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森林的問題到底嚴不嚴重?
過去40年,亞馬遜減少了20%的覆蓋面積,從410萬平方公里減少到330萬左右。有研究認為,減少比例達到30%之後,會產生無可逆轉的草原化結果。
雨林的縮減當然與人類的行為有關。過去這裡有火耕的傳統,但畜牧業的發展(尤其是牛)才是導致大規模縮減的主因。
雖然這個縮減的速度在2000年後因為環保意識的抬頭而有減緩,但專家仍然預期在20年後,亞馬遜雨林會減少40%以上。
焚林開墾的問題一直都存在,在我小時候,拯救雨林也曾經是非常流行的口號。開發中國家,例如巴西和中國常常在這個環保浪潮中抗議,歐美人都把自己家的樹砍完了,才指責別人不夠環保。
這一點是事實,但也難以構成我們放棄拯救雨林的理由。亞馬遜雨林佔地表總面積大概2%,但卻擁有地球上超過10%的物種,吸收了大量的碳。對於地球環境與生物多樣性是很重要的存在。
巴西原本就有法規管制焚林開墾,但由於現任巴西總統波索納洛是個不折不扣的開發派,不執行法規,放任開墾行為,才造成今年火災比去年攀升80%的情況。
雨林問題雖然牽涉到國際政治角力,但巴西總統波索納洛也不是好人。放任焚林開墾行為之外,也侵害雨林原住民的法律保障生活圈。
這個關注雨林的網路熱潮提醒人重新注意雨林問題很好,但是我們也不應該被錯誤的訊息所恐嚇。因為現實已經夠殘酷。
在我們指責巴西的時候,其實可以順便思考一件事。我們常常把碳排放當作一個國家環保程度的標準。全世界碳排放最嚴重是中國,但人家有14億人口,說總量並不公平。如果以平均來看,美國人是中國人的兩倍,一年排放16噸。
台灣有11噸,日本10噸,歐盟國家的平均是6.9噸。但巴西是多少?他們是2.3噸。我們說畜牧業是造成雨林消失的理由,但巴西畜牧業有八成都是外銷到歐美。所以當你把環保問題歸咎到發展中國家時,難怪人家會有點不開心。
所以拯救雨林有很多面向,因為有輿論壓力,巴西政府也不得不開始積極面對這個問題。而援助當地的原住民也有助於幫助保護雨林的存在。
但是這個世界同時也是互相連動的,改善自己國家的環保現況也很重要。並不是一時熱情、分享來路有問題的圖文照片就能改變現況。
深夜想想,不想讓大家誤會雨林並不重要,更沒有說雨林大火是不存在的。雖然我本來就沒那個意思,但我不希望大家在留言區裡吵架,也歡迎批評與指正我的觀點。謝謝啦。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BrianCuis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棵在家門前擱置了幾個月沒處理的樹,終於等到了伐樹達人好友有空,就在2016年9月中的某個周末被支解了。話說,這我們砍了數十分鐘才應聲倒下的樹,不知那兇手啄木鳥是怎辦到的,竟然可以在樹幹裡頭挖啄出那麼大的一個洞,這真的就是「滴水成鑿」的最佳寫照之一吧! 砍那天剛好是來自台灣高雄的好友們來訪,於是等...
