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無資料的二二八🔍 ]
今天是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政府和民間團體都有紀念活動,許多自媒體也都把這個題目視為重要的年度專題。但也有人覺得二二八講得夠多了,相關史料易被政治立場扭曲、一再談論只會無法凝聚台灣共識,因此認為 #放下過去別再吵 才是正道。
可是,你知道嗎?
二二八被 #關靜音 的歲月,比起可以談論的時光還要長啊。
🤫 公領域的噤聲
1949到1987這段期間,二二八在新聞媒體上幾乎消失,長達近四十年的時間 #只有14則相關文章 刊登在報紙上,歷史課本更是隻字不提,被學者稱作 #社會失憶期。雖然社會失憶,政府可沒忘記,長期的監視相關人等,使得有些二二八逃過一劫的人,在白色恐怖時又被清算。這樣的社會氛圍,更讓受難家屬普遍遭到排擠與不公的待遇,隨時提防人人心中的小警總,活在壓抑與悲傷之中,這是對 #受難者和家屬的二度傷害。
🖊 還有14則敢寫二二八?都在寫什麼?
當然不會寫一些搞得自己被消失的內容啊~因為那樣的內容根本沒機會被刊登出來。當時的新聞報業都是以黨公營為主,包含像是《中央日報》、《台灣新生報》等等,自我審查沒在客氣;而民營報業也受制於政府威權,甚至傳出過政府派人逐字審閱各報。所以,這14篇與228有關的文章,多半帶有『政府態度寬容、二二八是由共產黨背地策動』的明示或暗示。例如,《台灣新生報》在1949年12月刊登「二二八事件人犯 當局從輕發落」、與1950年6月刊登「陳逆其人」報導陳儀被處死與其生平等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14篇也不是平均散落在近四十年的歲月中。在1957-1984之間有個巨大的鴻溝,一篇相關文章都沒有。直到1984,聯合報刊登了「大時代中的新聞觸角——憶早年中央社台北分社」,卻也只是回顧中央社六十週年,順帶提到二二八當時混亂中的工作情形。同年還出現了一篇與二二八有關的文學作品《月印》,刊登在中國時報副刊,以比較含蓄的方式描繪了當時平民的無奈。
📢 關不住的 #真相呼聲
1987年解嚴前夕,由海外發起、要求政府面對二二八的聲浪已醞釀一段時間,加上臺灣社會運動風氣旺盛,鄭南榕、李勝雄和陳永興等人在同年2月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對外發表《二二八和平日宣言》,要求政府道歉和公布真相、將二二八編入教科書,並將二二八訂定為「和平日」等等。他們還舉辦了第一場平反二二八的記者會,且陸續舉辦遊行,但氣氛仍非常緊張,甚至在彰化遊行時遭到鎮暴警察毆打。這一年的二二八前後,終於密集地出現8篇與二二八相關的報導。
1987是二二八的40週年,對於二二八的社會噤聲終於隨著解嚴告結。但這段時期的集體沈默,卻也讓多少因為二二八失去成員的家庭更加艱困、讓多少真相更難出土。
👉 今天的我們,幸運地擁有言論自由、和更多了解二二八的管道,卻也背負著判別資訊真偽的 #閱聽人責任。請趁著二二八這天,多聽多看多討論吧 :)
__
【參考資料】
1.夏春祥,《在傳播的迷霧中》,韋伯文化國際,2007。
2.陳翠蓮,〈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 《國史館學術集刊》,2008。
3.陳婉真,〈彰化史上最暴力的228和平日遊行〉,《民報》,https://lihi.cc/DdhSs,2017.03.06。
#二二八 #臺灣吧
#分享文章開啟討論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睡覺的習慣讓夫妻倆吵翻天, 老公還鬧脾氣離開房間跑到車上睡。 #枕邊人的打呼聲 男人約會只為上床? http://user26097.piee.pw/HFNRU 老公搞上老婆閨蜜 http://user26097.piee.pw/H8766 【20190503 淡定的力量】 完整版請點▶▶...
真相呼聲 在 臺灣吧 - Taiwan Bar Facebook 八卦
[ 查無資料的二二八🔍 ]
今天是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政府和民間團體都有紀念活動,許多自媒體也都把這個題目視為重要的年度專題。但也有人覺得二二八講得夠多了,相關史料易被政治立場扭曲、一再談論只會無法凝聚台灣共識,因此認為 #放下過去別再吵 才是正道。
可是,你知道嗎?
