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院長的專責病房日記》
北榮高壽延副院長,2013年我認識他時,人已經苦不堪言。當時他是台北榮總口腔外科主任。而我「流浪」了三家醫院,每日發燒38度,右臉唾液腺腫大疼痛,一天會冒出幾次一個大魚丸⋯⋯過會兒又消失。
歷經幾次檢查,從判斷細菌感染,變成唾液腺結石⋯⋯住院快一個星期了,沒有什麼改善,終而打電話請教這位哈佛大學回來的名醫會診。
本來我躺在振興醫院,想自己帶著病歷過個街至榮總看他,請教他的意見:他卻二話不說,脫下白袍,穿著運動服,跑到振興醫院。「病人,不要動!」他說。
一入病房,他會診相關資料,即建議振興醫院要打最後一線抗生素:文茜現在已經是臉部蜂窩性組織炎!
之後在他的建議及振興院長魏崢的協助下,我才發現全球包括瑞士、法國、美國,只有九大醫院有解決我的疾病的顱部內視鏡手術。
幸好我的美國舅舅找到了其中之一紐約西奈山醫院,之後我從台灣搭機轉診至美國,以內視鏡手術取出石頭:第二次又插管麻醉,把顱內所有腺體的濃,全清乾淨。
前前後後,也折磨了快兩個月。
病痛期間,每個對我伸出手的,幫我度過生命大難關的人,他們都是我永遠的恩人。
如今高副院長又當起更多不幸染疫患者的大恩人。他每天守在北榮COVID 19專責重症病房,還天天寫下日記。
那天他走入專責新冠病毒病房,看到我送的小心意:香蕉,彼此打電話問候。我問他,一切可好?
他回:「不怕死的小弟和護理部主任每天來前線專責病房,為醫護第一線人員打打氣!」
「我,全身充滿抗體!!」
⋯⋯以下是高副院長近日的三天日記。
透過他的記錄,我看到一位卓越醫者的冷靜、慈悲、使命感,以及身處危險中依舊不變的幽默風趣。雖然他帶著N95,穿著防護衣,而且年近退休。
* 6/26 週六
許院長指示
高層視訊會在週日1700開
全國80 台北24
B107 13/30
週末路過瞧瞧108護理站正交班中,兩兩交班、白班話不停、小夜聚精會神,合起來就很熱鬧非凡。
CVSB CU 3/6 不增真好。
B097 CU 8/17 患者雖更少了,剩下不容易照顧,得再拖。
B098 13/36 正準備辦出院,通電話恭喜他。聽起來真的是很高興。
B087 15/34 需要每兩小時翻身的病患不在少數,聽副護理長表示:這一批比起原先修繕前輕症的一群,照顧起來有如天壤之別。
Cov+長照:難
Cov+長照+重症:更難
目前的CU就皆如此;醫療資源的投入極大。
B077 15/22 看起來大家又忙著着裝入艙了,由於78併入77,明顯房間內病患多起來。
B078 併入77後、將可作為一採陰後篩檢患者收納區。
綜上,防疫病房佔床率降低了,局部合併來發揮照顧的最大效益屬必然。
目前留置在專責病房的患者,久了沒能出院,許多都是高齡、臥床,相對也不好照料。即便Cov輕症區、還要看病患屬性樣態。
記得前兩天和明主任在思源通道上遠遠就瞧見胸腔部陳育民主任龐大的身形一個人匆忙走過。
在這場戰疫區中,育民就像古寧頭戰役和823炮戰時的金防部司令,直接面對敵軍炮火前線的戰地指揮官,拖著前陣子病一場的身體還這麼拼命、著實令人敬佩。
我們從去年二月起、一成立防疫會和防疫指揮體系,感控團隊傳染病科和急診部也都是整個單位投入戰場,起頭大小事每必問感控行不行可不可,連條路怎麼走都像在下"陷井棋"一樣。
偶像看到復德疲憊走路的神情和會中小閉眼睛即知分明。急診室絕不是好待之處,鴻章前兩年的山海關前險險走一回、依然強悍守住邊關、每每看到急診人員的重裝、分艙、篩檢,至今守住門戶、未見醫護人員出狀況。
當然今年五月起的防疫動員不只醫護、乃至所有指揮體系、醫企行政、後勤協力支援,都比過去規格更高、更深、更廣、也更靈活,單就前後兩年的個案數、床位數即知。
