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一定沒穿制服】
同步刊登於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為什麼圖中大雄不穿制服就是裸體?這是來自這幾天反對制服解禁之言論。也完美驗證了中國社會文學老前輩的一段經典: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魯迅《小雜感》
這篇置頂文雖有點篇幅,但是精闢中肯
對於制服議題有意見的朋友建議先釐清一下
以免在一些不存在的問題上跳針:
Kulis Balo:
【關於廢除制服的幾點釋疑】
《學校管理篇》
1. 教育部沒有要廢除制服,只是禁止「處罰」服裝儀容不合常規的學生。但對於穿著過於誇張的學生,仍有「管教」之規定。處罰與管教之差異,請參閱《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的附表。
2. 學生不穿制服會不會增加學校管理之困難?會。但這些管理成本不應該轉嫁到學生權利上,學校必須與時俱進,思考如何調整管理策略。
3. 大多數私立學校不會因為本法條修正而調整。會選擇私立學校的學生有幾種:本來就比較聽話的、家裡經濟狀況不錯的、家長覺得私立學校管得比較「嚴格」的,絕大多數都是三者兼具。請用供需法則看待私立學校的招生,家長需要自己的孩子被當成軍人管,在這個市場法則下,私立學校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管理規則。否則家長送孩子去唸公立學校就好。教育部的態度「可管教,但不可處罰」就是給私立學校裁量權。
《學生篇》
1. 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家長的壓力下依然會繼續穿制服。
2. 會不會比較誰穿的是名牌?會。人的比較無所不在,有髮禁的年代比較誰的頭髮長這麼0.1公分;沒髮禁的年代,比較誰的髮型比較帥。現在則是比較誰的3C產品比較潮。一旦服裝儀容解禁,衣服褲子的比較肯定會出現。
3. 學生會不會因為不穿制服被霸凌?會。青少年的心理狀態總結來說就是充滿一連串沒有邏輯的行為,以及團體認同。標新立異一定會受到其他人的注目禮,但這也應該是學校的責任。該注意的是避免霸凌跟壓迫弱勢的現象,落實友善校園,而非淪為口號才是正確的做法。從友善校園被提出以來,大多數學校從來沒有落實過,只會做書面評鑑,這是個好機會可以讓公民團體好好地監督學校。
4. 學生會不會擔心早上出門不知道要穿什麼?會。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狀態極度重視外表,但學校有視覺藝術課與家政課,這些課程如果有照課表上,一定會教穿搭的藝術與哲學。學生會煩惱要穿什麼是好事。證明了學生開始動腦,如何穿搭才會好看,這是創意的發想,也是種訓練。台灣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動腦。
以上。
張可樂:
「為啥我生在一個這麼悲慘的島
中華霸權等於族群融合平等
穿制服等於消除階級與貧富差距」
難攻大士的滑坡理論練習:服儀不罰=廢除制服=
上課露奶=敗壞風俗=道德淪喪=社會淫亂=中華民國滅亡
費心打扮=招蜂引蝶=荒廢課業=社會弱智=中華民國滅亡
自由校園=門戶洞開=隨機殺人=社會危殆=中華民國滅亡
頂撞權威=驅逐教官=政治鬥爭=社會動盪=中華民國滅亡
這麼關心國家的話,接下來轉型正義要辦的幾件動搖國本的淘空大案,大家可要支持喔。不能包庇犯罪喔。
Okinafa Chen:
「學生不穿制服,歹徒就可以任意地進出校園,殺害學生,校園安全堪憂」
你不覺得只要穿上制服就能任意地進出校園才真的校園安全堪憂嗎
張之豪【此例一開】:
我國一唸完,離開臺灣,到加拿大的高中唸八年級。
到校第一天,沒有制服。
此例一開,我五年高中生活,穿牛仔褲跟Tshirt。
結果,我上了一所叫UBC的大學,今天查了一下,世界排名是34名。
此例一開。
PS結局是時下正流行的辯論大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的網紅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借問一下 - 台灣人的FAQ S2ep.26 [Cast Talk] 播客養成記:Podcast 小百科 feat. 人類學教我的事 阿康 「人類學教我的事」阿康來聊天囉! 基於兩個頻道都在這風風火火Podcast 元年所創始 這集文青姊和阿康預備好要以抽絲剝繭、探究研討的精神 數據為底分享討論...
