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15:00更新>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9)表示,國內疫情已趨穩定且檢驗量能日益提升,考量民眾因緊急情況、工作及出國求學等因素,而有自費檢驗武漢肺炎之需求,指揮中心再度放寬適用對象,有檢驗需求民眾,可至指定院所進行自費檢驗,以取得相關檢驗證明文件。適用對象以及相關辦理方式及規定請參考疾病管制署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8187215123407
------------------------------------------------
<2020.05.25 15:00更新>
🚨國內疫情平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逐步適度放寬防疫措施。考量精神科病房平均住院天數較長,為減少病患情緒起伏,自今(25)日起,放寬精神科病房探視,相關辦理方式及規定請參考疾病管制署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8187215123407
------------------------------------------------
<2020.05.06 15:00更新>
🚨基於滯留湖北民眾返台需求及防疫安全的整體考量,自5/8起,滯留湖北民眾可自行返台,惟搭機時應加強防護作為,並於返台後集中檢疫14天。
🚨考量國內疫情逐漸穩定控制中,為兼顧民眾防疫與生活,將逐步評估開放各項防疫措施。其中高山型國家公園(玉山、太魯閣、雪霸)預計5/7公告回復山屋原申請數量,自公告日以後之新申請者與候補者,依放寬後之住宿量申請辦理。
🚨今年因應防疫需要,不開放民眾進場之中華職棒例行賽,自5/8起,每場比賽開放1,000名觀眾進場觀賽。
------------------------------------------------
<2020.05.02 15:0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2表示,自台灣時間5月4日零時起,自海外入境民眾,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以確保國內防疫安全。
🚨 返國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或無個人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15萬元。
------------------------------------------------
<2020.04.25 16:3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25表示,部分居家隔離/檢疫者因二親等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外出奔喪或探視,基於人道考量,開放上述條件的民眾向所在地方衛生局提出外出申請,相關流程及規定請參考疾管署4/25新聞稿:http://at.cdc.tw/75C4wE
🚨國內目前共18家指定醫療院所提供自費檢驗,相關費用由各縣市主管機關核定;後續將視需求適時增加院所數。
------------------------------------------------
<2020.04.21 16:30更新>
第六輪4/22-4/24 口罩實名制3.0開始囉!
🚨 攜帶健保卡,到四大超商任一門市,利用超商的多功能事務機,點選「防疫大作戰」,插入健保卡,就可完成預訂口罩,預訂完會獲得一張白色收據,請拿著收據到超商櫃臺繳費,即可完成預購。
🚨網路訂購(eMask 網站與健保快易通 APP)一樣可以訂購。
🚨使用網站及 APP 訂購的人,也可在訂完後馬上線上信用卡繳費或網路轉帳繳費。
------------------------------------------------
<2020.04.18 15:30更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自台灣時間4月21日零時起,入境民眾過去14天如有東南亞地區旅遊史,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上述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無專用房間(含專用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
------------------------------------------------
<2020.04.17 14:30更新>
🚨考量遞送口罩的郵差及協助配銷實名制口罩的藥師、藥劑生和衛生所人員的辛勞,為讓其有時間休息,自4/19起,每個星期日將不再配送口罩至參與實名制的健保特約藥局及衛生所。
------------------------------------------------
<2020.04.14 19:00更新>
🚨為確保國內防疫安全,自台灣時間4月18日零時起,入境民眾過去14天(台灣時間4月4日零時起)如有歐洲、美洲地區旅遊史,登機前應主動出示符合居家檢疫條件的資料,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無專用房間(含專用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
------------------------------------------------
<2020.04.10 16:0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維護民眾健康,自即日起,酒店和舞廳全面停止營業,呼籲業者能共體時艱、配合相關防疫措施。
🚨自即日起著名觀光景點、國家公園、遊樂區及夜市、寺廟等人潮密集公共場域,實施人流管制措施,請業者、商店、管理單位及民眾配合,為防疫盡份心力。
------------------------------------------------
<2020.04.06 15:0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6表示,民眾若在連假期間曾至人潮擁擠地方活動,請自主健康管理14天,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儘可能在家上班。如有身體不適請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就醫時務必告知旅遊史。
------------------------------------------------
<2020.04.03 16:0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起,搭乘捷運必須要戴口罩,第一時間沒有佩戴將會柔性勸導,若是屢勸不聽,將可依法開罰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
------------------------------------------------
<2020.3.31 8:00更新>
🚨口罩實名制將自4/9起調整部分規定,從目前的每7天購買、成人3片/兒童5片的模式,調整成每 14 天購買,並擴大為成人 9 片或兒童 10 片,每張健保卡購買時可任選成人或兒童,也不受身分證末一碼單雙號分流的限制。
------------------------------------------------
<2020.3.26 16:30更新>
🚨指揮中心宣布自即日起,室內超過100人以上、室外超過500人以上的公眾集會活動建議停辦,以減低社區感染的風險。
------------------------------------------------
<2020.3.24 14:30更新>
🚨因近期國內境外移入個案數攀升,將往回追溯3月8日至18日間,自美國、東亞國家入境後曾就醫者約3,000筆,通知即刻起居家檢疫,並進行 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檢驗。
🚨「口罩實名制2.0」將於3月25日起進行第二輪線上預購,歡迎有需求的民眾上網訂購。
🚨因武漢肺炎(COVID-19)受隔離、檢疫者發給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已於3月23日起受理申請,而照顧者的防疫補償申請將於3月31日起開始受理。鑒於目前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如非必要應避免出入人多擁擠公共場所,民眾可多利用網路進行線上申辦。此外,防疫補償金可於受隔離或檢疫結束日之次日起2年內申請,民眾無須急於近期申辦。申請資訊詳如以下網址: https://topics.mohw.gov.tw/COVID19/cp-4715-52167-205.html
------------------------------------------------
<2020.3.23 10:00更新>
🚨自臺北時間本(109)年3月24日(星期二)零時起至4月7日,我國全面禁止旅客登機來台轉機,以減少人口跨境流動與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
<2020.3.21 15:30更新>
🚨21日起機場免稅店可買口罩,成人3片50元。本日起提供國內5處機場免稅商店代為代售徵用之口罩給入境旅客,只要持登機證及護照或是購買機票的旅行文件,即可至機場入境免稅商店購買。價格為每份新臺幣50元或美金2元,每人限購1份(成人型3片或兒童型5片)。旅客如為本國籍或有居留證者,其口罩採購紀錄將併入口罩實名制,並與健保署與移民署資訊系統勾稽避免重複購買。機場免稅商店係配合政府代為代售徵用物資,收取費用全數繳納國庫。
------------------------------------------------
<2020.3.21 11:00更新>
🚨COVID-19(武漢肺炎)已達全球大流行,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亞洲、歐洲、北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及澳洲外,自台灣時間3月21日零時起提升全球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人應避免所有非必要之出國旅遊,自國外入境者,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返台民眾務必確實填寫檢疫通知書,如有症狀請主動告知檢疫人員,並配合相關檢疫措施,共同維護防疫安全。
------------------------------------------------
<2020.3.19 10:30更新>
🚨自3/19零時起提升美國、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共4國(皆含轉機)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人應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自第三級國家及地區入境者,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另於台灣時間3月19日零時起,所有入境者需居家檢疫14天。
------------------------------------------------
<2020.3.17 15:30更新>
🚨依據3/3-14間之入境健康聲明卡(含線上填報系統),蒐集所有自歐洲入境者資料及聯絡方式,指揮中心已主動勾稽健保系統,調查這段期間曾就醫,並有肺炎或上呼吸道症狀者,將透過簡訊通知上述民眾配合相關採檢措施;針對所有入境者,後續將安排call center進行電話關懷,提醒有症狀要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應說明旅遊史。指揮中心呼籲,3/3-14間自歐洲入境者,返國後務必落實14天自主健康管理,若仍在學建議暫時不要上課,工作人士建議暫時在家上班。
🚨指揮中心宣布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中國大陸(含港澳)、韓國及中亞國家,自3/19零時起並將下列亞洲19國、東歐1國及美國3州之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應避免至下述國家及地區進行所有非必要旅遊;另於3/17 16時起,已登機者加強自主健康管理14天,尚未登機者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
- 亞洲:日本、新加坡、北韓、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汶萊、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東帝汶、孟加拉、不丹、尼泊爾、斯里蘭卡、印度及馬爾地夫。(共19國)
- 東歐:摩爾多瓦。
- 美國:華盛頓州、紐約州及加利福尼亞州。(共3州)
- 美國除上述3州外,其他州之旅遊疫情建議則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前往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返國後需落實14天自主健康管理。
------------------------------------------------
<2020.3.16 22:00更新>
🚨自3/17零時起,將東歐13國、中東15國與1地區、北非5國及中亞9國,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人應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且自下述國家及地區入境者,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
- 東歐: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賽普勒斯、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蒙特內哥羅、科索沃、克羅埃西亞、阿爾巴尼亞及北馬其頓。
