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北京時間10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 上發表講話。
他表示,70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册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中國習近平 #我們的70年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一帶一路失利,明日大嶼填海造地,林鄭萬億報國,DQ小麗奪港人政治權,副公安部長孟宏偉失蹤,范冰冰令全國紅星失眠。 九七之後,香港厚積儲備,卻不肯改善民生,大家終於明白,原來等的是今天。 一帶一路,諸事不順,習近平的政績工程如火如荼之際,美國發動貿易戰,這時馬來西亞首先發...
社會主義中國 在 自由時報 Facebook 八卦
「我們的」密碼,可以,非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 #密碼 #網路
社會主義中國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必須對文革史如數家珍。
讀中國的文革史,富有娛樂性。好看處都在細節裏,讀文革史,我有一套心得:一定要注意許多事件的日期,前後比對,才看得出趣味。從一九六五年,掀起「海瑞罷官」的批判,毛澤東想將矛頭對準誰,「唔妥」哪一位,一直是最大的懸念,那時全世界都在猜謎。
一九六六年四月十九日,劉少奇以國家主席身份,還去南亞訪問。毛主席即刻重新佈局,在杭州召開「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用陳伯達和康生,批判彭真,將文革之火擴大。劉少奇出國,周恩來還隆重送機。一個月後回國,周恩來已經開始疏遠劉少奇:「周總理」聞出味道了。一九六六年七月中,毛澤東結束八個月離京生活,殺回北京,十六日在武漢游長江。八月一日,毛主席召開八屆中全會,在會上開始向劉少奇端臉色了,責問劉少奇為何背着他,向各單位派「工作組」,約束「文革」。
八月十八日,毛澤東上天安門城樓檢閱紅衞兵,劉少奇還獲准登樓。讀文革史、此時要補看紀錄片:這一天,劉少奇面如死灰,沉默寡言;周恩來滿懷心事。最精采的是毛澤東,神態自若,看不出一絲內心動機。看到這裏,令人拍案叫絕:毛主席,您真行。一九六七年,終於開名了,毛澤東一掀桌子,指着劉少奇,喝一聲:就是要你的命。毛澤東像一隻貓,漸漸玩死劉少奇這隻小老鼠。毛主席請劉主席親切談話,介紹他讀法國思想家狄德羅的書,令劉少奇以為毛主席回心轉意。哪知道「笑騎騎,放毒蛇」,將劉少奇慢慢、狠狠地,用一隻拇指撳揉死。
文革最精采之處,是毛澤東將一個民族徹底洗腦,令全體中國人陪他一起玩,包括那時香港大學生左傾的「火紅年代」,都呼叫文革好,毛主席如何偉大。毛澤東之令人懷念,是祂擁有的這股神魔巨力,應用在一個愚蠢的民族之上,成就了大事業,而且逝世四十年,還有辦法令中國人隔代中蠱,到處在公園裏放隻喇叭唱紅歌。這樣的大人物,古今中外,往哪裏找第二個?
【2015香港書展:CUP出版新書預告】—《無夢書——你不知道的中國回憶》
一九四九年,政權更迭,共產黨執政,不少人滿腔熱血,夢想建設社會主義中國。然而,各種的政治鬥爭、主義分歧,逼使人從夢中醒來,認清眼前現實。
生於上海大家族的嚴亢泰,曾於中央廣播電台工作,自一九七五年加入倫敦BBC監製節目。在這部自傳中,嚴亢泰憶述在那個紛亂時代發生的蒼涼過去:知識分子飽經憂患的曲折命運、無辜者受野心家誣陷的浮沉榮辱,還有作者自身在文革期間,到幹校思想改造,最終逃離中國的經歷。
《無夢書——你不知道的中國回憶》即將出版,追溯那些凝固在時光裡的人事。
----------------------------------------------------------------------
【更多CUP新書預告】
《棕國好狗》:https://goo.gl/QXXGpb
原著/Franck Pavloff 插畫/阿塗
原著為暢銷多國的寓言小說!一個棕國只有一種顏色?在這個極權國家裡,將會失去一切自由!
