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 TVB的口號 'AMAZING SUMMER' 言猶在耳, 暑假卻AMAZINGLY只剩下幾天.
莘莘學子, 磨拳擦掌等待返學者有之, 滿腹牢騷大歎假期這麼短者亦有之, 捱更抵夜邊趕暑期功課邊爆粗者亦有之!
面對專題, 讀書報告, 暑期作業, 功課......完成了一樣, 補完課後又來新一樣, 仿彿, 永遠做不完.
然後, 便是怨老師, 呻俾咁多功課為咩!
在暑期行將完結之際, 所有報章雜誌都集中報導學生的開學準備:
如何買書呀, 如何購買健康護脊書包呀, 如何買皮鞋,
連假期後學生的心理變化包括 '長假期後症候群' 的處理方法都探討時,
有誰為學校老師說一句話?
我覺得, 各位同學呀, 當你們經常怨老師呢樣果樣時,
其實老師們比你們受的苦更多, 你們又知道嗎?
我在做補習老師前, 也曾當過學校老師, 有些事, 實不足為外人道.
首先, 當老師不是一份閒工, 不是上堂拎住本書胡說八道的.
每一節課, 約35-40分鐘, 但背後老師要花幾個鐘去備這節課, 又要整教材, 又要印刷!
好了, 一上堂, 你地班學生瞓的瞓, 呻的呻, 發呆的發呆, 傾計的傾計, 打喊露打到噴晒口水, 完全忽略老師的一番心血!
試下輪到你在卡拉OK揸咪唱歌時, 房內成班FRIEND即瞓即呻即走, 你會好受嗎?
就算人家唱得不好聽, 專心去聽去試下欣賞, 也是尊重!
有一天, 在班房, 輪到你做PRESENTATION, 老師同學全體IGNORE你, 你便會明白.
其次, 有D人, 很喜歡挑戰老師的權威, 即所謂要 '串' 老師!
'串' 完老師啦, 見老師唔夠自己講啦, 就覺得自己好型!
其實, 如果一個人的形象, 要靠’串’老師才可建立, 都幾可悲.
就好似去酒樓等位, 等咗5分鐘, 然後走埋去係咁 '串' 個知客, 話人家D服務太慢, 知客話唔好意思, 然後你一路走開一路係朋友面前沾沾自喜, 說:
‘你地見唔見呀, 頭先個知客俾我串到一洞都無呀!’
一樣.
說實在的, 如果不是礙著學校的規定, 你估老師真的不夠學生串嗎?
他/她們學問多過你, 見識多過你, 年齡又大過你, 真的和你鬥咀會勝不了嗎?
學生贏的, 只是自己佔著學生的身份罷了.
這個身份, 永遠受保護.
更有甚者, 是現今沒有了尊師重道的概念.
不說誰, 我張欣欣, 總比你們學生多了一點點成就吧?
但是, 即使我在街上碰見中學及大學的老師, 我還是會肅立, 鞠躬, 然後說:
‘XXX老師, 你好. 我係學生張欣欣呀!’
沒錯, 大庭廣眾之中.
想想, 你們在校內遇見老師當時運高睇唔到, 直呼老師全名及花名, 會不會有點過份?
我不諱言有些花名改得很傳神, 有些中學老師我已忘記他/她姓甚名誰, 但其花名令我終身不忘, 但應只限圍內學生說笑.
不要說我老土, 有些事, 逆地而處, 便能明白.
試下老師們也替你們改名:
‘蛋散, 你今日欠交!’
‘契弟, 你今日留堂!’
你會點?
斷估你不會歡天喜地站起來說:
‘好嘢, 我係契弟, 好傳神, I LIKE IT!’
老師改學生功課, 有時寫的字比你們還多!
你怨老師俾你地班咁多功課, 但有沒有想過: 你做一份, 他/她一改便是40份!
為的是什麼?
真的是臀部痕癢不適嗎?
還不是怕你們不懂, 希望你地公開試考到好成績, 然後有美好的前途!
你放了學, 便是放學.
但老師, 還要負責不同的課外活動, 跟進學會事宜.
最後, 還要捧著你們的簿回家, 慢慢批改至深夜.
你們隨時可以欠交, 然而他/她們可以欠交還功課給你們嗎?
你放假, 就是放假.
老師卻還要回校開沒完沒了的會, 更新政府朝令夕改的教材, 有時還得準備早會題目……
當中有些老師, 更要進修, 要交功課.
