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雙北升第三級警戒、桃園市長也宣布進入「準三級」後,我憂心忡忡問大白,台灣疫情好像失控了,能不能先取消他的剪燙髮預約?
大白立刻皺眉,說他已經忍耐很久沒弄頭髮了,現在疫情才剛開始,之後只會愈來愈嚴重,此時不去,之後要等多久才能去?
大白預約的理髮沙龍,位在遙遠的桃園區某百貨公司內。那家沙龍有他熟識信任的日籍髮型設計師,所以大白只願意大老遠開車去那家剪。
「是頭髮重要,還是命比較重要?你難道忘了去年你住防疫旅館期間疑似肺浸潤,被送去負壓病房住院觀察三天、回家後還被我關在臥房兩週自主隔離的慘劇嗎?」
我試圖喚醒金魚腦中年男子的記憶。但忘了提醒他在負壓隔離病房廁所發現大蟑螂嚇得花容失色,是我的失策。
「我只是去弄個頭髮,弄完就馬上回家了。」大白一派輕鬆。
「政府已經呼籲民眾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剪燙髮不算必要吧。那家理髮沙龍開在人來人往的百貨公司裡耶,剪+燙至少要坐兩三小時,而且桃園明明就是這波疫情的起點,你怎麼這麼放心?」
「桃園又不是台北,我也不是去逛茶室,沒這麼誇張吧。日本每天新增幾千名確診,人民還不是照常生活?」
「日本人就是照常生活,才會每天新增幾千名確診啊!重點是剪頭髮可以等,防疫期間,誰在乎阿北你的髮型怎樣啦!」
這段討論在毫無交集的文化差異下不歡而散。但人在屋簷下的日本人,最終還是屈服於台灣老婆的淫威,極度不爽的取消預約,請我上網幫他買了一把電動理髮剪,昨晚每隔五分鐘就長嘆一口大氣以示抗議。
是台灣婆娘我太神經質,還是我家日本男人神經太大條?
認真想想,我住東京和大阪的日本朋友們,可能因為防疫疲乏,依然過著正常外食、上班、上學的生活,也不時安排家庭旅遊。大白面對台灣才幾十例的小case,會覺得我是個小題大作的控制狂,好像也不意外。
再將心比心,外配大白在台灣唯一的娛樂就是去大賣場採購和吃吃喝喝,如今瞎拚和外食的樂趣慘遭剝奪,連想理個頭髮也被禁止,也難怪他這麼鬱卒。
如果他一個人住日本,想怎麼趴趴走我都懶得理他,可是現在輕舉妄動,會陷全家人甚至全台灣於險境。尤其是我家阿公阿嬤高齡七十,都還沒打到公費疫苗,萬一被做自己好自在的傻女婿害到染疫,我絕對會跟大白拼命。
另外,有沒有人像我一樣,邊煩惱如果疫情再升溫,要不要主動幫小孩請防疫假或暫停上課後班,邊糾結在家跟屁孩纏鬥會精神崩潰?防疫期間,母親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究竟哪個比較重要?
在此呼籲大家把口罩戴好戴滿,除非冰箱快空了,不需要擠在這幾天人潮最洶湧時去賣場排隊搶購,以免徒增感染風險。去年買的泡麵和罐頭我至今沒動過,身為隨時有可能停課的兩兒之母和嘆氣臭臉男之妻,真正有必要囤的應該是食用酒精吧!
(話說如此我也忍住沒去Costco搶酒,是不是展現了國民的高度自律呢?)
_____________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家都不能出門拼命滑臉書,或是擔心之後要關在家裡跟屁孩大眼瞪小眼,通常週末訂單會少一點的KidsRead點讀筆團,這個週末一反常態,訂單瘋狂飆升中。要補防疫物資的要快,我擔心庫存撐不到下週二結團啊。
_____________
* 照片是之前疫情還不緊張時外拍的,四下空曠無人,才讓寶哥梅弟暫時脫下口罩幾分鐘,拍完照就戴回去。現在出門已一刻不可無罩了。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email protected]...
