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會後:統一回應讀者疑問】
前一篇筆記和評論辯論會的文章,引來許多川普支持者的攻擊(文章連結:https://pse.is/vta82)。雖然很多事情先前都講過了,但還是要再重覆一次。以下將會談到我們的立場,對川普及拜登的看法,對民主黨的看法,對台美關係的看法,還有做倡議的方式,再來重新整理一次回應。誠摯邀請各位來一起討論。
.
1、
先來談華勒斯(Chris Wallace)
他是著名的「中間派」主播
他自陳投過民主黨人也投過共和黨人
他的聲譽卓著、獲獎無數
上次總統大選辯論會的主持人也有他, 會後也獲得兩黨一致好評
也因此被邀請再次主持2020總統大選辯論
事實上,他應該是Fox News最令人尊敬的主播了
.
美國的大選辯論
是由「總統辯論委員會」這個獨立的機構來承辦
該機構的共同主席包含兩黨前任主席
想想看,每次他們從眾多媒體人當中挑三位到四位來主持
這是要多麼不容易才會被挑中?
.
「Chris Wallace是民主黨耶?」
.
美國的政黨制度跟台灣的不一樣
美國是柔性的政黨(不是柯文哲講的那種)
選民可以在每次選舉的時候
在投票處登記自己是哪一個黨的選民
一個人可能這次登記民主黨,下次登記共和黨
「黨員」的概念,在美國跟在台灣是不一樣的
.
Chris Wallace住在華盛頓特區DC
一個民主黨支持度超過90%的地方
所以他登記成民主黨選民
目的是可以在民主黨初選當中投票
如果你沒投初選,初選完後那就等同於不用投票了,
因為民主黨初選出線的人通常就直接是大選勝利者
.
川普也曾經兩度(還是三度?)登記成民主黨人。
.
2、
來談談辯論
.
許多讀者好像可以接受一個候選人
在辯論當中不斷插話、打斷別人、無視於規則的存在?
要知道在辯論會之前
雙方陣營都是簽署聲明願意遵守辯論會規則
這個辯論會才得以舉辦的
.
川普中斷對手發言的行為,明顯違反規則
而且也是目前不分立場媒體討論的共識
這樣的行為,至少我們多數小編是不能接受的
就算是一些保守派媒體也在會後表達不能接受
.
川普四年前跟希拉蕊辯論的時候
雖然風格強烈、常常插話,大抵上還是在規則內來玩
而也且也都針對辯論主題回應,甚至不時有跳脫框架思考的幽默
當時有一場辯論會的主持人也是Wallace
如果大家找影片出來看,就能看出和這次辯論會表現的差異
當時川普大致上是照著規則走
.
而且說真的,
當時辯論最後的對川普來說的效果也非常好
不只打亂了希拉蕊的節奏,也展現川普的個人風格和自信
只是我們很不能理解,這次的辯論川普為什麼要走偏鋒到這種程度
這次的混亂程度實在太高
會後許多搖擺選民(尚未決定要投誰)focus group的評價
已經不是失望或是覺得無聊,而是憤怒!
.
因為目前美國根本還沒從疫情中回復,百廢待舉
像是stimulus bill這類重要的民生議題,根本沒機會好好討論
外人若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態觀賞這場辯論
或許會覺得戲劇張力十足
但對於已經死了207,000人(相當於911事件發生70次)的美國人來說
大家真的是覺得這是開哪門子的國際玩笑
.
講到國際
因為辯論會透過全球轉播和網路傳到世界各地
昨晚辯論會的混亂體驗不是美國人獨享而已
有日本網友就在推特上說,他是透過NHK的即時口譯轉播收看的
同一時間,拜登、川普、華勒斯,以及這三人的即時口譯人員加起來共六人在講話
就算翻譯講的是日語,一堆人根本聽不懂在講什麼
這場災難性的辯論,對美國的形象來說,傷害著實不小
.
3、
為什麼主持人一直問川普個人問題?
首先,這辯論的設定就是 #由主持人問問題
大家不要用台灣的候選人辯論來看美國
台灣的主持人就單純是擺道具過場用的而已
.
