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Bark magazine 2014. Mar
這是一個樂迷的心聲,而不是一個做音樂的人的心聲。
身為做音樂的人,樂評說什麼有時候認真就輸了。
但作為一個樂迷,我們都會有不同各自評論音樂的方式,或是對於新的專輯出現時興奮的期望或是落寞的失望。
雖說在一本音樂雜誌評論樂評這件事相當弔詭,但這是這幾年來心裡的心聲,所以只好不顧他人非議地寫了下來。
不是為了樂評都很糟無趣而寫,這只是開始,最後我仍然很希望可以看到很多關於許多好的關於音樂的文字,而非無的放矢。
華人世界太需要關於音樂的書寫,讓人們去重新認識並重視音樂。這是我很深的期望,所以只好自己不怕死地站出來這麼說。
---------------------------------
樂評越評越貧
你看樂評嗎?或者該說,你還記得「樂評」這種東西嗎?
至少對我來說,那些真的鞭辟入裡且準確點出作品好壞的樂評,是越來越少了。
我說的不是音樂聽完專輯之後的感想,那種抒情式的虛無縹緲,想應該是深夜裡聽了某專輯有感然後就把近期學到了一些言不及義的形容詞,無以名狀若有似無地以為自己點出這專輯的精髓所在。不!這不是樂評,這種東西請放在你自己部落格給附庸風雅的朋友們心血來潮時點進去看看就好。要不然就請你文筆再加把勁,也許哪天有個天殺的唱片公司找不到人願意在專輯側標推薦背書的,他們可能會因為你在部落格的努力,然後麻煩你寫50個字讓你真的可以跟音樂這個行業有點關聯。
我說的也不是那種為了文章在網路的轉貼或點擊量,而勉強擠出個憤怒的批判觀點(十之八九通常是「向商業低頭」)的這種樂評。這文章作者要不就是打著龐克搖滾精神的旗幟左批市場機制殺了音樂本身,右批音樂人向市場大眾口味低頭沒有骨氣。但說穿了這作者不過就是個無法成熟的中二個性,舉著先人(通常是Sex Pistol或是The Clash這種經典龐克)反市場反政府的大旗,認為音樂就是要越少人認識的價值才越高,一旦某張專輯成功了,他就因為向市場低頭而死去了。所以這種人寫的樂評,有時候也會用某種「唉!真可惜!我曾經如此愛你」的語氣,向某位他曾經很愛但新專輯大受好評的音樂人寫出告別的文字。這種也不是樂評,還比較像是一位心碎的歌迷寫的沈痛告白。「我的女神嫁人了,她背叛了我,她嫁給了這個市場,嫁給了商業機制,我陪伴了她這麼久,她終究還是離開了。我還是喜歡妳,但我沒有辦法再愛妳了。」簡單來說,那所謂的樂評就是以上這幾句話。
我說的也不是那種通篇花了幾百字,全都是音樂類型流派的介紹。天殺的我就是聽音樂而已,我要聽你長篇大論幫這張專輯或是這個音樂人的作品分門別類幹嘛?!你是有音樂分類的強迫偏執?還是其實你根本沒有任何評論觀點,所以只好用了很多你知道的音樂名詞加上斜線,湊上不管全形半形的字數之後還可以炫耀你知道的音樂類型和聽過的唱片真是多得難以枚舉?如果我連你說的音樂類型都沒有聽過,我怎麼可能會懂得你在形容什麼東西?音樂分類只是種溝通的工具,不是拿來定義別人的炫技。我沒有認識哪個音樂人介紹自己的專輯或唱片時有強調過:「我接下來想要做一張post indie/ sub dub/ heading-up shoe-gazing/candy pop crushed/ progressive retro rock的專輯。」做音樂是如此直覺而本能的事,誰會想把自己的音樂搞得如此複雜瑣碎而難以理解啊?!
