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分享帶妹妹處理牙齒的過程和心境,昨天檢查私訊垃圾桶時收到一個訊息,有個人質問我為什麼要帶小孩去看史醫師?「他這個人很爛!常常寫政治文,政治傾向偏頗,看到你帶小孩去找他處理牙齒,我對你很失望!」
哈!!從去年12月發現妹妹的牙齒有狀況,趕快去找平時看的牙醫、到大醫院掛號....至少看過6位醫師,光是掛號、看診就花了很多錢很多時間,沒有一位醫生有確切的方案和態度願意幫忙處理。從醫師們的解釋我越來越擔心,如果一直等下去她的臉型和其他的牙齒都會受影響。
我很慶幸三月的時候連絡上史書華醫師,他看了之前的X光片,因為他的診都是滿的,直接幫我安排下班後的時間讓妹妹去檢查,那天我們回到家,是晚上11點。到現在我們去診所3次,跟史醫師討論的都是妹妹的牙齒怎麼處理,沒有提過政治上的、FB上的任何文章或議題,我在他的診所裡看到的,就是一個專業的牙醫團隊。我去之前就知道史醫師是全自費,對一個媽媽來說,再多的錢只要我負擔得起,只要妹妹的牙齒能夠處理好,我就願意付。
我帶妹妹去找史醫師處理牙齒怎麼了?總是有些人以為可以去干涉、批評別人的生活?對我失望?是要幫我找醫師付醫藥費嗎?
我連回都不想回,直接封鎖刪除。往下看還有一則6/4的私訊寫:「你這樣支持蔡英文就去打國產疫苗好了啊!」難怪訊息會被擋在垃圾桶,這種莫名其妙的言論,如果當時發來我有看到,這個人就一定被我封鎖。那天應該是發了希望大家都能遵守防疫規定,勸大家留在家裡,還大聲的喊了:「部長加油!!台灣加油!」然後就收到這樣的私訊了,是有多偏激?我不能為部長和台灣加油?
前兩天92年次以上的人可以登記打疫苗,我就立刻要兩個兒子和我自己都去登記打疫苗,如果表單上有國產疫苗,我也會勾選,輪到我打什麼,我就打什麼,我願意接受是我的選擇。
昨天看到一段話寫得很好:「要享受自由,應該要先學會自律。」我們的網路自由太過,都忘了要尊重別人,尊重自己的發言。
每次看到小蘭發驕傲食譜我都笑到肚子痛,在三級警戒前她是從來沒有做過菜的,不太敢開瓦斯爐,也不會切菜,所以廚房裡的工具很少,做菜只靠直覺,怕油不敢熱炒,只會煮一鍋,所以她發的食譜文超好笑,很多步驟和食材的組合都顛覆我的想像。有些網友留言,小蘭幽默對話也讓我笑到肚子痛,真的好紓壓。
昨天跟小蘭見面,我跟她說上次看到她食譜文下面有人寫:「看起來像噴!!」還有一個人寫:「是給豬吃的嗎?」我看到超生氣的,好想上去罵人,真是沒有禮貌!開玩笑也該有限度!小蘭說:「算了,刪除就好跟他們計較什麼?我煮得開心,小孩吃得開心就好,管他的!!」
昨天妹妹去小蘭阿姨家,我問她晚餐吃什麼?妹妹說:「阿姨煮牛蒡...我沒有吃過牛蒡耶!!」我問妹妹好吃嗎?她說:「媽咪!不好說!!阿姨煮飯很辛苦!!」哈哈哈哈!!什麼叫做不好說呀!!即使不在阿姨面前,她也不會隨意的批評阿姨做的菜,這就是尊重跟體貼。
私訊給我、在小蘭版面留言的人看起來都是大人了,一個12歲的妹妹懂禮貌,知道說出來的話要尊重對方,但是我們這些大人在留言和抒發自己的想法時,有沒有尊重對方?有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不喜歡看不要看就好,說話和留言都代表一個人的高度,不隨意批評別人,是修養。
我不需要接受這些惡意,來一個封鎖一個,來一則刪一則,我們活在平行時空就好。
有時看網路很煩,看看家裡的貓心情好很多,我家乖巧又漂亮的可樂,偷偷闖入房間還這麼優雅。
同時也有20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完整內容看更多:https://youtu.be/x2qtdAyK4pE 氣溫每天在下降,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案例開始多了起來。心血管疾病在發作之前,常常都有症狀出現,只是人們沒有發覺罷了。據調查,10個人裡面不到1人能夠辨識出心臟衰竭的症狀,超過5成的患者不瞭解心臟衰竭的危險因子,直到初次急診送醫才知...
