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天下文化撤下貼文之後:精神科醫師到底犯了什麼錯?他們真的錯了嗎?到底哪些是對,哪些是錯?
昨天晚上的嚴正呼籲後,很高興天下文化至少先撤下了貼文,但更重要的「向社會大眾說明正確觀念」以及「向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致歉,很可惜地,我們還沒有看到。但社會上對 #疾病的正確認知 以及 #對疾病處置的合理期待 還有 #我們到底有多少資源 這些事情,是需要一起討論的。
為什麼這件事情值得大家花心思關注呢?因為社會上一直都不乏這類聲音:
「精神科醫師都只會開藥,但是過動症也應該要做心理治療。」
「是藥三分毒,吃藥就是有副作用!」
這些論點有正確的,也有誤解的,希望佔用你兩分鐘的時間讓我們好好告訴你。
先不講過動症,舉個自閉症的例子。藥物到底有什麼好處?藥物可以用相對便宜的方式,幫助許多孩子在校園生活、求學。法國的精神醫學界在歐洲是相對排斥藥物治療的(此處指的治療是針對自閉症合併的情緒和注意力問題,而非自閉症本身的治療),但結果是:
英國大學裡自閉症學生的比率,是法國的十七倍(也就是有更多自閉症學生可以順利進入大學)。瑞典自閉症患者有60%進入一般學校就讀,法國只有20%。在法國有許多孩子因此喪失了順利求學的機會。(詳細的狀況可參考延伸閱讀,精神科陳豐偉醫師做了大量的考證研究)
在上一篇貼文中,我們已經說明了過動症需要臨床觀察超過半年,並且在兩大類症狀中同時符合多個項目,醫師才會作出診斷,絕對不會是亂下診斷。
但不少人可能感覺:精神科醫生都只會開藥,不注重心理治療。
事實上,這是個天大的誤解。在過動症的治療中,搭配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等多專業的合作,一直都是重要的。只是其中有個大問題:患者的家庭跟整個社會,到底有多少資源?
在所有的治療方法中,#藥物是相對便宜有效的,換句大家聽得懂的,就是 #CP值高 。大家可以想想,在現代的社會中,雙薪家庭的爸媽,要能夠每天陪小孩吃晚餐,其實常常都不容易做到了。另外如果有需要自費做心理治療,或者是其他非藥物的介入,這些錢要從哪裡來?
醫師在幫助患者時,會以病人為中心,除了疾病的診斷外,也會同時考慮家庭、社會各方面的資源是否能夠取得。對多數家庭來說,藥物治療以外的選項,其實在時間以及金錢上的考量來說,真的很不便宜。如果患者的家庭狀況允許,或者是政府與社會的資源足夠,精神科醫師絕對不會要你「只能吃藥,不能做其他輔助治療」。
另外,其實坊間也不乏一些利用家長對疾病不熟悉的恐懼,或利用家長對孩子的虧欠,大搞一些收費極高,但證據力不足的「治療方式」,這往往讓家長額外付出大筆費用,對孩子也不一定有幫助。
至於藥物有副作用,這是正確的。如同「所有藥物」,只要有作用,就有副作用,就像有些人吃了感冒藥會有嗜睡副作用的道理一樣。坊間跟你說什麼純天然、純手工、純什麼的,不管是什麼東西都一樣,有作用就有副作用。大家也不要以為中藥就沒有副作用,通通都有!哪個人跟你說他的東西保證沒副作用的,叫他出來講,我們一定可以找出副作用讓他閉嘴!
但精神科藥物治療的好處是,相關的副作用至少是被研究地相對透徹的,醫師也會考慮副作用等因素來調整劑量以及選擇藥物。至少精神科醫師會非常誠實地告訴你各種好處與風險。
有不少人會妖魔化精神科醫師,說他們是 #邪惡藥廠的幫兇 ,但這真的是天大的誤會。藥商的利益可不可能影響用藥行為?當然是有可能。但是醫師也不全然是笨蛋,我們也會努力找出藥廠提出的研究相關問題,再作進一步的研究以及討論,希望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
以上是多數醫師們的態度。但洪蘭教授長期的作為,可就不是如此。他在 #親子天下 的專欄就提到一段:
『目前醫生開給ADHD孩子的藥物,如利他能(Ritalin)或阿迪羅(Adderall)都是興奮劑,因為他們是大腦活化的不足,而不是一般人以為的太過興奮。阿迪羅其實是安非他命,如果販賣安非他命是非法,我們怎麼可以隨便就給孩子吃阿迪羅呢?現已有研究者出來呼籲,在給孩子開藥前,先問他的睡眠夠不夠,在排除睡眠因素後,才考慮開藥。』
這整段文字,就是在妖魔化精神藥物,把它類比為毒品。醫生會在六歲以下孩子開藥,通常要經過很多的考量和評估。在洪蘭教授的許多文章內,往往還帶有「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是爸媽教養出問題」的這類觀點,如果孩子得到過動症,爸媽已經夠辛苦了、夠難過了,如果必須用藥時,還要遭受到洪大教授這樣的半恐嚇言論壓力,我們真的為這些爸媽感到不捨。
寫到這,我心底一直想起好幾位跟我在醫學院前後屆最熱血的好友們,有不少比率都投入精神科。他們往往是對弱勢的族群有很深的關懷,對探究精神的本質有熱情,才投入精神科的領域。精神科醫師對於疾病的去污名化、去標籤化(例如同志或各種性傾向、性認同,痲瘋病、愛滋、甚至是皮膚疾病如乾癬...等的去污名化),他們做研究、寫文章投書、到公聽會發聲、甚至跟病友們一起上街頭抗爭,就是為了保護所有人生而為人的基本人權。
兒童心理更是其中難做的一塊。孩子沒有人為他們發聲,孩子的一切,不管是生活、教育、醫療,都是在我們大人的安排之下。這群兒童精神專家,其實就是孩子精神衛生和人權的守護者,在我心目中,他們有崇高的地位。
但實際他們面臨的,往往是不明白的社會大眾,把他們當作「亂診斷、亂開藥」的壞人。結果努力幫別人去污名的精神科醫師,自己被嚴重地污名化,這真的是很諷刺的一件事。
精神醫療一直都是社會上很複雜的領域。除了患者的精神狀態以及症狀外,有太多太多歧視、污名、誤解有待解決,還有資源分配(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室人數、健保是否願意給付...)、教育體制對精神疾病的正確認知(現實生活中有教師可能對過動症不夠理解,而有意無意傷害了孩子)、家庭是否有足夠資源陪伴與照護,這都需要整個社會有更多的正確認知、互動、討論、思考,一起找出路。
我們想說的不是醫學好棒棒、精神科醫師好棒棒、藥物治療好棒棒、心理師好棒棒,其他人都是亂講。我們只是希望,大家在評斷相關議題時,能更多面向地思考。也想和所有精神科的同業們說聲:辛苦了!謝謝你們從沒在逆境中絕望,繼續為社會上最弱勢的身心疾病患者努力:)
至於天下文化跟洪蘭教授,如果連做到這樣,你們都還是不願意道歉承認錯誤,那大家就放生吧...沒什麼好說了。
---
延伸閱讀:
