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的一刻,老原宿車站在昨晚畫上熄燈號,從今天(3/21)開始啟用新的車站大樓,而老舊的木造建築預計在東京奧運結束後被拆除。
看到站務員向大家鞠躬的這一刻…所有對東京有回憶的人都會感到些許不捨吧?(我看到新聞時有默默掉淚😢)…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個世界在改變、城市在改變。
生活還是要過,在這櫻花盛開的春天,還是要昂首面對不可確定的未來,這就是人生。
・・・
前幾天到渋谷一間熟識日本前輩開的居酒屋吃東西,因為老公跟老闆聊得太開心,我們一直待到店家都打烊、收拾完了才跟老闆一起離開。
這間店在凌晨一點半關門,老闆跟員工卻做了超過一個半小時的清潔才下班回家。我目睹整個打掃過程覺得不可思議,並詢問老闆:「你們從以前就是花這麼多時間關店嗎?」
老闆說:「一直都是喔,跟最近的肺炎病毒沒關係(笑)」…老闆果然知道我想問的意思。
除了所有餐具、調理器材都分別煮沸,地板、水龍頭、餐桌椅的邊邊角角也都仔細用消毒液擦洗過。我以前曾在台北的幾間餐飲業工作過一段時間,但很少有店家把善後清潔做到如此仔細。
不少人在問:如果日本有很多確診病例黑數,為什麼沒見到像武漢或部分歐洲國家般,有人路倒猝死、醫療資源崩潰的情形?
就如同我一直在說的⋯日本人自古以來的良好衛生習慣對抑制病情絕對有幫助。
而重症病患被隔離治療,沒接受過檢驗的輕症患者雖在外趴趴走,卻靠自體免疫力與成藥壓下症狀的可能性很高。
目前為止,這個病毒很明顯是衝著老人跟慢性病患來的。日本跟義大利一樣老年人口眾多,但由於生活與飲食習慣不同,日本老年人相對健康,重症化機率少⋯再加上日本醫療資源豐富、有健保制度,目前為止已有200多名患者被治癒出院。
現在日本國內不含鑽石公主號乘客的確診數已經破千例;但社會上還是沒有過度緊張的氣氛,大家依然開開心心地外出逛街、賞花,只是減少了很多室內聚餐的機會。
我在東京除了戴口罩、沒洗手絕對打死不用手碰觸臉部之外…回到家後先生都會提醒我用消毒液漱口。日本人很注重『漱口』,他們從小就被教育回家後要洗手+漱口,甚至每個家庭都備有殺菌專用的漱口藥水,或許這也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手續之一?
日本政府為了經濟,輕忽疫情、罔顧國民性命…而這個國家若能渡過這次危機,靠得絕對是人民的生活習慣與公德心…但即使如此,在日本生活潛在的染疫風險還是比在台灣高太多了。
戰役才正開始,希望大家一刻都別鬆懈。
・・・
有96年歷史的原宿車站木造大樓結束任務了,人民的生活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回復正常?東京的未來會走向哪裡?
有一名台灣網友告訴我:她最近要生產了,但他的先生也是外國人,還沒有申請到台灣居留證…所以孩子出世的一刻先生無法陪在身邊。我聽了覺得很難過,但也想到這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畢竟瘟疫是無情的,只能共體時艱。期盼這段時間來到世上的孩子,都能成為堅強而懂得感恩的人。
(照片來源:讀賣新聞社)
・・・
#日本新型冠狀病毒現況
[資料更新截至3月21日18:00為止・資料來源為日本厚生勞動・數據已排除鑽石公主號乘客]
■ 現在的日本國內確診人數為1027人,35人死亡,已有216人康復出院
■ 確診人數最多的都道府縣前三名為:
❶ 北海道159人
❷ 愛知縣139人
❸ 東京都129人
■ 至今尚未出現確診病例的都道府縣:
東北地區▶︎ 青森縣、岩手縣、山形縣
北陸地區▶︎ 富山縣
中國地區▶︎ 鳥取縣、岡山縣、島根縣
九州地區▶︎ 鹿兒島縣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8年食藥署公布的最新邊境檢驗結果發現,知名美式賣場進口的美國酪梨致癌重金屬「鎘」超標,雖然食藥署已在第一時間將問題產品全數退運或銷毀,並未流入市面,但當時消息一出仍舊引發民眾恐慌。 台灣也曾因環境汙染,發生鎘米事件,究竟吃到被鎘汙染的食物,是不是就會造成鎘中毒或是致癌呢? 鎘中毒傷腎與骨骼...