台灣身為華語音樂的領頭重地,但認真書寫的關於音樂的文字卻少得令人感到心酸。
關於音樂的介紹,大部份都來自於唱片公司準備的新聞資料,經過塗塗抹抹修修剪剪,最後成了網路上某些音樂網站的音樂資訊介紹。所以不管在什麼媒體,你都會覺得那些文字的形容介紹和觀點雷同率高得嚇人,仿佛關於一張唱片或是一位歌手所能說的,每個媒體都差不多。
這是個網路的年代,是各種言論大鳴大放的年代,是每個人都可以公開說出想法的年代;但同時,這也是個可以不具名且無須負責的年代,是安迪沃荷口中「每個人都可成名十五分鐘」的年代。網站太多,但可以提供的內容太少,所以任何一位稍微願意寫下五百字通順文字的人,寫出來關於音樂的文章再怎麼天花亂墜狗屁倒灶,都會有人願意加上「某某編輯部」然後放上網站。再來因為網站之間的轉載合作,在沒有人知道或在意作者是誰的狀況下,繼續再轉載到下一個網站,因為它們也急著沒有內容可以更新或增加點擊量。只要關於音樂都好,不管內容觀點這個網站認不認同,總之有人寫了,我就發佈了;既然我發佈了,你就看吧;反正你看完了我就有點擊量了,然後你也順便留個言或轉載一下吧。
所以越是偏頗的文章網站越愛,因為不管引戰或是找話題,增加點擊轉載和留言數目才是這些網站的最大目的。
所以這些「所謂的樂評」開始參差不齊地在各種媒體(通常是網路)出現,打著樂評的名號但有的只是修改過的新聞資料,或是大罵特罵了某張唱片卻連筆名都不敢放。如果「樂評」在華語市場慢慢消失了,也許令人唏噓。但比較可悲的是那些不合格的樂評到處流竄,我們卻不得不買單。
感想人人會說,樂評卻不是人人能寫。所有的藝術形式,本來就是主觀的好惡。沒有好惡觀點的樂評,他就只是專輯的介紹。好的樂評無論對專輯的好惡,都能夠論述得條理分明也鞭辟入裡。樂評寫得好的人,不見得要會彈樂器或懂樂理,但必定要愛好音樂並聽過足夠數量的唱片,才能培養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視野。再者,他需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力。抽象的音樂要化成文字就已經是件困難的事,更何況是還要描述這張專輯音樂哪些部分的好壞。最後,是對音樂的熱情和開放的心靈。因為熱情可以支撐著在華語世界書寫音樂的那種孤獨,而開放的心靈為的是對更多的音樂有更多的接受程度和想像。別再只會拿商業化當前鋒了,獨立唱片只是規模比較小的商業化而已,再者,哪個音樂人會說:「拜託!我的音樂是我自己爽的,求求你們都不要喜歡!我想要維持目前的獨立狀態,苦哈哈的就好,我不想紅,也不想你們買我的唱片!拜託拜託!」
我還記高中的時候,那個網路還不是那麼發達的年代,偶爾有機會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樂評,讓我對作者們的文筆和耳朵羨慕不已。好的樂評讓人可以愛上音樂,也跟隨著作者的角度去聽見並重新認識音樂。無論是過去的經典唱片或是尚未為人熟知的新碟,一篇好的樂評可以是聽眾的嚮導,也可以是音樂人的鼓勵或警惕。後來開始做音樂後,雖然對樂評人總是又愛又恨,但幾次也因為某些樂評前輩的意見,覺得被點出了自己的盲點,爾後恍然大悟且受用無窮。
只是現在,我評你評他評,樂評越評越貧。
如果你是樂評人,或是未來的某天,你夢想成為一位樂評人,請別低估你們文字的力量。一張好的專輯有可能因為你們的介紹而名揚四海,也有可能因為你們的疏忽大意最終石沈大海。在同樣對音樂懷著熱情的生命中,只是大家手上的工具不同,表達的方式也不同罷了。音樂會因為文字的介紹而多了更多的故事和觸角,文字也會因為音樂的輔佐而意義非凡錦上添花。請誠懇地面對音樂,這從來都不是只要評論那麼簡單的事而已,這是你的專業,也是我們尊敬並願意聆聽的原因。也許某個不被瞭解的時刻,你就是唯一的「知音」。