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產業並不應該是原罪,而是不負責任企業的經營手法(不法取得土地、避開與住民溝通、不願接受修法後的監督……),將水泥業自我污名化、魔鬼化了。」 ~吳明益
我們的水泥需求量不夠嗎?台灣高達30%水泥外銷(亞泥約40%外銷),用比內銷更低的價格賣到國外,根本就是賤賣國土。若水泥產業仍要維持高生產量,審慎評估是絕對必要的事。
📜 撤銷亞泥展延連署:http://bit.ly/2tffEKM
📞 打爆民意專線:http://bit.ly/2mLFgQE
【唯有與魔鬼交易一途?關於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區展延的爭議】
十多年前,美國環境倫理學者柯倍德教授(J. B. Callicott)來到臺灣之時,我曾與在地環境人士陪他走訪各處。當時導覽的陳健一老師帶著他到北海岸一處開採砂石的地方,控訴這類產業對環境帶來的傷害。我還記得柯倍德教授沉吟了一會兒,提出一個「魔鬼交易」的見解。
多年後我的細節記憶或許有誤,但大致的意思是這樣的:假如不開採砂石,那麼此地蓋房屋所需的砂石從何而來?倘若完全由海外進口,那麼將會涉及成本,同時仍避免不了環境正義的問題(開採其它國家的砂石難道就可以?)而倘若一部分的需求終究必須在此間生產,那麼應該開採河砂、海砂,或其山上的砂石,就得是審慎評估之後的決定。當然,此一決定將涉及與住民的溝通,及開採後所造成的環境效應。
這段談話對當時的我影響很大,原因是他並未過度強調「採砂石是萬惡」的言論;另一方面,他把這種選擇稱為是艱難的,因為無論如何選擇,都可能有魔鬼會藏身其中。
花蓮亞洲水泥廠並不是花蓮的新問題,從1973年開始,亞洲水泥廠就是太魯閣族人與山脈、河流的傷痛。
水泥製造業的特質是產品易受潮而硬化變質,既無法久存,也不利於長途運輸,但它又是發展中國家會有大量需求的建材,因此在地生產確實曾是許多國家的重要政策。水泥產業的根本在於獲得石灰石礦,臺灣西部的石灰石礦漸已挖罄,因此主要的礦源移往東部,這並非是為了「提高在地就業率」,而是利益衡量的選擇而已。花蓮的新城山礦區當然也不是企業好心提供在地工作機會的結果(目前富世村在新城山礦區工作的不過二十餘人,且多為臨時工),而是新城山礦區對水泥工廠而言仍有利可圖。
柯倍德所謂的「魔鬼交易」重要原因在於,這類的產業並不是「選擇哪一個地點」就行了,而是選擇任何一個地點都對當地的景觀、環境、水土會造成衝擊與傷害,當地人得衡量獲得的利益,與失去的生活環境。
水泥採礦與製程是高耗能、高耗水的產業,也容易造成空氣污染、水源污染、露天爆破的噪音污染,以及土石滑落的潛在危險。此次引發爭議的新城礦區位於富世村之上的山區,從得卡倫步道回望,就可以看見令人不安的景觀。這是採礦後,當地居民所失去的,難以估算的生活品質。
此次亞泥申請展限開採權引發爭議後,曾發出公開信,大致的意思是:
一、亞泥新城山礦場在礦權即將屆滿(2017年11月22日),因此依礦業法第13條之規定期限辦理礦權展限申請,合法地獲得經濟部及礦務局於2017年3月14日准予礦權展限在案。
二、亞泥花蓮廠取得礦業權早於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1986年),近年亞泥已未在國家公園區內的25公頃礦區採礦,並投入植生復育工作。2016年12月20日起並申請減區獲准,目前國家公園內已無亞泥礦區。
三、最後,亞泥自認「持續採用先進環保設備,降低製程中污染、節能減碳、綠(美)化廠、礦區,亦積極投入環境教育及地方敦親睦鄰工作,……尤其是在礦區植生綠化方面,更是投入無數的人力、物力,並獲得國、內外礦業專家的肯定,而且也獲獎無數。」
這三點聲明看似有理,卻是亞泥避開自身爭議行為,避重就輕的說法。
關於第一點,確實亞泥是合法提出申請,但此次核發的礦權展限是20年,等於是五次總統或國會大選的漫長時限。且這屆立法院有意修正《礦業法》,經濟部卻在修法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匆促核定,雖可辯說「依法行政」,但主政者蔑視反對的民意與專業意見,無異讓人更加懷疑,快速核定展延的背後,可能是畏懼公開討論會暴露更多水泥工業隱匿的實情。
關於第二點,此刻新城山礦區雖已未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但國家公園界線亦為人為畫定,真正的環境影響卻不是跨出國家公園畫定的界線就一切無事。新城山區鄰近立霧溪畔,是生態敏感的區域,也是太魯閣族重要的傳統領域。因此並非在國家公園境內的25公頃停止採礦,就能解決目前太魯閣族居民擔憂的相關污染問題。