砍樹法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夢想驛站》
【中印緊張衝突中的闗鍵角色:不丹報導採訪系列之一:1949年當時英國把不丹交給印度,從此成印度藩屬國,但如今的不丹希望與中國一帶一路接軌,於是間接誘發中印邊境衝突,其中爭議土地,有四段在不丹:世界周報撰述委員呂怡青 攝影記者彭智宏不丹採訪報導】
「不丹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我們也有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樣的問題。我們也必須發展,我們也必須趕上世界的腳步。有時候我並不相信這個說法。然而,每每看到這片大自然,人們為此而來,我就會感到驕傲。我們擁有國王,英明的領袖,讓不丹既能維持原始純淨的樣貌,同時不忘兼顧發展的道路,我為生在不丹、以及身為不丹人而
感到幸運且驕傲。」~~農林部長Pema Gyamtsho
不丹。隱身在喜馬拉雅山中的神秘王國。
夾在中國大陸和印度之間,數百年來對外隔絕、與世無爭,
幾乎被時間遺忘。
直到推出以「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取代「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發展願景,
將精神感受置於經濟滿足之前的施政主張,才引起外界注意。
這個名詞最早由旺楚克王朝第四任國王於1972年提出。
出發點是建構能為佛教精神價值觀為主的特殊文化,
服務的經濟體系,以避免步上開發中國家因追求迅速繁榮而犧牲環境的後塵。
2008年,不丹從王權統治轉型為君主立憲,GNH正式入憲。四大支柱中,保護自然環境的永續理念,被列為邁向快樂的第一要素。
首屆內閣的農林部長Pema Gyamtsho說:「不丹憲法規定,全國必須有百分之六十的區域被森林覆蓋。這是法定面積。目前全國森林面積已達百分之七十二,這是很高的覆蓋率,如果再計入農作物和綠色植被範圍,比率甚至更高,接近百分之八十。」
Pema Gyamtsho是民主政體成立後,首屆內閣的農林部長。這群專業技術官僚努力不懈貫徹國王理念,讓五個國家公園、四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一個自然保留區,總面積超過一萬六千平方公里的目標,在過去十年間獲得實現。若加上待頒布的三千平方公里生態走廊,
全國超過一半以上國土列入保護區,
其中蘊含豐富的稀有物種,居世界之冠。
卓越的育林成果,讓不丹在2015年巴黎氣候高峰會(COP21)上,宣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碳中和國家。
相較於過度蹂躪自然的尼泊爾和西藏,不丹擁有濃密的綠地、沁脾的空氣、純淨的水源,無毒的土壤。政府還宣示境內有機農業須達百分之七十五的目標。
在不丹,生活中的食物供應鏈上,
看不見麥當勞、肯德基和星巴克這些代表資本主義的速食產物。
全國七十六萬人口,世代都以虔誠謙卑的心,和大自然共存共榮。
不丹農民:「我大概每隔一兩天左右做一次起司。但母牛這陣子生病了,所以做得比較少了。
除了自己吃,也拿到市集去賣。牛是我們最重要的動物,既從事耕作,也是食物來源。動物如果老了,
或者如果病死,也不會被宰殺,我們會待牠們死亡後好好埋了。快樂這種東西就是,如果你一直要更多享受,那慾望就會永無止盡吧。」
佛教講的是萬物相互依存,基本上就是彼此如何和平共處,
不只與人類、與其他形式的生命,甚至那些超越現代科學知識系統所能理解的部分,也就是那些所謂看不見的、非人類的眾生。 研究佛教教義和藏區文化的Dr. Phuntsho,是不丹第一個取得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的學者。
他認為,宗教信仰對不丹最大的加持,是啟發人們發自內心認同眾生平等、進而愛屋及烏、珍惜環境。不丹有嚴格的環保環評法令,包括禁止攀登六千公尺以上山岳,禁止私自砍樹、打獵和採礦,禁止進口化學肥料,甚至禁用塑膠袋。
此外,政府還在2004年頒佈了全世界第一個禁煙令。
即便在佛教傳入之前,不丹都有非常濃厚的文化,主張和大自然彼此結合,不只是對大自然深刻且堅定的崇敬,甚至還要和大自然和諧共處。這是不丹的世界觀。
尤其在談論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時刻,這種價值觀更是重要。
農林部長Pema Gyamtsho說:
「在國內我們還得擔心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發生,會讓流入河流的冰河雪水量變得十分不穩定,有時缺雪,有時暴雨,這幾個都是長遠的未來裡,
讓人擔憂的問題。」