《廢氣團》:https://goo.gl/EdCSaq
作者/紅眼 漫畫/孫威軍
文學小說X漫畫跨媒界合作!科幻漫畫結合奇幻小說,揭發超能力的驚人秘密!
社會主義中國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Wong Wai Man
一帶一路失利,明日大嶼填海造地,林鄭萬億報國,DQ小麗奪港人政治權,副公安部長孟宏偉失蹤,范冰冰令全國紅星失眠。
九七之後,香港厚積儲備,卻不肯改善民生,大家終於明白,原來等的是今天。
一帶一路,諸事不順,習近平的政績工程如火如荼之際,美國發動貿易戰,這時馬來西亞首先發難,退出這個債務陷阱遊戲,跟住到北京幾十年兄弟巴基斯坦,現在連非洲小國塞拉利昂都話唔玩了。
非洲有人走出一步,其他的就如骨牌倒下。一帶一路,連非洲都騙不了。
世界工廠,因工資不再便宜,法令愈來嚴苛,知識產權不受尊重,盜竊技術成風,各地廠商漸漸退出大陸。過剩產能,如何消化?
北京智囊想了一個媲美萬里長城的一帶一路計劃,打通亞非兩洲,將全球禁運的伊朗石油帶回大陸。
放棄了幾千年農業立國的國策,轉做世界工廠,一直為能源短缺而苦惱,能夠打通這任督二脈,放債亞非一眾窮鬼國家,將來能源貿易都靠這網絡了。
如意算盤給美國發動的貿易戰打散了,亞洲非洲的國家又發現了這是個債務外交,但一帶一路又已騎上馬背,欲罷不能,每當北京有困難,總想到香港。
董建華的團結香港基金做總指揮,檯面上由林鄭用施政報告落實政策,發表前用劉德華的魅力向無知的港豬階層做軟性推銷,剛柔並重,陰陽出擊,用土地,建屋,上樓呀,這些香港人死穴猛攻。林鄭說,不萬億填海,愧對下一代;陳茂波說,可以發債券令香港人人參與。
老子說:多藏必厚亡。
香港萬億儲備是懷璧其罪,看梁振英對這些錢多痛恨,用盡名目,誓要花光它。對曾俊華那種守財奴式的殖民地官僚,他多麼的咬牙切齒。這筆錢,在港共眼中,只有報國一途。只是一次過用光香港所有儲備,在這個時候,未免太狠而已。
大陸樓市泡沬爆破在即,美國針對人民幣操控滙率準備開戰,外圍新興貨幣危機,這時候,偏偏香港一貧如洗?
林鄭用衛奕信港督的玫瑰園計劃比喻今次她的萬億填海,她是過來人,她應該很清楚,當年的港英政府,如何會出現今日沙中線、港珠澳大橋、高鐵香港站這樣甩甩爛爛的超支工程?
一帶一路產能,要香港幫助消化,倒萬億落海,港共認為是報國丹心;再次DQ劉小麗,對香港就是極端罪惡了。
香港人對DQ已經麻木。
香港人人都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一連串的DQ中,慢慢被剝奪了。
一人一票選舉出來的立法會議員,因為你不喜歡,可以取消他們的資格;周庭出選立法會補選,政府指不出她說過什麼做過什麼,唯有說她所屬政黨黨綱有「自決」兩字,所以剝奪她參選權利;今次再次DQ劉小麗,連理由都懶舉了,選舉主任「我覺得」她不是真的支持基本法,所以剝奪她終身政治權利。
連莫須有都懶用了。
大家不經不覺之間,已經接受了,只有政府歡迎的人,才可以參政。
這股歪風,只在競選議員的時候才猛吹?
會否有一天,你的子女報考公務員的時候,隨便一個什麼主任說,他不是真心擁護基本法,所以剝奪他的投考資格?