而太魯閣族人的私有土地部分,早年亞泥涉嫌偽造拋棄同意書、與鄉公所聯手塗銷族人耕作權登記的方式獲得土地。當時政府為了管理原住民土地,依「台灣省山胞保留地管理辦法」,要求原住民到鄉公所登記,才能擁有耕作權,連續使用達十年以上,才能取得土地所有權。也就是說,這項政策讓太魯閣族人在1969年開始登記,最快也要到1979年才能取得自己家鄉的土地所有權。但是1973年亞泥就「合法」取得土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企業與國家共謀造出的「法律陷阱」。
經過長年官司,已有原民取回土地權(但仍無法進入礦區耕作,僅能領取微薄租金),意謂著此一歷史事件確實在法律上存在爭議。而礦業用地高達100多公頃都是原住民保留地,原民會有權依2005年通過的「原基法第21條」,要求:「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研究,應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過去沒有原基法的時代,用「補償」或「強租」的方式輕率處理,但如今經濟部與亞泥怎可蔑視原基法的精神,在缺乏族人參與討論的狀況下,貿然通過未來二十年的採礦權?
至於第三點,亞泥在宣傳網頁上,總以綠化的成果為傲。這些年來,我每回帶人到太魯閣附近,理所當然會先穿過亞泥種植的一排鳳凰樹。倘若是外來遊客,必會說:這條綠色隧道真美。穿過那兩排鳳凰樹的同時,你還會經過「蝴蝶生態園區」,以及一處稱為「亞泥休閒林園」的原生植物園。倘若是外來遊客,常會說:真是有心的企業啊。
但我得說這兩處用以宣揚亞泥環保功蹟的生態園區的經營方式,恰好暴露了像亞泥這樣的企業,用「表面的環保來粉飾其不公義採礦」的策略。
所謂的鳳凰木綠色隧道從廠區到廠外道路不過四百多棵,眾所周知鳳凰木並非難以栽植或罕見的植物,東華立校後台十一線也種了兩排,除了人為景觀欣賞以外,對當地生態意義不大。而從2004年開始打造的蝴蝶生態園區,不過是栽植六十餘種蜜源植物,一百多種食草的小型開放式蝴蝶養殖場而已。這樣的規模連民間的蝴蝶園都比不上。(我個人在小塊農地裡栽植的食草與蜜源植物就相當於此數之半)而這種遊憩式的蝴蝶園不過為了取悅遊客,微量的食草對蝴蝶實際復育幾無幫助。(維持森林景觀才是維繫蝴蝶族群的命脈。)
至於所謂的本土植物園區,則是整理原本「雜樹叢生的林地重新加以規劃。」亦即是砍伐掉天然次生林,進行原生植物的造景而已,且不過占地1.0公頃,比台北市多數的小學校園規模還要小,實在不像是臺灣第二大水泥廠的手筆。至於在開採過的礦區重新植林,這恐怕也很難說是「成就」,而是一個利潤來自自然資源的產業應做到的基本尊重而已。
臺灣的水泥產業,是否要維持高生產量,端看臺灣此地的水泥需求,而不是為了讓水泥業可以生存,拚命擴充建設來增加內需。近年來臺灣的水泥生產,約有1/4俱皆外銷(售價甚至比內銷還低),大型的水泥廠亦紛紛前往中國投資,維持現在的水泥業規模,本就是應該審慎討論的事。水泥產業並不應該是原罪(它並非是柯倍德指的魔鬼本身),而是不負責任企業的經營手法(不法取得土地、避開與住民溝通、不願接受修法後的監督……),將水泥業自我污名化、魔鬼化了。
倘若亞泥真如聲明所說,是一個負責任且表現良好的企業,更應該面對修法後採更嚴格標準的新採礦法,嘗試去獲得環評後的採礦權,讓多年來臺灣這個與魔鬼交易的痛苦選擇,有一個較尊重礦區民眾的「正常選擇」。此次爭議該退讓的只有兩個單位,一是經濟部應撤銷亞泥新城山礦區目前的展限處分,並且依原基法第21條的知情同意權,取得當地原住民族的共同意見。而亞泥亦可主動退回申請,待修法後的礦業法,或與當地民眾溝通後,再提出公開、透明、誠實無欺的申請。
否則,不願再與魔鬼交易的民眾,也就只能選擇與魔鬼戰鬥了。
●以下是這次議題的聯署網頁,如果您支持以下訴求,歡迎參與:
連署訴求:
一、撤銷亞泥新城山礦權違法展限,依法踐行相關程序後再行審定
二、修正黑箱礦業法
三、礦權展限需踐行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程序
四、礦權展限需重作礦業用地核定
五、建立並落實當地居民程序參與
六、礦業開發審查資料進度全面上網公開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cKZQkC3CxjzBYW6…/viewform…
●由「地球公民基金會」彙整的相關資訊:
https://www.cet-taiwan.org/category/305
●亞泥實際已大規模投資中國水泥廠。在這篇為亞泥極為正面的報導中,提及新城山礦區根本也只餘二十年的開採量。退出國家公園境內25公頃土地,很可能也只是採罄的話術而已。而二十年後,廢棄的礦區當然也不再需要「當地人力的投入」了。
http://www.dcement.com/zt2011/atlas/atlasbd/97660.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2/08/%E6%88%91%E5%8F%AB%E4%BC%8A%E6%A0%BC%E8%A8%80%EF%BC%8C%E9%80%99%...
