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感受是相對客觀的,想法卻是偏向主觀的。比如,「我覺得你不愛我了」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你總是大半夜才回家,我很難過」是感受;「我覺得妳不在乎我」是想法,而「妳一天都不理我,我很孤單」是感受。
聲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工具,想辦法讓你的聲音抑揚頓挫、富有魅力,就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熱情與自信。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聲音是否存在問題,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錄音,然後放給自己聽。
取自《放棄的魚,就是你選擇熊掌的代價》
……………………………………………………………..
各位朋友,晚安:
家庭中,語言的表達相當重要,不管是語言本身的內容,或者是語言背後的情緒。
可是,我跟很多家庭互動,常聽到有人喜歡在家裡發脾氣、罵人,這明顯讓家庭的氣氛沉重,沒有人好過,包括喜歡發脾氣、罵人的人本身。有不少朋友也會說,如果可以選擇,誰想要發脾氣?誰想要罵人?
是的,這是可以選擇的!
而且有很多方法,在版面上反覆討論幾年了。有朋友會說,如果大家都能按照他的期待,變成他想要的樣子,他怎麼會需要發脾氣、罵人呢?
真可惜,沒有人可以完全按照我們的期待生活,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愛的語言。要有這種表達方式,最好是先能感受到內在的愛,但大部分人連自己都不愛,對自己有諸多要求,也有許多自責。沒有愛,能給出來的,又是什麼呢?
喜歡發脾氣、罵人,常常是內在感受不到愛的狀態。「我是為你好」常常是口頭上用來合理化自己失控的說法,這麼說的當事人本身內在基本上不太好。
非暴力溝通運用在職場,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點,是要常問「要」什麼,要提出「具體」的請求。給出了目標,也要討論出合理的做法,最重要的是能好好聽對方的回饋。
祝願您,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
【文/ 路騁】
|非暴力溝通|只知道批評指責,怎麼溝通?
▍暴力溝通是什麼?
有一類溝通方式被稱作「暴力溝通」。其實,暴力溝通說的不是肢體動作上的暴力,而是「語言暴力」。
比如,丈夫對妻子說:「就妳事多,妳到底能不能快一點啊!」妻子對丈夫說:「喝,喝,就知道喝,喝死你算了!」老師對學生說:「笨死了,學問沒長,飯倒不少吃!」老闆對員工說:「你除了遲到還會幹什麼?要不要我送你一個鬧鐘?」
是否聽著很耳熟?你有沒有覺得被人指責、嘲諷,比被人打一頓還難受?有句老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如果把暴力溝通分類,大概有這麼幾種。
一,道德評判。如果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他就是不道德的。比如,別人比我更關注細節,他一定有「強迫症」;別人沒有我注重細節,他就是「馬虎大王」。還有一種形式上的道德評判,也是我最反感的—貼標籤。比如,「直男癌」、「拜金女」、「渣男」、「剩女」。這都是拿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評判別人。喜歡這麼做的人,往往不懂得換位思考, 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個性。
二,做比較。「你看隔壁家的孩子,學習多用功啊」、「你看你們公司小王,多上進啊」比較本身就是對溝通對象的一種貶低。
三,強人所難。比如父母會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妻子會威脅丈夫:「你不把薪資單給我,咱們就離婚!」
▍非暴力溝通
這種動不動就「撂狠話」的溝通方式,真的達到目的了嗎? 事實上,這麼說話,聽的人要嘛反抗,要嘛就傷心透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你除了讓自己痛快,根本得不到其它任何好處。溝通在很多時候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非暴力溝通也能做到。
運用非暴力溝通,有以下3 個關鍵步驟,我給你分別拆解一下。
第一,提出陳述,不做評論。
我們往往會直接評論別人的行為表現。比如,「你怎麼那麼倔」、「你完全沒有時間觀念」、「你花錢毫無節制」。但是這種評論很容易帶上自己的情緒和評判標準,會讓對方覺得我是在批評他。這容易讓對方產生逆反心理:「你說我倔,那我就倔給你看!」
所以,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觀察,認真觀察正在發生的客觀事實,然後就事論事,只陳述事實,不發表評論。比如,不要說「你這個人就知道發脾氣」,相反,你可以說「你今天發了兩次脾氣」。再比如,「你這週上班遲到了三次」、「你這個月買包花了三萬多元了」,這都是比較具體的觀察和陳述。
第二,表達感受,不加想法。
說到感覺,一定得注意區分感受和想法。我對此有個小技巧,感受是相對客觀的,想法卻是偏向主觀的。比如,「我覺得你不愛我了」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你總是大半夜才回家,我很難過」是感受;「我覺得妳不在乎我」是想法,而「妳一天都不理我,我很孤單」是感受。
