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韓國瑜的破五殺關鍵,給郭台銘的上中下三策】
恭喜韓國瑜如我所預期的,順利贏得國民黨總統初選。
是的,請各位韓粉冷靜下來回頭看,我那個時候就說了韓總會贏,而我前幾篇文章,都是在提醒韓總贏了初選之後,要注意的問題。
我的一貫立場是:寧為進忠言的烏鴉,不為昧良知的喜鵲。
韓國瑜贏得初選,五殺的問題解決了嗎?不,五殺的問題現在才開始。現在的第一要務,是破解五殺,不是破解黃士修。
你們可以仔細檢視,我從頭到尾沒有任何一點批評韓國瑜,但我不會報喜不報憂。唯有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幫助韓國瑜。
■ 韓國瑜必須回防高雄
五殺的關鍵第一殺,就在高雄市長的位子。
韓國瑜宣稱會爭取帶職參選,將競選總部設在高雄,平日顧市政,假日談國政。這是過往選戰沒有的創舉,能不能辦到,沒有人知道。
12月25日,罷免提議案將送到中選會,門檻是三萬份,目前的數量已經突破十萬份。送件後兩週,就是1月11日總統大選投票日。
屆時最後一週的媒體輿論,一定會全部集中在韓國瑜被罷免。
高雄市,乃至於南高屏,甚至於整個中南部,上看一百萬票的衝擊,總統票開得不好看,立委就會跟著一起死。
防禦的方法也很單純,就是用政績正面對決。
所以我之前文章就提到,韓國瑜應該立刻回防高雄,接下來半年用有感的市政,例如全力解決登革熱問題、颱風淹水問題,將罷免案的衝擊最小化。
維持高雄市長的正當性,就是保護總統和立委候選人的盾牌。
■ 過激韓粉砲擊友軍
韓國瑜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展現主帥的氣度,強力約束鋼鐵韓粉,不可再砲擊友軍、製造更多不必要的敵人。
推說它們都是假韓粉,於事無補。韓總之前也講愛與包容,但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人,並沒有照著他的話去做。
以我自己為例,我只是提醒韓總應注意的問題,就遭受大量韓粉攻擊。
我當然不會因此拒絕再為韓總辯護,但是我親眼見到,過往有太多被砲擊的友軍,一個一個由韓粉轉韓黑。
足球,不是一個人就可以踢的。愛韓,就不要害韓。
除非你真的相信有九百萬韓粉,只靠韓家軍就能征服宇宙。否則在大選階段,過激韓粉反而是危害韓總的最大威脅。
■ 郭台銘的人生抉擇
現在大家非常關心郭台銘的下一步,郭董到底會不會脫黨參選?在此,我也給郭董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郭台銘相忍為國,全力支持韓國瑜,贏得總統和立委大選。
要用什麼方式合作?韓郭配是一個可能,但初選前挺韓名嘴砍郭砍得血肉模糊,我想與其說韓郭配的機率太低,不如說根本違反人性。
至於韓國瑜派郭台銘當經濟部長或國發會主委的說法,也太作賤人家。
我一再強調,立委才是真正的戰場,重要性不低於總統。
傳言民進黨要將賴清德排在不分區第十七位,搶攻政黨票,榨乾賴清德的剩餘價值。
無論此消息是否為真,若國民黨將郭台銘排在不分區第一位,可以顯出兩黨禮遇國家棟樑的差異。
■ 同時實現憲改政見
以郭台銘的屬性,當然不是只當個立委,甚至連立法院長也不適合。排在安全名單邊緣,無助於催出政黨票。
將郭台銘排在首席,是要他高舉國民黨招牌,動用資源全力衝高立委席次。