陳豐偉醫師對精神科藥物的相關分析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68370266562852&id=100001696777038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研究護理師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謝金魚 Facebook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Re: [問題] 若要從事CRA的話... - 看板Bioindustry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心得分享醫院研究護理師面試心得 - 護理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研究護理師資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研究護理師資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研究護理師dcard的測驗範本和範例 - 創業求職面試學習指南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內湖三總血液腫瘤科徵學士級研究助理/ 護理師- nurse PTT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研究護理師dcard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請益] 臨床研究護理師學分班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請益] 工作職位沒有社經地位?轉職請益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洗腎診所護理師ptt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山姆大叔急診魂#20】全台最難的護理研究所開箱 不要 ...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Re: [問題] 護理師轉藥廠業務- PTT看板bioindustry - 乾飯人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工作]誠徵臨床研究護士(師) - nurs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考試] 長庚、台大研究所心得- 看板Nurse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請益] 研究護理師&洗腎室- 看板Nurs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洗腎室護理師薪水ptt - Tanhoa 的評價
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謝金魚 Facebook 八卦
#史泡泡 沒有神交只有互嘴的臉友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那邊,太極米漿粥之亂持續燃燒,教主宣稱他小孩是胎位不正加前置胎盤,是靠著助產士跟他自己調養搞定,教主最後噴了一句狂炸天的話「現代醫學對我毫無用處。」
#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470234617024440?d=n&sfns=mo
說別的我可以當聽不到,但說到台灣女人生孩子這事我也是略懂略懂。尤其是助產士(感謝網友提點,目前已正名為助產師,但日治時代稱助產士,所以以下仍維持當時的稱呼)這根本就是現代醫學的產物啊!
——
以下節錄自我寫的《野生台灣史》,「1907,來去幫人生小孩」
有一句台灣俗諺說:「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意思是說,孕婦生產非 生即死,相當危險。雖然,這是早期醫學比較不發達時的說法,不過當時的人為 了在有限資源內救助母嬰,不管是偏方、符咒或者醫方,都有可能用上。
古代不像現在有這麼多醫院診所,通常是產婦開始陣痛了,家人就飛奔去請產婆 到家。我相信很多讀者的長輩,小時候可能都擔任過請產婆的工作。有錢的人家 會派轎子、派人力車去接;沒錢的人家,可能就是由小孩給產婆帶路,或者乾脆 由成年男子背起產婆狂奔。
許多長輩說起這些往事時,都會有一絲懷念。但是,為什麼產婆這個行業會逐漸 凋零,變成現在的生孩子就上婦產科呢?讓我們回到 20 世紀初,看看產婆的興 衰史吧!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產婆這個職業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通常是非常規的訓練而成,有的是自己生過 好幾個孩子,也有的是家族傳承,靠的是經驗而非專業醫療訓練。
遇到難產可能按壓孕婦的腹部,或用手將胎兒強行拉出。遇到頭上腳下的逆產位 時,會透過按摩的翻胎手法,試著將嬰兒變成順產,中間搭配燒香等宗教儀式, 祈求神明保佑。
當然,這些生產的知識中有些可能有中醫的訓練,但清代到日本殖民初期的產婆, 並沒有正式的認證機制,因此,在受過西方醫學訓練的日本公衛官員看來,這簡 直太荒唐了。
除了這些非科學接生手段外,受過近代醫療教育的日本醫師也認為,產婆幫小孩 斷臍時使用的剪刀沒有消毒,是導致嬰兒破傷風死亡率提高的原因。雖然後來研 究報告顯示,傳統產婆接生的死亡率,並沒有比其他西方國家高,但這些文化與 知識上的偏見,污名化了傳統產婆。
隨後,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推廣醫療衛生,開設產婆訓練班,要訓練出有西方醫 學素養的新式產婆。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舉措,也顯示了殖民政權透過強勢的醫 療知識體系,進到台灣的各個層面,連台灣女人的子宮都要管。
#您訂購的新式產婆也就是助產士已經送到
那麼,新式產婆是怎麼來的呢?大約在 1907 年,台灣總督府開辦了以台灣婦女 為對象的助產教育。入學資格要求家世清白、年紀 16 歲以上、40 歲以下,要通 過入學考試外,還要品行端正、身強體壯。