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五月天 瑪莎 Facebook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林日曦 Lam1Hey Facebook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nagee Facebook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Anita 埃妮塔 Youtube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知我者,謂我心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诗经·黍离-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林日曦 Lam1Hey Facebook 八卦
(厭世廢文2)
03年沙士我22歲。
有一天上班時,聽到新聞說,有一種新型傳染病叫非典型肺炎。
亦即是我們後來所說的沙士。
起初只集中在廣東爆發嘛,香港人都不太留意這個病,直到二月中旬,有位大陸退休教授連人帶毒南下香港,引發九龍京華酒店多人感染沙士,這神秘病毒才開始受到我們關注。
後來的悲劇大家都記得很清楚,就算年紀較輕的香港人近來都聽聞過當年的事了吧:8A病房、淘大花園、董太超人,每天上網或打開電視,都充斥著關於沙士的最新消息,一眨眼整個香港進入了一種無以名狀的狀態。
你說它悲情嗎,又好像來不及悲傷;你說它科幻嗎,偏偏確確實實發生在你面前;你說它消極嗎,又好像很多人為其他人的生命正在奮鬥。
我們就像初生嬰孩,來不及明白這個新世界,只好相信每一位專家,專家教我們洗手我們便洗手,專家教我們倒水我們便倒水。有些人更無助,開始相信醋有助預防沙士,於是搶醋,就像遇溺者在大海中看見救生圈一樣。
那個香港,有點像《死亡筆記》,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倒下的是誰。
望著確診和死亡個案越發增多,完全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不知你們當年有沒有我這個想法:這世界應該走到盡頭了。
沒有疫苗,沒有救世主,死亡的人越來越多,我打從心底裡覺得人類快要滅亡。那年憤世的我心想:人類滅亡也好,宇宙將會回歸平靜。
可是當想到自己快要死時,我又會戴上口罩,意圖避開厄運。
就是這樣,又怕死,又厭世,不知所謂。
還記得那一天。
前一晚一夜無眠,早上七點上班,下午三時放工,回家就睡,天黑才醒過來,懶惰得也不打算睜開眼,也不打算爬起床,只用右腳趾篤一篤床尾那部迷你小電視的開關,打算看看沙士相關新聞。
幾個熟悉的廣告播完了,新聞片頭音樂響起了,我以為我還在發夢,因為我聽到新聞主播讀出的第一段新聞竟然與沙士無關,張國榮死了。
我必須說,那時我沒有很迷戀張國榮。我家姐是張國榮的歌迷,但我不是。我只是那種噢張國榮死了於是我開始懂得欣賞他了懷念他了一懷念就懷念了十七年的普通香港人。雖然我當時沒有很迷戀張國榮,但……那是張國榮!對不起我用了感歎號,但那是張!國!榮!!!我相信這事令全香港市民都感到相當震撼。
要是你沒有經歷過這事,我都不知道要怎樣跟你形容那種震撼。或者就像給曹星如連還送你一百記左右勾拳,然後在你腫起的雙眼見證下親吻肥媽吧。
不對,形容得非常差,完全不是那種感覺。總之我知道看新聞報道時我的口一直無法合上,直至下一則新聞出來:數百居民從淘大花園撤離。這下我無需要再勉強自己合上我的嘴,因為曹星如推開了肥媽,再次朝我的臉多送一百直拳。
一切畫面都超現實,但一切都是現實。
腦內千言萬語,口中無話可說。
第二天上班接更時我跟同事說:「好似末日。」
他沒有說甚麼,只隔著口罩以一聲短嘆來回應,接著便下班離開。剩我一個獨留精神時間房,聽著電台播報重複了一整晚的新聞。
記憶到這裡中斷。
只知後來沙士確診人數一天比一天少,也不懂得確切原因,總之病毒從此消失殆盡。
人類沒有滅亡,我們又開始如常生活,大陸巨量開放自由行,經濟開始復甦。
