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買了Bon Jovi的門票但是一場都沒聽到
所以只好怒翻今年他在Rutgers University的演講
他現場還唱了一首歌獻給畢業生
大家就看看爽一下吧
下次聽他現場演唱會搞不好又是二十年後了呢
This isn't how the story ends, my friends
(這不是故事的結局,我的朋友)
it's just a fork along the road
(只是途中的一條岔路)
Don't say your prayers, , save your amens
(別說出你的禱告,省下你的阿門)
you've come this far but you're still far from home
(你已走了很長的路程,但依然遠離家鄉)
Don't say goodbye just say farewell
(別說再見,只要告別)
Write every line you lived to tell
(紀錄你生命中每一條軌跡)
hold your head high, like Harry, give em hell
(像哈利一樣昂首闊步,讓他們好看)
and as the night ignites the day
(當黑夜點燃白晝)
go make some memories along the way
(為這段旅程製造一些回憶)
go write your songs, sing along
(寫下你的歌,沿路歡唱)
love your life
(熱愛你的生活)
learn to laugh, dare to dance, touch the sky
(學會歡笑,大膽跳舞,觸摸天空)
take pictures each step of the way
(拍下途中每一個步伐)
make this the best of the rest of your days
(讓它成為你餘生最美的風景)
start your revolution
(展開你的革命)
and I'll see you at the reunion
(我會在同學會上看見你)
some friends will go and some will stay
(有些朋友離開,有些朋友留下)
okay, some last a chapter, some a page
(有些構成你人生的篇章
有些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頁)
for some love comes disguised as lust
(有些慾望披著愛的外衣)
but you'll find love when you find trust someday
(但當你找到信任時,也將找到真愛)
do better than our parents did
(比父母做的更好)
in perfect wealth and wife and kids
(擁有令人欣羨的財富、妻子與孩子)
Go plot your course then turn it upside down
(描繪你的人生軌跡,然後翻轉)
Go live your life, eyes open wide
(享受你的人生,睜大眼睛)
Well who's to say what's wrong or right
(誰能評判對錯?)
right?
(對嗎?)
Write your song, sing along, love your life
(寫下你的歌,沿路歡唱,熱愛你的生活)
Learn to laugh, dare to dance, touch the sky
(學會歡笑,大膽跳舞,觸摸天空)
Take pictures each step of the way
(拍下途中每一個步伐)
Make this the best of the rest of your days
(讓它成為你餘生最美的風景)
I say
(我說)
go start your own revolution
(展開你的革命)
and I'll see you at the reunion
(我會在同學會上看見你)
Well, I'll see you at the reunion
(我會在同學會上看見你)
「真愛旅程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好雷] 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影評] 真愛旅程(有雷) -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影評] 真愛旅程(有雷) 的評價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閒聊] Revolutionary Road 真愛旅程←自以為在PTT po文 的評價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請益] 真愛旅程中的謝普- movi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請益] 真愛旅程中的謝普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片單] 不是幸福結局的電影...轉自PTT-movie板 的評價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討論] 李奧納多沒任何一部片跟女主角走到最後- movie 的評價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請益] 真愛旅程中的謝普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真愛旅程結局 在 [請益] 真愛旅程中的謝普- movi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真愛旅程結局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八卦
