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參訪心得 Part2
有人會好奇我為何選擇去沙國,連我談一個簽證問題,表示沙國能給台灣一個禮物,調降簽証費用,就會有人狠酸什麼80美金也付不起去觀光,或是沙國不開放觀光等,大概能猜到台灣對這個國家真的太陌生了。沙國正由封閉社會走向希望開放,而我們正應該發揮台灣人手提「#一卡皮箱」在世界打拼的精神,去找到這種特定有發展趨勢的國家或市場!
我先前說過,現在我不為自己賺錢,願意用我40年累積的能力,資源與人脈,帶著台灣的產業,年輕人到全世界開拓彊土!俗話說搶錢,搶糧,搶市場,「#市場靠競爭」,如果台灣人都有這個思惟,我們就不會陷入要選邉站的困境。
在我思索如何讓台灣在許多難解議題上跳脫過去死胡同的思惟框架時,最關鍵的就是 #能源問題。能源安全及穩定,影響層面上至國家安全,下至民生,老百姓生活的所有一切。
這次在沙國行程中,沙國的能源/工業/礦產部長,也是全球最賺錢公司Saudi Aramco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主席 法利赫(Khalid al-Falih),這位在全球具有高度影響力的人物,也在 OPEC組織中舉足輕重,他為人嚴肅謙和,非常務實。
在沙國兩天時間內很榮幸的,法利赫主席全程陪同我參訪。我們從能源議題談到產業發展,從科技發展談到全球佈局,他非常認同我所說,現今經濟發展的背後已成為 #科技的整合,就算一般日常生活也早已不知不覺受科技影響,未來國與國的競爭就是 #科技的競爭、#產業的競爭,沙國朝向實體工業發展一定與高科技相結合。
台灣在實體及ICT產業上有很好的實力,很適合與沙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這種發展是要深度參與沙國在開放過程中 #工業發展的大量機會,而 #不僅是通商經貿往來。我也邀請他到台灣訪問,很高興我們能幫台灣交到這樣一位好朋友,相信他能對台灣的能源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很好的建議。
法利赫也帶我參觀沙國著名的KAUST 大學(KAUST Official),他們全球吸納人才,邀請了原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我的舊識朋友 #陳繁昌先生 擔任KAUST董事會成員,也是這所大學的校長,可以想見沙國在培育人材上的決心;
反觀我們因為 #政治力介入打壓 而長達一年沒有校長的國立臺灣大學,只能感嘆台灣為了政治上的藍綠惡鬥,而把經濟,科技,教育這些 #百年大業 之事給耽誤了。
#政治誤國莫過於耽誤教育
#預祝台大管中閔校長今日能還清白
#期待管校長專心作育英才帶領台大再創高峰
#能源議題需要科學與專業
#中華民國要和全世界有影響力的人交朋友🇹🇼
同時也有4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阿酸 Acid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介紹: 雖然GOGORO機車對於台灣人來說已經很熟悉了,但頻道內還有非台灣的觀眾朋友,可能還不這麼認識,之後會再機會介紹一下囉!因為不管是電動車或是電動機車,都已成為未來趨勢,目的在取代原本的燃油車以降低對石油能源的依賴,或許城市空氣也會好些,感謝陪伴我10多年的老機車,辛勤的陪我到處奔波 到...
石油未來趨勢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油價戰爭過去了嗎? 台灣會受到什麼影響?】
週一油價大漲,汽油漲2元,柴油漲2.2元,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排隊加完油了?