「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Facebook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放鬆兄弟奕寬 Youtube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問卦] 現在PCR陽性居隔後偷外出會不會被抓?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我檢舉了確診者外出-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問卦] 確診者外出房間會被發現? PTT推薦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問卦] 居家檢疫外出為何會被抓到? 的評價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確診居隔外出被檢舉阿伯稱出來這裡而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問卦] 居隔者擅自出門會怎樣? - 八卦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問卦] 居隔者擅自出門會怎樣? - PTT評價 的評價
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八卦
◾️【在日本玩要被網路公審?】 #防疫不是壓力
日本疫情升溫,出國時除了戴口罩(如果買得到)、勤洗手之外,我們還有很重要的方式可以保護自己:提升免疫力。
要怎麼提升免疫力?很簡單:運動、均衡飲食、舒壓⋯ (再講下去很像在衛教宣導😂)
運動、飲食習慣得靠自己去改進(跑起來啊!🏃🏻♀️🏃🏻♂️)⋯『舒壓』除了靠自己,拜託也別給別人施加過多壓力⋯既然大家都知道『壓力會造成免疫系統失調』,在現在的情勢之下:給人施壓是否就等於加害於人?
有位朋友這幾天在臉書PO了幾張跟家人去熊本玩的照片,過了10分鐘後發現底下留言暴增⋯大家並不是說:「哇!好漂亮!」「哇!好羨慕!」⋯⋯⋯而是說:
「你怎麼可以不戴口罩?」
「你怎麼敢出門玩?」
「你回台灣小心被隔離!」
這位朋友是名馬拉松跑者,他說自己搭乘飛機、大眾交通工具時都有戴口罩、也有好好洗手⋯沒想到現在只是PO個出遊照片都要被公審,覺得壓力非常大。
還有網友引用我分享在臉書上的日本疫情數據給他看,搞得就像是我在間接煽動大家霸凌他😅⋯
還記得嗎?在疫情剛爆發時,台灣衛福部向大家頻繁宣導正確戴口罩的方式、還有教大家什麼口罩才能防病毒,目的是讓國民了解防疫觀念⋯但沒想到卻爆發民眾恐慌,開始搶口罩、囤積口罩⋯
現在,衛福部只好改口宣導「沒必要不用戴口罩!」
我之所以分享日本疫情,是希望台灣民眾不要掉以輕心(也想批評日本政府防疫不力)⋯但沒想到會造成部分網友這麼大的壓力。對此,我非常後悔,真的很對不起受波及的所有人。
什麼樣的人我們該去『提醒』他、給他施壓?
❶ 身在疫情爆發地區卻沒做好自我保護的人(日本很大,東北、九州、四國等地都還沒有疫情傳出⋯在這些地方的戶外真的沒必要戴口罩!勤洗手就好。)
❷ 跟可能確診病例有過接觸史的人
❸ 該居家自我管理卻到處趴趴走的人
至於其他一般民眾⋯請正義的網友們手下留情吧!『謹慎』是必須的,『恐慌』卻不是好現象。
如果你問我:「現在到底能不能去日本玩?」
無論要去日本哪裡,我都會回答:「不建議」,因為既然會這樣問,就表示你可能會玩得提心弔膽,那還有什麼樂趣?(就像常常有人問我「刺青會後悔嗎?」,我都跟對方說:「既然你會考慮到後悔的問題,那就不要刺。」)
再細分的話⋯ 我會回答:「已經有群聚感染疫情的地方就不要去!」
例如東京、和歌山、名古屋(愛知縣),這三個地方狀況特別緊張,真的不要去玩。
#日本新型冠狀病毒現況
⚠️ 今日和歌山縣又傳出3人確診,所以現在東京為19例、愛知縣6例、和歌山縣12例,日本確診總數為69人。
沒有疫情的地方則是自己小心注意就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飛機時請戴口罩,然後多洗手 x 10。
再來,由於日本疫情持續增加,台灣接下來極有可能提升日本的旅遊警戒等級;有可能去玩了回來之後還要被居家隔離14天⋯
如果怕影響到回台之後的工作與日常生活,最近也不要去日本玩比較好,但若非去不可,就要有回台被隔離的心理準備。
希望大家自我管理,照顧好自己,而不是去公審別人、給別人增加壓力!對於可能造成恐慌,我向大家道歉⋯🙇🏻♀️😞
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八卦
◾️【在日本玩要被網路公審?】 #防疫不是壓力
日本疫情升溫,出國時除了戴口罩(如果買得到)、勤洗手之外,我們還有很重要的方式可以保護自己:提升免疫力。
要怎麼提升免疫力?很簡單:運動、均衡飲食、舒壓⋯ (再講下去很像在衛教宣導😂)
運動、飲食習慣得靠自己去改進(跑起來啊!🏃🏻♀️🏃🏻♂️)⋯『舒壓』除了靠自己,拜託也別給別人施加過多壓力⋯既然大家都知道『壓力會造成免疫系統失調』,在現在的情勢之下:給人施壓是否就等於加害於人?
