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立陶宛同意台灣在其首都開設「台灣代表處」,這是台灣第一個設立「台灣」為名代表處所在的國家,特別是,是在與中國建交的邦交國.
.
這個消息對於台灣人來說,應該是一個震撼彈,在代表過往「兩個中國」的框架被突破,也代表台灣從「漢賊不兩立」的外交衝突中跳脫,有你就沒有我,然後儘管有任何外交突破,也必須冠以「中華」、「ROC」相關的東西,仍然不脫中國的掌握,過往,中國像切香腸一樣的以斷台灣邦交國的手法,作為懲戒,形塑國內政治壓力,而台灣只有單方面被壓迫的份,除了被壓迫,本土政權還必須被國內的華腦責備,馬英九時期我們的邦交國有多少等等,或者國內的知識份子,強調國家少了邦交國有多麼危險與孤立等等,這都使得我們某種程度必須陷入強暴者的邏輯當中-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只能承受,華腦人所奉行的「修昔底德陷阱」之中.
.
現在,有趣了,是台灣鬆動了中國的邦交國,台灣何德何能,哪來的金錢,拿來的拳頭比人大?無,價值而已.
.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我有點忘了,大致上是,當台灣進行民主選舉的時候,中國把台灣的許多邦交國代表,都召入北京,當台灣選出本土派政權的時候,就準備斷交,給台灣難看,最後,親中派贏得了選舉,北京很滿意,於是叫這些台灣邦交國們,可以回去了,不管真實與否,這不難想像,台灣悲哀的國際處境,似乎無論是朋友或者敵人,都掌握在對方手中,形成了一種思維缺陷,兩邊都被掐死,怎麼走,也走不出去,我們依靠一些小島國們,為我們發聲,我們不能沒有他們,另一方面,我們的政府又被民間勢力責難,說撒錢給這些國家是浪費錢,每一次交流都要被審視是不是有秘密經費,挹注給這些國家.
.
有人說,這些小國與台灣建交,背後是美國暗助,但顯然,相較於中國的銀彈攻勢而言,美國也無法完全提供台灣本身無法與中國競逐邦交國的「保護費」,這不代表那些熱血沸騰為台灣發聲的小國無關緊要,而確實是有巴拿馬這樣的例子,儘管是親美,但是礙於中國企業將投資建造巴拿馬運河第四條大橋,以及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經濟利益,仍然屈從於金錢外交,選擇和台灣斷交.
.
「與中國建交,就必須和中華斷交」,這是典型的「中華(Republic of China)」框架,蔡英文2016年才訪問過巴拿馬,2018年就被斷交,更顯現出台灣被中華代理的不可靠性,在這個中華框架裡,蔡英文簽下President of Taiwan(ROC),就被獎萬安以及國民黨一夥人,與中國環球時報同聲一氣譴責,說是搞「法理台獨」,蔣萬安稱蔡英文署名非常不洽當,應該要使用台灣的正式國名中華民國(President of Republic of China),Taiwan放後面,不可以顛倒過來.
.
而被斷交的時候,這一群華腦不譴責中國,反而繼續譴責台灣總統無能,搞台獨,這顯示,台灣靠著台灣的影響力,站上國際舞台,仍然必須被中華代理,而台灣只能是個地名,低等的存在,當台灣被霸凌以後,再由一群中華人攻擊,成功的時候,你只能像個小媳婦,榮耀由灰姑娘的姊妹們享有,失敗的時候,你像個奴僕,被後母和後母姊妹們痛罵,怎麼不把王子找回來給我們,而明明,從頭到尾,貢獻心力,無論是掃地還是準備好舞鞋,華衣,尋找機會,都是由灰姑娘完成的.
.
台灣的外交困境是,我們被兩個中華所霸凌者,一個在內,扼住你的咽喉,一個在外,直接施與鞭子,兩個人藉由剝削台灣,滿足自身最大的利益.
.
美國當年能做的反應是,召回與台灣斷交國的大使,而那時,也正是美中貿易戰開始的序幕.
.
現在,有趣的是,要召回大使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
針對立陶宛同意台灣設立「台灣代表處」,立陶宛表示「決心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
.
有華腦人這麼說著,「立陶宛要好人做到底,用中華民國的名義」
.
彷彿,立陶宛用「台灣」,不夠好,要用「中華」才是為台灣好.
.
同樣的灰姑娘陷阱,神父猶不能接受的是,這些華腦,在台灣試圖爭取外交關係的同時,不斷的進行意識形態檢查,不出一分力,在後頭扯後腿,還要像個家長一樣規定你應該叫什麼,不能叫什麼.
.
台灣被打壓的時候,華腦人不幫忙就算了,偕同加害者一同霸凌自己的國家.
.
台灣得到好處,又搶在台灣前頭,說應該要叫「中華」.
.
好一群蠹蟲.
.
許多人將立陶宛挺台的舉動,比喻為一種戀愛關係,在神父來看,比較是一種前輩對晚輩的認同.
.
而這個認同是至高無上的,神父很遺憾,似乎很少人對立陶宛有更多的認識,提到他們「獨立」的歷史.
.
當你知道立陶宛「獨立」的歷史,你會知道,這個伸出援手的人,是多麼熟悉的陌生人.
.
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小國,第一個發表獨立宣言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宣布更改國歌、國旗,最早脫離榔頭與鐮刀旗幟的國度(反觀台灣ㄎㄎ),而這個過程也是非常戲劇性的,當愛沙尼亞宣告主權以後,立陶宛並沒有跟進,為了安撫民眾,他們於是改國歌和國旗,但也因此這樣導致了兩面不是人,新的國旗讓境內俄羅斯人不滿,而沒有宣告主權,則導致了立陶宛人不滿,所以,立陶宛來個更直接的,宣布獨立.
.
值得一提的是,立陶宛的獨立過程也發生了名實之辯,他們首先將最高蘇維埃會議改名為「最高會議」,接著,選出薩由季斯團體作為主席,然後開始宣布獨立.
.
薩由季斯是一個特殊的團體,說實在,你看他的倡議很容易想到台灣,他是一個提倡反核、保護環境的左派團體,也是主張恢復母語、實行轉型正義,揭發史達林時期的真相、公開德蘇密約,取得對共和國經濟權更多控制的右派團體,你可以從中可以看出與台灣的連結性.
.
不只如此,立陶宛甚至是全世界最早實施女性投票權的國家.
.