最近兩個月,大家加油應該很有感,但大家或許會有疑惑,為什麼聽說原油當期期貨都跌到負值,我加油卻沒跌這麼多呢?而在兩個月的低油價過後,油價會漲回來嗎? 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呢? 要知道背後的故事,就要說從世界能源三大角力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美國之間的愛恨情仇說起。
1. 沙烏地、俄羅斯、美國三方角力形成的油價崩跌與金融危機
3月6日,武漢肺炎已從中國擴散席捲世界,全世界經濟急凍,油價需求大減,但OPEC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世界第三大產油國俄羅斯,卻未能就延續減產達成協議,俄國堅持「我要增產」,引發沙烏地阿拉伯不滿。
於是在三天後,第二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發動了「油價戰爭」,大幅降低出口原油售價,並擴大增產,沙烏地阿拉伯聲稱這種七傷拳招式,是為了懲罰俄國拒絕配合減產。
那俄羅斯又為什麼不願配合減產呢?這就要說到美國的頁岩油。美國因為頁岩油,直追OPEC會員國產量,甚至「超俄趕沙」,重登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俄羅斯認為,每次減產,都讓美國的頁岩油搶佔市場客戶,俄羅斯對此非常不爽。
因此,這看似沙烏地阿拉伯對俄羅斯的報復行為,衝擊最大的卻是美國頁岩油。 早在2014年時,產油國就曾經透過增產,想以破盤價打死頁岩油,但頁岩油最後靠著借貸生存了下來。
這次油價戰爭,雖說起因是俄羅斯不想減產,但沙烏地也跟進,除了是兩生產國角力,其實背後是順便想藉機打死頁岩油,也想逼各國重回談判桌。
2. 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選在武漢肺炎時機點出手
因武漢肺炎,全球石油需求明顯降低,航班不飛了、貨運減少了。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在此時大幅增產,讓油價暴跌態勢遠超過2014年,頁岩油因為需要技術與設備投資成本較高,對於許多靠著融資生存的中小型廠商,立刻造成壓力。 兩國在此時間出手,看似非常完美,可以讓美國頁岩油廠商壓力暴增。
但一個月後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美國進入準戰爭狀態,政府權限擴大,聯準會丟出無限QE,美國並開始對沙烏地阿拉伯,運用外交、軍援等手段條件多方施壓。
美國政府注資能源業,甚至揚言最後不排除祭出「石油關稅」等手段。 而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只靠著外匯存底打石油戰爭,對照美國整體金融實力與外交影響力,這場油價戰爭,時間拖得越長,就越是捉襟見肘。沙烏地阿拉伯眼看自己收入大減又被施壓,俄羅斯境內的能源公司巨頭也群起不滿,因此兩國內部的壓力並不小。
於是,到了4月,在川普直接和俄、沙領導人聯繫與施壓下,4月12日OPEC+終於通過減產協議,在5、6月每日減產970萬桶原油。然而,由於在疫情肆虐下,全球原油需求量預計短缺,4月中油價繼續狂瀉,甚至西德州原油即期期貨一度跌到一桶-40美元的破天荒新低價。
要搶救這個危機,川普祭出擴大戰備儲油(SPR)、研擬政府入股原油產業等措施,甚至強硬表示不管國會通不通過都要買。但最後,挽救油價的還是從5月起疫情預料放緩,各州與歐洲國家研擬開始經濟解封。最終經濟復甦的態勢,才是決定油價的最大因素。
那麼,油價戰爭誰是贏家呢? 最近大家可能會看到一則新聞,台灣外匯存底超越沙烏地阿拉伯,躍居世界第四。原因之一就是油價戰中,沙國消耗大量外匯存底。同樣的,俄羅斯在油價戰中,也因油價快速下滑,嚴重影響其政府收入。對於石油業國有的沙、俄兩國,雖然開戰容易,但是收入短少的受傷也更直接。
相對的,美國的石油產業多半是民營,政府的角色在於如何拯救石油業,以挽救大量失業,避免石油公司失去償債能力爆發的經濟危機。雖然美國政府無法強硬要求減產,但頁岩油產業早已依市場機制「自動」減產200-300萬桶,更已有油商開始倒閉,頁岩油產業短期內難以恢復榮景。
但,這表示OPEC+勝利,頁岩油垮了嗎?這倒未必!
3. 美國頁岩油革命始末和未來趨勢
1970年代羅馬俱樂部認為石油即將在21世紀就耗盡,但諷刺的是,當時的專家學者萬萬沒想到,人類解決這件事的方式,不是透過節能減碳,而是升級挖油技術,讓石油潛在蘊藏量大增,其中開花結果的技術就是頁岩油(shale oil)。
其實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蘊含頁岩油,但美國特殊的環境,才得以開花結果。
頁岩油開採技術,早已在1940年出現,理論上很簡單,挖一個很深的洞,直抵含有油氣的頁岩層,然後打進一種液體,造成足以打碎岩石的壓力,把石油和天然氣釋放出來。
然而,由於頁岩普遍深度較深,大多公司不願意嘗試,或是試了也失敗收場,直到一位叫做喬治.米契爾(George Mitchell)的仁兄出現。
米契爾活脫是個我們在《世界末日》之類電影看到的鑽油狂人,他擁有地質學與石油工程學位,就像傳統的德州牛仔一樣,他認定那些悲觀論者都錯了,他花了20年在德州東北部的頁岩層拼搏,但這些年鑽探的成本遠遠超越收益,到了1990年代,他已經年近80,患有前列腺癌,妻子得了阿茲海默症,公司也搖搖欲墜......