-中東: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阿曼、葉門、科威特、巴林、約旦、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以色列、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巴勒斯坦地區。
-北非: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及摩洛哥。
-中亞: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及蒙古
------------------------------------------------
<2020.3.16 22:00更新>
🚨自3/17起,國人於指揮中心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三級國家或地區後,非必要前往該等國家或地區,返國後接受隔離或檢疫者,不得領取補償,並加徵必要之費用,費用將另外公布。
🚨民眾入境填寫檢疫通知書資料若不確實(包括提供不實聯絡資料或漏填),除不得領取防疫補償金,另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規定及第69條第1項最高處15萬元罰鍰,另針對違反相關檢疫規定者,依法罰10至100萬,並將公布其姓名。
------------------------------------------------
<2020.3.16 15:00更新>
🚨即日起提升埃及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至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
------------------------------------------------
<2020.3.14 15:00更新>
🚨3/17起將其他歐洲申根國家(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芬蘭、瑞典、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波蘭、捷克、匈牙利、希臘、馬爾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冰島、挪威、瑞士及列支敦斯登)及與申根區自由流動的英國、愛爾蘭共27國及杜拜(杜拜含轉機)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於台灣時間3/14 14時起,已登機者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尚未登機者列入居家檢疫14天。3/17凌晨起,外國旅客居家檢疫者無住所可至集中檢疫所付費居住。
------------------------------------------------
<2020.3.11 20:00更新>
🚨「口罩實名制2.0」3/12 9點起開放首輪線上預購試營運,為確保訂購、取貨流程順暢,經與四大超商業者(7-11、OK、全家、萊爾富)討論,調整取貨方式。本次線上預購是購買3月26日至4月1日期間的口罩額度,民眾可於3/12至3/18試營運期間,透過電腦連接預購網頁(emask.taiwan.gov.tw),或以手機使用健保快易通APP進行預購。若不想使用線上預購或不想等候太久的民眾,仍可至健保特約藥局或衛生所購買。
------------------------------------------------
<2020.3.7 08:00更新>
🚨即日起提升法國、德國及西班牙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民眾前往當地應加強防護。此外,從這三個國家入境的民眾,應落實14天自主健康管理。
------------------------------------------------
<2020.3.6 08:00更新>
🚨指揮中心指出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具有高度傳播風險,一旦出現疑似個案或群聚事件,將提高防疫難度。因此,主辦單位應在活動前,針對「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活動空間通風換氣情況」、「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參加者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活動持續時間」及「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等6項指標進行風險評估,若評估活動性質具有較高風險,建議應延期或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該指引也建議活動主辦單位應於集會活動前訂定防疫應變計畫,建立應變機制(如:安排疑似個案暫時隔離或安置空間、後送醫院及後送流程、通報流程等),同時提供集會活動前、集會活動期間之衛生防護措施、人員健康管理等宣導及建議事項。
------------------------------------------------
<2020.3.2 17:00更新>
🚨3/5(週四)起將實名制口罩每人「可多購買一片」,成人口罩購買量增加為7天3片,兒童購買口罩購買量增加為7天5片,全國實名制口罩總供應量將由原本每日約390萬片提高至每日約520萬片,其餘產能提供醫療、防疫、產業等需求。
------------------------------------------------
<2020.3.1 15:00更新>
🚨3/1 起提升伊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提醒民眾非必要勿前往。自台灣時間3月2日零時起,14天內有該國旅遊史者(不含轉機),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
------------------------------------------------
<2020.2.28 08:00更新>
🚨 義大利旅遊疫情建議即日起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提醒民眾非必要勿前往。自台灣時間2/28零時起,14天內有義大利旅遊史者(不含轉機),入境後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
🚨 即日起提升伊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至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
------------------------------------------------
<2020.2.25 20:00更新>
🚨 因應學校開學,為利學童防疫並讓全國家長可方便代購小孩所需之口罩,「口罩實名制」自2/27起,調整兒童口罩配銷方式如下:
1. 13歲(含)以下兒童健保卡不受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分流限制,每日都可購買,但每7天仍限購買1次。
2. 每人每次最多可代持3張13歲(含)以下兒童健保卡購買口罩。
其餘的規定不變。
3. 兒童口罩配銷方式調整後,成人口罩部分每人每次仍可代持1張成人健保卡購買口罩,且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分流限制購買。
🚨 即日起提升義大利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至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
------------------------------------------------
<2020.2.24 20:00更新>
🚨 考量目前列為COVID-19(武漢肺炎)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泰國、義大利、伊朗)及第二級(新加坡、日本)國家的確診病例持續上升,且陸續傳出社區及醫院群聚,因此即日起自旅遊疫情建議第一級與第二級國家入境的旅客,入境後14天內,應落實下列自主健康管理措施。
🚨 入境後須實施居家檢疫之對象,主要為考量其具有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地區旅遊史,為進行對象之健康監測,而實施居家檢疫措施,須待在家中不外出。違反相關規定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9條第1項,最高可處新台幣15萬元罰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提升韓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提醒民眾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自2/25零時起,自韓國入境的外籍人士,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本國籍人士於2/25、26自韓國入境者,須落實14天自主健康管理,另自2/27零時起入境之本國籍人士則實施14天居家檢疫。
------------------------------------------------
<2020.2.21 13:00更新>
🚨 流行疫情或防治措施等相關資訊應以指揮中心對外公布訊息為主。民眾接獲來源不明或未經證實之疫情資訊時,應先查證內容是否屬實,切勿隨意散播、轉傳,避免觸犯傳染病防治法第63條,或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5款規定。
------------------------------------------------
<2020.2.20 19:11更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0表示,韓國近期新冠肺炎病例數快速上升,目前累計逾80例,約7成為當地或疑似當地感染,其中6例感染源不明,並已出現多起群聚事件,考量台灣與該國往來密切,即日起提升該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Watch),提醒民眾遵守當地一般預防措施。
------------------------------------------------
<2020.2.20 11:11更新>
🚨 全國中小學及部分大專院校2/25開學,針對校內若有人感染的停課標準,教育部2/20公布方案:
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1)1班有1位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班停課。
(2)1校有2位以上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校停課。
2.大專院校
(1)有1位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師生所修/授課程均停課。
(2)有2位以上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校(區)停課。
3.短期補習班及幼兒園等,比照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規定辦理。
------------------------------------------------
<2020.2.20 1010更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COVID-19(武漢肺炎)的確診個案接觸者須確實遵守居家隔離措施,違反者最高可處30萬罰鍰。自中港澳入境者,須誠實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並確實遵守居家檢疫措施,違反者最高可處15萬罰鍰。
------------------------------------------------
<2020.2.19 1800更新>
🚨 全國中小學將於2/25開學,教育部今日(2/19)宣布,學生上學前,家長應落實在家健康管理,每日上學前須量體溫,若耳溫高於38度、額溫高於37.5度者,請盡速就醫在家,學校不會列入缺席紀錄。
🚨 因應開學需求,口罩實名制調整,2/20起,兒童口罩7天內可買4片(限12歲以下兒童健保卡購買),成人口罩購買方式仍維持7天內2片;2/20起,全國各據點(含健保特約藥局及衛生所)由原本每日提供200片成人口罩和50片兒童口罩,增加為每日每據點提供400片成人口罩和200片兒童口罩。
------------------------------------------------
<2020.2.16 2040更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因應全球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為及早發現疑似個案及防堵病毒於社區及醫療院所傳播,於今日啟動加強社區監測方案,監測對象如下︰
(1)14天內有國外旅遊史(包含新加坡、泰國及日本及其他國家)或曾接觸來自國外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人士接觸史,且醫師高度懷疑COVID-19感染之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個案。
(2)發燒/呼吸道症狀群聚現象者。
(3)「抗生素治療3日未好轉且無明確病因」、「群聚事件個案」或「醫護人員」之肺炎個案。
------------------------------------------------
<2020.2.16 0800更新>
🚨 自2月16日(星期日)起,增加可以購買實名制口罩的303家衛生所(含新北市20家衛生所),新北市衛生所如果所在區內有較多的居家檢疫/隔離/自主健康管理者,在防疫任務較重,再加上區內有50家以上健保特約藥局可以販賣口罩之9家都會型衛生所(板橋、新店、永和、中和、蘆洲、三重、新莊、汐止與土城區衛生所),目前暫不參與此次口罩販賣,以全力加強防疫上面的功能。後續新北市衛生局會視狀況,機動調整,因應防疫需求。
-------------------------------------------------
<2020.2.15 0800更新>