宣布獨立後,立陶宛遭到了蘇聯的報復,不只斷水、斷電,更斷石油,還實施經濟制裁,這導致立陶宛的工廠因缺乏原料和動力被迫停工,照理說,這時應該有一群華國人跳出來喊拚經濟、顧肚子,發大財,然後反台獨-但立陶宛人的意志十分堅決,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聰明的腦袋,以及極高的合作意識,他們不會為這些被境外勢力煽動的話語所動搖.
.
立陶宛大搞反封鎖基金,然後從其他國家偷偷進口能源,沒有俄羅斯,還有烏克蘭,更諷刺的是,立陶宛乾脆就跟蘇聯在立陶宛的駐軍購買,蘇聯制裁了立陶宛卻彷彿在制裁自己,正如神父所說,經濟貿易絕非單方面的贈與或影響,那只適用在跪中的華國人身上,正常的經濟模型,你制裁與你經濟往來密切的國家,自身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蘇聯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封鎖,結果自身依賴立陶宛的部分也斷絕,造成龐大損失,這使得制裁立陶宛的舉措變得無效.
.
當蘇聯的坦克開進了立陶宛,立陶宛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蘇聯認為,可以靠立陶宛的內奸發起兵變,還有經濟不佳,一舉推發他們獨立的政府,所以他們先叫一群在立陶宛的俄羅斯人進攻國會,沒想到,立陶宛的人們組成了人盾,全境的國民自發自發聚集,守衛最高會議大樓、廣播電台、電視塔、主要電話局,多達5萬人,現在的立陶宛人口數也不過292萬而已,這就如同一個台北市號召5萬人上去擋坦克,蘇聯軍對民眾開炮,有趣的是,竟有一部分蘇聯軍隊倒戈反而對蘇聯軍隊開炮.
.
事實上,蘇聯軍有一名軍官要求部下不要出去,他說,我們是要捍衛國家安全,不是與平民作戰,蘇聯也認知到,這些駐軍在立陶宛的軍人,根本不能相信,他們與立陶宛人已經產生了情感.
.
立陶宛人開始在黑夜裡唱歌,這就是著名的「歌唱革命」.
.
如果說,中國有一名坦克人,喚起了大家對中國民主化的希望,或者,當作中國人曾經追求自由民主的證明,立陶宛有14個坦克人,而且都被坦克輾過去-當蘇聯開著坦克,想要攻佔電視塔,在沒有網路的時代,那就是抗爭者的生命線,一群人高舉雙手,揮舞著立陶宛國旗,擋在坦克前面,然後有14個人死了.
.
但他們成功地守住電視塔,讓立陶宛的聲音傳播出去.
.
最後世界各國都震怒了,就連與立陶宛是世仇的波蘭也看不下去,紛紛譴責蘇聯的行為,因為他們看見了電視塔播出去的畫面.
.
這是一個奇異的景象,蘇聯控制了立陶宛大街小巷,但是立陶宛獨立政府仍然持續運作,他們佔領,卻彷彿是想離開的人,因為周遭國家的人民開始聲援立陶宛.
.
立陶宛甚至還舉行了獨立公投,在坦克的環伺與蘇聯軍隊的瞪視下,93.24%的投票者贊成獨立.
.
他們先宣布獨立,然後舉行獨立公投.
.
最後,蘇聯發生819事件,被迫撤兵,有人說,俄羅斯在立陶宛做的種種舉措,是壓垮帝國,使之解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
波羅的海三小國的獨立史,可以說是近代獨派的教科書,那發生在什麼時候?不過1991年的事,那時,台灣正在搞野百合學運吧.
.
那被坦克輾過的14人,最後成為了立陶宛街道的名字,相反,台灣至今仍然一堆中正/中山/中國路.
.
在台灣,就連在學校裡師生投票命名南榕廣場,都被校方以具政治意涵/不中立,加以否決.
.
他們說,鄭南榕是恐怖份子.
.
恐怕,立陶宛那14人也是恐怖份子了,因為,當初蘇聯就是這麼說的,他們說,因為立陶宛人不聽勸告,跑到坦克前面,攻佔塔台,所以他們是恐怖份子.
.
若說台灣的民主路上少了什麼,我會說,是獨立.
.
若說此時的中華民國台灣,欠缺了什麼,我會說,是正義.
.
因為欠缺正義,所以才導致加害者與被害者顛倒,因為少了獨立,所以才讓一些害怕強暴的人,轉而手指著獨立自主的人是激進的,要為自己受的傷害負責.
.
這是一種服膺強暴者,歸謬幫助者的自私-這是一種遷怒,你們為何不體諒我消失自己與他人的言論自由.
.
這是一種避罰服從取向-我不是台獨.
.
在台灣,對自己說謊的人實在太多了.
.
包括什麼,美國不支持獨立,是因為台灣獨立後會倒向中共,這樣子自欺欺人的謊言,因為不想而不願,所以扭曲,因為災難性的想像,所以把自己的害怕解釋成是勇敢而且睿智的.
.
事實上,我們不會解釋香港,會因為反送中後而倒向中國,所以不應該反送中-應該要贊成送中條例,把香港人都送到中國去,或解釋香港存在著一群藍絲,或者支持中國,害怕破壞社會的和諧的人,就說,因為這群人存在,所以香港反送中後會親中.
.
或者我們解釋野百合運動,如同馬英九說的,他反對總統直選,在台灣地區選舉,要怎麼彰顯中華民國主權呢?怎麼精神上代表中華民國呢?
.
很不可思議吧,當年,為了維持中華民國,為了中國地區的代表性,為了這麼一個空虛的殖民者情結,我們必須被迫放棄自己的民主,「因為台灣人選的不算」.
.
可以這麼說嗎?廢除萬年國大,總統直選後,台灣會倒向中共!選出親共的人怎麼辦?那就不要民主了.
.
選總統以後中共戰機會來!會引起戰爭!事實上,1996年台海危機的確如此,為了阻止李登輝連任,中共的確要射出飛彈,但是,台灣人還是投下神聖的一票.
.
這關乎於,我們到底要為了多少「不正常」,放棄「正常」,將正常解釋成不正常,然後把不正常合理化成為一種正常.
.
通常,我們不會把已經發生的事,正在發生的事,歸咎於都是未來發生的事所造成的.
.
這是回歸謬誤.
.
當年反直選的人,直選上了總統,親中親共的人,當了八年,台灣從來沒有像當時那樣靠近中國與中共的光譜-馬習會,爆發了太陽花學運.
.
