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來美國的助選行程,從舊金山、芝加哥、華府,到最後一站紐約,所有活動在今晚畫下圓滿句點。感謝舊金山鍾振乾、芝加哥許肇祥、華府簡明子與紐約賴弘典等各位總召集人,還有後援會各級幹部的辛苦籌劃,以及所有鄉親出錢出力、熱情參與。
你們的台灣心、故鄉情,一直是台灣進步的力量,感謝您們,有您們真好。因為我九月底便前往歐洲,因此未能參加日前洛杉磯與休斯頓的造勢活動,對當地僑胞鄉親感到很感到抱歉。但懇請大家一定要回來台灣投票,捍衛本土政權,讓蔡英文總統高票連任,民進黨立委過半,壯大台灣!
今天在紐約,我希望大家能夠:
一、用自由女神的民主精神來守護台灣
紐約是世界的首都,吸引世界各地的逐夢者,呈現多彩多姿的多元文化。矗立在港口已經一百多年的自由女神像,見證無數外來移民,包括各位鄉親在內,都已融入美國社會,也因此孕育出美國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這些價值也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
2001年的9月11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遭受恐怖攻擊,兩架遭到恐怖分子挾持的客機撞上雙塔,讓這兩座紐約的地標建築倒塌,這是紐約最黑暗的一天。
13年後2014年,在世貿雙子星大樓原址,一棟新的世貿大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重新站了起來。這棟建築以「自由塔」(Freedom Tower)的名稱重建,這是紐約的重生,也表現出自由在美國人民心中的地位,不會因任何苦難而改變。現在自由塔和自由女神兩相輝映,更顯示美國的偉大:因堅持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而偉大!
自由就像是水和空氣,只有在失去時才發現它們的重要,都要大家珍惜、保護,不能失去自由!
現在,失去自由的憾事,正在香港發生。雖然反送中運動出現許多悲劇,但是香港人非常勇敢,前仆後繼反對中國政府剝奪他們的自由。香港反送中運動象徵香港一國兩制的失敗,中國強壓給台灣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及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皆不可行。
所以明年的選舉,我們全力支持蔡英文,用選票向中國說不,用自由女神的民主精神,逗陣守護台灣!
二、用世貿大樓的重生勇氣來壯大台灣
911的恐怖攻擊,世貿雙子星大樓倒塌對美國的民心士氣造成極大的影響,但全美上下一心進行反恐工作,尋求國際的支持,透過各種管道達到目標。倒塌的世貿大樓在事件13年後重新站起,展現了美國令人欽佩的勇氣!
台灣是年輕的民主國家、勇敢的民主國家,蔡總統在今年的國慶演說指出,過去70年來台灣歷經823砲戰、退出聯合國、石油危機、96年台海危機、亞洲金融風暴、邦交國斷交、種種天災,以及後來一次次來自中國的文攻武嚇等重重挑戰,但台灣不但沒有被打倒,反而更強壯、更堅定。未來在面對中國的各種打壓下,台灣必然處境困難,需要大家全力支持蔡英文,用世貿大樓再生的勇氣排除各種障礙,持續發展經濟,推動改革,落實轉型正義,建設國家,照顧弱勢,壯大台灣!
三、用創新進步的政策,強化世界的台灣
紐約雖然是大都會,但卻能與時俱進,時時增加城市的新面貌和新創新。布魯克林區不再早年是陰暗的角落,如今轉型成文化和新創產業重鎮。
我曾經造訪過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曾經是運送屠宰肉品的高架鐵道,經過當初市民和市府保留重建,如今成為曼哈頓西南邊的休憩和觀光新景點,也連接到西岸哈德遜河畔的最新都市開發區;與中城(mid-town)隔著東河(East River)的皇后區長島市(Long Island City),過去多是工廠廠房,經過保留重建,如今也成為高科技和電商產業核心群聚。
紐約市朝創新發展,台灣也正走在創新的路上,政府積極引導經濟轉型、產業創新升級,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讓年輕人勇於用創意來開創新事業,並且協助產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並已經跳脫「貨出去、人進來」的傳統模式,而講求提供「智慧解決方案」和「人才培育交流」,這才是有遠見的經濟投資。
過去三年來,Google、Facebook、亞馬遜的AWS服務也都紛紛在台灣成立人工智慧(AI)的人才培育和研發中心,並且扶植在地新創團隊。這些成果也得到國際認證:2019年位於瑞士的「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在全球141個國家中排名第12名,比2018年更進步一名,是全亞洲第4強。在創新能力排名上,台灣和瑞士、德國、美國持續並列全球四大「超級創新國」。
所以明年的選舉,敬請大家全力支持蔡英文,用選票持續推動創新進步的政策,強化世界的台灣!