二二八被 #關靜音 的歲月,比起可以談論的時光還要長啊。
🤫 公領域的噤聲
1949到1987這段期間,二二八在新聞媒體上幾乎消失,長達近四十年的時間 #只有14則相關文章 刊登在報紙上,歷史課本更是隻字不提,被學者稱作 #社會失憶期。雖然社會失憶,政府可沒忘記,長期的監視相關人等,使得有些二二八逃過一劫的人,在白色恐怖時又被清算。這樣的社會氛圍,更讓受難家屬普遍遭到排擠與不公的待遇,隨時提防人人心中的小警總,活在壓抑與悲傷之中,這是對 #受難者和家屬的二度傷害。
🖊 還有14則敢寫二二八?都在寫什麼?
當然不會寫一些搞得自己被消失的內容啊~因為那樣的內容根本沒機會被刊登出來。當時的新聞報業都是以黨公營為主,包含像是《中央日報》、《台灣新生報》等等,自我審查沒在客氣;而民營報業也受制於政府威權,甚至傳出過政府派人逐字審閱各報。所以,這14篇與228有關的文章,多半帶有『政府態度寬容、二二八是由共產黨背地策動』的明示或暗示。例如,《台灣新生報》在1949年12月刊登「二二八事件人犯 當局從輕發落」、與1950年6月刊登「陳逆其人」報導陳儀被處死與其生平等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14篇也不是平均散落在近四十年的歲月中。在1957-1984之間有個巨大的鴻溝,一篇相關文章都沒有。直到1984,聯合報刊登了「大時代中的新聞觸角——憶早年中央社台北分社」,卻也只是回顧中央社六十週年,順帶提到二二八當時混亂中的工作情形。同年還出現了一篇與二二八有關的文學作品《月印》,刊登在中國時報副刊,以比較含蓄的方式描繪了當時平民的無奈。
📢 關不住的 #真相呼聲
1987年解嚴前夕,由海外發起、要求政府面對二二八的聲浪已醞釀一段時間,加上臺灣社會運動風氣旺盛,鄭南榕、李勝雄和陳永興等人在同年2月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對外發表《二二八和平日宣言》,要求政府道歉和公布真相、將二二八編入教科書,並將二二八訂定為「和平日」等等。他們還舉辦了第一場平反二二八的記者會,且陸續舉辦遊行,但氣氛仍非常緊張,甚至在彰化遊行時遭到鎮暴警察毆打。這一年的二二八前後,終於密集地出現8篇與二二八相關的報導。
1987是二二八的40週年,對於二二八的社會噤聲終於隨著解嚴告結。但這段時期的集體沈默,卻也讓多少因為二二八失去成員的家庭更加艱困、讓多少真相更難出土。
👉 今天的我們,幸運地擁有言論自由、和更多了解二二八的管道,卻也背負著判別資訊真偽的 #閱聽人責任。請趁著二二八這天,多聽多看多討論吧 :)
__
【參考資料】
1.夏春祥,《在傳播的迷霧中》,韋伯文化國際,2007。
2.陳翠蓮,〈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 《國史館學術集刊》,2008。
3.陳婉真,〈彰化史上最暴力的228和平日遊行〉,《民報》,https://lihi.cc/DdhSs,2017.03.06。
#二二八 #臺灣吧
#分享文章開啟討論
真相呼聲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評價
因為睡覺的習慣讓夫妻倆吵翻天,
老公還鬧脾氣離開房間跑到車上睡。
#枕邊人的打呼聲
男人約會只為上床?