同學們, 你們上堂可以睡, 但老師站在講台上, 倦極還要撐下去說下去, 卻發現:
全班只得3-4個同學聽書……
你們有家, 老師更有家.
你們在家, 是子女; 老師, 既是父母養育下一代, 又是子女要反哺上一代.
經濟支柱.
子女有什麼壓力?
放暑假在家中, 開電腦上網, 打機, 睇韓劇, 玩P & D, 夜晚當然要睇衝上雲霄, 然後發現主角根本不是SAM哥或COOL魔, 而是一支叫維他命水的物體……
如果家有女傭, 學生更是連家務都不用做, 儼如小王帝, 呆在睡房中, 隨時向外大嗌:
‘同朕拎罐可樂嚟!’
但就是在暑假將盡開學前夕, 不少老師已回校為中六同學補了一整月的課, 在家準備了大量教材以作新學年之用, 更要上奉父母中持家務下養子女, 間中更隨時要同另一半嗌下交!
暑假, 根本不是暑假.
尊師重道, 永遠不過時的.
他日, 當同學們入到大學的時候,
可能大部分都以為是自己實力超凡,
有誰會想到多年春風化雨默默工作的老師,
才是你真正的恩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1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iEQmWjvsLr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磨拳擦掌的意思 在 Facebook 八卦
▍家長群組,人類進步的階梯
--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朋友,你覺得自己孤陋寡聞嗎?你害怕自己落後於時代嗎?你擔心自己見識淺薄嗎?你想學最新、最尖端的科技嗎?你想瞭解中醫、西醫嗎?你想掌握社會民生最完整的資訊嗎?你想知道方針政策最新動態嗎?你想治好選擇恐懼症嗎?你怕錯過折扣優惠嗎?你希望隨時隨地有人給你網購的連結網址嗎?你想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人生知己、事業夥伴、投資方向嗎?你想在孤獨的時候,有人陪你八卦嗎?你想在煩惱的時候,有人比你更慘,讓你開心開心嗎?
那你必須加入一個家長群組。
這是一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扁平化組織。和其他群組不同,它起點就高。不管是校內的、還是校外的,大家屬於「以娃會友」,同呼吸共命運,從一開始就自帶戰友情、自來熟。
在這種以愛之名的大前提下,一切都變得美好起來,別管是拉票、按讚的,還是殺價、湊人數團購的,以及花式彩虹互誇的,都散發著同僚間才有的默契,讓人欲罷不能,退群組不得。用不了多久,你就逐漸領略到家長群組的另一種魅力了。
我自問精通天文地理哲學心理,熟讀唐詩宋詞和勵志文學,情商智商同時在線,身材勻稱,體重沒破百,在公司裡幫老闆搭過橋、在家裡為配偶填過坑。應付一個家長群組,我覺得沒有問題。於是我把自己放在網路上的大頭貼重新液化濾鏡了一下,信心十足。
一進去才發現,大家的大頭貼都透露著一股成功人士的味道。連他們給孩子取的名字,我都讀不對……我突然沒自信了。
更沒自信的還在後面。
也許你剛當上家長的時候,覺得「我家小孩真好啊,聰明健康好看,像我」。當孩子走進校園時,你又滿懷信心:人生漫長道路的第一步,快樂地去成長吧,孩子。感覺自己的教育理念真的很先進,理性又科學,我應該是這個世上最典範的父母了吧。
後來才發現,孩子邁進學校那一步,不是人生的轉折點,我邁進家長群組的那一步才是。孩子還是那個孩子,我們變成了更優秀的我們。
家長群組才是一個大千世界,顛覆之前所有育兒的優秀理論與實踐,泯滅一切曾有過的「我帶孩子帶得最好」的信念。只需要○‧○一秒。當看到別人家爸爸媽媽給孩子做的「每天十六小時每週計劃工作表」時……我輸了。在那一刻我就知道:家長群組,將是我學習做人的第一步,也是學當爸媽的啟蒙平台。
用不了三天,你就會發現,它不僅是學習上的伴侶,還是一個包含了家政服務、社區通知、難題解析、醫療諮詢、致富祕笈、烹飪養生、脫坑指南、升學攻略、試聽課QR Code分享、買一送一秒殺等綜合性高密度多管道的福利平台。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不知道。不進家長群組,我還以為自己是教育能手、育兒標兵、百科全書、人間指南;進了家長群組,才發現原來我是一個廢物。
