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平面,是立體的,接受別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是一件成年人必須學會的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信念,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恐懼、憎恨和慌張;每個人都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而不是過得更符合誰賦予的人設。
如果我們把在乎別人的眼光,換成「要你管」、「管得著」、「管他呢」,我們的幸福指數一定會提升很多。
取自《與其讓別人看好,不如自己活得好看》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我真心感覺,一個想要提升自我的人,學會「被討厭的勇氣」,才能走向心靈的自由。而且被人討厭並不代表我們不好,有時是彼此看法不一致罷了。
版面上大部分的朋友,願意互相鼓勵。但我們也同時看得到,少部分朋友喜歡表達不同的看法,有時會走向人身攻擊。
我們理解就好,都活在他人嘴裡,很多事都不用做了。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生活,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對我來說是一種重要「能力」,需要刻意練習。
祝願您,能定義自己,而非困在他人的設定裡!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48499929201376/
... ... ... ... ... ... ... ... ... ... ... ... ... ... ...
對不起,我不活在你給我的人設裡
【文/ J小姐】
1
三年前,小春的女兒被確診為自閉症。她辭了工作,帶孩子到世界各地治療、訓練,她說這幾年的生活雖然辛苦,但是她的眼界和心態越來越好了。
上周,她去參加同學聚會,穿了一條得體的無袖小黑裙,露出緊實的手臂和修長的小腿線條,配上俐落的齊耳短髮和精緻的妝容,親切地和同學們打招呼、敘舊。
同學都說她越來越好看了,也問候了孩子的情況,她回答說還好,同學們就沒有深問下去,轉而投入到青蔥歲月的回憶中去了。
聚會快結束的時候,她卻在洗手間聽到兩位女同學碎嘴:「小春也真是的,自己的孩子都得了自閉症,她竟然還有心思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是啊,妳看她那皮膚,一看就是常去保養,也不為孩子多考慮考慮,治療自閉症很燒錢的。」
「聽說她孩子還被幼兒園拒收了,換作我,不管什麼重要的聚會我都沒心情來啊,我猜她和她老公是打算再生一個,然後放著這個孩子不管了吧。」
她跟我說這些的時候,我憤憤地說:「妳怎麼沒出去回擊她們兩句啊,人遇到不幸就該愁眉苦臉、半死不活嗎?」
她淡淡地說:「我怕她們尷尬,等她們徹底離開了才走出去的。其實她們也沒什麼惡意,只是,我不能活在她們給我的人設裡啊。」
看著她挺直地坐在對面,一側頭髮順滑地垂到臉旁,面容平和,耐心地給微燙的咖啡吹著氣,我忽然熱淚盈眶。
這些人並不知道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也並不明白她所經歷的苦楚。因為孩子有自閉症,她老公總想再生一個健康的孩子,但小春卻堅決不同意,半年前就選擇了離婚。
之後,她把房子賣了,換了間小公寓,靠自己的外語能力接一些出版社的書稿翻譯、校對工作,勉強維持家庭開銷。
她的父母也很不諒解她,再生一個孩子又怎麼了?家庭也沒了,一個女人帶著個生病的孩子,今後日子怎麼過?
她抿了口咖啡說:「其實,做爸爸的和做媽媽的不一樣,寶寶在我肚子裡手舞足蹈的共生感,爸爸是體會不了的。再生一個是沒什麼,但是我給女兒的關愛一定難免會因此減少的。妳不知道,當我看到女兒拿著自己的小手帕,略顯吃力但一臉認真的把我的高跟鞋擦得光亮的時候,我哭了好久。我發誓要好好照顧自己,拚命活得久一點,最好能看著她先走。」
她現在每天都健身、護膚、閱讀、翻譯,時不時地調整一下家具的擺設,變換一下格局,為生活增添情趣。
她會替女兒做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每天都會把女兒和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再出門,去看看美好的世界,去看看那些體現了滿滿的生活熱情的手工藝品。
她說,她想把生活的所有美好都攤在女兒面前。總有一天,女兒會發現—生活值得熱愛!
3
在這種處境下的女人,很多人賦予她的人設是終日以淚洗面的怨婦,不能有光芒,不能有力量,不能有快樂。最好看起來連個人樣兒都沒有,這樣才配得上她擁有的苦難。
可是,她偏偏打破了這樣的預設—她光鮮亮麗、挺拔昂揚,從來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她每一天都在認真地生活,她說女兒並不``是什麼都不懂,她相信能量是種永恆的存在,她對生活的愛一定會傳遞給女兒,總有一天她女兒一定可以張開雙臂擁抱生活⋯⋯⋯⋯
我也相信,一定會的!
我們都免不了下意識地去替別人設置一個人設,經常說「看起來像」、「看起來不像」,但是我們都知道那只是自己的以為、自己給別人的人設。不能因為這個人沒有符合你設定中的形象,就開始懷疑或者攻擊。
就像某些演員,在接演了一些個性鮮明的角色之後,因為優秀的演技,將戲劇中的角色呈現得有聲有色,一些喜歡戲劇的群眾竟也不分現實地將活生生的演員套入角色的人格設定之中。我總覺得神奇,這些會把戲劇角色的人設硬生生套在演員身上的人,他們在現實生活裡又是怎麼過得呢?