有位朋友這幾天在臉書PO了幾張跟家人去熊本玩的照片,過了10分鐘後發現底下留言暴增⋯大家並不是說:「哇!好漂亮!」「哇!好羨慕!」⋯⋯⋯而是說:
「你怎麼可以不戴口罩?」
「你怎麼敢出門玩?」
「你回台灣小心被隔離!」
這位朋友是名馬拉松跑者,他說自己搭乘飛機、大眾交通工具時都有戴口罩、也有好好洗手⋯沒想到現在只是PO個出遊照片都要被公審,覺得壓力非常大。
還有網友引用我分享在臉書上的日本疫情數據給他看,搞得就像是我在間接煽動大家霸凌他😅⋯
還記得嗎?在疫情剛爆發時,台灣衛福部向大家頻繁宣導正確戴口罩的方式、還有教大家什麼口罩才能防病毒,目的是讓國民了解防疫觀念⋯但沒想到卻爆發民眾恐慌,開始搶口罩、囤積口罩⋯
現在,衛福部只好改口宣導「沒必要不用戴口罩!」
我之所以分享日本疫情,是希望台灣民眾不要掉以輕心(也想批評日本政府防疫不力)⋯但沒想到會造成部分網友這麼大的壓力。對此,我非常後悔,真的很對不起受波及的所有人。
什麼樣的人我們該去『提醒』他、給他施壓?
❶ 身在疫情爆發地區卻沒做好自我保護的人(日本很大,東北、九州、四國等地都還沒有疫情傳出⋯在這些地方的戶外真的沒必要戴口罩!勤洗手就好。)
❷ 跟可能確診病例有過接觸史的人
❸ 該居家自我管理卻到處趴趴走的人
至於其他一般民眾⋯請正義的網友們手下留情吧!『謹慎』是必須的,『恐慌』卻不是好現象。
如果你問我:「現在到底能不能去日本玩?」
無論要去日本哪裡,我都會回答:「不建議」,因為既然會這樣問,就表示你可能會玩得提心弔膽,那還有什麼樂趣?(就像常常有人問我「刺青會後悔嗎?」,我都跟對方說:「既然你會考慮到後悔的問題,那就不要刺。」)
再細分的話⋯ 我會回答:「已經有群聚感染疫情的地方就不要去!」
例如東京、和歌山、名古屋(愛知縣),這三個地方狀況特別緊張,真的不要去玩。
#日本新型冠狀病毒現況
⚠️ 今日和歌山縣又傳出3人確診,所以現在東京為19例、愛知縣6例、和歌山縣12例,日本確診總數為69人。
沒有疫情的地方則是自己小心注意就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飛機時請戴口罩,然後多洗手 x 10。
再來,由於日本疫情持續增加,台灣接下來極有可能提升日本的旅遊警戒等級;有可能去玩了回來之後還要被居家隔離14天⋯
如果怕影響到回台之後的工作與日常生活,最近也不要去日本玩比較好,但若非去不可,就要有回台被隔離的心理準備。
希望大家自我管理,照顧好自己,而不是去公審別人、給別人增加壓力!對於可能造成恐慌,我向大家道歉⋯🙇🏻♀️😞
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今天又是疫情變化的一天,讓我們來聽聽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怎麼看目前的疫情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從6月21日至今,已經做了4933人快篩,其中偽陽性有15人,PCR檢測後4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北農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可怕」,指出確診率不到0.1%。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已經打了1700多劑疫苗,預計周五前造冊的4000多人都會打完,也強調公司造冊後就要負責任。】其實北農的老闆是農委會,所以看到好久不見的陳吉仲出來害我嚇了一跳,怎麼忽然跳出來,北農的群聚開始在五月中,難道這一個月之間中央都不覺得北農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嗎?不過目前北農要保持運作,一邊還要進行疫情管制,真的做得到嗎?我們請王任賢醫師來分享一下他的看法,到底北農應該要怎麼處置呢?