再來,總統候選人個人稅務申報的議題是辯論會之前
就已經公告說會問的六大議題之一
這個事前就公告過了
.
身為媒體,質問執政者問題本來就是天職
更何況,川普的所得稅,還有他的四億元債務是現在全美的大新聞
若川普連任,其中三億多的負債將在他的第二任到期
國家元首個人積欠如此龐大且即將到期的債務
很值得在辯論會上向全國人民說清楚吧?
如果今天蔡英文總統申報財產然後上面寫說負債120億台幣
台灣新聞和輿論討論一定直接大爆炸
這個問題在總統辯論會上絕對是躲不掉的
.
至於拜登家族的新聞
基本上就是共和黨國會議員們在參院出了一份調查報告
(報告全文是由國會公開的)
上面結論是拜登家族查無不法,至少在目前來看證據是不足的
國會報告都這樣說了
Fox News也報導說共和黨人認為沒有什麼殺傷力
.
共和黨議員們認為殺傷力太小,以致於沒人想拿來用
共和黨議員們認為殺傷力太小,以致於沒人想拿來用
共和黨議員們認為殺傷力太小,以致於沒人想拿來用
.
如果還是有人要在那邊認為是媒體在黑、媒體都不報拜登
甚至乾脆開大絕說民主黨掌握了美國媒體
那我們真的也沒什麼辦法
.
我們並沒有說拜登家人有罪或無罪
我們講的是:有一分證據就說一分話
Fox News都說無殺傷力
國會報告的結論都說查無不法
我們不太理解一些讀者們斬釘截鐵說拜登家人有罪的證據是哪邊來的
是有比國會報告還要具權威性的來源嗎?
如果說這樣就叫做護航拜登
那麼Fox News也是在護航嗎?這道理是不通的吧
.
4、
整場辯論會上面,主持人也問了拜登很多問題
拜登明顯地回答不好、答非所問的地方也有至少兩次
(減稅計劃回答成刺激經濟計劃、綠能具體計劃回答成花了多少錢)
但是在這些川普明明就可以好好殺球的地方
他選擇亂插話、把話題帶走
後續當然就不會繼續在這些點上面追問了
這就是川普選擇的策略
使得我們也無法在這方面做更多討論
.
5、
大家要挺川普或挺拜登其實都很好
但是去出征那些不挺自己支持對象的動作
這樣並沒有辦法幫到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的忙
.
我們要再強調一次(先前講過很多遍了,聽到耳朵長繭的朋友,不好意思)
美國政治不是用親中反中在區分的
那是台灣的分法,或是用台灣視角看美國政治
若真的要理解美國政治,去多認識一些兩黨的人物吧
尤其,過去四十年來美國跟中國是準同盟的關係
政壇跨黨派中,友中的政治人物非常多
中美之間的部份脫勾,其實是很最近的事情
Pompeo代表的強硬派,在政策圈當中其實是非常少數的
改變需要時間
川普成功地改變人們對中國的想法,但美中之間的經濟互賴太深了
真的需要時間來實現各種改變的政策
.
6、
我們美國台灣觀測站,或者任何一個團體都一樣
觀點就是代表團體自己
沒有想要、也不可能去代表全部的台灣人
我們覺得不太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一直講說不可以自稱台灣人
難道只有挺川的是台灣人,沒有表達挺川的就不能自稱台灣人?
這樣的講法也是說不通的
另外要講一下,我們是一個團隊,團隊內部採用共識決
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個人可以代表整個團隊
.
7、
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
大家很容易可以自行選擇資訊
覺得不開心的話不要看就行了
沒人可以逼迫誰
但如果連立場最中間的媒體人(例如Wallace,而且是Fox News)都可以嫌
我們是不太了解大家的資訊來源是什麼
.
如果批評川普就等於左膠川黑
那恐怕全世界沒幾個媒體可以看了
在過去
就算是Fox News也曾在川普做出不尊重新聞記者行為時
跟自由派媒體一起發聲明譴責川普
.
8、
本站小編們在每篇文章當中和podcast當中
幾乎每件事情都會表達立場和意見
從來都沒有打算要追求中立這件事
寫評論就是這樣
作者告訴大家自己立場並給出理由
大家可以判斷這個立場和理由好不好
我們很不能理解,許多人拚命罵我們「假中立」
但其實我們從來不認為這世界上有中立的事情
我們也從來沒有隱藏過說我們小編群比較偏向自由派
.
