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需要什麼,真正快樂的是什麼,最喜歡的是什麼。大家夠瞭解自己嗎!?
學習認識自己愛惜自己是人生中很大的課程!!
想想讓自己開心的事,然後微笑吧!
我們都需要正能量!
最後…
很難過又失去一位很棒的演員,希望妳在月亮上當可愛的開心的搗麻糬小白兔。R.I.P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萬的網紅Vick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影:《Léon》(終極追殺令//這個殺手不太冷) ►背景音樂:《Home》- Machine Gun Kelly, X Ambassadors,Bebe Rexha (觀看長篇影評,請點開資訊欄。如果有時間,推薦看完影評再觀看影片) // 看完這部電影,可以開門見山地告訴大家——這...
真正快樂 在 黃山料 Facebook 八卦
我有一位「月薪 25 萬元台幣」的鄰居,外商公司工作,31歲,管理職。那次和優秀鄰居聊天,討論在台北月收入 25 萬元的人,在活什麼樣的生活?
月薪 25 萬元和月薪 3 萬元之間,
除了社會階層不同之外,煩惱卻是相同的。
一樣存錢並嫌錢不夠用,一樣厭煩那份當初嚮往的工作,一樣有老闆的壓力,一樣有受制於人的時候,一樣經常感到不自由,一樣曾想丟下一切凡塵俗事獨自躲起來。
他同樣得面對工作的乏味、對職場的種種不耐煩。
關於「月薪 25 萬元在台北的奢侈」,我們聊到高薪網友的看法,他們認為從當年的 3 萬元月薪,到 25 萬元月薪,最引以為傲的奢侈如下:
1. 喝星巴克 150 元不眨眼,對「買一送一」沒感覺。
2. 出門只搭計程車,忘記捷運怎麼搭。
3. 吃Uber Eats一個人一次就點 500 元
4. 懶得做家事就請打掃阿姨
5. 吃吃到飽餐廳時,再也不用刻意前一餐不吃。
6. 麥當勞薯條加大,只吃一半就丟掉。
7. 搭計程車找零錢時,10元硬幣掉到地上不用撿。
有錢為什麼爽?因為你再也不必為了台北的高花費感到壓力,不再為了生存而戰戰兢兢,不怕繳不出下個月房租,想吃就吃不用省,想浪費就浪費。
這些因高薪而擁有的奢侈與浪費,
只能稱得上「舒服」
卻無法讓人感受精神靈魂層次的「快樂」。
出社會 3、5 年以後,人通常會有一種「被困住的感覺」,被職場困住、被主管老闆、被人際關係、被目標、被自己困住。好像你只是在追求,而非享受,好像你再也無法喜歡自己曾經熱愛的事情,好像最初的熱情被熄滅。
好像要不是需要這份薪水,我才不想待下去。
當你剛出社會時,你可能夢想你將在某個專業領域拼命 20 年,當你 40 歲,可以月薪 25 萬。
但你沒料到的是,在台北生活,25萬月薪和3萬元月薪,除了世俗定義的階級差別之外,「對於快樂與否的感受度」差別其實不大。
我常問自己,上一次「真正感到快樂」是什麼時候?
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我而言,從來不是賺到錢的時候,錢能換來的快樂都短暫,錢是滿足生活的必需品,它很重要,卻不是讓你快樂的真正原因。
我的快樂是:上一次和朋友家人,一起在家慶生吹蠟燭的時候。上一次熬夜三天沒睡只為寫出一篇書稿的時候。上一次和喜歡的人牽手在台北散步6個小時的時候。
這些都不是錢帶給我的
也與奢侈完全無關
而我卻在生命中,花了大量時間在工作和賺錢。
人無法為錢而活的,錢只是過程,是讓你快樂的其中之一個媒介。若你從未探索自己真正快樂的理由,若你只有高薪,你能擁有的只有無止盡的浪費。卻從來不曾知道,自己熱愛的是什麼。
這就是那些,為了喜歡的事情會義無反顧的人,他們總是令人羨慕的理由。不是他們奢侈,而是他們知道自己的快樂。
人生最爽的,不是賺許多錢;
而是你再也不用賺錢,也能活自己熱愛的生活。
又或是說,活著,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無後顧之憂時,才是真正的奢侈。
-
-
-
-
-
-
喜歡我對生活的想法,可以讀我寫的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8912
今年正在寫第二本,預計明年四月發行。
真正快樂 在 快樂大學 Happiness University Facebook 八卦
饒舌與教育的控訴,萬人瘋狂轉貼!