這時候,米契爾能源公司裡面一名年輕工程師,想到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裂解頁岩:水。
在和其他獨立業者技術交流下,他們成功的用水沖裂頁岩,釋放巨量天然氣,而且源源不絕,勢頭不減。消息傳開後,眾多獨立業者紛紛跟進,不但鑽出天然氣,也開始鑽出原油。米契爾名利雙收,在2001年把公司以30多億美元賣掉,活到94歲的高壽才在2013年過世。
這個故事,體現了頁岩油技術會在美國開花結果的原因:一是美國的頁岩油離地表較淺,開採難度相對較低。二是美國政府對於開採頁岩油,多採取正面態度,且採油點多是私人產權土地,爭議小。三是美國能源市場競爭激烈,獨立業者眾多,形成頗富創意、大膽冒險與願意嘗試失敗的社群(甚至曾嘗試用核子裝置鑽油,相當成功,但鑽出的油有放射性不能用),孕育了全世界最先進的鑽油技術。種種因素,造就了美國頁岩油產業的一支獨秀。而這樣的特質,在俄羅斯、中國等同樣有頁岩層的國家並不存在。
過去 OPEC可輕鬆控制全球油價, 但自從美國有了頁岩油後,OPEC 對世界油價的掌控逐漸消退,OPEC會員國內部矛盾也不少,加入又退出的戲碼已不是新鮮事。
2007年以來,每年靠著能源產業,有一千億美元注入美國經濟,每年創造超過10萬的高薪工作機會,2016年,美國從油氣輸入國變成輸出國,大大影響地緣政治,其他能源輸出國,以能源影響、要脅其他地緣國家政治的程度開始鬆動,而頁岩油也成為美國「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的一大資本。
說到頁岩油,也要提一下頁岩氣。本來美國的傳統天然氣產量銳減,但技術突破後,有了頁岩氣這項生力軍,美國天然氣產量因此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可說是「頁岩氣革命」。過去俄羅斯常藉著天然氣這項資源,掌控其周邊地緣政治,但頁岩氣革命後,俄羅斯牌桌上叫陣的聲量仍在,卻難免削弱了不少。因此,頁岩氣重要性絕不輸頁岩油。
能源就是國家安全、能源就是國家戰力、能源就是國家保障、能源就是國際政治籌碼,這點可從頁岩油革命、頁岩氣革命的故事上,充分感受這道理。雖然頁岩油產業在這波油價戰中受到重創,但美國作為能源出口國的地位,已經是OPEC+無法改變的了!
4. 世界能源供應重組,台灣戰略態勢調整
我們把話題回到台灣,去年,台灣的原油1/3來自沙烏地阿拉伯,而1/3來自其他海灣國家(大多是OPEC會員國),剩下1/3來自非洲和印尼等國。至於天然氣,1/3來自卡達,1/3來自澳大利亞,剩下1/3來自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俄羅斯等國。
因為台灣沒什麼從美國買油,所以大家加油的油價,公式中也不是以西德州原油計算,最大宗的是以杜拜原油計算。
大體來說,台灣能源的命脈,仍然是從波斯灣->印度洋->麻六甲海峽->南海這條路線,這也是全球最大的「海上油路」,其中,8成的原油和98%的天然氣,都會經過南海,也是中國想要完全控制的水域。
2019年很微妙地,中國、俄羅斯、伊朗,以護油、打擊海盜為名,在印度洋和阿曼灣舉行聯合軍演。俄羅斯在中東向來活躍,中國也一直試圖深入中東,就是想控制這條「海上油路」。
而美國開始把突然暴增的頁岩氣半賣半強迫地,供應日本、南韓、英國與歐洲。也就是,這會削弱俄羅斯、中東的優勢,俄羅斯也不能再靠天然氣勒索歐洲,這會重新創造以美國為核心的能源供應網。
這也是為何,俄羅斯找到機會就要在石油戰上突襲美國的原因。也或許是,美國開始整肅親俄、親中勢力的一個引發點。
看似是能源戰,其實早已是戰爭。
目前看起來,這場戰還沒打完,減產量並不足夠,但已經能確定,「沙俄突襲珍珠港」,忘記炸掉珍珠港的油庫,或許這就是一個注定好的命運,終究無法打垮美國頁岩油氣的崛起。
這場頁岩油革命,應會成為美國對戰俄羅斯、甚至間接對付中國的籌碼。
此外,我們也觀察到,美國、中國,都趁油價跌落的此時,大量購買戰備儲油。台灣目前和石油以法律訂定的方式,儲備在民營機構,比如中油、台塑等油槽。
這些戰備儲油,除國防外,還可用於調節油價失衡的狀態。曾有報導這樣說,「要想成為一個現代超級大國,就必須擁有自己的石油儲備。」
美國靠戰備儲油渡過了幾次石油危機,中國則在2007成立了中國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未來這些戰備儲油,能讓中國在能源戰中取得部分籌碼。相較於中國,美國有地理優勢,有先天地下鹽岩洞穴可儲油,中國則必須使用價格較高、很容易在空中辨識的地上儲油罐。
那台灣在這樣風雲詭譎的情勢下要如何調整戰略?