4
我有位高學歷、高收入,剛歸國的女性友人,在社群媒體上發了一則她參加體態訓練的筆記,分享一些穿搭心得和體態矯正的成果。不料,竟有人在下面留言:「我一直覺得妳是個有氣質又有想法的人,學習的應該都是些高大上的知識,完全想不到妳竟然會花錢、花時間浪費在糾正駝背和學習化妝打扮上⋯⋯⋯⋯」
她看到後覺得十分莫名其妙—「什麼是高大上的知識?知識什麼時候有高低貴賤了?依照這位留言者所預設的人格設定,難不成我就該又宅、又土、像個老學究一般的俗氣裝扮嗎?對不起,我並不是,我會挺拔昂揚、衣著得體,又有生活品位!」
我另外一位經濟條件很寬裕的朋友,則是某次幫同事代買了幾杯咖啡後,在通訊群組中發了購買的明細向大家收款。結果,同事們紛紛在背後議論:「沒想到他那麼有錢,還那麼小氣,一杯咖啡才八十幾塊,他還要跟我們收?」他問我:「是不是我真的有點小氣了,請同事喝幾杯咖啡而已。可是我在國外生活習慣了,我下意識地就覺得,幫別人代買東西理所當然要收錢⋯⋯⋯⋯」
我回答:「我一直覺得想當然爾地就替別人設置人設,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別人憑什麼非要按照你刻畫的人設生活呢?更不可思議的是,一些人居然也主動地往別人給的人設裡鑽。」
5
我曾經在社群媒體上的某篇文章,使用了一個稍微欠缺修飾的詞,於是就有人在下面留言說:作為一個女神,妳居然說出這樣的低俗的詞,我對妳好失望。
這表明在生活裡,他總是不由自主為別人訂出框架,用自己的標準去看待他人。我們必須知道,人不是平面,是立體的,接受別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是一件成年人必須學會的事!
有太多看起來柔弱軟綿的女孩,能在遭遇挫折時堅韌倔強;也有太多看起來強勢獨立的姑娘,在夜深人靜時低頭啜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信念,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恐懼、憎恨和慌張;每個人都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而不是過得更符合誰賦予的人設。
曾經,我聽一個女孩說自己收入低,但是喜歡旅遊,經常省吃儉用,存下錢就出去玩,但自從聽到同事在背後說她打腫臉充胖子,沒錢還裝闊,明明賺沒多少錢,還想學有錢人到處旅行花錢。於是她就再也沒出去旅行過;一個平時雷厲風行的女孩在跟男朋友打電話時撒嬌,被人說不符合人設,好噁心,她就再沒在人前打電話撒嬌了⋯⋯⋯⋯
我忽然覺得,如果我們把在乎別人的眼光,換成「要你管」、「管得著」、「管他呢」,我們的幸福指數一定會提升很多。
.
以上文字取自
與其讓別人看好,不如自己活得好看
🍁博客來 https://reurl.cc/j59Ykn
🍁誠品 https://reurl.cc/N6YLAp
🍁金石堂 https://reurl.cc/N6YLAx
🍁讀冊 https://reurl.cc/k0n31b
🍁Momo https://reurl.cc/A8ML7E
🍁讀書共和國 https://reurl.cc/WL0M1x
方舟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pg/arkplan2010/
.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霓虹昏光熄滅;紅妝女郎沉睡;酒熏醉漢浮去;髒言穢語消散;最後的煙草氣味也殆盡。最幽暗沉寂的盡頭,迎來了曦光,點點鶯燕之語,還有鐵閘升起的聲音。猛地擰頭一看,只見一個身影瞬間竄入了一家小店。門外一個棕紅金邊的大招牌置頂,「深仔記」三個字用金墨刻着;旁邊又有數個白底紅字的圓牌,寫着「小菜」﹑「粥」﹑「麵...
「碎短髮男」的推薦目錄: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Niniko Style Facebook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討論] 為什麼男生兩側都一定要推高-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剃邊短髮男、碎短髮男、運動髮型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剃邊短髮男、碎短髮男、運動髮型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碎短髮男 在 髮量少的男生短髮示範 - YouTube 的評價
碎短髮男 在 Niniko Style Facebook 八卦
從第一場婚宴開始
我就忙到幾乎沒有時間好好說話打篇文章
二月初文定是辦給爸爸媽媽的婚禮
二月中結婚是辦給公公婆婆的婚禮
四月這是最後一場婚禮
屬於我自己的婚禮
我想好好說說話
從以前到現在
我就比任何一個人對婚禮都還要熱愛喜歡
我的新娘說我常常把別人的婚禮當作自己的婚禮去服務
到後來也常常和新娘變得像朋友一樣
如果有在大學時候聽過我百場講座的人(那些學生應該也都長大很適婚了)
聊到我的夢想
我總是會打開那篇ppt放著海外婚禮的照片…..
而我
應該就是那位
會拼命實踐自己給自己承諾的人
當我第一次接海外婚禮工作
坐在純白色教堂的椅子上
面對著藍天
連著白雲
陽光灑在玻璃窗上
那種震撼與悸動
不是分享照片就可以形容的感動….
一直深深
深深…..
烙印在我的心中
辛苦了這麼久
在三十一歲這年
我靠我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實現自己的夢想
或許對別人來說婚禮只是一天
但我想讓我的家人朋友存在這份與我的記憶
有些人追求名牌生活追求名牌包
捨不得在婚禮花錢
但婚禮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分享
我想要分享那份
我坐在教堂裡的那份感動
人一輩子不長
但我希望
用這份記憶
可以陪伴大家很長很久
一起用眼睛感受
niniko IG👉 hihi_niniko
錄影團隊👉七囍studio婚紗工作室/婚禮紀錄/婚禮錄影/台中婚紗溫笠翔溫健銘Sunny Wang
攝影師 👉林柏程GT Peng
對於剪影片我是毛多的跟龜一樣的人
調色畫面跟有沒有照顧到每一個重要的人出現的秒數...