「真如老師爭議」的推薦目錄: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柯志恩 Facebook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Johan Ku 古又文 Facebook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討論] 福智爭議上電視:三立新聞追蹤報導- 看板Buddhism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老師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老師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老師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萌寵公園-2021年10月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老師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萌寵公園-2021年10月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老師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老師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問卦] 有沒有「福智」由中國人控制的八卦?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討論] 請問里仁(福智)聽說有爭議? - buddha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福智大專青年冬令營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上師ptt - Primefotografie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爆卦] 福智雙方在現場對質啦!!!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Re: [請益] 依止法與福智爭議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上師ptt 的評價
真如老師爭議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半截」部長、更證心虛!
昨有媒體反駁我的查詢網址「並非美國官方的網站」,指稱「根據美國加州官方網站查詢公司登記資訊,該網頁……(Agent for Service of Process)只有歐陽彥堂的名字,並無吳茂昆」。到了深夜,吳部長又發出八點,其中也拿去掉半截的資料"唬弄"社會,實在離譜至極,真把國人當三歲小孩嗎?!
要談官方網站,就來說更清楚!
美國加州政府公司登記資料,除了特定媒體PO出第一頁,其實後面還有好幾頁,清清楚楚,吳茂昆就是「MEMBERS」之一,既是重要成員、也是股東,屬共同經營,哪是他自稱的「發明人」?為何故意去掉半截、只講一半?
昨部長八點聲明最後一頁謂「已經正式取得專利的案件 發明人為國立東華大學」,實際上,又是只講一半。這更證明東華大學能自己申請專利,而不需吳茂昆私設公司申請。這張文件更證明本專利權最早就是屬於東華大學的,直到2015年9月2日卻改以美國師沛恩公司申請多國專利。但自始至終東華大學已表示都未開放授權任何人或任何公司代為申請,吳部長出示的文件企圖混淆視聽、製造假象,結果卻是「自證有罪」。
吳部長宣稱「如果專利申請到了,這個專利的成果,是一定要再回到學校的」,以此澄清並無犯意。若真如其所言,申請到就還東華,為何不白紙黑字簽約?或向學校研發長等校方人士告知?當時吳部長是校長身分,應很容易與學校「專利及技術移轉權益委員會」爭取,因依規定委員會召集人是研發長,而委員是由校長聘任之。但他卻要大費周章在檯面下運作,難道是申請到專利後再給東華一個「驚喜」?還是如今被抓包後才編出如此佛心來著的好聽說詞?
其次,吳部長說專利還沒通過,所以不會向東華提出相關技轉利益分配的規劃。但東華大學早訂有技轉相關規定,明文規定專利申請費用負擔、研發成果技術移轉原則、研發成果衍生利益分配等。只要照SOP、依約進行、一切攤在陽光下,何難之有?吳部長又說去大陸申請有重重阻礙,所以想說用美國公司申請國際專利就可涵蓋大陸。但實際上,他們送國際專利案同一天,也送了大陸的案子(申請日都是2015年9月2日)謊言不攻自破!
他還說因政治因素在大陸無法用"國立XX大學",所以要用個人名義申請。但他用美國師沛恩公司向大陸申請,且於自寫的文件中,1/41「交叉引用」部份,使用「中國台灣地區」。部長說的冠冕堂皇,但為了前進大陸,還真"委屈"!
說一個謊,只有說更多的謊話來遮掩,然而愈多謊話,更證明心虛隱匿、一路欺騙!昨在備詢台上,我問部長是否美國師沛恩公司網頁所示「兩位負責人之一」,他親口承認,到晚上再發文否認,然國會殿堂已留下紀錄、不容抵賴!