🚨 自2/15起將河南省及浙江省列為一級流行地區;除上述兩省外,湖北省及廣東省已列為一級流行地區,中國大陸其他省市(含港澳)則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另日本近期陸續發生感染源不明個案,可能已出現隱性社區傳播,因此即日起提升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Watch),民眾應遵守當地一般預防措施。
-------------------------------------------------
<2020.2.13 1800更新>
🚨 自即日起非中港澳之所有入境航班旅客均需填報「入境健康聲明書」,並應據實填寫入境前14天內,是否前往中港澳等流行地區之旅遊史及健康狀況,如有填寫不實或其他拒絕、規避、妨礙之行為者,依法最高將處15萬元罰鍰。至於中港澳入境航班旅客則維持填報「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且於入境14日內應配合居家檢疫措施。
-------------------------------------------------
<2020.2.7 2300更新>
🚨 自2月10日00時00分起所有旅客經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轉機」得入境臺灣者,一律居家檢疫14天。交通部亦依據臺灣衞生福利部防疫要求,自臺北時間109年2月10日00時00分至109年4月29日23時59分,兩岸客運航線除往返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及虹橋機場、廈門高崎機場及成都雙流機場之航線外,其餘大陸城市往返臺灣之客運航班暫停飛航。
-------------------------------------------------
<2020.2.5 1625更新>
🚨 2/6起,入境民眾如有大陸及港澳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但有申請獲准至港澳返國者,須自主健康管理14天,居住地在中國各省市之陸人暫緩入境。
-------------------------------------------------
<2020.2.4 1600更新>
🚨 2/7起,針對14日內(自1/24以後)曾經入境或居住於中國大陸的一般外籍人士,將禁止入境我國(含享有免簽證待遇、落地簽證及電子簽證待遇及持有效簽證的外籍人士)。
-------------------------------------------------
<2020.2.4 1400更新>
🚨 由於中國大陸浙江省近日累積確診病例數持續上升,該省包括溫州、杭州等主要城市已實施陸運管制及限制居民移動等介入措施,研判當地已有社區傳播發生。決定自2/5起,將浙江省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浙江省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
-------------------------------------------------
<2020.2.3 2110更新>
🚨 2/3晚間行政院宣布2/6起購買口罩將採實名制,民眾需使用健保卡在全國6000多家健保特約藥局購買,每個人在7天內限購2片,一片降價為5元,2/4零時起便利商店與藥妝店等原本的通路,將不再販售口罩。為了分流購買人潮,限制身分證字號尾數單號者在周一、周三與周五購買,身分證字號尾數雙號者為周二、周四與周六購買,周日則皆可購買不限制。
-------------------------------------------------
<2020.2.3 1800更新>
🚨 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3決議,決定各大專校院將108學年度第2學期開學日延至2月25日(含)以後開學,同時經評估決定陸生於2月9日後仍暫緩來臺。教育部將配合該政策,請各大專校院辦理。
-------------------------------------------------
<2020.2.3 1200更新>
🚨 新北市70家公托中心親子館、12家公共親子中心及位於新板特區玩具銀行「玩聚窩旗艦店」暫停開放至2月24日,預計於2月25日重新開放,如有家長已經報名參加親子課程活動,社會局已通知各公托中心親子館辦理全額退費。
🚨 原公托中心收托嬰幼兒部分則繼續,以協助家長照顧;但如若工作人員與居家保母,或收托的幼兒及其家人,有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入境者,應先在家自主健康管理14天,請假期間可依照現行托嬰中心法定傳染病規定辦理退費。
-------------------------------------------------
<2020.2.2 2030更新>
🚨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依據2/1決議之中國大陸流行地區判定原則,決定自2/3起,將浙江省溫州市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溫州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居住地在溫州之陸人則禁止入境。若入境時發現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將立即送至指定醫療機構採檢後返家居家檢疫,檢驗結果如為陽性,則依確定病例處理流程進行強制隔離。
-------------------------------------------------
<2020.2.2 1900更新>
🚨 教育部公告,高中以下學校延後開學,將延長寒假, 縮短暑假。由2/11延到2/25開學;2/15不補課,暑假縮短,7/15才開始放暑假。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請假期間,雇主應予准假。
-------------------------------------------------
<2020.2.2 13:00更新>
🚨 因應中國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上升,今日起廣東省列入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廣東旅遊史需居家檢疫。
-------------------------------------------------
<2020.1.30 18: 10更新>
🚨 中央指揮中心表示,為國內口罩需求之合理配置,明日起全數徵用國內口罩工廠生產之一般醫用口罩及外科手術口罩,每日共約400萬片,由指揮中心分配,提供民生需求(每天約釋出260萬片)及醫療或公務防疫及儲備需求(每天約140萬片)。民生需求由超商、藥妝、藥局、醫材等通路提供,釋出口罩將延續每人一次限買1至3片,暫定至2月15日止,並呼籲健康民眾不需一律戴口罩,請優先讓有慢性病、就醫、陪病、探病需求的民眾購買。指揮中心提醒,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在擁擠通風不良處也建議戴口罩。
-------------------------------------------------
<2020.01.21 18:00更新>
🚨 疾病管制署藉由登機檢疫即時發現首例中國大陸武漢移入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指揮中心提升中國大陸武漢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
-------------------------------------------------
由於 #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 又名「#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2019-nCoV)」或「#武漢肺炎」目前疫情持續升溫,#疾病管制署 宣布自即日起提升 #武漢市 旅遊疫情建議至 #第二級警示,#世界衛生組織 (WHO)也評估該疫情已發生有限性人傳人,正持續關注是否發生持續性人傳人,同時考量武漢疫情有社區傳播跡象, 新北衛什麼 市府衛生局團隊除了每日監測疫情隨時依新北市疫情發展啟動各級應變層級,迄今也已召開3次應變會議,並與中央保持密切聯繫,視疫情發展隨時調整防疫作為,擴大舉凡有 #中國大陸 (不限武漢)旅遊史、出現 #肺炎 者,均須通報與隔離。在此提醒市民朋友們近期如果要前往上述區域等,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並且記得:
⚠️ 咳嗽戴口罩
⚠️ 勤用肥皂洗手
⚠️ 少去市場、醫院等人多場所
⚠️ 避免接觸野生動物、禽鳥
⚠️身體不適,請儘速就醫
若有 #發燒 或 #呼吸道症狀,請配戴 #口罩 看醫生,看醫生的時候務必主動告知發病前14日的 #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 及是否 #群聚。年節即將到來,請市民朋友多多注意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平安健康的過好年。
#新北市超前部署 #新北呷百二 #安居樂業 #侯友宜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開始 03:46 今晚節目內容 06:46 與波叔家族成員, 識於微時 08:11 鄧成波成功之路 18:50 波叔少年時代 21:02 開始涉觸房地產 25:12 禾稈冚珍珠 43:56 2009年機遇再來 59:13 Jeff Chan 陳積榮 #娛樂八卦 #陳積榮 #鄧成波 #...
確診後肺部白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走過這段路,並非理所當然》
過去兩個月,我們曾經恐慌疫苗短缺,彼此爭奪,權勢者匡列自己人先打⋯⋯直到日本捐贈、美國捐贈、特別是三大慈善機構終於獲准捐贈,我們才從人性的污濁泥淖中,爬了出來。
過去兩個月,中央與地方權鬥,北農、環南市場群聚感染,人們想到的是嗆聲和搶麥克風。
但這兩個月,我們可以慢慢走出來,並非靠著這些噪音。
公衞專家學者要求普篩,經過一年爭執,最好的專家被政府孤立,近期終於同意了。
北農爆發群聚感染,最危險時默默走入病毒區域,進行核酸檢測的是台北榮總團隊。那是一個週末,由副院長陳威明帶隊,他們犧牲假期,大熱天之下,包得像棕子,全副武裝。
走進市場前,拿起一個小小的運動飲料,即傳照片給我,表示「感恩」。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操,又多麼謙虛的人格。(圖一)我受之有愧。
過去兩個月,北榮團隊冒險深入多個病毒區,沒有人搶麥克風。沒有人宣揚自己的功積。
過去兩個月,公衞專家及若干台灣僅存的知識份子,選擇勇敢對抗威權。
過去兩個月,以霸氣知名的大企業家吞下所有的不合理,掏出可以炒五十棟豪宅的資金,盼求全政府支持,只為完成救人的使命。那背後是多麼強的大愛與意志。
過去兩個月,在台灣最痛且最恐慌的兩個月,他們共同圖繪了另一個台灣,人性自私恐慌的另一面台灣。
於是我們共同目睹搶奪疫苗、不承認政策錯誤的無情領導、網軍攻擊迫害言論自由尤其科學專業的現象,⋯⋯終究,那只是台灣一時籠罩的烏雲。
烏雲密佈,終有散盡之時。
以下是:也算高齡了,但仍駐守北榮專責醫院副院長高壽延,傳來他的專責醫院駐守日記:分享他點點滴滴的日記,讓人們知道,我們大多數的人,可以一一度過危機,因為這塊土地上仍有許多奉獻者。
* 6/29 週二
全國54例 台北 20例
B107 12/30 剛到108 趁大夥交完班空檔和護理長哈啦了些言不及義話題,才驚覺自己沒有戴N95,可能是因為108是口外病房,多年來慣了、潛意識裡在108䕶理站心情會比較放鬆。
趕緊換上N95和明主任繼續今日行程。離開108時看到牆上快20年前的心血,不勝唏噓。
看看思源7~11F專責病房、應是回不去原狀了,未來五官科(Eye、ENT、OS)專科病房何去何從,在原先Cov疫情前的全院病房空間配置規劃中、並無此節,看來勢須再作調整。
今天多了一位由T031轉入疑似其它病毒感染重症患者,1天內肺變白 、30多歲 heavy smoker,二採陰,狀況不佳、原因仍待查。每天吞吐吸納的肺、平日真要善待它!
B097 CU 7/17、 分子雖愈來愈小,今天97卻特別熱鬧,不巧的是少掉的數字不是轉輕症,而是CPR後往生。
另一位急送思源OR負壓手術室氣切,平日慣例是由OR派人接,Cov現況特殊,而是由三位醫師護理師全套披掛親自由9F送至思源3F手術室。
為了坐那一部電梯(應該是坐3號)和找人先來控管電梯問題,大概略事折騰了一下。原則上、常規性工作如一,碰上了特殊狀況時,才知問題何在。
簡言之、平常有Cov病人要轉上來的時候都會預先通知,所以事先安排專人控管特定電梯、不是問題,但是緊急要往下運送的時候,才出現狀況。
一個患者就是如此,可見平日做消防的演練更是重要,小狀況定要當場解決。
笑咪咪的婉明副護理長不忘我們離去前説,昨晚大夜熱爆了,但不知原因為何。
97CU是電動門、遇上隨病患移送後面的消毒外包人員,還真拿他沒辦法,電動門有兩個開法,一種是使用按鈕、一種是使用暴力。他選了後者、自己推開門出去😄。
B098 13/36 正巧 軾旋護理師已換好裝入艙,提水壺入房給病人房間裡倒水,倒完後要把空壷拿到門口,由另一位外面護理師把艙外的水壺裡的水在門口倒入內艙水壼裡,我不是在繞口令、S O P就是這樣!
B087 17/34 目前維持一人一間其實比較好照顧,也是因為居隔檢疫的關係。每天都有意外!
預定7月4日解隔的15位中又出現一位陰轉陽,確診後只得轉107,可見得在專責病房不要小看檢疫病人,Cov說變臉就變臉,一定要以同規格標準的重裝備伺候、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B077 12/22
佩瑩副護理長很慎重介紹現況後,看到兩位專責住院醫師在護理站,問了他們、再兩天他們也要"解隔"了。
值完後,回到原單位。
B078 8/22 張婉筠副護理長提到,一大早送走了一位病患。
難怪前兩天聽住院醫師説光接新病人就蠻辛苦的;78就等同是急診重症的後送單位,其實照護工作的確並不輕鬆。
並非Cov確診就比較難照顧,像78的肺炎+高齡+重病,光收了8位就夠嗆了,另一方面照護時身上穿戴的的也是差不多一樣。一位中年患者猛咳又有心肌炎,挺麻煩的。反而是肺部呼吸道症狀重的病人,病況不好時,需10分鐘才能換了衣服進去抽啖。
RCU 6/18 今天也走了一位NonCov。護理長穿著便服月底拿來加班,要完成一些文書作業,真辛苦。改裝後的新CU、進來易走,臨離去時、因為要轉個彎,突然找不到門在哪裡。
巧遇眼科理長、暫時調去支援精神科,好給別的護理長年中休個假,聽起來,左臂做做復健針灸𢓭好多了。可喜可賀!