平權、綠能、社會福利、全民健保
這些都是我們認可、且近年來台灣不斷追求
並拿來向世界展現的價值
不太確定川普本人對台灣瞭解多少
但現在台灣的狀態,其實就是他一直以來在抨擊的「社會主義國家」
(括號起來是因為他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定義,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主流不同 …)
台灣能夠在這次疫情中表現亮眼,
很大程度也來自於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許多特質
(我們抗疫的Taiwan model其實是很難在美國複製的)
.
反綠能反風電、反性教育、反LGBTQ、反少數族群、反全民健保這些立場
如果大家覺得OK,我們其實也都很尊重的
只是,如果罵這些自由派立場是左膠
豈不就是連蔡英文政府也罵進去了嗎?
.
不知道許多來大罵左膠的
在台灣的話都是支持哪一個政黨呢?
.
9、
先前我們講過滿多次了,目前表態支持拜登的人當中
有近七成是因為討厭川普,只有三分之一是真的喜歡拜登
事實上,身為一個自由派,要喜歡拜登還滿不容易的
因為根據過去的國會投票紀錄(538分析)
他是最中間派的中間派
比四成多的同事保守,比四成多的同事自由
簡單來說就是多數派
哪邊多支持就投哪邊,沒有什麼特定的立場
一點都不progressive
.
他在性別和種族議題上面的立場
更是典型的白人菁英思維
對RBG大法官來說
奮鬥了一生
最後迎來兩位如此雷同的候選人
實在情何以堪
.
我們在之前一集的podcast(https://pse.is/qlhnt)中,
就有分析過川普為什麼這麼受歡迎,以及為什麼美國人認同他,
如果我們是川黑,那為什麼還要談川普為什麼受歡迎?
來出征的各位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該集podcast裡有提到一點:
「自由派政治菁英,背棄了自己的選民而去,不再追求整個體系的平等價值」
這也造就川普以及類似型態的政治人物崛起
這是Michael Sandel這樣的政治哲學大師最近在講的論點
(就是寫《正義:一場思辯之旅》那位哈佛教授)
基本上我們都滿贊同的
.
10、
對台灣來說,替台灣交到多一點朋友,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事情
美國目前兩大黨對台灣議題是有高度共識
法案都是無異議通過或接近無異議通過
這是長期下來的累積成果
而且不只是外交人員的努力,還有台美人社團的努力
.
朋友真的沒有在嫌多的(我們過去大概講這個論點講了幾十次了吧)
在各級政府(例:州政府、州議會)上
台灣人交朋友從來沒在分黨派的
但現在好像有很多人在提倡完全不用跟某一黨的人交流
這是很錯誤的觀點
就以最簡單最簡單的思考方式來看好了
美國是民主國家,難道都不會政黨輪替的嗎?
.
大家知不知道
前一次發生我國政府在美國大選當中,完全單押一個黨,後來發生什麼事?
1948年的杜威vs杜魯門,這段歷史大家可以去找來看看
目前我們政府推動外交的方式
從來就不是像國民黨常常在批評的什麼單押共和黨
如果單靠一個政黨,國會裡面會像現在跨黨派的支持台灣議案嗎?
.
最後再真心的奉勸一下
如果各位想要幫台灣多做點事
尤其,如果想要幫台灣抵抗中共入侵
了解台美關係和美國政治是非常必要的功課
因為台美關係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外交關係
甚至,幫助美國人了解台灣和了解中國,也是很重要的事
用親中反中二分法來看美國,是最反效果也最偷懶的一種方式
.
再舉個例子好了
最近關於戰略模糊的討論正盛(參考這篇:https://pse.is/psdtm)
但大家知道嗎?
這些大力辯論要改變戰略模糊的人當中,有一大堆都是自由派智庫或學者
那麼,我們該做的事情是直接去罵他們都是親中反川
還是想辦法加入他們的討論,表達說戰略模糊真的該改了?
.
