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參選宣言,小編想到自己的22K還有家鄉誇張的房價,忍不住也潸然淚下......
【掰掰舊政治,看見新的可能】
許多人認識我,是從我的同志運動身分和工作認識我,我從 19 歲開始,投身同志運動,至今已邁入十三個年頭,我的大半人生,多在思考怎麼讓全台灣的同志過得更好,怎麼讓這個社會更認識同志、破除汙名與歧視,讓每個同志和他們的家人相信,我們都值得更好的愛、更好的生活。
開記者會前,許多人都建議我要降低同志色彩,以求讓多數人接受。我思考了許久,關於我的參選初衷,是因為我相信台灣。我相信台灣社會已經準備好支持一名同志身份的立法委員,同時也能夠看見我是一名女兒、別人的姊妹、在台灣成長的公民、所謂的七年級青年、以及一名家庭照顧者。身為一個女性與同志、以及長期的同志運動工作者,為性別議題喉舌我當然責無旁貸。今天,我只想再跟大家分享兩個小故事,說明更多我要參選的原因。
【家庭與國家,應是支持的夥伴關係】
我相差十歲的妹妹是一名極重度身心障礙者,她在前年八月離開人世。從我十歲開始,我們全家的家庭重心就在我妹身上,這二十一年來我們一家人體會了什麼叫做「毫無資源」、「自生自滅」。由於台灣喘息制度的使用不便,與政府長期照護體系的缺乏,我的母親因此為了她極重度身障的女兒,放棄她前程似錦的職業生涯,成為二十四小時不休息的特別護士,而我似乎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第二順位的家庭照顧者。
這二十一年來,我們全家面對到的是國家公共設施處處障礙、把所有障別的孩子都隨意地放在一起的特教系統、社會把特殊孩子的學習障礙當作沒家教的誤解、以及永遠都沒有休息時間的繁重照顧工作。
因此,我希望投身政治,健全國家長照體制、改善特殊教育系統,家庭與國家,應是夥伴關係,一同成為有需要的人民的支持系統,否則,女性永遠會是這個系統下過度承擔的犧牲者。
【房價飆漲,青年離家潮】
第二個小故事,是關於我的國小同學們。身為一個土生土長松山人,我非常喜歡我的家鄉,然而,今年年初在參加國小同學會時,二十幾個同學中,我竟然發現,成家後還能住在家鄉的人已寥寥可數(大概只有兩個)(當然是原生家庭的房子,絕不可能自己買)。
台北市的房價在過去十年飆漲了兩三倍,但我們這一代人的出社會薪水,竟然和我父母當年「不相上下」。這種世代剝奪、青年貧窮化的情況,讓我們不敢結婚、不敢生子、不敢夢想未來、不敢發揮創意、無法回饋父母、無法安心生活、無法買房置產、無法奢求自由正義。
因此,我希望可以投身政治,改善受薪者的勞動條件、完善租屋政策、以及打破房價炒作的惡性循環。
【掰掰舊政治,讓人民重新信任國會】
在台大的社工訓練,讓我能夠用個人、家庭、社會結構全面思考來面對眼前的困境,但我不願再為國家的錯誤政策補破網,我們需要讓制度更好;而我在同志運動中的工作經驗,不只是站上街頭爭取權益,進入群眾進行教育,更長期與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建構各種性別友善資源和政策,台灣需要更多在體制內的協商與溝通;這幾年,我也投入國際人權工作,在聯合國內與歐盟會議當中,親身體驗台灣的優勢與困境。這十幾年的實務工作經驗,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政治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而要擁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須把政治權力拿回手中,不只為了我長期服務的同志社群、更是為像我這樣的青年、像我父母這般領薪水的人、像我妹妹這樣需要資源的弱勢族群來努力,建立一個更好的社會,讓所有人都能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我以成長的松山信義區作為起點,開始這一場落實民主的旅程,邀請大家從今天開始認識我、監督我,最後,如果你認同我,請把票投給我,讓我們一起來改變令人無感的腐敗政治,讓人民重新信任國會。
改變就從今天、現在開始!