「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的推薦目錄:
- 關於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 關於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 關於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_天啊,拎杯的日本丈夫好靠北_】 Facebook
- 關於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 關於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心得] 無法隔離的確診抗戰成功分享-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我是幸運的確診者-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八卦
這幾天收到特別多粗口電郵和Facebook私訊,包括「祝你闔家出街被車車死」,「咁死醜樣仲出嚟獻世」,因為我在Facebook撐公和荳品。
什麼國仇家恨需要咀咒別人一家喪命?據傳媒報道,一名食客在老字號「公和荳品」借洗手間不遂而向食環署投訴,店主稱因洗手間設於廚房,食環署要求他們不可外借洗手間,店主其後接獲食環署通知,指公和領取的是「工場牌」,不可提供堂食。由於只能做外賣,唯有改用即棄餐具,九龍城店不再放座椅,客人得站著吃。
沒有食肆牌卻提供堂食就是違規,但我們該以何種心態去看待這件違規事件?我早前在專欄寫過律政司疾惡如仇,一名76歲老婦發現已逝丈夫遺下三張未用的醫療券,心想「唔好嘥」,便往診所用醫療券換了三樽總值750元的鈣片自用。她被控欺詐罪,最終獲判無條件釋放。引自報章:「控方透露,鑑於被告年紀老邁及初犯,辯方的確曾查詢以守行為方式處理本案的可能性,但經諮詢法律意見後,律政司考慮到案件涉及破壞政府福利政策及濫用公帑,故決定繼續檢控。」
從法律角度看,阿婆有錯嗎?有。律政司有權向她提控嗎?絕對有。但正當律政司為了打擊「濫用公帑」而提控,他們又花了多少公帑去為750元告一個阿婆?你可以說那不是金額多少的問題,也無關阿婆故意濫用公帑還是出於無知,她用已逝丈夫的醫療券換鈣片是事實。所以我真心覺得律政司沒有錯,只是憨居而已。
2008年有一名56歲男士在明愛醫院門外心臟病發,他的兒子向醫院職員求救,職員稱病者並非身處醫院範圍內,拒絕召喚院內醫生施救,建議他打999。近半小時後才有救護車到場,病人不治。醫院表示職員「按指引辦事」,未有失職。是的,職員依足指引,只是沒有人性而已。這甚至不是人情味的問題,而是常識。
對於公和荳品,很多人說:「攞返個食肆牌咪冇事囉!」有見地,多虧他指出阿媽係女人。傳媒引述店主潘小姐說,若要申請食肆牌,店舖需重新裝修,她未能負擔昂貴開支。加上店舖位於舊區,隨時被業主收回。也有人說:「負唔負擔到係一件事,違規就是違規!」完全正確,所以店主正在尋找符合規格的新舖位,以便申領食肆牌照。
兩間公和荳品在當區營業近60年而食環署一直沒表示有問題,有人卻罵道:「以前違規,以後就可以繼續違規嗎!」當然不可以。「執法都有錯?老店大曬?」執法沒有錯,讓我copy & paste一次:「店主正在尋找符合規格的新舖位,以便申領食肆牌照。」我想討論的反而是未找到新舖之前,是否能有一段寬限期暫時讓公和以舊日方式經營,避免每日製造數以百計的塑膠垃圾?老店唔係大曬,但以往60年經營紀錄可在食物安全等方面作為參考,以判斷是否值得給予寬限期。