沒有在現在的中華民國體制之下,誕生出韓國瑜這樣的親中領袖,他喊著「守護中華民國!」,擔任直轄市的市長,不僅如此,還直接總統選票上的一個選項.
.
台灣獨立,並不會倒向共產黨.
.
現在的中華民國才會,並且不斷的,重複的發生,他們恰巧是反對台獨的一群人,由支持獨立的一方,抵制.
.
對於遙遠而不可知的未來來說,這個信念,這個未來,他亦守護住了現在的「維持現狀」.
.
如同賴清德所說的,他面對陳之漢的問題「民進黨主政,為何不台獨?」回答,「現在捍衛中華民國的,不是主張統一的人,反而是主張台灣獨立的人.」
.
未來,並不可怕,未來守護著現在,而沉浸在過去的人,他們一直為現在的所有人,帶來危險.
.
一邊緬懷過去,恐懼未來的人,是不可能守住當下的幸福的.
.
他只會讓你失去的更多.
.
我們終究必須問問自己的靈魂,想要脫離台獨的成分,是不是大過於脫離中國?如此,硬要解釋成我只是想要脫離中國,就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
立陶宛也曾經凍結自己的獨立宣言,在宣布獨立後.
.
他們以69票對35票,否定了自己發下的諾言,與莫斯科談判,蘇聯也馬上取消了經濟制裁,供應石油和天然氣.
.
立陶宛這時,工廠裏頭有煤礦了,家裏頭有暖氣了,他們冬天,卻異常的寒冷,鞭子後的糖果,使他們填飽了肚子,但喪失了味覺,怎麼吃,都覺得不滋味.
.
他喝著火爐上烘好的暖呼呼的茶,心中的某個東西,卻徹底結凍了.
.
他們必須使他們融化才行.
.
立陶宛也飽嘗了「國際現實」這東西,也充分體會到了米國的「戰略模糊」,布希聲稱,蘇聯併吞波羅的海三小國,美國就沒有承認,所以也就排除了承認立陶宛獨立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他又宣稱蘇聯當局應該尊重立陶宛的獨立宣言,雙方要避免衝突.
.
我想,這不會被解釋為米國害怕立陶宛獨立後會倒向蘇聯,所以拒絕承認獨立,因為,獨立正是因為反對蘇聯併吞而起,獨立後,又怎麼會倒向併吞自己的人呢?而蘇聯正是和美國打冷戰的人,他們和立陶宛有共同的利害關係.
.
當歌聲響起後,冰塊融化了,冰島,承認了立陶宛獨立,然後,米國,承認立陶宛獨立.
.
當然,如果認為立陶宛這部教科書,付出的代價太龐大,還有別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他們都是第二本,第三本教科書,他們更加迂迴,也更加避開危險,雖然晚了點,但他們的歌唱革命,依然接續在立陶宛的後面,繼續唱下去.
.
波羅的海三小國,曾經手牽手,串起了人鏈,三個國家,200萬人,從立陶宛開始.
.
這是「黑絲帶日」,他們為什麼而串起,為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
這個納粹德國和蘇聯的秘密協約,默認波羅的海三小國是蘇聯的勢力範疇,蘇聯堅稱三小國是自願加入的,這個條約證明了三國是被非法佔據.
.
他們不必再遵從蘇聯的憲法,因為波羅的海國家從來沒有在法律上屬於蘇聯,三國在二戰期間原為獨立國家,也可以合法恢復原有地位.
.
他們將自己的國家做成棺材,然後在納粹和蘇共的旗幟之下,象徵著自己的國家被吞併,要找回自己的主權,值得一提的是,納粹也是反共的,史達林也反法西斯,這兩個敵對的國家,他們為己群的利益犧牲三個小國的人權和自主.
.
台灣曾經也有二二八牽手護台灣的活動,牽起百萬人的人鏈,台灣,也曾經被號稱反共的法西斯政權給殖民統治過,如今,他們的遺緒不斷的和中共交換利益,出賣台灣人的自主.
.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
你說,波羅的海的小國-立陶宛,怎麼就這麼挺台呢?
.
好像是突然的一樣,沒有理由,有人說,一定是美國在背後指使.
.
非也.
.
如果你懂立陶宛,那你也會懂立陶宛怎麼會愛上台灣-那就像是東方自己的一塊分靈體一樣.
.
那段追求獨立自主的靈魂,被自己國家內俄羅斯人和共產黨偕同外敵侵犯的過往,那條人鏈.
.
立陶宛總是走在最前面,也是最勇敢的那一個,當他開始喊台灣的時候,就跟他當初喊獨立那樣,就跟他是踏上磁磚上,組成人鏈的第一個人,一樣.
.
當他開始,事情就不會停止.
.
世界各國將會跟隨他的腳步,一路「台灣」到底.
.
那就像是吹笛人,也像是山羊座的號角.
.
那是一種時間到了.
.
台灣獨立,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願不願意的問題.
.
而是
.
「When?」
.
什麼時候的問題,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展開獨立人鏈】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RagaFinance財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科指槓反產品」正式登場! ⏫7226: 科指槓桿2倍睇升 - 在牛市中放大投資回報,科指年初至今上漲71% ⏬7552: 科指反向2倍睇跌 - 對沖黑天鵝事件例如: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中國平台經濟反壟斷指南,小米股東減持,美國制裁中國科技股 ?科技三三不盡,槓反部署升跌? ---------...