你家修補陽台,缺點防水塗料?家長群組裡吼一聲。梓瑄/紫萱/子軒媽媽上次參加學校文化節時做兵馬俑,可能正好剩了一小桶防水漆,立馬快遞到你家,還附贈了使用說明書──以及她家堆不下的三十六套兒童小說。
家裡抽油煙機的止回閥老化了?隨口在家長群組裡問了一句,子明/梓鳴/子銘媽媽會給你發來止回閥的高檔圖片和原理詳解,以及離你家最近的五金店老闆的通訊ID,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放假日,哪家醫院有兒科門診?群組裡吼一句,四五十個標準答案同時出現,包括專家特別門診的價格、排隊的平均時長、專家門診特色評比、網上諮詢平台QR Code……一應俱全。最後在標準答案中得分最高的紫涵/梓涵/子寒媽媽,會給出這家醫院的路線導航、從哪條路的哪個門可以開進去、幾號停車場的哪個方位車位最多,並附贈一張精緻的手繪地圖。
我非常感動,我加入了一個好人好事求助群組,它的打開使用率最高,成了手機裡眾多生活教育類APP的唯一競爭對手。在家長群組,你曾經靠撐竿跳都搆不著的大老闆、大主管、大咖們,和你平起平坐,有事沒事問你:在嗎?能拍一下今天的作業嗎?……
在家長群組裡,沒有身分地位之分,只有互相請教:在嗎?能把你家孩子的英語考卷拍一張給我嗎?……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家長群組開闊你的視野,提升你的眼界,拔高你的格局,磨平你的稜角。曾經學校和老師沒教會你的,家長群組一一幫你灌輸得明明白白。在群組裡,我沒什麼存在感,感覺我一身的天文地理人文哲學造詣,在這個群組裡毫無用武之地。
我努力地想要創造點話題,來一展我的超能力,摩拳擦掌時刻準備。
一個媽媽求教一道數學題,我開心極了,剛拿起筆,只見已經有四五個解析完整、步驟清晰的答案PO了出來,貼心點的還附上語音版講解。
有人在群組裡請教暑假旅行路線。我剛陷入美好回憶,準備向他介紹目的地,突然看到有人已經推送了詳細的目的地旅行攻略,附帶著打折門票的領取方法和坑人景點項目列表,還貼出了優秀當地導遊的聯絡QR Code……
不進家長群組,還以為我們家相當文藝,能寫文、會彈琴,讀得懂《快樂王子》王爾德,唱得了周杰倫。進了家長群組,發現原來我仍是一個粗人。
冷不防地,家長群組裡,秀才藝說來就來。提琴、長笛、管風琴、豎琴、爵士鼓、烏克麗麗、電吉他玩得走火入魔,一人玩兩種樂器的比比皆是,個個爐火純青。
後來談起文藝這方面,我都不好意思開口。書法、繪畫、雕刻,群組裡唯妙唯肖,技藝超群。我在一個孩子的畫中,同時看到了西方繪畫線條和東方美感筆觸。孩子寫作文我就不提了。別人家的孩子動情的散文和小說,經常使我感到望塵莫及。
只有進了家長群組,你才知道,「承認自己普通」和「承認自己的孩子普通」,這兩件事勢在必行。
成年後,最大機率結交到人生摯友、後半生知音的場合,應該就是家長群組了。如果一起經歷人生最艱難的義務教育完整階段,你們的友誼將金剛不壞,至死不渝,化成灰都緊緊抱在一起。
家長群組終於讓中年老母們返老還童,重新體會小學生鬥嘴的快感。你兒子揪我女兒裙子,把釦子拉掉了──小事情小事情。你女兒把我兒子的橡皮扔到窗戶外面去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哦,聽說是你兒子先把我女兒的鉛筆藏了起來──不懂事,我教育她。哈哈,大概是因為你女兒上課老是拿鉛筆戳我兒子──沒事了沒事了。
我也不太理解當代老母鬥嘴的邏輯,那是又怕她不吵,又怕她亂吵。不看效果,只講禮儀,真好。
家長群組是知識的海洋。聊天嗎?為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吵架兩小時的那種……
這就是家長群組的奧妙之處,它讓你永遠都不會給自己打一百分,讓你永遠進步,拋棄原來那個混沌的自我,向著更高、更深的遠方拓展。如果人人都進入家長群組,互相扶持、共同進步,那麼人間將會更美好。
家長群組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羨慕了嗎?
首先,你得有個孩子。
.
本文摘自
《#了不起的硬核媽媽》
.