值得注意的,中油也取得了美國頁岩氣的權益,去年以以4.75億美元(約142億台幣)購入美國路州海恩斯維爾(Haynesville)頁岩氣礦區三成油氣權益,每年約分得15億立方公尺天然氣;此案預計年底簽約,投資長達35年,預計總收入達57.6億美元(約1700億台幣)。
現實來說,台灣是能源淨輸入國,這短中期都很難改變。
但是,如果能源輸入方向從中東=>東南亞=>南海=>台灣,變成美國=>太平洋=>台灣,台灣的生命線就此劇變,也會改變台灣海上生命線的戰略。兩條路線風險不同、掌握該區域的海權勢力的國家不同,對於台灣的國防、外交、經貿傾向,從此就是滿舵迴轉的方向。這當然會影響我們的外交、國防路線,甚至海軍該買什麼武器,該做什麼演訓,其實都和台灣對外的生命線息息相關。
戰爭,從來就不只是拿槍拿砲,也不只是比誰的人多。
戰爭,早就在你我生活之間,就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裡。
超前部署,就是台灣掌握命運的唯一法門,公衛醫療如此,國防外交亦是如此,資源經貿更是如此!
石油未來趨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公共電視長期關注全球暖化所製作「氣候變遷挑戰」系列專題,在「來自南極的警訊」這個篇章,製作團隊走訪了南極多地,觀測到暖化的整體趨勢十分明顯,專家說,70年後全年平均溫度將會增加攝氏3.5度,海平面急速上升 沿海人口稠密國家恐釀成災難】
{內文}
大面積融化的冰層,不斷從南極大陸邊緣向內陸延伸,這個號稱世上最冷的地方,近來正隨全球暖化而加速消失,根據最新研究報告稱,南極當下每年融掉的冰,已是40年前的6倍以上,少說252億噸,科學家並透過雷達和雷射鐳射,測量冰層厚度,觀察冰的移動消長,動畫模擬出冰在南極大陸上的流動狀態,推測出南極每天融掉的冰,遠超越美國紐約一日用水的量。
(William Brangham/ PBS記者VS. Joseph Macgregor/美國太空總署冰川學家)
幫我解釋一下這是什麼意思,252億噸,每億噸就是十億公噸冰,當你做數學計算時,得到的結果就是,南極冰層正以每秒超過三個半游泳池的速度消失,你是說每秒鐘三個奧運規格游泳池的冰,正在從南極洲消失,是的,如果你用一年來平均考慮
這是美國公共電視長期關注全球暖化所製作「氣候變遷挑戰」系列專題之一,在「來自南極的警訊」這個篇章,製作團隊走訪了南極多地,尤其是南極大陸西北角裂開的半島,一個由烏克蘭政府主導的氣象站,擁有南極大陸最長期的溫度記錄,裡頭清楚載明,南極大陸雖然在不同時間點,迅速暖化又快速冷卻,但暖化的整體趨勢仍十分明顯。
(Oleksandr Poluden/氣象科學家)
您會注意到氣溫不會一直增加,因為每年都會出現一定的波動,然而無庸置疑的是,大約70年後,全年平均溫度將會增加攝氏3.5度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很清楚的,南極部分地區似乎越來越不穩定,並且融冰比我們預期的速度要快多了
奧本海默是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全球著名的氣象專家,他說 使海平面上升的極地融冰,只會基於兩個理由,其一是溫暖的大氣使海洋變暖,溫暖的海水自然會膨脹升高,再來就是暖化的大氣,融化了世界各地的冰和冰川,向海洋注入了新的水源。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所以最終,如果我們失去了所有容易受到幾度升溫影響的冰,海平面的上升將會非常非常大
一份聯合國最新報告預測,如果我們持續以目前速度,繼續燃燒石油 天然氣和煤炭,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英尺(約30公分),且越來越多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我們已經在大氣層中, 累積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暖化的威脅其實是被嚴重低估,像是長期駐紮南極大陸進行觀測工作的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艾斯倫就明白指出,南極大陸西部的兩大冰川,已達瀕臨崩壞的臨界點。