我都是會很在意的人,一起陪著我成長與進步的錄影師
這些都是與小溫多年合作默契
柏程不要命爬上爬下總是深怕漏掉一個畫面的拼命
GT合照號召力還有看教堂順光這些細節的暖男
建銘在外面比任何人都早起從外圍飛的空拍
瓊蔚從富士山那張明信片開始還有細節的幫忙
謝謝這一群像朋友的工作團隊
婚紗👉杜林紙草手工婚紗DoLin Wedding
扁身的我剛開始對於穿禮服一點點期待都沒有
謝謝你們堅持品質及版型的挑選
真的親臨店家才可以感受出這些細節的付出
一套教堂禮服與一套輕婚紗謝謝你們
婚禮造型師👉
自己的妝自己畫Niniko Style
Nkstyle NIstyle 彩妝造型團隊 婚禮造型師 新娘秘書
Nistyle 彩妝造型團隊 Makeup Studio 新娘秘書 Nkstyle彩妝造型團隊
這次只讓少數幾位幫忙,還是想要大家好好地坐在教堂裡面感受那份感動,早起的你們辛苦了
新郎西裝👉
Mr. Edison suit 愛迪生訂製西服
在ig上就被問翻的專業的訂製經過好幾位新娘的推薦
不枉費我們千里迢迢到台中去訂作
很專業的打版量身//試胚衣到完成//到完整的訂製合身
老公非常的愛不釋手//所以結婚場就也已經穿了
弟弟西服👉七顆梨西服台南實驗室
台南非常時髦且服務超好一路從拍婚紗
從來沒有缺席過的西服店///記得報niniko名字喔
樂玩創意
樂玩創意/ 賽門 SIMON
樂玩創意/奶酒Nigel
第一次海外婚禮還要請主持人的就屬我了
我想要實現朋友一起出去玩
順便參加我的婚禮的概念
然後前一天就玩了大地遊戲把大家都累死包括我自己
謝謝婚禮當天還幫我當交通指揮HOLD住八十幾位親友
感動 準備道具跟工作的熱情與我不分軒輊的你們
但這麼愛接場還搭錯飛機讓我買了三次機票
最後還是我還是要碎念一下
我絕對不會說是喜歡小奶的賽門主持人
美甲👉凱綸Karen's指甲莊園 瓜甜Karen's指甲莊園 雅緻Karen's指甲莊園(niniko粉絲可免費加入會員享折扣)
謝謝一路上超美讓我心情很好的指甲
niniko西式喜餅八野爺(報上niniko,會有驚喜優惠喔)
舊振南餅店 JZN Taiwan Pastry
(💋報上niniko名字,牌告喜餅優惠後,
可再享降3%優惠,滿3萬贈六色喜糖2盒💖)
婚禮小物抽獎小禮👉Wanyi 玩藝花坊
(💕💋報上NINIKO名字可享有95折優惠💓💕)
喜帖設計👉潘奕丞
剪短髮👉🏻
教堂我是找香港代辦喔(細節可以這邊問喔)
https://www.loves-on.com/#contact
我的婚禮服務~香港的窗口是Cheries Huang
mail:[email protected]
#最終章分享留言並標記三位未婚朋友
寫下你的感想
4/28抽三位可以獲得niniko的婚禮小物
#會想陸續看到其他分享嗎我是一個寫文字非常需要鼓勵且熱烈回應的人XD
#待我慢慢分享
http://yt1.piee.pw/FLP43
碎短髮男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八卦
<先愛自己,可以嗎?>
週日早晨讓豆吃完早餐穿好衣服後,準備要搭車帶他去上課,突然聽到枝豆在電視機前大叫了一聲。
「真的假的!怎麼會!」
「什麼事?!」
「竹內結子......」
螢幕的速報跑馬燈寫著「竹內結子40歲,今日凌晨在自宅中自殺過世。」
「怎麼會!!!」
眼看著電車時間要趕不上了,帶著亂糟糟的情緒牽著豆豆的手就出門了。一路上很多畫面閃過腦海,她永遠陽光般的笑容,閃亮亮的眼睛。想起剛到東京時,再把午餐女王日劇複習了一次,模仿她一個人到處找了好吃的午餐幫自己打氣。想到她不管長髮短髮都好美,時常在美髮院拿出她的照片和美髮師說
「我也想要剪這樣,謝謝!」
在我心中竹內結子是個一路從年輕時美到40歲的女人,不是只有外表的美而已,我總覺得她的眼神多了歷練後變得更加堅定,演技也越來越精鍊。
「會不會是育兒真的太累,半夜時一個嬰兒哭聲變成最後一根稻草?」
「會不會是為了要快速回到工作崗位,在身心上給了自己太大的壓力?」
「會不會是累積了太多的悲傷了,終於在這個身心俱疲,社會氛圍又緊張的一年爆發了?」
「會不會她根本不想死,但是賀爾蒙的變化真的讓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
我想了各種會不會,腦中有各種假設揣測,但我終究不是她,只能用自己感受過或是體驗過的人生去做各種猜測。
----------------
亂糟糟的情緒持續到了晚上讓我失眠了,大小豆豆都睡後,我一個人煮了麵打開Netflix的Cable girls。我的進度非常龜速,但最近只要壓力大時都靠這齣劇舒壓。
舞台背景是1920年代的馬德里,一群那個年代的「新女性」們開始走入社會,為自己的自由與權利做努力。
但是她們,若是進行以女權為旨的集會,就會立刻被逮補。
遇上家暴的老公,法律仍站在男方那邊。
好不容易找到了電話接線生的工作,但很快就不被需要了。
故事裡面的每個女人都很用力的只想要「活著」,她們說沒辦法出生的那刻性別已經決定了我們是二等公民。
一邊看一邊吃著花雕雞麵一邊有點想哭,其實1920的女性問題到現在仍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我想到上週和一位母親通話,已經努力擁有了高學歷高收入漂亮頭銜的她告訴我
一句「為什麼只是一件對小孩好的事,妳卻做不到?」一度擊垮了她。
「在整個大環境都在告訴你,要這樣做對小孩好,那樣做對小孩好。妳應該這麼做那麼做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站出來說,我覺得這樣做對媽媽會不會比較好?」
很多時候「為了孩子好」的聲音太大聲了,連母親本人都聽不到自己心裡面的聲音。
--------------------------------------
今早送完老公和小孩出門後,終於有時間好好沈澱整理自己的情緒。
新聞仍在整理著竹內結子近幾年說過的話,被採訪過的報導。
「其實我知道,在工作之外,我應該多留點時間給自己。去做我喜歡的事。」
「每一年,每一年,每一年我都是這樣提醒著自己的,但是我真的太忙了太忙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是可以喜歡什麼事。」
「每次覺得心情烏雲密佈的時候,我就會對著鏡子中的自己展現笑容。然後看著自己的笑容,就會覺得我好像好了,又可以再努力了!」
看著這些新聞片段很心痛,很難過。
不管1920年,2020年,人生的課題其實還是一樣的。
其實應該要停下來跟我們自己說
笑不出來的時候其實可以哭,大哭,哭得很醜也沒關係。
不夠堅強的時候可以表現軟弱,逃走其實也是一種求生守則。
在孩子面前也可以擺爛放鬆,不用隨時假裝自己完美。
打開手帳把自己想做的事第一個排進去,不要總是只把生活剩下的時間碎片留給自己。
在做對小孩,對家庭好的事之前,先想想對自己好的事是什麼?