看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奇怪,為什麼產婆還要身強體壯?很簡單,產婦生孩子說生 就生,沒在管黑夜白天,因此產婆沒有上下班時間,得隨時 on call。有的產婦住 得遠,三更半夜也得趕路前去。而且生產可不像母雞下蛋,有的 case 拖的時間 太長,所以產婆得有強健的身體,才能應付不知何時來的接生要求跟協助產婦。
由於這些受西方醫療教育訓練的現代產婆,勢必衝擊傳統產婆的生態,因此,總 督府為了推廣新式接生教育,還提供一天 18 錢的伙食費,跟 5 錢的零用錢補助 津貼,獎勵一些希望自食其力或者補貼家用的女性來學習。
因為有補助,修業辦法也要求學生要連續從事五年的助產工作,不能半途落跑。在 種種補助與推廣後,產婆成為一個不錯的工作出路,後來總督府逐漸放寬條件, 除了公辦的產婆教育之外,私立的醫療院所也可以自行訓練產婆。
受訓完,就開始工作啦!一個新制度的開始,肯定不容易,1907 年的第一批新 式產婆,一開始並不受到人們的信任,大家還是信賴自己熟悉的傳統產婆。
為了打開知名度與建立信任感,新式產婆們常常得提個大手術箱,大街小巷奔走, 聽到誰家女人要生孩子了,就去活動助產,有時為了建立信用,乾脆半買半相送、 甚至免費。
加上官方引進公設產婆制度,讓一般老百姓可以找政府付薪水的產婆幫忙,接生 不用錢。當然,這些吃公家飯的產婆,都必須受過西方醫學訓練。就這樣,傳統 產婆漸漸的越來越少了。
出來工作當然是要講薪水的呀!產婆的收入怎麼樣呢?1928 年,公家設立的產 婆月薪 30 圓,還有藥品補助;如果是自行開業的產婆,倒沒有一定的收費標準。
有產婆回憶說:「1936 年時,產婆每接生一次的收入大多會有二圓以上,在當 時的二圓可以買 1 錢金子(約一只戒子),可以說是收入相當好的一個職業。」
現在的金價約是一錢五千上下,而自行開業的產婆收入從 20 圓到 250 圓不等, 換算起今日的市值,最差也有 50K 收入,也是很不錯的了!
—————未完
總之,所謂的「助產士」,後來都必須要有護理師的證照才可以取得,換言之,助產士也是現代醫學的產物啊⋯⋯
https://readmoo.com/book/290116979000101
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八卦
請八旗文化自制。
📚 ✦三月新書2/27起陸續上市,五本新書,各自不同,歡迎讀者對號入座,先為這週四即將到來的228連續假期暖暖腦喔 !
════ 三月新書 ════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2/27上市)
❖ 三月 誠品書店 / 博客來網路書店 選書 /金石堂書店強推 ❖
──拚經濟,但有多少拚進你的口袋?
育兒、教育、住房等生活成本飛升,實質薪資卻成長停滯,
作為被剝奪感最深的一代,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為自己找到出路……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義大利傳奇思想家里歐帕迪的厭世奇想對話集(2/27上市)
這是一本厭世之書。
在十九篇跨越時空、虛實交錯的奇想人物對話中,集戲謔、諧趣、悲觀和犀利於一體的傳奇厭世之書。歷經二百年而不墜,哲學家叔本華與尼采的最愛!
🔎#人類何以陷入戰爭:李德哈特的歷史哲學(3/06上市)
人類的弱點就是 不向歷史學習而一再重蹈覆轍!
🔎#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3/06上市)
全球媒體大一統的中國夢,正快速滲透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大外宣」正在剝奪你的閱聽自由?
🔎#滿洲國:從高句麗、遼金、清帝國到20世紀,一部歷史和民族發明(3/13上市)
首次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縱向書寫它從上古時代到20世紀的二千年歷史,並橫向剖析它的獨特性和憲制演化。
═════════ 三月新書 ═════════
➤➤➤零工經濟時代另類必讀之作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作者:艾莉莎.奎特(Alissa Quart)
❖ 三月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 選書 ❖
//. 當律師、教授、會計師、工程師、醫療人員……都不再是中產階級, 你是否也會掉入貧窮線之下?//.
〔 中產階級理應是消費力強大、帶動經濟成長的中堅族群,然而,在所得成長緩慢,以及維持社會地位成本上升的夾殺之下,不得不改變自已的志向與工作型態,做到累死,結果卻不如預期。
但這些,都不是你的錯!看清經濟趨勢與制度的本質,才能找出解決之道。〕
═══。。═══
《被壓榨的一代》揭露中產階級生活困境,在訪談過程中,作者發現有許多家庭無力負擔養育孩子的費用,即便是看似不用為錢煩惱的單身貴族,也為維持生活水平而苦惱。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受訪對象,有教授、律師、會計師、工程師、護理人員……等等,他們曾以為「自己接受的職業訓練或個人背景,能確保過上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事實卻不是如此。教師不得不在放學後開Uber賺錢、機器人取代藥劑師、護理師等醫療工作者,高知識分子只能在大學兼任授課,永遠等不到正式教職。他們對財務焦慮、對工作氣憤、甚至對深陷膠著的自己感到羞愧不已。
本書作者艾莉莎.奎特是非營利組織「經濟困難報告計畫」的執行主編,該組織致力於報導不平等的社會現象。面對當前困局,奎特試圖從政策面、現實面,與心理面給出解決方案。本書不只忠實呈現中產階級的難題,更流露出深切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在一個選擇有限的經濟環境中,本書促使受薪族檢視自己的生活、剖析當前局勢,避免隨波逐流。
📖═ More…. .https://goo.gl/KivzKr
════════
➤➤➤「人是最可悲的動物。」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義大利傳奇思想家里歐帕迪的厭世奇想對話集》
作者:賈柯莫・里歐帕迪Giacomo Leopardi (1798-1837) /著
//. 這是一本厭世之書 //.