社會文學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八卦
【作家 #李琴峰 榮獲日本「#芥川獎」,成首位獲獎台灣人】#專訪回顧
#日本文學振興會 主辦的「第165屆芥川獎及直木獎」今(14)公布得獎名單,入圍芥川獎的台灣旅日作家李琴峰奪 #純文學 最高榮譽「芥川獎」,為 #史上首位獲獎台灣人。
獲獎作品《彼岸花盛開之島》以日台之間一座架空島嶼為舞台,島上文化與語言揉合日本與台灣,由女性負責宗教祭祀、政治事務並司掌歷史,並存在僅有女性才能習得的語言。日文單行本於6月已出版。
李琴峰八年前到日本讀書,當了三年上班族,眼看日子彷彿可以如此順理成章,她卻斷然當起小說家。在她的作品裏,曾透露台灣的族群記憶如:#九二一大地震、#太陽花運動 ;而主角通常身為數重身份中的「逃亡者」……
究竟李琴峰的文字有何魅力?是什麼原因讓她選擇用非母語的文字創作,並以職業作家的身分生活下去?https://bit.ly/3wIVJV0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日本文學獎 #日本 #台灣
社會文學 在 王丹网站 Wang Dan's Page Facebook 八卦
如何判斷反抗是正義的?(自由時報副刊專欄)
王丹
還是要從太陽花學運說起。因為它的影響之廣泛,不僅在於後來香港的雨傘運動,和最近日本的反安保學運;而很多台灣人不知道的是,對於中國90後的年輕一代來說,太陽花學運也是很大的思想衝擊。不過,這種衝擊主要表現為困惑和疑慮。在我主辦的“中國沙龍”的活動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同學就對太陽花學運有很多的質疑,其中主要的一點就是:立法院和行政院這樣的制度,是人民自己用選票確立起來的,本身就是民主的一部分,怎麼可以用反抗的方式癱瘓它的運作呢?如果這樣算是正義,那麼民主與正義不就是對立起來了嗎?
這樣的質疑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其實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反抗,也是一種正義。
喬治。巴塔耶在《文學與惡》中說:“人不同於獸,在於他們遵守禁忌。但禁忌是模糊的。他們遵守禁忌,但也需要違反。違抗禁忌並不是由於他們愚昧無知,違抗需要堅定的勇氣,違抗所必須的勇氣是人的成就,尤其是文學的成就。文學的優先行動時一種挑釁。真正的文字是富於反抗精神的,真正的作家敢於違抗當時社會的基本法規。文學懷疑規律和謹言慎行的原則。”他雖然是談論文學的本質,但是文學來自于社會,文學的特質,某種程度也反映了社會的特質。這個特質就是,社會進步,不一定都是通過建設的方式來完進行和完成的,相反,有的時候,反抗是一種必要的社會進步動力。這並不是說不應當通過建設性的方式完成社會進步,而是說,建設性的方案的正義性,不能否定反抗的正義性。
重點在於,如何確定反抗是正義的呢?一件事,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有的反抗是正義的,有的反抗其實完全就是犯罪行為,是對他人權益的侵犯。同樣是反抗,有的人,因為反抗名垂千古,有的人,因為反抗遺臭萬年。你要如何確保你是站在正義的立場上,而不是利用民粹的力量,壓制少數意見呢?我認為,當反抗堅持非暴力原則的時候,這樣的正義性就比較容易被確立。這就是社會對於正義性的反抗,很看重其是否堅持非暴力原則的原因。日本六十年代的學潮曾經風起雲湧,後來之所以逐漸凋零,很大程度上,就是部分學運的力量向暴力方向轉化。柄谷行人就曾在反思那場學運的時候提到過這點。
談到這點,我們就要再一次回到電影《逐夢大道》中美國的那個爭取民權的時代,回到爭取民權運動的知道這馬丁路德金。因為他不僅對於非暴力運動提出過很多經典論述,對於反抗的正義性也曾經有精辟的總結。
在1958年出版的《邁向自由:蒙哥馬利故事》一書中,馬丁路德金將自己所倡導的非暴力哲學總結為六個基本方面:一,非暴力死抵抗並非懦弱著使用的策略,而是勇敢者反抗的手段;二,非暴力並不企圖打敗或者羞辱對手,而是要贏得他們的友誼和理解;三,非暴力針對的是罪惡勢力,而非行使這些罪惡的人;四,非暴力是甘心受苦而不求報復,甘心挨打而不求還擊;五,非暴力要避免的不僅是肉體的外在暴力,也包括精神的內在暴力;六,信仰非暴力的人總是深切矚目未來,因為未來的世界終將屬於非暴力的正義一方。”我認為,只要遵循這樣的原則,就說明反抗不是為了用來報復,也不是用來壓制,因為反抗的手段是奉獻出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自由甚至生命作為代價。這樣,反抗的正義性,至少就能得到部分的彰顯和確保。
社會文學 在 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 Youtube 的評價
借問一下 - 台灣人的FAQ
S2ep.26 [Cast Talk] 播客養成記:Podcast 小百科 feat. 人類學教我的事 阿康
「人類學教我的事」阿康來聊天囉!