在採訪團隊停留期間,感受到全球化為不丹帶來的挑戰,如何考驗著這個古老民族的智慧。
不丹國內的意見衝突也日益升高,有了民主制度後,人們開始想要開闢更多道路,興建更多學校,蓋更多公共建設,這對經濟發展如何與環境品質妥協的問題, 形成了壓力。
輿論目前正就是否讓某條道路開發案的環評過關而爭論不休。
這條道路所經之處不只是極大片林地,更是老虎棲息地。政府最後承諾,在完成環評前絕不發出許可,絕不為滿足少數人通行方便,而犧牲了廣大眾生的幸福。
聽來也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但想起「生物多樣性之父」、前哈佛大學教授威爾森(Edward Wilson)
曾說,在激進的年代,對抗地球暖化和氣候變遷,要用激進的手段。
不丹,成了實踐威爾森主張的最佳範例。
我們的願景是作為一個獨立,自我依賴,小而美,團結的國家。
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也是往後所有政府的重要課題。
維護自然環境,只是不丹達成快樂的第一個步驟。
這個稱自己為「Druk(Thunder Dragon)」的雷龍之國,還有更多驚喜。
砍樹法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全球最大熱帶雨林,有「地球之肺」稱號的亞馬遜森林正遭遇有紀錄以來範圍最廣也最頻繁的火災。但今年並非遭遇乾旱,問題指向是人為的過度開發,今年初上任的巴西右翼總統波索納洛卻把矛頭指向環保團體,並以殖民心態回嗆全球多國的關切。直到法國、愛爾蘭拿貿易協議做為要脅,逼巴西政府積極處理,波索納洛才決定出動軍隊,但由於亞馬遜雨林占地比整個歐洲還要大,巴西也坦承,滅火恐力有未逮,危機能否及時化為轉機,仍在未定之天】
橫跨八國,佔地700萬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熱帶雨林,由於面積是全球雨林的一半,生物多樣性也最豐富,且每年可吸收多達20億噸的二氧化碳,替地球製造20%的氧氣,過去一直有著「地球之肺」的稱號,但隨著森林砍伐日益加劇,2005年亞馬遜又遭逢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維繫地球生命的肺,正一天天地感到窒息。
(新聞旁白)_
亞馬遜(雨林)著火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今年以來已偵測到創紀錄的火災數量,超過72000起,烈焰吞沒了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大片區域,煙霧飄散得既遠又廣 它使天空變暗,甚至遠達起火地區南方兩千多公里處的聖保羅
這是史上頭一遭,巴西亞馬遜雨林以破紀錄的速度劇烈燃燒,幾乎每分鐘都足以摧毀掉,一個半足球場大小,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總署,最新發布的森林火災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一到八月,全巴西共發生了7萬2843起火災,相較於2018同期增長了83%,是自2013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同時自15號以來,衛星空照圖顯示,巴西共發生9507起火災,大部分也都位在亞馬遜流域,且霧霾蔓延到鄰國秘魯 波利維亞和巴拉圭,整個南美洲都難以倖免。
(波索納洛/巴西總統)
關於亞馬遜雨林的火災,我覺得它可能是由非政府組織「自導自演」,因為他們需要錢,所以刻意為巴西帶來問題
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率先把責任推給環保團體,波索納洛這位有著「巴西川普」稱號的右翼總統,自今年一月主政以來,便高舉發展經濟的旗幟,力主鬆綁環保法規大舉開墾雨林,並高調駁斥「環保重於一切」的論調,《衛報》報導 就算沒有這場森林大火,光是今年五月,巴西境內遭到砍伐的雨林面積,也高達739平方公里,換算下來,每分鐘就有兩座足球場大小的雨林消失,緊接著八月初《經濟學人》雜誌,也正式以封面故事點出亞馬遜雨林的危機,直言「巴西有能力拯救地球最大的森林」,「也可以摧毀它」,卻沒想到這麼快就迎來了這場致命野火。
(Paolo Brando/亞馬遜環境研究中心學者)
