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髮也能百變★三種透過瀏海改變的俏麗造型】
利用分邊,改變短髮造型!
<瀏海>女人味的可愛氛圍♡
1.瀏海在額頭上梳順,拉向側邊,用髮夾固定在太陽穴位置。
2. 拉鬆頭髮把髮夾藏起來。
<8:2分> 蓬鬆的酷酷感☆
1.髮蠟和水1:1調好,擦在髮根。
2. 將頭髮以8:2分好並把髮絲向上梳,最後再拉鬆調整。
<中分> 自然的中分
1. 瀏海用電棒夾捲。
2. 用手指將瀏海以Z字型中分。
3. 頭髮塞耳後,上面頭髮拉鬆讓髮量看起來更多。
ー・ー・ー・ー・ー
下載C Channel的APP可觀看全部影片☆開啟APP store或Google Play就能輕鬆下載呦♪
ー・ー・ー・ー・ー
短髮塞耳後固定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八卦
#學生回饋 #沒力寫作課
我能給出最好的愛 by Pin
我翻遍房裡每一個抽屜。
這個房間從我國中搬家後到現在,經歷過好幾次的斷捨離,我實在不太確定能不能找到那個戒指。甚至在試圖回想的時候,浮現的畫面是我把它和其他舊物放在紙盒裡一起丟進垃圾袋。
我有為它拍照嗎?前幾次丟掉的東西,如果是還能清晰回想起相關細節的,我會一件一件擺在清空的桌面上拍照,然後像是替離世的人淨身一樣,小心地把它們整齊擺進盒子裡再丟棄。
我不著邊際地思考,手上則是把抽屜逐一打開檢視,將每一件東西都拿出來,以免遺漏了那個戒指躲在縫隙或被壓在底部的可能性。
關於戒指的記憶,現在只剩下兩個主要場景了。
第一個當然是收到戒指的那一天,也就是我從他手裡接過戒指的那一天。到底戒指是裝在漂亮的小紙袋裡?或者是更慎重其事的盒子呢?我不知道。
或許是陰天,或許是我們站在陽光無法進入的樓梯間陰影裡,建築物背陽的那一面,那是一個到了下午四五點的時候,與金黃色夕陽完全隔絕的空間,然而那淡淡的陰暗讓人安心,可以放鬆而沉穩的呼吸。
那時候我們是小學高年級了,身心理都踩在童年和青春期的交界上,特別是女生們成長得飛快。有一個同學會在體育課自由活動的時候,聊起自己在書上看到關於女性高潮的話題,每個描述都非常陌生,卻又隱約明白這些總有一天要發生在自己身上。大概是因為有這種幻想中的參與感吧,我們總會繞著那個同學要她再說多一些。
當時的我,過得就是這種懵懵懂懂,卻又認定自己知道比大人更多事情的生活。
送我戒指這個人,與我相處起來就像是手足。說來好笑,我和自己真正的弟妹一直相處得不好,大概是因為小學時期爸爸還沒帶著弟弟回來認親,對我來說,「弟弟」這個詞是很虛幻的,是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才突然蹦出來的東西。
在學校時,我偶爾對這個男同學頤指氣使或耍賴,但如果別人對他做一樣的事,我就會義無反顧的手腳並用反擊回去。
「我會保護你。」
我好像曾經對他說過這句話。
他長得又高又瘦,膚色有一點偏黑,和班上其他男生總是大聲嚷嚷或嬉鬧跑跳的樣子不一樣,我不知道為什麼就對這樣的他萌生了保護欲(以當時的年紀應該稱不上是母性),我會跟他分享有趣的文章或電視節目,而他邊聽邊笑的樣子非常純粹又可愛,於是我迷上與他相處的時光,儘管班上不會起鬨著說我們在一起之類的,但也很自然地接受了我與他之間的角色設定。
我會買飲料給他喝,隔天他會偷偷放錢在我桌上,我會再拿來買下一次要給他的飲料。以前的學校裡還有自動販賣機呢,下課前總要投一瓶有梨子口味的調味水放在書包裡,但是600c.c.實在有點大瓶,所以我買給他的飲料則是一瓶十塊錢的鋁箔包紅茶。
其實小學時的我就已經不是一般女孩會有的樣子,短髮像男生一樣把頸後剃到只剩摸起來扎手的髮根,同時戴著矯正虎牙的牙套;喜歡欺負男同學,甚至在自然課挖蚯蚓的時候,把一整坨肥胖的深紅色大蟲放在旁邊男同學的頭上;女同學總喜歡向我告狀,說某某又掀她的裙子、扯她的頭髮,我就會像武俠片裡拔刀相助的俠客一樣,在下課時去好好打那個某某一頓。
當時的我還沒經歷過一點點挫折,覺得自己很厲害又強壯,沒有人可以超越我(真是一個氣勢非常強的小孩),成績也算得上前段班,可以說是自信心最膨脹的時期吧。後來的我常常在想,當時送我戒指的那個人,會不會是被我這種樣子吸引了呢?
