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年代新聞張雅琴主播的仗義直言。
當然新聞片段,時間有限,只能擇要點來談。我們再補充一些吧!
台北鐵路地下化,1980年代就動工了,1700多億(而且是1980、1990年代的幣值!)的經費,完完全全是中央政府出錢。高雄鐵路地下化,遲至2009年動工,近一千億的經費,高雄市政府要分攤25%(左營到高雄段)到55%(高雄到鳳山段)!
大台北地區,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等流域的防洪計劃,早從1960年代就開始,在1990~2000年代達到高峰,一共花掉了1200億以上的經費(again,這很多是1990年代的幣值!)而高雄在國民黨長期執政下,尤其是馬英九時期,中央才補助了32億;民進黨阿扁、小英執政下,補助多一點,達到120億左右。別忘了,高雄市的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是超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的!
台北捷運一期路網,是政府整個土建與機電全部蓋好,再以「一元」的象徵性租金,轉移給北捷公司營運。而高雄捷運,則是吳敦義晚期搞了個四不像的BOT案,機電設備要高捷公司自行出資與自負盈虧,光是利息和折舊加起來就令人喘不過氣。北捷的賺錢神話,和高捷的賠錢問題,就是這麼來的。一直到陳菊任內,指派主計專家郝建生去高捷當董事長,高市府買斷機電設備、高捷重整債務,才讓高捷轉虧為盈。說起來,也不過是跟北捷回到同一個起跑線而已。
馬英九任內,新北市民營的八仙樂園發生塵爆,行政院立刻動用第二預備金幫新北市府善後(當時市長是朱立倫)。高雄的公有石化管線,在吳敦義任內施工不當,致使二十年後發生氣爆;而行政院的反應是袖手旁觀,尤其是江宜樺「不立專法、不編列特別預算、不設立專責機構」的「三不主義」,讓高雄人寒透了心。
直轄市健保費爭議,馬英九為台北郝龍斌編列專案補助344億元,高雄(縣市合併後)卻只拿到59億,是台北的六分之一,其它都要高雄市政府自己想辦法。
更不要說,台北跟高雄(尤其是縣市合併後的高雄),天生條件就不一樣。台北的面積小,一大半更是低度開放的山地;高雄的面積大,是台北加新北的總和還要多出三分之一。而且高雄上到玉山下到台灣海峽,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都高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年預算卻還比台北市單獨還少。更何況,高雄是重工業之都,污染防治、交通整治,比起台北那是難上太多。
不是我們愛抱怨,實在是平平是直轄市,台北跟高雄的待遇怎麼差這麼多?以上苛扣的項目,林林總總加起來,再換算成今天的幣值,恐怕是三千億都不止。台北進行現代化的大眾運輸、都市規劃建設,已經四十年以上;高雄卻是近二十年才急起直追。而大高雄合併後,治理的面積與難度,更不是台北這種純粹都市化的首善之都可以相比的。
更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大建設時代」進入尾聲的2017、2018兩個年度,陳菊(和代理的許立明)市府都達到了收支兩平的財政目標。能夠在中央補助滿滿的台北市少花錢,這不算功夫;在中央爹不疼娘不愛的氣氛下,一邊做大建設,一邊逐漸把財政調整到兩平,這才是真功夫。
柯文哲很喜歡把「財政紀律」掛在嘴上。但是要比較財政紀律,也要起跑點差不多,才有比較的可能性。事實是,北、高兩市的起跑點,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硬要兩個城市湊起來,用柯文哲式去脈絡的標準,去比「財政紀律」,那個不叫精實廉能,而純粹只不過是「從台北看天下」的傲慢罷了。
柯文哲手上有雄厚的媒體資源,配合他去炒作各種去脈絡化的指控。套一句3Q陳柏惟說過的,柯文哲一句「陳菊負債3000億」,高雄人就解釋得要死,還解釋得不清楚。我說,就算解釋得清楚,也沒辦法透過主流媒體,讓大家聽懂。這社會上,願意花時間花心力去爬梳台灣「南北不均」的制度性不公現象的人,畢竟是少數。而跟著柯文哲的媒體操作起舞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所幸現在愈來愈多人看破了柯文哲的手腳,更有幸有雅琴姐仗義直言,幫花媽市長講了幾句公道話。
「台灣人不是笨,而是不知道。如果你知道,你就有義務去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盡可能花時間去爬梳這些脈絡,寫給大家看的初衷。
(圖片來源: 打馬悍將粉絲團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 - 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首次直轄市長罷免 五天後投票 二,罷韓衝投票率 號稱兩萬人上街 三,韓專心顧市政 冷處理叫陣挑釁 四,罷韓嗆聲 把高雄還給我們高雄人 五,愛高雄的都是高雄人 當然包括韓 六,尹立:韓奧步多...