看到這裡,相信有一群人已對我恨之入骨,準備啟動辱罵的武器。但如果我因為害怕而裝聾扮啞,我還是王迪詩嗎?常有人罵我:「近乎文盲都可以做作家!公義你識咩?」我真係唔識,只是心裡有把聲音告訴我當門外有人處於生死邊緣,我不能見死不救。我完全同意必須執法,所以我支持公和領食肆牌,但水貨客呢?為什麼放走水貨客?為750元控告一個阿婆之際,張健華呢?為什麼這位殘疾人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涉嫌與智障女院友非法性交,警方在現場找到含有他精液及女事主基因的紙巾,竟因為女事主智障不宜作供,律政司便撤銷控罪?公義,我又怎會懂。[作者: 王迪詩 /本文摘自信報專欄 Instagram: daisywong_author]
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_天啊,拎杯的日本丈夫好靠北_】 Facebook 八卦
【入院】
幾天前龍哥又感冒了,而且每次感冒之後都會伴隨著唇皰疹。
#龍哥已經訂了唇皰疹的維他命_結果還沒寄來我又復發了
這次的感冒很不一樣,感覺支氣管又出現呼吸困難的徵狀。家庭醫師一開始判斷是龍哥的痰液太濃稠、才會有快被痰噎住的狀況,但龍哥總隱隱覺得狀況不對、不像是一般的感冒。
昨晚,外出吃飯的時候,因為秘密要拿龍哥的餐具、龍哥擔心孩子受傷,心急地嚷了一句、要秘密不要亂摸。結果食物嗆進了氣管,龍哥衝到廁所、很努力地要將食物咳出來。
食物咳出來了,卻緊接著的卻是幾乎窒息、吸不到空氣的感覺。龍哥又從廁所衝出來,拼命比手畫腳、要板桓幫龍哥拍背,板桓嚇到了、使出全力地毆打龍哥。在一番折騰之後,龍哥終於呼吸到空氣了。
「把孩子託給媽媽,我們去醫院。老潑妳這樣太反常了。」
到了醫院,才發現醫院的戒備狀態全面升級、連急診篩檢處都刻意換了位置。依龍哥敏銳的觀察,一定是這間醫院收治了武漢肺炎的患者之類的(因為前幾天才看到新聞提到台中有疑似病例+確診病例需要隔離),龍哥就十分擔心、想說到底要不要冒著風險來住院。
當時龍哥據實跟醫師說自己咳了十天了、沒發燒、沒有嘔吐或其他症狀,就是一直咳嗽。醫師安排龍哥先去照X光,當龍哥從X光室走出來之後、一位帥氣的男醫師手裡拿著東西、對龍哥說:「來,我們簡單做一下篩檢唷!」
龍哥壓抑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顫抖著嗓音問道:「莫非⋯⋯
這是,武漢肺炎的檢測劑?」
— — —
貧果「男醫師的眼神透露出:妳想得美」報導~
【後記】「這是流感的快篩,醫師擔心妳是類流感。來,頭朝上!」
折騰了一番,確診是被小孩傳染霉漿箘肺炎、導致支氣管發炎,所以才會有呼吸困難的狀況出現。「通常大人是不會被傳染黴漿箘的,妳的免疫力太低了、不要再熬夜了!去住院打抗生素吧~」
護理師的小妞們都很單純、龍哥輕鬆地就問出這間醫院其他棟所的確有收治武漢肺炎疑似病例。但由於這醫院不是小醫院,所以我猜台中同等級的醫院應該也是都收治了疑似或確診病例、不可能只是他們。
話說這是哪間醫院不是重點,重點是全台增設有負壓隔離病房的大醫院應該都有收治疑似病例。畢竟最近病例暴增地太嚴重了。
重點是這陣子能不進出大醫院真的不要去,像龍哥一樣住院了的小妞記得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全程戴口罩勤洗手,保護好自己、不增加醫療負擔。
不過,龍哥並沒有很擔心,因為醫院內各種消毒做得非常完善。所以請健康的大家盡量待在家、不要外出去交叉感染了。
這兩週的擴散觀察期就好好待在家,現在去超市搶食,根本就是群聚感染的一種。要買才安心的話、就上網網購食物好嗎~
全台灣的醫護人員都很努力、守住家園⋯⋯
我們也要努力應援、不扯後腿💪🏻💪🏻💪🏻
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2018年食藥署公布的最新邊境檢驗結果發現,知名美式賣場進口的美國酪梨致癌重金屬「鎘」超標,雖然食藥署已在第一時間將問題產品全數退運或銷毀,並未流入市面,但當時消息一出仍舊引發民眾恐慌。
台灣也曾因環境汙染,發生鎘米事件,究竟吃到被鎘汙染的食物,是不是就會造成鎘中毒或是致癌呢?