確診食譜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八卦
今天台灣確診突然新增180例,是世界疫情爆發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從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隔天之後,我們就自己封在美國的家不出門一整年,看著生活的地方疫情一天一天越來越嚴重、一發不可收拾,我們從一開始的焦慮、害怕、恐慌、囤糧與防疫物資,到後來漸漸放棄自己不能控制的事、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不隨意接受那些會讓我更加焦慮恐慌的新聞,到最後開始冥想、練習活在當下、加強自己的同理心;最後進入到這個狀態 — 既然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害怕恐慌也是過日子,快樂專注於我可控制的事也是過日子,我開始認知到心態與意識、思維,其實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疫情爆發的最初,我們全家都過的很壓抑,像壓力鍋一樣隨時都要炸的感覺… 小孩關在家不能出門很炸、我跟老公無法專心工作很炸、我家事做不完、三餐煮到崩潰也超炸,炸到我每天都想灌整瓶紅酒昏昏的度日😌關了大概兩個月左右吧,才意識到這疫情看起來沒有盡頭了,才開始慢慢接受現實… 開始重新振作想辦法讓關在家的生活也能享受又有趣,其實現在回頭看去年一整年,雖然不自由,但是心靈上的成長卻富足許多,翻著去年在家找樂子拍的照片們,意外的完全沒有焦慮與痛苦,只剩下美好幸福的回憶❤️
我想這幾天令人焦慮的資訊量已經太大了,很多公共場所也關閉、大家開始囤物資準備關在家裡,也做好了停班停課的準備,身為一個層在重災區經歷這些心態轉折的過來人,我想分享一些過去一年我們一家四口關在家都在做什麼?
🎨畫畫 - 避疫這段期間,意外發現我跟老公都很會畫!畫畫的當下真的非常舒壓也很平靜,很推關在家沒事幹的人可以試試看畫畫😊
🎮打電動 - 有小孩的人,這時候就不要再逼自己要遵守什麼教養規則了,大家放鬆舒壓開心比較重要,一開始我也是堅守一天不讓小孩看電視打電動超過30分鐘的原則,到後面整個算了,實在不想再徒增過多壓力給自己😌
🍸玩調酒 - 一開始我們每天都喝紅酒白酒,後來有一天老公突然把果汁加到香檳裡面變成Mimosa,我覺得超好喝!那之後就開啟了老公調酒的興趣😆 我超捧場啊他亂調的我每杯都乾!(相信我,避疫期間偶爾放鬆一下微醺的心情會很好、時間過很快)
💪居家運動 - 因為日子每天都長一樣,到後面我發現既然每天都長的一樣,不如安排每天不一樣的運動課表,讓每天都有點變化也不錯,所以我開始禮拜一練彈力繩上半身、禮拜二練徒手核心、禮拜三練翹臀圈、禮拜四跑跑步機、禮拜五用彈力繩練下半身,週六做瑜珈等等,一天一天這樣安排,每天酸痛部位都不同,然後身材一天一天變好真的蠻不錯的!
🧘🏻♀️冥想 - 這一年讓我養成了冥想的習慣,冥想就像大腦的運動一樣,可以讓自己保持冷靜、活在當下,訓練自己不要過度的活在大腦創作的世界裡,多多與周遭人事物連結、認識自己的心靈,我覺得是我居家避疫這一年最最最大的收穫。
👩🏻🍳開始享受下廚 - 避疫這段期間我還出了一本食譜呢😆 因為無期限關在家整天抱怨一直煮飯好煩好累,後來轉念想把煮飯這件事變好玩,就研發了一大堆食譜,每天還做麵包、點心、減脂餐、增肌餐等等,可以享受自己做的健康美食,又能殺時間樂在其中,讓本來很厭煩的事變得很有意義✌️
👶🏻用孩子角度看世界 - 這件事我是到很後面才開始體會的,我以前其實蠻沒有耐心陪孩子玩,大概玩個一小時我就極限了,除非是可以帶他們出門去景點或遊樂設施等才有辦法撐一天,但避疫以來根本不能出門,從早要陪玩到晚上真的太崩潰,後來我也是轉了念,用孩子的角度看書、畫畫、跳舞、玩玩具,還找了家裡不要的寶特瓶與襪子做成吹氣球道具等等陪他們玩,才開始樂在其中、享受和孩子共處的時光❤️
關在家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轉個念會發現,這是一段可以和自己對話、和家人好好連結與相處的機會。希望我的經驗可以讓大家在心境上少走一點負面焦慮的辛苦路,在台灣不像當時我們在美國連口罩、衛生紙都買不到,路上不在意病毒、不戴口罩的人很多,還有越來越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更有選舉議題等全國混亂,對比起來,我現在在台灣還是覺得很安心!