(Alexandra Isern/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
研究這兩大冰川的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它已經變得足夠不穩定,我們已經無法恢復
奧本海默估計,只要當前南極任何一片冰山融化入海,海平面上升的高度,就將是聯合國預測的五倍以上。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目前的估計是,如果Thwaites冰川完全融化入海,最終海平面會上升約五英尺,在我們身邊的一些最大都市,諸如紐約 波士頓 邁阿密,那裏都有很多開發項目, 房屋 建築 基礎建設,像是道路都非常接近海平面,你要如何保護那些,孟加拉該如何自保,它有數百英里的海岸線,在海平面上的當然沒問題,但你無法建造一堵牆來保護整個海岸,實際上我們真的是束手無策,數百萬人將被迫搬家,對 孟加拉有1億5千萬人,其中可能有幾百萬人不得不搬回來,在這樣一個人口稠密的國家裡,他們又能去哪裡,當人們試圖進入印度的時候,就已經存在衝突,人們試圖這樣做的時候就被殺了,試想當你有幾百萬人突然試圖移動時,又會發生什麼事,這絕不會是一幅宜人的景象
威脅已近在咫尺,專家分析稱,南極冰川加速融冰的部分原因,是它們失去了一些重要保護,許多冰川來自所謂冰架 巨大的冰台,有些像美國德州一樣寬 數百層樓高,它們在海洋上形成,幫助更大的冰川固定在陸地上,不讓它滑入大海。
(Robin Bell/美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冰架非常重要,他們基本上就像酒吧裡的保鑣,門上的鎖一樣,防止冰流入海洋
但隨著全球暖化情形逐漸惡化,南極大陸的主要冰架也開始崩解,2002年,相當於羅德島大小的拉森B冰架就完全解體成數百個碎片,且一如專家預測,拉森B原本鎖在陸地上的冰川,已開始向海洋加速分離,就在兩年前,更大的拉森C冰架,也出現了數英里長的裂縫,預計布倫特冰架很快就會和陸地斷開,屆時將釋放出相當於曼哈頓兩倍大的冰山。
(PBS記者)
你可以看到在我身後那片巨大的冰川一直連接著這些山峰,直到巨大的西南極冰蓋,所有這些冰與雪都包含了地球過去氣候的非凡歷史
(Alexandra Isern/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
它就像一台錄音機,一台10000英尺的錄音機,科學家們已經盡可能地將冰芯鑽入冰層中,分析這些冰層
為了還原南極冰原歷史,以英國為首的考察團隊近期展開了鑽探工作,他們用最先進的儀器,鑽入2千英尺以下的冰蓋,拉出這些冰芯。
(Robert Mulvaney/英國南極考察團冰川學者)
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是回復上一個冰川週期的氣候記錄,也就是120000到140000年前,藉以瞭解我們的氣候在未來一百年左右的變化,就像我們,就像氣候不斷回應大氣中增加的二氧化碳
結果發現,即便是1萬2千年前,只要大氣升溫攝氏兩度,海平面可能就會升高六到九公尺,如今南極冰層若全數融化,全球海平面恐將升高近60公尺。暖化,一個人類始終不願面對的真相,卻也是最難逃避的命運,解方已變得刻不容緩,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石油未來趨勢 在 阿酸 AcidR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介紹:
雖然GOGORO機車對於台灣人來說已經很熟悉了,但頻道內還有非台灣的觀眾朋友,可能還不這麼認識,之後會再機會介紹一下囉!因為不管是電動車或是電動機車,都已成為未來趨勢,目的在取代原本的燃油車以降低對石油能源的依賴,或許城市空氣也會好些,感謝陪伴我10多年的老機車,辛勤的陪我到處奔波
到底值不值得買GOGORO2 plus,以價格來說,或許燃油車還比較便宜(包括油錢和後續維修之類的),但電動機車有很多隱藏的驚喜,就像安卓也一樣可以打電話在商店載軟體,買蘋果手機的人就是為了買蘋果附加的價值,有些東西有些時候,其實並不好用金錢衡量啦!又或許未來看到帳單我會後悔XD...