去年少數個案的"遭遇戰"累積了寶貴經驗給今年的"陸海空系統戰"得以快速有效的動員面對。
從今年第一個個案警報響起、迅速建立大量專責、資源爭取、順利照顧大量輕重症、體系應對有分,才能進而得以支援篩檢、支應大量疫苗注射。
以上在未來病歷經驗分享絕對很豐富足夠了。
回想在去年從TO31和中正144接敵作戰至今思源專責病房成立、收治高峯、至今疫情稍緩,北榮團隊有這麼多阿信、真是可貴。
回首天天下水、週週打球、恍如隔世!😶
* 6/28 週一
晨防會院長再度指示:
1、疫苗注射的重要性、政府特案團體注射也宜北榮量能請家醫部妥適規劃。
2、整體專責病房、隨疫情趨緩,病患漸少,進入整併期,空出的思源78暫收納疑似新冠、須入住但已一採陰患者。RCVB負壓隔離CU,目前先收治CM重症病患。
3、專責病房再增負壓隔離病房一案,委侯副和相關部門研議擬案。
4、鑑於北榮已有豐富Cov醫治經驗、委黃副研議教育課程分享國人(醫院&大眾)
5、⋯其他有點忘記了。
今全國60例、台北22例
整體專責Cov病患、持續出多入少。
B107 8/30 由週末13位劇降至8位,但剩餘病患多是高齡又Bed ridden、照顧起來格外辛苦。
王佩琮副護理長親自下海加入群鶯照護行列,協助翻身、餵食…。
難怪大夥像是時空穿梭、全嫁到了欽察汗國。~勤擦汗國~都濕透透才出得來。
一個白班遇到需翻身、餵食⋯麻煩的照護、有時甚且進出不只三次。
CVSB CU 3/6、2位仍用葉克膜、T031要來1位新朋友須用葉克膜 。
丁玉芝副護理長每遇明主任都會很專業慎重的回報血氧濃度、凝血⋯等Data;明主任年輕時在CVS CU、POR,所以在此每回來、都不敢怠慢。我實在在私下忍不住想告訴她們、明主任在別的地方都不問這些東東啊!免啦、明主任來給大家打氣的,不過還是憋住、不吭聲!離開時給大夥按👍!
B097 8/17 尚婉明副護理長每回可就滿分笑臉迎面而來。今天笑得最開心了,CU病患剩不到一半、當然剩下的多半也比較難照料。
開心之餘、秀了一下銓誠基金會,英業達葉國一董事長捐的保低溫背心,看起來很輕、隔離衣太熱時、內襯保涼的背心,挺有用。
B098 14/36
朱紋瑩護理長坐鎮,交接班護理師這樣多,都在衣服上鉛字筆寫上名字、有些用貼的,也難怪、大病房許多護理同仁調來調去,誰也記不得每位名字,大字貼身上、不也可乎!免寶寶裝就全用粗鉛字筆寫名字。
B087 18/30,其中15位依然是士林檢疫所長照病患,7月2號解隔日近了、一次全清空。
B077 12/22、 怡惠副護理長表示週末9個月大的小朋友已母子均安出院回家了,另外本院NP姐早也已帶著9歲兒子回家去了。二人同住母子檔皆出院,就剩下夫妻檔。
B078 9/22 9位一採陰患者入住,病情呈現多樣化,照顧的R和護理師都搖頭同表病情嚴重。
RCUB 6/18 已入了6位,看起來護理長滿緊張會不會真收Cov,大夥習慣RTCU大通艙照顧,突然加了前室、隔音太好反而有點麻煩又緊張。護理長明白表示、擔心裡面出狀況!離開前阿長手指天花板、要請工務室抓漏。
總之、未來病患再降、空了趁機修修是可行;至於增加專責負壓隔離CU病房,方案該如何選擇,靜候佳音!其實暫時都不動、該也是選項之一吧!
小夜、天母運動公園400米10圈,和游1公里差可比擬!
戴N95下水不知感覺如何?一定不容易嗆到吧!
未來北榮Cov課程分享,怎麼樣辦該思考,一、兩天課程效果和內容都不會比現行它院會有明顯差別。例如、倘以長期每週六播放預錄的兩小時線上課程,不但內容可涵蓋面廣,和全國分享北榮豐富經驗、該當不錯,怎樣都不該只操到感控、胸腔團隊,最近他們都被操到快不行了。
希團隊醫護保持戰果、疫情緩、病患減;所有程序流程不能簡,永保平安!