賴清德院長果真"獨具慧眼",找到爭議如此之多的閣員,真是創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標準最低的教育部長!試問,教育部的公務員服氣嗎?全國老師家長認同嗎?所有莘莘學子又將如何看待這位「只講一半」的教長呢?
真如老師爭議 在 Johan Ku 古又文 Facebook 八卦
這篇寫得太好了,要瘋狂轉到家長群組呀♡
#1124公投請同意1415號提案,#不同意101112號提案
我是異性戀。
我是一個七歲男孩的母親。
我支持同婚以直接修改民法的方式通過。
ooO表態分隔線Ooo
歡迎分享、謝絕謾罵、文長慎入。
發這篇給自己惹麻煩的文是因為我明白:世界不會毀滅於作惡多端的人,而會毀於冷眼旁觀的人。會支持同婚是因為我很現實,以下分別以身為媽媽的角度先基於情、後基於理說明;最後另以藝術家的角度簡述(至於法,我不熟,但我知道現實情況是民法違憲,無論公投結果如何,同志朋友都能於明年五月後在臺灣結婚;意外變數在於某些團體使的「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招數)。
其一於情,沒有人能保證自己重視的親友永遠都不需要這項基本人權,平等權。
其二於理,同性戀的存在是既定事實,不可能永遠模稜兩可,一定要有法可管。
【其一於情】
我不知道我兒子以後會不會是同志。可能某些很愛自己家的團體都能非常篤定肯定萬分確信自家的小孩不會成為那20分之1。但我賭不起,我只有一個獨子,哪怕是僅有萬分之一的機率他未來有可能會需要這項基本人權,我都希望它通過!
這感覺類似孩子出生前我希望他不要是左撇子,以免生活不便,但我依然會留意左撇子兒童用品一樣。
萬一他是,我傾盡全力挺他。
我對孩子說:媽媽不知道你以後會喜歡男生或女生,但首先,你自己要先成為一個很好的人,才能吸引好的對象。媽媽支持同婚以直接修改民法的方式通過,在現有一男一女保障之外,以後萬一你的對象是男孩,也能享有完全同樣的權利義務,支持通過對媽媽而言「比較賺」。
可能因為我寫文史看起來比較古板?幾乎所有人都塞反同宣傳給我。刻意醜化同志的用字遣詞、色彩特別黯淡的選擇示意圖……這些就是歧視,並且這些歧視一直在「相同意見」的人之間傳播,而我恰好是那個「裝蒜」者。
我沒刻意裝,是你們誤會了。
還是上面說的,我覺得通過比較賺。
現在異性戀可以結婚,以後同性戀異性戀都能結婚,那我就完全放心了。我兒子無論如何都能在生養自己的國家結婚,而不是繳納與異性戀一樣的稅,還要另耗金錢時間領外國人的結婚證。
所謂很愛自己家的這些團體……(族繁,原諒我說不出正確名稱),他們愛的是「他們想像中」的家,萬一他們的孩子長大後發現自己是同志,知道自己的家長曾經做過這麼多反同的事,其中不甚磊落有之,肯定備受煎熬、更加痛苦。
螢幕前的你們可能不支持通過這項基本人權(注意我說的是基本人權,平等權),畢竟各有各的見解,但請不要站在這些『愛護自己想像中的家的團體』這邊。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幸好這些人多數還算不上是士大夫。
人是需要人認同的生物。我不想在我的孩子萬一是那20分之1,當他承受著社會異樣眼光時,我是生他的媽媽卻站在外人那邊給自己的骨肉捅刀。如果他是,我一定會如常地請他把對象帶回家,男孩女孩都一樣。
我始終相信自己的家教,我家的孩子不管是異性戀或同性戀,都能物以類聚,不管帶回家給我看的是江湖大姐(大哥),還是斯文乾淨的小家碧玉(有斐君子),他們都將有與我的家族類同的正義與心中正道。如果你擔心教育部調整教材後,自己的孩子會愛上摩天輪、搞多批、亂倫、人獸,我想你要怪的不是同志,而是你自己。
我很少用這麼刻薄無禮的遣詞,但你確實只能怪自己。
那麼,我的孩子是孩子,別人家的就不是人生父母養的?可能我投通過一票,我兒沒用上,但幫助了別的同性情侶。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其二於理】
顏淵若看到『既定已經存在』的同性戀無法可管,且他們爭取接受被法律管轄,卻還受重重阻撓,然後阻撓他們的團體又口口聲聲『同性戀太亂了!我們要愛家護家』,肯定頭腦打結。
是的,不管接受不接受,現實就是同性戀『已經存在,並且無法可管』,模稜兩可地存在超過兩千年,簡直跟納妾制度一樣久。納妾制度民初已廢,那同性戀呢?認為亂,又不讓他們接受婚姻制約,我不懂這個邏輯。
當然也可以像衣索比亞、蘇丹……這些國家一樣,終生監禁或死刑。時間只會向前進,已經存在於現實中的東西不可能永遠存在於灰色地帶;徒刑死刑,或確實實踐憲法『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初衷,使同性戀中願意結婚的人能順利結婚。
請螢幕前的你想清楚,即便能夠很篤定你的孩子不會是同性戀,死刑與終身監禁與你家無關。那,那些有過幾面之緣朋友呢?曾經還算合作愉快的工作窗口呢?哪怕只是曾在路上扶你一把的路人呢?他們真的都是異性戀嗎?