另外,北農的人流量一天可能高達兩萬人,又有各種來自各縣市的蔬菜水果,中南部真的都沒有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嗎?
另外,王理事長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也寫了這次廣州的篩查十分有效率,目前這次DELTA病毒在廣州的狀況,和整體封鎖篩查的狀況到底如何,台灣能夠預先抄作業做好準備嗎?但這種強勁快速封城的狀況還是造成了國際航運的嚴重問題:【全球陷入塞港夢魘,全球第四大、中國大陸第三大深圳鹽田港的港區已正式通知所有的客戶,作業量逐漸恢復當中,最快要到6月底有望全部碼頭恢復作業。貨攬業者表示,原本要進鹽回港的貨大部分都還在排隊等進場,現在手上的貨都「滿出來」,到月底才能全面恢復,急單還是要拉到別港口出貨。】難道篩查沒有甚麼更容易的替代方案嗎?
另外,根據德國之聲今年五月的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週三經過馬拉松式的磋商後,制定了德國如何逐步解封的策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提供民眾免費快速篩檢的機會。預計自下周開始,聯邦政府將會承擔快速篩檢的費用。每人每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檢測的機會,地點可能位於檢測中心、診所或工作場所,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執行。其中幼兒園保育員、兒童、學生和教師都是快篩措施的重點討論對象,以確保學校及幼兒園能保持開放。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週四表示,德國已訂購至少2億份自我檢測試劑以及8億份快篩試劑,供應商目前有1.5億份存貨。自我檢測試劑的使用原理與快篩試劑相同,由鼻子或咽喉取樣,使用者可自行檢測,無需專業人員協助。】另外,今年五月開始,德國也修正了相關的逐漸開放的規定,【根據最新法規,疫苗接種者和痊癒者將無需提交陰性檢測結果,就可以出門購物、理髮或參觀植物園等等。除此之外,接種者和痊癒者還可以在私人空間不受限制地訪友會客。不過,完成兩劑疫苗接種14天後,上述取消限制的措施方可生效。】
另外,根據geneonline的報導,原先大受期待一堆人投資的CureVac竟然三期臨床實驗結果令人失望,連百分之五十都沒達到:【Pfizer/BioNTech 與 Moderna 的 mRNA 新冠疫苗是各國施打的熱門疫苗,德國藥廠 CureVac 同為 mRNA 新冠疫苗的開發商,雖研發速度偏慢,但因其疫苗儲存條件較佳與量產成本較低,仍具有與 2 大 mRNA 疫苗開發商競爭的潛力。然而,CureVac 最新出爐的第 2b/3 期期中臨床數據卻讓它失去了入場競爭的門票,抗輕度至重度的 COVID-19 有效性僅 47%,未達到預期標準。
臨床試驗 HERALD 招募了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的 4 萬位受試者,並在共 13 種以上新冠變種病毒遍及的環境中試驗。結果指出,134 位感染 COVID-19 的受試者中,有 124 個案例源自變種病毒,其中 57% 受試者是受到高關注變異株(VOC)感染,也就是那些已有文獻證實能降低新冠疫苗與療法功效的病毒株;其它變種則包含 Lambda 變種病毒(C.37,祕魯)與於哥倫比亞發現的 B.1.621。】可是我們高端的疫苗感覺信心滿滿的ㄟ,都不會覺得自己三期有可能出問題嗎?