石油主要成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歐洲能源政策發展系列報導:歐盟的誕生 從煤鋼.能源共同體開始
【車諾比與福島事件是歐洲能源政策分水嶺 法國研發更安全技術成為核電大國 德國則逐步提高再生能源並訂出廢核時間表 但高電價加上燒煤污染引發民怨 德國不足電力仍須向法國購買核電 為顧及選票打開煤礦火力發電 更成為反噬梅克爾的力量】
火是人類最早的能源,如果對火的馴服,讓人類從黑暗的史前時代走向文明,那麼在上個世紀經歷兩次大戰之後的歐洲,走向和平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一個免關稅互惠的煤鋼共同體。
「法國政府提議將德法兩國,所有的煤礦和鋼鐵產量,交由一個共同領導來管理,」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1957)。
一方面確保能源通路的共享,另一方面,監督彼此極度仰賴能源的軍火重工業。
「歐洲不是一蹴可幾的,我們有過戰爭,」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
這是未來歐盟的第一塊基石,5月9日被視為歐洲的生日,舒曼被稱為歐洲之父,
「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立刻正面回應法國政府的提議。」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1957)。
這個六個國家成為歐盟的發起國,將近七十年之後,歐盟從6個國家變成了27國,商業競爭取代了軍火業的危險角力,多元化的能源開發,結束煤與鋼的時代,但是2017年的歐盟在能源議題上,仍然在通路共享的彼此依賴,和攸關各國主權的,能源獨立的拉扯與平衡之間擺盪。
這段既依賴又怕受傷害的能源之路 ,可以概括的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20年,歐洲在美蘇對立的冷戰中,全力復甦經濟和發展工業,煤鋼共同體的互惠模式,漸漸不敵成本低於煤礦的中東原油市場,沒想到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冷不防讓六國共同體,面臨原油供應被切斷的局面。
因此決定在1957年成立,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無上限地鼓勵研究和發展,非軍用的核能發電。
「這是一個偉大的夢想,原子能共同體正領導歐洲,走上一個新的方向。」紀錄片片段。
在法國,義大利,和西德境內,以5-3-1的比例,蓋了9座歐洲第一代的核能電廠。
「這是法國的驕傲,1956年9月28日法國成為西歐,第一個以核能發電的國家,」紀錄片片段。
執意在美蘇之間,走出第三條路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堅持法國必須為了主權擁有核武。
「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太平洋試爆原子彈成功。」紀錄片片段。
1962年阿爾及利亞發動獨立戰爭。
「阿爾及利亞的命運,由阿爾及利亞人民決定,」時為法國總統戴高樂。
失去殖民地石油的法國,立刻加碼蓋了9座核電廠,於1967年啟動使用,沒想到1973年爆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3年發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的價格狂飆到原來的4倍。」紀錄片片段。
「法國政府決定在1974到1975年,啟動13座核能電廠,」時為法國總理Pierre Messmer (1974)。
核電廠啟用後用電成本下降,經濟效益明顯,法國於是徹底放棄了,對其他再生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同一時間的西德,以戰敗國身份加入煤鋼共同體,受制的成分超過受惠,德國大量的煤礦 ,被60年代便宜的油價逼得走投無路,在原子能共同體的架構下,只能進行研究,禁止建造核電廠。
「蘇聯外貿部長最近,飛到西德主要的工業大城Essen市,簽下了一個10億美元的合約,」紀錄片片段。
1973年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讓對原油依賴高達96%的西德,決定轉向選擇從蘇聯的西伯利亞,進口天然氣,並且從1983年起,就著手開發北海的風能發電,另一方面,被柏林圍牆隔在鐵幕之後的東德,冷戰期間一直受惠於蘇聯低廉的油價,直到80年代初期,莫斯科老大哥,近乎崩潰的經濟,無法再包養華沙公約會員國的小老弟,沒有任何外匯存底,和核能先進技術的東德,只能重新回頭開採煤礦。
1986年的4月26日,位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因為人為疏失發生故障,反應爐爆炸,造成二十世紀最慘重的核災,輻射污染氣團升空後,受風向影響擴散到全歐洲,車諾比當頭棒喝地,炸碎了歐洲的核能願景,接壤的德國從此視核能為洪水猛獸,決定全力研發再生能源,蘇聯也在車諾比核災之後不到四年瓦解,西德於是以大筆金援,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尋求莫斯科對德國統一的支持。
「德國設下2020年,要達到少於1990年排碳量的40%,」新聞片段。
1990年已經完成統一的德國,在車諾比核災的夢靨中,進入新的能源發展階段,主動在2000年立法完成,對再生能源的比例和規劃,預計在2022年關閉17座核電廠,完成全面性廢核,包括水力,沼氣,地熱,風能,和太陽能的開發,更立法保障20年內,以高於市場的優惠價,收購民間生產的再生能源,果然讓再生能源的比例迅速攀升。
「德國訂下了要在2050年,讓再生能源達到80%的比例,而且可以滿足50%的用電量。」新聞片段。
再生能源在2013年已經超過了20%,但是再生能源屬於間歇性能源,讓必須保證電力供應的電力公司,仍然必須以核能,或採購天然氣來穩固基載電力,由於天然氣的國際價格持續走高,因此高比例的再生能源,沒有降低電力成本。
「德國的邏輯很簡單,就是大幅提高電費,而且提高的幅度主要在家庭用電電費,德國家庭所付的電費是法國家庭的兩倍,」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Lionel Fontagne。
德國於是成為歐洲家用電費最昂貴的國家,電費相當於每度超過台幣10元,加上各區地理位置不同和氣候變化,再生能源的產量不患寡而患不均,各地方政府,雖然鼓勵民間利用太陽能或風能,但是非常排斥電力輸送網絡,經過自己的家門口,造成有電力卻缺少線路的矛盾,讓全國電力供需不均的情況相當嚴重,使得梅克爾不願關閉德國剩下的8座核電廠,但是2011年發生的日本福島核災,再度掀起核電廠敏感的安全問題。
「雖然去年秋天我撤銷整體廢核計劃,希望延長現有核電廠的營運年限,但是現在面對各位,我必須要承認日本福島核災,徹底扭轉了我對核能發電的看法,」德國總理梅克爾(2011.6.9)。
梅克爾受到國內的政治壓力,出乎意料地,一舉宣布提前關閉最後8座核電廠,不足的電力則向法國購買核電,加速了再生能源,提前在2013衝破25%的電力組合比例,德國擁有大量的煤礦,高價位的天然氣,讓電力公司很自然的轉向,低成本的煤炭火力發電,於是決定全面廢核的德國,火力發電比例不但攀升,煤炭的外銷更在2013年,創下230億歐元歷史新高。
排碳指數不減反增了2%,推動再生能源成功,卻弔詭地造成更大的污染,削弱了德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和面臨工業萎縮的威脅,廢核評估需要2500億歐元的預算,全民埋單,梅克爾正自食其果的,面對高調廢核的民意回力鏢。