[註]全台2000萬老少朗朗上口的英文字
~Delta ~
* 6/27 週日
高層視訊會在週日1700
三大議題
1、配合中央PCR降價
常規3500
急件4500
2、疫苗注射依照規範安排,留意隨時變動。
3、北榮防疫收治Cov經驗、預作規劃經驗分享。
全國89 台北33
B107 13/30
隨著北市疫情舒緩、數字停留在13。
CVSB CU 3/6 不增真好。
B097 CU 8/17 患者週六、日CU進出呈現停滯非壞事,重症靜待變輕症、另無新入重症。
B098 13/36 今日也是白班小夜進出各一、恰恰扯平。
B087 15/34 由於收的是前兩天原先陸續入住的長照病患,也並無變動。
B077 13/22 今輕症痊癒出2位、明再出1位。
B078 陸續上5位,但雖一採陰、待二採解隔,二採間隔期依舊不能掉以輕心,隔離防護依舊在、有得小夜班喘忽忽的忙!
隨著北市的疫情漸緩,新案連續多日不到50位,這也反映了我們病人收治的實際狀況。
希望幾個重要的大型批發市場早日恢復正常,中央的PCR降價和精準篩檢政策配合的天衣無縫,北農圈篩似已箭在弦上,由於流動來往人口多,情況和封閉的單位來比較、更要複雜一些。
我們北榮病檢能量一流,大量收案池化PCR檢測、又能再一次為北榮爭光獲殊榮。那怕費用少了些,為國家社會盡一分力責無旁貸;一向淡定的病檢周主任聽到這麼多掌聲喝采之餘,不免要再回頭問問大家:各位到底仔細讀了我去年10月發表的精彩paper沒有?
5/10000這個摩術數字、疫情消失多年後將會在教課書中見到。周主任將留名青史、不是報紙喔!😆
——圖片來自北榮近期從京元電子到北農群聚感染,帶北榮團隊為國奉獻,進行全面核酸檢測的陳威明副院長。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化嘛。 吃塊羊酪、喝點紅酒; 圍爐烤肉、哼歌載舞; 小菜一桌、乾杯共嘗; 屈膝對坐、刺身冷飯配清酒。 一切,豐儉由人。 反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食物,是一種文化。 就如汕尾海陸豐人的菜茶,就列入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對汕尾人棉姐而言,菜茶就如太陽般,自小就曉得它的存在。她興高采烈地表...
石家魚丸電話 在 陳偉杰 Chen Wei-chieh Facebook 八卦
打造友愛社會 你我一起來 淡水咕咚羹2.0
疫情期間許多店家都主動提供 #待用餐 供需要的民眾領取,#咕咚羹 是許多淡大校友的回憶,鄭老闆在自己辛苦艱困的時候,依然願意伸出援手幫助他人,這種精神令人感佩。
偉杰今天帶著好友們的委託捐獻,以行動支持鄭老闆,友愛社會、善的循環,就從你我做起!重點是,餐點很有份量也非常美味😋
偉杰也邀請大家一起用行動支持,讓愛心充滿社會的每個角落。
謝謝暐瀚哥的提醒,也謝謝宅神的拋磚引玉讓更多人看到淡水咕咚羹!
黃暐瀚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店家資訊:淡水咕咚羹2.0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山北路一段207巷37弄4號
電話:(02)2626-6452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11:00-14:00,17:00-20:30。
#友愛社會 #伸出援手 #待用餐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 #淡水魚丸
#淡水_八里_三芝_石門
#Your_Life_Is_My_Life
石家魚丸電話 在 黃偉哲 Facebook 八卦
晚餐時間到!如果還沒吃飯,請小心這篇晚餐文。🍽
最近幾天,好像很流行曬100元的便當?
提到便當,美食之都台南 絕 對 不 會 輸 !