鎘中毒傷腎與骨骼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鎘列為一級致癌物,鎘中毒主要發生在骨骼病變,例如骨折、軟骨症,相當疼痛。除此之外還會傷腎,因為吃下的鎘會在腎臟中累積,半衰期可達20年以上,使得腎功能惡化。此外,與老人家的前列腺(攝護腺)癌也可能有關。
鎘:玩具、吸管也可能有
不限飲食與農作物,有時主管機關在稽查海鮮食材,也曾有鎘超標的情事,不過顏宗海醫師補充,這部分因為有把關,大家可以放心。
但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接觸到鎘,顏宗海醫師舉例,例如玩具或吸管如果是五顏六色,就有可能含有鎘,因為鎘也是某些顏料的成分。此外一提到香菸,大家可能直接想到尼古丁,但事實上香菸中有幾百種有毒物質,鎘也是其中之一,吸菸者血液中的鎘濃度比一般人高。
鎘中毒威脅近在眼前
鎘中毒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出現,在日本與海峽兩岸都有過案例發生,雖然漸漸為人淡忘,但它的潛在威脅其實並未消失,甚至就近在你我身邊。
1950年代日本富山縣確診了全球第一起因為鎘汙染水源,導致飲水與農作物含鎘而傷害人體的事件,患者因為劇烈痛苦一直喊痛,而成為病名「痛痛病」的來源。
台灣在1982年也發生鎘米事件,起因同樣因為違規工廠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汙染了周邊農田,包括桃園、彰化、台中、雲林等縣市都出現被汙染的田地,必須強制休耕20至30年。
預防鎘中毒這樣做
一般常聽到的重金屬汙染,例如鉛中毒或是汞中毒,臨床上都可以利用螫合劑治療解毒,但是對鎘中毒不起作用,因為面對鎘中毒,顏宗海醫師表示,最佳的作法就是預防重於治療。
戒菸
想要停止曝露在鎘汙染的環境,戒菸是第一步,可以連帶遠離鎘、尼古丁等數百種有害物質。
選擇台灣米
台灣自於鎘米事件後,農委會針對在地自產米都有進行鎘的檢測,因此買台灣米比買進口米安全。
玩具、餐具選擇白色
日常生活中色繽紛的用品,無論是從玩具到餐具,生產業者有可能不慎用到含鎘顏料,因此使用白色的用品較為安全。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6月號《靠吃就能健康瘦》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810
【更多譚敦慈的防毒教室】
鉛無所不在!如何不受"鉛"累?︱ 顏宗海醫師
https://youtu.be/iFjr0sPUjM8
生活中的汞危害,你會不會中毒?︱顏宗海醫師
https://youtu.be/5W6yHzFdGY4
多喝水沒事?小心水中毒!︱顏宗海醫師
https://youtu.be/EFMcv6RDwtc
【相關文章】
顏宗海:喝到壞水致肝腎問題!3守則健康喝水不喝毒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835
顏宗海:吃隔夜菜不會致癌!反而這件事才更要擔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834
重金屬毒下肚!37年醫師4招排毒自保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837
#顏宗海 #鎘米 #鎘中毒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yVfV98NTzw/hqdefault.jpg)
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人生沒有胖這個字!循環生酮斷食法:一周兩次,我吃故我健康的不復胖、不衰老修復飲食法」介紹
訪問:陳君琳 醫師
內容簡介:
最周全詳細的生酮、斷食、排毒全書。
找回健康自主權,比你想像中的簡單
減肥有效,一次就好。
我執行過生酮飲食,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我的體重下降了,為什麼體脂肪依舊高得驚人?