賴清德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王伯達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內容勘誤 : 中國江蘇省人均GDP突破400美元應該是1988年,而到了2012年突破1萬美元,中間用了25年時間,台灣為22年,南韓為23年,影片中 02:53 講到中國江蘇省人均GDP在1978年為430美元為誤植,應是430人民幣,雖然結論不變,但誤植數據,非常抱歉。 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
石油危機對台灣的影響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從武漢肺炎爭議看台菲關係
昨天,經外交部努力運作,菲律賓終於解除為期4天的對我入境禁令,不再和中國混為一談。
————以下認真文請小心服用————
在菲律賓禁令一出時,國內討論的是「如何採取制裁」,也有政黨認為新南向政策失敗,要「檢討新南向政策」。然而我們昨天看到,菲律賓內閣、議會、民間意見其實不同,也促成了菲律賓對我國的解禁。雖然菲國近年和中國接近,但其實菲律賓並沒有跟美國全面切割,也不可能輕易和該國第8大貿易國台灣翻臉(相對的菲律賓為我國第11大貿易國)。東南亞的每個國家,差異很大,政策與外交路線也有所不同,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每個國家的背景,才能好好制定外交、經貿政策。作為一個國會議員,我認為讓國民更深入了解國際政經,也是「政治教育」的一種,是我的義務。因此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菲律賓的一些背景,以及菲國採取如此不友善動作的脈絡。
#菲律賓矛盾重重的政治制度
菲律賓雖然是採取名義上類似美式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政治情勢和成熟民主國家大不相同,並非「政黨政治」,而是屬於「#菁英家族寡頭政治」,我們在菲國政治中,看不到明確的「政黨政綱」或「左右派立場」,而是以家族勢力、個人魅力主導,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的拉美」。迄今,所有的參議院議員都出身「政治貴族」,而8成眾議院議員也是政治世家,想參政的平凡年輕人很難出頭,這點讓我特別有感觸。
這樣的政治結構,來自西班牙殖民時代。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前,由於菲律賓島嶼眾多,從未有統一的政治勢力,而是由小型部落各據一方,西班牙人來了以後,也沒有辦法控制這麼零散的人群,因此採取「集中安置」政策,把各部落的領導階級遷居到殖民者蓋的新城鎮,再由這些「#買辦階級」協助統治原住民,因此這些買辦就等同於中國國民黨殖民下的「地方派系」,成為代理殖民者的地方菁英。而美國在打敗西班牙,入主菲律賓後,雖然引入民主制度,但一開始把民權門檻設得很高,只有這些地方菁英有財力參與政治,因此雖然民主化了,但只是把「買辦家族」升級成「政治家族」而已,這個陋習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菲律賓民主的硬傷。
我們看杜特蒂的民粹語言,有時會誤認他是「庶民」階層出身,其實不然,跟台灣某位砂石家族市長一樣,「庶民」對杜特蒂來說「#只是一種心態」,其實他也是政治世家出身,爸爸是菲律賓南納卯省省長,菲律賓南部最大城納卯就是他家地盤,因此他雖然高中就混流氓、殺過人,但還是能一路讀到法學院畢業當上律師。但和台灣假庶民不同的是,杜特蒂深耕基層,在納卯市鐵腕統治二十多年,奠定政治基礎,可說是「#納卯王」。他選上總統後,便「傳位」給女兒,現在女兒繼續擔任市長(有沒有跟台灣某些地方很像?)。
#菲律賓的經濟困境與復甦
大家可能都聽過,1950-70年代,菲律賓是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和日本、新加坡並肩,那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1965年,馬可仕代表 #國民黨(真的叫這個名字)當選總統,在他當選時,菲律賓大抵是個採「進口替代」、「保護主義」,嘗試發展輕工業的國家,雖然經濟掌握在菁英政治家族手中,但發展的軌跡,和先進的日本、或比菲律賓後進的台灣、南韓大抵類似,從農業逐步過渡到工業。