------------------------
以前我總想著,竹內結子一定到了七八十歲,還是這樣的美麗動人吧?現在無法見證了,但她的美麗笑容還有閃亮的眼神會一直留在我心中。
不管在離開的那刻她想著什麼,我想她終於有了屬於她自己的自由自在的時空。
以後只要想起,我會提醒自己要記得在愛別人前,先愛自己,然後再請自己吃一頓會讓嘴角上揚的午餐。
身為人,身為妻子,身為母親,這些事已經夠消耗了,願我們都能記得該怎麼回頭愛自己。
pic我很愛的兩個人,但最該先愛的是鏡頭外的我自己。
碎短髮男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霓虹昏光熄滅;紅妝女郎沉睡;酒熏醉漢浮去;髒言穢語消散;最後的煙草氣味也殆盡。最幽暗沉寂的盡頭,迎來了曦光,點點鶯燕之語,還有鐵閘升起的聲音。猛地擰頭一看,只見一個身影瞬間竄入了一家小店。門外一個棕紅金邊的大招牌置頂,「深仔記」三個字用金墨刻着;旁邊又有數個白底紅字的圓牌,寫着「小菜」﹑「粥」﹑「麵」等字眼。裏頭飄來一陣大地魚香,是雲吞麵的味道。隨味而步進店內,經過前方兩張圓桌,右手邊便是麵檔,隔着被蒸氣騰得發白模糊的玻璃,一個闊厚的背影擺動着。驀地,他從出餐的小窗口探出頭來,是一名相貌平凡的老年男人,清爽短髮略略見灰,架着一副銀絲眼鏡,但最搶眼的,就是他那憨厚的笑容。
他是「深哥」,聞其名就知道他是這家老字號的掌門人。鐵閘轟地響了兩下,嚇得人心離,深哥卻施然走到門外查看,原來是貨送到。他說,做食肆跟做人一樣,不昧良心,夜寂敲門何須畏?
堅持不變
收音機的女聲正在報時,現在是早上七時正,大湯鍋內的開水已經沸騰着。雲吞麵鋪的開門第一件事,就是要煲湯,但如此一大鍋的湯,晚上關店離開前,就已經要開火燒水,待早上回來開店時再放材料。深哥忙於準備食材之時,嘴裏喃喃唸着,老店一九八二年開辦,直到今日,麵湯都是沿用當年師傅教落的秘方,半點不改,因為不想違背傳統。他跑到店外,把剛才的幾箱貨物搬到後倉,又打開其中一箱,取出一包食材來,細心一看,是一包大地魚乾。他把魚乾從包裝裏抽出來:「雲吞麵湯落大地魚係必然嘅,唔用大地魚嘅話,湯不成湯。」把魚乾放進鍋中,他嘆說坊間很多人都省了大地魚這個錢,煲湯後就只用醬油調色,味道差得遠了。接着,他把大堆豬骨倒進鍋內。不說不知,湯骨用甚麼骨也有講究,老店堅持要用豬筒骨,而且有一個宗旨,如果要做良心生意的話,千萬不要落豬頭骨。深哥當日年輕時也不懂,是一位老雲吞麵師傅告訴他,婦女生小孩後,誤吃豬頭骨會上風,女人因為喝了自己的湯而上風,那麼就間接做了壞事。他銘記在心,並下令凡違規者一概革職。放入剩餘的材料後,就要靜候數小時,打開蓋子讓湯熬煮出味,要清澈見底,才稱得上一碗靚的雲吞麵湯。
做飲食行業的,哪有坐下來等待的時候?走出廚房,他又拿出了一些大地魚,做雲吞的話,要先把肉剝出來,再放到熱油裏炸至微焦及香味散發,然後用攪拌機攪碎,用來撈雲吞餡,落大地魚講求比例,不能太多或太少,太少無味;太多會苦。準備好大地魚粉,他就把脫水後的蝦及豬肉混合起來。這又令他想起以前跟師傅做的時候,不會用完整的一隻蝦,如今年代不同,生活富足起來,他就選用完整的蝦。每隻雲吞都要有少許豬肉,但不能放太多,要做到香而不膩。加入調味料後,就灑上大地魚粉,然後撈勻,撈餡要順時針,不然蝦及肉會散開,散了就起不了膠。餡料做得好,還需要外皮及包功配合,他打哈哈:「皮一定要薄,面皮咁厚邊度好食架?」耍着嘴皮時,他的雙手沒有停過下來,一邊純熟地包起了一顆又一顆雲吞。對雲吞的大小眾說紛紜,他卻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兩口雲吞。他解釋,以前流行一口雲吞,但他認為太小的話只吃到麵皮,不夠過癮;現時很多人喜歡吃大雲吞,但根本不好吃,雲吞大顆如鯪魚球般,外面煮熟了,裏面未熟;到裏面熟了,外面就因過熟而變得粗糙了。看他包得輕鬆,卻不知道內裏功夫技巧如此講究,他笑謂:「表面上雲吞麵好好做,但都係功夫錢,樣樣都要功夫!」
的確,就連淥麵也講功架。深哥甚至覺得,做一碗好的雲吞麵,最難就是淥靚麵。麵的生熟程度要剛剛好,準確度要很高,差了半分鐘,一個麵就可以由活生生變成死沉沉。他記起以前做街邊檔,客人坐在遠處的話,麵淥九成熟,待樓面送到客人面前時,麵就最好吃;如果客人就坐在面前吃的話,麵淥九成九熟,立即吃。說時遲,他抓起幾顆新鮮包好的雲吞,跑入麵檔,將雲吞丟到筲箕裏,放到滾湯內,隔一陣子再放入一個生麵,淥了淥再撈起反手放到湯碗內,加入一勺湯,灑上葱花,一碗雲吞麵就成了。他捧着熱騰騰的麵放到桌上,二話不說就吃起麵來,沒花幾口就吃光了碗中物,剛剛好的雲吞麵,會令人不停地吃下去,一口氣就吃光。他說雲吞麵真正的吃法,先吃麵,再吃雲吞,最後飲一口湯,不得了。做了三十年的麵,他還是每日都要吃一碗,吃的是味道,也是一種緬懷。
大恩不忘
