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完了這本書
而我,也是一個有亞斯特質的人
這樣的特質,也影響我的人生甚鉅
亞斯特質在人際關係上總是費力的
要刻意去學習各種一般人與生俱來的人際技巧
即使學得起來,
使用的時候又比一般人更耗費能量
這就是我們這群人說不出的苦衷
也長期不被大眾察覺與理解,
常被冠上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標籤
這本書就是讓大家方便認識亞斯特質的敲門磚
鄭重推薦給每一個人
認識身邊的人,甚至是自己身上擁有的亞斯特質
您的發現與理解,就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裝上亞斯雷達,你可以改變許多人的人生》
這是一本還沒出版,就開始帶來改變的書。事先看過書稿的人們,發現自己的前女友、先生、小孩、同事有強烈的亞斯特質,還有人因此想找心理師。出版後,有人原本只是想要從書中了解柯文哲,結果發現自己的亞斯特質似乎更強烈。有位亞斯特質明顯的醫師看完感嘆說,我真是對不起我太太。幾位亞斯特質強烈的女性讀者,又哭又笑地看完這本書。
這本書的讀者反應熱烈,因為可能有2.5%的人符合自閉症、亞斯伯格症診斷,有10%的人有「值得注意的亞斯特質」但沒有自覺。讀完這本書後,人們發現身邊許多親戚朋友有明顯的亞斯特質,而且對工作、婚姻、社交帶來影響。如果能協助他們自我覺察,將能帶來許多改變的機會。
當我開始鑽研「成人亞斯特質」,發現台灣與歐美國家的鉅大差距。他們有強大的亞斯社群,有能力出版精美刊物,網路論壇上有豐富的討論,亞斯作家寫自身經歷可以成為暢銷書。符合「亞斯伯格症」診斷的青少年、成人,可得到來自政府與教育體系的資源,大企業會安排「心靈導師」協助亞斯員工進入狀況。沒有正式診斷,但有強烈亞斯特質的人----好比說像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可以從看不完的網路資訊瞭解自己的腦神經特質。
我搜集了二、三十篇自我揭露亞斯伯格症診斷的英文報導,每一篇都訴說著:「三、四十歲診斷亞斯伯格,我這一生終於說得通了。」察覺自己的腦神經特質,讓這些成年人鬆了一口氣。研究顯示,偵測到自己的亞斯特質,對多數人會帶來正面影響。
所以,當我搜集到足夠的資訊,就趕快找出版社出了這本《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
我希望台灣媒體、政府、意見領袖能了解成人亞斯議題,快速追上跟歐美國家。我想讓讀者能彷彿裝上「亞斯雷達」,偵測出有強烈亞斯特質的伴侶、親友、同事、同學。
大量閱讀成人亞斯相關書籍,是帶來改變的第一步。
《亞斯基因孕育天才,但也常伴隨悲情的命運》
學者專家推測,有許多基因決定著亞斯特質。高濃度的亞斯基因,常伴隨特殊能力,產生天才、學霸、與許多勤奮的專業人員。亞斯特質強烈的人,比起相同IQ的同學,常會有更優秀的學業成績。
但,亞斯基因也常帶來孤獨、寂寞、缺乏長期好友,嚴重時變得憂鬱、焦慮、甚至自殺。個人條件、家庭背景普通的亞斯人,常無法適應學校、職場,被排擠、霸凌、當作邊緣人。
為什麼我要強調「可能有10%的人有『值得注意』的亞斯特質」?多基因遺傳,讓許多人都帶有一點亞斯基因。許多研究數據讓我們推測,濃度最濃的10%,較容易因為社會適應不良,導致原本的才能無法發揮,落寞一生。
美國科技業聚集來自全世界的亞斯天才,打造堅強的科技基礎。美國富豪家庭帶有亞斯特質的比例緩緩上升。大企業擬定方案,特意引進有強烈亞斯特質的員工,高階的人力顧問公司協助尋覓亞斯人才。歐美國家意識到我們必須在家庭、學校、職場提供協助,減少因為無法適應社會而殞落的亞斯人。
為了台灣的未來,你能做什麼?你可以協助將這則訊息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能意識到「亞斯特質」的重要性,讓更多資源投入協助亞斯人適應社會、發揮長才。亞斯人的創造力、持續力、分析力,是台灣的重要資產,別讓亞斯人因為較笨拙的社交能力而被埋沒、或因此陷入憂鬱、得不到發展空間。
《社交會累的亞斯人,模擬器跑雙作業系統的大腦》
人類大腦有很大一片區域負責社交(與社會互動),通常當我們暫時沒什麼任務要做時,社交大腦就會立馬活躍起來(詳見《社交天性》)。「社交」默默地吃掉大腦許多熱能,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觀察別人的表情、動作、聲調、姿態、遣詞用字,思考別人沒說出的想法是什麼,回想在「人際政治」上還能做些什麼。