* 6/30 週三
防疫日記
晨防疫會:
院長表示疫情趨緩個案減少、改善疫苗殘劑注射流程、協助北市府北農篩檢。
討論事項:
~常規麻醉支援專責插管;一般專責插管先送重症,麻醉支援144、031、CVSB 防護完整。
如何擴大至所有專責病房與緊急插管檢討。
院長總結:
1、馬副、侯副院長主持,共同與麻醉及相關部門研商訂出SOP於專責病房插管妥適流程,協助麻醉進行迅速安全之病患插管。
2、疫苗有效率服務、非常感謝家醫等相關部門。
3、北市北農篩檢由威明副院長帶隊、7月1日前往。
4、行政部門加強紙本公文一>電子公文比率。
*下班前馬副院長表示已完成麻醉插管協調任務,制定SOP規範*
2PM全國55例 北市20例
專責病房日記:
下班離峰時段到思源專責,小夜入艙、白班離開了、護理站冷清許多,倒是多處見到月底交班中的住院醫師。
叮嚀他們最佳的防疫,要靠自己做好防護SOP。
B107 10/30 僅7臥床了,工作是專責護理師全了、但還是要年輕有力氣點的護理師去作翻身比較合適。
記得清潔大隊求才、不就是考背沙包跑50米嗎?💪😆⋯⋯不好笑。
CVSB 4/6
4位醫護同處理一位葉克膜患者。
B097 7/17
出到剩7位,副護表示、這些多bed ridden..。😞
B098 12/36、 看來每個病房都比昨天更少了,對國家疫情真是好事,但每個病房剩下的多是"重裝特種部隊"病患,頑強抵抗,挑戰!
B087 17/34、交班中的住院醫師也提到長照這批、能解隔前、快要再做一次PCR,希望事不過三,前面出現兩個陽性的、故事就到此為止,則甚幸。
B077 12/22
護理長打趣、我不到她不下班。
小弟強烈虛榮心油然而生,奉上雞肉照一張供覽閲。看到病房休息室裡一大堆善心人士當日捐贈的高卡飲用食品,疫情结束,姐妹們的BMl🤨⋯⋯不胖死才怪。
B078 6/22
幾位二採陰的胸腔重症轉出,回到CM加強照護、勉強鬆口氣,但見護理長一人還沒下班在電腦前整理月底的報表。
* 7/1 週四
~有月/有日/幸無年~
~最近NBA東西區決賽、太難看了,每隊5個人在場上鬥牛,全是單打~
~北榮戰疫、今天威明副軍團出征北農愈來愈精彩~
全國<50、北市20
T031、 外艙5、負壓2
裡外多插管重症,外艙並無生理監視器,差不多CU患者的病情、多是高齡重症、然照顧確是不方便。
B107 10/ 30 此時不大變動的分子,代表的住院中病患的高齡與難癒,即便解隔,也是全身系統性問題多。就須時日消化,希望不是消失。
CVSB 3/6 護理人員在CU中工作負荷量原本很大,尤其是護理長眼看著處理葉克膜患者問題時、臨時需要更多人手,在專責小規模的CU裡真會捉襟見肘,那護理長承擔的壓力就更多了。
能前去多聽聽、也當作是一個讓她們釋放壓力的出口。
B097 7/17 97CU也是如此,摩術數字停在7,多是極高齡;好多時候副護理長也是要披掛上陣、協助翻身、照護、諸般雜務,擔任救火隊,婉明副護理長依舊笑容可趜如是説。
B098 12/36 護理長也表示、未來病人太少的病房,會依疫情趨緩的現象作整併,這應該也是免不了的。
阿長來自B118、也相當關心未來思源11F的何去何從。117/118這兩個單人房病室過去曾經在已走入歷史的時代、經歷許多風華。
記得自己還是住院醫師時,偶爾就會見到大批大直七海官邸的衞隊人員出現在此。主治醫師時奉命來給已彌留的老夫人拔搖搖欲墜的牙齒,還沒到牙就不見了、引起家屬和醫護一陣恐慌,最後發現是藏在舌下。
B087 18/34、7月4日就是這15位長照老人家再篩檢的日子,前兩天出現一位陰轉陽,大夥殷殷期盼結果順利。要費事披戴、進進出出為許多位病患每兩小時的翻身和防止很多已經壓紅了的屁股惡化,如履薄冰。
B077 14/22 還見兩人一室,剩下一個夫妻檔 ,真鶼鰈情深,太太已呈陰性、還要繼續留下在裡面照顧先生。聽副護理長説在專責的護理長居然沒有一個月600NT的補助。這又似乎有些奇怪了,需要進一步瞭解。
B078 7/22 這病房、出入換率高,多重症病患、照顧真是辛苦,副護理長上午一進艙直到4PM才出來吃中飯。
著藍衣褲的住院醫師也跟著跑出來加入阿長行列,直說肺炎高齡重症多,簡直就是急診部的E I C U,然而整個病房照護設施、又遠不如ICU。它的存在確是為急診一採陰的重症患者找到一個暫時"中途島",等二採陰後上轉。
上:忙碌交班中的T031
中:進艙前98護理師
下:一湯匙一口的協助臥床病人餵食。
* 7/3 週六
防疫日記
全國 本土76 北市48例
今日北榮重點:
1、承接公路總局1500員工+外送人員、週末順利完成施打疫苗。
2、北榮篩檢快打部隊清晨出發環南市場;國家社會需要時、北榮責無旁貸。
一早、其實也不早了,7點半至孝威館看看今天週末北榮承接政府任務、大量施打公路總局駕駛同仁和快遞外送人員(Food Panda、Uber eat⋯),現場來得人真不少,幸好幾個部門、護理部明主任、社工室陳寶民主任和向主秘和許多有經驗的同仁都在、辛苦支援的分局駐區警員、院內警衞、許多志工也駕輕就熟、指揮協調非常順暢。
凡事起頭難,雖然八點前已排至大門口,但裡面幾個大棚子報到等待區、直通孝威館內有冷氣設備,施打區一樓大廳和內部幾間韻律體操室都放好位子、供大家坐定,由護理師走動施打;畢竟家醫陳曾基部主任和陳育群科主任指揮疫苗施打過去在平日已有相當經驗,當時頭一回85yr老人家疫苗施打的塞車現象早不復見,過程非常流暢。
開始打了段時間,孝威最大間的施打室已坐滿、坐定,當工作人員一喊"張先生"請舉手,結果滿屋子人的手全舉起了,原來電腦資料安排是按照姓氏規劃的。
同一個時候、陸續看到北榮同仁在環南辛苦篩檢的數字和新聞陸續傳至手機,孝威這時也非常順暢,跳出放心的數字,北榮南北戰線狀況穩定,孝威的來訪媒體也愈來愈多,差不多是時候了,接著黃副、侯副院長都陸續會到,小弟一身輕衣勁裝短褲球鞋,還是當個快閃族,和同仁小別,深深一鞠躬致謝趕緊回去做家事、接著準備帶女兒去學開車。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公路總局的員工和外送員多少可以直接從樣子區分得出來,當然外送多年輕人、頭髮長些、偶有刺青、小胖子男女皆有,但他們都是默默的社會基層、關鍵服務業的大眾,少了他們、大家都會很不方便,年輕人只要願意外出工作就該要鼓勵!
工作人員不斷用手提廣播器、提醒大家熱天打完回去休息了,要記得先拿瓶冰筒裡的水喝掉。這批辛苦年輕人(有些也不小了)、搞不好打完就接著要上工、記得騎車騎慢點,還要多喝水。
最不捨的是一位50多歲男性外送員、稍胖、平日少醫療控制,大熱天老遠騎個摩托車才到了、坐下一量血壓就>200,接著頭暈就立刻送急診⋯,現在在神經加護病房,幸好這是在醫院裡。
多少基層、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又想到要有平安的身體,跑來注射疫苗。
誠如最後陳曾基主任晚間留言,1212總局員工+外送員,疫苗全數施打完畢、一支殘劑不剩。稍感安慰!
[註]107 年騎乘機車造成人員當場或24 小時 內死亡案件之死亡人數①881 人,占整體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493 人)59.0 %,死亡率②為每10 萬人口3.7 人。~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別忘了當時外送員可沒現在那麼多。~
專責病房:
晨護理部明主任在孝威忙至中午自己先去巡一趟。
小夜時段,先搞定其他事了,自己再快走一趟,去聽聽輿情打打屁😆、那當然早已洗好澡、又換了另一套乾淨輕衣勁裝"去嚇人。不然會臭死人、戴N95都會聞得見。回家自然要再沖一回。
B107 9/30、 幾位同仁在䕶理站、她們耳聞幾個病室因為病人數少了,要作合併,目前就屬10F的後勤區、大小、位置都相當寬敞,應優先保留,我也一定把意見反應。確實在所有病室的員工後勤區域、只有這間病房可以聞到麥當勞🍔和炸雞香味。
CVSB 3/6 小夜leader見到我、提了一下稍晚從97CU要上轉入一位,兩個葉克膜的都還在,目前思源專責、就這病室的6間獨立加護床位有前室,最符合遠距監控的加護中心規格。比B097的17CU床理想,不過未來有機會、就一定要再修繕提升規格成標準負壓,目前尚屬微負壓,氣流外排。
B097CU 6/17、 重症集中的病室,小大夜間往生了一位極高齡。
敬業的醫護人員態度,面對再不容易的病情、大家還是盡力而為,目前這現象多少正也反應了台灣的醫療現況。
也是真佩服亞東醫院前後收了那麼多加護重症,這大概和現任林芳郁院長過去是心臟血管外科權威的"超前部署"有點關係吧!
台大醫院首當萬華熱區、其實能先快速內控篩檢、維持正常運作又收了那麼多病患、著實不容易,不愧是台大!
回憶5月中時、自己所屬的北榮一警覺情況不對了,許院長也隨即緊急召集防疫會,把戰況急迫性升至最高,動員+動工、在CDC要求的期限內交出了全院1/10床數的246張全國最多的專責病床數,緊接著隨著救護車每天將患者一批批送至,一層層開出專責病房至今,不過也才2個月。回去真該看看"危機總動員"這部老電影!