http://user26097.piee.pw/HFNRU
老公搞上老婆閨蜜
http://user26097.piee.pw/H8766
【20190503 淡定的力量】
完整版請點▶▶http://user26097.piee.pw/GRQB7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 #林玉紫 #黃宥嘉 #狄志偉 #江坤俊 #黃越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bowa6migG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3gMLmLkigc9Jeja2d-8rDVNs5kA)
真相呼聲 在 Marc TV Youtube 的評價
去年星爺的電影《美人魚》以33.9億的票房成績再一次刷新了華語片票房記錄,成為了新一屆華語片票房冠軍。也許是因為第一部表現太亮眼,所以片方決定在今年開拍第二部。據悉,《美人魚2》目前已經通過廣電總局的審核,確認立項開拍了,劇情主要講述了龍天娜和龍劍飛帶著能任意穿梭太空的“蟲洞計劃”出現,劉軒因此復出商場,人魚珊珊誤打誤撞成了太空員,糾纏不清的四角關係背後,還藏著驚天大陰謀。也許有人會問龍劍飛是誰?還記得《美人魚》結尾,一位名為龍劍飛的海洋生物學學生出現,和鄧超飾演的劉軒坐著聊了起來,雖然口口聲聲說明白明白,但這位人物肯定已經知道了美人魚的真相。至於,龍天娜是誰就不得而知了。他們帶來了任意穿梭太空的蟲洞計劃,蟲洞是宇宙中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
主演方面和第一部略有不同,在第一部中搞笑演出的鄧超因檔期問題無法參演《美人魚2》,那麼第二部的男主會是由誰來出任呢?據悉,星爺在第二部中把男一號換成了曾在《美人魚》中友情客串的吳亦凡。吳亦凡在今年年初還搭檔林更新,林允主演了星爺的賀歲片《西遊伏妖篇》,雖然票房成績遠不及《美人魚》來的輝煌,不過也是成功斬獲了16.5億的票房。女一號方面,片方目前尚未確定是繼續延用第一部的林允還是目前呼聲最高的穎寶,相信如果最後能敲定由穎寶來出任女一號的話,《美人魚2》要再一次刷新華語片票房記錄也將不會是什麼難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DirgM-mDig/hqdefault.jpg)
真相呼聲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最新影片: 《最後生還者》如何將遊戲化為藝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1JVdvfdD8Y --~--
我要來批判媒體了 這次是從Kanye West的MV-Famous來看近年的嗜血媒體亂象
這部MV看似是在對嗆 但其實是對於名氣以及媒體、潮流的深度反思 一起來看懂吧!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啊,是的,全世界正在對抗數百年來最嚴重的病毒爆發,
美國正在內戰2的邊緣(但是沒有驚奇隊長或鋼鐵人能來救你)
同時也在跟中國冷戰,
但是顯然媒體以及眾多人們最在乎的還是各種名人八卦和腥羶色爭議,
有鑑於此,我想是時候來重新認識近年來最具爭議,
但是也最值得挖掘的MV,Kanye West的2016單曲-- Famous。
啊,是的,今天我又來探討偉大的媒體了,
暨《英格麗向西》、韓國瑜、脫歐之戰、以及《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影片之後,
這部影片又要再一次地發揮超粒方「白天批判、晚上批判、假日批判」的精神了。
如果你還想要看到更多批判影片,首先別忘了訂閱以及按下小鈴鐺,
因為顯然無論標題再怎麼農場,Youtube就是不願意推薦這頻道的影片。
「為什麼你突然要講一部三年之前的MV?」你問,
是啊,好問題,要像This is America那樣跟風,我早就錯過時機了,
然而,這部當年撼動全美國的極爭議MV所傳達的訊息,
再現今可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這不僅是肯伊對於自身名氣的反思內省,也諷刺著當今媒體圈以及觀眾的嗜血。
身為公眾人物,的確會帶來無可比擬的名氣和財富,
但是換來的,卻也是狗仔以及狂熱觀眾們無止盡的窺探,
以及那些竊笑、無名的酸民,
迫不及待等著你犯下任一個錯誤,瞬間將你碎屍萬段。
首先,在談論這部MV之前,先來介紹一下肯伊,
他從許久以前就是個充滿爭議的饒舌歌手,
無疑地極有才華,但是也著名的非常自傲,
不僅自稱為”Yeezus” (諧音耶穌Jesus),
也絲毫不吝嗇宣稱自己是當代最偉大的饒舌歌手,更是21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
”I am Warhol. I am the number one most impactful artist of our generation...I am Shakespeare...in the flesh.”
在肯伊眾多的驚世行徑和言論之中,最出名,最引起眾人關注的,
莫過於他與泰勒絲超過十年的世紀之仇。
有些人大概知道,這爭執源自2009年的音樂錄影帶大獎,
正在泰勒絲要上台領獎時,肯伊突然衝上台,搶走她的麥克風表示:
“Ima let you finish...”
