示為「白肺」。
三、醫生怎麼治?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嗎?
那麼,醫生怎麼治療這種嚴重的病毒肺炎呢?
首先,給予抗病毒藥。雖然不是特效,但是這個時候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就一定用,任何能幫到病人的,都會考慮到。
同時,霧化吸入干擾素,增加抗病毒的能力。合併有細菌感染的時候,還會用到抗生素。肺部病變進展迅速的時候,會用到激素,減輕局部的炎症反應。
然後,嚴重病例,就是針對各種併發症進行處理了。
@如果病人呼吸衰竭,我們就用呼吸機,用正壓把氧氣打到肺裡面。
@病人腎功能衰竭了,我們還有辦法,可以用CRRT,也就是一台人工腎臟,幫助病人清除毒素,脫水。
@如果病人凝血垮了,可以補充新鮮血漿和凝血物質。
@如果病人的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當呼吸機給純氧也不能滿足的時候,
我們還有ECMO,也就是一台體外的「心肺」,可以把病人的血在體外加上氧,排出二氧化碳,再把新鮮的血液打回到人體。
前段時間,有報道說用ECMO成功救治重型新冠狀病毒肺炎。這是不是意味著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呢?
我必須告訴你,不是。為什麼呢?因為所有這些最前沿、最高端的救命設備,起到的作用都是支持。
呼吸機支持肺,讓肺休息,等待自愈;
CRRT支持腎,替代腎臟的功能,等待自愈;
ECMO,是對心臟和肺,最高級別的支持。
所有這些治療的目的都是為了跑贏病毒的複製,讓人體免疫系統重新獲得優勢。換句話說,先把命保住,給自我修復贏得時間,創造條件。這個時候不僅需要有力的醫療,更到了拼人體免疫力的時候了!
講到這,你一定還在擔心著最開始病例里提到的男同學,他一定也會被傳染了吧?因為當時的病毒傳染性太強了,這麼口對口人工呼吸,很難幸免。
萬幸的是並沒有。連發燒連咳嗽沒有,男生一點事都沒有。
當然了,這是極端場景下的極端案例,絕對不鼓勵任何人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嘗試不做防護。切記!切記!
他為何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保住了自己,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維護良好的人體免疫才是正途。
四、健康的底層邏輯:人體免疫
在病毒肆虐的當下,迅速的提升免疫力是不太可能了,沒有任何可以快速提升免疫力的食品、保健品。
我們普通人,應該怎麼辦?我送你三個詞:加強防護,好好睡覺,平和心態。
關於第一點我就不再多說了。相信這幾天你學到的自我保護知識,超過了有史以來你學到的所有關於自我防護知識的總和。我只強調,去人口密集又通風差的地方,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醫院,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我說的是正確佩戴口罩,不是說戴口罩,很多人不會戴口罩。要勤洗手,不要用臟手去摸臉,揉眼睛,擦嘴,摳鼻子,這樣很容易把臟手上的病毒代入人體。還有就是少聚會。這個時候沒有任何聚會比健康更重要,居家就是最好的防護。
第二點,好好睡覺。熬夜對於人體免疫系統的降低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熬夜會影響人體生物鐘、影響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和防禦能力,研究表明連續缺覺一周還會對700多個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基因產生影響,繼而對健康產生長期的影響。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我們對抗感染的能力,我們有個常識,生病之後會困倦,在以前我們會認為這是疾病分泌的疾病因子直接導致的,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其實更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修復,在其他物種體內發現了一種叫做nemuri的調控睡眠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指導大腦合成抑菌肽,增加抵抗力和存活率,還促進睡眠。這可能才是睡眠增加的真正驅動力,睡眠不僅是生理規律,更是自我修復和對抗感染等疾病的需求。
所以特殊時期,保證每天7-8小時的良好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平和心態,學會微笑。
緊張、不安、焦慮,這些心理變化會通過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影響我們的免疫力,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就會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