從1990到2010年之間,核能光譜另一端的法國,雖然在1996正式放棄軍用核武,法國把車諾比核災歸咎於蘇聯落後的技術,繼續全力研究第三代的核子反應爐,截至2010年,法國已經擁有58座核子反應爐,和19座核能發電廠,是依人口比例全世界最大的核能國家,是僅次於美國,第二大的核能發電總量,核能發電比例佔電力組合的77%,核能工業,是法國僅次於航空及汽車的第三大工業,核能發電每年為法國節省,200億歐元的天然氣採購,創造了140億歐元的產值,非工業用電電價每度為5.4台幣左右,排碳量為零,但是2011年福島核災,也讓法國人開始警覺。
全核能主張,也引起越來越多環保團體的反對聲浪,法國的綠色和平組織,甚至以再三突破防線,潛入核電廠抗議。
「我希望達到2025年的20%再生能源,我們的能源問題是過度依賴核能發電,75%核電比例實在是太重了,」法國總統馬克洪。
新任總統馬克洪決定在2025年,將核能發電降至50%,並且承諾在五年任期內,關閉法國所有的煤炭的火力發電廠,身為領導歐盟的龍頭火車,德法兩國面對核能南轅北轍的態度,也許能解釋為什麼一直要等到2009年,車諾比核災23年之後,歐盟理事會才提出,「3個20」的中程目標,在2020年,達到再生能源比例20% ,減碳20%,節源20%的指標,但是「3個20」的中程目標,在2011年的福島核災之後,被認為杯水車薪,不夠具有野心。
「能源執委提出一個,適用於全歐洲核電廠的壓力測試,避免類似福島核災在歐洲發生,」歐洲議會綠黨議員Michele Rivasi。
日本福島核災後,歐盟執委會終於提出,對擁有核能的14個會員國,一共68座核電廠134座反應爐,進行安全監督的建議,提出由直屬歐盟的核能專家團隊負責,這是歐盟企圖走向安全,和風險管理的核能新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裡,曾經主張百分之百全核能的法國,不但啟動了抗暖化的巴黎協議,也主動由全核走向半核。
「對於核電廠是不是遭受恐攻,由於關係到國家安全,法國不接受由歐盟來監督,」新聞片段。
因為歷史因素,極端排斥核能發電的德國,未來可能再向法國採購核電來降低污染,在兩個極端中間,還有比利時,義大利,瑞士,西班牙,以各自不同的步調和時間表走向廢核,但是2014年烏克蘭危機,又重新威脅到歐洲依賴俄羅斯天然氣能源補給的穩定與主權獨立,歐盟成立一甲子之後,終於重新以能源共同體,互惠互商的經驗模式,繼續在能源的獨立與依賴,不同的能源選項之間,匍匐前進。
石油主要成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在全球減碳的呼聲中,使用環保水泥已成為當今的建材趨勢。美國的Solidia利用二氧化碳養護水泥,把製成步驟排放的二氧化碳「封」進水泥塊中,而且不會用到水。相較於傳統混凝土業者,每年耗費3兆公升的淡水,等同於100萬個奧運游泳池水的情況,Solidia固化水泥時不用到水,所以除了回收二氧化碳,還多一層優點。另外,加拿大的Carbon Cure把二氧化碳轉化成了碳酸鈣礦物,永久凝固在混凝土裡,更棒的一點是這個碳酸鈣礦物本身,能夠提升混凝土的強度,業者標榜,若是這個技術能在全球普及,每年可以減少約700兆噸的二氧化碳,等同於1.5億輛車的碳排放量】
{內文:
每當人們一提到,誰是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氣層的來源,大部份人腦中立刻浮現的是汽車和工廠,然而事實上很大一部份被忽略碳排,其實是來自於「水泥」。人們用混凝土建造大橋 水壩 道路 舖人行道,甚至是摩天大樓,混凝土是人類創建文明的幕後推手,同一時間,也在扼殺著我們的環境。
每製造一噸水泥,就會釋出一噸的二氣化碳,每年全球生產出40億噸水泥「貢獻」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具體一點來說,把「水泥業」比做一個國家,它將是全球碳排第三大的國家,地球大氣所含的二氣化碳含量,與地球溫度的上升成正比,兩者均在近年呈現急速增長,一旦地球氣溫過高,氣候學家預測極端氣候會更加頻繁,水平面也會上升,同時危害到地球糧食供應。
(CNN)
水泥是地球上第二大二氧化碳工業汙染物,然而沒有水泥,混凝土就無法蓋成摩天大樓。
(MIT混凝土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Jeremy Gregory)
多數與混凝土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實際上來自於生產水泥這個步驟,一般製造水泥的過程,首先是開採石灰石,接著在石灰石中混入像鐵或黏土成份,然後加熱水泥窯至非常高溫,大概是1500℃燒時窯內會發生化學反應,就是在此一步驟發生的化學反應,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同一時刻,燃燒加熱也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尤其是燒水泥需要加熱到1500℃高溫
總部位於紐澤西的Solidia Technologies,Solidia表示他們的水泥配方,以及固化過程會產生較少的二氧化碳,整體碳足跡較傳統水泥減少70%。為了降低水泥生產過程中的碳排量,Solidia稍稍改變了水泥中的成分比重。
(Solidia Technologies總裁兼執行長/Tom Schuler)
為了要混合成波特蘭水泥(混凝土原料),你勢必要用到石灰石和沙礫,我們使用和傳統水泥相同的成分,但是我們更動了一下配方,我們把石灰石與沙礫的比例改成各一半,在加熱過程就不需要燒至1500℃,大概加熱至1200℃即可,這代表水泥公司每生產一噸水泥,不會產生一噸二氧化碳,大概會減少40%二氧化碳生成,同時也減少30%燃料使用,生產出的水泥數量並不會變少,反而是能以同樣份量的素材,製造出更多水泥
研發團隊還利用二氧化碳養護水泥,把製成步驟排放的二氧化碳「封」進水泥塊中。所以Solidia環保水泥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對節省地球水資源做出貢獻。
(Solidia Technologies總裁兼執行長/Tom Schuler)
混凝土業者每年耗費3兆公升的淡水,水量等同於100萬個奧運游泳池,不過Solidia固化水泥時不用到水,而且我們固化水泥,不需要一星期 兩星期 三星期,我24小時就能把水泥固化,這使我們的產品能更容易打進市場,總的來說,我們的產品能省下很多成本
要說環保水泥最大的缺陷,就是無法在開放空間中固化。
(MIT混凝土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Jeremy Gregory)
眼下Solidia環保水泥,只能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生產,因此暫時只能做水泥磚水泥塊,然而水泥主要需求是預拌混凝土,就是預拌混凝土車裡的那種
預拌混凝土占全體水泥市場近3/4,如果環保水泥想要成為市場大宗,就一定要解決,不能在開放空間固化的問題。另一家加拿大環保水泥科技公司,已經克服這個問題。
(CNN)
這一座巨大的銀色儲存槽,最混凝土界劃時代的發明稱之為「Carbon Cure」,這個創新的系統,能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把二氧化碳重新打回混凝土裡,當混凝土固化時,這些有害的二氧化碳在飄散在大氣層之前,就會永久封存在混凝土中
(CarbonCure可持續發展總監/Christie Gamble)
我們其實是把二氧化碳,轉化成了碳酸鈣礦物,它不是氣體是石頭(礦物),會永久凝固在混凝土裡,更棒的一點是,這個碳酸鈣礦物本身能夠提升混凝土的強度
抗壓強度證實,Carbon Cure製造的混凝土與傳統水泥強度相當。
(CarbonCure可持續發展總監/Christie Gamble)
若是這個技術能在全球普及,每年可以減少約700兆噸的二氧化碳,等同於1.5億輛車的碳排放量
而且,CarbonCure環保水泥可以用來建造大樓。
(CNN記者/Rachel Crane)
妳說這棟建築就是使用CarbonCure環保水泥蓋的嗎?