同性戀也是我們這塊土地上的子民,不是嗎?
你說沒有要判死刑啊,就讓他們自生自滅不就沒事了?繼續模稜兩可。
若當真是這麼想,那懇請你忠於自己的本心別被煽動,別去領這幾張公投票。至少你是忠於自己的想法,往後若認識了同志朋友,你還能問心無愧地交往。
身為媽媽的話說完了,落落長,【身為藝術家的形草】說話很簡短。
動物本身的荷爾蒙促使我們追求異性,以延續後代,這是『動物本能』。而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的地方很多。我們有比動物更深刻的感情;會哭,能製造出清澈的水源、會笑,年老時能用皺紋來判斷脾性。並且我們還能思考較複雜的事,在感情之中試圖尋找其中最靈犀最契合的那一份。
眾裡尋他,燈火闌珊處的那一位,遇之已屬萬幸!是男是女,真的不能強求了。
ooO以下常見反同者問題Ooo
**我們要捍衛傳統一夫一妻制。
容我提醒,華人傳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民初頒布相關法令制止,直至1931年才陸續落實,你們口中的傳統不過八十幾年,到前幾年王永慶的三房老婆的後代們仍因遺產問題新聞時有播報。
《民法972》現行的:婚約,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訂定。>>我們何不把這次修法視為『使民法更加完善』的契機?從前立法時未盡周到,現在有機會更加完善、更加包容。例如改成:婚約,應由『雙方當事人』自行訂定。
總之別再跟我講傳統。媵妾制度公元前500年有之,媵側室、副室、偏室、偏房、陪房、侍妾、婢妾、通房、外室,端看男人的能力能養多少,這才是傳統。而同性戀在華人圈的史料記載同樣於公元500年前,分桃典故雖不是美好結局,但已表明自古有之。
2500年的納妾傳統可以廢止,但若真這麼講究傳統也可以提案恢復;愛家護家,堅持傳統。
2500年前有之的同性戀也可以嚴懲,我相信終身監禁或死刑可以杜絕泰半。但這真的符合我們華人講究的中庸、厚道嗎?
**專家說太過倉促……云云。
你有專家說,我也有專家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雖然我不覺得已經有2500年歷史的同性戀有什麼觀察必要。
以史為鏡,沒有任何被模糊處理的人事物能不產生亂象,因此我們產生了法治社會。
2500年了,世界各國各以自己的準則給出交代,有的死刑、有的終身監禁、有的合法化。
我希望臺灣是後者。
**調整教材後學生都會變成同性戀?
事實上現在在外面舉彩虹旗的都是受異性戀教育長大的,他們也沒「都」變成異性戀,否則也不用吵了。所謂恐懼源於未知,教育有必要教我們認識未知事物。就像小學課本教我認識原住民,我才不曾因為自己跑得比他們慢很多而自卑,我從課本上學到地震是自然現象,而非惡靈作祟,瞭解使我們不再恐懼,但我也沒變成地球科學家。
**同性戀可以自己去結婚,不該要求學校怎麼教小孩。
首先,我很好奇反對這一點的人到底有多少是「自己認真上教育部官網查實」或「自己去學校輔導室提問」,而不是某某專家云;但還是謝謝你支持同婚一票。
其次,略說一二: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少數人喜歡同性,不至於在班上發現某甲是同性戀時全班一起霸凌對方,而當某甲發現自己不同於別人時,也不至於無助害怕,讓他(她)知道求助於師長,有可靠的資訊來源,比自己上網亂搜來得安全。
或者你確信你的孩子不會成為慌張無措的某甲,你也能保證你家的孩子不會欺負人,那麼冷眼旁觀,視而不見,就是好的嗎?
或許班上風氣良好不至於發生霸凌,但身為少數的不安,你記得嗎?
你還記得當年年少,當全班都帶了便當只有你沒帶時,那種慌張害怕嗎?當時是否有同學善意地分你午餐?老師是不是借了餐具給你?