亞斯人的核心特質,是不太靈光的社交大腦。從小對朋友、同學的話語,太過於字面上的理解,不知道別人心裡真正的意思,導致接話、插話、開啟新話題有困難。不是受歡迎的聊天對象,就容易被排擠、當空氣、好像局外人,甚至被霸凌。因為猜不出別人內心,有時講話白目,有時會在受到挫折後變得退縮寡言。
亞斯人為了適應社會,會試著調整自己,學習、模仿別人的社交模式,或先在自己腦海裡排演,準備許多套劇本、範本,以便隨時拿出來套用。有許多亞斯人適應得很好,讓外人完全看不出來有亞斯特質,但代價是「大腦很累」。
我們可以想像,亞斯人的大腦作業系統,就像是嚴謹、一絲不苟、追求秩序與邏輯的Mac OS系統,為了跑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程式,要安裝「模擬器」,在模擬器裡執行Windows程式。這一定會消耗更多CPU能量,而且某些功能無法100%執行。
有些亞斯人在需要社交的活動後,回到家就覺得很累。有些亞斯人只能撐一場社交活動,到第二場就開始覺得大腦打結。國外有本亞斯人名作叫做「假裝很正常」:努力地適應「正常人類」世界不合邏輯、很沒道理的社交生活,消耗掉自己的大腦能量與發展潛能,這就是許多亞斯人的寫照。
《卡珊德拉症候群,好男人背後辛苦的女人》
卡珊德拉是希臘神話裡的的女祭司,被太陽神阿波羅詛咒她的預言都不會有人相信。許多亞斯先生在外形象很好,勤奮工作、顧家、待人和善老實,他們的太太如果對外訴說自己的委屈,往往無人相信,這叫做「卡珊德拉症候群」。
這些太太有什麼委屈呢?固執、堅持、淡漠、缺乏情趣、白目、除了工作不知道談什麼,還有偶發的暴怒••••••許多亞斯先生在外適應良好,但回到家裡,一些亞斯特質難免表現出來。畢竟,一直偽裝是很累的。
卡珊德拉症候群造成許多外表幸福的家庭裡不快樂的太太。先生通常還是外人眼中的好先生、好爸爸,但有許多點會讓太太很受不了。如果大家都不知道什麼成人亞斯特質,這些問題就不容易釐清,太太也常因此成為莫名被責怪的對象。
《被忽視的性別議題,雷達下低空飛過的女孩們》
近年來歐美國家的熱門話題是:過去亞斯伯格症的診斷準則,是從男童發展出來,忽略了女童的症狀表現很可能並不一樣。於是有許多亞斯特質強烈的女童並沒有被注意到。
這些女童長大後,有些會無法適應辦公室文化而被排擠、工作不順利;有些會因為要求完美、規則與秩序的個性得到主管賞識,等到四五十歲卻發現自己缺乏長期好友、長時間孤單寂寞;有些則缺乏跟異性交往的能力,就算認識也難以維持。
這些亞斯特質強烈的女孩,學生時代就常覺得自己好像局外人,打不進班上女生的小圈圈。學業成績差一點的容易被霸凌,好一點的還是容易覺得自己是異類。有時過於天真的個性,會讓自己愛上不該愛的男人。
如果你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知道成人亞斯的資訊,得到最多助益的,將會是這些亞斯女孩。因為,同樣有亞斯特質,女性的自我覺察能力、追求改變的動機,遠遠大於男性。這些女性,需要從學生時代就得到來自父母、學校與朋友的支持。如果得到支持,她們將擁有最大的潛能來改變。
《發揮亞斯力、或被社會排除?我們每個人都能做的事情》
許多亞斯人都有適合他發揮的事情,科學園區裡有許多亞斯特質強烈的工程師,醫師、藥師、會計師、網頁設計師、翻譯等,也都是適合亞斯人從事的行業。有些亞斯特質強烈但從未察覺的女性,在企業界、社運團體、公益團體擔任主管。
亞斯特質常帶來兩極化的發展。亞斯基因常伴隨系統化、邏輯化的大腦,工作專注,有條有理,擅長研擬與遵守SOP。但亞斯人也常因為社交技巧笨拙、不太會察言觀色,不被職場前輩、主管喜歡。我在診間常見到四十歲左右的病人,學歷、工作能力不差,但一直換工作、直到中年就業困難,最後變成憂鬱症。會談幾次後漸漸察覺,強烈的亞斯特質,可能才是他人生不順的主要原因。
父母與教育體系如果能及早察覺青少年的亞斯特質,可以協助他針對自己的特質與興趣,接受未來適合、想做的工作必須的專業訓練,取得必要的學歷與證照。職場裡的主管如果知道什麼是亞斯特質,也較能協助員工適應新環境,避免因為人際問題影響公司的生產力與競爭力。
我們必須讓「什麼是亞斯特質」漸漸成為多數人的常識,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理解每個人的差異,才能讓亞斯人的才能都能好好發揮。
《如果早知道,我的人生會不一樣嗎?》
有些讀者看完書後,驚訝地發現亞斯特質似乎驗證、預言了他的一生,原來每個人的腦神經特質,對自己會帶來這麼大的影響。然後不禁感嘆,如果早知道,我的人生會不一樣嗎?