只有區分了感受和想法,你才不會把莫須有的事強加在別人身上。也許,丈夫半夜回家確實是因為加班;女朋友不回微信確實是怕影響你準備第二天的考試。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表達想法,上來就是一頓批評,再聽對方解釋,那對方很可能也就沒心情向你解釋了。
第三,明確需求,不要含糊。
如果你想要求對方為你做一件事,該怎麼說呢?還是上面的例子,妻子抱怨丈夫回家太晚,怒氣沖沖地對他吼道:「你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能不能少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結果,丈夫報了個高爾夫球班,這回倒真是少花時間在工作上了,但是回家更晚了,問題還是沒解決。其實,妻子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我希望你每週至少有兩個晚上在家吃飯」,或者「你是否可以每週至少抽出三天輔導孩子功課」。也就是用具體的描述來提要求,而不是只說抽象的話。
◎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是用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態度來完成對話的方式。用該理論的提出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Marshall B. Rosenberg)的話來說,就是「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一句話理解非暴力溝通: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非語言溝通|只關注語言本身,怎麼溝通?
▍溝通方式的重要性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剛跟別人吵完架,你仔細復盤說過的每一個詞,覺得都沒有問題,你占了所有的道理,你把對方說得啞口無言。
他怎麼就不承認錯誤呢?他怎麼還生氣了呢?我年輕時經常有這樣的困惑,感覺跟人溝通特別費勁,我說得那麼清楚,這人怎麼就聽不懂呢?等到30 多歲,我才漸漸明白一個道理:溝通時,你說了什麼不重要,怎麼說的才重要。
▍非語言溝通是什麼?
如果把溝通分解成3 個部分,即語言內容、眼神手勢、語速語調,你覺得哪個部分最重要?
美國傳播學家亞伯特.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曾提出一個公式:
訊息傳遞= 55%視覺+ 38%聲音+ 7%語義
意思就是說,溝通這件事,只有7% 是關於語言內容的,也就是你說了什麼,剩下的93% 都是關於怎麼說的,也就是「非語言溝通」的部分。這個公式也被稱作「麥拉賓法則」(Rule of Mehrabian),你說話時的手勢、眼神接觸、身體姿態作為重要的視覺元素,發揮了55% 的作用;你的嗓門大小、語調高低、語速快慢作為重要的聲音元素, 發揮了38% 的作用。
想要做好非語言溝通其實很有難度。因為非語言的部分不像語言的組織、表達那麼容易訓練。我們常常會習慣性地用錯語調,控制不住動作和表情,讓人感覺不舒服,甚至已經被人誤會,自己都還沒意識到。非語言溝通的技巧有很多,我們在這裡只談最重要的3 點。
第一,眼神:心靈的小窗戶。
眼神往往能表達一種很強烈的情感。當年我在美國讀MBA 的時候,有一門溝通管理課,專門訓練眼神。為了讓眼睛看起來更明亮、更自信,老師甚至建議大家在演講之前滴幾滴眼藥水。美國人認真起來,有時候也是真可愛。當時,我學到的第一個詞是「Eye Contact」,意思就是目光接觸、眼神交匯。做現場演講時,我總是滿場轉,而不是坐在講台上乾巴巴地講,主要就是為了找眼神。誰「瞅」我,我「瞅」誰,不「瞅」我的,我就走到他身邊,使勁「瞅」他,直到他「瞅」我了為止。瞅著瞅著,他們就不「瞅」手機了,而是開始認真聽我講了。
那眼神接觸怎麼練?很簡單,從熟人開始,再到陌生人,不躲避眼神,刻意練習直視,不張嘴,就用眼神溝通。慢慢地,你就會發現,你的眼睛會說話了。
第二,聲音:情感的小象徵。
有一次,一位義大利知名影星參加一場宴會,有人請他即興表演一段悲劇,於是,他用義大利語唸了一大段「台詞」。儘管聽不懂,但是他那動情的聲音淒涼悲愴,來賓們聽了都止不住地黯然神傷,還有人現場就哭了。不過,一位義大利人卻忍不住笑了。原來這個人唸的根本不是什麼台詞,而是宴會上的菜單。
所以說,聲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工具,想辦法讓你的聲音抑揚頓挫、富有魅力,就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熱情與自信。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聲音是否存在問題,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錄音,然後放給自己聽。
第三,動作:內心的小表達。
幾百年前,達文西就說過:「精神應該透過姿勢和四肢的運動來表現。」確實,在溝通中,人的肢體動作也能體現很多種意思。比如簡單的坐姿,略微前傾,傾向對方,這表示謙虛、有興趣;如果是躺在老闆椅上,兩腿蹺在桌上,那肯定是在表示傲慢。手指敲桌子、抖腿,都是焦慮不安的表現。如果你想結束談話了,你就少點頭,多看幾次手錶,這樣不用說話,對方也能明白。
◎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就是指溝透過程中利用身體動作、體態、語氣、語
調、語速,甚至穿著、空間距離等,傳遞和交流訊息。
◎一句話理解非語言溝通:
說了什麼不重要,怎麼說的才重要。
.