聽深哥的口音,就知道他並不是香港出生。他記得那時候剛來香港,有人帶他到新填地街吃了一碗麵。雖然當時沒有錢吃雲吞麵,只叫了一碗淨麵,但在大陸沒有吃過雲吞麵的他,驚嘆這碗麵的美味,因為太喜歡那味道,令他冒起了學煮雲吞麵的念頭,於是便入行了。猶記起學師時,生活十分辛苦,又要被師傅罵,又要挨打,但磨練總算有價值,一年後,他就自立門戶,於街邊自個擺起檔來。在油麻地這一區打滖久了,被人收保護費﹑有人醉酒鬧事,甚麼事情都有發生過,這些刀光劍影都沒有令他退縮,反倒是「走鬼」這回事令他最苦惱:「開一檔佢就拉一檔,俾人捉到怕啦,嬲嬲地就搬入地鋪。」這倒好,穩定下來,一直到如今。當然了,有了地鋪後,賣的東西自然要增多,鵝腸﹑黑牛柏葉﹑炆羊腩等小菜,又有了生滾粥等,以配合不同客人的口味。雖然產品多了,但深哥沒有因此而變得馬虎,因為嘗過美味的感動後,對食物有了執着。他還是十分謙遜的,認為自己做的食物,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只是,他們的食物對得起這個價格,在這個行頭內,老店的麵算便宜了,一碗雲吞麵才二十多元而已,在砵蘭街不會找到這麼便宜的雲吞麵了:「做麵好低利潤,我但求做良心生意就算。」這一份心意,又有一個故事。
想當年最苦的日子,就是他偷渡來香港時。當時游水到了大嶼山,就在虛脫的時候,遇到了他的恩人。對方好心讓他休息,又給了他一碗白飯及十元車馬費,他才得以活到今日,日子如此安樂。雖然直到現在,深哥都找不到恩人,還不了恩,但他從那時開始,立志不會做違背良心的事,並要回饋社會。這些話可不是說說而已,除了免費請一些幾十年的熟客吃麵之外,他更揚言,如果有人來到油麻地肚子餓了,只要進店內說聲不方便,吃完就可隨便離開,更吩咐員工不能阻止人家離開。他忽而記起,有一次有記者來「放蛇」,有一名醫生來吃麵時,表示自己錢包不見了,深哥不但沒有發怒,更給了他五十元,記者當場愣住了,說香港竟然還有這種人,深哥卻失笑:「點會冇啊?香港人好有人情味㗎。」又有一次,店外對面的唐樓有個女生跳樓,數十人在看,就在女生跳的一刻,他跟另一個途人竟衝上前,兩個人把女生接住了。救了人令他傷到現在,但也令他不忘做了好事的喜悅:「我做人就係咁簡單,幫到人就開心,唔違背良心,做人唯利是圖係唔得架。」他指一指近門口處的男人,表示這是他的兒子,個性跟他很相似,也許是遺傳。說起兒子,他臉上也是喜悅。兒子中三開始跟着他做麵,到現在十多年了,已經可以獨立打理老店。深哥對他十分放心,更着他有機會就會把生意擴大,為了賺大錢倒不是,他坦言只是很單純地喜歡雲吞麵,認為有好東西為何不分享:「我六十幾歲啦,賺乜大錢?賺大錢就唔止賣二十幾蚊啦,大家認識我深仔記就夠啦。」所以他叮囑兒子做好本分,不能為賺錢只做遊客生意,要看重舊客,因為老店全靠熟客光顧才有今日。
回過神來,深哥已經站在企檔位置,應付着午市。其實他大可不做這些功夫,只是,他喜歡。跟街坊聊天好﹑做樓面好﹑包雲吞好,淥麵也好,反正沒有一件事,是違心而行。放下一碗麵,又是那一抹憨直的笑臉。
深仔記
地址:油麻地砵蘭街65號地下
電話:2780 3768
營業時間:9am-4:30am
詳情: http://bit.ly/2EcU3v8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碎短髮男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是一個古舊的長方鐘,隨逐秒每分,滴答滴答地洗滌了繁喧。
平心細瞭,方才發現粉褪的殘鏡角落,鑲製了「好到底麵食專家」七個銀字。哈,好直接的名字。
起步皆難
暗忖之際,一塊白布倏然伸到銀字之上拭抹。抬頭一看,是位戴着金絲眼鏡的大叔,頂着青銀參半的側分短髮,一臉穆然。店裏的收銀姐姐見大叔,即禮貌地點點頭,稱他作事頭。他,是陳祺欽,老店的第二代,人稱「大哥」。他拍拍抹巾,說起這「好到底」,正是他已過身老爸陳波,即第一代事頭所起的名字。他先拭起第一個「好」字來,「好」就是品質好的意思,店裏的所有食材,都由陳波親自挑選研製,一直沿用至今;輪到第二個「到」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招呼周到;布子擦到第三個「底」字,他噗哧一笑:「底咪就係抵食囉!攞個諧音呀嘛。」語一出,他收起笑意,把餘下數字都一一抹淨,甚是疼惜。
時針踏正八時一刻,一名老婦步進店內。問起店子歷史,大哥即指一指老婦,着她解畫。眼前嬌小的老人,白髮蓋頂,燦笑如花,正是他的媽媽,人稱「好姨」。她自四十年代起,已經與陳波一同擺街邊檔賣雲吞,她笑言:「我個名冇個好字㗎!好字係代表好到底,元朗老街坊好多都識得我。」其實不止元朗,香港九龍各區,都見小店影子,但都一律只賣乾麵,要吃一碗煮好的生麵,就只此元朗一家。一直生活於元朗的好姨,瞬間陷入了思憶。她說,那個年代很艱苦,住木屋,食米碌。陳波跟隨兄長入行做麵,及後合力開麵檔,擔擔挑到圍村賣雲吞麵,當時好姨剛好申請來港,就於麵檔幫忙。奔波兩年,在現時合益街市的位置租地鋪,正式經營麵店,並取名「好到底」。最初只賣生麵,並無乾麵餅出售,至五十年代,陳波見港九地區客人眾多,他們投訴太遠,於是就想到做乾麵餅,讓客人買回家保存。如此一來,生意漸佳,終於一九六一年,將店鋪遷往現時的三層高唐樓。偌大地方,地下及二樓為堂食,三樓作廚房。那時候,孫子還未出世,好姨包雲吞、收錢、賣麵、寫外賣,可謂一腳踢。一做,就做到一九九一年,才正式交由大兒子祺欽接手。今時今日,她年已八十七,退休、退休,退而不休。當初為何偏做飲食業?她呆住了,彷彿從未遇此一問。那年頭,根本沒有選擇餘地,一切只為生活。