「直轄市 市長 待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連勝文 Facebook
- 關於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觀點 Youtube
- 關於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iNEWS最新唯一基隆30幾萬市民沒納入直轄市謝國樑提"升格 ... 的評價
- 關於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直轄市長薪水、鄉長薪水、總統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直轄市長薪水、鄉長薪水、總統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總統薪水、台北副市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總統薪水、台北副市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感謝年代新聞張雅琴主播的仗義直言。
當然新聞片段,時間有限,只能擇要點來談。我們再補充一些吧!
台北鐵路地下化,1980年代就動工了,1700多億(而且是1980、1990年代的幣值!)的經費,完完全全是中央政府出錢。高雄鐵路地下化,遲至2009年動工,近一千億的經費,高雄市政府要分攤25%(左營到高雄段)到55%(高雄到鳳山段)!
大台北地區,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等流域的防洪計劃,早從1960年代就開始,在1990~2000年代達到高峰,一共花掉了1200億以上的經費(again,這很多是1990年代的幣值!)而高雄在國民黨長期執政下,尤其是馬英九時期,中央才補助了32億;民進黨阿扁、小英執政下,補助多一點,達到120億左右。別忘了,高雄市的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是超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的!
台北捷運一期路網,是政府整個土建與機電全部蓋好,再以「一元」的象徵性租金,轉移給北捷公司營運。而高雄捷運,則是吳敦義晚期搞了個四不像的BOT案,機電設備要高捷公司自行出資與自負盈虧,光是利息和折舊加起來就令人喘不過氣。北捷的賺錢神話,和高捷的賠錢問題,就是這麼來的。一直到陳菊任內,指派主計專家郝建生去高捷當董事長,高市府買斷機電設備、高捷重整債務,才讓高捷轉虧為盈。說起來,也不過是跟北捷回到同一個起跑線而已。
馬英九任內,新北市民營的八仙樂園發生塵爆,行政院立刻動用第二預備金幫新北市府善後(當時市長是朱立倫)。高雄的公有石化管線,在吳敦義任內施工不當,致使二十年後發生氣爆;而行政院的反應是袖手旁觀,尤其是江宜樺「不立專法、不編列特別預算、不設立專責機構」的「三不主義」,讓高雄人寒透了心。
直轄市健保費爭議,馬英九為台北郝龍斌編列專案補助344億元,高雄(縣市合併後)卻只拿到59億,是台北的六分之一,其它都要高雄市政府自己想辦法。
更不要說,台北跟高雄(尤其是縣市合併後的高雄),天生條件就不一樣。台北的面積小,一大半更是低度開放的山地;高雄的面積大,是台北加新北的總和還要多出三分之一。而且高雄上到玉山下到台灣海峽,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都高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年預算卻還比台北市單獨還少。更何況,高雄是重工業之都,污染防治、交通整治,比起台北那是難上太多。
不是我們愛抱怨,實在是平平是直轄市,台北跟高雄的待遇怎麼差這麼多?以上苛扣的項目,林林總總加起來,再換算成今天的幣值,恐怕是三千億都不止。台北進行現代化的大眾運輸、都市規劃建設,已經四十年以上;高雄卻是近二十年才急起直追。而大高雄合併後,治理的面積與難度,更不是台北這種純粹都市化的首善之都可以相比的。
更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大建設時代」進入尾聲的2017、2018兩個年度,陳菊(和代理的許立明)市府都達到了收支兩平的財政目標。能夠在中央補助滿滿的台北市少花錢,這不算功夫;在中央爹不疼娘不愛的氣氛下,一邊做大建設,一邊逐漸把財政調整到兩平,這才是真功夫。
柯文哲很喜歡把「財政紀律」掛在嘴上。但是要比較財政紀律,也要起跑點差不多,才有比較的可能性。事實是,北、高兩市的起跑點,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硬要兩個城市湊起來,用柯文哲式去脈絡的標準,去比「財政紀律」,那個不叫精實廉能,而純粹只不過是「從台北看天下」的傲慢罷了。
柯文哲手上有雄厚的媒體資源,配合他去炒作各種去脈絡化的指控。套一句3Q陳柏惟說過的,柯文哲一句「陳菊負債3000億」,高雄人就解釋得要死,還解釋得不清楚。我說,就算解釋得清楚,也沒辦法透過主流媒體,讓大家聽懂。這社會上,願意花時間花心力去爬梳台灣「南北不均」的制度性不公現象的人,畢竟是少數。而跟著柯文哲的媒體操作起舞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所幸現在愈來愈多人看破了柯文哲的手腳,更有幸有雅琴姐仗義直言,幫花媽市長講了幾句公道話。
「台灣人不是笨,而是不知道。如果你知道,你就有義務去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盡可能花時間去爬梳這些脈絡,寫給大家看的初衷。
(圖片來源: 打馬悍將粉絲團 )
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連勝文 Facebook 八卦
1773年12月16號,也就是盧秀燕市長會見美國駐華代表整整247年前,在美國波士頓發生了著名的茶黨事件(Boston Tea Party)。當時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北美洲人民,因為不滿宗主國對殖民地苛加重稅,同時特權允許英國東印度公司及其附屬的保皇黨,以優惠的條件,在北美殖民地當中販售來自中國的茶葉,故選擇在當晚於波士頓港口,摧毀所有東印度公司所運送的茶葉!此事件也成了美國日後獨立戰爭導火線之一!