[今天跟你說再見](類似兩性+好書推薦)
閨蜜說她要放棄那個她喜歡很久的男人。
我感到有些驚訝,但另一方面,也替她感到欣慰。
我們先聊了聊為什麼她要放棄,再聊了聊從前他們曾經有過的美好回憶。他們之間,稱不上絕對的曖昧,但總有些令人難以忘懷的吉光片羽,所以即使這個男人似乎從來沒有要與閨蜜交往的意思,卻還能讓她想要繼續努力。
他不是爛人。跟活動爛人字典我本人曾經遇過的那些相比,閨蜜喜歡的這個男人真的正常、優秀太多了。
他們是在密室逃脫遊戲的網路同好社團認識的。閨蜜喜歡玩,無奈這個遊戲需要一定數量的人力,還有特定的時間場地需要配合,所以為了要能常常參加活動,閨蜜開始加入一些相關網路社團,也開始跟網友組團去遊戲。
一開始,他們只是純玩伴。但在幾次共同玩耍後發展成為真正生活中的朋友。閨蜜因為工作關係,常常需要去中部出差,剛好對方老家在中部,雖然在台北唸書工作多年,早已習慣台北生活,為了繼承家業,對方也已回家一段時間。知道閨蜜常去中部,便邀請她可以在出差時去住他家。
對方家在郊區,是一棟台式獨立透天厝,不過只有他一個人住,因為他的父母退休後在市區機能方便的地方買了一套新的房子,老家留給唯一的兒子。
他是個奇特的男人。長相端正,如果好好打扮起來會是很吸引人的那種類型,不過他卻不是很迷戀於和外在有關的事物,對於自己也幾乎可以說是不修邊幅。喜歡聰明、可以跟他針對某個議題爭論不休的女孩子,不需要漂亮,甚至不要太漂亮、太光鮮亮麗,那會讓他有壓力,不過氣質很重要,眼裡藏有祕密,永遠讓他猜不盡的那種最好。
傳聞他曾喜歡他們社團裡的一個年輕離婚媽媽,不過年輕媽媽似乎前段婚姻過於慘烈,又帶著一個年幼的孩子,暫時不想談感情,所以他們的關係也只停留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然後不了了之。
在北部、中部的來來回回當中(對方主要的朋友圈還是在台北,所以非常常上北部),閨蜜逐漸對這個對任何事物都有個人意見而且相當固執、享受寂寞卻朋友很多、做事認真但能讓他認真的事情很少的男人,產生男女之間的那種感覺。一旦發現自己喜歡上一個人,就跟在荒島上發現寶藏一樣,後來閨蜜與我聊天的話題,幾乎都纏繞著這個令她心富裕的秘密。
不過對方對她好是好,就算不在一起的大部分日子也會和她講電話聊天,卻從來不曾對她做過超出友誼份際的事,對她的種種行為即便再好,也都是能用友情解釋出來的那種範圍,偶爾還會把她當成小妹妹一樣老生常談。閨蜜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曖昧,但社團的人都看得出來他們走得很近,他從來也不避忌什麼,甚至還會自己開他們之間的玩笑。
然後閨蜜便忍不住告白了。
他說了他現在沒有交女朋友的打算,也沒有喜歡的人,他很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也能繼續和她做朋友,不會因為她的告白而壞了關係。即使明顯被打槍,但在閨蜜隧道效應的眼裡,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她必須更努力的開始,所以他們這段有些變質的友情,也就這麼持續下去。
「可是他最近實在是越來越冷淡了,雖然我要去住他家他還是都說可以,我打給他也是會陪我聊天,可是他講話越來越機掰,也不太會好好跟我聊了,常常開幾個玩笑就想掛電話,」閨蜜在電話那頭抱怨著:「而且,我聽說,他好像有喜歡的人了。」
「是之前那個離婚媽媽嗎?」我問。
「不是,是一個新加入的女生。聽說最近他回台北都有跟她單獨出去。」閨蜜說完這段話後開始嘶吼,似要宣洩心中鬱悶。我聽著雖然哈哈大笑,卻也有種長久不見的寂寞突然迎面而來,我還來不及閃避,就被發現,然後與那段回憶正面交鋒。
我單身很久了,三年、四年數不清的那種久。不過所謂單身也僅是代表我沒有穩定公開交往的對象,沒有要人口頭承諾,期望公眾眼光的壓力能維繫固定關係。檯面下偶爾還是會出現一些「似有」交往之實的暗潮洶湧,讓我詐胡一炮三響。
單身最棒的地方,就是每一個陌生人、每一個眼神,都是一種可能、一種要不要止乎於禮看你的調情、繼不繼續都行的隨興;有其利必有其弊,這也是單身最討厭的地方,流連在一段又一段無法加溫的熟悉,嘗試著新鮮的同時也是在嘗試著拒絕,被子還沒捂熱就天亮該回家了。
很多人會說我交不到男朋友一定是因為我眼光太高了,我只能說「眼光」這件事至今沒有任何有效的實驗可以量化誰高誰低,就算有,我交過的爛人數量也遠遠可以拉低我的眼光平均值;更甚者,我沒有跟誰抱怨過我空虛寂寞覺得冷,我眼光再高也是高一個閉門造車,究竟礙著誰了?
不過,我確實曾經遇過一個把我所有標準提高的男人,是他讓我知道,原來戀愛談不好,真的是自己不夠好,給我當頭棒喝,如果我再這樣下去,只會永遠與他失之交臂,遇到比他更好的也把握不了。
他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關係遙遠到像在星巴克大桌上一起坐下的有緣人,在一個我偶然亂入的酒局中初次見面。我是一個很能在酒局中帶動氣氛的人,那日陽盛陰衰,女孩子們又都屬於比較清高自恃的那種,唱的都是展現歌喉的傷心情歌,也不太願意與人互動,朋友就急忙找了我來幫忙暖暖場子。
「她是莎拉,她單身喔!」朋友如此介紹我。
「喝酒贏我就給你電話喔。」我隨之附和。
而他靦腆笑了,嘴角的弧度單純得和他粗曠的外表南轅北轍,我向來喜歡書生型白淨的男生,卻也一時有點著迷於他那朵不搭嘎的微笑。
但他依舊不是我的菜。
接下來的時間我流連在各個男子之間,交換給出的電話至少四、五個,可以是基於社交禮貌,也可以是基於我喜歡受人青睞所以裝作水性楊花,反正酒喝完之後,這些荒誕也會隨著陽光蒸發,我分得清楚娛樂與現實的疆界就好。
但在酒局結束,他卻如黑馬般突出了我的疆界,主動表示要送我回家。