{ 作者是義大利浪漫主義重要代表人物,兼具哲學家、詩人、語言學家、作家等多樣身分。里歐帕迪的孱弱體質和成長背景,使得其個人內在思想帶有強烈悲觀氣質,同時反映在作品當中。}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取自十九世紀義大利傳奇思想家賈柯莫・里歐帕迪的Operetta Morali一書。里歐帕迪在世僅三十九年,但兼具詩人、哲學家、語言學家和散文作家等多重身分的他,卻獲義大利人公認是繼寫下《神曲》的但丁之後自家最偉大的詩人。〕
═══。。═══
里歐帕迪的思想世界如奇花般斑斕豐富。在本書收錄的二十篇文章中,他採用獨特的對話形式,在神話與歷史的架空世界裡,建構出一個個令人匪夷所思、卻也教人讚嘆不已的哲學思辨情境,討論人類「存有」的價值究竟何在。他讓人與非人、概念與實體、過去與現在,在虛實之間相互對話;於是,時尚與死亡、地球與月亮、自然與靈魂、哥布林與地精、希臘神話中的海克力士與阿特拉斯,解剖學家與木乃伊等各式奇特角色紛紛開口,在彼此精妙、凝練、譏諷的語言中,闡述這位思想者對於存在與生命意義的觀點。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是一場緊接一場的思想盛宴,緊湊而豐富,箇中對於「存有」的深沉看法,時而引人驚嘆,時而令人失笑,最後更教人深陷沉思,無怪乎尼采及叔本華深受此作吸引。這位早逝的思想家無疑用了一種奇詭而華美的厭世姿態對抗這世界。
📖═ More….. https://goo.gl/qoU6ub
════════
➤➤➤重新檢視歷史對今日的教訓
📗《#人類何以陷入戰爭:李德哈特的歷史哲學 》
作者:李德哈特(Sir B. H. Liddell Hart)
//. 人類的弱點就是 不向歷史學習而一再重蹈覆轍! //.
{ 作者為英國戰略家和史學家,有「二十世紀克勞塞維茨」之稱,其作品極多,以戰略與戰爭歷史為主。本書集戰略與史學大師的思想大成 }
(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李德哈特即慨嘆,人類基於本身的愚昧,未能擺脫戰爭的苦難,而以Why Don't We Learn from History?為名寫下了這本他個人對歷史的反省。本書是李德哈特的研究成果與思想之精華,也是填補作者其他的大戰史和戰略論等書的寫作背景與個人觀點的論述。是理解他的二戰史、戰略論等作品的重要思想背景。 )
═══。。═══
作為一個史學家,李德哈特力求嚴謹、客觀,以維持他個人在研究、判斷和發表的獨立性,這造就了他的作品在他辭世50年之後依然有突出的參考價值。人類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向歷史學習呢?
1812年的拿破崙征俄失敗,是個在歷史上人們總會談論的重大錯誤,可是在129年後,希特勒再次做出誤判,為什麼?一個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暗殺事件卻把整個歐洲帶入萬劫不復的戰禍之中,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什麼?英國對波蘭曾提出在危難之時,對華沙提供必要的援助,可是英法兩國是沒有能力實踐這個諾言的,但英國人還是讓波蘭人相信了這個空泛的承諾,為什麼?人們總相信己方發動的戰爭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取得勝利,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推估是毫無根據的,但在一戰、二戰、越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一再發生同樣的錯誤,為什麼?
李德哈特研究歷史問題時,經常採取透視的方法,從過去透過現在而進入未來。在預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發展時,他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他引用俾斯麥的名言:「愚人說他們從經驗中學習,我則寧願利用他人的經驗。」歷史是普世的經驗,比任何個人的經驗都更長久、更廣泛、更複雜多變。因此他的預測往往準確。李德哈特總結現代戰爭對於人類歷史的影響時,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過去一百年,科學和技術使物質條件和生活工具所產生的變化,遠超過前二千年的總和。但人類把如此巨大的新力量用之於戰爭的目標時,在使用態度上的肆無忌憚,還是和他們的祖先使用原始性工具時完全一樣,從未考慮到工具在效力上的差異。近代國家的政府在戰爭中大都是從不考慮戰後的結果,而過去的政治家反而有足夠的睿智,能夠把此種考慮經常擺在心裡。
即使重看二十一世紀以來這短短的十八年歷史,你會發現,李德哈特的論點正好反映在我們今天周遭發生的戰爭與政爭之中。「那些影響國家命運的大事,其決定的基礎往往不是平衡的判斷,而是衝動的情緒,以及層級不高的個人考量。」人類似乎還沒有從過去的經驗學到李德哈特所說的教訓。本書正是李德哈特針對人類的弱點——不向歷史學習而一再重蹈覆轍,敲出最為沉重的警聲。歷史意識能幫助人類在「危難的時候」保持冷靜,度過難關。歷史指出最長的隧道還是有其終點。即使我們看不出前途存有任何正向的希望,但是一種對於未來演變而對歷史的關注,還是可以幫助我們繼續活下去的。
📖═ More…..https://goo.gl/tJdUCD
════════
➤➤➤毛澤東:「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
📕《#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 作者:何清漣
//. 「中國大外宣」正在剝奪你的閱聽自由 //.