你如常生活,我如常生活,如常生活。
直至今年。
一切看似相同,確又有點不一樣。
最大的分別,在於香港人有經驗了,懂預防了,知道要源頭堵截了,一直要求封關,封關,請你封關。
只不過訴求得不到回應,於是人們睜著眼睛接受歷史霸王硬重複。
望著確診個案越發增多,完全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不知你們有沒有我這個想法:這世界應該走到盡頭了。
這年依然憤世的我心想:人類滅亡也好,宇宙將會回歸平靜。
可是當想到自己快要死時,我又會戴上口罩,意圖避開厄運。
依然一樣,又怕死,又厭世,不知所謂。
幾個群組幾班朋友各自想給香港人尋找口罩派發口罩,我沒有很積極,可也有參與其中。好幾次好消息變成壞消息,不是給人Cut單就是給人搶貨。最後總算有兩三批貨,每人分到一千幾百,各自分發出去。
你說口罩難找嗎?原來也不算難呀,眾志找到,杜生找到,有朋友找到,有中學師兄找到。我的同事也比我有用,找到數千搓手液給公司買來送給長期病患。才知道,才明白,才應該自己承認,其實最底層的那個我,或者不那麼熱衷於救世。
有時我會覺得,讀者會讀到我的說話,不如正能量一點啦。
對,正能量有正能量的好。
但從來我儲存得最多最不缺的,其實是小確負。
告訴你後續。
世界未末日。
後來武漢肺炎確診人數一天比一天少,也不懂得確切原因,總之病毒從此消失殆盡。人類沒有滅亡,我們又開始如常生活,大陸巨量開放自由行,經濟開始復甦。
你如常生活,我如常生活,如常生活。
直到下一次。
呀,好像又說遠了。
我想說的其實是,沙士那年我22歲。
有一天上班時,聽到新聞說,有一種新型傳染病叫非典型肺炎。我手起刀落,用1分38秒(!)剪走了該節新聞報道,把節目上載到商台網站供會員重溫。
(我早說了,這只是一篇厭世廢文)
(讀完不會有任何得著的)
(你現在逃走已經太遲)
============
《厭世廢文》上集
https://www.facebook.com/Lam1Hey/posts/2782293981862589
============
《#林日曦細聲講悲但真 》
主題歌《#小人物 》林日曦
📣音樂平台線上播放
YouTube:Lam1Hey
Facebook:Lam1Hey
Instagram:Lam1Hey
Telegram:Lam1Hey
============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nagee Facebook 八卦
【蔡英文吃法國菜之重工媒體】
父子騎驢;
英文坐車,
英文吃飯。
[FB] 請蔡英文千元餐的苗栗鄉親怒了
http://disp.cc/b/163-9z8j
作東請蔡英文吃法國餐的苗栗業者不爽,決定各自支付餐費,並抗議媒體扭曲報導
「原本這是一場由我們業者作東邀請總統的非正式座談會,但客委會李永得主委認為官方不宜接受民間招待,所以現場交待助理以特支費買單。我們都是中小企業主,任何一位都非常樂意有作東的榮幸,但還是尊重並欽佩李主委的處事嚴謹。
孰料,我們對家鄉的關心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卻完全失焦, 也誣衊了熱愛地方的產業工作者。 所以我們決定要各自支付餐費, 並藉此向某些刻意扭曲報導的媒體表達嚴正抗議!」
[FB]黃暐瀚:空心菜吃千元法國餐不該由全民買單
http://disp.cc/b/163-9zab
推文很精彩。全台知名馬迷黃暐瀚這一抹,讓大家都想起了馬英九用特支費買了女用胸罩去看白冰冰演唱會還免費給廠商請魚翅,月薪47萬還可以月存48萬,並且拿特支費捐了好幾千萬到自己家的基金會還洋洋得意公開讚揚自己很會做善事。幾千萬特支費預算可以花到剩千分之一不到,退休前還花了8千萬去畢業旅行,讓今年接棒的蔡英文的出訪經費透支…
每天看這些垃圾新聞的人,還會覺得馬英九好清廉好節儉。中華民國洗腦超成功。
前情提要一下
【蔡英文的奧迪座車】
監督的力量?扯後腿的力量?