客廳會在你家,報名請進 http://ppt.cc/xnUe
我要協助呂欣潔 http://ppt.cc/6Ov~
-----
【呂欣潔|社會民主黨台北市南松山信義區擬參選人】
呂欣潔,出生於台灣台北松山區。長期投身同志運動,關心人權、動物保護、長期照護、國際事務以及性別議題。
學歷:民權國小、介壽國中、北一女中、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澳洲雪梨大學政策研究碩士畢。
現任經歷: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理事
華人拉拉聯盟委員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反性別暴力資源網諮詢委員
LEZS 雜誌專欄作家
過去經歷:
政黨工作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助理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種子講師、接線督導、第六屆理事
台灣同志大遊行第七屆執行秘書、第八屆總召集人
台灣大學社科院學生代表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系學會活動組長
社工系學什麼 在 吳沛憶 Facebook 八卦
22 億蓋的艋舺公園 到底有什麼問題?
萬華龍山寺對面有一座 1 萬 3 千平方公尺的艋舺公園,許多人想到這裡就想到髒與亂。
其實,艋舺公園在馬英九市長任內才改建成如今模樣。
1960 年代,這裡是龍山商場,在地長輩跟我說,當年這裡可是熱鬧非凡。
90 年代配合市政府政策,把攤販安置到地下街,原址改建公園,台大城鄉所畢業作者群出版的《叛民城市》下了這樣的註解:
政府搭配龍山寺古蹟觀光和捷運興建,將其按照都市計畫之公園用地興建,期待以艋舺公園作為翻轉城市東西發展失衡的樞紐,卻忽略了當地使用者的慣行,以及鄰近環境的敏感度,遂成為居民與遊客眼中一處汙名化的恐懼地景。
這座恐懼地景,是馬英九前市長留給萬華的災難。
斥資高達 22 億,工期長達 6 年,結果蓋給我們這個醜東西,更改變了當地生態。
你在艋舺公園看到的噴水池,造價 2 千 4 百多萬。
設計理念是:「結合中國風水,依北斗七星方位配置觀景平臺」
你在其他公園都很少看到的宮廷風屋簷長廊,叫作「文化藝廊」,當年預計舉辦展覽。
先不論花 22 億,為什麼,可以,蓋這麼不美。
噴水池沒有好好營運,對不起它的造價。文化藝廊就是笑話。
如果你曾走進艋舺公園待一段時間,你就會知道,這裡的錯誤不在街友。
街友聚集只是公園一角,現在也各有置物袋,定期清潔,社工訪視列冊,相對有秩序。
你們看到下棋的阿伯,他們不是街友。他們跟后翼棄兵路上的阿伯是一樣的,只是沒穿絨毛大衣。
我從上任的第一次質詢,就花很多時間,舉一堆國外案例,建議市長艋舺公園需要改造。
一座公園基本的功能,休憩、綠美化、運動、兒童遊戲,艋舺公園通通不及格。
遊客拜拜完不會在艋舺公園停留,在地居民叮嚀孩子不要走進公園,萬華到處公園都有人在運動,艋舺公園卻空空如也。
一座公園應該容納多元的使用者。這裡成為恐懼地景,街友到底是因還是果?
台北兩大街友聚集地都在我的選區,一個是艋舺公園,一個是台北車站。北車門口也有很多街友,當然也有抱怨,但其他使用者並不會因此不走進車站。
艋舺公園的問題,就在於規劃設計。
市府跟我說,再改建沒可能。
這兩年我找了公園處、都發局、文化局、捷運公司不斷討論,有沒有可以優化的方式,包括硬體、設施、動線、植栽改善,以及舉辦活動來活化。
去年,我彙集這些建議,和主責艋舺的蔡副市長會談,達成共識。
第一步,先舉辦 #艋舺公園願景競圖 比賽,凝聚在地共識與專業介入。
邀請景觀設計界參與,以現代使用需求及美觀,提出環境改善提案。
終於,市府公園處主辦 艋舺公園環境改善提案競賽今年起跑了!
由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承辦,將邀請在地居民與景觀界相互激盪,產出改善提案。
我擔心競圖結束,設計圖永久存在光碟,這會期質詢也特別要市長承諾,後續要編列工程經費。
第一場工作坊在 3 月舉辦,邀請地方團體、公部門、相關專家學者與參賽團隊進行交流。
你心目中的艋舺公園應該長成什麼樣子?