本心續行
說着說着,不自覺尾隨着兩位上了二樓。同樣是木枱木櫈,但四面牆則換上了淡淡然的黃,配以舊式的鐵窗花。看着看着,大哥也就掉進憶潮。他記起了小時候,因為讀書不成,老早就到店裏幫忙學做廚房。以前主賣雲吞麵、水餃麵,當時爸爸陳波教他做麵,但對於淥麵,他更具心得,強調要水滾方能煮麵,並且要看麵的粗幼,濕還是乾,濕麵不能煮太久,要拿揑。這一來講經驗,二來講心,自己研究如何煮才好吃,就是用心來做麵:「最用心嗰個就係我囉。」沒有丟爸爸的臉,他一臉自豪。
一陣馥郁喚回思緒,「香哩?我個仔喺樓上廚房炒緊蝦子。」大哥開腔,遂領頭步上三樓,看來,第三代即將出場。腳踏樓梯之時,見其腳步有點不穩,他即搔搔頭坦言自己將近七十,現時已交棒予第三代,自己則從旁指導。甫至廚房,就見一個大爐頭,一男子手執鑊鏟,使勁地炒起蝦子來。一頭清爽黑髮沾上濕汗,同樣是戴着眼鏡,一臉敦厚之人,就是老店第三代,陳仕傑,阿傑。看他年約四十五,功夫卻已十分熟練。原來早於廿來歲時,已經到店裏工作,對於廚房一切,甚是了解,如今所有師傅,都由他親自調教,但這裏的所有調味之方,都只可由陳氏親自落手,不傳外人。大哥教其炒蝦子,蝦子一定要炒過才夠香,最重要不能猛火炒,感覺到有香味上升就可。一旁的大哥,忽而講起蝦子麵的由來。以前蝦子很便宜,一百幾十元一斤,初初用來煮湯,後來陳波覺得熬完湯後,把蝦子丟掉很浪費,於是想到把蝦子混入麵內,變成蝦子麵:「阿爸叫做蝦子麵嘅起源人,好受歡迎,鮮味之餘又唔使自己熬湯,後來愈嚟愈多人跟住做。」由陳波那代開始,他們一直用同一種蝦子,縱使現時蝦子要一千元一斤,都不改用廉價貨。又堅持親力親為,麵類全都自己製造,有粗麵、幼麵、伊麵等。做麵不能有鹼水味,於是他們一直用優質鹼水,走鹼時間亦足夠,味道十年不變。
炒畢蝦子,阿傑走到後廚房,開始做小店的靈魂——雲吞。每日用新鮮豬肉,先把豬肉起筋,再於切肉機絞碎,雖用機器,但仍需人手過機十遍八遍,再加入肥豬肉,方有口感。處理好肉類,把蝦脫水,加入調味混合,秘訣是加入蝦子。餡料一做好,好姨與一眾女工已坐於長桌旁,包起雲吞來。好姨年紀最大,手卻巧得很,其他人根本追不上她的速度,而且粒粒大小勻稱,一口一粒,這是他們的堅持,她解釋傳統雲吞麵是一個小食,一啖雲吞一啖麵,爽。她又續指自家雲吞麵的好吃之處,在於喝湯後不會口渴,她直言:「冇落味精係呃人嘅,只係我哋用好啲嘅,落少少就夠,我講真話㗎!」一旁的阿傑聞言,即為奶奶的直率大笑,又邊笑謂:「整嘢邊呃得到人?最緊要用心製作,過到自己,過到人。」朗笑背後,是一腔熱誠。說他是否一直如此生性,倒也不是,十來歲開始落鋪幫忙,及後開始跟爺爺學整麵,只是後來好玩,畢業後就到懲教署打工,兩年後,陳波想退休,他就回來幫忙。起初,做廚房學得慢,嫌其又熱又髒,甚至會中途離開崗位。當時,他心態是父母必然照顧自己。不久後,陳波過身,又有師傅辭職,他才硬着頭皮奮發,不讓爺爺失望。
大哥聽畢,臉帶淺笑地離開廚房,似乎是放下心來。邊走,他邊呢喃着,這份本心,外間難尋,幸而兒子繼承下來。
穩步就好
回到地下食堂,已經滿座,牆上舊時鐘指向十二,正值午市。這又是大哥最開心的時刻。雖能退休,但大哥仍然天天回到老店坐鎮,以為是他不放心兒子一人,其實是捨不得一眾街坊熟客,畢竟有些客人從小吃到大,現在還會光顧,十分熱情及支持。故此,他都特意保留傳統裝潢,讓人懷舊一番。他不忘本,記得自己都是靠街坊才有今日:「唔會忘記街坊,街坊賞面,搬走咗都返嚟,為咗食碗麵,又見我哋一面。」說起遠道而來的街坊,他又想起一件往事。九十年代,他曾經於旺角豉油街,試過開一間分店,好讓客人不用特地來元朗進餐。只是,附近太多食店,大多用低價錢賤賣,他們成本高,實在辦不到。結果,分店只維持一年左右,就沒有再經營下去。
回過頭來,一頂銀絲穿梭於人潮之間,原來好姨也下來湊熱鬧了,步經大哥,她即接話:「好到底呢,由我嗰代開始都冇諗過賺大錢,我哋腳踏實地,足夠開銷就得。」扔下一句話,她就走到樓面姐姐跟前,打着哈哈。此時,阿傑也來到麵檔幫忙,他負責淥麵,大哥則於對面盛湯放配料。明顯地,二人默契雖有,卻沒甚話題,因為自他小時候,爸爸就於店裏做主力,二人聚少離多。然而,一碗雲吞麵對阿傑而言,依然是快樂的回憶,他壓低了聲線道:「爸爸煮麵我食咪開心囉。」大哥還是聽見了,雙方尷尬一笑,又把話題牽扯到麵上,大哥說到自己的表現,他毫不忌諱地自誇比爸爸做得好,亦覺得兒子保持到九成水準,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旁的阿傑頗感壓力,低喃着要保住爺爺的金漆招牌,真的不易。「好到底」嗎?「好」,他說做到了九成;「到」嘛,由於請人艱難,請到好招呼的阿姐不易,如若自己,招呼一定好;「底」,以新界區而言,他認為這個價錢對得住人。前來捧餐的好姨聽着,又搭訕:「係咁解咩?我就話好到底意思係一路做落去,好到底!」三人面面相覷,終於嘻哈大笑。