基本法的內容,已經不為港共政府尊重,只是用它的外殼,作為攻擊工具。到基本法都不存在的時候,簡單地標簽政府不喜歡的人為黑五類好了,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利。
香港走中共的老路。
不要以為在共產黨內楂了權,賺了大錢就是贏家。看看中共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的妻子,在法國,被圍著一群外國記者,訴說她的丈夫回到大陸後人間蒸發,求助於國際社會。
初看新聞圖片,以為是另一宗維權律師妻子的悲鳴而已,誰知身份是公安副部長的妻子,但畫面、內容、本質一模一樣。諷刺的是,副部長消失前,他的工作之一,就是負責維權律師消失吧。
中共這種政治體制內,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上至總書記,下至一個普通黨員,在工作內容易出事,在工作外,也隨時不知錯在哪裡。
楂權易挑忌,發了達也是罪過。
萬達的王健林,去年才人人樂道他兒子用十億開生日派對的傳聞,今日已成落水狗;馬雲那套打遍天下無敵手撩人鳳的短片才紅遍網絡,今日又要獻出阿里巴巴;馬化騰四面楚歌,劉強東、許家印相繼出事。
范冰冰案,影視圈人人自危。只是針對范冰冰一人?其他那些紅人,是自動投案還是盡早出國?她用八億八脫身,你手上又有多少現金?你人脈關係好,識得人多,多唔多得過一代尤物?
范的罪狀是因為用陰陽合同逃稅,那其他紅星大導演名製作人呢?你們有沒有陰陽合同?有沒有逃稅?過去二十年,你總共入息是多少?又交了多少稅款?
國企人事頻動,民企不容於社會主義中國,公安、軍部頭頭都因權出事,幹部圈子都一片肅殺。
國內的人,有點能力的,都想盡辦法離開,身在外面的,用盡藉口不回去。
一般人民不愛這個國家,不愛這塊土地,他們沒有權,他們認為沒有什麼責。廣東人沒權選出廣東的省委書記,南京市的市長是誰,南京人都沒有興趣。人大、政協這些成員當然與他們無關,沒有選舉權,就不甘心情願的盡交稅義務。
沒有交稅,就沒有歸屬感,沒權利沒義務,這不是他們的家。只是過客心情,賺夠錢就盡快離開。
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四海困窮是因,天祿永終是果。
民不聊生,民心背向的時候,就是這個政權完結的時候。
#明日大嶼 #DQ議員 #一帶一路 #香港儲備 #貿易戰 #樓市泡沬 #中共政權
2018年10月16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PPjG3pg6bw/hqdefault.jpg)
社會主義中國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荃灣新市鎮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亦是唯一一個位於都會區(香港市區)內及港九市區重建局管轄的新界新市鎮。新市鎮的範圍包括整個荃灣區及葵青區,包括荃灣、葵涌、青衣島、馬灣及陰澳。總發展面積約32.85公頃,是香港面積第二大的新市鎮,僅次於沙田新市鎮。1961年,港府正式刊憲,發展香港首個新市鎮——荃灣新市鎮,標誌著港府正式開始大舉發展新界,揭開香港城市發展的新里程。2011年,荃灣新市鎮慶祝成立50週年金禧紀念,於9月16日在藍巴勒海峽舉行由圓玄學院贊助的「圓玄金禧煙火耀荃城」。由於開發較早,荃灣沒有固定的「市中心」地帶,這是由於荃灣和葵涌受山勢阻隔、青衣島與新界又被藍巴勒海峽分隔,加上後來分為兩個區,故荃灣新市鎮發展規劃分爲三個核心:荃灣、葵涌和青衣,三者當中尤以荃灣的面積最大及最多人口,所以,荃灣被視為荃灣新市鎮的核心地區。現時荃灣市最多人的地區,在象鼻山路以南,青荃路以北,海興路以東,德士古道以西,官方名稱爲「荃灣中區」,東西行主幹道包括青山公路(荃灣段)、沙咀道、楊屋道,南北行主幹道包括德士古道、關門口街、眾安街、大河道、大涌道,其他主要街道包括川龍街、荃灣街市街、海壩街、兆和街。區內有街市:荃灣街市和楊屋道街市等。區內有多個地鋪食肆群落,例如路德圍、沙咀道、三坡坊、四坡坊和大壩街等。