以上文字取自
放棄的魚,就是你選擇熊掌的代價:用得上的商學課,全球超過81萬人訂閱,100則超實用商戰策略:用得上的商学课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493831
博客來→ https://linkingunitas.com/B1493831
誠品→ https://linkingunitas.com/E1493831
金石堂→ https://linkingunitas.com/K1493831
聯經出版
.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
眼神交流心理学 在 Facebook 八卦
#想分享昨天亲子直播小笔记
➊. 疫情下陪伴孩子 ✅#作息规律
无论我们生活给covid搞得多乱,大人与孩子作息还是需要保持规律。善用时间与掌握有活力的家庭作息,让大人小孩在家依然保持活动能量。长时间处在同个空间下,我们记得这三个小原则:
🟪#给孩子自由时间孩子。就像妈妈也渴望的metime一样,每天固定一小段时间,给孩子随心做他们想进行的活动,这会让孩子内心有 #自主感。
🟪#特定专注陪伴时间。wfh在忙也好,每天或一周至少两三天,腾出一段一小时或半小时,放下手机与手边任何事,专注陪伴孩子玩或陪着他们一起做他们想做的事。这种专注的爱和陪伴,会让孩子有满满的 #归属感。
🟪#放手也制造机会,给孩子解锁新技能。在家不要事事都给孩子准备好,也要给他们有机会学习新的生活技能,这能让孩子保有 #胜任感。
这些小方向,能满足孩子相应的心理需求(尤其妈妈偶尔想脱身上网课或开会前),孩子的行为问题或另类要求等也都会得到正向改善。
◽ ◽ ◽ ◽ ◽ ◽ ◽ ◽ ◽
➋. 疫情下陪伴孩子 ✅#两种仪式感
🟧#节日仪式感,大人要努力营造。一粒粽子、一片小蛋糕,足以满足及带来共度重要节日的幸福感。
🟧#日常仪式感,睡醒睡前的亲密深层对话,“睡得好不好”、“今天什么事让你最开心?” 这些能带来亲子间亲密连接的对话(和枕边人也很需要)也需要刻意练习,聊下去会让彼此内心有种说不出的轻盈感。
◽ ◽ ◽ ◽ ◽ ◽ ◽ ◽ ◽
➌. 疫情下陪伴孩子✅ #练习好奇提问
对孩子的事,需要多练习以好奇的角度、充满新鲜感的语气关心。这会避免自己因为同在一起太久,而用上了疑问或指责句、总是质疑和批判的语气来关心孩子。
🟨“你今天上网课上厕所的次数有点多,是不是肠胃不舒服啊?”
🟨“你做么网课一直跑厕所时,这么不专心,老师会不会扣分啊!”
听得出差别?
◽ ◽ ◽ ◽ ◽ ◽ ◽ ◽ ◽
➍. 疫情下陪伴孩子 ✅#对等交流
我们都是孩子成长的伙伴(是partner哦!)而且现在这生活的调整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争取到更多时间,学习成为孩子的 #好朋友。
🟦在家和孩子对聊天,以朋友的用词、语气、眼神、说话的姿态等,字字句句感受彼此的同在与对等。孩子以后上学或出社会,也会很期待每天有机会和你这位好朋友聊天谈心哦!