{ 本書研究結果被2018《胡佛報告》所引用,促成美國對中國大反擊! }
〔 毛澤東曾經說,「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這並非危言聳聽。
2009年,中國決定投入450億元人民幣鉅資在全球推廣「大外宣計畫」,藉此與西方媒體「爭奪話語權」。至今十年已經過去,中國的紅色滲透效果如何?民主世界最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如果被中共的宣傳機器徹底佔據後,會發生怎樣的事情?當民主國家獨立運作、作為第四權的媒體,都變成中國官方關係企業以後,我們還能知道新聞背後的真相嗎?長期關注中國政治、經濟和媒體的學者何清漣提供了她的精彩分析和答案。 〕
═══。。═══
🔸世界華文媒體已呈現粉紅色狀態
中文媒體、華人社團與中文學校,一向是中共「海外統戰三寶」。按照中國政府的統計,目前全球有4500多萬華人、二萬多個僑團、5000多所中文學校、數百家中文媒體。如何控制、管理這些中文媒體,影響華人的思想,增強對中國的凝聚力,被中共視為相當重要的「海外統戰工作」。
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中國的海外滲透,世界各國的中文媒體就已經開始在政治上重新定位,2009年之後尤其如此。中共支持的世界中文媒體的目的,用中共的術語說,是教育「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的華人」。
中國的手法五花八門,從統一與中國相同的詞彙開始、進而是發音,甚至把許多傳統的粵語廣播與新聞都加入普通話時段。中共還專門開辦海外中文媒體研究中心、網站、雜誌;舉辦各種海外研修班,規訓海外華文媒體的從業者,讓他們變成中國的「宣傳先鋒」。而在採訪角度上,也改為對中共有利的角度來報導。全球華文媒體陷入單一新聞取向的趨勢已經迫在眉睫,許多媒體都已經淪為北京的傳聲筒,基本上是中共宣傳機器的延伸。
🔸西方媒體面臨收買和打壓
非洲是中國最大利益之所在,在這個傳播媒體較為弱勢的世界,中國式的宣傳早在上世紀五、六○年代就取得話語權,是「紅色宣傳」最早、也最為成功的例子。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大量紅色文化進一步滲透,在黑色非洲大地上,中國已經等於新殖民主義的代名詞。
中國對第三世界國家採取直接收買的方式。比如據印度傳媒The Print報導,為了配合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宣傳,從2016年開始,中國外交部每年都會招待大約100個來自亞洲和非洲的記者,完成一個以10個月為期的所謂「獎學金課程」。免費住,免費旅遊,而且還可獲得每月5000元人民幣的開銷津貼,從而控制這些國家的媒體報導。
而對媒體發達的先進國家,中國則轉而採取「外宣本土化」策略。中共編列了巨大資金,或是直接建立媒體分社、或是收編或聘用外國的記者編輯、或是入股或併購外國的媒體等等,旨在各項外宣計劃要「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而對於多個國家在該一帶一路計劃下出現的「債務外交」等惡果,則是隻字不提。
然而作者認為,「傳播力不等於公信力,信息發布也不等於信息的到達、信息的到達也不等於受眾按照發布者的意圖解讀」。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歸根究底是由其「國內」政治社會狀況來決定的。其外宣內容充斥的正面形象,在中國內部各種腐敗、貧富不均、環境污染、生態災難、暴力鎮壓人民等議題下,明顯缺乏公信力。
🔸香港和台灣成為紅色滲透重災區
香港媒體的內地化已經成為事實。亞視早已被戲稱為「央視第十台」,即中國中央電視台第十台,而TVB也被戲稱為「CCTVB」。在香港,登廣告這種商業活動,被中共做成了政治誘餌。而利用黑社會威脅記者人身安全時有發生。其結果是,「無國界記者」(RSF)歷年公佈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呈逐年下降趨勢:2011年在全球排名第34位,尚屬「接近自由區域」;2016年排名第69位,進入「新聞受限制區域」;2017年度下降4位,排名第73位。
中共滲入台灣媒體業,在2008年以前採用的是迂迴繞道的方式,借道海外中資入股台灣媒體。2008年以後,北京勢力滲透台灣媒體走的完全是陽光大道,無須隱身。這一現象被概括為「在台灣媒體場域」的「中國因素」。此外,本地媒體也因為中國的新聞置入帶來的金錢收益而開始「自律」,中國的負面新聞幾乎都不見。作者引用並讚同台大教授張錦華的觀點:這種台灣媒體形同被中國政府「收買」的現象,其實已經是台灣國家安全層級的問題。
🔸中國的大外宣會成功嗎?