馬可仕上台後,號稱要執行土地改革,並執行雙重大撒幣政策鞏固支持。一方面,他對外舉債,造橋鋪路、廣建學校,成為宣傳樣本;但同時依政治盟友忠誠度,提供大量資金,放任貪污舞弊,創造了「#裙帶資本主義」。在1969年馬可仕競選連任那年,他變本加厲狂借外債拼建設,造成隔年政府預算危機,被迫和IMF協商讓菲律賓披索貶值,埋下國內動盪基礎。由於貧富差距加大,在面對學生抗議,和國內共產黨、南部伊斯蘭游擊隊威脅時,馬可仕在1972年宣布戒嚴,成為獨裁者。
在馬可仕完全掌權後,裙帶資本主義更加擴張,他的家人和親信分門別類壟斷了各產業,例如伐木、香蕉、可可等產業,就被分贓接管,馬可仕繼續借錢投資基礎建設和觀光業,以撐起表面的GDP成長,也因應IMF要求建設出口導向的工業區。然而,由於貪腐盛行,缺乏市場競爭,大家都只想撈錢而不投資產業升級,讓菲律賓工業停留在原料加工,外資也不敢投資腐敗的菲律賓。
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菲律賓已經債台高築。1983年,馬可仕涉嫌在機場幹掉被他准許返國的政敵阿奎諾,除了引爆人民不滿,更讓外資撤出轉到東南亞其他國家,1984-85,菲律賓甚至每年經濟成長衰退7%(同期台灣每年成長近10%),導致1986年人民革命推翻馬可仕政權。
在菲律賓經濟前景停滯下,許多菲律賓人到海外工作,逐漸發展成菲律賓重要收入來源,目前菲律賓海外僑民約佔總人口10%,而每年在海外工作的移工約有200多萬人,每年匯回菲律賓的金錢佔GDP約10%,是世界最依賴移工經濟的國家,甚至特別成立「海外就業署」處理菲國人就業業務。
馬可仕被推翻後,菲律賓重拾民主政權,經濟發展逐漸回穩,在2010-2016年艾奎諾三世任期內,每年經濟成長均達6%以上,但經濟仍偏重政商寡頭集團,貧富差距仍大。杜特蒂上台,支持並非來自下層階級,而是「高舉法治與秩序」,得到不少新興中產階級與權貴支持。不過,「杜特蒂經濟學」和艾奎諾三世的自由主義經濟立場差別並沒有很大,他加碼擴大內需,希望六年內投入1800億美元(5.4兆台幣)進行基礎建設,發展國際服務業外包(BPO),並以對勞工減稅,增加富人稅與部分消費稅的方式,減緩貧富差距,雖然目標未達期待,但整體來說還是獲得支持的。
#菲律賓對外關係的改變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重點,菲律賓是和平脫離美國獨立,因此過去仍接受美援與美國軍事保護,是美國盟國,為何杜特蒂上台以後發生變化呢?
杜特蒂有1/8華人血統,並曾經是菲律賓共產黨首席顧問與精神領袖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學生,西松甚至說,杜特蒂大學時曾經加入了西松擔任主席的「#愛國青年」(相當於共青團)組織,因此上任後和被認為是非法組織的菲共,相形採取寬容和平的政策。而杜特蒂採取濫捕與直接槍殺的鐵腕掃毒政策,曾引起美國歐巴馬政府、歐盟的批判,也讓杜特蒂非常賭爛西方的人權標準。
作為一個天生傾向強人政治,喜歡暴力解決問題的「非建制派政治人物」,杜特蒂對於有類似性格的中國更有好感。有趣的是,川普上台後,被稱為「菲律賓川普」的杜特蒂對美關係,似乎也比歐巴馬時期來得改善,似乎他就喜歡這一味。
更深層的結構原因,還是中國崛起,且當政者若想要快速經濟成長,需要「熱錢」而不是「技術指導」,在中國超越日本、美國,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後,菲律賓更仰賴中國的投資甚至直接援助,他曾在北京公開發言:「我們更傾向從中國貸款...因為後來因為我們的友誼,他們就忘了讓我們還錢」,這可以顯露出菲律賓的目的,因此杜特蒂嘗試在兩國間左右逢源,這樣的路線,在國內並非沒有反對聲音。
2月11日,因杜特蒂親信,前警察總長德拉羅沙美簽被取消,菲律賓單方通知要退出「菲美軍隊訪問協定」。雖然這不影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但會讓美軍進出菲律賓變得很麻煩,嚴重影響雙方軍事關係。這也讓內閣與軍隊非常憂心,甚至外交部長先前就公開反對退出。