病毒变种,孩子变样,我们妈妈们也变成了家中的武林高手。我们一起努力成为 #更有智慧又淡定美丽的妈妈,再一起 #用力发动念力希望covid赶快离开地球。
我还有一些适合疫情下读给孩子听的绘本,下回再分享。(其实新系列视频内容规划了这系列,敬请期待)
🌟🌟🌟🌟🌟🌟🌟🌟🌟
这是昨天在 Enya Mareine Wedding Gallery 直播和妈妈们聊妈妈疫情下的育儿日常,最后总结时间关系也怕自己太罗嗦,所以说得很精简,我看着 XiaoMa 小马 自发主动为我侧拍的画面,好自然“漂酿”,这让我想借着他的拍摄功力,和需要的大人分享,我这段时间自己做的小功课。
🍿#重看直播传送门:https://fb.watch/6lMQMOr_fA/
#秋月四点记录 #生活2606
#帮我逆转脸书的推送机制👇🏻
#喜欢读文多多SHARE 😊
.
❤️ #同场预告
今天下午3PM 有 #爸妈看着办 其中一位嘉宾 #陈玉玲 儿科医生一起线上聊哦,一个有关孩童喂养或成长问题给她,她总结合各种专业给你不同的思考点找答案。准备好你的问题,我们直播见!
🔜 https://fb.me/e/1UYKlPMvW
眼神交流心理学 在 林伟贤老师 Facebook 八卦
【销售必学】如何开拓与维护你的人脉关系
1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身为销售人员,你是否曾听到公司或行业同仁们说这样的话:“照我看,对客户客气、跟他们套近乎一点儿用也没有。反正我的客户素质都糟透了。我经常得在电话里冲他们吼叫,因为他们实在叫人生气。不过,到第二天我当然得向他们道个歉。”
事实上,持这样观点的销售人员,在现实中比比皆是。不客气地说,那些认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销售毫无意义的人,本身就是个失败者,他们甚至从来就没有进行过这种积极的尝试,因此也就无从体会到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带来的便捷和好处了。
当你遇到同伴对你说“让客户和合作伙伴成为盟友的努力最终是毫无价值的”隋况时,请你冷静头脑,不要被这些意见所迷惑或动摇,这种说法真的是软弱无能的十足表现。秉持这种理念的人,他们从未争取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对合作伙伴的详细情况也一无所知。
“维持和巩固人际关系毫无意义”,这种谬论之所以存在,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些人不善于与人交往,就想尽办法阻止他人看清他在人际交往中的无能。他极不情愿看到自己的同事或合作搭档因为成功的人际关系而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他也更加担忧,在他为之奋斗的团队中,会出现一种人际交往的新风气,使缺乏交际技巧的他一事无成,让他完全失去已有的那份少得可怜的自信。
不重视人际关系的人往往缺乏远虑,他们急功近利,只考虑既得的好处,不为从根本上提高自己成功的能力作打算。例如,他们从未想到,与在急于求成的谈判中节节让步、提供低廉的报价相比,早在维持和巩固良好关系上做些投资,结果可能更为经济划算。他们没有认识到,虽然前者使他们更容易敲定眼前的合同,但后者却为他们开辟更多业务奠定了基石。因此,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还包含了进行战略性的长远考虑的能力。
事实上,良好的客户关系会为你在谈判中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一位尊敬你、对你有好感的客户在价格谈判中也会公平对待你。他不会咄咄逼人,利用谈判显示他的生意手腕。
对理智的客户而言,重要的不仅是价格,还有他跟你的交情。他看得到与你合作会给他带来哪些共同利益。他会给你机会用其他论据来说服他,不会像其他大多数人所做的那样,用“您的价钱太高”之类的话一口回绝。他会明白坦率地告诉你,哪些要求和条件是他选择时的关键,因为他努力争取的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不过,依靠人际关系也不可能时时有效,事事有效。我们讨论的是多数情况,你可以凭借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的良好关系,赢得生意。即使对方偶尔让你失望一回,比如说,谈判没有预期的成功,你也要坚持把他当“特殊人物”来对待,无论何时都应敬重、关照他。
或许你会碰到些棘手的人。他们态度生硬,蛮横无理,不管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善相互间的关系。这样的生意伙伴会大大破坏你的情绪,就像一个吞噬你所有积极意念的“黑洞”。但不要因此就心生退意,毕竟,如此举止的人始终是少数。
只要你有肯与客户愉快合作的心态,你未来的工作进程将会更加高效且信心满满。
2 学会与陌生人一见如故