https://goo.gl/idgkrP
對比
傻眼!蔡英文搭工程車訪視 國安搞不清楚狀況
聯合報 記者尤聰光
http://udn.com/news/story/10134/1896798
這時候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蔡英文又換了Land Rover Discovery
噗疵,Land Rover是在總統大選時就使用的座車,上任後變成總統在各地跑行程時使用。Audi並沒有被替換,媒體畫面都還是有出現。
在中華民國政權下,蔡英文這種「低賤台灣人的身分」她自己怎會不知道,會給那些垃圾媒體抓辮子?她要是蠢成這樣,還會選上總統?她又不是馬英九朱立倫連家那種高級天龍權貴血統,出事了躲起來民調就會回升,施政成績一團糟,拍一些嘻嘻哈哈的短片就會被捧上天。大家還記得高捷案、海角七億、宇昌案、MG149、那些無以記其數的撲天蓋地的抹黑。蔡英文的新聞,第一時間就被帶風向,不是沒學到歷史教訓,就是那些找碴的老面孔。
反倒是,那個被前任天賜良機花到負債6百多億,窮到公務員都發不出薪水的苗栗縣縣長,又換了一批單價兩百萬多公務車,才該好好徹查吧?結果一如往常的不了了之。
救災指揮車變代步車 苗縣長徐耀昌惹議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985752
大家常常聽到人家說統媒統媒
一堆台灣人還以為統媒這個詞是台獨支持者發明出來的政治語言
傻傻的
中共滲透台灣媒體的事實早就超過十年了
[新聞] 打你不怕,窮你不驚 中國制台轉進控制媒體2016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0992175.A.AAF.html
何清漣:紅色資本滲透與台灣媒體「靠岸」(2010)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2/7/n3106530.htm
「媒體「選邊靠岸」的結果是台灣新聞自由度連年下降。根據美國自由之家所公佈的《2010世界新聞自由度報告》,台灣的新聞自由度連續3年出現衰退:2008年台灣新聞自由度排名亞洲第1,全球第32;2009年退居亞洲第2,全球第43;而2010年則遽跌到亞洲第8,全球第47。該報告明確指出,台灣新聞自由度下降的原因包括某中國台商購買媒體並使媒體轉而支持兩岸政府,影響編輯政策的獨立性,並根據買家的政治立場轉向。」
台灣媒體早就沒中國統戰資源滲透已久了
多數人全然無知
以為那些以台灣優先的叫做「有立場」
那些滿口「大陸」「內地」「兩岸經濟」的叫做中立客觀
2005年的部分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mingo.chen.…/posts/599277246906706…
講到被中國併吞
台灣人多半多說不要當中國人
要當台灣人
但一講到統戰
一堆台灣人就在那邊掩耳盜鈴
覺得談「統戰」太「政治」太「鎖國」
台灣在中國憲法架構之下早就開始統戰了
中華民國統中共,還是中共統中華民國的差別
(詳見眼球中央電視台)
過去71年沒辦法
2016年了,立院過半
國家正常化
新政府要不要處理
人民要不要支持而已
(最後一句才是重點,尤其那些扯後腿的^^)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
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
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
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
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
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
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
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
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
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
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
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
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Anita 埃妮塔 Youtube 的評價
♥️靈魂之愛&療癒靈魂累世傷痕課程
靈魂之愛第一課:愛的冥想(神聖母親愛的冥想、地球母親愛的滋養、情感關係愛的冥想)
(第一課試聽)
.