某甲的心情,其實你多少都體會過的。
教育無法杜絕霸凌,但可以減少無知。
請不要相信某些團體造謠學校老師會教性愛技巧、把孩子變成同性戀……等無稽之談,請直接上教育部網站或詢問學校輔導室,一個國家的教育部被逼到建立「爭議訊息澄清專區」,簡直可悲!
其後,若還是堅持教育部不該讓國中小學生進行「適齡性別平等教育」,那麼投票吧。
是的,我記得14民法保障同性平等權益,與15適齡性別平等教育,是分開兩案的。
教育部官網
https://www.edu.tw/
**少子化。
已經戀上同性了,對異性就不會有慾望,不管結不結婚他們都無法跟異性發生性行為。一些後天形成的也許能有慾望,但心裡不愛對方,是準備要糟蹋哪家姑娘?還是準備拜託哪家小子來糟蹋你家姑娘?
也請不要說婚姻本有延續後代的義務,雖然我念的是三流大學,但我知道臺灣沒有任何一條法律將生孩子當成已婚夫妻必須達成的義務的。請不要說得好像頂客族犯法似的。
**愛滋病
首先,生病不關立法機關管轄,是衛福部疾管署的工作範圍,比方宣導全程使用保險套、固定性伴侶……等。其次,若覺得同志間容易氾濫愛滋病,又不讓他們結婚以法規範加固對伴侶的忠誠度,這在邏輯上相違背。
同性戀中的男同志比較有感染愛滋病的風險,就跟「原住民比較容易得肝癌」一樣。現實已經存在,那麼衛生機關宣導解決辦法,比方說「請勿飲酒過量」、「未成年請勿飲酒」。
幼兒容易得腸病毒,怎麼一天洗手洗幾次每次幾秒,愛家團體沒有要求立法機關立法要求監護人?不是很愛下一代嗎?
另,重要宣導:異性戀也會感染愛滋病。愛滋病的產生是『不安全性行為』,而非男同志之間性行為。如同男人也會得乳癌,乳癌的成因是『遺傳、心理壓力、過度肥胖……等』,而非女人專屬疾病。
**愛滋病拖垮臺灣健保一說。
外籍感染者在臺須通過五道關卡,缺一不可,才能獲得健保給付免費治療愛滋,以下:
1. 受聘在臺工作,或為合法居留身分。
2. 取得居留證明文件需居留滿六個月。
3. 愛滋感染被通報列管。
4. 在臺前二年治療需自付藥費,一年約二十萬元。
5. 在臺灣本有就醫紀錄。
以上節錄於衛福部官網,各位若有疑慮可前往查詢;切勿道聽塗說。
**同性戀只是少數人,不需要為少數人立法修法。
錯!法律是為了保障少數人而存在的,若人人都在比誰的拳頭大,那麼臺灣民主法治精神相對落後。我們保障華僑考生、保障原住民、保障身心障礙者……連動物都優先保護瀕危的,怎麼人不如畜牲?
**有心在一起就好,形式不重要。
既然不重要,那何不廢除異性戀婚姻制度?凡事將心比心。以此言當作辯論點的人若是未婚還無妨;但若已婚,你們坐享的制度在你們口中不重要卻又享受著,然後千方百計阻撓同性婚姻,即便沒明說但這行為就是「我們擁有的東西你們不可以有」,這就是歧視。
異性戀成年情侶要是父母反對,還是能自己去結婚、另一半出軌你能抓小三,證據夠還可以離婚求償、另一半死了不用太費事遺產自然有你一份……權利義務與「同居人」完全不同,我以為這是常識。
建議說出這種論點的已婚異性戀者自己去離婚,然後跟另一半說:婚姻形式不重要,我依然很愛你。然後看看周遭有何改變,保單、稅金、動產不動產……等。
形式重不重要,當事人說了算,不管異性戀同性戀都有人喜歡同居不婚,也有人想要結婚,小倆口自己會商量,不用外人指點。但在國家的立場,不管是同性戀或異性戀,必須給予「平等」的選擇權。
這才是大法官釋憲的根本原因。
**結婚不好,千萬不要結婚!
這句話就像「讀職校不好!千萬要唸高中大學考博士」一樣。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職校很難升學、社會上學歷很重要……云云,但是站在國家的立場,必須給予所有考生相同的選項,大家都是平等的,都能選高中或高職。說不定別的家長說「你唸書沒天份,去學一技之長吧」!