今年和之前最大的不同在於,去年亞馬遜火災的增加和乾旱有關,今年我們並沒有發生重大乾旱,但我們仍然看到火災大規模地增加,如果我們看到這個情況,最可能的原因在於,這些火災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正如我所言,10個城市幾乎占據了森林砍伐的50%,因為火災是森林過度砍伐的副產品,是消除所有生物質肥料的最後一步,我擔心的是隨著乾季的不斷延長,下個月會有更多乾燥的條件,這些乾旱嚴重的問題都可能導致森林大火,然後它可以燃燒蔓延數十萬公里,例如燃燒面積可能又擴大10%,是10倍或20倍柏林的大小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說法,亞馬遜雨林因其潮濕環境,歷史上相較於其他森林地帶,較少出現森林大火的嚴重天災,然而近期受到全球暖化,森林濫伐,乾旱及沙漠化的多重衝擊下,亞馬遜雨林大火確實越來越頻繁,再加上巴西和亞馬遜地區盛行的農業方式,向來是砍伐樹木後將其點燃,以便用於農業用途,新上任的波索納洛政府為鼓勵這種模式,還大幅削弱了環境部門對亞馬遜開發的控制權,英國媒體包括衛報及BBC報導稱,今年巴西對雨林管理上的罰款數量,比過去11年都要來得少,實地抽查雨林開發情況的次數也大跌七成。
(抗議民眾)
你要怎麼面對你的子孫
巧的是此刻正好是2019巴西氣候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齊聚一堂,針對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積極研擬因應對策,這位巴西環境部長卻幾乎要被噓聲淹沒,因為他在2016年才被揭發更改環保計畫地圖,圖利採礦公司而遭到定罪,對正在燃燒的亞馬遜雨林大火,拿不出任何辦法,卻有臉待在台上夸夸其詞。
(Manuel Pulgar Vidal/前祕魯環境部長)
我認為此刻在巴西舉辦氣候週會再好不過了,因為今天在全體會議開幕式上出現了,批評巴西環境部長的聲音,這也證明了三件事,第一我們沒有空間否認氣候變遷的存在,它被排除在討論之外,因為已經有如此強烈的氣候證據,證明否認是荒謬的,第二有這麼多公民來抗議,而且不只是今天,所有的孩子會在星期五罷工上街頭抗議,人們要求採取更多行動並告訴政治人物,你們沒有做好你們該做的工作,第三是承認我們正處於危機和緊急狀態
亞馬遜的開發熱潮從1970年代開始,有權有勢的外來地主陸續把整個森林剷平養牛 種大豆,整整半世紀,亞馬遜雨林被砍掉的樹,比歐洲殖民開始的450年還要來得多,粗估盜伐後留下的馬路多達17萬公里,讓以前到不了的森林,從此門戶洞開。
(國家地理雜誌編輯/史考特華勒斯)
他們到達很深的地方開始濫伐,一旦路成形,便成了侵占者的捷徑,包括地霸也跟著進來這個保護區開始罷占,我們過去數十年,已經看到這些在亞馬遜雨林發生
當年從巴西出口的大豆,有將近一半銷往歐盟,中國買進20%,牛肉則有34%和19%,分別被賣到歐盟及俄羅斯,至於木材整整一半是銷往美國,靠著出口為巴西賺來滿滿外匯,但短短數十年,巴西內部卻已有上百人,為了捍衛雨林慘遭地霸買兇殺害,卻仍前仆後繼,誰也沒想到,如今的亞馬遜雨林,竟是由政府雙手奉上給企業營利開發。
(Ricardo Galvao/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前執行長)
在這個政府裡,很顯然存在明顯的,反對科學的意識形態,因此如果政府沒有採取強有力行動,來阻止森林濫加砍伐,我們預計在10到20年內,我們將走向難以挽救的不歸路
為了遏止巴西政府的一意孤行,挪威和德國已經先後停止對亞馬遜基金,提供數千萬美元的「保護津貼」,法國總統馬克洪第一時間推文稱「我們的家著火了」,「地球的肺每年替地球製造20%的氧氣」,「這將是一個國際的危機」,「即將登場的G7峰會應該一起討論關心」,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也說,自己「非常擔心亞馬遜雨林的野火」,「這是地球氣候的危機」,「我們承擔不了這個後果」,但此舉卻引發巴西總統波索納洛情緒性反彈,直言「我們正面對一場戰爭」,最新一期《時代雜誌》更點出,亞馬遜雨林大火燒出了,巴西新政府與歐洲間的緊張關係,包括法國及愛爾蘭都已明確表態,除非巴西採取具體措施阻止亞馬遜雨林繼續燃燒,否則將投票反對南方共同市場自貿協定的簽署。
(抗議民眾)
波索納洛下台
南美洲的民眾全站了出來,周五在利馬 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地,抗議聲浪遍地開花,逼得先前拿殖民主義為藉口,悍然拒絕外國勢力干預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也不得不放軟身段,強調亞馬遜雨林比整個歐洲還要大,巴西要控制火勢恐力有未逮,但絕對會全力以赴。
(波索納洛/巴西總統)
我願意接受那些說法,並授權在法律與秩序的前提下,派出武裝部隊打擊那些正在進行非法活動的機構與人員,對保護環境做出努力,以控制該地區火勢的發展
一場世紀之火,映照出人類的貪婪與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僵硬,危機能及時化為轉機嗎?
