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ian Fom
范俊奇《鏤空與浮雕》
推薦序
〈雲想衣裳花想容——從 Fabian Fom 到范俊奇〉
●Fabian Fom
我不太看臉書,偶然看,大概不會錯過兩個人的貼文,一個是 Fabian Fom ,一個是夏曼.藍波安。
夏曼.藍波安是目前華文寫作的作家裡我極感興趣的一位。他是蘭嶼達悟族,他使用不是母語的華文寫作。他的臉書記錄一個小小島嶼和海洋的生態,常常可以讓我反省自己族群的文化,以及對待其他族群的偏見。
藍波安的華文「很奇特」,要用一個非母語的文字書寫他的生活,他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組織和串連漢字。
藍波安的漢字詞彙和造句有時讓我覺得是錯誤的,或是不通順的。但是,正是那些「錯誤」和「不通順」傳達了我陌生的達悟族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態度。
讀藍波安的文字讓我不斷修正自己,包括我習以為常的漢字漢語。藍波安我讀了有二十年吧,也見過面,去過蘭嶼,是我尊敬的朋友。
Fabian Fom 是誰?我沒見過面,不知道他一絲一毫背景,他短短的臉書裡有又像詩句又像夢囈的句子,然後底下都加注一句「我不是張小嫻」。
為什麼「不是張小嫻」?
我對「Fom」這個拼音也猜測過,「馮」、「封」、「彭」,我承認對漢字拼音沒有辦法記憶,漢字拼音,不管用任何輸入法,都不等於漢字。
這個 Fabian Fom 讓我折騰了一段時間。
他的華文顯然有底子,他會講杜詩裡「陰陽割昏曉」那個「割」字,大為讚賞,顯然愛華文,愛漢字,愛現代詩。
所以他和藍波安不同。藍波安在用漢字對抗大漢族文化的霸勢。 Fabian Fom 應該在大漢族文化之中,卻又常常彷彿想要顚覆一下漢字的用法。
追蹤了「我不是張小嫻」一陣子, Fabian Fom 貼出了他在馬來西亞華文報紙的專欄文字「鏤空與浮雕」,寫張國榮,寫芙烈達.卡蘿,寫大衛.鮑伊,寫基努.李維,寫顧城,寫山本耀司,寫李安,寫許多我愛看的人物。上窮碧落下黃泉,許多活過死去的生命,被重新「鏤空」或「浮雕」,是演員,是詩人,是導演,是畫家,是服裝設計者,是歌手,是舞蹈者……,有些我熟悉,有些我不熟悉。
這個我仍然不確定他姓氏是「馮」、「封」、「彭」的馬來西亞華文書寫者,卻讓我想起二十餘年前一次檳城——芙蓉——馬六甲—新山八個華文高中的巡迴演講——「靑春.叛逆.流浪」。
當時去,是一個很浪漫的想法,因為聽說馬來西亞華文受壓抑,一位沈先生為此坐牢服刑,我就答應了那一趟旅行。年輕熱血沸騰的事,現在或許覺得過度沸騰得有點可笑了,然而的確有很多珍貴記憶,讓我念念不忘那次旅行。
我一直記得檳城海邊夜市,小攤子用南乳炒空心菜,熱騰騰的氣味,熱騰騰的油煙,收音機播放香港邵氏公司六○年代葛蘭唱的〈我要飛上靑天〉。
在芙蓉,高中生騎腳踏車載我去榴槤林裡用長支竹竿摘榴槤,夏日光影迷離,熱帶的風,熱帶的氣味,那些特別靑春單純的高中生的眉眼,歡笑著,或憂傷著,都沒緣由。
台北股市已衝上萬點,人慾橫流,然而芙蓉仍然是白襯衫卡其褲腳踏車,安安靜靜,彷彿讓我再一次經歷了我的六○年代,那個 Fabian 喜愛的「牯嶺街少年」的時代!