人生充滿機運,也沒有什麼必勝的法則。但,「如果早知道」,至少我們可以納入決策考量,要不要改變、調整自己適應這世界?值不值得?會不會有反效果?我們需要豐富的知識,才能作為判斷的依據。
「亞斯特質」的論述,來自於人類累積七十幾年的大量研究,成千上萬篇學術論文,現在每年還有許多一流大學的研究生以這主題撰寫博士論文。雖然人類對自己大腦的理解還是相當有限,但我們依稀知道,每個人的大腦特質,可能都會有一部分跟「多數人」不太一樣。
理解自己的「不一樣」、理解其他人的「不一樣」,從閱讀《我與世界格格不入》開始。也期待未來有越來越多人,從自己的大腦特質出發,撰寫適合大眾閱讀的心普、科普書。
廣泛閱讀,是理解自己、帶來改變的第一步。這是一本好讀易讀、看完適合多買幾本送人的書。理解、覺察,將會是改變的開始。
各大連鎖書店均已到貨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965?loc=P_003_071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s/basics.asp…
PCHome:
https://24h.pchome.com.tw/books/prod/DJAK1S-A9009G17P
TAZZE:
https://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56822
附註:
一、這篇文章裡的「亞斯人」,指的不是「符合亞斯伯格症診斷的人」,而是「有值得注意的亞斯特質的人」。
二、書寫跟「亞斯」有關的文章時,還是得提醒讀者,每一位亞斯都不一樣,不要因為任何文章的敘述就對亞斯人有刻版印象。亞斯人有學習能力,有少數亞斯人是社交高手,甚至能管理行銷或公關部門。有些亞斯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很好,只有在伴侶前會露出本性。一般來說,亞斯人的「社交性驅力」(sociosexuality)較低,但也有亞斯人成為調情高手、或沉迷追求一夜情。在講台上或面對直播侃侃而談的網紅、企業創辦人、政治人物,也都有可能帶著強烈的亞斯特質。
三、「亞斯特質」的研究,是從七十幾年前的自閉症研究開始。腦科學家漸漸發現,有一種人類腦神經特質可稱作「自閉症光譜」,可在許多人身上發現,「濃度」強的,被稱為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比亞斯伯格症濃度再輕一點的,英語稱為autistic-like traits (自閉症特質),或broad autism phenotype (廣域自閉表現型,BAP)。台灣自閉症家長曾群起反對「自閉」的中文翻譯,台灣的成人亞斯社群很明顯也比較喜歡「亞斯」這名詞,所以我在書裡統一使用「亞斯特質」。
四、「亞斯特質」不等同於疾病,沒有精確的「診斷準則」,所以我們無法明確統計出「值得注意的亞斯特質」的「盛行率」是多少,10%是個概括的數字。10%的來源是:(1)符合「自閉症光譜疾患(含以往的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精神醫學診斷準則的人數有多少?目前美國的統計,在小學生已經來到1.7%且節節上升。學者推測,這類普查,至少會漏掉15%沒計算到。再加上被忽略的女性亞斯特質,符合診斷準則的人應該有2~2.5%。(2)第一類符合診斷的人的近親,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在各項研究裡約有20~30%是「未達診斷準則、但有較高的BAP分數」。(3)在完全沒有人「符合診斷」的家族裡,也還是會出現BAP分數高的人。這些亞斯基因有可能來自婚配,也可能來自基因突變。(1)+(2)+(3),10%是合理估計。
五、二〇一一年有一份刊登在國際期刊的研究,針對五萬位韓國小學生進行詳盡的調查,發現有2.64%符合自閉症診斷,且三分之二並沒有被察覺。這統計數字,還不包括那些因為「診斷準則偏向男性特徵」而沒被計算進來的女性。這說明帶有強烈亞斯特質的人數,恐怕遠超過多數人想像。
六、國外研究篩出的「BAP分數高的人」,通常在15%左右,而這些人在統計上會有明顯較高的焦慮、憂鬱、孤獨、寂寞、缺乏長期好友、以及自殺傾向。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注意、關懷、支持這一群人的主要原因。雖然亞斯特質明顯的人,有許多成功的專業人士與創業家。但,格格不入、不被理解也無法理解自己、長期抑鬱無法發揮長才的人,人數恐怕會比「成功人士」多很多倍。