作者:格十三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本來想要再介紹跟憂鬱症有關的書,後來覺得先介紹這本也不錯,可以幫助紓壓解鬱。
作者的上一本大作,在版面上也曾經介紹過。作者試著以幽默的筆調,描寫「媽媽」這個角色所見的視野。
這種作品不多,特別值得珍惜!
祝願您,能體會到歡樂也可以是一種心態!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磨拳擦掌的意思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如果你嘴上嚷著要減肥,行動上卻自暴自棄,一再擱置運動計畫,縱容油膩的垃圾食物塞滿自己的胃,對食物熱量視而不見,那麼,不是肥胖導致了你糟糕的生活,而是你的不自律,對生活缺乏誠意造成的。
人人都覺得胖最痛苦,但其實胖最痛快,不用克制,不用約束,無非就是後果自負。如果你任由餘生都在臃腫中度過,那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隨心所欲的生活沒什麼不好,可如果你恰巧喜歡健康、苗條、有型的生活,那麼就去改變和行動吧。
對自己認真負責的人,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在知道不該幹什麼的時候阻止自己。學會對美食說「不」,這也是成長的意義。
取自《過了二十歲,要有瘦一輩子的本事》
*********************************
各位姊姊妹妹們,年初二早💕,恭賀新禧🧧 🧧 🧧~
是我,心理甜心💝,年初二繼續跟大家來打屁,喔不,是打氣💪!
這本書其實不是全然講減肥,減肥只是外在行為,重點是內在的心理狀態。這篇摘文講得更是明顯,類似我們直播說到的內控型人格,或者是自律,又或者是執行力的概念。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958553477871390/
「那些不動聲色的人,總是先人一步,不糾結,不焦慮。他們的世界裡,沒有做或不做,而是訂下目標就先做了再說。」
以文章跟直播來說,我自己常常要找零碎的時間⏱,一點一點準備。有時很匆促,工作時間卡很緊,也還是盡可能維持一定的發文量。
我很少細細講到這需要花多少時間,在版面上還常常搞笑幫大家紓壓。不過,有一些社會經驗的人,大概不難猜到維持這個狀態需要累積多少力氣吧?!
就這樣,好多年過去了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的青春、我光滑的肌膚、我炯炯有神的眼眸,就這樣老去了。嗚嗚嗚……,說好不哭的😭😭😭……
但是,這不是帶著熱情往前衝就算了。這同時是很多次,對著各種機會,說「不」的結果。細節我就不多說了,也沒什麼好說,不過可以簡單幫助各位朋友想像:光是我一年在版面上的文字量,就足夠在刪刪減減之後經營出幾本書了吧!
我遠遠沒有搞定一切,我個人有太多的不圓滿。但有些背後的故事,我確實不動聲色,那也就是我自己的選擇,所要付出的代價而已。
所以選了這篇故事跟大家分享,首先是我個人有共鳴。我們身邊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說得少、做得多,最後我們只能在背後議論,因為我們只看得到這種人的背影。
很多人花時間抱怨,但只有少數人默默前行🚴♂️。新的一年,我想,是個重新選擇的時機。
祝願您,能抗拒誘惑,能鼓動自己的熱情!
*********************************
那些不動聲色就搞定一切的人到底有多酷
【文/ Kris】
我們身邊,總會有這樣一種人,舉止平和,波瀾不驚,喜怒不形於色,人群之中很難捕捉到他們的存在,但就在我們慢慢淡忘這個「不起眼」的朋友時,他卻在某個時間、某個場合,被某些人談論起來。談論的焦點不是他的微小存在感,而是他不動聲色地搞定了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我們或驚喜、或震撼。
這種人太酷了!