同時,劇烈的心理變化還會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失眠,頭痛,血壓波動,胃部不適,腸道功能紊亂等等。這些疾病又進一步削弱機體抵抗力。
在面臨病毒威脅的時候,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加強自我防護,通過良好的睡眠,平和的心態,保護好自己的免疫系統,剩下的,就交給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醫生吧。
寫在最後,我們已經開始收治疑似的危重病例了,同時,也在時刻準備著替換支援武漢的同事們。連夜趕出來這篇稿子,接下來可能沒太多時間叮囑更多了。病毒肆虐,做好防護,希望每個人都好好的。
神經修復保健食品 在 劉薰愛 Youtube 的評價
【瘦身魔芋蔬菜粥】
又是一個超方便的瘦身食譜
AII IN/ 煮熟/ 攪拌/ 分裝
瘦身的飲食控制與管理更簡單
#適合冬日預防感冒的活力暖粥
下方補充配料單項營養功效解說
#我吃了一碗假的飯
#零卡飽腹魔芋米
#超有料營養滿滿
#瘦身蔬菜粥
#薰愛的黑暗料理
【甘藍菜】
1、經常食用能夠增強人的活力。
2、維護健康與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200克甘藍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C的數量是一個柑橘的兩倍。此外,這種蔬菜還能夠給人體提供一定數量的具有重要作用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與維生素A前身物質(β-胡蘿蔔),這些抗氧化成分能夠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並能有助於細胞的更新。
3、治療皮膚病。甘藍含有豐富的硫元素,這種元素的主要作用是殺蟲止癢,對於各種皮膚瘙癢,濕疹等疾患具有一定療效,因而經常吃這類蔬菜對於維護皮膚健康十分有益。
4、防治腫瘤。芬蘭的科研人員發現:在吃捲心菜的同時,再喝一杯酸奶,能夠防治腫瘤的發生。因為捲心菜中的某種化學成分,經過發酵後對腫瘤細胞具有抑製作用。捲心菜的姐妹如花椰菜、球莖甘藍等也含有這種化學成分。
5、甘藍類蔬菜中含有的色氨酸,是一種蛋白質成分,這種化學物質能夠鎮靜神經,促進快樂激素樣物質--5羥色胺的產生。此外,甘藍蔬菜中還含有微量元素硒,這種元素也具有提高人情緒的作用。
6、補充纖維素。凡是經常吃甘藍蔬菜的人,都能輕而易舉地滿足機體對纖維素的需求。這類蔬菜中含有的大量纖維素,能夠增強胃腸功能,促進腸道蠕動,以及降低膽固醇水平。此外,經常吃甘藍蔬菜還能夠防治過敏症,因此皮膚過敏的人最好把甘藍視為一道保留菜。
7、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的來源。甘藍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其中的鉀元素能夠調節體內水液的含量,將體內的有毒物質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並能代謝掉組織間隙多餘的水分。它所含有的大量鎂元素,不但能夠健腦提神,而且還能提高人的體能與精力;其中的鐵元素,能夠提高血液中氧氣的含量,有助於機體對脂肪的燃燒,從而對於減肥大有裨益。
8、消炎止痛。甘藍類蔬菜同藥物一樣,能夠減輕關節疼痛症狀,並且還能夠防治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因此,關節炎患者最好經常吃這類蔬菜,並且為了防止感冒引起的咽喉部炎症,在冬春季節感冒的高發季節,也應當經常吃甘藍菜。
9、做菜時最好用橄欖油。甘藍菜中幾乎不含脂肪,所以在做菜時應用橄欖油。這是因為在這種不飽和油脂的幫助下,甘藍中所含的各種脂溶性維生素,才能夠被機體吸收利用,從而打造出強壯的體魄。
10、苗條身材。許多世界上的名模都喜歡食用甘藍菜,因為她們知道這對於瘦身減肥很有好處。其中的理由是:每100克甘藍只含有25卡路里的熱量,並且所含的糖分也很低。因此甘藍能夠穩定血糖水平,你吃了這種蔬菜後也就不怎麼感到飢餓,從而達到飲食減肥的目的。
折疊藥用價值
功效:葉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胃痛﹑關節不利﹑火燙傷及腎虛等,可強健﹑通經﹑增智。種子可使人安眠及防止老人痴呆症。
用法:葉與排骨共煮或燉爛,乾品可與魚燉煮或與排骨或豬肝同燉服食。種子與肉或魚蒸燉同食。鮮葉洗淨搗汁微加溫飯前飲服,亦可搗爛敷燙傷。
包心菜葉大而厚,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且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是一種天然防癌良藥。重要的甘藍菜有芽甘藍、無頭甘藍、結球甘藍、羽衣甘藍、紅甘藍等,前四種甘藍,都名列美國防癌協會建議的三十種防癌蔬果。
甘藍菜性味甘平,具有益脾和胃,緩急止痛作用,可以治療上腹賬氣疼痛