许多人同陌生人说话都会感到拘谨。建议你先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跟老朋友谈话不会感到困难?很简单,因为你们相当熟悉和了解。相互了解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自然和协调。而进入了充满陌生人的群体,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怀有不自在和恐惧的心理。你要设法把陌生人变成老朋友,首先要在心理上建立一种乐于与人交朋友的愿望,心里有要求,才能有行动。
这里以到一个陌生人家去拜会为例:如果有条件,首先应当对拜会的客人做些了解,多了解他的一些情况,比如职业、兴趣、性格等。
走进陌生人的住所时,你可凭借你的观察力,看看墙上挂的是什么?国画、摄影作品、乐器……这些细节都可以反映主人的兴趣,甚至室内的某些物品会牵引起一段故事。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线索,不就可以由浅入深地了解主人心灵的某个侧面吗?当你抓到这样的线索后,就不难找到打破僵局的开场白。
如果你不是要见一个陌生人,而是参加一个充满陌生人的聚会,观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你不妨先坐在一旁,耳听眼看,根据了解的情况,决定你可以接近的对象,一旦选定,不妨走上前去向他作自我介绍,特别是对那些同你一样,在聚会中没有熟人的陌生者,你的主动是会受到欢迎的。
应当注意的是,有些人你虽然不喜欢,但必须学会与他们谈话。当然,人人都有以自我兴趣为中心的习惯,如果你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人不瞥一眼,一句话都不说,恐怕也不是件好事。你可能被人认为很骄傲,甚至有些人会把这种冷落当做侮辱,从而产生隔阂。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谈话时,第一要有礼貌;第二话题不要涉及私事,这是为了使双方自然地保持适当的距离,一旦他表示愿意和你结交,你就要一步一步设法缩小这种距离,使双方更容易接近。
展开谈话时,不妨先介绍自己,给对方一个接近的线索,不一定先介绍自己的姓名,因为这样使人感到唐突。不妨先说说自己的工作单位,也可问问对方的工作单位。一般情况下,你先说说自己的情况,人家也会告诉你他的对应情况。
接着,你可以问一些有关他本人而又不属于秘密的问题。对方是有一定年纪的,你可以问他子女在哪里读书,也可以问问对方单位一般的业务情况。对方谈了之后,你也应该顺便谈谈自己的情况,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
和陌生人谈话,比与老相识谈话要更加留心对方的言谈,更应重视已经得到的任何线索,因为你对他所知有限。此外,他的声调、眼神和回答问题的方式,都可以揣摩一下,以决定下一步是否能纵深发展。
有人认为见面谈天气是无聊的事,其实,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人说:“这几天的雨下得真好,否则田里的稻苗就要旱死了。”而另一个则说:“这几天的雨下得真糟,我们的旅行计划全给泡汤了。”你不是也可以从这两句话中分析出两人的兴趣、性格吗?退一步说,敷衍性的话,在熟人中意义不大,但对于与陌生人进行交际还是有作用的。
如遇到比你更羞怯的人,你更应该跟他先谈些无关紧要的事,让他心情放松,激起他谈话的兴趣。开场白结束之后,特别要注意话题的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要尽量避免,选择某种话题时,要特别留心对方的眼神和举止,一发现对方出现厌倦、冷淡的情绪时,应立即转换话题。
在与人聚会时,常常会碰到请教姓名的事,“请问您尊姓大名”。你要牢牢记住对方的姓名,对方说出姓名之后,你应立即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当你碰到一个可能已经忘记了的人,你可以表示抱歉,“对不起,不知怎么称呼您?”也可以说半句“您是——”,“我们好像——”,意思是想请对方主动补充回答,对方也会自然地将话接下去。
3 客户永远是知己
但凡做销售的朋友,提起原一平这个人,应该并不陌生。作为一位顶尖销售大师,他著有《撼动人心的销售法》和《销售之神原一平》两本书,每一本书都是他根据自己多年的销售经验和心路历程写成的。
在书中,他不仅告诉人们他的成功业绩,还教会人们应该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许多销售业的新手都对他的书如痴如醉,因为里面有些心得体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比如,书中提到了“与客户建立真诚的友谊”这样一条工作原则。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真正做到。
一次,原一平经一位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家建筑公司的经理,这家建筑公司实力雄厚,生意做得也红红火火。于是,原一平请他的朋友写了一封介绍信,他带着信去拜访那位年轻的经理。
既然有朋友牵线,想必与这个经理打交道应该是自然而然才对。谁知,朋友的这位熟人并不买原一平的账,他甚至都没仔细去读原一平带来的介绍信,只是轻蔑地说道:“如果你此行的目的是拉我填写保险单的话,对不起,我没有任何兴趣!”