如果你對這裡有一點期待與想像,請一起來幫忙它,好嗎☺️
感恩四方大德。
💡 艋舺公園環境改善提案競賽辦法
http://www.landscape.org.tw/news/announce/545 https://reurl.cc/nnzg8v
競賽主題為「穿透的光年」,以艋舺公園作為設計範圍。以穿透圍牆、融合都會城市及人文歷史距離的概念,促使艋舺公園打破固有想法與藩籬,從景觀改善願景有新的可能性。期盼透過本競賽啟動在地居民、景觀相關科系學生及景觀專業者相互激盪,拉近市民與景觀專業者距離,對於人文歷史與現代都會時光融合進行議題討論發想,以艋舺公園未來景觀改善願景為主軸,本次競賽重點內容如下:
█ 艋舺公園環境改善、光環境與龍山寺之整體結合。
█ 整體設施及照明改善設計。
█ 強化公園植栽設計。
█ 公園內指標系統設計。
________
【吳沛憶爭取艋舺公園改造紀錄】
▸2019.04 市政質詢:艋舺公園空間規畫不佳、缺乏設計特色,要求市長參考國外案例,研議艋舺公園改造專案,打造萬華觀光新指標。
▸2019.05 交通部門質詢:針對捷運龍山寺站站體,要求台北捷運公司結合萬華在地特色進行美化。
▸2020.03 副市長會議:配合艋舺無圍牆計畫,我向蔡炳坤副市長爭取艋舺公園改造。蔡副市長承諾辦理,指示公園處著手規劃艋舺公園願景競圖活動。
▸2020.05 邀集公園處與景觀學會,討論願景競圖活動方向與細節。我要求公園處納入地方工作坊環節,確保地方居民的意見參與。
▸2020.11 市政總質詢:避免願景競圖活動後,設計圖畫好了卻無後續經費支持。我在質詢時向市長爭取納入艋舺無圍牆博物館、編列改造經費,市長承諾辦理。
社工系學什麼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八卦
有不少孩子讀到高中,壓力很大,有時候大到快承受不了,他們告訴我:「我的父母,還有老師都告訴我們:只要再忍耐,再拼個兩年,等考上好大學,你就可以輕鬆了!」
說得彷彿考上台大,考上國立大學,人生就此圓滿,康莊大道等著你!
我會澆冷水:「你的父母和老師不是說謊,就是無知。」
「考上什麼大學、什麼科系,會影響的是你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會遇到什麼樣的老師。這些朋友很重要,因為他們可能會成為你這一輩子還繼續交往的朋友。因為,再來職場上的來往,爾虞我詐,很難再有真心的朋友了。」
「大學讀什麼科系,當然有可能成為你未來的職業。但是,也不一定。尤其你們現代的職業種類和未來的職業種類,變動太快了。我有朋友讀醫學系,後來去讀歷史博士的;有讀社會系去做廣告業的;有讀歷史系,去當導遊的;有社工師,在工廠當領班……讓自己在大學時,更寬廣地去摸索。」
「因為,在台灣,一直到高中畢業,你們都沒有機會去探索:到底你的專長與興趣是什麼?離開學生生活之後,你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以什麼謀生?什麼是你生活的目標?如何過,你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考上大學,不是任務結束了,請別被騙了!
這時候,人生才剛剛開啟了門,你踏出步伐,前面,不是康莊大道,而是茫然一片。請點亮燈,才不會迷路。
燈在哪裡?要自己找,不然,只好自己來發光。https://medium.com/@ohneon/%E5%8F%B0%E5%A4%A7%E6%AD%B7%E5%8F%B2%E7%B3%BB484%E6%9C%89%E6%AF%92%E3%84%9A-b1e6332329d6
社工系學什麼 在 關於社工系的實際出路- 大學新生季板 - Dcard 的八卦
我是學測剛考上社工系的男生,我知道男生讀社工系比較少見,我也有大略查了社工系的出路,我看到網路上的社工分享他們自己在基金會擔任社工的許多心情 ... ... <看更多>
社工系學什麼 在 社工系出路Dcard. 考大學:社會工作科系學什麼? 的八卦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衛福部舉例,以第一年社工員聘用為例,本薪3萬4916元,若還有碩士、 社工師 ... ... <看更多>
社工系學什麼 在 #社工出路好嗎?#社工系讀什麼? 想當#社工應該知道的事 ... 的八卦
這是一部給想當# 社工 的人入門資訊,讓你認識 社工 是如何被訓練出來的,讓#大學新鮮人與想投入#社會工作的伙伴們,能夠有多一點的思考,避免花了錢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