在政見會的憲改議題上,韓國瑜提出由立法院對行政院長進行信任投票,郭台銘則主張內閣制,讓有能力的立法委員可以兼任內閣部會首長。
若郭台銘為國民黨贏得國會過半,將可順理成章由不分區立委轉任行政院長,並且獲得立法院支持,某種意義上實現閣揆同意權和內閣制。
由於韓粉對韓國瑜的愛太強烈,很難轉移到挺韓的黨籍立委候選人身上。
立委選舉終究還是得靠資源才能打仗。在國民黨已經無力支援各縣市候選人的現況下,這是只有郭台銘才辦得到的事。
■ 為國民黨開疆闢土
中策,是郭台銘之前提過,若初選落敗,會想辦法促成第三勢力。
這個第三勢力,必定以拉下蔡英文為共同目標。柯文哲可能也算這樣的第三勢力,即是郭台銘以某種形式與柯文哲結盟。
但我比較建議的是,郭台銘找出十個有頭有臉、形象清新的業界人士,以無黨籍立委候選人身分,在國民黨的艱困選區開疆闢土。
由於這樣的無黨籍聯盟不是政黨,所以政黨票則呼籲給國民黨。
反正國民黨在那些艱困選區很可能不會贏,郭台銘提供除了民進黨和時代力量以外的選擇,多一席算一席,未來當選可加入泛藍黨團運作。
■ 精打細算的柯文哲
下策,是郭台銘脫黨獨立參選,國民黨面臨分裂問題。
郭台銘會不會找柯文哲搭檔?
郭柯配其實是對藍綠兩黨都有強大壓力的組合,可以拿下最多淺藍淺綠中間選民、三十代青年選民、四十代經濟選民的票。
但是這兩個人的屬性都適合當頭,所以問題應該是,柯文哲是否願意當副手?
很多人認為不會,但柯文哲是一個極度務實的人,只要讓他看到必勝或勝率過半的機會,他可以答應任何條件。
例如,承諾四年後換柯文哲選總統。只要可以贏,都很划算。
■ 張善政是一步活棋
亦或是,郭台銘找無黨籍的張善政擔任副手,兩個人的性格也有互補,這是一個可以搶攻經濟和科技領域票源的組合。
無論如何,郭台銘都必須訴諸,他是為了拯救中華民國,才暫時脫離國民黨,給中間選民另一個選擇。對台灣民主而言,可能會是開創新局。
至於為何這是下策,並不是因為郭柯配或郭張配太弱。相反地,這些組合可能意外地強,在三腳督或是四方賽局中,不是沒有獲勝的可能。
但以郭董的初選政治幕僚團隊,恐怕無法進行如此高難度的操作,那麼獨立參選就無異於自爆。
■ 不會有棄保的世代之爭
2020年總統大選,如果是三腳督以上的局面,我認為幾乎不會有傳統的棄保。因為這次不是藍綠之爭,而是世代之爭。
五十代的韓、四十代的郭、三十代的柯、二十代的蔡,每個人都掌握不同世代的票源,其它對手很難挖走。
我要再強調一次,這次大選將會是台灣民主史上,藍綠對決氛圍最濃烈,但中間選民最關鍵的弔詭賽局。
郭台銘雖輸了初選,但是在總統和立委選舉之中,他必定扮演關鍵角色。
--
一百萬份核四公投連署書,是民主復活的關鍵,九月底前把握最後機會。
💧以核養綠官方募資正式上架!限定回饋品僅此一檔!
https://green-nuclear-vote.azurewebsites.net/Home/Donate
✅現在就加以核養綠小幫手LINE好友
https://line.me/R/ti/p/%40yyy2460i
⚡️重啟核四公投連署書:擴散性百萬連署王!
https://tinyurl.com/y445gkxw
108-49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05號26樓之2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 黃士修 先生收
眼見未為真英文 在 黃暐瀚 Facebook 八卦
初選、沒收?