生酮飲食好處多多,但絕非沒有缺點,長時間的生酮飲食非但無法助你瘦得健康,更可能導致多種疾病,原因是你的胰島素因此變得太低、肌肉流失、代謝降低,因此體重如溜溜球般忽上忽下。
最正確的生酮飲食,應該是要「間歇性進行」,一旦你的身體俱有代謝靈活性並能產生酮體,最理想的狀況則是,為了維持你所擁有的代謝靈活,一周只吃幾次生酮飲食就足夠了。這樣的循環式生酮法助你的身體以脂肪為燃料、同時又可以在非生酮的日子裡攝入身體所需的健康碳水化合物。當你享受如此飲食方式帶來的益處,即可以邁向下一步───非完全斷食的生酮式斷食法。
循環生酮與斷食的組合將讓你獲得三大好處:
1. 排毒:助身體將幾十年來所接觸到的毒素釋放。這些毒素大多是儲存在你的脂肪中的脂溶性毒素,擁有代謝靈活性的你,即可輕鬆消耗掉充滿毒素的內臟脂肪。
2. 幹細胞活化:執行斷食,刺激幹細胞生成替換體內受損細胞,與疾病說掰掰。
3. 自噬作用:啟動身體原始自我清理機制,除去受損蛋白質與受損細胞,擊退病原體。
你知道了生酮斷食所帶來的絕佳益處,這時你所欠缺的只是一套詳盡的方法。生酮斷食的步驟包括了以下要點:
1. 盡量減少接觸毒素,塑膠水瓶、保麗龍餐具……隨手可得的生活用品都可能置你於有毒環境中
2. 補充營養素
3. 選擇有機食物
4. 睡前三小時不進食
5. 縮短進食區間
6. 生酮飲食必備───減少澱粉、增加優質脂肪
7. 每周可有一至二天大餐日,也就是較高淨碳水化合物飲食,進行「碳循環」
8. 確保自己能以脂肪為身體燃料後,才於每周加入一天生酮斷食,若有肥胖問題,則增加至兩次
★生酮飲食+少量高碳水+生酮斷食=完美身形與健康的最強公式★
作者簡介:約瑟・摩卡拉Joseph Mercola
醫學博士、知名家庭醫師,幫助全球超過25000位病人恢復健康。致力於教導人們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及運動方式。他的網站Mercola.com 是有名的傳授健康觀念平台,每個月有約1500萬名訪客。包括《生酮抗癌:突破性健康觀念,餓死癌細胞、預防失智、全力打擊重大疾病》,他總共有十本著作。
譯者簡介:陳君琳
輔仁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前馬偕醫院主治醫師、前新光醫院醫師、美國抗衰老醫學協會認證醫師、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現任馨美診所院長、大倉美學診所主治醫師。 在門診以全人醫療、營養調理的方式, 助人矯正身體機能的失衡、恢復健康。
粉絲頁: 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
出版社粉絲頁: 高寶書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21dSUmRBh0/hqdefault.jpg)
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
」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台灣每8人就有1人腎臟出問題,
但96%的人有慢性腎臟病卻不自知!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但是,你知道嗎?「腎臟病」年年登上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可說是台灣人的「新國病」!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已經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醫師,同時也是《吃對保健食品!》、《食在安心》的暢銷書作者,他開宗明義指出,腎臟病之所以成為台灣人的「新國病」,全是因為錯誤觀念根深柢固。為此,他特別在書中破解國人對腎臟的8大錯誤觀念,像是男性常把泡泡尿、混濁尿,跟腎虧混為一談,寧願選擇來路不明的偏方而不願就醫,結果反而造成腎臟嚴重損壞、必須洗腎;有些人怕吃太鹹腎臟會受損,特別買標榜健康的低鈉鹽,卻不知低鈉鹽的鉀含量非常高,腎功能不佳者吃了反而更要命……等等。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都是腎病罹患率居高不下的主因。
事實上,腎臟病是有跡可循的,想要及早發現並非不可能,只要掌握腎病上身的5大徵兆,像是尿液顏色異常或尿量異常(每天高於3000 cc或低於400cc)、水腫、腰痠背痛,以及30歲以前或60歲以後突然有高血壓……等等,都可能是腎功能出了問題。但是,高達九成的人在遇到真正的腎病徵兆時,往往缺乏正確常識與判斷力,以致罹患腎病卻不自知。
預防腎病!江守山醫師的獨門護腎祕訣大公開!