“山田先生,你还没有看看我的计划书呢!”
“没那个必要,我已经在一个月前刚刚与一家公司签了保险合同,所以,我没有必要再浪费口舌聊你的那份什么计划书了吧?”
在一般的保险员看来,这应该是他打道回府的时刻了,但是,年轻的经理那冰冷的态度并没有把原一平吓走,他鼓起勇气,大胆问道:“山田先生,我们都是年龄差不多的生意人,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成功吗?”
“你想知道什么?”
“你最开始是怎样投身于建筑行业的呢?”
原一平真切的恳求和热情的双眼透出的求知渴望,让这位年轻的经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冰冷,这让他内心多少产生了一丝歉意。
接下来的时间里,年轻的经理开始向原一平讲述自己过去那段艰难的创业史,每当他说到他是如何克服挫折和困难,遭受很多不幸的经历时,原一平总会伸出手拍拍他的肩说:“一切不幸都过去了,现在好了。”
不知不觉间,几个小时就在这样的创业回顾中悄然而过,突然,经理的秘书敲门进来,说有文件要请经理签字。等女秘书出门之后,二人忽然从对过去的回忆状态中醒过来,相互对视了一眼,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了。最后,还是那位年轻的经理打破了沉默,他轻声问道:“那么,既然是你带着介绍信而来,你看我能做些什么呢?”
“哦,你只需要回答我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什么问题呀?”经理好奇地问道,他原以为原一平会直接让他买保险呢。
原一平就刚刚他们提到的关于创业、经营等话题,又深入一步,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对方未来的规划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山田先生见原一平如此认真且诚恳,便一一向他做了相关说明,后来山田先生又一次自言自语说道:“真搞不懂,我怎么会告诉你那么多关于我自己的事情,有很多事我甚至连我妻子都没有告诉过呢!”
原一平最后起身,礼貌地告辞,他说:“山田先生,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想我会对你告诉我的那些话作一些回馈。再见,我们下次再来继续你的话题。”
两个星期之后,原一平带着一份详尽的计划书,再一次敲开了山田先生的办公室。事实上,原一平上次回去之后,针对山田先生的当前状况和对未来的展望等实际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这次,山田所看到的这份计划书正是原一平经过数天奋战苦心做出来的。在计划书里,原一平详细拟定了山田建筑公司在未来发展方面的一些计划。
山田刚刚读了一段文字,就知道对方是下了很多工夫在其中的。他亲热地走上前握住他的手说:“朋友,我非常欢迎你的这次光临。”
山田坐在沙发上仔细翻阅了一下计划书,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
“真是太棒了,我们自己人还想不了这么周全呢!实在太感谢你了.原一平先生。”
“呵呵,别客气,我哪能跟你们公司的专业人士相提并论呢?”