我一開始不願意,但想了想也是挺省錢的,遂答應了,和他上了一部計程車。車上,他不多話,而且緊緊依附車門而坐,不願身體與我有半分親暱。這個男人真的想送我回家嗎?看著他收緊的胸膛我不禁在心中疑惑,卻也挑起了我的玩心,借著酒意蘊釀一些曖昧話語。
「你送我回家是因為你喜歡我嗎?」我幾乎就是這麼直白問了。
「怕妳危險啊。」他卻不正面回應。
「我可以叫車很安全啊。」
「時間很晚了還是有人陪比較好。」
「我們兩家不順路耶,還是我先送你回家?」
「沒關係幾百塊而已。」
「那你今晚玩得開心嗎。」
「開心啊。」
「可是你都很安靜耶。」我質疑。
「我喝酒就是這樣。」
「那你有喜歡哪個女生嗎?」
「沒有啊。」他的聲音微微高聳了一些。
「那你喜歡我嗎?」問話間,我一手拍上他僵硬的大腿。
「⋯⋯。」他居然不回答了。
但我大約也知道答案是什麼了,所以假裝沒事繼續與他聊些正常的話題:職業啊、學校啊、兄弟姐妹啊、興趣啊、對某種產業的看法啊。
下車之前,我和他交換了通訊軟體的帳號,然後上樓洗完澡之後,再傳了個:「晚安,謝謝你送我回家。」這種客套的曖昧給他,不出我所料,他也馬上回了:「晚安。」給我,似乎一直在等待回傳的一刻。我對著手機螢幕輕蔑一笑,明白睡醒之後他就會傳早安給我,然後問我頭痛不痛、身體有沒有不舒服、要不要一起吃午餐、妳要上班嗎、妳在幹嘛⋯⋯。
沒想到,我心中的劇本卻沒有如期上演,他消失在那晚的夜色中之後,我的手機就再也沒有為他亮過一下。
我為自己的魅力失色感到訝異,不過他畢竟不是我的菜,所以也不覺得可惜什麼,就當我終究是抵抗不了地心引力,贏不了那些滑嫩嫩的妹子。
然後下一週,我又被邀請至另一個酒局,湊巧在與上週同一個地點舉行。結束之後,我才要走向計程車,就突然發覺我為什麼要自己花這個錢呢?然後拿出手機,發了訊息過去:「可以送我回家嗎?」發給那個一整個禮拜不見蹤影、故意把對我的喜歡蒸發的男人。
他出現了,依舊緊緊貼合車門而坐,但他的紳士卻拉緊我的心,不由自主朝他靠近。
那晚我拘謹多了,雖然仍是稍有酒意的姿態,卻也有點明白了他似乎不是我平時在酒局中會遇見的那種男人,能吃的豆腐絕對不會少拿一塊。我當天背的包包很小,但出門之際仍帶了一本書在捷運上看,包包放不下,移動時只能一直拿在手上。
「妳還帶書啊?」他有些訝異。
「出來喝酒不能看書嗎?」我回,音調盡是驕氣。
除了因為我不滑手機所以出門必帶書防無聊以外,每每在這種與書卷無關的聚會中,眾人若是看見我帶了一本書出現,通常都會對我多出一絲刮目相看。儘管喝醉酒之後大家都是一樣的,但酒醉之前的錨定效應,往往令人對我印象深刻,頗有良家婦女之感,算是我在燈紅酒綠之中,維持一涓不同流合污的清新的小密技。
「Diversity。」他卻突然說了這個英文單字,我一時不明白他的意思,蛤了一聲,他又接著解釋:「Diversity,差異性,妳,就是這樣。」
「是說我是差異性很高的人嗎?又喝酒又看書的。」我問。
「嗯,很吸引人。」他答。
「你也是。」我又道,但他又不說話了。
這趟結束後的流程和上次基本一樣,不同的是,第二天他開始傳訊息給我,然後開始不只送喝酒的我回家,也接送上下班的我。
曖昧中的男女大概就那樣,傳傳訊息、一起吃飯、有意無意將彼此介紹給朋友。奇特的是,在我十八歲成年以來,還從未碰過像他這樣保持距離的男人,幫我開路、開車門、開飲料,逗我開心、逗我笑,卻幾乎不曾主動觸摸我。
有一次,他開車來送我上班,由於稍早之前他先去外縣市找客戶,時值上下班時間,高速公路有點塞車,所以接到我時已經有點晚了。當我們進入泰山收費站的車陣時,我的心不禁有些焦急起來。剛好,他喜歡聽那種很吵的重金屬搖滾樂,而車上正放著。我稍快的心跳再配上這節奏,簡直相乘我的躁動到不行。
「可不可以不要聽這個?」我轉頭問他,而他正開心地跟著音樂搖頭晃腦。
他有些茫然地看著我,旋即把手機朝我遞來:「那妳自己選。」
我從他的音樂播放程式裡下載了自己喜歡的中文流行歌,當音樂從車上音響流洩出來,我小小聲的跟著哼唱。
「唱大聲一點啊,我准妳在我車上開演唱會。」他饒富興味地看著我小小開闔的唇瓣道。
「唱就唱啊,誰怕誰。」說完我就開始放聲大唱,但不是認真的那種,而是刻意搞笑的那種。然而,唱到副歌時,他也加入了我的歌聲。一開始都不是認真的,後來卻和我一起好好唱完了整首。
塞車的高速公路突然讓人心不壅擠了,我們一首又一首唱著,我覺得就算遲到也無所謂。最後,我們及時趕到,下車前,我刻意拿著自己的旅行袋在他面前晃了晃,背帶上頭繫著我友航的朋友替我去德國買的飛行標示吊牌,紅色的布面上繡著:kiss me before flight。
他當然沒有吻我,只是和我道別要我小心。我離開了他的視線,卻明白自己是再也無法離開了。
還有一次,我又要他來接去喝酒的我回家,無奈那次我喝得太醉,他只好先帶我回他的住處,打算讓我先稍事休息,清醒後再送我回去。一到他家,他就拿了一套乾淨寬鬆的衣褲讓我換上,並好生伺候我到他的床上休息,自己則遠遠地躺在另外一側。
我故意翻了個身,翻到他那側,然後依偎在他身上,他才抱起我,與我相擁而眠,不過雙手非常安分,連我的奶都不敢掐一下。我會知道這些,是因為我是裝醉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帶我回去,生米煮成熟飯,卻聰明反被聰明誤,整晚晾著我的情慾之火映照他聖潔的光輝。
一個月後,我有些焦急了,覺得都這麼進入彼此生活了,為何還不問我要不要當他的女朋友,所以,我如閨蜜一般,自己告白了。
「對不起,我覺得我還沒準備好。」這是他給我的答案,眼裡有著深深的愧疚。
「可是我真的很喜歡你耶!」我急著回道,聲音都高昂起來。
「我們還是可以跟以前一樣⋯⋯」他話沒說完,我就因為覺得過於丟臉,轉身就走,他還在我身後接著道:「我送妳回家啊⋯⋯」但我走遠了,還任性地以為他會追來,不過沒有。
這是我認識他以來第一次和他見面卻沒他送。
後來一切就變得很奇怪了。我再也無法自然地和他說話,他所有的回覆在有心的我眼中都顯得力有不逮。然後他再也沒有主動約我見面,雖然我約他他還是會出來,可是我們之間不再有奇妙的感覺、不再有Diversity,只有我無以宣洩的強烈悸動,一次一次,逼得我、逼得他,無法靠近。