何清漣認為,「金錢外交+大外宣」不是國家軟實力。既想受到專制國家擁戴,又想受到民主國家歡迎的「中國形象」,事實上不存在,更不可能通過「大外宣」塑造。將烏鴉塗成白色之後,最多只是在短時期內讓部分觀者產生「烏鴉是白色的」這種錯覺,久而久之,黑烏鴉還是會露出底色來的。所以中國的大外宣計畫,一開始就註定是白白耗費金錢的「面子工程」,留給後世的歷史笑柄。中國「大外宣」的手法,終究無法長久改變各國原生的媒體生態與言論自由環境。而事實上中國已經踢到了鐵板。在澳洲、加拿大,官方已經採取反間諜滲透的行動,杜絕中國的紅色宣傳。在美國,孔子學院的教師被調查,《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的啟動,都是要打擊「大外宣」對自由世界的干擾與影響。
——
作者何清漣是中國罕見的既有外部視野、又有內部經驗的經濟學者,她曾經出版《中國:潰而不崩》分析中國未來十年的政治走向。她更是少數研究中國媒體的學者,曾出版《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分析中國政府如何控制媒體。而美國2018年底的《胡佛報告》,也引用《紅色滲透》的研究成果,該報告用22頁介紹中共對美國境內中文媒體的控制,及反西方意識形態的運作(見《中國影響和美國利益:推動建設性警惕》部分),從而促使美國開始反擊。
📖═ More…..https://goo.gl/XoTwrF
════════
➤➤➤本書並非是一部嚴格意義的通史。
📓《#滿洲國:從高句麗、遼金、清帝國到20世紀,一部歷史和民族發明 》劉仲敬
//. 首次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縱向書寫它從上古時代到20世紀的二千年歷史,並橫向剖析它的獨特性和憲制演化 //.
〔 作者認為,從滿洲的地理、歷史和憲制演化來看,「滿洲民族」具備豐厚的基礎和一致性。而從這一視角窺探滿洲,也發現藏在考古發現和漢文史料下面的「另一種滿洲史」,比如高句麗和唐國爭奪朝貢體系主導權、比如契丹和渤海的關係猶如國共對峙、比如「Easy Money」使勃極烈制度由盛轉衰、比如「滿洲大憲章」的覆滅和政治自由的喪失,等等,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慣常認知。這也是本書作為歷史書寫的獨特之處。〕
═══。。═══
本書的滿洲國,不是狹義上1932~1945年日本扶植下成立的「滿洲國」,而是廣義的概念,指的是歷史上在滿洲這片廣袤土地上建立的各個政權、它們之間的憲政演變關係、及可能被建構出來的民族共同體。因此,本書跳出古代東亞的王朝譜系和20世紀的中國中心正統觀,也不以「東北」這種「地方」身分來書寫,而首次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縱向書寫它從上古時代到20世紀的二千年歷史,並橫向剖析它的獨特性和憲制演化。
「滿洲」(Manchu)是皇太極創造的詞彙,最初的意思指的是結合滿洲人、蒙古人、朝鮮人、生活在遼東但已經滿化的漢人等新的人類集團、一個想像的共同體。「滿洲」(Manchuria)一詞也是英語系國家用來稱呼今日包括中國東北、東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在內的土地。本書作者劉仲敬借用了這個概念,但他指出,「滿洲」的歷史地理範圍,不僅僅是指今天中國東北的行政區域,而是包含了今日河北(燕地)、膠東半島的泰山以東(齊地)、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東蒙古,一直到俄羅斯濱海區這一塊廣袤的土地;它和古代日本的關係也一直非常密切,「滿洲海盜」出沒的日本海一直是古代滿洲、日本和朝鮮之間的交通和文化紐帶。
作者採用了文化人類學的分析方法,放棄「中國」這個政治概念,而是以東亞、內亞和東北亞文化區作為分析和詮釋框架。作者認為,中古以前的滿洲都是內亞文化的一個東北亞分支,強烈受到內亞草原文化的影響。蒙古高原到滿洲之間的「黑貂之路」就像「絲綢之路」一樣,是內亞技術和文化的輸液管道。13~15世紀的蒙古帝國,意味著內亞在文化和政治上主導東北亞和東亞的時代。之後內亞衰微,東北亞崛起。對應傳統的中國史學解釋,就是清帝國統治了中國、蒙古、準格爾地區和西藏的17~19世紀。如果從政權更迭的角度看滿洲的二千年演變,則在興隆窪與夏家店文化(上古時代)之後,首次出現的國家組織形式是燕國(前10~西元2世紀)、之後大致有高句麗(5~7世紀)、渤海國(7~10世紀),再次是遼(10~12世紀)和金(12~13世紀),然後是滿清(17~19世紀)覆蓋整個東北亞、東亞和內亞,終止於溥儀的滿洲國(1945年),滿洲最後被納入今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本書並非是一部嚴格意義的通史。作者的關切點是從憲制的角度分析滿洲國家的歷史演化。比如作者認為,高句麗自身的政治組織,最初是比較鬆散的專業集團聯盟,其王權隨著軍事和戰爭而加強,逐漸變成軍國主義和封建聯盟體系並存的二元國家。高句麗在和唐帝國爭奪朝貢體系的主導權而失敗,意味著東北亞取代內亞而主導東亞(中國)的過程,要往後三百年才由遼金部分實現。渤海國則是高句麗的後繼國家,也承襲了高句麗的二元性。
本書是劉仲敬「民族發明學」理論架構下的產物。民族發明是一種17~20世紀的全球現象,民族發明的結果,是現代意義的民族國家在政治上取代了過去的封建王國和帝國。最初發生在西歐、比如英法德的民族發明,引發了鄂圖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崩解,從而在歐洲出現一系列新興民族國家。在東亞也是如此,滿清帝國朝貢體系的瓦解,導致亞洲東部出現了中華民國、蒙古國、東突、北韓、南韓、滿洲國等新興民族國家。梁啟超發明的「中華民族」,就是現代中國想承接大清五族共和的疆域和遺產,打造民族國家而使用的政治概念,本身也是民族發明的一部分。然而中華民族本質上是一種「帝國超民族主義」,它試圖整合不同的語言和文化族群而打造現代民族國家,難度巨大,故產生種種問題。