两个人坐下来,又谈了很久。等原一平离开山田的办公室时,这位经理毫不犹豫地投了100万日元的人寿保险。同时,在他的介绍下.公司的其他两名高层管理人员也向原一平投了不同额度的保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双方合作的密度加大,保险金额也不断跟进。在接下来的10年当中,他们的保险金额总共高达750万日元。在当时的日本,这是无人能比的巨大业绩,而原一平和山田先生的友谊也越来越深,他俩成了一对非常默契的知己。
试想,即使我们的销售人员不能像原一平那样刻苦和敬业,但只要有一个肯与客户做知己的心态,就一定会迎来一个很好的业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21160607919826/
眼神交流心理学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評價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整个世界的氛围都变得越来越紧张…你看最近这接连不断的几起恶性社会事件。所以在我的内心中就萌生了很多疑问,这茫茫人海之中到底有多少不太正常的人?我与某人初次相遇要怎么判断、界定,这人是不是有病呢?更让人焦虑的是,我自己的精神是否正常,其实我也完全不知道。看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想说:“壮哥,早就跟你说不要自己尝试修仙了,你看你现在这症状,赶紧让寺姐带你去看看精神科医生实在不行就住院治疗一下…我的回答是:别呀,要看病咱就一起。你真的认为自己一定正常吗?你真的认为给咱看病的医生就一定正常吗?2018的评估数据说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7%,重度患者超过1600万。什么概念呢?如果你的社交范围有100个人,其中就有17位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你确定自己不在这17人当中吗?给你举一个例子:你知道“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吗?世卫组织在2018年将那些“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迷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要让位于游戏的行为定义为“游戏成瘾症”这是一种精神疾病。同样的话之前跟我表弟也说过。正好他妈也在旁边,我说:二姨你也不用太担心,对于这种病症的诊断世卫组织有非常严格的标准,首先不可以把青少年对于游戏的热情简单的归结于“游戏成瘾”,只有当游戏行为影响到基本生活,大量的占用了睡觉、吃饭、社交、教育的时间且造成个人、家庭、教育、工作等重要方面的损害并持续12个月以上才能确诊,二姨说这标准不高啊,那肯定确诊了。你当然可以拍着胸脯说,诶!老子不玩游戏…你太天真了,游戏成瘾只是成瘾疾病这个类目中的一项。此外还有工作成瘾、赌博成瘾、购物、饮食、烟酒、性爱等等等等的成瘾疾病。这些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人的大脑一旦生病它是会产生连锁反应的,比方说成瘾症就常常伴随着自残、失眠、焦虑和抑郁症。所以你此刻站在大街上随便指着一个人说:“你这人脑子有病,很有可能你并没有在骂人,而仅仅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来吧,让我们携手走进精神病的世界。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罗森汉恩”也想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精神科医生是用怎样的方式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于是就在社会各界招募了8位志愿者,分别在12家医院进行分组秘密测试。这其中有1名研究生、3名心理学家、1名儿科医生、1名精神病学家、1名画家和1名家庭妇女,都是心智正常的普通人。罗森汉恩就给了他们同一套说辞,没有任何装疯卖傻,就说自己经常听到“轰”、“碰”,的声音,结果8人中有7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住院期间每一位志愿者都尽可能保持正常的饮食、起居、交流、治疗,当然给他们发放的药物都被藏到舌头下面,再趁人不备吐到马桶里冲掉。实验整整进行了三个多月,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来做实验的吗,所以会偷偷的记录医院每一天发生的情况,作为实验笔记。这本笔记就被其中一位医生发现,也看了里面记录的内容。这个志愿者就跟医生说,好吧!其实我是一名心理学家,这一次潜入你们精神病院主要是做一项精神病学研究。医生赶紧叫来值班的护士长询问他近期服用药物的情况,也叮嘱说这个病人你们平时要多关注一下,他的病症越来越严重了。这位心理学家就突然意识到,原来只要我一进到精神病院被确诊之后,我是很难证明自己没病。所以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精神病,这个界限是模糊的。突然有一天呢,这个人发现总有几个病人一直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然后再相互看看,也不说话好像有什么秘密一样。他就过去问其中一个病人,说你们为什么总是盯着我看呀?病人面无表情的停顿了几秒说:“你没疯,你是报社的记者,来医院搜集资料。然后指着另外两位志愿者说,你们三个是一伙的。这仨人汗毛都立起来了,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的。然后他们就赶紧问,这个秘密还有谁知道。发现整家医院一共118名病人,有35人早已看出他们仨是假扮的。