我的左耳接收著閨蜜澎湃的思緒,和那個粗獷男人的一切卻像電影,同步在我腦海上映。我突然明白了我們其實踢到了同一塊鐵板,一塊名為「我明明是好女孩為什麼遇到好男人還是無法被愛」的鐵板。這塊鐵板比起壞男人的那塊都要堅硬,因為這實實在在證明了我再也無法將自己的軟弱與失敗建築在誰的惡劣身上,當一個真正好的人出現,我依舊卑微。
他是我愛過最短暫的人,卻是我思念最綿長的人。可以說我的單身之久有百分之五十要算在他身上,因為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拿經過的所有人與他比較。張愛玲曾寫道:「通往女人心的路,是陰道。」可是這個不上我的男人不曾提著劍撕裂我,我沒有明顯的傷口,也就找不到恨他的理由。結果他留在我心裡比起那些上過我的男人還要更久更久。
我無意冒犯張愛玲,但經過了他和煦的溫柔,我想沒有一種愛情可以這樣純粹得令人刻骨銘心。
我們就這樣漸行漸遠,從高速公路KTV回復成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我們的朋友都還是朋友,只有我們什麼都不是了。那些曾經一起唱過的歌、一起走過的路,都像未拆封的保險套,留不住相愛的證據。
一開始,我無法接受自己就這樣出局了,畢竟人人都說我好,我也明白自己有多少優點,雖然有時有些脫序放縱,但那也只是獨立事件,偶一為之,應該不減損我的美好分毫;況且,人都有缺點,我想我的「好」還是多過我的「不夠好」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我賭氣不主動和他聯絡過後,他也不再出現;朋友口中的那個「下一個更好」也在茫茫人海中遍尋不著,我才開始有些醒悟,也許問題真的出在我自己身上,我的不幸於任何人都無關。
所以,我逼著自己開始一段潛心修養成為真正「好女孩」的修行。我看了許多書,有關戀愛技巧的、吸引力法則的、心理學的、探索生命真諦的,並以此為本,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我幾乎拒絕所有不必要的酒局(就是找我去炒熱氣氛的那種),讓自己清醒地面對所有寂寞侵襲; 我重新安排自己所有假日,不再受制於有沒有人約,而是逼自己有意識地使用自己的時間;我盡可能將自己浸泡在所有我認為真正對我有幫助的事物,比如修復與家人的關係、定期與真正想維繫一輩子友情的朋友聚會、學習語言、運動;留心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說到做到;忍住自己想講人八卦消遣的衝動;不抱怨任何事情;盡可能讓從自己出發事物、言語都是正向的。
剛開始很痛苦,因為馬的老娘失戀心情已經夠糟了,還要做這麼多事來填滿空虛,許多還是完全違反我本性的。光是安排時間這件事就讓我深受打擊,因為我是眾所週知的遲到大王,自己也非常依賴在這個有些恥辱的舒適圈裡,但我想當一個說到做到的人,我不想再讓任何人失望,尤其是讓自己失望,所以我必須奮起抵抗;不講人壞話及抱怨也是超級困難,因為我發現這基本上是我們和人談話的中心主題,不再八卦及抱怨然後再互相安慰以後,我一時之間還真的不知道要跟朋友聊什麼,只好傾聽(但常常也是覺得別人好無聊喔)。後來才發現原來除了抱怨及八卦以外無話可講是因為自已的修養不夠、懂的事情不夠多,當然無法與人愉快的談天說地。
我拿出對待客人那套來對待家人,竟發覺若對象是自己真正熟悉的人之後一切比登天還難,因為我似乎沒有空間可以宣洩自己。但這其中的玄妙之處在於,客人無論如何都會客訴你,可是家人不會;你曾經以為自己虛偽、自己好累,但當對內對外都做到一致之後,即使是裝出來的也成為真誠的樣子,然後更能清楚的分別什麼是自己真正想成為的樣子。
然後我便這麼單身下來,也不再終日惶惶不安等著誰來愛,安住在這個新的「我」裡,不再需要誰來證明什麼。我可以一個人做幾乎所有事情、常常跟自己聊天、思辨事情。當我能夠良好的掌控自己也允許自己有些還是很爛的地方以後(我還是滿常遲到的、再怎麼減肥腿都一樣粗),我知道這是生為人的自然與獨特,我本來就不完美,但也是這種不完美讓我更可愛,我該喜歡這種差異性,真正的Diversity,不是出門喝酒帶一本書試圖營造良好印象、不是假裝喝醉要人跟我上床。
我不諱言自己還是會有感到寂寞的時候,甚至一開始我在做這些努力的時候,心裡想著的還是那個粗獷的男人,想著有一天他會看見更好的我而回來,所以才有辦法這麼努力。甚至在每趟飛行,有時我要為學妹清點販售免稅品的現金袋,清點無誤必須簽名以示負責,我還會自以為是的用英文拼音簽上那個男人的姓氏,當作是一種吸引力法則的實踐。
但當我漸漸朝自己理想中的樣子越來越靠近以後,我發覺我也離他越來越遠了。我不再一直想著他、不再寫他的名字,大量的閱讀及深切的體驗人世(傾聽,盡量不抱怨、不八卦、對身邊的人要比對客人還好、認真和自己相處),讓我發現,也許我愛的從來不是他,而是自己的想像;我從來都不了解自己,才會誤以為一段美好的愛情是拯救自己的唯一解答。
以理性的角度來說,我跟他僅相處短短一個月,雖然他從未對我做過踰矩的事,但這樣的時間跨度其實不足以完全了解一個人的。我們跟自己相處了一輩子都不見得了解自己,更何況是這樣的萍水相逢。也許我們真的在一起過後會發現原來我們很不適合、也許他不上我純粹是因為他的老二很小⋯⋯。不論如何,我們都不該為了從未發生的事情下註解,不論是下過於可怕的亦或是過於美好的。淨空自己的想像,好好體會觸目所及的每一瞬間才是最好的活著的方法。
以感性的角度來說,我和他曾經有過的那些火花、那些不言而喻的心有靈犀,是真正天時地利人和下的贈禮。人跟人之間有這樣的感覺,的確像是魔法一般,也是身為人類最珍貴的一部份。即使他其實是個連續殺人犯,他的床底下還藏著屍體一具,我也該感謝他沒殺我或要我幫他棄屍,而是實實在在地在和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對我好,讓我體驗這種不可思議的情感。
「如果現在給妳一個按鈕,妳一按下去就能回到妳和妳喜歡的人最好的時候,妳會不會按?」聽完閨蜜的嘶吼,我問電話那頭的她。
「我當然按啊,這是我現在最想要的。」閨蜜毫不猶豫就回答。