📖═ More…..https://goo.gl/vLgS5M
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心得分享醫院研究護理師面試心得 - 護理板 | Dcard 的八卦
2021年9月24日 — 可以請問原po薪水嗎是不是跟網路上看的差不多三萬初呢? B12021年9月24日. ... <看更多>
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研究護理師資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2022年6月29日 — 研究護理師是什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研究護理師出路、研究護理師資格、研究護理師薪資就來披薩評價推薦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研究護理師是 ... ... <看更多>
研究護理師出路 在 Re: [問題] 若要從事CRA的話... - 看板Bioindustry 的八卦
喔喔喔~~看到護理系的學妹
趁帳號的主人上班時借帳號來回一下 XD
這位學妹好~
本身是小小研究護理師
目前的辦公室除了一位學姊還在碩士班就讀中以外
其他人都有碩士資格
所以應該可以分享一下經驗
首先
到底先唸書好還是先工作好
這部分我覺得還是要看你自己(有講跟沒講一樣)
因為如果只是為了學位去唸
你會有痛苦的二年
但如果是想有些收穫
去唸點東西還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因為妳文中提到你希望碩士班學到的東西是貼近臨床的
所以我假設你潛意識還是有警訊
希望自己能有臨床經驗
但是根據我的經驗
碩士班學生就是老闆的data生產工具
實際上學到的到底是不是你要的
這部分我就不給太多建議
你可以再考慮看看
不過說說關於學歷和經歷的心得
我個人是:在還沒拿到碩士資格前覺得碩士很重要 在拿到碩士後覺得經驗很重要
我想應該很多人有這種感受
尤其是新人階段
所以就放寬心自己想清楚想要什麼就好囉
現在工作一陣子去念書的人也很多
人生的軌跡本來就不需要跟別人一樣
真的不用有年齡或其他外在的考量啦
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些現階段我在工作的時候看到的現況
首先
我自己覺得如果你有那張照
畢業後(不管是碩士還學士)去醫院混個兩年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這是決定你和別人不同的地方
我學妹跟你一樣應屆畢業念完碩士就去當了CRA
然後常常來問我一些臨床或收案上很基本的問題
當時我就有種“你不是應該要知道這些事嗎”的感覺
當然我知道他沒在臨床上混過
但很抱歉如果你本身是護理背景又很沒sence的搞不清楚狀況
那麼對我而言這個人就跟之前合作的CRA一樣(好像是生科背景吧)
說的話跟表現出來的樣子會讓你想問他“你還好嗎”這樣
我可以理解新手沒有去過臨床或是醫院現場會緊張
也搞不清楚醫院的運作
但是就像我說的
有沒有經驗是決定你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而且有了經驗你可以有更多選擇
例如我最近有發現不知道是我們醫院內規還是怎樣
以前徵SC的時候都還願意收沒經驗的
現在條件是越來越嚴苛
大多至少要1年臨床經驗或做過SC的人
這我可以理解因為臨床試驗產業很熱門
加上有些生科背景的學生畢業也來挑戰這一行
門檻墊高很正常
但是全台灣有20幾萬跟你一樣有護理師執照的人
有執照又有碩士班學位的人也不是沒有
加上還有學士後護理系的出現
我自己認識的已經有碩士班學位又去念學士後護理系的人也不少
所以有執照大概就是入門門檻
但實際修行跟際遇就是看人啦
這邊幫你統整一下我工作後覺得自己有收穫的部分
一、人脈
學妹你可能爬過文也知道CRA是什麼樣的工作
那麼以我的角度可以跟你說
不管是CRA或是醫藥代表
內推絕對是最快的選擇
或是雖然不內推
但是在醫院見過面也就三分情
你去面試時對方也不會認為你是完全的新手
面談就比較順利囉
至少你不會緊張嘛
娛樂的部分
人脈也是一種不錯的八卦來源
比如某個醫師為了省錢找了非醫藥相關科系什麼外文啊商學系的來幫他收案
(這是真的我真的遇過)
通常這種人我們跟他合作時就會比較注意他們的工作品質
以及絕對不能被他們凹幫他們做事(因為你幫了忙他們就順理成章全部推給你了)
當然對該PI的評價就...XD
消息靈通在醫藥產業其實很重要
想想如果你是廠商
你會想要你合作的醫師找這種完全非本科系的人來幫你做你的案子嗎
整個只能廠廠
事前不避開事後只能流淚
我看到那個案子的CRA我只能祈禱他撐久一點
二、能力
其實以研究護理師來說我就只熟研究護理師的工作
但我隔壁的同事是醫師助理
滿多像是報帳啊寫計畫書啊有時候我會問他
不過整體而言我覺得比我以前只上過臨床試驗課程來說對這個工作會比較有心得
很多的know how你要做了才知道
而我知道的是我有幾個朋友後來是被其他醫院的PI挖去他們醫院
每天準時上下班薪水也不錯
對他們而言就不是一定要當CRA囉
生活品質很重要
能力這部分我倒是覺得修行在個人
我之前跟別科的SC合作收案
主要負責案子的SC能力真的不怎麼樣
大概就是你在臨床上看到的一些愛擺老的學姊的樣子
也很挑工作做
不過如果你有心要往臨床試驗產業發展
只要比這些人努力一點
相信你是很容易被看見的啦
三、見識與格局
這邊說的見識與格局比較籠統
大概就是眼界這類的東西
不過我真的覺得......