七、「亞斯特質」只是人類常見腦神經特質的其中一種,當你覺得誰可能有亞斯特質時,還是得記得,「亞斯」只是他大腦特質的一部分。我們可透過閱讀亞斯特質來瞭解人類行為與人類大腦,但也要切記,不要用「亞斯」來定型化一個人。
好啦,如果你已經辛苦地看到這裡,我再附上一些連結:
1014、1021、1027的三場演講、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1599302735141/
我在Readmoo電子書已經開放預購的《亞斯四書》
https://readmoo.com/campaign/2018/10/asperger/index
大人的亞斯學—成人亞斯知識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spie.tw/
看完這五千字,請你記得按讚、分享。雖然我是精神科醫師,不過我沒在「兒童與青少年心智科」受訓過,我不懂得如何診斷與治療亞斯伯格症。我的強項是資料整理與書寫。我在寫推理小說《恢復記憶就得死》的過程中察覺自己的亞斯特質,之後投入時間找出800個網頁、30本Amazon Kindle電子書、150個PDF檔案文獻,寫出《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明年我還是會轉回繼續寫小說的狀態。我希望藉由銷售數字,讓台灣出版社看到這類書籍的市場,讓出版界願意投資在其他亞斯作家,或翻譯更多國外的亞斯名作家作品。我的努力,必須加上你的購買與分享才能完成第一步。接下來,就要交棒給其他出版社與亞斯作家了。
「研究生推薦信範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 關於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Facebook
- 關於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推薦信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長官寫的推荐信(第5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網路上關於主管推薦信範本-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網路上關於主管推薦信範本-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網路上關於主管推薦信範本-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研究所推甄-書審篇》自傳&推薦函撰寫技巧大公開 - YouTube 的評價
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Facebook 八卦
《研究生 Talk》第三季要改版了!
我想要來聊聊這次的改版。不過在這之前,我想聊一下做 Podcast 這段時間的一些事情。
—
Season 1
這個 Podcast 節目,從前年年底 (2019) 開始製作。一開始會做,有個很大的原因是 Youtube 做起來有點太耗神,再加上我龜毛的個性,週更的進度基本上會吃掉我一整週所有的時間。但是我一直想要嘗試做「文字以外的創作」,不太想完全把 Youtube 給放掉。剛好那時有幾個朋友在做 Podcast,問我要不要試試看。我就把簡單的設備準備一下,開始錄音了。然後慢慢的,也放掉了 Youtube。
第一季的節目做了 30 集,以單口為主。那時對Podcast 的認識有限,腦中的模板都是以前在美國和日本聽的節目類型。當時中文的 Podcast 節目,我大概只有聽《科技島讀》,《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星箭廣播》跟《百靈果》。前三個是新創圈的朋友所推薦,而百靈果則是因為剛好是臉友,那個時候覺得好酷,就聽了。不過這些節目都是對談或訪談的節目,我剛起步,光是要搞定對談的設備都不知如何下手。最後找了個常聽的日本單口節目當範本,就開始試做了。
還記得當時我挺雄心壯志,想說 Youtube 我都能努力週更了, Podcast 來做個一週三更總沒問題吧。於是,我度過了超級惡夢的三個月XD
每天的日子就是找題材,做功課,寫腳本,錄音,剪接,上架。
當時因為是測試的心情,我把所有能做的題目都丟上去試試。做了十集的節目「談信用卡」,也做了十集的節目聊「日本文化」,另外還有十集的「科技深度議題」。至於節目名稱,因為實在太難想,剛好那時有個朋友叫 TK ,做了個關於創投的節目 「TK Talk」。我想說,聰明欸,加個 Talk 就可以開始了。於是我就如法泡製,粉專名字加個 Talk 就開始了。(好啦這是玩笑話, TK Talk 是超級深度的科技新創創投節目,想長知識一定要去聽)