否則我實在是想不出來,我到底有哪一點是值得讓他喜歡的。
我念的國小是可以直升國中部的學校,然而就在國一上學期剛開始沒多久,我的奶奶就過世了,隨著搬去和爸爸與不太熟悉的兩個弟弟、一個繼母同住,過去意氣風發的那個孩子王徹底消失,我在陌生環境裡變成一個完全不一樣、非常安靜的人。忙著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和同儕,我暫時忘記了戒指的事情。
再一次翻出戒指,是大學時的事情了。
大一上學期,景觀設計系的課程作業非常忙碌,常常在系館熬到天亮,再加上那時的我不知好歹硬是加入了康輔性質的社團,根本沒有什麼空閒的時間。
高中時期交的女友大概也處於類似的適應期,常常打電話跟我吐苦水,讓我壓力也很大,有天晚上,我離開社辦大樓時她又打電話過來,我站在已經接近全黑的校園裡,打斷她要說的話,告訴她我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通話沒有持續很久,我說出口才發現心裡是害怕拒絕別人的,於是匆匆說了再見就掛斷,事後我再給她的生日卡片裡多塞了一張信紙,寫著「或許我們只適合高中時期的生活方式,曾經我想過大學時和妳一起住在外面的小套房裡過生活,但是顯然我沒有辦法讓這個想像成真。」
我連「分手」兩個字都沒寫出來,就這樣丟了一封沒頭沒尾的信給她。可是心裡還是少了一塊,想要找個飾品戴在身上或是穿個耳洞之類的,一些可以讓我分心的事情。
所以才會從抽屜找出小學時收到的戒指。
戒指其實買得太大了。我那時候這樣想。即使我已經念大學了,過大的指圍也只能讓我把戒指套在食指上,但是這個東西讓我莫名有一種安定感,像是回憶起自己曾經被人喜歡的那一段時期,而我甚至不用特別做些什麼自己討厭的事情,就能得到這樣的情感。
過了不到兩個月,我因為離開學校時太累,騎車摔倒了。
現在手肘外側和手背上的疤痕還清晰可見。戒指上也留下了刮痕。剛開始我會把有刮痕的那一面轉到內側,但過了一兩周之後,我放棄了戴戒指的念頭。
坐在房間床上,盯著戒指上的傷痕發呆,是我對這個東西第二個最清楚的場景記憶。
如果總是惦記著過去,我大概一輩子也只能做這樣的事情。
當時我只是有點感嘆於一個拿來當避風港的記憶也被破壞了,沒有什麼固定關係的生活裡,覺得自己好像快要被風吹走了一樣。
現在回頭看,似乎是把戒指的意義看得太重了。
因為沒有愛自己的能力,才會把別人給的感情抓得那麼緊,即使覺得快要受傷也不願意放開,就怕這次是最後一次。但那當中是沒有感謝的,我只是被恐懼淹沒,急著想要逃走而已。可能換成誰都行,戒指長什麼樣子也無所謂,高中時的女友是誰也無所謂。
只要有人願意給我愛。
或許我就會貪婪地搶過來收下。
即使是現在正打著文章的我,也明白對自己的認同不夠強韌,還不足以有自信去給「某個人」會感到溫暖或安心的愛,我無法像小學時那樣,只單純對「某個人」好,而不是為了得到讓自己滿足的反饋。
或許這樣的標準太高,畢竟身邊還是聽過幾個案例,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說謊、劈腿然後分手;她們還是能夠向外界提出要求,索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我卻做不到同樣的事情,無法開口說「請給我一點愛吧」的請求甚至暗示,我依舊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別人的感情,就算得到了(低自信的我很會做這些不存在的假設)也不會懂得珍惜。
我無法把戒指丟掉,越往深處思考,就越沒有辦法。我希望那個男同學現在過得很好,雖然他永遠也不會知道當初他送出戒指的對象,其實對男性一點興趣也沒有,但我想要讓他的記憶停留在有一個人很開心的收下了戒指,繼續每天買一瓶飲料給他喝,跟他聊著只有小學生才會理解的廢話,擋在他和愛欺負人的另一些同學前,叫那些人滾遠一點。