醫院裡面真的什麼人都有耶!!!
如果你有目標
你會找到你的role model
如果你還沒有確定你的方向
這樣的環境會讓你知道你可以往哪邊努力
加上有些事情你換個角度看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比如說
我以前的研究所老闆每天都在為了研究經費嘆氣
每天罵說經費都被醫生佔走了
但現在看到我們醫院的醫師每天也是爆肝寫計畫看病人帶學生
以前那些老闆的抱怨就覺得沒什麼意義
說真的啦
路是自己選的
每天抱怨狀況也不會變啊
再來的話
如果你接觸的人夠多你會發現有些人很會唬爛
當你沒什麼經驗的時候你會相信他
但有點經驗以後就不容易被騙
這大概也是一種好處吧
四、實際
這邊倒不是說很功利
就是你的工作態度會很直接
這個protocal拿來能不能收、一個月能收多少個
大概你瞄一下會有個底
有些CRA會覺得我們這樣太過主觀
但是我們手上有多少病人、condition好不好適不適合收我們知道
所以我們會給CRA比較直接的回饋
再來就是對於人事物的看法也會變得比較直接
我不知道是因為很多人第一份工作就是CRA還是怎樣
有些以前的事情還帶到工作上來
這種就很討厭
我就遇過A公司的CRA跟我說B公司的CRA以前在學校的事情
還有一些B-CRA的工作表現
但我和B-CRA相處後我覺得也沒那麼糟
或是說就算他以前在學校犯過錯/表現不好
那也是以前的事情了
誰沒有犯過錯
他現在把工作做好就好
我自己對於A-CRA這樣的行為會有點疑惑
道理很簡單
現在都已經在職場上了
如果你還喜歡拿以前在學校的事情或是一些職場上的小事來說嘴
表示你一點都不專業
甚至是小家子氣
那你如果都這麼主觀的話
每去一個醫院一定都有人讓你不開心
你是不是也要到處講別人壞話或是講我壞話呢?
如果你看別人不順眼
也請你在專業上和對方競爭
出張嘴就不用了
那只是削弱你在這行混的本錢而已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到處都有你討厭的人
請問那時你要怎麼辦?
五、其他
有些人在醫院混久了可能會得到老闆的加給或是其他工作上的紅利
我自己是覺得有些資源在醫院會很好取用
例如說想學看病歷?學統計?學什麼碗糕的
醫院的資源很夠
看你怎麼挖
不然跟醫師同事混熟以後不懂就問也不錯
然後像我有些同事是在業餘發展事業第二春
專門幫寫protocal或是幫學生寫作業這種
每個月的收入可能會超過正職
或是在其他地方當舞蹈老師、在外面的機構當諮詢師之類的
其實出路還滿廣的
就是看你有沒有創意而已囉
缺點呢...
缺點我覺得就不用分段了
上面那一堆很大一部份是跟人的相處有關
你在工作時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
廠商、醫師、同事、別科的同事...
他們做事的方式還有你們怎麼合作很多時候不是你單方面可以決定的
要怎麼保持自己以及你們Team的底線
一方面完成工作一方面不損自己Team的權益
以及何時該為自己Team站出來
都需要學習
久了有時你會很討厭現在的自己
因為你失去了一部份的自我
然後如果你案件做多了你大概也不會一定想要當CRA
我認識很多CRA會來這行的原因是本來科系的出路太窄
但邊做邊抱怨的人也是有的
加上從事CRA的人背景一定比在醫院遇到的還要複雜
人際溝通需要耗費更大的心力
專業上需要精進的部分也更多
所以學妹你這麼早立定志向我想也不需要
真的喜歡再去做
至少你會心甘情願點 XD
最後總結一下這一大堆字裡面的一點心得
我自己也曾經是新人過
也遇過那種職場霸凌或是莫名其妙背黑鍋的事
新人需要的是證明自己的機會
以及對環境的適應力
不管你在學校上過再多的課、聽過人家講過再多的職場現實
自己的經驗才是自己的
先念書或是先工作都好
你的優勢是有那張執照
至於你要用那張執照如何發展就是你的選擇
其實我也很希望有更多護理系的學弟妹能夠一起在這行努力
臨床試驗領域雖然也有許多你受不了的人事物
但我相信如果你能夠自我砥礪
你就會不斷的進步
到時能做的事、能發展的專業就不會只限於CRA
你會有更寬廣的選擇
我知道現在的臨床護理環境真得很差
所以很多學弟妹根本不想走臨床
但不能只想著你“不想”做什麼
要想想你“想”做什麼
我去年曾經被邀請去一間廠商面試
最後一關是一位過去是護理背景的主管
但整場面談大多是在談他過去的經驗、有多罩等等
對於我的經歷他倒是沒有太多想知道的
最後雖然有拿到offer
但是我最後沒有過去
因為這間公司剛好是剛剛提到會講人家壞話的CRA的公司
如果這間公司培養出來的CRA是這樣
那麼我想我應該會不適應這間公司的文化
我的考量點是我“想”在更open minded的文化中工作
另一方面當然也是因為打聽過這間公司
覺得可能不適合我
但是婉拒一間之後反而有更多的機會可以選擇
所以我現在的想法是把自己想學的學好
讓自己更有競爭力
未來會有更多元的發展
你才不會是“不得不”做這行
而是“想要”做這行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真心想要從事的工作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9.77.165.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industry/M.1523079765.A.4EC.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