國內對杜特蒂親中的憂心,也來自中國對黃岩島海域的領土野心,以及中國資本與中國人近年大舉進入菲國的狀況。由於菲律賓沒有穩定的政黨政治,杜特蒂任期結束後,相對保守親美的「民主化骨幹集團」是否捲土重來,也仍未知,這是我們不能把菲律賓當作「鐵板一塊,親中反台」的理由。
#台菲關係與新南向政策
台菲之間,其實互動多於衝突,過去最大的紛爭,來自於漁權、南海、以及移工管理上。
其實,#對菲律賓最軟弱的是蔣介石政權。1971年,中華民國海軍因颱風避難,暫時撤離南沙群島第二大天然島中業島,跑到旁邊太平島避風,沒想到躲個颱風回來,菲律賓已經登陸升起國旗。本來靠著優勢火力,海軍打算一小時內殲滅菲律賓入侵軍奪回中業島,不料蔣政府急電「不得挑戰菲律賓人的行為」,只能眼睜睜看著菲律賓人搶走領土,之後更變成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損失很大。
原來,蔣介石是要爭取菲律賓在聯合國會籍問題上支持蔣政權代表中國,因此3個月後,菲律賓在聯合國仍投票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但4年後仍走向斷交的命運。不過,菲律賓之後仍和台灣有緊密關係,1994年李登輝總統曾訪問菲律賓,拜會總統羅慕斯,而菲國也連續兩年在聯合國提出「會籍普遍化」,呼應中華民國入聯議題。
2013年,菲律賓軍隊掃射我國廣大興28號漁船,槍殺我國船員,當時我國曾以終止菲勞入台申請、召回駐菲律賓代表、驅逐菲律賓代表反制,漁權的問題仍是兩國潛在衝突來源,我國仍須擴大海巡能量,展現決心與實力。
我國對菲律賓出口遠大於進口,2017年出口約96億美元,進口24億美元,出口以積體電路與石化產品為主,進口則以電子零件為主,可看出菲國製造零組件,我國生產高階產品的分工,而我國已在2017年12月和菲律賓簽訂《台菲投資保障協定》,也有不少紡織、自行車業者到菲國群聚投資。近年因菲國中產階級逐漸上升,菲律賓旅客赴台旅遊增加,從2016年17萬人成長到去年約50多萬人,後續仍有發展潛力。
整體而言,杜特蒂雖然親中,但在武漢肺炎事件前,並未多與台灣有所衝突,而農業、醫藥等「#新南向合作」也仍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出發點就是分散風險,並非表示東南亞經貿外交就沒有風險,就會一帆風順。以台灣利益為出發,繼續配合美台印太戰略合作方向,給予菲律賓壓力,爭取菲國民間惠我聲音,促進實質經貿發展,在守護核心利益同時,保持使用雙面手法空間,才能繼續擴展台灣的影響力。
#恭喜你看完了Respect
#知國際事不是只知中國事
石油危機對台灣的影響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從武漢肺炎爭議看台菲關係
昨天,經外交部努力運作,菲律賓終於解除為期4天的對我入境禁令,不再和中國混為一談。
————以下認真文請小心服用————
在菲律賓禁令一出時,國內討論的是「如何採取制裁」,也有政黨認為新南向政策失敗,要「檢討新南向政策」。然而我們昨天看到,菲律賓內閣、議會、民間意見其實不同,也促成了菲律賓對我國的解禁。雖然菲國近年和中國接近,但其實菲律賓並沒有跟美國全面切割,也不可能輕易和該國第8大貿易國台灣翻臉(相對的菲律賓為我國第11大貿易國)。東南亞的每個國家,差異很大,政策與外交路線也有所不同,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每個國家的背景,才能好好制定外交、經貿政策。作為一個國會議員,我認為讓國民更深入了解國際政經,也是「政治教育」的一種,是我的義務。因此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菲律賓的一些背景,以及菲國採取如此不友善動作的脈絡。
#菲律賓矛盾重重的政治制度
菲律賓雖然是採取名義上類似美式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政治情勢和成熟民主國家大不相同,並非「政黨政治」,而是屬於「#菁英家族寡頭政治」,我們在菲國政治中,看不到明確的「政黨政綱」或「左右派立場」,而是以家族勢力、個人魅力主導,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的拉美」。迄今,所有的參議院議員都出身「政治貴族」,而8成眾議院議員也是政治世家,想參政的平凡年輕人很難出頭,這點讓我特別有感觸。