中文字幕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7BqpvaSKM4
砍樹法規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評價
這棵在家門前擱置了幾個月沒處理的樹,終於等到了伐樹達人好友有空,就在2016年9月中的某個周末被支解了。話說,這我們砍了數十分鐘才應聲倒下的樹,不知那兇手啄木鳥是怎辦到的,竟然可以在樹幹裡頭挖啄出那麼大的一個洞,這真的就是「滴水成鑿」的最佳寫照之一吧!
砍那天剛好是來自台灣高雄的好友們來訪,於是等到這免費的公差怎能輕易放過,於是乎我們眾人就在這樹被砍鋸成一段段,適合放進壁爐的大小後,將它堆置到車庫旁的空地上乾燥。這大概需要等待近一年時間,待內部樹汁徹底的乾燥才能當材燒。
不萊嗯受到居住台灣時,知道砍樹是違法行為的影響,一直懷疑說這樹能說砍就砍的嗎?後來才了解,因為這樹是生長在私人土地上,所以主人有權決定該怎麼處理,也就是說萬一你家的樹倒在路上、遮斷了道路,那也是你該負起責任處理掉它的。另外屬於這地面上的建築物也是歸市府法規管理的,當然符合安全建築法規那是一定要的基本條件,不過連它要長怎樣子,也就是「風格」其實市府的管轄範圍。
市府會這樣雞婆,其實也是為了全面社區景觀考量,你也不能說因為建築物結構安全,一切符合法規,就在這裡蓋一棟與周邊景觀格格不入的房子。猜想這或許正是社區整體發展,以至於街道景觀管理的重要性,雖然聽起來很麻煩、覺得市府也未免管太廣,但總比鄰居突然冒出一棟醜斃了的房子要好得多。
但別以為這土地是你的,這所有的地上、地下物就都屬於你的,萬一哪天在你家地下挖到石油、找到金礦....別高興得太早,那是屬於政府的、不是你的,但不萊嗯想,這也太荒謬了吧?挖到石油....我覺得在這會下雪的山上挖到長毛象化石比較有可能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XQD8mPi1r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bIU3C1i_WTmsdftbNrPxAToRzXw)
砍樹法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又有林地遭到濫伐!這次地點是在屏東縣三地門的賽嘉段,當地的林木遭到大量砍伐,面積有17公頃。環保團體認為,河岸集水地已經被破壞,當颱風來臨時,勢必會危害附近部落的安全。
被踞斷的樹木一堆堆擺在路旁,有一些只留下根部,更多的是被燒成灰。邊坡滿目瘡痍,看到的是重型機具挖過的痕跡,這裡是三地門鄉賽嘉段48號地,業者濫伐,為了掩人耳目,還在沿途設下重重路障。
由於此處是山坡地保育區和集水區,根據原住民保留地森林保育實施要點,有關河岸兩旁集水地禁伐,可獲得政府每年一公頃2萬元的補償,而業主濫伐原因尚在調查。
環保人士表示,沒有規劃的大肆開發濫伐,河岸集水地被破壞,颱風暴雨來臨,將影響附近部落安全。
縣政府相關單位也表示,業者未按水土保持法規定提出申請開挖整地修建農路,將追究業者違反水土保持法的責任,予以懲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VfXg_wIixE/hqdefault.jpg)
砍樹法規 在 震撼狂降7萬!Honda FIT油電版79.9萬元成全台最便宜油電車 的八卦
Honda FIT油電版79.9萬元成全台最便宜油電車- 新聞報導較預售價大砍7萬元!Honda FIT油電 ... 可能就是要你直上油電,才能更符合「2022新油耗法規」. ... <看更多>
砍樹法規 在 營區內砍樹遭罰25萬憲訓中心:不知地方條例【最新快訊】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