如果連作為殖民地的人民,面對宗主國不合理的待遇,都會起身抗暴,那作為主權國家中華民國的民選直轄市長,面對美國駐華使節,直接表達不認同進口萊豬,這是愛國的表現,應該被表揚!但民進黨居然痛批盧市長這種努力保護市民健康的作法,打台灣人幫外國人出氣,這算那門子的「愛台灣,顧主權?」
為什麼民進黨表現得像是外國利益團體的台灣買辦,而非代表台灣人民的政府?這是不是一種付大哥保護費的概念?
而明年一月拜登上任後,將會以解決美國國內各種嚴重的內政問題為要務,台灣絕對不會是拜登優先關切對象。更何況拜登已經宣布了,在美國國內狀況沒改善前,不會再簽任何新的國際貿易協定,那民進黨以進口萊豬換取台美雙邊貿易協定的大內宣,豈不是被拜登狠狠戳破?
美國作為世界強權,做任何事情絕對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其他任何國家、任何組織都只是籌碼,而且你越是卑躬屈膝,老美的個性就越會吃定你!台灣的政界如果能夠多幾個像盧市長這種有骨氣的政治家,或許美國人還會多尊重我們一點!大家一起為盧市長加油吧!
盧秀燕
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 - 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首次直轄市長罷免 五天後投票
二,罷韓衝投票率 號稱兩萬人上街
三,韓專心顧市政 冷處理叫陣挑釁
四,罷韓嗆聲 把高雄還給我們高雄人
五,愛高雄的都是高雄人 當然包括韓
六,尹立:韓奧步多 威脅市民不投票
七,被扭曲栽贓抹黑 韓是奧步被害人
八,罷韓爆三招 做一任 下跪 假辭職
九,若這三招都沒出現 罷韓會道歉嗎
十,韓提停止執行 行政院訴願會駁回
第二段:
一,十分鐘記者會不給問 川普心虛?
二,取消港特殊待遇 何時實施沒人知
三,喜怒無常 川普又提Wuhan Virus
四,美退WHO? 轉移防疫不力焦點
五,美另立門戶 陳時中:爭取加入
六,陳佩琪:台灣示警世衛有點牽強
七,陳時中:無法強迫大家都看得懂
八,南韓疫情嚴重 生技產業同步發展
九,鄰拼試劑 我玩口罩 難怪國家退步
十,日首波鬆綁越泰澳紐 台又被丟包?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20-0601
好大的官威 蘇:我就是這樣的院長
狗吠火車2020-0601-258-1柯文哲五大
昔五大弊案痛批馬郝 柯不了了之
五大市場改建 柯財政紀律遭質疑
柯嗆還債530億 挖東牆補西牆?
爆料韓舉債400億 苦苓道歉了嗎
----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歡迎掃描QRCODE下載飛碟新APP
▶ Android https://reurl.cc/j78ZKm
▶ iOS https://reurl.cc/ZOG3LA

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直轄市長薪水、鄉長薪水、總統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我國直轄市長月薪比照部長級,每月約19萬元,若再加上年終獎金最高1.5個月,每年年薪合計約257萬元;副市長則比照政務次長級,月薪約16萬元,年薪合計約 ... ... <看更多>
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直轄市長薪水、鄉長薪水、總統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我國直轄市長月薪比照部長級,每月約19萬元,若再加上年終獎金最高1.5個月,每年年薪合計約257萬元;副市長則比照政務次長級,月薪約16萬元,年薪合計約 ... ... <看更多>
直轄市 市長 待遇 在 iNEWS最新唯一基隆30幾萬市民沒納入直轄市謝國樑提"升格 ... 的八卦
iNEWS 最正新聞直播https://youtu.be/CKjSm5ZeehE➲ 鄭知道了新頻道快訂閱https://reurl.cc/Mje4v➲王志郁+ 國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