B098 11/30 包括98和其他專責病房多位參與出征環南市場篩檢的護理師,趁住院病患少了些、專責區年輕護理師的特質,就是生怕自己閒下來被調來調去、不怕忙、不畏艱險、見義勇為、連CPR時都奮力到自己N95口罩都鬆掉。
B087 18/34 剩14位頤園長照高齡,正好一人一間了,已預定好了未來幾天要篩檢和注射疫苗流程,希望別再有陰轉陽!屆時87很容易再清空,方便調整。
B077 13/22
思源頭一個成為戰區的77病房依舊靜靜的擔任守門人,兩人一間的夫妻、一位同樣默默的照顧另一位的復原。待久暫出不了院的多不年輕,就讓專責同仁的努力、讓時間來消化病情的好轉,當高齡醫學遇上Cov照護。想起一部好來𡡅影片"當沙莉遇見哈利",保証專責的年輕醫護沒聽過這部電影!
B078 6/22
78每日病患數的浮動最大,送來等待二採陰各科重症有時待上2~3日才送得出各自專科病房,高齡全人重病照護大不易。
回首,北榮上下展現的領導效率、團隊紀律、動員協調、和行動力,讓我們身為北榮一份子為榮。
⋯⋯⋯⋯
因為以上這些人,我們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確診後肺部白點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Facebook 八卦
歷史不可忘
關於武漢肺炎
前幾天才剛說出心中的憂慮
很悲傷的似乎一切就要真實的發生了
求人不如求己
麻煩台灣自己動起來
怎麼做?
阻斷傳染鍊是唯一的解法
昨天
我們老師台大李源德院長在個人臉書上寫了一篇關於當時SARS過程的文章
對於我們這些一起經歷過這一段的人來說
歷歷在目
就好像回到了當時
前事之不忘
後事之師
老師沒有開地球權限
但我覺得
時間過去許多年了
或許
很多年輕人對這段的記憶很模糊
而這段歷史還是要讓大家知道
一定會對這次武漢肺炎的戰鬥有更多的幫助
所以
特別徵得老師的同意
轉載於此
李院長的全文如下👇👇👇👇
==============================
2020-01-21(W2)陰後睛
從2020年的「武漢肺炎」想到2003年SARS的慘烈突襲
兩軍交戰,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可是如果,敵人深不可測,不知來自何方?藏身何處? 卻招招見血,還得和他近身肉搏,這戰役,肯定慘烈無比。事隔17年,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竟然再次發生「嚴重感染性肺炎」,病人都與野生市場相關,疫情快速蔓延,迄今不到一個月,中國有200多病例,巳有9國出現通報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元凶為一株人體首見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國也在2020年1月21日確定自武漢回國的女台商的嚴重感染性肺炎診斷。如同2002年的SARS,2012年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 ,這次的肺炎都屬人畜共通的冠狀病毒族譜。
隨著華人春節的大批返鄉,地球上最大型人口移動,勢必病毒擴散,人與人的感染大增,成為快樂新年的嚴重危脅。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觀成事,聞往古,或有助益。玆將2003年當時SARS之疫,聊誌如次,以供大家參考,是以為文。
…………………………………………………………………………….
猶憶2003年春天,新興傳染病SARS悄然襲台,時台大率先披掛上陣,成為第一家啟動抗煞戰疫的醫院;到後期,台大以全國百分之三的醫護人力,共收治百分之四十以上的SARS病患,並創下「零死亡」紀錄。這場戰役,成為我院長任內最悲壯、最殘酷、充滿驚濤駭浪的一役,但也是最光榮、最感動、最無愧的一場勝仗。
雖然疫情早已遠離,但午夜夢迴,許多驚心動魄的景象還在腦海浮現。
初時,2002年12月底,中國大陸陸續在網路傳出某種「怪病」,悄悄流竄在廣東地區,據說患者不約而同出現高燒不退、咳嗽等症狀,並且很快惡化為呼吸衰竭,進而死亡;然而,怪病的病原不明,傳染途徑不清楚,更查不出快速致命的原因,遑論有效治療。
中國官方初期始終未正面證實其境內出現疫情,一直到情況瀕臨失控,才在2003年2月11日首度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廣東地區爆發急性上呼吸道疾病轉而惡化成非典型肺炎的疫情,造成305人感染,其中5人死亡,特殊的是感染者有三分之一是醫護人員。
由於未能及早防堵,在消息曝光的同時,非典型肺炎早已隨著便利的交通及春節假期,在香港、越南、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傳染開來,全球各國如臨大敵,民眾陷入集體恐慌。
僅和中國大陸一海之隔的台灣,雖也同樣憂懼,但在疑凶不明之際,政府除了要求往返兩地的台商若有異常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儘速就醫外,似也無能為力。
3月8日,一位五十四歲的勤姓台商因咳嗽、高燒、肺炎到台大急診,第二天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進行插管治療,3月10日轉入加護病房隔離室。到了3月14日,勤姓台商太太也因發燒不退,到台大急診就醫;感控小組警覺到兩人一家同時感染肺炎,太不尋常,產生高度警覺。我接獲通報消息,正值前往龍潭開會途中,車上即刻去電林芳郁副院長,並約請感染科張上淳主任密切注意,當即成立因應醫療小組。
張上淳教授憑著專業判斷,直覺事態不輕,一方面立即進行各項檢查,開啟標準作業流程,隨即向我通報院內可能出現台灣首位SARS病例。林副院長隨即在當天下午五時召開感染管制小組緊急會議,做成幾點關鍵決議:
(1)立即啟動P3級感染控制防護措施,勤姓夫妻住的加護隔離病房,空調完全獨立,病人口鼻分泌物也隔離處理;相關醫護人員除使用N95口罩,需穿上兩層手術衣、戴帽子、加上兩層手套並勤洗手。
(2)緊急徵調加護病房隔離室,做為收治SARS病患的隔離病房。
(3)指派專責醫護人員照顧勤先生與勤太太,避免交互感染。
(4)嚴密管制加護病房隔離室進出人員,並由管控人員由監視器觀測醫護人員是做好百分之百防護措施。
這些管控措施,確立了台大醫護人員照顧SARS病患的基本守則,相信也是國內首波SARS疫情得以防堵的重要關鍵。
SARS侵門踏戶,直驅台灣,台大也立刻站上烽火線。3月15日一大早,我召集五位副院長、兩位醫務秘書、內科、外科、急診、精神、護理、總務、醫療事務、醫學研究等部門主任及所有感染科醫師,成立「SARS緊急應變團隊」,從此每天上、下午定時開會兩次,隨時掌握最新疫情,以便即刻應變。
當天我們做了一個相當重要的決定:對勤先生進行活體肺部切片,希望可以找到神秘致病原的答案。這是全球首例採集SARS病患發病階段的病理組織(其他病理組織多於病患死亡後採集),而病理科當天即化驗出切片結果,對SARS的病原追究有重大意義。為了怕開刀房遭受感染,當時病人是在加護病房裡直接完成切片手術,事後證明,這也是一項明智果敢的決策判斷。
接下來,疑似染煞病例接二連三出現,速度快得令人無法喘息,但台大仍臨危不亂,劍及履及,有效的疫情控制,贏得許多讚譽。也因此贏得美國專家的信賴,在3月18日,將一名美籍外交官的十歲孩子在越南旅遊時疑似染煞,在家人及美國疾病管制局三位專家陪同下,包機自越南抵達松山機場,直接前來台大就醫。最後台大很快診斷出,男童感染的是一般肺炎,與SARS無關。
3月20日,勤姓台商之子又病發送醫。25日,照顧勤太太的胸腔科總醫師蔡醫師,也因高燒住進隔離病房,成為國內第一起醫護人員感染SARS的病例。26日,中鼎公司六名曾赴北京的員工爆發集體感染,其中四人症狀較為嚴重,均送往台大急診住院。
由於台大加護病房隔離室不足,此時我們發出希望其他醫院能伸援的呼聲,但沒想到得到的反應是「歡迎台大把肺結核病患轉來,就可空出病床,但希望SARS病人留在台大」,甚至口徑一致假推崇台大醫術高超,以「台大比較有經驗,SARS病人留在台大比較好」。後來在疾管局及臺北市衛生局協助下,三總收治一人,臺北榮總收治兩人。27日,又有一名中鼎員工五歲之子送入台大。
春寒料峭的3月,台大成了一個敵蹤環伺的孤獨巨人。感染原不斷湧入,卻切不掉源頭,成為台大醫護人員最大的隱憂。尤其蔡醫師在N95、防護衣、護目鏡等重裝備下仍被感染的消息傳出後,大家肩負沈重壓力,既要悉心照顧病患,又得全力保護自己。後來我們研判,蔡醫師在為勤太太緊急插管時,可能因為突然彎腰改變姿勢,使得N95口罩未能完全緊貼臉部,加上病人因插管而劇烈咳嗽,蔡醫師不慎吸入帶有病毒的飛沫而感染。這始料未及的情況,說明SARS病毒之猛烈及傳染性之高,確屬罕見,更讓大家繃緊神經。
台大除了院內防疫不敢鬆懈,也支援全國性防疫工作,最辛苦的是感染科張上淳主任,每天都為新聞局錄製最新的SARS防疫衛教短片,讓民眾每天都可以透過電視,瞭解如何防範SARS的侵襲。台大也舉辦好幾場SARS病毒防治研討會,提供其他醫療院所防治經驗,參加人數場場爆滿。
一直到4月初,台灣第一波SARS疫情暫歇,台大共收治十一名SARS病患,全部陸續康復出院;接觸照顧的醫護人員高達一百三十多人,醫護人員感染率不到百分之一,遠低於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感染率,算是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政府一開始自豪於台灣的「三零紀錄」(零社區感染率、零移出率、零死亡率),有不少醫界人士推許最大功臣,應屬守住第一道防線的台大醫院。
我們此時不只一次提出警訊,研擬出「當SARS疫情擴大蔓延時政府的因應措施與建議方案」,強調防範院內感染遠比社區感染更為重要,建議衛生署緊急調度一所專責醫院來收治SARS病患,以避免各醫院交叉感染。可是衛生主管機關卻不能洞燭機先,只著眼「社區感染」之防備,光是為了SARS可否列入法定傳染病,中央與臺北市衛生單位就互不相讓,錯失防治優勢;後來在關鍵的防疫策略制訂上,主事者更是不能察納雅言,與專業建議背道而馳,以致埋下禍根。
果然, 4月下旬由和平醫院爆發集體感染開始,防疫工作節節敗退,接下來就像兵敗如山倒,SARS如入無人之境,在全台到處肆虐;台灣染煞病例增加的速度,竟躍居全球之冠,釀成一場世紀災難。
4月22日,臺北市衛生局證實和平醫院出現集體感染,共有一名醫師、兩名護理人員、一名技術人員及兩名洗衣工等七人發病,但感染源不明。消息一出,我心一沈:「完了,台灣好不容易建立的防疫網已經破了!」不僅醫護人人自危,社會大眾更陷入集體恐慌,大家瘋狂搶購口罩、消毒水,SARS彷彿看不見的幽靈,隨時威脅著每一個生命。
4月23日,本於「專業禮遇」的原則,台大醫院主動積極地將和平醫院兩名病情較嚴重的醫護人員轉來台大,並在衛生署追蹤下,對六十一名員工及十二位病人家屬施以居家隔離;這一波疫情創下了SARS進入台灣後範圍最廣、人數最多的紀錄。
4月24日下午1時,衛生主管當局「師出無道」,在沒有任何配套措施的情況下,竟然倉促宣佈「和平醫院立即封院」,上千位醫護人員及病患、家屬被強制「關」在醫院中,沒有足夠的隔離防護措施,任何人都不想在高傳染性的環境下坐以待斃。
透過媒體現場直播,我們不斷看到和平院內失控的場景,醫護人員不甘被遺棄,有人抗命不從,拚命想往外逃,有人隔著玻璃窗拉布條哭訴:「我們為什麼要照護SARS病人?」其他科別住院病人家屬則焦急的守候在封鎖線外,擔心家人的安危,場面豈是一個「亂」字了得?