時針又轉兩圈,人潮依舊未減,看來這一家老店,確實被三代好好守護着。閒來,又注目鏡中似遠非遠的大馬路,你看這啊,到底是人走得比車慢。只是,生生不息,跬步終究千里。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好到底麵家
地址:元朗阜財街67號地鋪
電話:2476 2495
營業時間:10am-8pm
詳情: http://bit.ly/2Pn243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碎短髮男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夜燈照,霓虹光,紅妝女郎樓下看,街上幾個人兒盪,紅車舉旗四處闖。鬧市的深夜如此耐人尋味,彷彿誰也殺不掉那生機。
日出而作者要不早已安睡;要不就如街上幾檔食肆般,洗洗刷刷,準備關門歸家。
日入而作者又豈止艷娘與司機,正如弼街這一家小店,才剛亮起了燈。
招牌上的射燈保持晦暗,隱約見到是深棕色雲石底配以「金華冰廳」四個金燦大字,
這個色樣顯然是老舊款式,對了,這是一家有四十六年歷史的老店。
越過前方賣麵包的小檔口,穿過舊式的玻璃雙門,又是一片漆黑,這裏似乎是小店的食廳,
還未來得及察看,後方盡頭處便傳來鏗然之音,只見有兩至三名男人於該處搬來弄去,揉揉眼睛細看,
他們手執的正是一疊生鐵焗盤,一股溫熱,正瀰漫着整間冰廳。
老舊的巧手
這是一間長方小店,前鋪為外賣麵包檔及食廳;後鋪為水吧、廚房及麵包工場。凌晨兩時,幾位師傅正在工場內準備製作麵包。工場地方不大,僅僅容得下三位師傅,裏面只有一張偌大的搓粉桌,銀鐵色的雪櫃以及裏邊殘舊的大焗爐,唯一的機器就是大攪拌機。工場內較為主導的,是一位已在此工作十數年的老師傅,他邊把攪拌機整理好,邊謂:「我哋嘅麵包用舊式做法,盡量用人手製作,好多準備功夫㗎。」以「我們」稱呼小店,可見其歸屬感之大,對於自己所做的麵包,他十分自豪,尤其是接下來要製作的菠蘿包。
小店習慣用老方法製作,不加化學劑,他先倒入麵粉,這是來自香港的九龍麵粉廠的麵粉,本地有名,再加入糖及豬油。他把豬油遞上,見豬油呈雪白色,指目前最好的豬油,來自荷蘭,豬油對麵包而言十分重要,質量次一點都已經大有不同,坊間很多麵包店都用台灣豬油,做出來的味道及鬆化度都不理想。接着,又加入雞蛋及奶,多用些雞蛋的話,麵包會更鬆軟美味,千萬不要吝嗇材料,不然就不好吃了,這是老師傅的原則。
待機器把材料攪拌成一個麵糰,師傅即撒一把麵粉於桌子上,再把麵糰放上。除了機器做麵糰,其餘步驟都要以人手做。三位師傅並排於桌前,先把麵糰捏成長條,再分成幾份搓成一個個圓形,三人一個勁兒地搓,不消一會兒就將圓麵糰整齊地放在盤上,好讓它們發大,這個過程就是發酵。發酵需時一至兩小時,發酵不足的麵包會又硬又實;發酵太久麵包又會如同空氣般,沒有質感。他把一根指頭壓下去麵糰上,只見它立即回彈至圓形,他解釋,倘若麵包用料不足便會塌下去;若加入添加劑的話,麵糰同樣會扁塌。
麵糰發酵期間,老師傅又開始製作菠蘿皮。加入麵粉、豬油、奶粉、雞蛋及砂糖,僅此而已。攪好的皮料偏黃色,不如麵糰般有彈性。將皮料用鈍刀壓成皮狀,薄不好,厚不好,均勻就最好,這就講求手感及經驗。於發大了的麵糰上噴上開水,好讓菠蘿皮黏附於麵包上,接着塗上蛋漿讓麵包能更好地上色,便將一盤盤的麵包推入焗爐,焗十八至二十分鐘,其間要轉爐。菠蘿包顏色要呈金黃,皮裂適當,不能過多,不然一咬下去表皮就會碎掉。
待麵包出爐之時,師傅就要開始製作酥皮蛋撻,這是小店最難做的食品,很多功夫。首先要把酥皮打起,白色的是酥皮,較有彈性,材料十分簡單,就只有豬油及麵粉這兩種食材。黃色的則是水皮,材料有雞蛋及奶粉,質感較軟。酥皮及水皮疊起來,就是一層層酥軟的效果。師傅先於桌上放上酥皮,將之用「酥槌」壓成長扁狀,再放上水皮,把酥皮包着水皮後再摺疊,重複至整塊酥皮都按壓均勻,分佈平均。
見老師傅動作輕柔,看着覺得輕鬆,其實十分辛苦,所有的手力都用陰力,他邊搥打邊訴苦:「呢個酥槌用咗十幾二十年,好重㗎!有幾磅重,一天打幾十次,好攰㗎!」語畢,把打好的酥皮切成四份,放到雪櫃中。待其變硬後,又再取出搥打,即可倒模。倒模後,要將酥皮平均地按壓於鐵模上,再倒入用雞蛋、糖及奶所製成的蛋漿,只要分量適當,蛋漿就會滑。完成後放入焗爐焗一焗,同樣是焗至金黃色。打開焗爐,酥香頓時撲鼻而來,同時告知時已六時半,麵包準時發售。
昔日的苦頭
踏出工場,水吧、廚房以及食廳已經亮了燈。兩三位樓面阿姐已經穿戴好圍裙就位。「睇住啊!菠蘿包出爐啦!睇住啊!」一位短髮阿姐高舉雙手,將一盤新鮮熱辣的菠蘿包托在頭頂上,由工場步出玻璃門外的麵包檔。只見麵包檔前站着一位束髻端莊的婦人,看其架勢就知是老闆娘,人稱「陳太」。既然員工眾多,為何尚要堅持每日到店裏親力親為?她邊把出爐麵包整齊放到門口的麵包櫃內,邊笑說:「每日我返工都有呢個感覺,希望透過呢度,令人感覺到仲有個有人情味嘅地方,大家互守互望。」有此想法,就是源自老闆陳生開店的一個概念。