--------------------------------------
購車明細
GOGORO 2 PLUS $79800
Y型置物架 $2190
暢遊方案 $499
橡膠飾蓋工具包 $90
前置物架 $3480
儀錶板飾感 $980
文件處理費 $300
最後可減:新北市與環保署補助$10000 與$24000
--------------------------------------
頻道介紹:
Hello youtube!我是阿酸,一開口是七步成詩,慎選主題從不飢不擇食,動靜拍攝清楚真實,偶爾關閉屏幕哲思。我喜歡剪輯喜歡挑戰,盡量把遊戲玩得深入,將心得製作成攻略分享給大家,偶爾也會穿插一些台灣VLOG/開箱/挑戰 等比較生活的紀錄,不管是甚麼風格的影片,阿酸出品一定品質保證!別猶豫了訂閱吧!
-----------------------------------------------------
**********************************
阿酸 facebook
https://goo.gl/Ghi5V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zMfa0h8v0E/hqdefault.jpg)
石油未來趨勢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評價
00:00《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各種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1:23 道瓊變化史就是美國百年發展史
4:13 道瓊未來重心:醫藥、工業產業
5:25 道瓊歷史:中美股市基因不同
13:07 美國為何偉大?美國各階段繁榮來自什麼產業?
19:00 為何創造道瓊指數?美國從此改變!
23:15 取代全球最大石油公司,Salesforce是誰?
30:46 取代輝瑞的,是台灣人奇跡般救起的企業—安進
33:07 取代雷神,漢威聯Honeywell對標的是3M
35:50 美國成為偉大的歷史:“指數”關鍵在哪?
👉👉成為金鐵桿,收看會員獨享專題👈👈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m095p7ZHRS1njmQ1wkgCg/join 👈👈
*注意只有金鐵桿及以上等級才能收看每日獨享專題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追光者請關注✨
世光Line官方帳號➡ http://nav.cx/2NuwkCF
Facebook粉專➡ https://bit.ly/2CDPgAY
微博➡ https://bit.ly/2NDsWOf
微信公眾號:“杨浦拉斯”
#楊世光 #金錢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Oncfbq5W_s/hqdefault.jpg)
石油未來趨勢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評價
#楊世光 #楊世光在金錢爆#石油#OPEC#布蘭特原油#頁岩油#黃金
⚠️攝影師急著回家找金子當首富,導致標題有誤通脹打成通賬,罰他面壁抄寫100次⚠️
00:00《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02:00 OPEC會議不歡而散, 原油來到3年新高!
05:30 原油的囚徒困境
11:00 原油大事記
16:00 阿聯酋為何要鬧僵?
23:00 OPEC的未來?
💡加世光為Line好友 ,隨時掌握最新訊息👉 http://nav.cx/2NuwkCF 或是ID搜尋 @islllight加入好友 (記得前面要加@)
💡成為金鐵桿,收看會員獨享“乾貨”👉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m095p7ZHRS1njmQ1wkgCg/join
*注意只有金鐵桿及以上等級才能收看每日獨享專題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jAHOpmQec0/hqdefault.jpg)
石油未來趨勢 在 泰國PTT擁抱電動車石油巨擘轉型策略細推敲 - DigiTimes 的八卦
繼先前與台灣鴻海攜手後,泰國國家石油(PTT)與中國大陸合眾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旗下品牌哪吒汽車簽署MOU,合作開發電動車。PTT預計要在6年內投資20億美元 ... ... <看更多>
石油未來趨勢 在 2021年11月24日:美國釋放石油儲備油價為何還上漲? l 未來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