那是我至今能夠給出最好的東西。
而我從這些給予中得到快樂,這是一種撒嬌的方式:間接又迂迴地等待回應。當時的我很幸運,得到了陪伴和一個戒指,在回憶裡扮演一個「我曾經也能做到」的證據。(by Pin)
短髮塞耳後固定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八卦
#學生回饋 #沒力寫作課
我能給出最好的愛 by Pin
我翻遍房裡每一個抽屜。
這個房間從我國中搬家後到現在,經歷過好幾次的斷捨離,我實在不太確定能不能找到那個戒指。甚至在試圖回想的時候,浮現的畫面是我把它和其他舊物放在紙盒裡一起丟進垃圾袋。
我有為它拍照嗎?前幾次丟掉的東西,如果是還能清晰回想起相關細節的,我會一件一件擺在清空的桌面上拍照,然後像是替離世的人淨身一樣,小心地把它們整齊擺進盒子裡再丟棄。
我不著邊際地思考,手上則是把抽屜逐一打開檢視,將每一件東西都拿出來,以免遺漏了那個戒指躲在縫隙或被壓在底部的可能性。
關於戒指的記憶,現在只剩下兩個主要場景了。
第一個當然是收到戒指的那一天,也就是我從他手裡接過戒指的那一天。到底戒指是裝在漂亮的小紙袋裡?或者是更慎重其事的盒子呢?我不知道。
或許是陰天,或許是我們站在陽光無法進入的樓梯間陰影裡,建築物背陽的那一面,那是一個到了下午四五點的時候,與金黃色夕陽完全隔絕的空間,然而那淡淡的陰暗讓人安心,可以放鬆而沉穩的呼吸。
那時候我們是小學高年級了,身心理都踩在童年和青春期的交界上,特別是女生們成長得飛快。有一個同學會在體育課自由活動的時候,聊起自己在書上看到關於女性高潮的話題,每個描述都非常陌生,卻又隱約明白這些總有一天要發生在自己身上。大概是因為有這種幻想中的參與感吧,我們總會繞著那個同學要她再說多一些。
當時的我,過得就是這種懵懵懂懂,卻又認定自己知道比大人更多事情的生活。
送我戒指這個人,與我相處起來就像是手足。說來好笑,我和自己真正的弟妹一直相處得不好,大概是因為小學時期爸爸還沒帶著弟弟回來認親,對我來說,「弟弟」這個詞是很虛幻的,是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才突然蹦出來的東西。
在學校時,我偶爾對這個男同學頤指氣使或耍賴,但如果別人對他做一樣的事,我就會義無反顧的手腳並用反擊回去。
「我會保護你。」
我好像曾經對他說過這句話。
他長得又高又瘦,膚色有一點偏黑,和班上其他男生總是大聲嚷嚷或嬉鬧跑跳的樣子不一樣,我不知道為什麼就對這樣的他萌生了保護欲(以當時的年紀應該稱不上是母性),我會跟他分享有趣的文章或電視節目,而他邊聽邊笑的樣子非常純粹又可愛,於是我迷上與他相處的時光,儘管班上不會起鬨著說我們在一起之類的,但也很自然地接受了我與他之間的角色設定。
我會買飲料給他喝,隔天他會偷偷放錢在我桌上,我會再拿來買下一次要給他的飲料。以前的學校裡還有自動販賣機呢,下課前總要投一瓶有梨子口味的調味水放在書包裡,但是600c.c.實在有點大瓶,所以我買給他的飲料則是一瓶十塊錢的鋁箔包紅茶。
其實小學時的我就已經不是一般女孩會有的樣子,短髮像男生一樣把頸後剃到只剩摸起來扎手的髮根,同時戴著矯正虎牙的牙套;喜歡欺負男同學,甚至在自然課挖蚯蚓的時候,把一整坨肥胖的深紅色大蟲放在旁邊男同學的頭上;女同學總喜歡向我告狀,說某某又掀她的裙子、扯她的頭髮,我就會像武俠片裡拔刀相助的俠客一樣,在下課時去好好打那個某某一頓。
當時的我還沒經歷過一點點挫折,覺得自己很厲害又強壯,沒有人可以超越我(真是一個氣勢非常強的小孩),成績也算得上前段班,可以說是自信心最膨脹的時期吧。後來的我常常在想,當時送我戒指的那個人,會不會是被我這種樣子吸引了呢?