當時變調的醫護秀確實讓人傷心,但政府「不給武器的戰役」卻更荒謬。和平封院的決策過程,只能說草率無度,進一步的功過是非,相信歷史終有評斷。
「一步錯,全盤皆輸」,和平封院,未能封鎖病毒,曾去過和平的病患紛紛隱瞞接觸史,形成隱性感染源,疫情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4月29日先是鄰近的仁濟醫院封院,中興醫院也爆發疑似感染,臺北馬偕、北榮、三總也因收治多起SARS病例,不時有接觸感染傳聞。同時,因病人交叉感染牽連,高雄長庚、高醫、高雄榮總也陸續爆發群聚感染。
4月26日,台中中國醫學院附設醫院出現國內第一起SARS曾姓男子死亡病例,醫界幾乎人人自危。5月1日,和平醫院護理長陳靜秋女士不幸病逝,成為第一位染煞過世的白衣天使。5月15日,和平醫院林重威醫師也因病情惡化,轉院國泰醫院殉職,結束年輕寶貴的生命,令人非常痛心。這些噩耗不斷傳出,台灣上空如同鬼魅降臨,街道冷冷清清,股市房市崩盤,人與人隔著口罩彼此猜疑,一聲咳嗽都會挑起每個人的敏感神經,即使我所居住的社區,也將我歸類為「危險人物」。
至於台大醫院,從四月底開始,急診處人聲鼎沸,每天有接不完的發燒患者,疑似病例如潮水般湧入;病人對台大抱持高度期望,我們的醫療人力及環境空間明顯超載,卻又不忍見死不救。
總計從4月21日到5月12日,台大共篩檢761位SARS個案,經診斷疑似或可能病例137例,平均每天篩檢人數達40人,診斷為疑似或可能病例7人,而暫留急診待床之疑似或可能病例有11人。台大總共約一百床觀察床的急診部,並沒有獨立的空調病房,六十多位醫師及七十多位護士,每天都在高壓力的環境下工作,已經接近崩潰。
我們陸續實施多項緊急措施,其中包括:
(1) 人力調度:斷絕院際交流,暫停主治醫院到其他醫院兼外支援,禁止調回輪調外院的醫療人力,以切斷院際感染的機遇。
(2) 避免交叉感染:全院人員減少聚集及走動,盡量定點工作。
(3) 口罩調度:第一線醫護人員戴N95口罩,其餘人員全部使用外科手術口罩。
(4) 發給非醫療同仁每人一支體溫計,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5) 關閉東址部分病房,將西址病房規畫為SARS病患住院治療專用病房。
台大有接不完的新病例,當我們試圖將疑似或可能病例轉往他院時,得到的回應永遠是「我們沒有隔離病房」或是「隔離病房滿了」,絕大多數醫院僅是冷眼旁觀,盤算的是「SARS 病人最好別上門」;當時有醫院甚至在門口張貼海報,臺北市中心有家醫院,竟然掛起「本院未收SARS病人,請安心來院就診」的昭示,真是百年難見的亂世奇景。
我清楚記得4月28日那一天,行政院在晚上九點半緊急召集多家醫學中心院長共商對策,因為醫學中心才有人力、物力及能力對抗SARS,若能合組團隊更好。沒想到我一踏進行政院的會議室,劈頭就聽到當時所謂「醫界大老」的院長及林口長庚醫院院長,以叫囂的口吻稱道:「這些是你們公家醫院的事,與我們私人醫院無關!」,令人不敢相信。當天要不是行政院林信義副院長英明卓處,強力約束各家醫學中心共體時艱,可能有關SARS的防治工作,將仍由幾家公立醫院獨撐!「置身事外」,是這些醫院所奉行逃難的原則;我們的賣命演出,還落得長庚前主任委員吳德朗在回憶錄中,揶揄我們因應SARS各樣措施是「作秀」。
5月8日開始,台大急診醫護人員陸續出現發燒症狀,5月10日感控小組向我報告,急診暫留區可能已有SARS群聚感染,我心中無比沈重:台大有無可逃避的社會責任,不能把病患拒於門外,但身為院長,我必須保護每一位員工及其他病人,不能犧牲他們的寶貴生命,不能讓急診成為院內感染的溫床,「更不能讓台大變成下一個和平醫院!」
台大如果發生大規模感染,國內疫情勢將失控,衝擊與震盪將難以想像,我該怎麼做呢?排山倒海的壓力讓我煎熬,我不只一次告訴自己,不能讓任何一位同仁倒地不起,如有意外,我必將辭職負責。心中有底之後,當天我召集相關主管緊急商議,決定以公館院區疏散病患,淨空急診內科暫留區,以進行封閉、隔離與消毒的緊急防疫。隨即動員急診部主管及醫護人員調度病房,漏夜模擬疏散病患至公館院區的作業流程。5月11日上午終於淨空急診內科暫留區病患,中午開始進行完全善後,我同仁上上下下埋頭苦幹,無任何怨言或退怯。
5月12日一早,感染情形仍未緩和,甚至在門把上都驗出了SARS病毒,我與院內應變團隊開會後共同決定,「台大要關閉急診,決戰境外」。我以電話向衛生署SARS總召集人李明亮教授報告這項決定,李明亮當時非常不諒解,一直問我:「可以不關嗎?這樣民眾會大恐慌!」我以沒有轉緩的態度向他說:「真的沒辦法,我不能逞強。」我也向他說明,台大有配套措施,儘量讓衝擊降至最低。當天晚間九點,台大便暫停急診服務,全面消毒淨空,這是台大創院一百零八年史無前例的。當天夜晚九時,為穩定社會信心,特別約請歐晉德副市長、李召集人,並會同感染專家及副院長們,在台大醫院第一會議室鄭重向全國宣佈台大醫院關閉急診服務,平穩而誠懇地將SARS疫情周知大眾,以專業高度讓民眾安心,所以未衍生社會的恐慌。
我從來未曾有片刻考慮個人的歷史定位,「寧可自己背負歷史罵名,也不能讓台大同仁折損一人。」事實上,在SARS疫情惡化之後,我就收拾好行李,準備住進醫院,和所有同仁共患難。我甚至要我太太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我不幸染煞,鞠躬盡瘁,也就死而後已。」不過,後來在副院長林芳郁教授極力勸阻,他擔心同仁會因此產生更大壓力,並且拍胸脯保證,一定會「穩住」急診疫情,要我晚間還是駐家聯絡即可,多所考量,我才打消念頭。
自5月12日至26日重啟急診的兩星期內,我們獲得臺北市政府歐晉德副市長的大力協助,積極增設戶外發燒診療區、負壓隔離病房、發燒診療區獨立X光攝影設備、嚴格區分病患動線、進行流量管制、加強教育訓練等,同時也擬定復原計畫,實行SARS病人集中西址治療、病房分區治療、員工與病患體溫監測、訪客限制等院內保淨措施。
5月23日,危機到達最高點,台大列管嚴重病人達九十一人,隔離人數高六百六十二人,因為實施一人一室,所以台大僅有的負壓隔離病房早已額滿。為了做最壞的打算,我也請同仁擬出萬一台大全面封院時的應變計畫,幸而在全體同仁同舟一命的努力下,台大醫院終於控制住疫情,度過難關,重新再起。回想這段暫停急診的決策過程,我仍認為無悔無愧,當時要是沒有壯士斷腕,SARS疫情勢將難以收場。
另一方面,台大對於SARS病毒的相關研究,也如火如荼進行,以便找出病毒的致病原因,進而研究有效防治SARS的藥物。4月2日,台大醫學院及醫院共同在最快時間內,組成兩組防治SARS的研究團隊:
(1)防治SARS病毒的研究團隊:由內科部主任楊泮池召集,積極進行實驗室工作,確定SARS病毒的類型及致病原因。
(2)SARS病毒醫療團隊的臨床研究:由張上淳召集,快速的研究出「SARS病毒的醫療診治方法」,提供全國各醫療院所參考應用。
當急診重新開放,不過一星期時間,全台又送來966位發燒病人,平均七人就有一位是真正的SARS患者,短短七天我們就通報了138例病例。但台大醫院在稍微喘息之後已經站穩抗煞腳步,一步步逼退兇猛的敵人,沒有再發生院內感染的病例。時序來到炎熱的6月,全世界期盼的高溫協助遏止了SARS的蔓延,疫情接近尾聲。
6月6日,台大醫院獲得行政院頒發「抗煞有功」醫療團隊獎座,我內心百感交集:從3月8日台灣發現第一起病例,到7月5日世衛組織正式宣佈台灣從SARS感染區除名為止,台大共收治可能及疑似病例164例,且多是他院不敢收治的嚴重病人;台大以不到全國百分之三的微薄醫護人力,承擔百分之四十的SARS病人,這期間無人擅離職守,推託卸責,大家同舟共濟,心手相連,救人為先。過去台大獲獎無數,這座獎卻是用血汗及生命換來的,殊榮屬於全體台大人。
回憶抗煞過程,我每天一大早進行全院廣播,傳達最新的資訊,加強信心喊話;另外也走到第一線,撫慰重裝防護的醫護人員,並利用病房視訊關懷隔離住院同仁。我讓同仁感受到:他們並不孤單,醫院會盡全力保護每一個人的生命。患難見真情,一向「羞澀不敢求,孤傲不會給」的台大人,因SARS來犯而打破藩籬,彼此扶持;台大的表現也感動了冷漠的社會,多少人寫來鼓勵的卡片為我們加油打氣,多少善心人士踴躍捐輸物資,甚至企業領袖贊助研究經費,這些有形無形的力量,都是對抗SARS最有利的後盾。
當然,SARS也像一面照妖鏡,將人性的自私照得無處遁形:有人為了重利囤積防護物資,不顧醫護人員安危;有人無視居家隔離令,不顧可能散播病毒而四處走動;有人歧視醫護人員子女,強逼停課轉學;然而醫界也有人選擇逃避、拒收病人,甚至有「醫界大老」串連大型私人教學醫院,向政府施壓,要求將SARS病人集中在「公立醫院」,以免影響「生意」。這是後來倉促設置「國軍松山醫院」的後面背景。
在抗煞戰爭中,葉金川教授在和平醫院封院狀態下,身先士卒,深入封院病房,穩住抗命諸多醫護人員及病人,真也英雄。他曾批判台灣「時間正在流失,社會還捲在政治熱潮,無法自拔」。SARS席捲台灣時,正應驗這個評判。這場戰疫中,衛生署長、防疫處長和北市衛生局長先後下臺。在監察院約談時,塗署長指稱高估基層衛生單位、醫療院所的防疫能力,以致防疫出現漏洞。
我則認為,中央及地方不同調,政治角力,多頭馬車,不能尊重專業主張,官大學問大,貽誤時間,不能有效指揮財團醫院,才是原因。我在七月初,疫情已告段落,決定民眾進入醫院不必量體溫,還落得召集人譴責,威嚇將引用傳染病防治法處罰台大醫院,都令人心寒。
SARS初期,許多醫院排拒病人,但是後來健保局的醫院補償,有抗煞造成病人流失的營運收入損失,以及領取抗煞有功的獎牌,這些醫院不落人後,不也實在諷刺!回憶亂世眾生相,我有感傷,有感動,有感慨,更感謝老天,讓台大在前所未見的挑戰中浩劫重生,繼續迎接更多的試煉。
==============================
來來來
大家勤洗手
口罩也戴起來💪💪💪
好的
我們有目錄