第一季做完之後,剛好美國的感恩節有各種大拍賣,就順勢買了一組設備,決定要來挑戰訪談。
—
Season 2
當時做了很多功課,也邀了一些朋友。畢竟「研究生」這個平台,是從寫旅遊和信用卡開始,因此整個訪談名單都是以旅遊圈的朋友為主。從聊跟團旅遊還是自助行,到各國的旅遊達人。然後就在第一集要上線的時候,這世界發生了件事情。
對,疫情爆發了。然後,Podcast 也大爆發了。不過,我的腳步卻慢了下來。
疫情爆發後的這一年,應該算是我人生中身心靈都不太順的一段時間。畢竟過去的人生中,旅遊佔了非常大的一部分。坐飛機做的最頻繁的一年,大概有六十天在天空上。那時候護照還要蓋章,有一次在日本入境的時候被警告說護照已經蓋滿了,要去加頁,不然下次不給入境。
關於旅遊的事情能說得太多,我們之後別篇文章聊。這邊聊到這個,只是想讓大家了解,疫情對於平常工作會需要坐飛機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生活調整和挑戰。
當初想要做旅遊題目的 Podcast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立馬轉型。本來要從聊旅遊的議題,慢慢地轉到聊書,聊工作,聊人生。
—
Season 3
大概是因為去年開始,我在台大教媒體創作,也著手了一些小型的創作者研究,當我在製作《研究生 Talk》的時候,不自覺的就幾以創作者為主在邀約。而在我規劃 第三季 的某一天晚上,浮出了這個念頭:既然是在跟創作者聊天,不如就讓《創作者說》吧。
從下週起,全新的《創作者說》就要開始了。每週四上線一集,這次的目標是一季12 集。每一集節目,我會邀請一位創作者,來跟大家一起聊聊他的作品。目前的設定會是一本書,或是一部劇。我想在節目中去聊這些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故事。這邊要提醒大家的是,因為要聊文本本身,所以難免會討論到書和劇的內容。如果有比較重要的劇透,會在節目中提醒。
之後我也預計會邀請各種不同類型的創作者來談創作。
我想聊一下這次的LOGO 設計。
這個 LOGO 是一個復古的美式雜誌版頭。底下留白,因為內容都在 Podcast 裡面。沒有複雜的設計,希望大家在瀏覽 Podcast 看到這個節目的時候,會回想到純粹欣賞作品的感覺。點下去,聽我們聊創作,聊文本,聊創作者賦予作品生命的那段時光。
每一集我也會像第二季一樣,在臉書和 IG 跟大家分享訪談後的心得。
—
除了這個《創作者說》之外,臉書我還是會寫些文章聊聊, Clubhouse 有適合的主題我也會去討論。然後比較碎的事情,我會放在 IG 限動,歡迎追蹤。等疫情過去,以往的旅遊文和信用卡也會繼續。(好啦,應該會忍不住開始寫了)
大概就是這樣。
謝謝大家一路以來的支持。
我的 IG 連結:
https://www.instagram.com/pointsjourney/
《創作者說》Podcast 的連結,記得追蹤:
Apple Podcast:
https://researcher.studio/Apple-Podcast
Spotify:
https://researcher.studio/Spotify
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長官寫的推荐信(第5頁) - Mobile01 的八卦
JacobJames wrote:其實他本來也是想叫我自己寫...但是我用很可憐的表情看著他以後他還是幫我寫了...我自己實在寫不出來讚揚自己的推薦信....(雖然書審資料已經寫的夠 ... ... <看更多>
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網路上關於主管推薦信範本-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八卦
【推薦信範例】推薦信的撰寫方向與指南推薦信,堪稱研究所備審資料的精隨所在,透過學校教授或是工作單位主管的推薦,都可以讓評審委員對你撰寫的自傳加深說服力! 長官寫 ... ... <看更多>
研究生推薦信範本 在 推薦信 - Dcard 的八卦
我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報了大概八到九個校系的研究所,其中有六個系所需要教授的推薦信,大概至少要有十二封以上的推薦信,所以我就想說,找四到五個系上認識的教授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