採摘甘藍菜,嗜睡,脘腹拘急疼痛等疾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糖等成分,其中以維生素A最多,並含有少量K1,U,氯,碘等成分,尤其K1及U是抗潰瘍因子,因此常食用甘藍對輕微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有紓解作用,適合任何體質長期食用。另外含有一些硫化物的化學物質,是十字花科蔬菜的特殊成分,具有防癌作用,其中又以甘藍菜和胡蘿葡,花椰菜最著名,並稱為防癌的三劍客。
甘藍--天然胃菜甘藍性平味甘,無毒,入胃、腎二經。甘藍是世界衛生組織曾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譽為天然"胃菜"。其所含的維生素K1及維生素U,不僅能抗胃部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的幾率。
甘藍菜有利於激素分泌,幫助乳房發育。
一杯芽甘藍所含的纖維質可高達七.五克,是纖維質的最佳蔬菜來源之一。
各種甘藍均是鉀的良好來源。結球甘藍尚含極豐富的維生素A、鈣和磷。
甘藍生食或以鮮品絞汁(二百至三百C.C),空腹服用,每天二至三次,效果最好。不過,包心菜比大白菜含的粗纖維多而粗糙,故質硬,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宜多用。
甘藍菜含有維生素K,維生素K在維持骨骼密度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上了年紀的婦女,如果服食適量維生素K,骨骼會更加密實,骨折的機會也較少。所以婦女老人要多吃甘藍菜。
視網膜黃斑退化是65歲以上的老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如果在飲食中增加葉黃素的攝取量,可以幫助預防此病。甘藍菜、菠菜等含有葉黃素。葉黃素作為抗氧化劑,可有效防止視網膜黃斑退化。經常吃這兩種蔬菜,還可使白內障的發病率減少40%。
【洋蔥】
功效
洋蔥中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不僅富含鉀、維生素C、葉酸、鋅、硒,及纖維質等營養素,更有兩種特殊的營養物質——槲皮素和前列腺素A。這兩種特殊營養物質,令洋蔥具有了很多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健康功效:
預防癌症
洋蔥的防癌功效來自於它富含的硒元素和槲皮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刺激人體免疫反應,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同時還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而槲皮素則能抑制致癌細胞活性,阻止癌細胞生長。一份調查顯示,常吃洋蔥比不吃的人患胃癌的幾率少25%,因胃癌致死者少30%。
維護心血管健康
洋蔥是所知惟一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會產生降血壓、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洋蔥中含量豐富的槲皮素,其生物的可利用率很高,科學家研究報告指出,槲皮素可能有助於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能提供重要的保護作用。
刺激食慾,幫助消化
洋蔥含有蔥蒜辣素,有濃郁的香氣,加工時因氣味刺鼻而常使人流淚。正是這特殊氣味可刺激胃酸分泌,增進食慾。動物實驗也證明,洋蔥能提高胃腸道張力,促進胃腸蠕動,從而起到開胃作用,對萎縮性胃炎、胃動力不足、消化不良等引起的食慾不振有明顯效果。
殺菌、抗感冒
洋蔥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有效抵御流感病毒、預防感冒。這種植物殺菌素經由呼吸道、泌尿道、汗腺排出時,能刺激這些位置的細胞管道壁分泌,所以又有祛痰、利尿、發汗以及抑菌防腐等作用。
小建議:紫皮洋蔥營養成分更高
根據皮色,洋蔥可分為白皮、黃皮和紫皮三種。從營養價值的角度評估,紫皮洋蔥的營養更好一些。這是因為紫皮洋蔥相對於其他兩個品種的洋蔥味道更辛辣,這就意味著其含有更多的蒜素。此外,紫皮洋蔥的紫皮部分含有更多的槲皮素。
洋蔥對「富貴病」有很好的預防
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身重、惡寒、發熱、無汗。可口可樂500毫升,加入洋蔥100g切絲,生薑50g切絲,紅糖少量,慢火燒開約5min,趁熱飲。
近年發現,除此之外,洋蔥可有效預防「富貴病」,洋蔥含有黃尿丁酸,可使細胞更好利用糖分,從而降低血糖。洋蔥還含有前列腺素,可擴張血管,減少外周血管阻力,促進鈉的排泄,使增高的血壓下降。
洋蔥中含有少量的棉子糖是一種功能性低聚糖,是洋蔥抵御惡劣環境(耐寒、耐旱)的重要糖類。棉子糖可增殖人體雙歧桿菌,起到潤腸通便、降脂降壓等作用。
洋蔥中還含有二烯丙基硫化物,有預防血管硬化、降低血脂的功能。在洋蔥中還能測到含槲皮質類物質,在黃醇酮誘導下所形成的配糖體有利尿消腫作用,這些對肥胖、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症的預防有益,與洋蔥的燥濕解毒功能是一致的。
其他藥效
(1)所含前列腺素A是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可對抗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促進鈉鹽排泄,有降血壓作用;