世界最早一間現代學院十一世紀就出現在歐洲,在那個歐洲人都不太愛洗澡的年代,學校的主要作用不是衛生教育,是培養大家追求知識、來讓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但儘管現代人衛生狀況更進步,可是學校的作用卻嚴重倒退!從教大家追求智慧,變成把大家變成腦子一模一樣的機器人。因為,現代學校的價值早就變得像一座養殖場一樣,不停地生出員工給企業用。
儘管哈佛大學早在八零年代就有學者提出多元智能,強調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可是這個主張從來沒有被認真重視,因為大多學校都是由企業支持的,你覺得他們會花錢投資培養出一些自己用不到的人嗎?
而更嚴重的問題,不是「教育量產化」,而是我們根本都忘記了教育要來幹嘛的!
美國知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老早就說過,教育的意義即是生活、教育就是生長,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不停地追求快樂,可是學校從來不告訴我們怎麼過個真正快樂的生活,反而創造出每五位學生就有一位以上得到憂鬱症的「光榮成績」。
人類的快樂和價值來自「活在當下」、「努力求知」、「與人互動」,但學校卻一昧以發表多少論文、企業聘用率來標榜自己,從來沒人研究過畢業生快樂的程度與對知識渴求的程度有多少。
<<備註補充加映>>在大學你該掌握的關鍵,創造學歷與經歷的雙贏!
傳送門>>https://goo.gl/OKXMKc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群人組建了快樂大學,既然父母不教、學校不教,那我們來分享這些經過科學驗證與臨床實驗成功的「快樂學程」。
沒錯,快樂是可以一步一步被教育出來的!
<<其他快樂大學同場加映>>
如何發現被討厭的優點,讓你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https://goo.gl/fCAudx
真正快樂 在 Vicky Tsai Youtube 的評價
//►電影:《Léon》(終極追殺令//這個殺手不太冷)
►背景音樂:《Home》- Machine Gun Kelly, X Ambassadors,Bebe Rexha
(觀看長篇影評,請點開資訊欄。如果有時間,推薦看完影評再觀看影片)
//
看完這部電影,可以開門見山地告訴大家——這是我電影名單中的NO.1。
這是一部1994年的法國老片,導演是著名的法國導演兼編劇Luc Besson(盧貝松),
作為電影的導演以及編劇,他曾經是這樣描述這部電影的:【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深愛著彼此。】很早以前我就知道這部電影,可卻遲遲沒有去看,原因很簡單——我有點害怕。害怕自己因為一個虛構的世界而難過遺憾,果不其然,我確實非常了解自己。在逐漸麻痹地過著日復一日假期生活的情況下,這部電影深刻的人物刻劃以及畫面的衝擊雙管齊下,我在最後半小時似乎已經開始醞釀流淚的情緒。
Léon是一個職業殺手,殺伐決斷後的閒暇之餘,他會給澆灌擦拭自己心愛的植物,再獨自一人看一場歌舞劇,傻笑得像個十二歲的孩子。
Mathilda是一個問題少女,麻煩重重的家庭下她和同齡人一樣喜歡看動畫片,百無聊賴時,她會坐在樓欄上抽根菸,深沈地像個四十歲的女人。
兩個人都有彼此的生活,其中的痛苦絕望都是他們的既定模式。
直至他們的生活軌跡有了重合,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具體的情節不在這裡一一分析,因為你們親眼所見一定比看我用拙劣文字形容來的深刻。
但是針對這一部「商業片」而言,《Léon》拍的實在太美,這不僅僅是一部動作片,更是一部描述人生的電影。印象深刻的是開片不久Mathilda問的那句:“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just when you're a kid?”,而Léon回答:“Always like this.”,是啊,生活真的如此艱苦,但總還是會繼續。電影現實地反映出生活真實的殘酷,但【愛】卻貫穿在整部影片中,哪怕沒有浪漫的場景烘托,也沒有令人動容的辭藻形容,卻讓觀眾感到無所不在的溫暖。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一個部分在於,雖然描述的是一個尋常人無法理解的世界,一段平日難得一見的人物關係,但編劇的處理方式卻一切顯得如此平凡真實,其中不可忽略的是不經意間透露出的小幽默,電影中細節處理得十分優秀,更不必說人物的刻劃了。Léon看似是一位「殺手」,本應站在道德的陰暗面,卻尊重自己的底線,不殺女人以及小孩,盜亦有道;而反派Stansfield看似是道德至上的「黑警」,舉手投足間都是優雅,但卻可以毫不猶豫親手解決一家人的生命,哪怕四歲孩童也不放過。