**吸煙菸者論>>比起抽菸的人,同性戀已經擁有太多,他們還不知足。
首先,我不認為在自己的國家納一樣的稅卻無法結婚,這叫擁有很多,簡直太虧了!至少吸菸者在臺灣還有吸煙區,也容易買到菸,而同性戀在臺灣是完全不能結婚的。
其次,抽菸影響健康,但讓同性戀結婚有助於固定性伴侶,有助健康。
ooO尾聲Ooo
以上多半是反同人士提出的論點,這邊一次說完。
另說個我發現個奇異的現象。多半50-65歲之間,還在職或剛退休還有活力的長輩都相當反對,而到了接近70歲,或以上,看事情反倒寬容許多,或許子曰有時也不是亂說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矩」的尺度在他們眼中更通透。
數據沒統計過,也可能只是我剛好遇到。
看到一起接送孩子上下學的爺爺,休閒褲上被貼了彩虹貼紙,我指出來,爺爺笑罵:孫子不知道哪搞來的亂貼!
我問他不會生氣自家孩子拿到支持同志婚姻的東西嗎?
這位爺爺馬上嚴肅地教訓我:要善解、要包容。
我再問他:你知道公投票是要自己去拿才有的嗎?他說不知道,一邊等過紅綠燈的晨間清掃志工也不知道,應該也是個爺爺(戴口罩又短髮,看不出性別),於是我說明了一次投票流程。
回程時那位志工還在掃落葉,他跟我說,他其實不太同意,但他知道現在年輕人不比他們當年經濟起飛的時代,當初的臺灣做什麼都賺,而現在年輕人不得志的多……又沒殺人放火,結個婚而已,放過他們吧,心態安定下來也許在外面做事能順利些(他後續還說反正已經很窮了就算有孩子也養不起,不如找個人搭伙過日子,至少老了不會沒人陪……囧)。
支持者的原因百百種,反對者亦然。
支持者多半出於善意。
如果你看完本篇,而正好是個徹底的反對者,我想請你們捫心自問:是『先不喜歡同性戀,所以才找「鞏固自己繼續討厭他們」的理由』嗎?
倘若不是,那還好。
但若果真如此,那我憐憫你,你的人生接受的善意恐怕不多,造成如此心態。
我無法用著那20分之1的納稅人繳納給國家,接著國家回饋給民眾的種種便利,而繼續忽視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的平等權;同性戀與異性戀,應該都擁有平等的權利義務。從前沒注意到,那頂多算是疏忽了,而現在既然注意到了若還不站出來,那就是剝削。
我做不出這種不厚道的事。
我不相信人生而平等,但憲法在上,我希望臺灣人盡力做到。
二○一八年十一月 形草於木柵自宅
真如老師爭議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2/08/%E6%88%91%E5%8F%AB%E4%BC%8A%E6%A0%BC%E8%A8%80%EF%BC%8C%E9%80%99%E4%B8%8D%E6%98%AF%E6%88%91%E7%9A%84%E6%9C%AC%E5%90%8D%E2%94%80%E2%94%80%E4%BF%9D%E7%BE%85%E2%80%A7%E5%A5%A7%E6%96%AF%E7%89%B9%E3%80%8A%E7%B4%90%E7%B4%84%E4%B8%89%E9%83%A8%E6%9B%B2%E3%80%8B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保羅奧斯特 #紐約 #小說
─────
你能接受與好友的遺孀結婚,養好友的小孩嗎?人真有所謂「自己的獨特性」嗎?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上一集我們談到《紐約三部曲》的壓卷之作〈禁鎖的房間〉。天才作家范修將自己的著作,甚至遺孀蘇菲,都轉交給了童年摯友「我」;「我」就此替代了范修的人生。然而某日,「我」意外在信箱中發現一封奇怪的信──那是署名范修的來信。信中范修感謝「我」所做的一切,妻子蘇菲和小孩都有人照顧了,作品也已順利出版。然而范修警告「我」,切勿試圖尋找他。范修這麼說:
我應該有權力以我認為合宜的方式度過我的下半生......雖然我不喜歡威脅別人,但是我還是要警告你,如果你試圖找出我的下落,我會殺了你......我很高興,人們對我的作品如此感興趣。但是這一切似乎距離我十分遙遠。寫作對我而言,已經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了,現在我也已對此沒有感覺。我不會要回任何金錢,我也很樂意將所有財產留給你跟蘇菲。寫作曾經是我的宿疾,現在我終於得以痊癒。
范修的「宿疾」痊癒了,但「我」的惡夢才正要開始。現在壓力落回到「我」身上了。這真是范修的來信嗎?還是有人惡作劇?如果這封信確實來自范修,「我」該向蘇菲坦承一切嗎?蘇菲的反應將是如何?這其中隱藏了極大風險。故事中,「我」選擇隱瞞此事,和蘇菲繼續快樂的婚姻生活。然而范修真的希望就此人間蒸發嗎?果真如此,那麼何必又多此一舉,寫封信來,將眾多未知的可能性加諸於「我」呢?范修這人超機車的,不是嗎?