于是呢,这三个人就开始着力关注这35名病人,这医院的厕所不是一格一格的吗,这仨人就跟着其中一名鬼鬼祟祟的病人近了厕所分别在左右两格站在马桶上扶着墙观察他,发现这个病人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把舌头下面的药丸拿出来丢进马桶冲掉,仨人一脸尴尬,妈的原来平时我们拉屎的时候可能随时有人围观。当然她们也同时观察医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经常有女护士上下班着急换装的时候,根本就懒得去更衣室,直接现场换装。当然她们绝对没有刻意诱惑谁的意思,而是完全不把这些病人当人。实验结束之后“罗森汉恩”将论文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引发精神病学界极大的愤怒与反弹,你这就是在诋毁我们专业呀,于是立即组织发文说好,咱们打赌,你再派那些志愿者过来。我们一定能够很轻松的分辨出病人与伪装者…三个月的时间,各地医院发来统计名单有193人被确定是假病人,并要求“罗森汉恩”给我们精神病学界一个说法。罗森汉恩说我们并没有派人过去…当然啊,其实“罗森汉恩”确实对从业的医生有失公允,因为医生当然是首先根据这个病人的语言和行为做出判断。当然这也间接说明,诊断精神类疾病的复杂性与模糊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你甚至很难给各种病症做出严格的分类,世卫组织的官方说法大概有300多种。但又有很多病人,是多重病症叠加在一起的。我们日常比较熟悉的抑郁症、妄想症、精神分裂、多重人格等等,我觉得这里面最恐怖是幻觉,大家想想一下,如果是你连续几个月,每天晚上12点躺在床上都能听到摩擦地板的脚步声、能听到有人在耳边不停的说话、睁开眼睛看到墙角站着一个人。你会觉得自己有有病吗?你肯定觉得自己见鬼啦!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你看到那种东跑西颠、胡乱打人,有攻击性的患者当然也会害怕、远离。但是你不觉得如果是一个你很熟悉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完全换了一副表情和说话的语气,你不觉得这更恐怖吗?当然还有更多的案例啊,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往右”!这个作者呢,采访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人,你会发现这里面很少有疯疯癫癫,他们只是看到了跟我们不太一样的世界…我讲一段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案例。
叫做“生化奴隶”,这是一个每天都在疯狂洗手的人,对于咳嗽、喷嚏异常恐惧,作者与他见面时发现他已经把手洗到发白褪皮惨不忍睹,说:你这不疼吗?有点!那你还这么拼命洗?想洗掉什么呢?细菌!恩…你能看到细菌?看不到,看不到才可怕,看不到才会被所有人忽视,细菌才更容易奴役人类。然后他就描述了一整套理论。他说:地球诞生了46亿年,寒武纪物种大爆发大约在6亿年前左右。那么物种大爆发之前这几十亿年间,是什么生命形式在主宰?就是细菌!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了现代文明一种错觉,认为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过程是一种进化,完全错误!细菌的存活能力比人类强多了吧?繁殖依靠自我复制,也比人类的繁殖形式简单有效的多,这怎么能叫进化呢?变成多细胞生物,只是那些比较弱且无法适应生存的细胞的无奈选择,变成多细胞生物之后,整个生命系统就变得更为复杂,也就对生存环境更加挑剔,就要继续给自己的生命形式增加补丁,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脆弱。作者说:但是这个进程让生命有了意识啊。对方说:你怎么知道“细菌”没有意识呢?人的意识来自与哪里?脑细胞嘛…脑细胞聚合释放化学信号。细菌的数量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凭什么不能产生意识呢?只是细菌拥有自己的文明,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文明。这其中有一大段对话,其实我觉得他是想说,细菌有一种跟人类完全不一样的集体意识。那作者又问,那生物是怎么来的呢?是被细菌形成的集体意识塑造出来,简单的说就是细菌刻意制造了众多物种,并附着在这些物种的体内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更优质的能量,比如糖分!至于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他们毫不关心,因为你永远无法摆脱对细菌的依附与共生关系,没有细菌你连一颗鸡蛋都消化不了,而细菌却可以随时抛弃人类,杀死他们的肉体、毁灭他们的文明,易如反掌。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联想到这次疫情,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按它这个理论,细菌是完全可以有意识的制造出病毒,虽然这两个东西完全不一样。当然他的理论确实存在很多漏洞,但是我觉得不妨碍他成为一名科幻小说的作家。而且看上去心智也还算正常啊,如果能排除洗手的强迫症和对咳嗽喷嚏的恐惧,我觉得还没我疯呢!这一集精神病的世界就讲到这里。
眼神交流心理学 在 掌握眼神交流的4個技巧,讓你人見人愛的關鍵技能 - YouTube 的八卦
... 交流或是吸引到夢想的男女朋友,這會是你能成長最關鍵的肢體語言!其實有非常好的方式可以進化你的 眼神交流 ... 心理学 Self-improvement. 王魄•1.5M view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