(CarbonCure可持續發展總監/Christie Gamble)
是的,這棟共耗去48000立方碼,由Thomas Concrete生產的環保水泥
這棟12層 造價2億美金的大樓,坐落在亞特蘭大市中心最潮街區,您現在所看到的每一吋水泥,都是內部封存了二氧化碳的環保水泥,這是目前CarbonCure水泥所建造最高大樓。
(CNN記者/Rachel Crane)
所以這棟大樓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
(CarbonCure可持續發展總監/Christie Gamble)
單單這棟大樓,就吸收了150萬磅的二氧化碳,如果換算成「樹木」,相當於800英畝的森林,一年所能處理掉的二氧化碳量
截至2016年,環保水泥在全球市占率僅3.5%。到了2018年,環保水泥的全球營收,為214.2億美元,業者預估到2026年,環保水泥獲利能夠增長至435.9億美元。Solidia表示,如果全球都使用他們環保水泥,每年全球可減少4%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是全球飛機停飛所能節省的碳排量的兩倍,加上Solidia燒溫度較低,生產同樣產量的水泥,他們能比別人少用2.6億桶石油,同時少用3兆公升的淡水。這是一個可以獲利,同時兼顧愛地球崇高理想的解決方案,但是想要扭轉傳統水泥產業者接受新思維,這條路還很漫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iZTlsm9Pco
石油主要成分 在 RagaFinance財經台 Youtube 的評價
「科指槓反產品」正式登場!
⏫7226: 科指槓桿2倍睇升
- 在牛市中放大投資回報,科指年初至今上漲71%
⏬7552: 科指反向2倍睇跌
- 對沖黑天鵝事件例如: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中國平台經濟反壟斷指南,小米股東減持,美國制裁中國科技股
?科技三三不盡,槓反部署升跌?
--------------------------------------------------------------------
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每日槓桿(2x) 產品及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每日反向(-2x) 產品(「產品」)
• 產品是一項衍生工具產品,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概不能保證一定可付還本金。因此閣下投資於產品或會蒙受巨額或全盤損失。
• 產品並非為持有超過一日而設,因為產品超過一日期間的表現無論在數額及可能方向上都很可能與指數在同一期間的槓桿/反向表現不同。在恆生科技指數(「指數」)出現波動時,複合效應對產品的表現有更顯著的影響。
• 基於每日進行重新調整、指數的波動性及隨著時間推移每日回報的複合效應,在指數的表現增強/下跌或持平時,產品甚至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損失金錢。
• 指數屬新指數。與其他跟踪有較長運作歷史且較具規模的指數的產品相比,產品或須承受較高風險。
• 指數成分股集中在科技主題公司。許多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公司擁有相對較短的經營歷史。而與其他經濟行業相比,科技公司的特點是價格表現波動較大。
• 單位在聯交所的成交價受諸如單位的供求等市場因素帶動。單位可能以資產淨值的大幅溢價或折價買賣。
• 由於使用槓桿以及每日重新調整活動及槓桿效應,產品價格可能比傳統的交易所買賣基金更波動。
---------------------------------------------------------------------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子基金」)並不保證本金獲得償付,而閣下的投資或會蒙受損失。概不保證子基金將會達致其投資目標。
恒生科技指數(「相關指數」)屬新指數。與其他跟蹤有較長運作歷史且較具規模的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相比,子基金或須承受較高風險。
子基金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科技主題公司。許多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公司擁有相對較短的經營歷史。而與其他經濟行業相比,科技公司的特點是價格表現波動較大。
聯交所單位的交易價格受市場因素(例如單位的供求)影響。因此,這些單位的交易價格可能大幅高於/低於子基金的資產淨值。
請注意,以上列出的投資風險並非詳盡無遺,投資者應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詳細閱讀產品章程及產品資料概要。
---------------------------------------------------------------------
重要聲明
本資料僅供參考用途。本資料並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產品的招攬或承諾。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方東英」)在製作本資料時,相信獲得數據源是準確,完整及合適。但南方東英沒有為本資料所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南方東英不會負上收件人使用本資料時所引致的法律負任。本資料可能含有「前瞻性」資訊而不純綷是歷史性的。這些資訊可能包括預測、預報、收益或回報估計及可能的投資組合構成。本資料並不構成對未來事件的預估、研究或投資建議、也不應被視為購買、出售任何證券或採用任何投資策略的建議。本資料所表達之意見僅反映南方東英於編制材料當日的判斷,並可隨時因隨後情況變化而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的業績數據並不預示未來的業績表現。基金的價格可升亦可跌。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應索取及閱讀有關基金的發售章程(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不應僅依賴本資料作出投資決定。投資者應根據個人財務狀況,確定任何投資,證券或策略是否合適閣下,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意見。
重要聲明
本資料僅供參考用途。本資料並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產品的招攬或承諾。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方東英」)在製作本資料時,相信獲得數據源是準確,完整及合適。但南方東英沒有為本資料所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南方東英不會負上收件人使用本資料時所引致的法律負任。本資料可能含有「前瞻性」資訊而不純綷是歷史性的。這些資訊可能包括預測、預報、收益或回報估計及可能的投資組合構成。本資料並不構成對未來事件的預估、研究或投資建議、也不應被視為購買、出售任何證券或採用任何投資策略的建議。本資料所表達之意見僅反映南方東英於編制材料當日的判斷,並可隨時因隨後情況變化而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的業績數據並不預示未來的業績表現。基金的價格可升亦可跌。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應索取及閱讀有關基金的發售章程(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不應僅依賴本資料作出投資決定。投資者應根據個人財務狀況,確定任何投資,證券或策略是否合適閣下,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意見。
成為 RF 鐵粉團的一分子!只需港幣 $40 一個月,即享獨家影片及專屬貼圖優惠!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TuQf4lzTrfevoHdSGo8Ew/join
Raga Finance
網址: www.ragafinance.com
◎◎◎ 訂閱 ◎◎◎
▶
Ragazin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DWcqCjBne2-wRnrjxkuHQ?sub_confirmation=1
▶
Raga Financ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TuQf4lzTrfevoHdSGo8Ew?sub_confirmation=1
RagaFinan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agafin/
※※※想知道我們每天的動向※※※
▶ Web http://www.ragazine.com.hk/
▶ Web http://www.ragafinance.com/
▶ FB (Ragazine) : https://www.facebook.com/www.ragazine.com.hk/
▶ FB (Raga Finance) : https://www.facebook.com/ragafin/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agazinehk/
◆◆◆工 商 聯 絡 ◆◆◆
▶ E-mail : admin@ragafinance.com
#Ragafinance #南方東英
------------------------------------------------------------------------------------------------------------------------------------------
免責聲明:《Raga Finance》竭力提供準確資訊,惟不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不論公司是否與侵權行為、訂立契約或其他方面有關),本公司概不負責。
同時,《Raga Finance》所提供之投資分析技巧與建議,只可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Raga Finance》主持、嘉賓、編輯及記者無關。
同時,《Raga Finance》所有節目或資訊,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Raga Finance》立場。
Raga Finance
網址: www.ragafinance.com

石油主要成分 在 RagaFinance財經台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沈大師
嘉賓主持:康年
嘉賓:李雪恒 Kenneth 南方東英銷售及產品策略部副總裁 / Tony 南方東英銷售及產品策略部總監
「科指槓反產品」正式登場!