視病如親的江醫師,有感於台灣腎病罹患率年年攀升,特別將腎臟專科醫師的專業與多年來身體力行的護腎祕訣提供給大家:(1)聰明喝水,掌握起床就喝水、運動前中後要喝水、便祕或尿液呈深黃褐色時要喝水的喝水時機;(2)小心防毒,少外食、少吃加工食品、少喝飲料、少用塑膠餐具;(3)控制三高,三餐定時定量、體重符合標準、運動要足夠……等等,相信只要跟著江醫師一起身體力行吃、喝、住的避毒要點,就可預防腎病上身,腎臟用到120歲也沒問題!
解析腎病檢查&治療,讓你知己知彼保健康!
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經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萬一不幸被醫師告知必須洗腎,本書也提供了尿毒症患者的飲食、治療原則,有效控制病情,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本書不僅是一本腎臟健康照護的最佳指南,也是解答你心中對腎臟保健所有疑惑的寶典,擁有本書,就好像家裡住了一位腎臟科醫生!
作者簡介: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
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
江醫師保健館創辦人
江醫師健康廚房創辦人
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中壢家安診所院長
喜悅健康診所醫師
經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粉絲頁: 江守山醫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VhxRy4ZSM8/hqdefault.jpg)
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我是幸運的確診者- 心情板 - Dcard 的八卦
洗完之後會把陽台和洗衣機用酒精消毒一遍。 吃飯用自己專門的餐具,因為家裡有兩間廁所,所以有一間單獨讓我自己用。每餐吃完會拿到 ... ... <看更多>
確診者 吃 過的餐具 在 [心得] 無法隔離的確診抗戰成功分享-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我們家一家四口,在端午連假時有接觸到確診親友,因此大寶(5.5歲)在6/6確診發病、
老公6/7、二寶(1y5m)6/8陸續發病。
我們家住大樓,孩子又還小,而且都很黏媽媽,基本上我們家無法實行隔離(我也放不下
孩子)。
因此我高標消毒:
1.孩子睡著時我就消毒客廳公共區域以及馬桶裕廁、孩子在客廳時我就消毒臥室(消毒時
務必保持通風)
2.浴廁(尤其是馬桶內外)每天漂白水消毒,每一次使用完馬桶都酒精噴灑內外,孩子的
尿布內外消毒後丟垃圾桶、垃圾桶也消毒
3.每天漂白水拖地,接觸到的檯面每天酒精數次消毒
4.絕不在同一空間同一時間拿下口罩,絕不共食,小孩吃過的東西絕對丟掉
5.垃圾桶、廚餘都要消毒,避免病毒殘留、更避免丟棄垃圾時可能對他人的威脅。打包垃
圾時兩層打包,外層也消毒。
6.全家每天口罩不離身,「包括睡覺」。(家裡唯一沒有戴口罩的是1歲多的二寶)
7.被子勤洗勤曬(我跟孩子們共睡,每天會拿去陽台通風,孩子們的小被兩天洗一次)
8.換下的衣物先酒精噴過後,每天洗衣精搭配衣物消毒液清洗
9.確診者的餐具勤快清洗,如果無法馬上清洗,我也會先噴一下酒精(個人心理作用,覺
得放在那病毒會快速複製,我很怕散播到空中)。康復後餐具我們並沒有丟掉,因為我覺
得都有確實清洗了。
10.飲食方面,我每天煮魚腥草防疫茶包來喝,不知道是否有幫助?