✨兩者合買價NT6000
✨贈送一本圖文實體書(應該是精裝)
✨週上線冥想、療癒、課程語音影片
✨群組討論問題
✨三萬字電子檔
.
————————————————————
「眾心皆有愛,萬物恆常在;我們皆是愛的化身,是靈魂力量的具體顯現。」
.
每個靈魂都有能力愛人,都有機會被愛,愛是宇宙萬有間的解答,是所有事物的根本。第一篇章探討靈魂愛的方向、愛的真諦,關於愛、關於靈魂伴侶的相關議題,如何尋找愛、如何找到合適的伴侶;第二篇章則帶領大家療癒累世傷痕,擁抱原生家庭的傷痛,藉由個案的故事,盼各位讀者能從中找到共鳴,每個篇章也分別設計了祈禱文,希望能以此療癒心上的傷痕。
.
目錄
第一篇章:靈魂之愛
(一)愛的冥想(神聖母親愛的冥想、地球母親愛的滋養)(第一課試聽)
(二)吸引適合的人生伴侶/連結你嚮往的愛
(三)宇宙之愛——鏡像之愛
(四)靈魂伴侶的特徵
(五)靈魂的直覺牽引你的緣份
(六)自我設限對選擇的影響
(七)關於輪迴之愛
(八)關於選擇人生伴侶
(九)培養你的直覺力
(十)忠於內在真實
(十一)療癒愛裡受傷的內在小孩
(十二)在愛裡平衡/保護自我
(十三)療癒情感之光
(十四)治癒情感光圈
(十五)與天使談愛
第二篇章:療癒靈魂累世傷痕
解開宿命的枷鎖——創造你想要的人生
修復靈魂碎片——恢復自愛自信的自我
〔療癒前世今生傷痛〕
–前世今生回朔冥想
–被背叛的過去(內在深層的不信任)
–家庭枷鎖/封建制度
–無以名狀的悲傷
–累世情傷
–找不到定位的自我
〔擁抱原生家庭束縛〕
–失落的內在孩童
–失去摯親的痛
–得不到的愛與關懷
–難以言說的愛
–化解言語的利刃
–錯誤的愛人方式
–治癒光環與光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塔羅年度運勢報告預約中
年度運勢報告包括每月塔羅運勢及天使訊息:
1、一整年的整體能量
2、愛情人緣運勢
3、事業工作運勢
4、指導靈給予的話
5、整體建議
註:凱爾特人把一年從5月和11月分成兩段,11月1日對他們來說,同時是冬天和新年的開始,於是10月31日就有預告新年、準備新氣候的特殊時序意義。
須提供姓名、出生年月日、一張近三個月內的照片、信箱(傳送報告書)
預約方式:
𝐃𝐌
𝐋𝐢𝐧𝐞:@jnn2752o
𝐖𝐞𝐜𝐡𝐚𝐭: anita0721_
費用:𝐍𝐓3333
(𝐏𝐚𝐲𝐩𝐚𝐥加手續費𝐍𝐓4000)
名額:限25位
匯款帳戶:
銀行:富邦(012)
帳戶:679 168 213657
完成匯款後,私訊我你的資料,報告完成會通知你。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诗经·黍离-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YouTube 的八卦
《诗经·黍离》: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 我者谓我何求。 ... <看更多>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八卦
大文豪的異次元劇場——恐怖、靈異、幻想、怪談……夏目漱石、谷崎潤一郞、芥川龍之介、太宰治等14位日本教科書、讀書會必收必讀、討論度最高的短篇小說集;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 ... ... <看更多>
知我者無以言不知者語何用 在 知我者,謂我心憂 - YouTube 的八卦
知我者 ,謂我心憂, 不知 我者,謂我何求Those who know me mean I am worried, those who don't know me mean what I want 愛學習會員渠道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