台北,吉隆坡,香港,新加坡,上海,先先後後,不同地區的華人發展了不同的華文文化。
台北在六○至七○年間達到高峰,傳統的底子,現代世界視野,農業自然的樸素,初嘗工商業的城市情懷,一切恰到好處,文化的花季其實也有一定的生態吧。
我惦記著馬六甲路邊一家喪事裡親人們的披麻戴孝,焚燒的紙人紙馬樓台那樣逼肖現實,在燃燒的烈焰閃爍裡一寸一寸萎縮下去,魂魄化成一綹靑煙,去了無何有之鄉。一個從大華人文化出走的流浪族群,漂洋過海,可能好幾代了,猶在異地記得皇天后土,祖先化為靑煙,魂魄一綹一綹逝去,猶不敢怠慢分毫。
後來在臉書上因為一個漢字的用法結識了 Fabian Fom ,知道他跟檳城的關係,他說:「現在不一樣了。」說完沉默了。
他的沉默,我的沉默,也許是不同的近鄉情怯,都留著一點空間,有一天,或許可以在海邊夜市把酒言歡,說記憶裡南乳炒爆空心菜的焦香。
我們的鄉愁,有時像夏日午後榴槤林子裡少年眉眼間恍惚的光影迷離,那麼叫人眷戀,其實卻都不堪觸碰,「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維摩詰經》如是說。
我有一點懂了這個「不是張小嫻」的書寫者讓我迷戀的原因吧。
他書寫人,他迷戀人的繁華與荒涼,他或許愛文學,然而更多時候他眩惑演藝娛樂的銀光燈的熠燿輝煌,更多時候他迷戀時尙伸展台上充滿魅惑又造作的身體,文學,藝術,是不是也像時尙舞台?芙烈達.卡蘿創造了她的生命時尙,草間彌生,即使這樣被商業包裝,也成「時尙」,然而,張國榮,這麼文學,連死亡都像一句詩。
碧娜.鮑許,走到哪裡都是時尙中的時尙,然而很少人用這樣的方式寫碧娜,寫她在時尙中的位置。
「鏤空」是雕鑿到靈魂的底層了嗎?浮光掠影,我們也許眞是在「浮雕」裡看到生命的凹凹凸凸,只是不平,像李後主囚居北方,總是睡不著,寫了一句「起坐不能平」。起來也不是,坐下也不是,好像比現代詩還現代詩。
「鏤空與浮雕」不是只寫表象的風風火火,作者關心創造的生命,梵谷,芙烈達.卡蘿,碧娜.鮑許,梁朝偉,梅艷芳,基努.李維,他讓他們一起在伸展台上亮相,我喜歡書裡像寫詩人般寫時尙的保羅.史密斯,亞歷山大.麥昆,我也喜歡書裡像寫時尙一般寫芙烈達.卡蘿,碧娜.鮑許,是的,生命就是伸展台,怎麼走,都必須是眞正的自己,眞正的自己才是時尙。
三十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分領了二十世紀前後百年風騷,大概很少一本書把這些人放在一起,朴樹和草間彌生,阿城和安藤忠雄,服裝設計和詩人,又加進一個什麼書都不會特別專心去寫的許廣平,很多文靑大概會問:「誰?誰是許廣平?」「魯迅的太太。」回答的人自信滿滿,但是,說了等於沒有說,那是看了會使人心痛的一篇,希望出書時留著許廣平的照片。
●范俊奇
Fabian——他終於吿訴我他叫「范俊奇」——果然不是張小嫻,我對了,漢字出來,人就有了形貌,好一個范俊奇,不是馮,也不是封。
曾經好幾次在吉隆坡評審「花踪」文學獎,我不記得有一個「范俊奇」,如果有,應該會眼睛一亮吧。
當年在「花踪」共事的朋友,退休了,幾乎隱居,只在偏鄉幫助弱勢者生活,那是七○成長一代的自負與宿命,誰叫我們聽了那麼多 Bob Dylan 。
時代不一樣了,馬來西亞一定也要有二十一世紀自己的書寫,自己時代的聲音吧。
范俊奇,雖然未見面,卻覺得很熟,他寫許廣平,讓我心痛,是有「人」的關心的,年輕,卻有夠老的靈魂。
和藍波安一樣,范俊奇其實也在漢字的邊緣,用邊疆的方式書寫漢字,像是顚覆,像是叛逆,會不會也可以是漢字最好的新陳代謝?像李白,帶著家族從中亞一路走來的異族記憶,胸懷開闊,用漢字都用得不一樣,沒有拘謹,沒有酸氣,沒有溫良恭儉讓,才讓漢字在那驚人的時代開了驚人的花。
「雲想衣裳花想容」,這麼佻達,這麼顧影自戀,這麼為美癡迷,「鏤空與浮雕」,投影在異域的漢字與華文,背離正統文學,敢於偏離正道,也許才眞正走上時代絢麗多彩多姿的伸展台吧。
蔣勳
旅次倫敦寫於二○二○年驚蟄後一日
_____
范俊奇《鏤空與浮雕》
2020 年 11 月 5 日,出版上市
博客來:https://bit.ly/35Rumws
MOMO:https://bit.ly/3mPbW6K
金石堂:https://bit.ly/3jTr5Sz
誠品:https://bit.ly/385YuXZ
讀冊:https://bit.ly/2JvDXBQ
各獨立書店:fribooker.wordpress.com/bookstore/
目白麥昆死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傳染病中心主任佛奇,也是此次對抗疫情的英雄人物接受CNN主播Jake Tapper訪問:「如果一開始我們就關停所有設施,境況可能有所不同。」但他說,做全面關停的決定很複雜。之後,川普轉貼了共和黨前眾議員參選人DeAnna Lorraine的推文,推文最後寫著:該是#開除佛奇的時候了(Time to #FireFauci),引發川普要開除佛奇的猜測。當川普被記者追問這則推文是,川普說:我不想幫安東尼(佛奇)回應些什麼,我喜歡他,今天我走進來就聽你們說我要開除他,我沒有要開除他,我覺得他是個很棒的人。另一方面,紐約禁足令延長:川普發佈一份使美國重新開放的聯邦指導方針。他告訴各州州長,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可以在5月1日或更早的時候重啟經濟和社會生活。不過紐約、洛杉磯、華府都已經表明,目前實施的禁足令將延長實施到5月15日。紐約州長古莫說:5月15日之後會怎麼樣,我也不知道,到時候我們會看數據怎樣再決定。】
{內文}
(美國總統/川普)
我不想幫安東尼(佛奇)回應些什麼,我喜歡他,今天我走進來,就聽你們說我要開除他,我沒有要開除他,我覺得他是個很棒的人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謝謝總統先生