新同學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你乖
我過去寫過文章的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737494576543429/posts/1807370666222486?s=1727931221&sfns=mo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確診後肺部白點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00:00 開始
03:46 今晚節目內容
06:46 與波叔家族成員, 識於微時
08:11 鄧成波成功之路
18:50 波叔少年時代
21:02 開始涉觸房地產
25:12 禾稈冚珍珠
43:56 2009年機遇再來
59:13 Jeff Chan 陳積榮
#娛樂八卦 #陳積榮 #鄧成波 #SmartTravel #鄧成波離世 #傳奇舖王 #享年88歲 #霓虹光管學徒 #百億地產王國 #鋪王鄧成波 #生財之道 #藝人 #肺癌 #終年38歲 #2021年11位演藝界名人離世 #是日娛樂名人新聞重點推介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資深投資者鄧成波家族公布,鄧成波於2021年5月14日中午,在一眾家人陪伴下於養和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8歲。家人將秉承鄧成波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鄧成波的家人今日發聲明,指鄧一直奉行「高瞻遠矚,刻苦勤儉,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處世及營商哲學,重情義、講信用,深受敬重。家人將秉承其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聲明又提到,感謝各界友好的懇切關心及慰問,以及養和醫院醫護團隊的悉心照顧。有關喪禮安排詳情,家人將適時公布。
鄧成波在高峰期於香港持有逾200項工商舖物業,因此獲得「舖王」之稱。
根據他家族旗下的陞域集團官網資料,該集團與鄧成波家族共同管理總值約730億港元的房地產組合,集團業務包括房地產投資及管理、酒店及餐飲服務、通訊服務、金融服務,以及社會創新業務The STILE所推動的安老服務及創業創新平台,旗下營運超過40個品牌。
不過喺疫情重創香港經濟之際,鄧氏頻頻沽貨套現,去年底傳出他計劃出售達1/4的集團投資物業組合套現,當中不乏以低市價沽出。
他與有關人士最近亦招標出售九龍城聯合道2至18號一籃子物業,意向價約25億港元,整個項目共涉及18個地段,總地盤面積約兩萬方呎,買家可選擇購買全部或部分物業。
他膝下育有5名兒子,由於近年退居幕後,業務多由孻仔耀昇打理,現為陞域集團行政總裁,亦被外間視為接班人。據悉,鄧成波的次子耀文亦有協助打理地產業務,三子耀輝於1995年創辦連鎖眼鏡店品牌尊貴視力,四子耀邦近年逐漸參與家族事業。
不如我哋一齊睇下 鄧成波 一生點樣創造佢嘅傳奇
香港地少人多,亦都擁有龐大旅客團,擁有傳統消費習慣的本地人,締造了一個零售業發達的大都會。
過往香港擁有強大的消費力支撐着高昂的租金,商鋪成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物業。由此,又誕生出一批職業工商鋪炒家。
香港有很多位「鋪王」,鄧成波是名頭最響亮的一位。其縱橫樓市近40年,持有遍佈港九新界200多項工商舖物業,人稱「波叔」。
2016年以來,香港投資物業市場興旺,鄧成波亦表現得愈來愈積極。至今兩年內已投資超過160億港元換貨,重組資產。
2018,就有港媒作了一筆統計,表示波叔的目光已抵及新界東部西貢,短時間在當地重注了14億港元投資工廈及商鋪。
其中包括今年2018 3月份向購入四洲食品網匯中心全幢,作價2.5億港元;2017年斥3.65億港元購入實惠集團大廈,以及3.68億港元購入的四洲集團大廈全幢。商鋪方面,有2017年花費4.5億港元購下西貢花園一間巨型鋪面。
另一方面,2018 5月24日,鄧成波向佳源國際出售了位於新界葵涌、屯門的新合里物業,成功中心,以及菁雋住宅項目共三個物業,再籌得26億港元銀碼。
更早之前,在2017年9月份,波叔就曾將觀塘THE WAVE、銅鑼灣波斯富街多層巨鋪及鰂魚涌東滙中心地庫三處項目打包予中銀國際,估計一次轉手賬面賺約20億港元。
生財之道
「我叫啲鋪作靚女,每日都想睇,買唔買都睇。」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身體狀況雖然轉差,Jeff仍然保持正面心態,他指去年病發初時好積極學氣功,每晚9點入睡,清晨5點前起身吸取陽氣,令身體變得更健康。談到年初時咳到見血,情緒會否變得困擾?他堅定說:「我都盡量令自己舒服,我成日都覺得其實係控制唔到,可能轉頭擴散呢度,又擴散去嗰度,無嘢控制得到,學習接受嘅心態係好重要。但痛苦同辛苦始終係無可避免,當佢(痛楚)攻擊你,當佢(痛楚)嚟時候,盡量去學習點樣放鬆,有信仰就祈多啲禱,盡量令到自己心情平和放鬆,就已經係好止痛方法之一。」
咳到瞓唔到,但係睡眠係好重要,而家呢兩個禮拜就係個腸胃痛。」
患難見真情,好友孫慧雪及謝珊珊不斷支持、幫手,馬浚偉也於阿雪IG呼籲後第二晚,在網上開Live演出為Jeff籌集醫藥費。
建議啲歌手 我一個Zoom, 幾位歌手一齊湊錢
之前跟女友同住梅窩,平靜生活有利好好休養,但自從身體變差,Jeff的哥哥叫他跟女友搬到自己家住,好讓一家人多點相處時間,Jeff也可以多點陪伴年屆84歲有長期病患的父親,他說:「當然一家人感情更加好,但變相亦對哥哥、佢屋企人係一個負擔,因為本身要照顧一個長期病患者,多一個癌症病患者,係一件唔容易嘅事。」
受訪前,Jeff獲中醫師教導用按摩紓緩身體痛楚,他說:「感覺係舒服好多,但每日按摩,講緊每次要按40分鐘,咁係咪親人每日都可以花呢個時間呢?確實有難度,唔係願唔願意,係環境許唔許可,又要照顧你三餐,因為我隻手郁唔到,我煮唔到嘢食,洗碗都做唔到,想幫都幫唔到。」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肺癌是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每年新症超過4,000宗。2017年全港有3,890人死於肺癌,佔所有因癌症死亡的人27.1%,高踞本港致命腫瘤的首位。由1981年至2017年,本港每年死於肺癌的人數,雖間中有輕微下跌,但大致呈上升趨勢,從每年約2,000人,增加至每年約4,000人。
患上肺癌的存活率,因診斷及治療時間而異。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患者若能在肺癌第一期時發現,並及早接受治療,未來5年的存活率可達50%,但若在肺癌發展至第三期時才發現,未來5年的存活率便會降至約15%。
一般而言,肺癌對男性構成較大威脅。以每十萬人計算,2017年男性患肺癌的死亡率為76.5,女性死亡率則為32.4,相差超過一倍。若以年齡劃分,男女患肺癌的死亡率均由40歲起上升,當中男性的增幅比女性更高,85歲以後,男女的死亡率同樣相差超過1倍。
肺癌病徵
肺癌常見症狀
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病徵,但隨著病情惡化,周遭的組織會受到破壞,產生各種病徵,包括氣喘、持續咳嗽、痰中有血、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深呼吸時感到肺部疼痛、胸肺反覆受感染或久未痊癒等。患者亦有可能出現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及容易疲倦,雖然並非出現在呼吸系統,卻都是肺癌的症狀。
然而,癌細胞有機會在體內擴散,屆時患者除了上述病徵外,還可能出現頸部淋巴核腫脹、腹脹、骨痛、頭痛,或者頸、面及手部腫脹;嚴重者甚至出現局部腦癇或半身不遂。因此,一旦發現身體有上述病徵,應盡早求醫,診斷是否患有肺癌。
尋找癌症原因
肺癌風險因素
患有肺癌的風險,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吸煙習慣
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煙人士患上肺癌的風險是其他人的20倍。吸煙人士當中,約10%都會患上肺癌;而男性肺癌患者當中,則有約90%是煙民。
吸入二手煙
除自身的吸煙習慣外,二手煙也是肺癌的元兇之一,長期吸食二手煙的人患有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兩倍以上。
吸入化學物料
長期曝露於某些化學品或建築物料,如石棉、鎳、鈾等,或者吸入大量廚房油煙、燃燒香燭的煙霧或累積在建築物的氡氣〔註1〕,都有機會導致肺癌。
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缺乏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和其他含有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以及經常進食經燒烤或醃製的食物,都是引致肺癌的原因。
家族遺傳
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家中的父母或兄弟姊妹同樣患有肺癌的風險較其他人高。