總之就是各種高標消毒、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風(我客廳開冷氣也不緊密,會開一小縫
搭配電風扇、保持流通)、絕不共食,我家有買酒精噴霧槍,消毒起來比較輕鬆一點,但
新聞有說,因為分子更小,消毒時記得保持通風!
孩子飲食方面,不勉強,補充水分為重,吃不下就不勉強,等到身體復原慢慢會開始有食
慾。家裡準備各種水果,尤其維他命c的,我孩子愛吃奇異果,我就給,最多一天吃到4顆
!但真的吃不下,吃點布丁、優格、牛奶我也接受。康復後飲食加強營養補充蛋白質,好
像能修復身體(?)
這樣的狀況,截至今天6/20,我是沒有被傳染的喔!
我真的覺得我做得很努力也很棒!能在同一平面不隔離的狀況下,我能守住!昨天開始慢
慢回到客廳、坐在孩子旁邊陪孩子吃飯,但由我夾菜給孩子、避免孩子的餐具沾到食物)
。除了很想肯定自己外,也真的覺得5歲的大寶非常非常配合,這段時間下來口罩不離身
(包括睡覺),是個棒孩子!
*小插曲,我覺得孩子的心理狀態比什麼隔離更重要。發病頭幾天,大寶有強迫被爸爸帶
去另一個房間睡覺,到第二天的半夜大寶整個崩潰大哭,後來我陪他在客廳休息(因為爸
爸也堅持不讓他過來我身邊)。後來到第五天,我自己要再快篩檢測,大寶鼓起勇氣,「
主動」跟我說他也要再快篩一次、看看自己病毒也沒有減少、變成陰性了,她希望自己是
陰性後能回到我身邊睡覺!快篩出來後,大寶真的在第五天就轉陰了(老公跟二寶都到第
8-10天!)當下我們真的緊緊抱在一起,我一直跟大寶說「寶貝你辛苦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11.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55679484.A.B19.html
來回應一下噓文跟酸文
我們家小家庭、婆家娘家都在外縣市
等於是無後援
同時還有面對很難請假的工作
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也倒了,誰來顧小孩?
(尤其我老公的狀態比兩個小孩都還嚴重)
加上,曾有些不恰當言語說給小孩聽
「你沒有隔離就是《害》媽媽」
我不想讓孩子有這種自責的感覺
所以也有點想要稱一口氣守住!
經過這一次經驗,我的確更覺得自我防疫很重要
而且現在病毒一直更新
根本沒有染疫過就無敵星星的事情
我當時也抱著有可能染疫的狀態
但還是儘量守住
至少,家裡要有人能撐起兩個小孩不是嗎?
想要分享防疫的過程也是想說應該有很多家庭是無法直接人中、全家中的,所以想透過分
享來讓需要的朋友知道,是有機會可以閃過的喔!
※ 編輯: pai730630 (223.139.111.244 臺灣), 06/20/2022 15:12:15
※ 編輯: pai730630 (223.139.111.244 臺灣), 06/20/2022 15:28:55
診後第3天就活蹦亂跳了),真的很需要大人陪伴互動跟照料。那時候真的覺得好險我沒
有倒,不然兩個孩子誰來顧~不知道是否大家的狀況,但以我家來說,大人的發病程度跟
時程都比小孩嚴重很多
※ 編輯: pai730630 (223.139.111.244 臺灣), 06/21/2022 01:02: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