基於兩個頻道都在這風風火火Podcast 元年所創始
這集文青姊和阿康預備好要以抽絲剝繭、探究研討的精神
數據為底分享討論在美國 vs 在台灣▶Podcast 的市場概況
除了男女比例、頻道類別以及收聽情境
還有不可思議、出乎意料的fun facts🤓
🤔一個人平均訂閱幾個頻道、平均一週收聽幾集?
😯多少人習慣1.2倍速收聽、剛好也是Netflix訂戶?
🤠高比例的訂閱者居然聽完頻道全部的episodes!
如果你是播客的夥伴🔊play溫習
如果你是我們的聽眾🔊play驗證
如果你預備要當播客🔊play學習
如果你不曉得這是啥🔊play試聽
更多資料預備好在IG哦👉快點開APP追蹤起來
🚀借問螢光筆捷徑:
(01:00) 借問一下😳原來有雙胞胎?
(02:30) 嘿!8月18日是個大日子🎆
(03:00) 到底是社會科學 or 社會文學?
(04:15) 阿康無預警陪我一起飆高音🎢
(04:45) 無法想像的年齡層在聽人類學
(06:20) 十分鐘⌚是剛剛好的新知吸收
(08:10) 美國&台灣聽眾的👫男女比例
(09:10) 80%訂閱者的趣聞🎁值得頒獎
(09:50) 一刀未剪✂ 我們全都給你
(11:10) 美國&台灣受歡迎podcast類別
(13:15) 美國&台灣聽眾平均頻道訂閱數
(16:20) 美國&台灣聽眾聆聽場域🌍
(20:45) 台灣最多的頻道類別原來是...
(22:35) 記得常常反思💆激盪時時收獲
(24:30) 文青姊噼哩啪啦😆開頻道目的
(25:35) 阿康👩🎓有條有理的開頻道目的
(26:20) 我們有默契的補充說明機制📲
#借問一下 #播客 #podcast #線上廣播 #人類學 #網紅 #市場調查 #聽眾 #訂閱 #追蹤 #莫忘初衷 #社會科學 #社會文學 #市調 #數據 #人類學教我的事 #casttalk
---------------------------------------------------------
洛杉磯文青姊 vs 台北阿J 的 Podcast ▶「借問一下 台灣人的FAQ」是橫跨太平洋 mix and match 頻道,從職場文化、社會百態、思維模式、金融圈探勘、各界專家專訪到日常生活小品,無所不在陪伴你
.
快至各APP跟風訂閱▶IG追緊緊我們的日常
Instagram 搜尋:借問一下 https://www.instagram.com/excusemejwes/
.
🎧頻道單元:
借問一下》文青姊+阿J職場秘笈來練功
.
©文青姊單元
假abc543》文青姊+東尼放洋姐弟來喇賽
姐達人》文青姊蒐集各界職人來自介
Cast Talk》文青姊 feat. 嚴選玩伴來聊天
.
©阿J單元
人生奔四大小事》阿J夫妻近奔四來分享
係金欸小學堂》阿J金融業面面觀來解鎖
.
歡迎試聽,按下follow,每週持續更新、絕不發懶 https://linktr.ee/excusemejwes
無時差feeding 好料的、好玩的、啟發的、起鬨的,絕對是紓壓好選擇

社會文學 在 楊照:文學,歷史和社會正義 我的人生路(二 ... - YouTube 的八卦
哈囉人生!回看來時路── 文學 ,歷史和 社會 正義── 我的人生路楊照是 文學 人,十二歲開始創作,寫詩寫小說寫散文寫文化評論,著作無數也得獎無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