這樣的政治結構,來自西班牙殖民時代。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前,由於菲律賓島嶼眾多,從未有統一的政治勢力,而是由小型部落各據一方,西班牙人來了以後,也沒有辦法控制這麼零散的人群,因此採取「集中安置」政策,把各部落的領導階級遷居到殖民者蓋的新城鎮,再由這些「#買辦階級」協助統治原住民,因此這些買辦就等同於中國國民黨殖民下的「地方派系」,成為代理殖民者的地方菁英。而美國在打敗西班牙,入主菲律賓後,雖然引入民主制度,但一開始把民權門檻設得很高,只有這些地方菁英有財力參與政治,因此雖然民主化了,但只是把「買辦家族」升級成「政治家族」而已,這個陋習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菲律賓民主的硬傷。
我們看杜特蒂的民粹語言,有時會誤認他是「庶民」階層出身,其實不然,跟台灣某位砂石家族市長一樣,「庶民」對杜特蒂來說「#只是一種心態」,其實他也是政治世家出身,爸爸是菲律賓南納卯省省長,菲律賓南部最大城納卯就是他家地盤,因此他雖然高中就混流氓、殺過人,但還是能一路讀到法學院畢業當上律師。但和台灣假庶民不同的是,杜特蒂深耕基層,在納卯市鐵腕統治二十多年,奠定政治基礎,可說是「#納卯王」。他選上總統後,便「傳位」給女兒,現在女兒繼續擔任市長(有沒有跟台灣某些地方很像?)。
#菲律賓的經濟困境與復甦
大家可能都聽過,1950-70年代,菲律賓是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和日本、新加坡並肩,那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1965年,馬可仕代表 #國民黨(真的叫這個名字)當選總統,在他當選時,菲律賓大抵是個採「進口替代」、「保護主義」,嘗試發展輕工業的國家,雖然經濟掌握在菁英政治家族手中,但發展的軌跡,和先進的日本、或比菲律賓後進的台灣、南韓大抵類似,從農業逐步過渡到工業。
馬可仕上台後,號稱要執行土地改革,並執行雙重大撒幣政策鞏固支持。一方面,他對外舉債,造橋鋪路、廣建學校,成為宣傳樣本;但同時依政治盟友忠誠度,提供大量資金,放任貪污舞弊,創造了「#裙帶資本主義」。在1969年馬可仕競選連任那年,他變本加厲狂借外債拼建設,造成隔年政府預算危機,被迫和IMF協商讓菲律賓披索貶值,埋下國內動盪基礎。由於貧富差距加大,在面對學生抗議,和國內共產黨、南部伊斯蘭游擊隊威脅時,馬可仕在1972年宣布戒嚴,成為獨裁者。
在馬可仕完全掌權後,裙帶資本主義更加擴張,他的家人和親信分門別類壟斷了各產業,例如伐木、香蕉、可可等產業,就被分贓接管,馬可仕繼續借錢投資基礎建設和觀光業,以撐起表面的GDP成長,也因應IMF要求建設出口導向的工業區。然而,由於貪腐盛行,缺乏市場競爭,大家都只想撈錢而不投資產業升級,讓菲律賓工業停留在原料加工,外資也不敢投資腐敗的菲律賓。
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菲律賓已經債台高築。1983年,馬可仕涉嫌在機場幹掉被他准許返國的政敵阿奎諾,除了引爆人民不滿,更讓外資撤出轉到東南亞其他國家,1984-85,菲律賓甚至每年經濟成長衰退7%(同期台灣每年成長近10%),導致1986年人民革命推翻馬可仕政權。
在菲律賓經濟前景停滯下,許多菲律賓人到海外工作,逐漸發展成菲律賓重要收入來源,目前菲律賓海外僑民約佔總人口10%,而每年在海外工作的移工約有200多萬人,每年匯回菲律賓的金錢佔GDP約10%,是世界最依賴移工經濟的國家,甚至特別成立「海外就業署」處理菲國人就業業務。
馬可仕被推翻後,菲律賓重拾民主政權,經濟發展逐漸回穩,在2010-2016年艾奎諾三世任期內,每年經濟成長均達6%以上,但經濟仍偏重政商寡頭集團,貧富差距仍大。杜特蒂上台,支持並非來自下層階級,而是「高舉法治與秩序」,得到不少新興中產階級與權貴支持。不過,「杜特蒂經濟學」和艾奎諾三世的自由主義經濟立場差別並沒有很大,他加碼擴大內需,希望六年內投入1800億美元(5.4兆台幣)進行基礎建設,發展國際服務業外包(BPO),並以對勞工減稅,增加富人稅與部分消費稅的方式,減緩貧富差距,雖然目標未達期待,但整體來說還是獲得支持的。
#菲律賓對外關係的改變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重點,菲律賓是和平脫離美國獨立,因此過去仍接受美援與美國軍事保護,是美國盟國,為何杜特蒂上台以後發生變化呢?