區內亦有多個商業圈,包括港鐵荃灣站一帶的商業圈,位於港鐵荃灣站附近及沿大河道和青山公路荃灣段一帶,附近有多個購物商場,例如南豐中心、荃豐中心商場、荃錦中心商場、綠楊坊、富華中心、新領域廣場和愉景新城商場;港鐵荃灣西站一帶的商業圈,位於港鐵荃灣西站附近及沿楊屋道一帶,附近亦有多個購物商場。荃灣的公共設施大多於市中心內,例如荃灣政府合署、荃灣公共圖書館、荃灣裁判法院、荃灣大會堂和仁濟醫院等。區內有兩大港鐵站,包括荃灣綫的總站荃灣站,以及西鐵綫的荃灣西站。而區內更設有兩個大型行人天橋系統,分別設於港鐵荃灣站附近一帶以及港鐵荃灣西站附近一帶,大河道和青山公路(荃灣段)的行人天橋系統已於2013年第三季落成開放,將荃灣現有的兩大行人天橋系統接駁來,形成一個大型的行人天橋網絡,成爲全港最長的行人天橋系統。
工業發展加上人口急增,用水問題急需解決,港府遂於1952-1955 年興建大欖涌水塘,並連接城門水塘至港島供水網,大欖村和關屋第村合共33 戶,又受遷村之苦。但今非昔比,荃灣己成現代化都市,村民可遷入荃灣市區,「棄農上樓」。這是香港政府首次破天荒以住宅單位換取農地,請來著名建築師,設計有圍村特色的「大屋圍」,圍內有住宅、商鋪、學校和廟宇,自給自足。建築物呈U 字型,曾為臨海地段,樓高三層,下鋪上居,為典型國際風格,簡約實用,但樓頂建有一中國風格的飛簷塔,保留地方特色,與當時中國留行的社會主義中國建築風格相似。石碧新村又稱石壁遷置村,是一條位於荃灣楊屋道與聯仁街交界的雜姓客家原居民鄉村,亦是香港少數分布於大廈中的「城中村」。石碧新村有近600年歷史,搬遷至荃灣新市鎮前原位於大嶼山石壁山谷,谷中有數條村落,統稱「石碧鄉」,當中以石碧大村規模最大。村內共有9姓,又以祖籍江西的徐姓人家為主。1960年,香港政府以興建石壁水塘為由,將石壁山谷內約200名村民遷移至荃灣新市鎮中政府為村民興建的6幢唐樓中,石碧鄉則隨即拆卸,原址永久淹沒於水塘中。
福來邨位於香港新界荃灣青山公路-荃灣段旁,部分土地為填海所得;為當時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十個廉租屋邨之一。福來邨最後一座於1967年峻工,共有9座,興建時分了2期,分別是第一期的永寧樓、永興樓、永嘉樓、永康樓和第二期的永昌樓、永定樓、永泰樓、永樂樓、永隆樓。高16層的4座升降機只會到達15樓,16樓的居民要先乘升降機到15樓再步行到16樓。其中永隆樓以預製混凝土方式興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nc28DdyhE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lAkLd32SjlRn36FwD4iLmsSFU_w)
社會主義中國 在 吳媛媛/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嗎?一個來自北歐的觀點 - 報導者 的相關結果
中國 的政治經濟體制摻雜許多元素,很難給它取一個名字,有學者稱之為「國家資本主義」,有人說是「市場列寧主義」,中國則是自稱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 ... <看更多>
社會主義中國 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理論--人民網 的相關結果
中國 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庄嚴地寫入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這是一個歷史性 ... ... <看更多>
社會主義中國 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之前稱作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8年12月18日改革開放後,最早於1982年9月所提倡的一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