當時泰勒年僅19歲,是個閃亮的新星,
所以肯伊理所當然地受到眾人攻擊,就連歐巴馬都說他是個機掰郎,
...如果連歐巴馬都說你是個機掰郎,你就知道你大概做錯什麼了。
當然,在一連串的訪談之後,他們過了不久就和好了,
直到2016,肯伊新發單曲Famous這首歌竟包含這段台詞:
“I feel like me and Taylor might still have sex / Why? I made that bitch famous.”
大概不用我跟你說發生了什麼事,肯伊馬上又面臨了如紙片飛來的批評,
但是後續又出現了「驚人」的轉折,
那種會連續好幾周上頭條新聞的轉折,
肯伊的老婆金卡達珊揭露了肯伊與泰勒的電話錄影,
其中泰勒似乎認為肯伊「人很好」,這首歌很有趣,似乎是在給予祝福。
想當然耳,風向瞬間一轉,許多人都表示泰勒是一條虛偽狡猾的蛇,
你可能有注意到我剛剛強調了「似乎」這兩個字,
因為幾個月前真正的完整的電話紀錄才揭露了真相,還泰勒絲一個公道。
不過在當時最驚人、最爭議的是在這首歌的MV揭露,
其中有著全裸的泰勒絲蠟像躺在肯伊身旁,
以及旁邊另外十來位出名(或者更貼切是惡名昭彰)的人物。
究竟,這部MV的目的是什麼,讓我們從頭開始:
畫面開始於迷幻的夕陽,就這樣一路下降到陰暗的恐怖谷之中。
躺在床上的裸體,哪些是本人?哪些是化妝或是蠟像?
也許這一切都不重要,因位在媒體以及八卦的輪迴之下,
這些名人早已被去人性化,
一舉一動,一言一型,都成為了提供人們娛樂的人偶。
接著,在那段極具爭議性,直接開嗆泰勒的開場之後,就進入了肯伊常見的自大宣言:
For all the girls that got dick from Kanye West
If you see 'em in the streets give 'em Kanye's best
Why? They mad they ain't famous
They mad they still nameless
”
但是這並不是單純的比老二大賽而已,
在過了兩分鐘之後,這首MV忽然進入了最讓人困惑的橋段。
長達五分鐘無音樂的橋段,只剩下呼吸以及打呼聲,
配上這些名人赤裸的身軀以及臉龐,
泰勒、雷哈娜、川普、小布希、考斯比等,全都用幾近病態的特寫帶出來,
我們從沒看過如此私密的畫面,就像是個偷窺狂,甚至殺人犯,
悄聲無息地滑過這些熟睡的人,這不是我們該看到的畫面。
然而因為這些人是名人,是人們生活之中執迷的對象,
我們還是繼續觀賞。
但是與此同時,卻也感受到這些人的人性,甚至感到些許同情。
這其中出現的眾多人物時常面臨主流社會和媒體的抨擊,
但是在此處,他們一絲不掛地熟睡,
完全對我們這些窺視者以及外在的世界一無所知。
在此時此刻,這些幾乎不可觸及的人物,都展現了他們最脆弱的一面。
最後,鏡頭漸漸向上升起,揭露了一幅如夢境般的畫面,
這時已經不再是先前的低畫質、手持攝影機畫面,
而是充滿鮮豔色彩、近乎可說輝煌的景象。
床上沉睡中的人物,都成為了肯伊繪出的這幅畫之中的元素,
矛盾地同時帶著挑釁、煽情、平靜、以及無瑕的純潔。
更是在鏡頭最高點時,忽然看向鏡頭,彷若是在說:
「我知道,我知道你們都在看著我們」
所以,這一切究竟代表什麼?
最後全景的畫面明顯是在致敬文森特·德賽德里奧在2004年的畫作Sleep,
當時他就曾對於這幅畫表示:
「有些人認為這是性愛轟趴,但是這樣解讀是錯的,
這其實是在代表集體的睡眠-廣義來說是代表整個文化的沉睡,理智的沉睡」
也許這就是整個MV最受到忽略之處,
就如同我在韓國瑜現象那部影片開頭引用的紙牌屋台詞一樣,
「歡迎來到理性時代之死」
所謂理智的沉睡,甚至死亡,就是媒體,尤其是社群媒體所造成的集體盲目。
我們看的愈多,真「看見」的,反而愈少。
人們說肯伊是個狂人,但是對我來說,他是個天才,
他完全知道怎麼操弄這個嗜血的媒體生態,
他知道自己造成的所有爭議、失序的言行舉止,
極為逆風的言論、對於川普的強烈支持,
帶給他的,都是眼球
而越多眼球,就等於是越多錢錢。
我們時常聽到對於低素質媒體的抱怨,尤其是最近幾個禮拜,
但是卻非常少見到有人追根究底是什麼造就了低素質媒體?