杜特蒂有1/8華人血統,並曾經是菲律賓共產黨首席顧問與精神領袖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學生,西松甚至說,杜特蒂大學時曾經加入了西松擔任主席的「#愛國青年」(相當於共青團)組織,因此上任後和被認為是非法組織的菲共,相形採取寬容和平的政策。而杜特蒂採取濫捕與直接槍殺的鐵腕掃毒政策,曾引起美國歐巴馬政府、歐盟的批判,也讓杜特蒂非常賭爛西方的人權標準。
作為一個天生傾向強人政治,喜歡暴力解決問題的「非建制派政治人物」,杜特蒂對於有類似性格的中國更有好感。有趣的是,川普上台後,被稱為「菲律賓川普」的杜特蒂對美關係,似乎也比歐巴馬時期來得改善,似乎他就喜歡這一味。
更深層的結構原因,還是中國崛起,且當政者若想要快速經濟成長,需要「熱錢」而不是「技術指導」,在中國超越日本、美國,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後,菲律賓更仰賴中國的投資甚至直接援助,他曾在北京公開發言:「我們更傾向從中國貸款...因為後來因為我們的友誼,他們就忘了讓我們還錢」,這可以顯露出菲律賓的目的,因此杜特蒂嘗試在兩國間左右逢源,這樣的路線,在國內並非沒有反對聲音。
2月11日,因杜特蒂親信,前警察總長德拉羅沙美簽被取消,菲律賓單方通知要退出「菲美軍隊訪問協定」。雖然這不影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但會讓美軍進出菲律賓變得很麻煩,嚴重影響雙方軍事關係。這也讓內閣與軍隊非常憂心,甚至外交部長先前就公開反對退出。
國內對杜特蒂親中的憂心,也來自中國對黃岩島海域的領土野心,以及中國資本與中國人近年大舉進入菲國的狀況。由於菲律賓沒有穩定的政黨政治,杜特蒂任期結束後,相對保守親美的「民主化骨幹集團」是否捲土重來,也仍未知,這是我們不能把菲律賓當作「鐵板一塊,親中反台」的理由。
#台菲關係與新南向政策
台菲之間,其實互動多於衝突,過去最大的紛爭,來自於漁權、南海、以及移工管理上。
其實,#對菲律賓最軟弱的是蔣介石政權。1971年,中華民國海軍因颱風避難,暫時撤離南沙群島第二大天然島中業島,跑到旁邊太平島避風,沒想到躲個颱風回來,菲律賓已經登陸升起國旗。本來靠著優勢火力,海軍打算一小時內殲滅菲律賓入侵軍奪回中業島,不料蔣政府急電「不得挑戰菲律賓人的行為」,只能眼睜睜看著菲律賓人搶走領土,之後更變成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損失很大。
原來,蔣介石是要爭取菲律賓在聯合國會籍問題上支持蔣政權代表中國,因此3個月後,菲律賓在聯合國仍投票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但4年後仍走向斷交的命運。不過,菲律賓之後仍和台灣有緊密關係,1994年李登輝總統曾訪問菲律賓,拜會總統羅慕斯,而菲國也連續兩年在聯合國提出「會籍普遍化」,呼應中華民國入聯議題。
2013年,菲律賓軍隊掃射我國廣大興28號漁船,槍殺我國船員,當時我國曾以終止菲勞入台申請、召回駐菲律賓代表、驅逐菲律賓代表反制,漁權的問題仍是兩國潛在衝突來源,我國仍須擴大海巡能量,展現決心與實力。
我國對菲律賓出口遠大於進口,2017年出口約96億美元,進口24億美元,出口以積體電路與石化產品為主,進口則以電子零件為主,可看出菲國製造零組件,我國生產高階產品的分工,而我國已在2017年12月和菲律賓簽訂《台菲投資保障協定》,也有不少紡織、自行車業者到菲國群聚投資。近年因菲國中產階級逐漸上升,菲律賓旅客赴台旅遊增加,從2016年17萬人成長到去年約50多萬人,後續仍有發展潛力。
整體而言,杜特蒂雖然親中,但在武漢肺炎事件前,並未多與台灣有所衝突,而農業、醫藥等「#新南向合作」也仍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出發點就是分散風險,並非表示東南亞經貿外交就沒有風險,就會一帆風順。以台灣利益為出發,繼續配合美台印太戰略合作方向,給予菲律賓壓力,爭取菲國民間惠我聲音,促進實質經貿發展,在守護核心利益同時,保持使用雙面手法空間,才能繼續擴展台灣的影響力。
#恭喜你看完了Respect
#知國際事不是只知中國事
石油危機對台灣的影響 在 王伯達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內容勘誤 : 中國江蘇省人均GDP突破400美元應該是1988年,而到了2012年突破1萬美元,中間用了25年時間,台灣為22年,南韓為23年,影片中 02:53 講到中國江蘇省人均GDP在1978年為430美元為誤植,應是430人民幣,雖然結論不變,但誤植數據,非常抱歉。
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是,中美的貿易戰。
我在三月多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講到中美貿易戰的問題。當時認為這場貿易戰是打不起來的。
但是,川普在他對各貿易夥伴開了地圖砲之後,民調反而節節高升,所以在年底期中選舉之前他是不太可能收手的。
而這麼一來中國也只能繼續跟下去,像成吉思汗一樣表態「爾要戰,便戰!」
但是,中國真的有跟進的條件嗎?美國這麼作真能從中獲利?這場貿易戰,會對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呢?