「可是如果是現在的我,我不會按,因為我知道就算回到過去了,我如果還是沒有改變,我跟這個人還是會走向一樣的結局。」我回:「而且,我現在真的過得太好了,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所以我不想要跟以前的自己交換。」
閨蜜在電話那頭默然。我知道她的沈默代表她不喜歡現在的自己,只想要有可能被喜歡的人喜歡的自己。
「也許我們的人生就是需要遇到一個真正的好人,而且必須失去他,我們才會學會怎麼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不再有機會失去。就像掉在地上的冰淇淋總是比較好吃,下次我會知道怎麼做才不會掉下來。」我又道。
其實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掙扎了很久,我雖然樂於將自己的過往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但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曾經做過對不起我的事,我可以卑鄙地活在被害者情結裡,高舉著女性主義的旗幟,保護自己的尊嚴不損傷絲毫,還能和其他被害者們互相舔舐傷口;只有他,什麼都好,就只是不夠喜歡我而已。如果要寫他,我就必須老老實實雙膝下跪承認自己的確很差勁,不如自己一向宣稱的那麼美好。
很能在酒局中帶動氣氛又怎麼樣、當小三當到搶贏正宮又如何、性觀念開放不是男朋友也可以上床然後呢?這些都只是插科打諢的把戲,企圖博取人們欽慕的眼光,我的內裡依舊很空,因為我真真不曾為自己努力什麼,我所努力的方向都是要人愛我而已。當失去目光支架,我便傾圮,什麼都不是。
有沒有可能,在沒有任何人的注視下,我依然做著一些事情,而且能真誠地為自己感到驕傲;可不可以,沒有任何人愛我也無所謂,我依舊付出,而且毫不保留。
在這條努力接近他的旅程中,我雖然離他的城堡越來越遠,可是我也終於拯救了自己,不再自戀的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公主,沒有人不該愛我;更精確地來說,我的確是世界上最美的公主,可同時也是最英勇的王子,我劈荊斬棘,為自己開出一條道路。而我的美好,風知道、樹知道、小鳥知道、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的那個人知道就好。
如果有一天,有人也在這條努力的路上,偶然與我相逢,那便是天賜的良緣,我想我也不會再推拒什麼。
事過境遷,我不知道那個男人現在過得好不好、不知道小小的我有沒有在他心底留下一點什麼、不知道他當初究竟愛我什麼、又是為了什麼不再愛我。可是關於他的一切都不再重要,我長大了,終於可以好好跟你說再見了。
在冒險的旅程上你需要一些能量,以下是我認為對我很有幫助的幾本書籍,希望也能幫助所有感到無助的你們:
戀愛技巧類:
一、真愛是屬於誘惑者的(以非常理性科學的角度解釋誘惑這件事,如果只想看一本看這本就好)
二、三十一個戀愛必勝守則(很老套的女生必須處於被動的方法,可是對心很慌亂什麼都想衝的人是良解,因為戀愛高手不管是靜是動都令人心動,想成為高手請拿出指考精神拼第一本書)
三、日本貴婦親授嫁入豪門的五堂課、日本貴婦教你七十五天嫁入豪門(是上下兩集,我都看了,內容大同小異,沒什麼技巧但挺勵志的,我雖然還沒嫁入豪門但也有些富可敵國的人愛我了,可能有點關聯)
四、銀座紅牌馭男術(看完以後覺得男人真的有那麼膚淺嗎)
五、七週遇見對的人:發現真愛的吸引力法則召喚幸福的四十九堂練習(裡面有些很玄乎的練習要妳照著做,我做了一些我覺得比較實際的,但主要是他每堂課的心理解析很深得我心,很療癒的一本書)
心靈成長類:
一、不反應的練習(發覺百分之九十九的煩惱真的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二、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侯文詠的書一向都能讓我獲得許多能量)
三、我在雨中等你(美國小說,用一隻狗為主角敘事自己與主人發生的事情,不論狗到底對人類有沒有這層心思,但這其實是我們對任何深愛的人,甚至是對自己的心情)
四、品味唐詩(雖然是蔣勳老師國文課,但跟著唐詩看大唐盛世,看那些詩人的宇宙觀,頓時發覺自己渺小,心靈也被洗滌了)
五、當呼吸化為空氣(一個將死的醫生回顧自己的行醫路及在生命的最後做出的選擇,能讓人明白在死亡面前我們都很微不足道,但在這麼可怕的事情之前還能做出怎樣的事情使我們偉大)
六、我們可以看見幸福(法國小說,故事主角是車子的保險理賠評估專員,發生在他身上的任何事件、任何生命他都用一個數字衡量價錢,會覺得可笑可是我們真的就是這麼可笑)
七、書店的黛安娜(日本小說,我們都是一部份的看似叛逆卻柔弱的黛安娜,也是一部分看似完美卻渴望突破的彩子,看著這兩個不同角色的心路歷程,卻都能找到惺惺相惜的自己)
八、永遠的杏仁樹(雖然是以以巴戰爭為出發點所撰寫的虛擬故事,可是我們永遠需要看看這些可能真實上演的不幸,來提醒自己什麼都能過去)
心理學類:
一、恆毅力(研究告訴你怎樣的人付出怎樣的努力才會成功)
二、象與騎象人(關於快樂的心理學研究,有點硬可是看完受惠良多)
三、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看完才明白人類的心理機制有其盲點,應該反向思考所有事情,會有更趨近正確的觀點)
四、被討厭的勇氣藍本、紅本(不用多做介紹的一套書了。但阿德勒心理學的確讓我了解我們其實無法怎樣責怪過去、責怪他人的錯誤。所有事情每一秒鐘都可以從自己開始重新設定)
看完戀愛技巧類的書以後,會發覺要是沒有強大的心靈,根本無法做出那些書上指示的事情,所以需要靠心靈滋養的書培養;培養了一些心智以後,又會想更深刻了解心理機制。只能說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是一蹴可幾的,要想成為強大的人,就必須努力在各個面向下功夫。但一旦開始了,就會發現這段路也沒那麼難。更可怕的是從來都不肯努力,還愚蠢地以為會船到橋頭自然直,其實只是不甘不願地妥協而已。