許多人在觀影後都認為這是一部「愛情片」,但我卻不以為然,Mathilda和Léon的情感在我心中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愛情”,他們在黑暗中因彼此的存在發現了人生的真諦,他們互相依賴彼此陪伴,是「友情」亦是早就不屬於他們的「親情」。這部電影在畫面拍攝、背景音樂的選擇上在我心中都可成為完美,特別是結局的處理更是劃下了精彩的句點,或許很多人並不喜歡這個結束,但我卻認為這或許是他們最好的歸屬。有人幻想著若是另一個結局,Mathilda和Léon可以繼續當他們的鴛鴦大盜、末路狂花,但其實Léon比任何人都明白,這樣的生活並非為了取樂,只是因命運的捉弄而被迫走上這條路,也許Mathilda並不明白,但Léon清楚真正快樂的生活並非如此。唯有幫助她解決心中唯一的仇恨,Mathilda開始了全新的人生。離開了Léon,她還是那個十二歲的孩子,雖然輸掉了這輩子不會再遇見的人,儘管孑然一身、一無所有,只剩手中的那株植物與腦海中不變的回憶繼續走下去,但卻足以永恆溫暖她的人生。
最棒的是電影中Léon一生的「摯友」——那株無根的植物。它代表了這一生無所牽掛的Léon,不會開花結果,隨波逐流是他/它的命運。但所幸,他們都遇見了Mathilda,一位讓他們體會到什麼是真實生活的Mathilda,儘管Léon用他的萬劫不復換取了Mathilda的救贖,但Léon必定腦海中會浮現她的一瞥一笑,然後想著——不枉此生。最終無根的植物也歸於了大地,有了根同時也有了牽掛,他與它,終於安定下來了。
❄ VICKY’S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ickyTsai1019/
*--------------------------
⚠:I didn't do anything about this video.
i only doing this chinese subtitle.
if you like this video just give me a thumbs up!!!
⚠:每一部翻譯的影片上傳僅負責參考學習使用
不具有任何商業意義
(如有侵權請留言告知)

真正快樂 在 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Youtube 的評價
這段話其實很簡單,但是真正明白的人不多。
當你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你的人生將開始蛻變...
►Special thanks to John C. Maxwell for this wonderful speech.
Dr John C. Maxwell (約翰·麥斯威爾)被譽為美國的領導學權威,著名演說家,每年都會對福布斯500大企業的領導者,各國政府要員,及各階層領導者演講或培訓。
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商業周刊均報導他為最暢銷作者。
他的書籍,全球總銷售量已經超過1億本。
「在這世界上,能為他人減輕負擔的人,都絕非庸碌之輩」— 查爾斯·狄更斯
「找到自我的最好方法,是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放下自我」— 聖雄甘地
「真正快樂的人, 是那些已經開始尋求, 並知道如何服務他人的人」— 阿爾伯特.史懷哲
「每個人都能成為偉大的人, 因為每個人都可以為他人服務」— 馬丁.路德.金
「如果你能幫助他人獲得他們所想要的,那你將會得到你人生所需的一切」— 金克拉
標題:當你明白這個道理,你的人生將開始蛻變... ► John C. Maxwell 約翰·麥斯威爾(中英字幕)
https://youtu.be/mkAl7vI3wMI
Speaker: John C. Maxwell
#約翰·麥斯威爾 #智慧麵包 #蛻變
--------------------------------------------------------------------------
► 此頻道沒有啟動Youtube廣告。
所有影片為教育用途,希望讓更多人能夠受到啟發,學習和受益。
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請轉發此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影片對您有幫助,可以贊助一杯咖啡。謝謝!
https://www.buymeacoffee.com/wisdombread
- 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
Speaker: John C. Maxwell
Special thanks to John C. Maxwell for this wonderful speech.