這就是今天的節目要告訴大家的。
中美貿易戰可望落幕,但我們卻朝著危機走去
https://www.potawang.com/the-end-of-trade-war-the-beginning-of-financial-crisis/
中美貿易戰停火後,你應該關注的是「石油!」
https://www.potawang.com/you-should-focus-on-oil-after-the-trade-war-stopped/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們
加入我們的 Line ▶ http://pse.ee/5VWRW
訂閱電子報 ▶ https://goo.gl/L7Vqin
造訪我們的官網 ▶ https://www.potawang.com/
訂閱我們的影片 ▶ https://goo.gl/HzU4VG
追蹤我們的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otawang/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石油危機對台灣的影響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過去三天的分享當中,我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趨勢」跟「未來」,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思維跟能力的調整,讓我們能夠適應的更好。
而今天呢,我轉換個角度,用指向於「趨勢」與「未來」的角度,來回觀我們的個人;應該要怎麼樣去定位,或者是我們的危機跟機會各自又在哪裡?
我想喔,可以談趨勢與未來的人很多,但這一位人物,有他的獨特性跟代表性;他就是日本「軟銀集團」的創辦人~孫正義。
他在今年的6月,參與一個台灣舉辦的,叫做「全球產業秩序的結構與創新」這個論壇裡面,他做了一場公開的演講。
我在這裡喔,跟你分享一些他這個演講裡面的內容。他認為喔,全球第三波的工業革命,就是「A.I.人工智慧」正在來臨。
如果按照過去30年網路革命的歷史經驗,未來30年半導體的運算速度,記憶體的儲存容量,跟網際網路的傳輸速度,都將成長100倍。
換句話說,A.I.人工智慧的智商,會比現在聰明100倍。他也預估到了2040年,全球機器人的數量,將正式超越全球的人口數,達到100億個機器人。
然而孫正義更直接的表示說,他說不管你喜不喜歡,A.I.人工智慧的時代,它就已經來臨了。這些新科技改變人類社會的速度,會比預期的來得更快。
他以「汽車」為例,在1913年的美國福特汽車,推出第一輛汽車;當時在美國的紐約街頭上,100部交通工具裡,只有1部是汽車,99部仍然是馬車。
但是短短5年的時間裡,形勢完全逆轉;紐約街頭汽車跟馬車的比例,翻轉成為99:1。
然而時至今日,很多人會質疑,運用人工智慧的科技,進行自動行駛的車輛是不安全的;所以都覺得短期應該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但是我們回觀一個事實,就在美國,現在自動駕車運送處方藥、自動駕車運送網購貨品,這些都已經發生了!
而且進一步來看,網購運送貨品,如果用人工來運送,每件的成本要5美元,而自動駕駛車輛的運送成本,卻只要0.23美元。聽到這裡你想想看,5美元跟0.23美元,這個成本是差異多大啊?
如果按照「趨勢」這樣子發展,可能你現在還會看到,某些專職送貨、送外賣的這些人員,可能他只要跑得勤一點,他的收入還可以蠻不錯的;但是這種事情,可能會很快的消失不見。
其實如果我們回顧,在25年前發生的「資訊革命」來看,網際網路的流量,在25年前其實只有「180G」;但今天的流量,已經高達「156T」,這個流量成長了100萬倍。
如果用市場價值來衡量,美國華爾街網路公司的市值,過去25年的市值,也成長了1000倍。
在1994年全球股市,市值前十大的公司,唯一家的科技公司只有「IBM」。當年擠進前10名的公司,包含日本的NTT電信、美國奇異、艾克森美孚石油、可口可樂、通用、菲利普莫里森煙草,和默克製藥。
但25年後的今天,全球股市前10名裡,有7家都是網路科技公司;包含微軟、Amazon、Google、Facebook、蘋果、阿里巴巴、騰訊。
所以呢,網際網路的革命對全球社會,會產生重大的改變。而相對於網際網路,接下來的「A.I.人工智慧」的革命,在未來的30年,單單在美國,就可望創造19兆美元的產值。
如果按照孫正義的說法,A.I.人工智慧,是人類社會最大的創新改革,會比網際網路的影響來得更大。
其實如果回到人工智慧,跟人類大腦的對比,目前呢,人工智慧只有在下棋這些領域,比人類強大;但是30年後,A.I.會比現在聰明100倍。
到時候所謂的超級智慧,會在人類社會當中誕生;人類的智商平均是100左右,有人說愛因斯坦的智商190;但是未來我們人工智慧的智商,合計會到1萬!