針對以上各種引致肺癌的原因,預防肺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從未吸煙的人應該拒絕染上不良嗜好,而已經有吸煙習慣的人則應該從速戒煙;同時應勸籲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戒煙,或者減少前往酒吧等較多人吸煙的地方,避免吸食二手煙。至於有害物質方面,員工在工作場所應該遵守安全指引,例如配戴具保護功能的口罩,亦應定期檢查家中的氡氣是否超標。另外,如果從飲食習慣著手,可多吃大量蔬果,但避免服用過多維他命丸,以免對身體引致反效果。
身體影響
肺癌併發症及擴散風險
倘若患者未能及時發現患癌,肺癌病情有機會進一步惡化,釀成更多併發症。例如癌細胞持續長大,可能會堵塞氣管,同時導致大量液體堆積在肺部周圍,令患者在吸氣時,肺部難以全面伸展,呼吸出現困難。癌細胞可擴散至肺部內膜或身體其他部位,令患者感到身體疼痛、噁心、頭痛等。一旦肺癌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則變得難以治療。
常見檢查方法
肺癌診斷方法
如發現懷疑肺癌的病徵,應先向醫生求醫並檢查。醫生一般會為病人進行以下檢查:
胸肺X光片檢查
透過肺部的X光片,觀察肺部裏面有沒有腫瘤或其他異常的物質。
痰涎樣本檢查
利用顯徵鏡觀察病人咳嗽排出的濃痰,檢查是否有癌細胞。
支氣管鏡檢查
醫生利用軟管插喉,檢查支氣管內黏膜的情況,有需要時會切下有異常的組織作進一步觀察。患者在檢驗前須經麻醉,亦可服用鎮靜劑,方便軟管進入體內,過程約數分鐘。
除上述檢查外,醫生亦可能要求進行下列跟進檢驗:
縱隔鏡檢查
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於頸的底部、胸骨上方開兩至三個小口,伸入內窺鏡,觀測肺部和心臟鄰近的淋巴結和胸腺。如果發現淋巴結腫脹,就會從另一個小口伸入手術刀,將其切除。手術需時約一小時,患者一般須繼續留院一至兩天。
電腦掃描
患者須注射或飲用造影劑〔註2〕,然後利用電腦掃描,為體內組織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構成立體影像。
超聲波內窺鏡檢查
醫生將附帶超聲波探頭的軟管,通過口腔進入食道。心肺反彈回來的聲波會經電腦形成影像,從而令醫生得知胸腔內的淋巴結有沒有出現脹大的情況。同樣,如有需要,醫生會切一小片淋巴結作檢驗。
醫生在仔細檢查後,會為患者的肺癌分類及分期。肺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小細胞肺癌
佔所有肺癌個案的15%,大多由吸煙引起,增長及擴散速度快
非小細胞肺癌
鱗狀細胞
常見於氣管內壁,一般由吸煙引致。腺癌
由氣管內壁分泌黏液的細胞變異導致。大細胞癌
癌細胞體積大,形狀較圓。
間皮瘤
出現於胸腔和腹腔內壁,多由接觸石棉引致,但病例罕見。
在進行檢驗後,醫生會為患者的病情分期,大致可分為四期: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xkmkbrAKa0/hqdefault.jpg)
確診後肺部白點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不少癌症康復者即使已經康復,但因治療後體力較弱容易氣喘,做運動較吃力而不敢做運動。三位淋巴癌康復者Stella、Katy和Alex卻勇敢踏出第一步,在康復後開始做運動,更組成抗癌勇士隊鼓勵同路人不要害怕,要珍惜第二人生勇於嘗試 。
現時30歲的江善彤(Stella)在2013年確診淋巴癌,「當時因為咳嗽維持了一段長時間,輾轉看過兩位醫生,轉醫生後醫生覺得咳嗽時間有點長,我亦告訴醫生我心口有點痛,醫生於是建議照肺,因此進入急症室,再住院一至兩星期後就確診淋巴癌。」至於36歲的唐天鳳(Katy)則於2013年確診淋巴癌,當時她頸部腫脹,向普通科醫生求診,「完成抽血檢查醫生處方消炎藥給我,服用了幾星期,還預備去一場長達幾個月的旅行,但因頸部腫脹沒有消退,仍腫了一個球,母親覺得不放心,一定要我檢查清楚才讓我上飛機,於是為了敷衍她便到急症室求診,誰知當日就住院,做很多不同的檢查後就確診淋巴癌。」28歲的任瑞明 (Alex)則於2017年確診淋巴癌,當初跟Stella一樣,持續咳嗽數月,「加上頸部亦有生淋巴結,醫生說安全起見建議照X光,就看到肺部的淋巴全部腫脹,接着進行一連串的檢查,就確診淋巴癌。」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11/6NFHMXVJBFBRRKQLC6NG6VL6G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淋巴癌 #頸部腫脹 #淋巴結 #患癌 #消炎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2MXEz1f7xw/hqdefault.jpg)
確診後肺部白點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0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FKwjje4AQLU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白宮易主雖已板上釘釘,華府政治波瀾卻未見平復。新一屆國會本周三點算選舉人票,本是例行公事,可是總統特朗普跟一些支持者,仍想阻止國會確認拜登當選,負責主持當天會議的副總統彭斯成了施壓對象。特朗普是否真的認為「打茅波」能推翻選舉結果,外界無從得知,然而特朗普右翼民粹根基強大,下台後仍想控制共和黨指點江山,已是明顯不過。特朗普敗選後連串不講理的操作,諸如堅稱「選舉舞弊」、否決《國防授權法》等,更似考驗共和黨政要忠誠,多於顧全國家大局,有人不願背負惡名拒絕配合,有人虛與委蛇顧左右而言他,亦有投機者附和逢迎,意欲討好右翼選民上位,期盼他日取而代之。共和黨百年老店,會否變成出賣靈魂的浮士德,只能留待歲月見證。
蘋果頭條
一名擁免疫學博士學位的報章專欄作家,最近在《灼見名家》拍片指控已經面世的mRNA武漢肺炎疫苗,不能保護肺部之餘,更有機會造成肝、腎纖維化。他沒有呼籲罷打疫苗,但建議由飲食着手,注意吸收洋蔥素及綠茶素,就能阻止病毒入侵或產生細胞因子風暴。這條逾30萬人次觀看的影片,令傳染病權威專家袁國勇的徒弟薛達忍不住發千字文炮轟「假資訊」、「偽科學」(pseudoscience)。這位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叫顧小培,從事藥物及生物科技研究30年,曾受聘於羅氏藥廠。他主要研究中風、糖尿病、肺病,2003年起於《信報》撰寫專欄;近年為《灼見名家》拍片講授健康知識。他上月拍攝的影片講解武肺病毒的殺傷力及接種疫苗風險,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表示,影片嚴重失實及誤導。
東方正論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是每個守法市民的良好願望,然而願望再良好,都必須有健全的法制配合。惡貫滿盈兼兩度棄保潛逃的本港黑幫和勝和前坐館「上海仔」郭永鴻,儘管在潛逃兩年半後因山窮水盡回港被捕,但別說其在港干犯的兩案四罪仍未被正式起訴,其在澳門涉及盜竊及訛騙,亦因為港澳兩地沒有移交協議而未能將其緝捕歸案。港澳回歸已逾20年,在一國之下依然認祖未歸宗,司法樊籬牢不可破,罪犯逍遙法外,豈不怪哉!眾所周知,上海仔郭永鴻在港涉及洗黑錢、串謀刑事恐嚇、串謀蓄意傷人及串謀勒索等多宗罪
星島社論
本報獲悉,中央將在香港組建「文化央企」,提升「軟實力」。據消息透露,這家「文化央企」將以聯合出版集團、《紫荊》雜誌社、銀都機構等中資機構為基礎,業務涉及出版、新聞、影視、文藝等方面,利用香港匯聚中西文化的優勢,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推動人心回歸。據悉,中聯辦秘書長文宏武參與負責籌建,預料今年上半年正式開張。據多名建制派和文化界人士向本報證實,中央正在香港組建「文化央企」。消息說,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增強香港、澳門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實質上就是希望促進人心回歸。
經濟社評
本港下月將展開新冠疫苗接種,但很多人仍對疫苗安全性存疑,政府須參考外國經驗,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加強宣傳,提高透明度以釋除市民疑慮,更要做好各項配套措施,執行更須精準到位,勿又再重蹈強制檢測甩漏的覆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日前在社交網站發文,估計疫苗本月運抵本港,下月起可在社區接種中心、公立醫院、安老院舍、私家醫院和診所,為市民安全、穩妥和有序地接種。港府早前強調,倘若多款疫苗同時到位,屆時市民有權選擇接種哪一款疫苗,但這並不保證有助提高接種率,因昨天公布的民調顯示,有4成青年表明不會接種。目前仍有很多人,包括醫護,為了打擊政府威信而跟當局唱對台戲,繼之前抵制全民檢測後,現在可能以疫苗安全有問題而拒絕接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Kwjje4AQL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