我曾經想靠酒精、年輕、性關係去綁住一個男人,做盡了所有依然誰都留不住,而且覺得自己既卑賤又沒價值;如今我很少喝酒也不再年輕,更是幾乎沒有和人發生性關係(是幾乎沒有不是完全沒有),可是我不曾覺得自己的生命如此充沛、充滿希望,即便依然沒有與我相愛的人。
真愛旅程結局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八卦
25年後再看《火線追緝令》
布萊德彼特回憶當年「首映時,結尾嚇傻了所有觀眾」
布萊德彼特曾拍過多部賣座電影,而在1995年改變帥氣偶像形象,與當時仍新銳的年輕導演大衛芬奇合作《火線追緝令》,徹底讓布萊德彼特成為演技與魅力兼具的好萊塢巨星。
布萊德彼特最近為《從前,有個好萊塢》進行奧斯卡獎季的宣傳時,接受Marc Maron的播客節目訪問,他回憶起當年,仍然相當感動。
「好吧,如果你還記得,當時電影演完之後,開始亮燈,我看著那些觀眾,他們只是慢慢從座位站起來,沒人說話,他們從影廳內默默消失了。」
「我那時看著大衛芬奇,並跟他說,『天啊,我們到底幹了什麼?發生了什麼?怎會這樣,我覺得這他媽的真的太棒了。」
布萊德彼特形容《火線追緝令》的結局在拍攝時就讓他直呼過癮,無名氏殺手最後帶來的盒子,盒子裡面的東西,讓他自己所飾演的米爾斯警探完全崩潰,他認為那是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天才結局,也認定大衛芬奇是個天才,以後還想要一直跟他合作。
布萊德彼特為了擺脫《大河戀》、《真愛一世情》以及《末路狂花》的俊美形象,甚至還主動要求大衛芬奇讓他狂罵髒話,該片共計出現了74次的髒話,其中超過一半是由小布飾演的米爾斯警探口中說出。
布萊德彼特與大衛芬奇,此後也繼續合作《鬥陣俱樂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然則多年以來,他們持續向彼此喊話要四度合作,可惜至今仍未實現。
新聞來源:https://reurl.cc/Vabl0A
#火線追緝令
#seven
真愛旅程結局 在 [影評] 真愛旅程(有雷) -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八卦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 中產階級之死 作者:lavieboheme 網誌 ... 接踵而來的意外,為兩人帶來一波波的意志考驗,在層層衝突推衍下,終臻至結局無可挽回的人性 ... ... <看更多>
真愛旅程結局 在 [影評] 真愛旅程(有雷) 的八卦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 中產階級之死作者:lavieboheme 網誌 ... 帶來一波波的意志考驗,在層層衝突推衍下,終臻至結局無可挽回的人性悲劇。 ... <看更多>
真愛旅程結局 在 [好雷] 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 ... 的八卦
如果你不喜歡一趟找不到「真愛」的真愛旅程
建議你跳過這部片了,還有以下的劇情評述
片中幾個要角都很妙,
劇情的高低起伏也很激烈
男主角和女主角陷在長久他們所謂的「充滿謊言的生活」之中
不僅他們,片中的每個角色其實都是
例外的,僅有因為過於Crazy,而住在神經病院的賣房子太太的兒子
他每每講出的真話,格外地真實,也格外地傷人
李奧擔任的男主角一直透露著渴望追求成功,
凱特的女主角則充滿幻想和情緒化
長久平凡的生活裡,凱特偶然想起多年前李奧大誇海口地描述著對巴黎的憧憬
某日李奧偷情回家後,凱特提起了實現這個夢想的計畫
也許是因為偷腥的愧疚也許是被激起了遺忘的夢想
李奧也一口大表贊同
向親友同事宣布這項意外消息的洋洋得意讓兩人更為振奮
賣房子夫婦帶著神經病兒子來到
深悉Crazy字義的兒子,語出驚人,立時道出了不為人知的兩人的心境
凱特異常欣喜地大表贊同,
還向李奧說出了類似「如果能夠走在自己的夢想上,被說Crazy也不後悔」的話
劇情的變異開始到來
李奧將獲得公司的拔擢讓他變得躊躇不前
凱特的意外懷孕瞬時成為李奧合理的下台階
夢想瞬時在此破滅
李奧對於凱特的失望無能為力,
凱特無為面對美夢的破碎一步一步踏入毀滅之途
再無動力維持對李奧的愛,更與鄰居的先生發生不軌,
在賣房子夫婦帶著兒子二次到訪,變成了整齣戲最高潮的部分來到
夫妻兩宣布取消計畫的同時,
神經兒子不吐不快的真話,不再像第一次見面那樣讓人有講話深得人心的感覺
他的話像是一根針,直直地刺破了一顆氣球
讓再次躲入「謊言生活」中的李奧無地自容
離去前對凱特說的那句話最妙了「我覺得很幸運,因為我不是肚裡的那孩子」
李奧和凱特就像氣球破掉前,發出了極大的聲響
他們開始對於自己或彼此感覺到憤怒不已
凱特甚至逃開家裡,李奧則在家裡的暗處借酒澆愁
翌日清晨,帶著些微宿醉的李奧來到廚房卻發現凱特又回復往日的溫柔
詭異的氣氛底下,李奧帶著些許的不確定離開家裡
他得到太太的祝福將前往公司和老闆暢談新工作
凱特在先生離去時,兩個人彼此說的道別話卻是「So long!」
她打了電話問候暫時寄居朋友家的孩子後
自己在浴室使用了墮胎的工具
站立在客廳裡,窗戶映出的綠樹中他遙望著遠方,眼裡盡是失意
裙底滴落的鮮血暗譜了夢想的死亡就是自己的死亡
李奧搬出了城鎮
原來的人們偶而談論著他們
鄰居的夫婦,一樣地活在謊言生活中,他們不瞭解彼此
賣房子的夫婦,也是活在謊言生活中,太太還說他還喜歡他們只是有點神經質
帶著助聽器的先生,在太太blabla的碎碎念中悄悄伸手進口袋把助聽器關掉
看起來他們也不瞭解補此
另外有趣是李奧和辦公司同仁應酬的幾個畫面
第一次,李奧向眾人宣布他要搬去巴黎時
某人語帶酸意地表示,他還要搬去XXXX勒(猜是某個遙不可及的地方)
第二次,某人問著你去巴黎能夠得到什麼好工作嗎?