(2)所含硫化物能促進脂肪代謝,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作用;
(3)洋蔥所含類黃酮能降低血小板的粘滯性,常吃洋蔥可預防血栓,減少心梗和腦血栓概率;
(4)洋蔥含有與降糖藥甲磺丁脲相似的有機物,能明顯降低血糖含量;
(5)所含硫化物、微量元素硒等,能抑制胃癌、食道癌、結腸癌、乳腺癌等;
(6)洋蔥所含揮發油能助性,老人常吃洋蔥可提高性生活質量;
(7)洋蔥可提高實驗鼠的骨密度,常吃洋蔥可預防骨質酥鬆;
(9)洋蔥富含維生素C、尼克酸,它們能促進細胞間質的形成和損傷細胞的修復,使皮膚光潔、紅潤而富有彈性,具美容作用。所含硫質、維生素E等,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生成脂褐質色素,可預防老年斑。
【金針菇】
1、金針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於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賴氨酸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功能。
2、金針菇,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臟病,而且也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
3、金針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食用金針菇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消除重金屬鹽類物質、抗腫瘤的作用。
⒋ 金針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⒌ 食用金針菇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
⒍經常食用金針菇,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臟病及胃、腸道潰瘍,而且也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
7.金針菇營養成分十分豐富,如蛋白質、維生素B1、B2等,具有利濕熱、寬胸、利尿、止血、下乳的功效,並且治產後乳汁不下,用金針菇燉瘦豬肉食用,極有功效。
對人體四大好處
降低膽固醇
健康的人體內膽固醇含量是很正常的,但是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在飲食的時候很不注意,導致體內的膽固醇含量增高,誘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的膽固醇含量很高,如果不能及時控制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平時老年多吃些金針菇可以有效的降低體內的膽固醇含量。
緩解疲勞
每天工作很勞累的人如果休息不好他們的身體很容易會出現慢性疲勞,我們要緩解疲勞其實不僅僅是通過休息而已,還可以通過飲食來緩解疲勞,有些食物對緩解疲勞的效果還是挺不錯的,比如金針菇。平時工作太累的人在日常飲食的時候可以多吃些金針菇。
抑制癌細胞
癌症對人類的危害是非常大,至今,癌症還沒能完全治好,科學家們對很多癌症也無能為力。我們要預防癌症可以通過飲食來實現,很多食物都含有抑制癌細胞的效果。比如金針菇中含有一種叫多糖體樸菇素的物質,抗癌效果很不錯,想要預防癌症的人平時也可以多吃金針菇。
提高免疫力
我們都知道身體免疫力越強的人越不容易患病,很多體弱多病的人就是因為身體免疫力太差了。平時除了通過鍛鍊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外,飲食也可以促進身體免疫力的提高,這裡小編建議大家多食用金針菇來提高免疫力,因為金針菇中含有一種可提高免疫力的蛋白質。
宜忌人群
宜食
適合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的老人、兒童、癌症患者、肝臟病及胃、腸道潰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忌食
金針菇性寒,故平素脾胃虛寒、腹瀉便溏的人忌食。此外,金針菇不宜生吃,宜在沸水中燙過烹調成各種熟食。
神經修復保健食品 在 神經修復保健食品 :: 自費醫材查詢比價網 的八卦
2020年4月17日—食物來源:深綠色蔬菜、柑橘類、草莓、動物肝臟。6.維生素B12.又稱鈷胺素(Cobalamin),參與造血功能、維持神經系統運作、修復受損 ...,2019年12月24日— ... ... <看更多>
神經修復保健食品 在 修復神經損傷的七種維生素 - YouTube 的八卦
... 保健 專業人士的服務,或代替專業醫療,診斷或治療的替代。在與您的健康有關的所有事項中,您應向您的社區持牌醫師諮詢或具有適當證書的醫護人員查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