著名的喜劇演員李秉穎還在自由時報的訪問裡面表示:【李秉穎指出,這種攻擊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先攻擊沒有三期、再攻擊審查委員,什麼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批評,但這真的對台灣民眾是好的嗎?國產疫苗如果不能如期上市,最高興的會是誰?他認為台灣防疫受挫,最高興的絕對不是台灣人民。】那全世界到底除了台灣之外有哪一個國家已經使用免疫橋接代替第三期認證疫苗,沒有的國家是不是都不認同台灣獨創的政策,對台灣不好?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內從5月11日確認社區本土病例,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計超過1.3萬名本土,且有超過500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重症統計,有2444人屬於重症,當中大部分是60歲以上有1639例。6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35.8%。】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巴黎的研究數字:【這項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強調,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更為嚴重。研究人員將今年3月與4月8萬953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患的資料,與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底間4萬5819名因季節性流感住院病患的數據作比較。】在這份法國研究中,進入加護病房的比例是16.3%,而死亡率是16.9%,如果照這個數據來看,法國的死亡率比我們高,但我國的重症比例也還是比較高,到底有甚麼原因呢?
【call out新竹Justin】分享故事:
1. 帶爺爺奶奶和外公都施打過AZ疫苗了。爺爺和奶奶是我帶他們去打疫苗的,新竹市搞了一個大型戶外疫苗接種站;當天報到量體溫消毒、查驗證件(會特別對健保卡跟身分證以上都會過卡)、醫生問診打疫苗、休息30分鐘,其實過程還算順利。
打完疫苗後長輩其實都沒什麼狀況,但打疫苗前有請他們帶平常在吃的藥給醫生看確認沒問題才打,也有現場等30分鐘才離開但其實真的很多長輩根本不想等30分鐘打完就想走。
但是當問到第二劑疫苗何時能打時,護理人員則表示要看疫苗何時會到…
2. 三級警戒下身為一個碩士應屆畢業生說實在感覺我們被政府拋棄,疫苗沒我們的份、紓困沒我們的份、因為疫情有些職缺沒有再開了,但我們又能怎樣罵了政府會聽嗎?只會找專家學者來定紓困方案,但那完全不符合真實民間狀況啊。社會上20-40歲年輕人誰關心過我們?只有選舉喊出一堆打高空政策,實際上有哪個政治人物關心過我們。
20-40是台灣勞動力生產主要一群我們可能稅繳的沒有大老闆多,但付出勞力對國家貢獻總有吧?每個行業都說要優先打疫苗官員也跟民眾搶,我真的很希望國家沒有拋棄我們。
#王任賢 #北農 #疫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Y342UgLZ20/hqdefault.jpg)
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浴室牆上的黑點;換季棉被的潮濕氣味;冰箱裡的綠毛蛋糕...黴菌又來了!季節交替,快要進入梅雨季節,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最受黴菌喜愛,除了惱人外,更多的是對身體的危害,你知道食物發霉不是只要切掉就好嗎?又有什麼健康危機?快讓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告訴你!