李奧說他在整棟辦公室裡什麼都找不著,他確信這裡的每個人也都找不著
每個人都楞著答不出話來,一整個很幽默
第三次,李奧已經打消念頭接受升職
李奧只能默默地接受其他人虧他了,
幾個連續的話面超好笑
再來是女主角失血過多時,自行打電話求救
還告訴對方這裡是「Revolutionary Road」
極盡地諷刺
片名翻譯一整個爛,革命之路硬要翻成真愛旅程
事實上卻是一段找不到真愛的旅程
其實看完我也是點點點,
不過一些幽默的地方和男女主角的演技卻是妙到不能再妙了!
--
"A man has to have goals - for a day, for a lifetime -
and that was mine, to have people say, 'There goes
Ted Williams, the greatest hitter who ever lived.'"
-Ted William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14.61
> -------------------------------------------------------------------------- <
作者: pptuser (pttuserxxx)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時間: Thu Jan 15 07:44:01 2009
我覺得如果你看美國心玫瑰情 (以下簡稱ab)後,這部基本上就不用看了。
同樣的議題,而且劇本比較差,但劇情轉折又多了造作之感。
: 例外的,僅有因為過於Crazy,而住在神經病院的賣房子太太的兒子
: 他每每講出的真話,格外地真實,也格外地傷人
他講的雖然是實話,但太過火的實話,只是突顯他個人的剛敝自用,而
非客觀的評論。人的生活不就是幻想與現實的結合嗎? 人家怎麼取捨,
又沒害到人,一個過度偏激而被誤認瘋子會增加他說實話的可信度?
: 離去前對凱特說的那句話最妙了「我覺得很幸運,因為我不是肚裡的那孩子」
這種評論是能刺激高潮,但無意義,因為無可信度,非客觀的評論。
這部片我覺得凱特真的演的很剛好,但其他角色的設定則太過於放大
偏激的丈夫 (李奧生氣的場面多到會厭,但不生氣時的一般表現就剛好) 與
鄰居兒子,過度虛偽的鄰居太太,基本上就ab那一套,最後發現大家都是虛偽。
又一個像蔡明亮、QT、Nolan、夏瑪蘭一樣過於鑽牛尖而劃地自限的導演作品。
劇中人過多比例的角色擁有某種極端特質,近年不少"名導"的好萊塢片好像都是
為了得獎而拍,太多藝術成份,有時候比較平鋪直述的傳記片,反而較有戲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3.211
> -------------------------------------------------------------------------- <
作者: lavieboheme (消失在迴轉的路口)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時間: Fri Jan 30 01:43:01 2009
※ 引述《pptuser (pttuserxxx)》之銘言:
: 我覺得如果你看美國心玫瑰情 (以下簡稱ab)後,這部基本上就不用看了。
: 同樣的議題,而且劇本比較差,但劇情轉折又多了造作之感。
不太同意你的看法
儘管都是處理中產階級的家庭議題
但時空背景的因子卻不同
"Revoluationary Road"故事設定在美國五零年代中期
那是一個經濟相對富庶 政治趨向保守
中產階級暴增 且社會價值單一化
強調以工作、消費、成家生子......為主流美國夢的沉悶年代
(與其將本片以"美國心玫瑰情"相較
這部片的氛圍更接近"時時刻刻"中茱莉安摩爾那段)
處理中產家庭虛偽面與怨偶題材的電影的確很多
但這部片的主軸則是描繪一對生活逐漸邁向枯槁死灰的年輕夫婦
想要在人生定型(或愛情死去)之前 試圖作出反擊(或逃離)的奮力一搏
這部片在敘事手法的確沒有"美國心"般新穎 且帶些輕挑的黑色幽默
但用了另一種寫實調性
細膩描寫了這對夫婦間在"革新"自己人生路程中
發生的種種欺瞞不忠、齟齬、逃避
編導一開始就很確立將面向鎖定在兩位主角的心路歷程
然後用幾個不同家庭的夫婦作對照 連親子議題都僅點到為止
相較之下"美國心"處理的是早已貌合神離的中年夫婦
不同的人生階段就是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且它關照了更多不同世代與族群的問題 (ex:青少年、同志)
兩部基本上出發點雖相近 但其實從基調到主題都不大一樣
個人不認為有老調重彈、或劇本優劣高下的問題
(何況"美國心"劇本是Allan Ball原創 而本片是由不同編劇改編小說)
其實這部片的劇本台詞很容易流於一般諷刺郊區中產階級的輕浮荒謬喜劇
(這樣做才真的是俗掉)
但Sam Mendes的調度和兩位主角優異的表現
倒是能將這對生活崩解的中產怨偶 表現得寫實而令人動容
而且結尾幾段個人覺得拍的頗佳
: : 例外的,僅有因為過於Crazy,而住在神經病院的賣房子太太的兒子
: : 他每每講出的真話,格外地真實,也格外地傷人
: 他講的雖然是實話,但太過火的實話,只是突顯他個人的剛敝自用,而
: 非客觀的評論。人的生活不就是幻想與現實的結合嗎? 人家怎麼取捨,
: 又沒害到人,一個過度偏激而被誤認瘋子會增加他說實話的可信度?