這是什麼數字啊?他會是超級天才,也是天才中的天才。
可是聽到這裡,你千萬不要覺得很悲觀,因為A.I.並不會在所有的領域裡面,都取代人類;畢竟啊,人類在創造力跟互相尊重的能力、彼此協作的部分上。會比A.I.來的更強。
但反過來,如果在既有的資料跟數據,產生的預測跟預估這方面的話,那麼A.I.會比一般的人類強很多。
所以透過孫正義的這番說法,你聽到這邊,不知道你想到了什麼?
我常常會說一句話哦:「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了,但是很多人卻還用工人智慧的腦袋,來想自己的現在跟未來」。
事實上,如果你現在檢視你謀生、你工作、你面對生活,跟未來的方式跟態度,都是那種純粹技術性的,或者是重複性的。
甚至於,絲毫沒有任何創造力含量,這樣的工作跟生活形態。那麼我幾乎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在你的有生之年,你一定會被A.I.所取代。
可是反過來說,當你現在的思維開始改變,用一個更深刻且更寬廣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工作跟生活的話;那麼你即將會擁有的,是A.I.幾乎無法取代的部分,就是你有「創造」的能力。
而這種在計算機的演算法裡,很難模擬到的像人類的情感、人類的藝術創造,這些部分回到你我的生命裡,當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具備的。
但是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如果你現在面對你的工作與生活,你開始能夠有意識的,創造出一些必要的結果;並且去優化你在面對工作跟生活的流程。
而進一步提煉出你的「核心能力」,把你核心的能力跟認知。並不是托付在某些特定角色的工作裡;而是把這些部分,發展出一個生態圈,並且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擁有一個正確決策的能力。
最後回到生命的本位裡,去創造出那個A.I.幾乎不可能模擬的東西,叫做專屬於你靈魂的意義與價值。
那麼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不管這個時代怎麼樣變化,你不僅不會是那個被淘汰的人,而且你還可以透過這些科技的進步,為你如虎添翼。
你聽到這裡,你一定很好奇,那這些能力各自需要什麼呢?其實我剛才已經說出來了!
如果你想要在自己的未來,過上一個更好的人生;有四個能力,是你一定要具備的~
第一個叫做「創造結果的能力」,第二個叫做「建立生態圈的能力」,第三個叫做「正確做決定的能力」,而第四個叫做「創造意義的能力」。
然而這個部分的學習精進,讓你擺脫工人智慧的腦袋,而讓自己在人工智慧的時代裡,能夠適應良好、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好好把握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叫做【過好人生學】。
在這一門線上課程裡,我除了陪伴你,去建立起必要的「四個能力」之外;更結合了我多年進行個案教練的經驗,跟我個人生命轉型的一個體會,讓你能夠更深入的看清楚,自己的生命形態怎麼樣可以過得更好,並且避免掉一些迷思跟現象。
因為我必須說「思維的盲點」,它不一定是發生在那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事;而是我們太僵固於我們所知道的事。
就像上個世紀的馬車夫,他之所以會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其實並不是在於,他不知道汽車這件事,而是他太僵固於他的謀生方法,就只有駕馬車。或者是只有透過駕馬車的交通,跟移動的意義來收錢。
所以囉,如果你渴望突破自己在生涯的思維盲點,並且建立起「過好人生」的必要能力,還有它實際的做法。
那我很鼓勵你,可以好好把握我們推出的【過好人生學】這一門線上課程。
然而無論如何,面對未來的改變跟衝擊,不管我們在主觀上喜不喜歡、想不想要,它一定會發生。而真正的關鍵在於~「你準備好了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在我們的內容裡面提到的【過好人生學】。
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在線上一起學習、一起前進,一起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石油危機對台灣的影響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石油危機對台灣的影響 在 國際油價上看150美元!第四次石油危機要來了?全球通膨恐失控... 的八卦
但此舉恐怕將引發持續性高油價,甚至全球能源危機,史上曾發生過三次 石油危機 ,皆由地緣衝突所引起,也讓全球經濟付出不小代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