防霉:除濕是重點
英國倫敦有霧都之稱,原因之一是水氣較多,容易起霧。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分享,日前有一則新聞,一名29歲英國女孩居住在倫敦,佈滿黴菌的環境讓身體愈來愈差,原以為是工作壓力,到醫院就診才發現,尿液中含有黴菌毒素,才發現竟是浴室中的黴菌造成的。
譚敦慈老師說,台灣有北迴歸線通過,溫暖潮濕的天氣容易使黴菌滋生。黴菌的產生有兩個條件,分別是溫度及濕度。因此她強調,「除濕」非常重要。她也提醒,就算是30幾度的高溫,測量家中的溼度發現仍然不低,因此天氣熱不代表濕度就低,家中的濕度還是要經測量來判定較為準確。
早上出門打開房門、衣櫃
早上出門時,將房間及衣櫃的門全都打開,降低濕度。
除濕機放房間中央
因為擔心人員不在可能引發危險,回到家後才使用除濕機,並將除濕機放到房間的「正中央」、不靠牆,同時打開櫃子除濕。
除濕時旁邊別放一盆水
有人會習慣除濕時,在旁邊放上一盆水,但譚敦慈老師也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既然要除濕,就是要將濕度降低,保持房間的乾燥。
木質地板拖地後應除濕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自己家中是木頭地板,拖地之後地板會十分潮濕,就應該要盡快除濕,否則很容易長黴菌。
盆栽蓄水盆別積水
家中盆栽的蓄水盆,教完花後建議盡快處理積水,避免增加室內溼度。
碗筷別泡在水槽
吃完飯應盡快洗碗,避免儲水在水槽,增加濕度。
另外,譚敦慈老師也提到,家中應盡量不要堆積雜物、用過的塑膠袋也建議乾燥後再收納,就能避免發霉。
黴菌易造成過敏、氣喘
只是黴菌究竟容易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應,根據美國疾管署統計,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黴菌約有300多種,以居家環境而言,還是以過敏方面的疾病為大宗。無論家中那裡發霉,支氣管比較敏感的人若吸到黴菌孢子就會產生過敏反應,可能引起氣喘發作。
「如果真的發霉了,一定要清除乾淨。」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沒有處理,黴菌孢子會在空氣中不斷飄散,對人體造成傷害。譚敦慈老師也說,根據日本研究,黴菌孢子可以飛好幾公尺,所以務必要將黴菌除根。
除了吸進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過敏,在食物方面,花生類產品若保存不當,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可能增加肝癌風險;咖啡類產品如咖啡豆、咖啡粉,沒有正確保存也會產生赭麴毒素,也可能增加泌尿道腫瘤風險。
發霉食物不要再吃
除了環境會發霉外,食物也會,有些人會習慣將發霉的部分切除後,繼續食用。對此,顏宗海醫師表示,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長在食物上的黴菌,可能會有肉眼看不到的菌絲深入食物其他部分,因此局部切除的方式並不保險。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林杰樑醫師的經驗,以前小時候阿嬤做的年糕很大一塊,若是發霉了更是刷洗後繼續吃,她也覺得這個習慣蠻可怕。她建議,少量購買、盡快吃完,才是真正的愛惜食物。
譚敦慈居家防霉小撇步
1、出門前將櫃子的門打開通風,減少櫃子裡濕氣。
2、盆栽如果有蓄水盤,澆花過後應把盤中水倒掉。
3、木製地板如果以拖地等沾水方式清潔,打掃後應盡快除濕,以免生黴菌。
4、家中避免堆放雜物,堆疊的物品也會藏有濕氣。
5、除濕時保持乾燥,旁邊若放一盆水,除濕效果會打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相關影片】
小心恙蟲病!輕忽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mjGJV159lhU
這3種地方容易生黴菌,注意這些事遠離發霉環境
https://youtu.be/OhPzEoQtTR4
洗出農藥菜蟲!蔬果保鮮清洗輕鬆搞定|譚敦慈 X 陳之穎
https://youtu.be/Awd1JwoN2iE
【相關文章】
細菌、黴菌最少!譚敦慈這樣清冷氣電扇除濕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849
花生久放受潮不要吃?黃麴毒素,肉眼看不到的飲食危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680
黴菌必殺技!小心黴菌毒害,6招根除家中黴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50
#譚敦慈 #發霉 #黴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xhMiJJFDoA/hqdefault.jpg)
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放鬆兄弟奕寬 Youtube 的評價
日本官方發表的統計早破20000人/日,醫院沒病床不收回家吃自己的破20萬人。我不是日本人,依照往例寫日本現實文又要被罵「對日本不忠」,又不是宗教我是要對日本人效忠?攸關生命我得照實情講述,以下都是親眼所見和新聞查得到:
-----------------------------------------------------------
1.禁止深夜飲食:
東京從晚上7點以後飲食店不得營業,結果呢?連鎖店改為外帶我覺得沒問題,私人營業的店卻不一樣,只要你敢開店裡面就爆滿。罰款?當然有,但客人那麼多,繳交罰款你反而還能賺更多。雖然不比之前人潮洶湧,但我可以跟你說,成群結隊還不戴口罩的人還是有。
2.我家附近的風俗店:
雖然有減少營業天數,但一周內有三天還是熱烈開門,美女在門口拉客,我經過還能聽見裡面客人大唱卡拉OK和歡笑聲。每天半夜去超市的時候經過,也常看見不戴口罩勾搭小姐快樂走出酒店的客人(老少都有)
3.愛知大型音樂節
我很難想像主辦單位怎麼可能在疫情期間,從經產省拿到3000萬日圓補助金,莫非經產省是開會說:「很好!現在疫情是撲滅老百姓的最佳時刻!就給他們3000萬吧嘿嘿!」不然咧?我真的想不到啊!主辦方承諾做好防疫,包括入場人數、強制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還不准觀眾喊叫,不賣酒精飲料。但你覺得有可能嗎?然後民眾就塞進會場正常發揮,感染數再暴增。但不要以為這樣就結束,還有很多音樂祭正在摩拳擦掌呢!