民進黨會不會「沒收」已經開跑的總統初選,下午的中執會,山雨欲來。
看完了昨天蔡總統的「反擊記者會」之後,基本上,對於之前的上報獨家,是則真獨家,已經沒有太多懷疑。
蔡總統認為「初選不妥」、「錯愕清德竟挑戰」,並主張「初選可能影響國政運作」,甚至舉過去的實例證明,「初選結果是輸」。
問題是,蔡總統所說辦初選最後大選輸這個「事實」,是早就擺在眼前的事實,不是4月9日才突然發現,如果民進黨不是「求輸」,而是想求勝的政黨,為什麼蔡總統放任黨中央辦初選,還讓賴清德登記,連自己都一起跟著登記下去呢?
初選不是一定會輸嗎?那還初選做啥?應該直接不辦才對啊!
4月9日的蔡總統,狠狠打臉3月21日的蔡英文。
記得那天蔡總統去黨中央八樓登記,自信滿滿,眼見南太出訪在即,記者問:「賴清德說會暫停選舉行程,等您這八天」。蔡總統聽完之後,冷冷回應:「其實不需要」。
當天的不需要,怎麼今天很怕輸?還說一旦輸了,一旦現任總統未獲提名,那麼政府運作,將出大問題,所以不能初選,初選不宜,都是你在說。
這些聽起來「合情」的說法,檢視之後,都不「合理」。
蔡總統今日所有言之鑿鑿,早該在登記之前,苦口婆心。如果今日種種之「初選不宜」為真,那當日就不該領表登記,而是出面呼籲黨中央與同志們,初選不宜。
民進黨中執會,真會沒收這次的總統初選嗎?我拭目以待。
暐瀚 2019-4-10 de 台北
http://hance63.piee.pw/FRXML
眼見未為真英文 在 放棄22k,蹦跳新加坡! Facebook 八卦
經營咖啡廳至今,有些小心得,想跟有志於往領域這邁入的人分享。雖然我還不敢自稱在餐飲業,因為我就淺淺的做、也根本還有太多不懂的事,但我想談的是關於,人們嚮往的開餐廳、開咖啡廳理念,該如何被實現。
#不用有廚藝真的沒關係
說真的,如果你有認真在翻全部的IG、用英文、日文搜尋各種國外的部落格、日以繼夜的狂看小紅書,就發現太多食譜還有特別又美味的菜可以模仿,然後要做到這些東西,只需要靠食材配置和成本結構與SOP建構其實就可以了,但是!你就要有本事把這些東西販售的金額,鎖定在對客單價中。
舉例來說,照我說的方式在學生商圈中,可能可以成,畢竟學生要的不是多精美,而是整體體驗下來符合期望與價值滿足感。那如果你仿了一道很精美的菜,估算下來必須要賣到高出你客單的一倍以上,那就不能用這路。
然後你真的很糾結於精湛的廚藝等等,那你要想很清楚,找不找得到那群買單的客人,畢竟九成的民眾,吃的是食物,一成的民眾(金字塔頂端)吃的是體驗,然後你要有本事想辦法讓他們一直覺得他們在吃體驗,但其實也就是高端行銷後的食物那樣罷惹,但就不能讓他們聽到他們會森七我們不懂、我們沒sense。
#抓清楚你的優勢
盤點你現有的優勢,每項都有可能成為你要經營的獨立小店的成功點之一,細心的烘培技能、IG行銷技能、會計魂的成本掌控力、超能social的老闆嘴、超強文案...等等,然後想辦法再跟合夥人或店的定位一起槓桿出去,這樣宣傳可能就會有機會去做渲染。不過,我要再三提醒的,就是不要以為有錢是你的優勢,除非你的錢是燒了千萬都不心疼,否則那都不是優勢,我認識太多有錢人砸一筆錢去開店,賠到爆掉就收店不在其數,很簡單,因為爸媽有錢跟自己會賺錢是完全兩碼子事,這些人可能也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學習。但反正跟我們都不會有關係,所以不用去羨慕那些拿現金出來開店的人,然後感嘆自己還需要申請創業貸款,因為能賺錢的事業,才是王道。
然後,請不要明明就在開一間獨立咖啡廳,但模仿或看的案例都是星巴克和路易莎,人家不是在開咖啡廳、人家在開資本的盤。
#搞清楚這件事的天花板
當我這間咖啡廳已經在半年內轉虧為盈,這陣子積極在看第二間店面時,我才發現,太多身邊的朋友、甚至不太熟的臉友,竟然積極的要“給我錢”說要投資我的新店。朋友們開玩笑地鬧著說,你趕快拿一拿這些人的錢,好幾百萬就可開間大店,管他賺不賺。我一直拒絕後,還有個朋友笑我說「裝什麼清高」...