是什麼,讓我們眼前所見,耳邊所聽的,都是無止盡的噪音?
不就是閱聽者本身嗎?
有需求才有供給,有了供給,就會有更多需求。
這些爭議的、這些聳動的、這些時常不道德的獨家腥聞,
會如此渲染就是因應觀眾們的嗜血口味,
當然,名人也因此嚐到甜頭,製造更多爭議,讓媒體加以報導,
形成了自給自足的血盆大口。
你有看過冰與火之歌嗎?
的確,混亂是一把階梯,讓那些抓緊機會的人能夠逐漸往上爬,
而這混亂的來源,是所有人都參與其中的。
我並不是在捍衛那些無良媒體,完全不是,我就直說了,
他們對於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真的毫無價值。
但是,當一名公眾人物的隱私被爆出來時,
那些無良媒體只是在行使一個我們早已簽下多年的隱形合約而已,
這隱形合約充滿著腐敗、俗濫的氣息,
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如飛蛾撲火地搶著將它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
這合約,就是對於風潮、八卦、爭議的追求。
前陣子才在探討黑暗騎士系列之中,
提到人們對於能夠代表希望以及正義之象徵的追求。
不過事實上,現實世界之中更多的是小丑們,
似乎只想看到這些與眾不同的公眾人物
被揭發、羞辱,看見他們被拉到跟凡人一樣的程度,
看到他們跟我們一樣是有所缺陷的。
也許肯伊希望透過這MV來傳達的訊息,
就是我們不需要透過嗜血的啃食來證明這些名人只是凡人,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與常人無異的普通人,有著缺陷,有著弱點,
甚至在內心某處,還留著當初的自己。
藉由在畫面上呈現這些全裸名人的沉睡,
他剝去了他們被媒體套上的皇冠,
無論是令人退避三舍,還是令人目不轉睛的表層。
這些由他們自己所創造,由媒體所形塑的外皮,都在此處被褪去。
正因為有著「公眾人物」這樣的稱號,
並不代表這人沒有犯錯的權利,
並不代表這些人不能如凡人一般大聲地表達自己。
奇怪的是,在這媒體的循環之下,人們對於公眾人物的看法似乎飄搖不定,
有時候認為某人不該被放大檢視,
有時候卻因為某人的一句話不符合自己的觀點而大加撻伐。
也許我們都簽下了這隱形的合約,但是肯伊透過這部MV,
褪去了虛偽的外表,毫不留情地揭露所有人跟隨風潮的盲目。
也許你可以說這非常偽善,畢竟他自己也是這無盡輪迴的參與者,
不過他至少提醒了我們,在這理智的沉睡之中,
我們仍然有尋求一絲清醒的希望。
混亂的階梯也許永遠沒有終點,
但是有時候,攀爬本身,才是真實存在的。
又或許,這全都毫無意義,
一切只不過是另一個令人繼續沉迷、繼續追星的陷阱。
簡單粗暴的事實是,
有愈多人關注你的生活,無論這種關注是正面或負面,
你就能賣出愈多的鞋子/口紅/隨便你要賣什麼。
你知道最諷刺的是什麼嗎?
當年,肯伊在讓明星好友搶先看這支MV後,他們一致的反應都是:
「我也想躺在這床上」
你不需要這樣想像,因為我們早已在這張床上打滾許久了,
問題是,你要繼續沉睡,還是張開雙眼?
如果你想要我閉嘴不要繼續嫌演算法的話,麻煩訂閱一下按個小鈴鐺,
我會感激涕零地跟你磕頭。
如果你喜歡桌遊的話,也去看一下我的桌遊副頻道,裡面全都是你沒看過但是超好玩的遊戲。
留個言說一下你對這部MV的想法,我是超粒方,我們下部影片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p__0_keX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