⏫7226: 科指槓桿2倍睇升
- 在牛市中放大投資回報,科指年初至今上漲71%
⏬7552: 科指反向2倍睇跌
- 對沖黑天鵝事件例如: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中國平台經濟反壟斷指南,小米股東減持,美國制裁中國科技股
?科技三三不盡,槓反部署升跌?
--------------------------------------------------------------------
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每日槓桿(2x) 產品及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每日反向(-2x) 產品(「產品」)
• 產品是一項衍生工具產品,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概不能保證一定可付還本金。因此閣下投資於產品或會蒙受巨額或全盤損失。
• 產品並非為持有超過一日而設,因為產品超過一日期間的表現無論在數額及可能方向上都很可能與指數在同一期間的槓桿/反向表現不同。在恆生科技指數(「指數」)出現波動時,複合效應對產品的表現有更顯著的影響。
• 基於每日進行重新調整、指數的波動性及隨著時間推移每日回報的複合效應,在指數的表現增強/下跌或持平時,產品甚至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損失金錢。
• 指數屬新指數。與其他跟踪有較長運作歷史且較具規模的指數的產品相比,產品或須承受較高風險。
• 指數成分股集中在科技主題公司。許多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公司擁有相對較短的經營歷史。而與其他經濟行業相比,科技公司的特點是價格表現波動較大。
• 單位在聯交所的成交價受諸如單位的供求等市場因素帶動。單位可能以資產淨值的大幅溢價或折價買賣。
• 由於使用槓桿以及每日重新調整活動及槓桿效應,產品價格可能比傳統的交易所買賣基金更波動。
---------------------------------------------------------------------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子基金」)並不保證本金獲得償付,而閣下的投資或會蒙受損失。概不保證子基金將會達致其投資目標。
恒生科技指數(「相關指數」)屬新指數。與其他跟蹤有較長運作歷史且較具規模的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相比,子基金或須承受較高風險。
子基金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科技主題公司。許多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公司擁有相對較短的經營歷史。而與其他經濟行業相比,科技公司的特點是價格表現波動較大。
聯交所單位的交易價格受市場因素(例如單位的供求)影響。因此,這些單位的交易價格可能大幅高於/低於子基金的資產淨值。
請注意,以上列出的投資風險並非詳盡無遺,投資者應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詳細閱讀產品章程及產品資料概要。
---------------------------------------------------------------------
重要聲明
本資料僅供參考用途。本資料並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產品的招攬或承諾。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方東英」)在製作本資料時,相信獲得數據源是準確,完整及合適。但南方東英沒有為本資料所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南方東英不會負上收件人使用本資料時所引致的法律負任。本資料可能含有「前瞻性」資訊而不純綷是歷史性的。這些資訊可能包括預測、預報、收益或回報估計及可能的投資組合構成。本資料並不構成對未來事件的預估、研究或投資建議、也不應被視為購買、出售任何證券或採用任何投資策略的建議。本資料所表達之意見僅反映南方東英於編制材料當日的判斷,並可隨時因隨後情況變化而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的業績數據並不預示未來的業績表現。基金的價格可升亦可跌。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應索取及閱讀有關基金的發售章程(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不應僅依賴本資料作出投資決定。投資者應根據個人財務狀況,確定任何投資,證券或策略是否合適閣下,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意見。
重要聲明
本資料僅供參考用途。本資料並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產品的招攬或承諾。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方東英」)在製作本資料時,相信獲得數據源是準確,完整及合適。但南方東英沒有為本資料所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南方東英不會負上收件人使用本資料時所引致的法律負任。本資料可能含有「前瞻性」資訊而不純綷是歷史性的。這些資訊可能包括預測、預報、收益或回報估計及可能的投資組合構成。本資料並不構成對未來事件的預估、研究或投資建議、也不應被視為購買、出售任何證券或採用任何投資策略的建議。本資料所表達之意見僅反映南方東英於編制材料當日的判斷,並可隨時因隨後情況變化而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的業績數據並不預示未來的業績表現。基金的價格可升亦可跌。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應索取及閱讀有關基金的發售章程(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不應僅依賴本資料作出投資決定。投資者應根據個人財務狀況,確定任何投資,證券或策略是否合適閣下,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意見。
成為 RF 鐵粉團的一分子!只需港幣 $40 一個月,即享獨家影片及專屬貼圖優惠!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TuQf4lzTrfevoHdSGo8Ew/join
Raga Finance
網址: www.ragafinance.com
◎◎◎ 訂閱 ◎◎◎
▶
Ragazin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DWcqCjBne2-wRnrjxkuHQ?sub_confirmation=1
▶
Raga Financ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TuQf4lzTrfevoHdSGo8Ew?sub_confirmation=1
RagaFinan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agafin/
※※※想知道我們每天的動向※※※
▶ Web http://www.ragazine.com.hk/
▶ Web http://www.ragafinance.com/
▶ FB (Ragazine) : https://www.facebook.com/www.ragazine.com.hk/
▶ FB (Raga Finance) : https://www.facebook.com/ragafin/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agazinehk/
◆◆◆工 商 聯 絡 ◆◆◆
▶ E-mail : admin@ragafinance.com
#Ragafinance #南方東英
------------------------------------------------------------------------------------------------------------------------------------------
免責聲明:《Raga Finance》竭力提供準確資訊,惟不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不論公司是否與侵權行為、訂立契約或其他方面有關),本公司概不負責。
同時,《Raga Finance》所提供之投資分析技巧與建議,只可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Raga Finance》主持、嘉賓、編輯及記者無關。
同時,《Raga Finance》所有節目或資訊,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Raga Finance》立場。
Raga Finance
網址: www.ragafinance.com

石油主要成分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評價
本文內容:甚麼是DMI、DMI測試
不經不覺,街頭智慧來到第七集,先前已跟大家分享了六個常用的指標。今集將會帶來初班爆升條件中的DMI。對比其他主要的技術指標,DMI偏向冷門,比較少被提及到。到底是甚麼原因令DMI沒有被使用?是它不準確還是太複雜難用?