► 原完整版影片:
How to Have Your Best Year Ever | Dr. John Maxwel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E7DCWjOvs
剪輯/翻譯/字幕: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Music & Footage used in this video licensed to Wisdom Bread
► 訂閱Wisdom Bread智慧麵包??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wAKnBVzUlbNwol3UCZIA?sub_confirmation=1
--------------------------------------------------------------------------
► 更多啟發、智慧、勵志影片 ??
當你覺得生活艱難時 ► 一定要記住這番話! - Les Brown
https://youtu.be/ZraoxMfhKNk
給人生最好的建議 - 為什麼你應該趕緊去失敗?丹佐.華盛頓
https://youtu.be/22y9RBUZ7fM
為什麼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終究一無所獲... 看教授精闢的分析
https://youtu.be/TZ79TA8y7Vk
--------------------------------------------------------------------------
► 收看最更新的影片,請追蹤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ailywisdombread

真正快樂 在 Serrini Youtube 的評價
《放棄治療》You Go Gurl
Serrini 《放棄治療》
iTunes/Apple Music: http://apple.co/2r7TU3p
Spotify: http://spoti.fi/2r63EdR
KKBOX: http://kkbox.fm/iA1flC
MOOV: http://bit.ly/2r7Lqcp
myMusic: http://bit.ly/2pqi7oe
Omusic: TBA
Amazon: http://amzn.to/2r7UoXh
Napster: http://bit.ly/2r7QU70
Yandex: http://bit.ly/2q7ug0I
拒絕乖巧,拒絕被世俗磨滅稜角:[放棄治療]是個活在壓抑生活下的女孩最張狂、最美好的自由宣言。
學生時期女孩沒有學會如何做自己,營營役役隨著他人的意思而活,但建制規訓讓女孩覺得迷失又窒息。終於一天,承受巨大壓力的女孩在學校廁所內偷偷地哭。女孩抬頭好好看清自己,對鏡子內的自己說:「我要放棄治療,離開世俗」下了決定、握緊拳頭,指甲陷入掌心之痛喚醒沈睡的靈魂巨獸,從此再不回頭,醉心追求知識、閱讀、藝術、音樂一作者已死,自己創造更美好世界去。
拒絕廉價的勵志、討厭膚淺的口號,女孩學會擁抱自己,才能成就自愛;了解痛苦,才能找到真正快樂。You go gurl, you go gurl。《放棄治療》,獻給所有受過壓逼、欺凌,或曾經悲傷不已的學生或前學生們。
歌曲背景:
《放棄治療》是歌者Serrini對於中學壓抑生活的反思。Serrini當時的教會中學崇尚高壓規訓學生,旨在讓學生乖乖聽話,「標奇立異」是罪惡、「特立獨行」是異道。青春並不一定美好,殘酷的價值觀訓練和種種鼓勵罪咎感和不安的自我形象建立讓Serrini沒有特別找到自己、欣賞自己。在一切自責、痛苦、失落、迷茫中,終日流連圖書館的Serrini似乎煉成了複雜的自我。中學起自聽蘇打錄學會要用音樂溫柔地抵抗世界,大學時期竟真的因為喜歡盧廣仲開始就寫作音樂了。Serrini有時候會想,如果有曾經歌告訴他You Go Gurl,青春時代會不會比較快樂?[放棄治療]的創作背景就是Serrini幻想和中學的自己對話,用歌曲好好安慰一下受傷又無助的自己,並說:「終有一天快樂會來到的!」
MV 及歌詞翻譯:
Serrini和兩位好朋友探入某學校廢墟,欣賞一下塗鴉、隨意地拍幾個鏡頭、笑笑說說就完成拍攝,輕輕地來、輕輕地走,特別享受荒廢空間裡彷彿靜止的空氣。MV字幕附有Serrini對於歌詞的詩意翻譯,為歌詞添上更深層意味。跳脫的廣東話口語表述下,英文翻譯顯得更鏗鏘、深邃和鋒利;可愛的節奏和唱腔下盡是歌者對昔日痛苦的溫柔反擊和為自由吶喊。
歌詞:
《放棄治療》
詞曲:Serrini
監製/編曲: Tomii Chan
混音:Wena Ho
還是?妹的時光過得太快
還未學壞已經長大
年幼時青春一點點嘥哂