老店於一九七三年開辦,當時大牌檔開始漸少,演變成偏向輕食的冰室盛行,其實就是茶餐廳形式。陳生及陳太生活並不貧苦,開此冰廳,就是因為陳生一個好客的性格,他希望有一個地方,能經常讓朋友來坐坐聊聊天,聚一聚腳喝杯茶,於是想到開間冰室,並提出取客廳之意,改名為冰廳。小店當年因為牌照問題,不能大動爐火,故此都是賣些普羅大眾的輕食,西餅蛋糕、雞批、叉燒酥等,略為飽肚的都只有麵食。好賣的食物,就是至今仍然街知巷聞的菠蘿包及酥皮蛋撻。隨時代改變,小店的外貌及座位依然保持一樣,大部分食物也不變,只是為滿足客人而加插了飯類以及小炒,反正都以快為主。
畢竟是四十多年前,總有些不一樣。陳太說起當年,竟是一肚子辛酸。當年,全店都沒有女工,員工全是男人,甚至光顧的客人都以男性為主,其他食肆亦然。她以前也是一個全職主婦,不止如此,來自保守的家庭的陳太,到店裏工作前,因為父母不允許,故從來都沒有外出工作。至一九九七年後,兒女都送去英國讀書,不用湊仔的她因為無聊,就來店裏來幫忙。對她而言,着實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到店裏來,方發覺原來與人相處十分困難,她翻了翻白眼:「我直情以四個字形容,啞口無言,我從來未接觸過咁多人,雙眼從未見過咁多嘢,人哋講乜我都唔知佢有咩意思。」起初數年,根本沒有員工會聽她說話。她請員工做事,他們則認為其毫無知識,甚至着他們下班前先把地掃乾淨,也沒有人願意。她笑言:「佢哋唔做,我做囉!我忍耐力都幾高㗎。」
其實,不止忍耐力,陳太本是有主見之人,她來這裏第一件事就是改賣麵包形式。她見無論客人買多少個麵包,員工都只用一個膠袋盛着,結果客人吃麵包時,要用手指夾着麵包,她認為不體面,於是提出一個麵包用一個袋子的做法。起初員工都不接受,她惟有站在外面看着,員工不按指示,她即開口阻止,堅持了數年,又得客人讚賞,故現已經成了習慣。遇到這些問題,陳太不會跟老公打小報告,她不屑:「我唔會,我一個人要打理一個家庭,一樣需要堅強,我鍾意人除咗用手,仲要用心去做,由我做起囉。」日久見人心,員工現時對她十分尊重,相處愉快,好些員工都跟隨她十年以上。
她自覺幸運,在此,學懂了很多東西,最大的改變,就是懂得去關心別人,她漾起笑意:「冇人教我,但我喺度感覺到客人好關心我,我唔舒服佢哋會知道,我自己感動,所以我先學識咗去關心人。」她終於了解,有些東西要在生活中磨練。
然而,她學懂了,人情卻漸消逝。以前客人間十分和睦,沒有人介意搭枱,一起坐後就會互相對答,但這些畫面漸漸在她眼中消失,她嘆口氣道:「講吓講吓,連早晨都唔想講啦。」這份人情不知何時失落了。只是,人情去,光陰同是。年紀漸老,很多事情都由不得她去主宰。事實上,她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再工作了,腰痠背痛。但累積了四十多年的客人,跟在她身邊多年的員工,真的捨不得。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她沒有後悔把時間都投放在此,這家小店對她而言,是其成長的地方,彷彿這是她的家,只要每天立於家門前,守護着這份舊情,足矣。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金華冰廳
地址:太子弼街47號
電話:2392 6830
營業時間:6:30am-11pm
詳情: http://bit.ly/2TUq00E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碎短髮男 在 剃邊短髮男、碎短髮男、運動髮型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剃邊短髮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碎短髮男、運動髮型男、韓系短髮男就來機車推薦評價懶人包,有最完整剃邊短髮男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碎短髮男 在 剃邊短髮男、碎短髮男、運動髮型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剃邊短髮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碎短髮男、運動髮型男、韓系短髮男就來機車推薦評價懶人包,有最完整剃邊短髮男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碎短髮男 在 [討論] 為什麼男生兩側都一定要推高-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 ...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