本站成員最近除了寫了幾篇關於戰略模糊的專欄文章
也和朋友組隊投書外交國關專業雜誌(https://pse.is/twp99)
試圖說服美國政策界的人再多考慮一下,#把戰略模糊改成戰略清晰
.
國家利益是要爭取來的,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如果各位都不想要跟美國政界的人來往(只因為對方不喜歡川普)
大家覺得戰略模糊自己就會改、台美關係自己就會好、台灣自然而然就會受歡迎?
.
本站成立到現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跟大家一起來學習美國政治
小編群們之間也是這樣互相討論和學習的
守備範圍也才會漸漸從國會擴展到行政部門擴展到台美關係
我們誠摯邀請大家一同來討論與切磋
讓自己更了解美中台關係
也嘗試看看有什麼向美國做倡議的可能性
.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社會福利行政人員定義 在 陳學聖 Facebook 八卦
給市府同仁的一封信:
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在關西機場事件後選擇輕生,屏東縣府又爆發縣府發言人黃建嘉語帶威脅的逼迫公務員配合選舉,遭「吹哨者」錄音蒐證揭露惡行,單從這兩事件來看,外界除了對民進黨執政用人的專業度起疑外,也高度懷疑善用鬥爭的民進黨,正以鬥爭的方式摧毀國家行政體制,製造沉默的職場霸凌,甚至將反對者的新聞資訊都定義成「假新聞」,嚴重危害新聞自由的基本人權。
桃園市同樣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撇開關說、貪汙等層出不窮的市府醜聞,市府內也充斥著不合理要求及各式各樣的鬥爭,而鬥爭下的職場霸凌,以及凌駕專業的政治酬傭任命時有所聞,從市府的人事人事調動頻繁、機要秘書任用名單及各基金會人員的配置,就可略知一二。當中也有很多人是因為這次的選舉,突然被安插,影響原先同仁的權益。
桃園市府有6000多位員工,有多少員工是日以繼夜的埋首苦讀,拚了命才通過國家考試,考上之後,奉公守法的遵循行政機關制度升遷,但如此辛勤努力下,卻不如與鄭文燦「交陪」,形同管碧玲女婿駐泰事件一樣,心中或許也浮現「我兒子也是優秀的碩士畢業生,可不可以當駐外的機要秘書」的疑問?
桃園市府員工大多敢怒不敢言,因為害怕遭到府內高層的鬥爭,眾所周知,桃園市府也有一位氣勢凌人的市府發言人,只要得罪他,立刻就會被以「顏色不對」逼退,這是不爭且公開的事實。公務人員拚死拚活為了一份薪水及退休金,誰敢冒然拿自己的荷包開玩笑,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安靜,只能無言地被鬥爭、被霸凌,不斷的施展「忍功」。
屏東縣府發言人的行為舉止令人感概,桃園市府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誠懇的呼籲公務人員,應該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權利,人格及尊嚴是不能被踐踏的,如果此時此刻仍寧願選擇沉默,就請用選票來改變霸凌及鬥爭的體制和職場環境。
陳學聖曾經任職文化局長,也曾背負著許許多多市民的承諾,【鄭文燦模式】是否都是在設騙局,市民的眼裡看得很清楚,像藻礁、核廢料、鐵路地下化、捷運建設、社會住宅兩萬戶……等。
坊間很多市民問我,「市府內的高知識分子,為何要欺騙市民,為何要違背自己的專業?卻不感到汗顏」,我只能說,因為公務人員遭善於鬥爭的人綁架了。身為公務人員,若不甘專業被質疑,是否應該出面捍衛市民的權益,勇敢地呈現事實與真相。
過去的職場是專業導向、受人尊重的環境,桃園的發展不能以犧牲公務員尊嚴去兌換,更不能為了「造神」剝奪您們的功勞。往後的四年,相信您不願繼續過著「職場霸凌、欺瞞市民」的日子嗎?如果不願意,就讓我們一起來翻轉桃園!
我,陳學聖絕對尊重專業,絕對不容政治欺凌 ,打造行政體制的正常化、創造公務員工作尊嚴及應有的對待與福利,是我給您們的承諾,希望讓您們用專業來堆積職涯及人生成就感,讓市民感到真正幸福,讓市府充滿和諧與進步動力,共同享受桃園的繁榮。相信我,陳學聖說到做到!最後敬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工作順利!