偉哲在這裡介紹幾家用上好米、澎拜、大碗的便當。
#標記朋友來看看台南便當火力展示
[ 🍚堅持只用台南好米🍚 ]
禾氣合秝
新鮮蔬菜與配料是基本,米用的是台南16號KKF自然農法種植,香氣飽滿彈性強,去骨雞腿照燒或三杯隨個人口味,可老闆專業是刈包,便當好評賣到自我懷疑,目前只接受2天前預訂且基本量要有10個。(📌東區榮譽街56號)
太康有機農業專區
米來自柳營農會與德昌碾米工廠,雙主菜大塊排骨、現煎鯖魚,是柳營科學園區的工程師的固定先發名單,需提前預訂,起訂量20個,另有蔗香雞腿、蔥爆豬、薑黃肉燥多元主菜可選擇。(📌柳營區義士路三段121號)
[ 🥩職人手藝功夫入菜🥩 ]
藝秝 精緻便當
師出富屋日本料理師傅,當季的食材蔬菜鮮甜強脆,炸雞、招牌軟骨、製程2天的味增烤油魚三主菜,蜜蘿蔔解膩,在乎細節親自外送便當若流汁就重作,客人滿意到直接買來拜地基主。(📌安平區平通路566號)
義食堂
「用心烹煮每一道飯菜」手作玉子燒搭上外面光單點一份就可能破100的石板烤肉,相當下飯,白米煮的漂亮,網美級的便當,搭上解膩的沙拉,現點現做不想等的話建議先電話預訂。(📌中西區民族路三段70號)
阿樂師油雞
原羊城油雞中正路巷內老店老師傅,特選黑羽土雞,不同於過去先以熱水燙過的煮法,這裡直接用老滷煮到全熟,彈性肉味足,別忘了淋上醬汁,阿樂師本人半退休,想見他六日才看得到。(📌中西區大勇街53號)
神田(カンダ) 日本料理
台南30年的日料老店,三條滿滿魚蛋的烤香魚、日本料理級鮮現撈蝦、酥脆內飽肉汁的烤雞、別家沒有的自製綜合花枝魚丸,市府同仁偶爾犒賞自己的選擇。(📌中西區永華一街44巷3號)
相信不只外國、甚至連外縣市,
都看不到我們台南便當的車尾燈。
台南的優質百元便當絕對不只這幾家
老規矩歡迎大家一起再幫偉哲補上。
#感情好才不怕互相傷害
#歡迎曬你心目中100元又100分的台南便當
❣️台南好選擇-加入LINE偉哲
https://reurl.cc/D1NkE5
❣️追蹤偉哲Instagram
https://reurl.cc/5g7WzV
石家魚丸電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文化嘛。
吃塊羊酪、喝點紅酒;
圍爐烤肉、哼歌載舞;
小菜一桌、乾杯共嘗;
屈膝對坐、刺身冷飯配清酒。
一切,豐儉由人。
反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食物,是一種文化。
就如汕尾海陸豐人的菜茶,就列入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對汕尾人棉姐而言,菜茶就如太陽般,自小就曉得它的存在。她興高采烈地表示,菜茶其實還有別名,就是「開丁茶」,取其好意頭。每逢過年、有客人到訪或是添丁之喜,都會製作菜茶慶祝。所謂菜茶,就是把多種蔬菜切條,正切着椰菜的棉姐開口道:「咩菜就要睇時令,菜要逐樣炒好再撈埋粉絲同大地魚粉一齊。」
先於湯碗內放入炒好的雜菜,加入以豬骨、雞腳、蝦乾、蝦粉熬煮五小時的高湯,撤上大量米通,最後鋪上花生、魷魚、蝦乾即成。兩大碗熱烘烘的菜茶擱於桌上,棉姐的同鄉姐妹即拿出一對筷子來,只見二人左手拿起湯碗,右手拿着一根筷子插進碗內,把碗中物扒到口中,棉姐笑謂:「用一隻筷子食係傳統,不過而家好多人都用番一對食啦。」
食物,是一種習慣。
汕尾女人有一個戒不掉的習慣,就是擂茶,又稱鹹茶。每朝打理好家務後,各家的女人就會聚集在一起擂茶。棉姐拿出一個缽,倒入一些茶葉,加一點水,用木棍磨蹭着:「茶葉就睇個人喜好,不過枝木棍一定要用石榴木,我都唔知點解!」磨茶頗費力,待她磨好再灌入熱水及撒鹽之時,已見有點氣喘。把茶焗一陣子,她也正好回一回氣。此時,同鄉拿出幾隻小碗,把茶舀到碗內,撒上芝麻、米通、花生,棉姐隨即拿起小碗大口地呷下。她們擂茶還有一個小習慣,就是要配上一些小食,如小米餃、魚丸、腸粉或千層糕。
飲食,是一腔熱誠。
廚房內,棉姐正在做千層糕。先把米浸兩小時,待米心浸透,將其磨成漿,再逐層蒸熟。她抹一把汗:「一層比一層時間長,第一層兩分鐘;第二層就要三分鐘,一路蒸到十幾層,時間要好準確。」最後一層撒上芋頭粒、魷魚、蝦米等食材,蒸熟後切片上碟。一碟賣相平庸的糕點,功夫卻多。棉姐調侃着:「唔係啲咩高級菜,只係家鄉小食啫,但咁好嘅嘢唔想佢失傳。」說到底,香港最容易失傳的,是對做食物的熱誠,她徐徐說着。
優雅或庸俗,只源於一念。
採訪:黃寶琳
攝影:周文禧
粿然好味
地址:太子長沙灣道1-5號長勝大廈41號C舖
電話:2295 0959
營業時間:8am-9pm
你都去過呢間食店?即上 https://goo.gl/m4hc93 留低你嘅食評!