不太懂你是在批判"角色塑造手法"還是"角色本身"
戲劇角度來講 這個角色本身就是中產虛偽家庭的受害者
(還被父母送去精神療養院電擊)
說話過於平靜、客觀反而不合故事邏輯
我也還蠻喜歡這個角色
它既是Wheeler夫婦的反社會盟友 也是兩人背叛主流可能下場的借鏡
具有巧妙的雙面性 那位演員演得也頗佳 (一查才想起有提名本屆奧斯卡)
: : 離去前對凱特說的那句話最妙了「我覺得很幸運,因為我不是肚裡的那孩子」
: 這種評論是能刺激高潮,但無意義,因為無可信度,非客觀的評論。
: 這部片我覺得凱特真的演的很剛好,但其他角色的設定則太過於放大
: 偏激的丈夫 (李奧生氣的場面多到會厭,但不生氣時的一般表現就剛好) 與
: 鄰居兒子,過度虛偽的鄰居太太,基本上就ab那一套,最後發現大家都是虛偽。
: 又一個像蔡明亮、QT、Nolan、夏瑪蘭一樣過於鑽牛尖而劃地自限的導演作品。
: 劇中人過多比例的角色擁有某種極端特質,近年不少"名導"的好萊塢片好像都是
: 為了得獎而拍,太多藝術成份,有時候比較平鋪直述的傳記片,反而較有戲味。
我完全不覺得Sam Mendes是在為得獎而拍
來自劇場界的他當然是以強調人物性格與衝突的寫實戲劇為擅場
而電影作品目前也不過三部 每部其實都不太一樣
他是定型化的導演嗎? 我覺得有待觀察
說一部電影是否有過多藝術成分 更是見仁見智
再者 楚浮說過作者型導演終其一生都在拍同部電影
探索同一個主題 或用同一種手法或人生觀不是壞事
而是在於是否仍能持續能同中求異、不斷創新 並維持影片素質
(QT、蔡明亮...都還算是不錯的
夏馬蘭好像則是一路溜滑梯般越拍越糟 orz)
角色過於偏激問題
好像很多戲劇化電影都是走這一套
且操弄情緒或設計情節的斧鑿痕跡更明顯
這部片在這點上倒是沒有太困擾我 或有不合理之處
(我反而認為每對配角夫婦的"虛偽"都表現在許多生活細微處
已經算是細膩而節制的了)
表演問題
凱特表演當然毋庸置於的好 但她的表演調性在每部片都有點差不多
找到適合她的角色 都可以發揮得不錯
李奧的角色我覺得其實轉折更多 更困難些
很容易就不小心演用力了點
(我現在覺得他的演法與氣質好像Jack Nicholson
兩人眉宇間都有股邪氣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0.85.140
> -------------------------------------------------------------------------- <
作者: Anns (說好不哭)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時間: Thu Feb 5 11:34:13 2009
無關影評
※ 引述《s42327 (多愁善感是我原罪)》之銘言:
: 賣房子的夫婦,也是活在謊言生活中,太太還說他還喜歡他們只是有點神經質
: 帶著助聽器的先生,在太太blabla的碎碎念中悄悄伸手進口袋把助聽器關掉
: 看起來他們也不瞭解補此
我在想
這一段是不是作者暗示
在婚姻中遇到不同的想法
必須適時的"裝聾作啞"!?
而不是像李奧他們
一味的坦承跟溝通
這部片對我來說太重了
要花一些時間我才能消化
--
https://www.wretch.cc/blog/chenyichun77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An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67.224
> -------------------------------------------------------------------------- <
作者: smartnewton (smartnewton)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時間: Thu Feb 5 20:20:11 2009
※ 引述《Anns (說好不哭)》之銘言:
: 無關影評
: ※ 引述《s42327 (多愁善感是我原罪)》之銘言:
: : 賣房子的夫婦,也是活在謊言生活中,太太還說他還喜歡他們只是有點神經質
: : 帶著助聽器的先生,在太太blabla的碎碎念中悄悄伸手進口袋把助聽器關掉
: : 看起來他們也不瞭解補此
: 我在想
: 這一段是不是作者暗示
: 在婚姻中遇到不同的想法
: 必須適時的"裝聾作啞"!?
: 而不是像李奧他們
: 一味的坦承跟溝通
: 這部片對我來說太重了
: 要花一些時間我才能消化
其實看完這部片也是感觸滿多的!有三個地方
第一個當然就是神經病兒子講的那句話:好險我不是肚子裡的孩子
我覺得這句話真的重重的刺了Wheeler夫婦一刀
雖是實話但也未免太過傷人
第二個就是爭吵後隔天的早餐
那種相敬如賓似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第三個是我自己家庭本身
我父母也是感情很要好 但總是為了假日要不要出去走走大爭執
我看完之後的感覺是April確實是個有些自私的女人
卻也令人有些無奈
最後的結局真的很難過
更不爽的就是我在看之前先看了每週二隨聯合報附贈的紐約時報上的介紹
之前就知道April最後會死 大雷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12.55
> -------------------------------------------------------------------------- <
作者: chimney (chimney)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好雷]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時間: Thu Feb 5 20:48:07 2009
<有雷>
April的角色感覺似乎有憂鬱症的傾向
五十年代的婦女就是在家相夫教子
所以鄰居聽到他們想搬到paris,並且是由April養家時
臉上的表情又驚訝又有些不屑
Frank的想法其實很一般
誰不是得為了養家,做一些自己不見得喜歡的工作?
很多男生都是嘴巴說的天花亂墜
但事實上自己的能力就是只到某種程度
他自己也承認,當初是靠一張嘴追到April
但April似乎不甘於在家相夫教子
她上台表演,就是為了能夠在職場上有所表現
結果是個失敗的演出
繼續以老婆媽媽的身分住在Revolutionary Road
只是提醒她自己的失敗
所以她拚了命說服Frank搬到歐洲
卻因為懷孕,Frank改變想法,她又不得不繼續住下去
兩人大吵,她跑到樹林,隔天好像又沒事的樣子
這還蠻像某些憂鬱症患者的表現
那個時代還不重視人的心理健康
會發生這種悲劇也在所難免
只是劇中兩小孩好像挺沒存在感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1.155.155.2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