我依然非常有信心的相信台灣一定能挺住💪,大家好好待在家找樂子、享受在家的生活,外出時切記戴好口罩、與人保持距離、勤洗手、勤用酒精消毒,不要恐慌也不要大意,用平常心穩穩的團結一心度過這次危機❤️
確診食譜 在 陳月卿 Facebook 八卦
【把罹癌當成好消息】
\今天參加一場新人的文定之喜,心裡充滿了感動。/
新娘父親是我政大企家班同學,也是我2004年寫完「全食物密碼」一書電子檔的第一位讀者,更是我第一位照顧的癌友。前一陣子他傳來一則訊息:
「歲月如流一晃眼16年的抗癌日子過去了,猶記罹癌當下,因為有妳無私熱情的協助與鼓勵,才能勇敢面對度過難關。
當時掛記著兩個還在念小學的兒女,心中百感交集,心想如果我能夠走過這段抗癌的日子,將來他們成家立業時,一定要邀請您們來當他們的見證人。
如今女兒已婷婷玉立將訂婚。
因此,用最感恩及誠摯的心,邀請妳跟蘇先生,一起來送祝福給她。」
我這位企業家同學向來把全副心力放在工作上,肚子痛了一年,才終於挪出時間去醫院檢查,發現是大腸癌三期,並且擴散到淋巴。
他立刻帶著太太來找我,除了把剛寫好的「全食物密碼」電子檔寄給他,我還親自示範好幾道抗癌食譜,像精力湯、豆穀漿、南瓜濃湯、燕麥糕⋯⋯。
夫婦倆同心協力改變飲食、生活習慣,並歷經12次化療,中間他一度支持不下去想要放棄,打電話徵詢我的意見,我鼓勵他繼續完成化療。
五年半後他抗癌成功,拔除人工血管,也第一個打電話告訴我這個喜訊。改變飲食除了幫助他抗癌成功,連大學時代就有的高血壓症狀也不藥而癒,胃痛、過敏的老毛病也都不再犯了。
因為親身體會抗癌飲食的好處,在我成立癌症關懷基金會之後,他也成為我的頭號志工,經常跟癌友分享他抗癌的心路歷程。他的名言是「要把罹癌當成好消息,因為你有機會認清生命本質,有動力改變生活積習,就能重獲新生。」
看著昔日乖巧文靜的小女孩,如今婷婷玉立,站在準新郎旁邊,一家人洋溢著幸福喜悅,我的心也充滿幸福喜悅。
🏠癌症關懷基金會 官網 www.myccf.org.tw
Step 1
📝線上填寫「癌友營養諮詢門診」↘https://lihi1.com/dzPR5
📝線上報名「抗癌飲食半日班」↘https://lihi1.com/Ua18R
Step 2
📞預約飲食諮詢專線: 02-27752529
❗填寫後請務必來電確認預約時間!
===本人著作購買連結,各大書局也都可以洽詢===
📕《吃對全食物》(原《全食物密碼》改版) ↘ https://lihi1.com/lUYbf
📕《他的癌細胞消失了》 ↘ https://lihi1.com/WCS2L
===抗癌保健食譜===
🔸【這樣喝B肝帶原不見了】↘https://lihi1.cc/LbEQB
🔸【健康2杯 為抗癌打底】↘https://lihi1.cc/8MhC7
🔸【李開復抗癌食譜】↘http://bit.ly/2TN9Zwz
確診食譜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完整內容看更多:https://youtu.be/x2qtdAyK4pE
氣溫每天在下降,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案例開始多了起來。心血管疾病在發作之前,常常都有症狀出現,只是人們沒有發覺罷了。據調查,10個人裡面不到1人能夠辨識出心臟衰竭的症狀,超過5成的患者不瞭解心臟衰竭的危險因子,直到初次急診送醫才知道罹病。心臟衰竭的徵兆可能出現在身體的許多部位,從雙腿、手指,到眉心,當我們觀察到哪些訊號,就可能表示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呢?播出日期:2017/12/10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dDgXmFyprc/hqdefault.jpg)
確診食譜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完整內容請看:https://youtu.be/coFTRjoYdP4
有一種健康問題,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被診斷出來,患者平均要花3年多,看7個科別、12位醫生,才能確定自己到底是哪裡有病?!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完整內容在這也看的到➔http://bit.ly/2fhDD9t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wJCmadkHFM/hqdefault.jpg)
確診食譜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下午2點、晚間7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篩檢 #無症狀 #江坤俊醫師 #新冠肺炎症狀 #挖健康 #好家在我在家 #疫苗 #口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EQzEJmT2BQ/hqdefault.jpg)
確診食譜 在 #食譜確診的食物日記 - 美食板 | Dcard 的八卦
因為一開始我媽確診,然後她又是三餐很要求定時的人,所以我就開始做做做,啊後來做到確診, ... 有些做法也分享給大家!,香- 食譜,食記,美食,確診,吃貨. ... <看更多>
確診食譜 在 遠離新冠肺炎由裡到外九大抗疫食物這樣吃! - YouTube 的八卦
新冠 肺炎 破400 確診 病例!如何吃的對來保健防疫?醫師許書華指出人體重要的免疫系統之一是腸道健康、顧好腸胃就能增強抵抗力!小編整理宋明樺、黃淑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