甚麼是DMI?
DMI (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中文名為動向指數,有別於其他技術指標,動向指數是由三條線組成,分別是ADX、+DI和-DI線。其背後的計算方法亦比其他主流的技術指標不同,是以股價每日的波幅,包括最高及最低位,分析價格的波動而評估資產將來之動向。當+DI線高於-DI線為向上趨勢,反之為下跌趨勢。既然有新趨勢會被觸發,DMI可被用作中線使用的訊號。
DMI測試
坊間為數不多的DMI使用者都將DMI當作MACD或是慢步隨機指數的用法,就如這套策略﹕當+DI升穿-DI時買入,直至+DI跌穿+DI時沽出並做空,回到+DI升穿-DI平倉。
我們先以恆指作測試。
2014-2016年﹕交易49次,勝18次,輸31次,命中率36.73%,賺12.15%
2011-2016年﹕交易127次,勝41次,輸86次,命中率32.28%,蝕2.17%
2006-2016年﹕交易2445次,勝845次,輸160次,命中率34.43%,賺45.41%
標普500指數
2014-2016年﹕交易46次,勝10次,輸35次,命中率21.74%,蝕13.71%
2011-2016年﹕交易136次,勝37次,輸98次,命中率27.21%,蝕45.25%
2006-2016年﹕交易241次,勝62次,輸178次,命中率25.73%,蝕44.37%
兩個指數測試了六個時段,雖然三勝三負,但命中率從未高於40%,低於一半的命中,甚至出現過低於兩成的情況。賺錢能力亦只是一半一半,參考性不高,看似賭大細一樣。
另一DMI測試
其實運用DMI應該先留意趨勢的出現,而三條線中,ADX的用處就是判斷資產價格是否出現趨勢。當ADX高於20時候代表有新趨勢出現﹔相反,低於20時,價格的趨勢應已告終。要是當ADX在20之下時進行交易,勝算是十分低,因為沒有趨勢,價格可能只是在橫行整固。我們進行以下測試﹕當ADX升穿20時,如+DI大於-DI買入資產﹔如-DI大於+DI,做空資產。直至ADX跌穿20時,執行沽出或平倉的行動,如ADX未到20時,+DI跌穿-DI亦會沽出資產﹔-DI跌穿+DI時同樣會平倉,靜待下一次機會。
恆指
2014-2016年﹕交易9次,勝3次,輸6次,命中率33.33%,賺16.12%
2011-2016年﹕交易22次,勝7次,輸15次,命中率31.82%,賺1.15%
2006-2016年﹕交易49次,勝18次,輸31次,命中率36.73%,賺38.73%
標普500指數
2014-2016年﹕交易13次,勝0次,輸13次,命中率0%,蝕22.14%
2011-2016年﹕交易29次,勝6次,輸23次,命中率20.69%,蝕30.82%
2006-2016年﹕交易55次,勝18次,輸37次,命中率32.73%,蝕18.2%
雖然加入ADX作買入的指標,但結果卻只有少少改善。難道DMI指標真的是完全不準確嗎?我們試一下用不同的資產測試,嘗試找出更多的線索。
不同資產的DMI測試
石油
2014-2016年﹕交易9次,勝4次,輸5次,命中率44.44%,賺7.51%
2011-2016年﹕交易22次,勝9次,輸13次,命中率40.91%,賺48.24%
2006-2016年﹕交易41次,勝16次,輸25次,命中率39.02%,賺3.15%
黃金
2014-2016年﹕交易11次,勝4次,輸7次,命中率36.36%,蝕3.12%
2011-2016年﹕交易29次,勝11次,輸18次,命中率37.93%,賺6.68%
2006-2016年﹕交易62次,勝23次,輸39次,命中率37.1%,賺18.27%
兩個主要商品的命中率雖不過半,但大多都能賺錢。原因是於大趨勢浪中DMI才能發揮所長,例如在石油2015年及黃金2012-2013年的大跌浪獲利,當時ADX更是超過50,可見趨勢之強。相反在短線中,DMI容易出現錯誤的訊號,造成虧損,令回報慢慢地縮少。
大趨勢是王道
從較長及大型並持續的趨勢中,DMI可以準確捕捉,甚至可以食盡整個大浪而獲利。不過DMI在短線中的盲點甚為明顯,必須配合其他指標使用,例如初班中提及到的爆升條件,找出DMI的爆炸力,發揮其優點。
撰文:施宏毅
======================
1) 本月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新我要做富翁 試堂分享會 (香港站)▶ https://money-tab.info/mts-trial?yt=1
贏在美股試堂分享會(Online)▶ https://money-tab.info/ussjac?yt=1
Jasper 期滙商品分享講座+試堂▶ https://money-tab.info/comjasp?yt=1
Eric Sir期指策略分享講座+試堂▶ https://money-tab.info/futeric?yt=1
King Sir 樓市講座▶ https://money-tab.info/proking?yt=1
齒輪理論 入門班/初班▶ https://edu.money-tab.com/m0m1-reg-c?m0m1=yt
其他活動▶ https://money-tab.info/activity?yt=1
2) 我要做股神APP下載:
iOS▶ https://bit.ly/moneytabapp_i
Android▶ https://bit.ly/moneytabapp_a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我要做富翁?sub_confirmation=1
讚好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