想知最快最新飲食資訊?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
http://etw.hk
石家魚丸電話 在 Bella吃貨日記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帶你們來吃雙連捷運站的地導美食啦~
1.雙連良鹹湯圓
以鹹湯圓、餛飩、水餃為主食
另外也有賣麵類以及小菜
樣式不算多樣~
價格滿平價的
湯圓的皮,非常的滑Q
而裡面的內餡,還會帶湯汁
而且裡面的湯汁味道
剛剛好,不會過鹹
不論是鹹度還是鮮度,都很不錯
口感也非常的棒~吃完之後,可以很明顯感受到,為什麼隱身在市場裡,卻有這麼多人前來品嚐!不是沒有原因的,是真的味道不錯~
103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198-83號
營業時間 16:30-21:30
週一公休
2.太春小館
隱藏在雙連市場裡面的日本料理店
餐點種類蠻多的,有中式熱炒、日式料理及一些夏天吃來很開胃的冷盤!
這次點了
毛毛蟲壽司240元:
這是店家的招牌,花壽司 外層包著炙燒的鮭魚,裡面有包生菜與料,其中一個是包蝦尾。
綜合握壽司360元:12粒的握壽司,鮭魚 政穎 與 斌源 稱賞很肥美。
海膽握壽司100元:味道很鮮美完全沒有腥味
乾煎豬肝 180元
這道豬肝到太春絕對必點,豬肝的火侯拿捏得恰到好處,這是我目前煎豬肝排行榜裡的前三名,味道跟口感都是相當有水準的,每一塊豬肝也非常厚!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198之4號
電話:02-25553584
營業時間:07:00-15:00、19:00-01:30
3.冰霖古早味豆花
這邊較熱門的甜品有芋頭豆花、花生豆花、芋圓豆花、豆漿豆花,
刨冰類跟雪花冰因為『冰霖古早味豆花』的配料選擇性很多,其實也相當多人推薦。
今天點了一碗桂花綜合湯圓
冬天很適合來一碗桂花湯圓,且這邊還能做成綜合口味,一碗有芝麻湯圓也有花生湯圓。
桂花湯圓還添加了白木耳,甜度不高相當清爽,湯圓表皮很軟,內餡香而爆漿,兩種口味比較起來,我喜歡芝麻多一些。
店名:冰霖古早味豆花
電話:02 2558 1800
營業時間:09:30–01:00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10號
4.石家割包
他們的割包我是點肥瘦各半比例的割包,裡面的肉非常入味,割包的麵皮吃起來很軟,加上清爽的酸菜,雲林北港的花生粉,搭配起來真的很好吃!
還有我非常喜歡他們的魚丸湯,非常有彈性
一口湯,配一口割包!完美的組合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05號
營業時間:11:00-0:00
週一公休
電話:02 2553 9953
石家魚丸電話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萬華,在這波疫情當中,算是重災區。一開始,每天的確診數字很嚇人,嚇到幾乎沒人敢進入萬華,還好,萬華人沒有就此悲觀,沒生意的店家,有的把店面騰出來當臨時救援站,有的為老人送餐送物資,靠團結力量重建,今天的節目,我們就特別走訪萬華,首先帶您到市場,攤商說,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顧客一聽說食物從萬華來,就覺得有病毒。該怎麼突破困境,就是不放棄,三個字。
店家資訊:
艋舺大豐
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62號1樓
電話:(02)2306-0532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10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 #萬華 #魚丸 #炸物 #便當 #疫情 #手工 #市場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