4.路人不戴口罩
去年就說過東京很多人不戴口罩,或戴到鼻子下,好一點的戴海棉口罩,現在情況更嚴重,每次出門一定能看見不戴口罩的勇者。
5.疫苗施打率低
日本8月底統計全國疫苗施打大約4成,今天會不會變多我不知道,但東京有很多人打不到疫苗,我也是,預約網頁幾乎爆滿,但預約兩周後可以打到,疫苗種類選擇就不多了。聽說會依照區域有所不同,住在靠近蛋黃區的朋友大多已經打完輝瑞,我住在距離都心有段距離的普通住宅區,住同區的日本朋友也是苦苦等待中。然後別再跟我說其他旅日網紅打到了,因為東京有很多區,行政機構也是分開。
6.疫苗參雜異物
前陣子有些參雜異物的疫苗跑到沖繩被發現,導致注射後死亡事件。後來媒體直追發現千葉早在6月就已經知道異物一事,但為了全國施打率隱瞞到8月底才公開。
7.涉谷疫苗
前幾天涉谷開放免費施打疫苗,前一天半夜就像買高級品一樣不少民眾搭帳棚等著,結果隔天大排長龍,打了200、300人以後工作人員出來喊卡:「疫苗已經全部打完了,各位請回吧!」限量果然是殘酷的。
8.沒病床
日本沒有公布「醫療崩壞」,但實際上你如果去看日本推特,很多日本學者表明早已是醫療崩壞的情況,希望政府做點什麼。所以很多人中標以後醫院不收,回家自己調養,一切天聽由命。
9.名人有特權
兩天前日本女優綾瀨遙確診,新聞就報導她的病況然後接受治療。但日本人非常不爽,因為日本民眾發現百姓要個病床也沒有,但是名人、權貴馬上就能接受醫院收容治療。
10.懶得寫了,反正字多也沒人想看。
-----------------------------------------------------------
PS.以上言論不代表討厭日本,而是對於日本防疫感到不知所措
2美元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讓我做出更好的內容
◆https://www.buymeacoffee.com/ikuanStyle
綠界ECPay贊助
◆http://pesc.pw/MF4WK
工商合作請洽
◆ikuanjp@gmail.com
我的不動產顧問團隊 東京部門
◆https://lin.ee/2A7Nnyv
我使用的洗面乳「THE BASIC本質保濕潔面霜」
◆https://thebasic.info/Rlx5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eOfk-BR2Kw/hqdefault.jpg)
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我檢舉了確診者外出- 心情板 - Dcard 的八卦
本次檢舉蒐證都是我一人,我也不怕我被認出來,對就是- 檢舉,確診,靠北, ... 里長複訟的回答里長:你們是不是有人確診,確診不能出門,你們有出門嗎? ... <看更多>
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問卦] 確診者外出房間會被發現? PTT推薦Gossiping 的八卦
確診 在家居家照護也不能外出房間如果出去會被發現喔? 去7-11坐一下也會被發現嗎? 難道我們出生都被植入晶片!? 不然怎會發現啊? ... <看更多>
確診出門會被發現嗎 在 [問卦] 現在PCR陽性居隔後偷外出會不會被抓? -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