卻不覺得很愉快
沒有試過約會別人
電影通通沒有變真
從來不接受思想軟禁
但breakthrough也沒有發生
沒有學會特立獨行
跟著大隊我又至憎
每日都在分身變怪物
卻不想乖乖死心
指甲陷入掌心的一刻我知道了
生活極憂鬱也不會叫我變渺小
現在我要放棄治療不要逼我笑
就當眾人皆醒我獨醉吧再也不緊要
曾在廁所躲起來偷偷哭過嗎
廁格內眼角雨水超載
離去時彷彿心肝少一塊
但這種進化不能買
沒有甚麼風光本領
樣子也未見標青
還未懂欣賞天生的個性
像大夢未瞓醒
當「標奇立異」是個罪名
叫我這怪人離棄本性
長期分裂但什麼是注定
受夠了就瞓醒
指甲陷入掌心的一刻我知道了
生活極憂鬱也不會叫我變渺小
現在我要放棄治療 不要逼我笑
就當我消散大氣吧寂寞融掉
離開世俗以後快樂每一分秒
投進書海暢泳時日流轉
指甲陷入掌心的一刻我知道了
那些年憂鬱也不會叫我有破損
世界讓你自信動搖 但作者已死了
活出你想要的未來不要再等了
(Run like a girl
Fight like a girl
Laugh like a girl
Bite like a girl
Challenge the world like a girl
Fight oppressors like a girl
Shine like a girl
Speak up like a girl
Love like a girl
Be fabulous like a girl
You go girl
You go girl)
You Go Gurl
Written and Composed by Serrini
Produced by Tomii Chan
Mixed by Wena Ho
Sweet youth, consumed in a blink,
Dilettante in vices, my girlhood doth sink.
“Youth is wasted on the young”,
Joyless squandered days.
Love was naught,
Light and shadows, vain.
Unimprisoned mind,
And yet somehow refrained.
Yet to be a maverick,
Loved not the mundane.
A schizo, a monster,
Suffered, fought on.
Fists tight, the pain shall bring Truth,
Belittle me not, mundane melancholy,
I shall leave the world unseen, unsmiling.
Drink ye up the vile world,
I shall pass.
Sobbed you not into the night?
Saddest girlhood drowned in tears.
A part of me died,
Yet a new me proliferated.
Shone not at first,
Never deemed fair.
Never knew my own worth,
Life was but a wakeful dream.
“Conform! Acquiesce!”
The odd girl hollowed her Self,
Once a hiding schizo but no more.
An awoken Power not to be stopped.
Fists tight, the pain shall bring Truth,
Belittle me not, mundane melancholy,
I shall leave the world unseen, unsmiling.
I dissipated, I transpired, I transcended.
True Happiness kissed my soul as I trumped the vile world.
Over many a quaint and curious volume of forgotten lore, Time, I lived Time.
Fists tight, the pain shall bring Truth,
Melancholy built me.
The Author is dead,
Live your story now, you go gurl.
(奔跑吧,女孩!
還擊吧,女孩!
大笑吧,女孩!
用力咬吧,女孩!
挑戰世界吧,女孩!
還擊吧,女孩!
發光吧,女孩!
發聲吧,女孩!
愛吧,女孩!
菲表勒斯吧,女孩!
去吧,女孩!
去吧,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