我就想奉勸那些有拿一些親朋好友、微型投資人的錢的人,你拿錢前務必三思,要有哪三思:
1.思考這間店(這事業)能賺到最多錢的樣子,然後就會發現其實也才那樣。除非你是什麼爆紅名店,或有本事賣加盟,否則真的去花一年算出每日營收就可以預估了。然後你就會發現,也沒多少錢可以分給股東了,這樣思考後,你就知道哪種個性的股東錢你拿不得。
2.思考炒短線的後遺症,就算自己沒損失太多、甚至還偷賺了一筆,但你之後的名聲臭掉後,大的錢、好的機會永遠輪不到你。台灣的創業圈真的很小的。
3.那些說著「沒關係,就算全賠掉就算了」的人肯定有一種思維是“這不是會讓他大賺、就是讓他大賠”的預設,這樣的人容易放大自己所投資的金額、甚至有點投機的心態(不是投資),進而愛插手管事、或是在外面說些你的不三不四,然後你會太漚,因為真的在賣肝賣命的是你。然後這樣的人,其實對於你的事業有些微的慢慢賺錢,也不以為然,因為他要的是大起能承擔的是大壞,所以他們未必有在管你的品牌價值、未必有在管你的理念。這中間可能就會有很大拉扯和衝突!
#找錯的合夥不如用命自己拚
之前我的咖啡廳就是找錯的合夥人,所以經營的很慘,每日營收最高也才2500元,多數的人幾乎都是點一杯美式坐一整天。試著算一下員工薪資、裝潢攤提、食材與租金水電等等,每多做一個月就賠,而我就是努力在每個月舉辦活動、演講才讓一整年都是打平的。但最終我發現,客人不喜歡動不動就包場、辦活動干擾他們用餐的店。於是我積極的勸合夥人要賣餐點、要運用我們店面寬敞的特點給大家做些特別體驗,像是畫畫+下午茶,因為這是我在新加坡工作時最喜歡去的一間咖啡廳在做的事。
但沒人肯聽、我逼到大家都一直罵我太兇後,還是沒人肯做。於是當我今年拆夥自己獨資這間咖啡廳時,我一這樣做,大概每個月增加的營收平均超過五萬。所以希望那些要自己經營的人,不用害怕不用擔心,雖然很辛苦,但是自己做也沒有不好,幫手可以用請的、花錢聘僱的,但千萬不要亂合夥,因為三觀會互打,什麼事就都做不好。
今天特別去聽了知名餐廳屋頂上(文化大學那邊超美的景觀餐廳)的設計師分享自己親眼見證的一些成功餐飲案例後,他的這張投影片剛好也呼應了我前面所講的,行銷、運營,才是一間店的關鍵,產品設計也就是菜單,其實就佔20%而已,低過我過去的想像。
現在,不時看到週末我們的店人滿為患的日子,就想回到前陣子那幾個晚上,自己一個人待在店裡面到半夜四點,累到一個人一邊掉眼淚、一邊掃地整理的時間,告訴她:「感謝妳艾兒莎,還真的撐過來了。」
最後,想跟大家說,創業真的不是人幹的事,尤其是開一間店或餐飲業,真的很辛苦,遇到好的店,請好好珍惜,讓那老闆有機會繼續守護著那間店吧。
可惜,我永遠都遇不到MOMO壽喜燒吃到飽的老闆,否則我會下跪叩謝到可以以身相許一百次 lolllllll 最後又不正經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