在這個鼓勵天性解放、個性張揚的時代,每個人都想擁有自己的舞臺,每個人都想成為焦點,萬人矚目的感覺何其之爽!但愈是著急放飛自我,就愈容易迷失自我。我們總是喜歡張開雙臂,告訴所有人,我的夢想有多炫,世界有多酷,但絕大多數時候,我們也僅僅停留在說說而已。
於是,一次次呼喊著「我要跑步減肥變美,我要通過資格考試,我要找到好的工作」,卻一次次被自己勾畫的夢想所嘲笑。最後,說說而已的夢想也就不了了之。
其實,當我們張牙舞爪地告訴全世界,我要實現我的夢想時,早已經有人在不動聲色地默默開始行動了。我們喜歡在起點給自己不停地打氣,他們卻早已經背著行囊開始遠行。
結果,最開始全世界都聽到了你的夢想,但到最後,全世界只看到了那個不聲不響卻實現了夢想的人。
* * *
我那會跑步減肥的時候,加過一個微信群組,群組的名字很有意思,「死胖子跑步減肥互助團」,是一群希望透過跑步實現減肥目標的自嘲青年。微信群組規定,三個月後,匯總群組成員的減肥成果,一旦未完成目標,將扣除之前提交的保證金。
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群奉行的是「有錢能讓死胖子跑」。
好歹也是幾百塊人民幣呢,裝也得裝出個樣子來!群組裡氛圍極好,有的上傳自己的跑步紀錄,有的晒一下自己新買的跑鞋,大家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好像完成減肥的目標指日可待。這番熱鬧大概持續了一個月,除了群主偶爾提醒大家注意減肥進度之外,話語寥寥。
到第三個月的時候,群主公布了最終結果。拿到名單的時候,我們驚訝地發現,三十人的群組,自動退出的就有六個,剩下的二十幾個人,完成目標的只有三個,而且是三個從來都沒在群組裡說過話的人。
當我們還在糾結是早上跑步還是晚上跑步時,他們已經穿上跑鞋下樓了;當我們抱著電腦對著一堆跑鞋挑來挑去的時候,他們前一天下單的鞋子已經到位了;當我們在健身房裡拍了一堆照片,告訴朋友我來過的時候,他們已經跑完了三公里。
那些不動聲色的人,總是先人一步,不糾結,不焦慮。他們的世界裡,沒有做或不做,而是訂下目標就先做了再說。
* * *
元宵節的時候,參加了一個生日趴,壽星是我從小的玩伴,從小學、初中,一路到北京,十幾年了,我們幾個依然不定期地吃飯喝酒聊天。
生日趴的另一個主題是,他在北京買房子了!再一次把我們震驚了!說實話,他家裡條件一般,當年學校成績也只能算中等,在天津一所非「211」、「985」(註:中國為建設世界頂尖大學所實施的教育計畫,「211工程」共有一百所大學,「985工程」有三十九所。)院校讀完本科之後,就一個人跑到北京租個小臥室,硬是每天跑大半個北京城求職遞簡歷,最後找了一家醫療軟體公司做碼農。
當年公司人很少,髒活累活全交給他這個新人來做。說起專業技術,或許他不是最好的,但是他是最努力、最踏實的那一個。
記得那時吃飯聊天,他自嘲是名副其實的北漂,沒房、沒車、沒戶口、沒存款,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在北京有一個家。我們那時還在讀碩士,沒有生活的壓力,也不去想所謂的夢想,甚至覺得他的夢想不可能實現。
幾年過去,他突然給我們打了一圈電話,讓我們跑到燕郊去聚餐,因為他在燕郊買了房子!
人民幣七千多元一平方米,他買了個二手的小兩居(註:屋內有兩房的小坪數空間。)。我們坐著長途公車,顛簸了兩個多小時,來了次跨省旅遊。房子不大,裝修也是當時屋主留下的,但看得出,他對於自己小屋的愛,各種植栽、書畫,全是自己跑到二手市場或者淘寶淘來的。
我們祝賀他不聲不響地就把夢想實現了,他笑著說:「還早呢,買不起北京的房子,先買個河北的再說。」
又是幾年過去了,這幾年,他每天早起坐公車,晃晃悠悠兩個小時才能到公司,他說,他不光睡在燕郊,也睡在燕郊到北京的路上。公司這幾年逐步壯大,他也從一個打雜的成長為部門經理。
有時候,我們幾個坐在一起瞎聊,說什麼時候才能有一個北京的家。他總是樂呵呵地說,別著急,不行就先和我做鄰居,咱們曲線救國唄。
這下,他目標達成了,在亦莊買了一套小三居,雖說還是郊區,卻不再需要每天顛簸著跨省上班了。更重要的是,他趕在二○一六年房價上漲之前搞定了自己的家,而且是低買高賣,先訂了房子,再賣燕郊的房子。燕郊房價已經從當年的七千多元漲到了那時的兩萬多元,小賺了人民幣兩百萬元的差價。
那些不動聲色的人,往往在我們喊著不可能的時候,就在默默積累著,尋找著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 * *
經常會有一些朋友在公眾號裡提問:你是如何能夠在這麼短時間裡做這麼多事情的?