桃園市長候選人 陳學聖
社會福利行政人員定義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八卦
好文分享~
《我 不想當業務...》~那你還能當什麼?
上個月面試有一位虎尾科技大學碩士研究所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來應徵面試『 業務助理』的工作,
一坐下來,我還沒問她問題,她倒是先問了我四個問題:
1. 請問你們是否有『勞、健保』?
2. 請問你們是否有『週休二日及三節獎金』?
3. 請問你們是否可以『準時下班』,原因要陪男朋友⋯
4. 我不要做業務喔,還有如果薪資低於 NT$ 30,000元,我就不考慮了 !!
這就是我們台灣的下一代,
滿腦子想的都是企業可以提供她什麼福利,完全不在乎她要拿什麼來『換』!?
這樣的態度,令我感到相當悲哀,
我好奇地問:你真的準備好要出來工作了嗎 ?
她說:是阿,不然我幹麻來面試 !!
我又問:你可以談談你的專長嗎 ?
她回答說:我很會唱歌喔,我的個性很好 !!
我再問:還有其他的專長嗎 ? 或是你的人格特質是什麼?
她回答說:只要不要當業務,一般行政工作,接接電話、打打電腦,我都可以啊。
我又問:為什麼你那麼討厭業務工作,你知道什麼是『業務』嗎 ?
你曾經做過嗎?
她回答說:沒做過啊,只是當業務要跑外面,皮膚會曬黑,而且我討厭推銷東西!!
我再問:你知道,你現在就在當一個業務~如何推銷你自己?
她回答說:才不是勒,我是來面試的 !!
不知道你是否也跟我有同樣的衝動,想要拿個榔頭從她的腦袋狠狠地敲下去…。
但,就某種層面來說,你跟她一樣,不想做業務,對嗎?
如果你跟她一樣討厭業務工作,那很抱歉,我必須很鄭重的告訴你,請你豎起耳朵聽清楚了:
全世界,每一個人都在做業務,上至總統,下至農夫,無一能倖免,怕的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既然說到『 業務』,就來跟大家談談,到底什麼是業務?
在此我們先定義一下,什麼是『業務』?
只要最終達到『 成交』,或有『 交換行為』,都叫做業務 ( 這是終極目的)。
在古代沒有"業務"這個名詞,
但有四個字,詮釋的恰到好處~『以物易物 』。
接著跟大家說明一下 365行,行行都是業務:職稱說明
◎總統
超級業務員。每到選舉時,他就會一天到晚兜售他的政見,希望你可以把神聖的一票投給他。
◎慈濟
超級業務員。她銷售的是思想、信仰。
◎老師
超級業務員。販賣他的專業知識、學識,換取報酬。
◎醫生
超級業務員。銷售他的醫術、專業,換取報酬。
◎漁夫
中級業務員。靠著他捕魚的技術,換取金錢。
◎農夫
中級業務員。費盡千辛萬苦種的稻,所為何來?當然是賣給你我囉,
不然自己吃嗎 ?就算自己吃,也是得用自己的勞力、時間,去換取,你始終是個業務。
◎客服人員
也是業務員。銷售你的專業、你的服務,換取一份糊口的薪資,讓你可以生活下去。
◎公車司機
一般業務員。銷售你開車的技術、你的時間,換取金錢。
樹木吸人類吐出的二氧化碳,
是它賴以生存的必要成分,而我們與它交換最需要的氧氣。
因此不要再對 業務 有任何的 曲解 與不敬,
沒有了業務的行為,世界將無法轉動,任何物種也都無法生存,
因為所有的生命都是彼此賴以生存的對象,我們都在交換彼此的需要。
一個助理、工程師、行政、財務 …
不論任何一個工作,都是業務;如果你沒有任何『產值』,
沒有拿點東西來與企業『交換』,是不會有人願意給你酬勞的,
同時你還必須了解,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捨棄業務行為。
你感嘆時機不好嗎 ? 你認為經濟衰退嗎 ? 你想要百萬年薪嗎 ?
沒問題,永遠記住,你我都是業務,只是你準備好拿什麼來『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