伊格言分析,這正是〈禁鎖的房間〉的曖昧之處──范修內心深處禁鎖的房間,同時亦是「我」內心的禁鎖之地。一個秘密,無人知曉,無從解答,如同一墜入深淵的石塊般無聲無息;因為無論對於范修或「我」而言,理解他人和理解自己幾乎一樣困難。與此同時,文壇開始盛傳范修並無其人,是「我」假冒范修之名寫出了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故事急轉直下,出版商希望由「我」執筆范修的傳記,平息此一爭議。
而「我」接下了此一任務。這自找麻煩的程度和范修畫蛇添足的來信幾乎不相上下。我們只能如此猜測:或許「我」意圖藉由「撰寫傳記」此一儀式來「確認」范修的死亡?〈禁鎖的房間〉筆鋒幾經轉折,最終幾乎將這樣的舉止歸因於「恨」......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xOnE2CDhnk/hqdefault.jpg)
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老師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真如老師爭議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真如老師ptt、真如老師爭議、 ... 真如老師開示- 福智僧團為實現日常老和尚心願,真如老師在2020/10/11 正式宣布啟 ... ... <看更多>
真如老師爭議 在 真如老師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真如老師爭議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真如老師ptt、真如老師爭議、 ... 真如老師開示- 福智僧團為實現日常老和尚心願,真如老師在2020/10/11 正式宣布啟 ... ... <看更多>
真如老師爭議 在 [討論] 福智爭議上電視:三立新聞追蹤報導- 看板Buddhism 的八卦
諸位好 有關福智金夢蓉的爭議已多年
上月終於見本因法師開戒律會議 本月由梵因法師將議題帶上電視了
福智金本人具中功第二把交椅(中國通緝犯) 還有中國班禪系統等邪教背景
且根據新聞報導涉嫌侵吞數十億的福智基金會財產
這不只是福智基金會的危機 更是台灣佛教界被滲透的重要警訊
經版主同意張貼相關新聞連結
希望大家能協助傳布 盡快將此女逐出僧團
20170805 [本因法師] 福智女上師(金女士)戒律問題座談會(完整檔)
https://youtu.be/-DIfdMCBu-Y
20170912 三立新聞 福智信徒在月稱光明寺的動土典禮抗議
https://youtu.be/wt-d93BE9O8
20170913 三立新聞 "真如老師"金夢蓉遭起底!來台接班卻遭指控是通緝犯?
https://youtu.be/CRLeWULdf4
20170914 三立新聞 治病為由色誘男僧 出家人同住豪宅
https://youtu.be/M9AXGXKcbRc
20170914 三立新聞 十萬福智人捐款 事業體觸角廣
https://vimeo.com/233928179
20170914 三立新聞 54新觀點
https://youtu.be/7euI_60d6nI
資深媒體人許聖梅、宗教學者江燦騰教授、財經專家賴憲政探討福智爭議。
現場連線的也有代表福智的如得法師和如偉法師。
20170915 08:48 三立新聞 梵音法師爆聖胎計畫向達賴喇嘛告狀
https://youtu.be/KXDoOAOoo50
了解更多可參考[福智新聞] (非福智“官”網)
福智接班人金女士企圖驅除達賴喇嘛與福智的師承關係 – 鳳山寺首任住持梵因法師
https://ladakh2017cn.wordpress.com/2017/08/12/mary-jin-gebis/
尊者達賴喇嘛法王與福智法師學員交流問答
https://ladakh2017cn.wordpress.com/2017/07/26/dalai-lama-q-a/
[節錄]
梵音法師:
那她來台灣,星雲大師都是禮遇她的態度,是為什麼呢?
因為星雲大師曾經在中國參加博鰲論壇的時候,那時候中共統戰部,跟星雲大師
講了一句話:「最近我們會有一個人過去見你。你要招待她。」所以星雲大師就
因為她是中共的人,接見她。這些事情後來都有證實的,星雲大師的弟子對星雲
大師的做法很不滿意,因為這是反常現象。然後他後來去查、去問,才知道背後
有這個因緣。
〔梵音法師問〕:
這時候,上師如果違背戒律時,我們可以離開她,甚至揭露她的不對嗎
〔達賴喇嘛答〕:
當然可以!將這種違背戒的罪行公諸於世。
在二十年前我們曾經舉辦一次西方的佛學的這些教授和老師,
以及西藏的喇嘛們,他們的行為非常不如法,我們怎麼辦?可
以不可以請法王您來主持公道?於是我就說了:如果他們連佛
陀親口說的話,都不重視的話,我講的話,對他們有什麼效應。
一定!你確定她不如法的話,一定要將真相公諸如世,必須要
讓世人知道。你如果不外乎佛陀親自所說的教言,至少要有慚
有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4.134.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05613797.A.E9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