否則我實在是想不出來,我到底有哪一點是值得讓他喜歡的。
我念的國小是可以直升國中部的學校,然而就在國一上學期剛開始沒多久,我的奶奶就過世了,隨著搬去和爸爸與不太熟悉的兩個弟弟、一個繼母同住,過去意氣風發的那個孩子王徹底消失,我在陌生環境裡變成一個完全不一樣、非常安靜的人。忙著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和同儕,我暫時忘記了戒指的事情。
再一次翻出戒指,是大學時的事情了。
大一上學期,景觀設計系的課程作業非常忙碌,常常在系館熬到天亮,再加上那時的我不知好歹硬是加入了康輔性質的社團,根本沒有什麼空閒的時間。
高中時期交的女友大概也處於類似的適應期,常常打電話跟我吐苦水,讓我壓力也很大,有天晚上,我離開社辦大樓時她又打電話過來,我站在已經接近全黑的校園裡,打斷她要說的話,告訴她我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通話沒有持續很久,我說出口才發現心裡是害怕拒絕別人的,於是匆匆說了再見就掛斷,事後我再給她的生日卡片裡多塞了一張信紙,寫著「或許我們只適合高中時期的生活方式,曾經我想過大學時和妳一起住在外面的小套房裡過生活,但是顯然我沒有辦法讓這個想像成真。」
我連「分手」兩個字都沒寫出來,就這樣丟了一封沒頭沒尾的信給她。可是心裡還是少了一塊,想要找個飾品戴在身上或是穿個耳洞之類的,一些可以讓我分心的事情。
所以才會從抽屜找出小學時收到的戒指。
戒指其實買得太大了。我那時候這樣想。即使我已經念大學了,過大的指圍也只能讓我把戒指套在食指上,但是這個東西讓我莫名有一種安定感,像是回憶起自己曾經被人喜歡的那一段時期,而我甚至不用特別做些什麼自己討厭的事情,就能得到這樣的情感。
過了不到兩個月,我因為離開學校時太累,騎車摔倒了。
現在手肘外側和手背上的疤痕還清晰可見。戒指上也留下了刮痕。剛開始我會把有刮痕的那一面轉到內側,但過了一兩周之後,我放棄了戴戒指的念頭。
坐在房間床上,盯著戒指上的傷痕發呆,是我對這個東西第二個最清楚的場景記憶。
如果總是惦記著過去,我大概一輩子也只能做這樣的事情。
當時我只是有點感嘆於一個拿來當避風港的記憶也被破壞了,沒有什麼固定關係的生活裡,覺得自己好像快要被風吹走了一樣。
現在回頭看,似乎是把戒指的意義看得太重了。
因為沒有愛自己的能力,才會把別人給的感情抓得那麼緊,即使覺得快要受傷也不願意放開,就怕這次是最後一次。但那當中是沒有感謝的,我只是被恐懼淹沒,急著想要逃走而已。可能換成誰都行,戒指長什麼樣子也無所謂,高中時的女友是誰也無所謂。
只要有人願意給我愛。
或許我就會貪婪地搶過來收下。
即使是現在正打著文章的我,也明白對自己的認同不夠強韌,還不足以有自信去給「某個人」會感到溫暖或安心的愛,我無法像小學時那樣,只單純對「某個人」好,而不是為了得到讓自己滿足的反饋。
或許這樣的標準太高,畢竟身邊還是聽過幾個案例,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說謊、劈腿然後分手;她們還是能夠向外界提出要求,索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我卻做不到同樣的事情,無法開口說「請給我一點愛吧」的請求甚至暗示,我依舊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別人的感情,就算得到了(低自信的我很會做這些不存在的假設)也不會懂得珍惜。
我無法把戒指丟掉,越往深處思考,就越沒有辦法。我希望那個男同學現在過得很好,雖然他永遠也不會知道當初他送出戒指的對象,其實對男性一點興趣也沒有,但我想要讓他的記憶停留在有一個人很開心的收下了戒指,繼續每天買一瓶飲料給他喝,跟他聊著只有小學生才會理解的廢話,擋在他和愛欺負人的另一些同學前,叫那些人滾遠一點。
那是我至今能夠給出最好的東西。
而我從這些給予中得到快樂,這是一種撒嬌的方式:間接又迂迴地等待回應。當時的我很幸運,得到了陪伴和一個戒指,在回憶裡扮演一個「我曾經也能做到」的證據。(by 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