就像我標籤裡寫的,「半年十個offer,三個月考上博士,一個月瘦了十公斤」。其實這些聽上去不可思議的成績,主要都是因為,我比你老。
沒錯,看看這些提問的朋友資料,通常都是年紀輕輕的「小朋友」,他們求知欲旺盛、上進心爆發,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迷茫,有時候也會有一些懈怠。但對比一下,那時的我遠遠不如你們這般積極努力。
你們看到我一個月瘦了十公斤,但我也曾經每年三月訂減肥計畫,然後持續一年徒傷悲;你們看到我三個月考上博士,但我考博士的想法可是整整拖延了三年多才下定決心執行;你們看到我半年拿到十個offer,但求職初期那段時間的困惑、迷茫,甚至自暴自棄,你們又怎能看見。
那些不動聲色的人,往往看起來雲淡風輕,背後卻暗潮洶湧。他們不是不曾失敗,而是失敗了更多的次數,獲得了更多的體驗,才擁有了可以成功的經驗和積累。
那些不動聲色的人,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往往以一種向上的姿態來應對。想想被千人指、萬人罵的情景,絕對稱得上心大。他們的心足夠大,堅持的意願也足夠強,更重要的是,他們始終相信:與其急著用語言反駁,不如用行動和結果讓所有人信服。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不動聲色地承擔、堅持、付出、前行。總會有一天,讓所有人看見。
.
以上文字取自
過了二十歲,要有瘦一輩子的本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735
.
2/9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2/9台北國際書展.對談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8178876154107/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磨拳擦掌的意思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1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iEQmWjvsLr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全國人大常委會開會審議《港區國安法(草案)》,中央強調立法原則確保港人合法權益,不少市民則感到忐忑不安,無論如何,連日來有關法律條文及執行操作的疑問,相信很快便有答案。港區國安法主旨雖是維護國家安全,可是各方圍繞國安法的議論,從來不止是國安問題,泛民關注法例實施後,會否影響9月立法會選舉參選資格;有建制派中人則認為,有了港區國安法,香港可由大亂走向大治;華府政客在意的,則是可以怎樣藉事件操作「香港牌」。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一國」與「兩制」的關係,必須由目前高度對抗重回良性互動,港區國安法為維護「一國」劃清紅線,卻非促進各股力量良性互動的靈丹,香港走不出政治惡鬥死胡同,「大亂大治」未免流於一廂情願。
東方正論
不近情者多藏奸。九月立法會選舉還有兩個半月便會舉行,正當反對派為了實現「35+」磨拳擦掌之際,選舉管理委員會亦彷彿悄悄作出配合。昨日公布的選舉活動指引恍若為反對派量身訂造,港府高官及建制派提出的「關愛隊」等建議全部被否決,去年區議會選舉種種不公平亂象隨時重演,反對派距離亂中奪權又邁進一步。
蘋果頭條
中美高層的夏威夷密晤未能扭轉港版國安法的走向,新華社昨在會談結束後不久,突然公佈港版國安法草案已交昨日舉行的人大常委會審議,原本四項罪行中,「外國和境外勢力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事務」改成「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有內地刑法律師指目的是把針對目標由外國人變成港人;民主派批評內地法律和普通法對「勾結」字眼沒有具體釋義,議員不時與外國官員交流,港版國安法打擊面被無限擴大。
星島社論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召開會議,事前未有納入議程的《港區國安法(草案)》,臨時被加入議程。新華社報道,《港區國安法草案》已由委員長會議提請昨天召開的會議審議,並指「草案對防範、制止和懲治發生在香港的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四類犯罪行為的具體構成,以及相應的刑事責任,作出明確規定。」其中「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與早前全國人大通過的決定中的「外國和境外勢力干預」字眼有分別。民主派擔心中央會將「勾結」釋義無限擴大,形容是「人人自危」。民建聯周浩鼎批評民主派危言聳聽,指《港區國安法》只針對小部分分裂國家的人士,大多數人不受影響。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指,要待法律條文出台後,才可評論「勾結外國勢力」的意思。
經濟社評
閉門會晤6個多小時,可以談甚麼?中美高層檀香山之會,令人揣測美國對華強硬政策會否有變。不過,同時間爆出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新書披露總統特朗普曾求助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增購美國農產品助其連任,無疑投下政治震撼彈,令特朗普更難轉軚,中美形勢變得更複雜。
在中美關係緊張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夏威夷會面,其後,兩國一如之前中美貿談,繼續各自表述。新華社指雙方進行建設性對話,同意採取行動,認真落實元首間達成的共識,繼續保持接觸和溝通。美國國務院則指蓬佩奧強調美國利益的重要性,兩國需要在商業、安全、外交互動方面完全互惠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