佛奇(Anthony Fauci)博士是川普新冠疫情特別工作組中,最德高望重的成員,他曾參與過多場對抗疫情任務,歷經美國六任總統,現在卻身陷一場政治大戲之中。川普轉貼了共和黨前眾議員參選人DeAnna Lorraine的推文,推文最後寫著 "該是#開除佛奇(#FireFauci)的時候了",就在川普轉貼推文前幾個小時,這位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接受CNN主播Jake Tapper訪問,說"如果更早一點在美國實施禁足令","能夠救更多人命"。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從邏輯上講,要是能較早發布疏緩措施,或許可以挽救更多生命,基本上沒人會否定這樣的講法
川普同時還反擊《紐約時報》一篇調查報導,裡頭鉅細靡遺的對比出,川普是如何忽視新冠疫情警告一錯再錯。《紐約時報》報導稱,曾有美國高層官員催促川普,早日發布國民隔開社交距離,而且是很早之前,佛奇本人在CNN節目State of the Union裡證實這個說法。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衛生官員只能從「純衛生角度」提建議,通常建議會被會採納,有時不會,但是事實已經如此,木已成舟
佛奇與川普的關係,一直被放在顯微鏡下檢視。
(美國總統/川普)
(那則推特上寫#開除佛奇耶),(您為何要...),我只是轉推了某人的推文,就這樣,他寫了開除,那根本不重要
雖然川普多次公開讚賞佛奇,據說他經常私下抱怨,佛奇常常公開反駁他,有些時候,還不讓他回答問題。佛奇曾承認,不是所有川普發表的聲明都是正確的,也不是所有的聲明都聽取他的建議。佛奇跟記者說,"我總不能跳到麥可風前","把總統推開吧"。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我當然十分樂觀
橫跨超過30年,佛奇一直是美國人心中最能將繁雜的科學問題,化繁為簡講解清楚的人,他從不害怕向官員,向人民說實話。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我服務過6位美國總統,我只會說在科學佐證下的事實,並以科學及證據提出政策建議
現在佛奇是新冠疫情裡,曝光率最高的醫療專家,他接受數以百計的電視及廣播訪問,佛奇這個傳染病研究專家的身份,是從1984年開始廣為人知,當時一個新的神秘感染病毒 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形成一個大流行危機,當時這位一切以事實說話的年青科學家,力排眾議,駁斥了社會的錯誤認知,說這個病毒只會感染男同性戀。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HIV病毒可以透過性關係,由女性傳給男性,也可以由男性傳給女性
當時佛奇向時任總統雷根建議,將HIV列為致命的病毒,不過幾年下來,雷根都拒絕了,即使美國已經有數千人喪命也無動於衷。
(新聞旁白)
直到2008年小布希總統認同他的貢獻,親授佛奇總統自由勳章,白宮特別工作組
至於2006年的禽流感疫情,佛奇也和一群科學家一同參與,預示一場全球性的大流行即將來臨。
(新聞旁白)
時間快轉到2016年的伊波拉危機,佛奇不只是在講台上發言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非常感謝各位醫生 護士的辛勞
他還披上他的白袍,擁抱被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患者,也是護士的Nina Pham。
(Walter Reed陸軍研究所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Nelson Michael)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佛奇身穿白袍搭著Nina Pham的肩膀,他說,"她不再是你或者是社區的威脅","她是個人","她不會害你感染伊波拉病毒"
即使在大家仍對新冠病毒不甚明瞭之際,佛奇早在幾個星期前就不斷的示警。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2020.1.31)
關於這個病毒我們所知道的是,就是我們對這個病毒所知太少
這一回,佛奇澄清了有關CNN的訪問,說他「用字不當」,佛奇還說,其實川普有聽進他的建議。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CNN主播問了我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假設性的問題有時候會讓人很難回答,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和免疫學家Deborah Birx博士向總統正式提議,在美國實行"封鎖",川普總統聽進去了
昆尼皮亞克大學4月民調顯示,78%民眾對佛奇的表現很滿意,至於川普總統的滿度度為46%。佛奇以前的下屬Margaret Hamburg博士這麼說他。
(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Margaret Hamburg)
現在正是我們需要佛奇的時候,我們需要他的遠見,我們需要他的活力,我們需要他的保證,對那些有幸和他一起共事的人而言,每個人都心存感激
因為危機,還沒有過去。新冠危機 尚未解除。自3月14日,紐約市出現第一起死亡病例,整整一個月的時候,紐約市死亡人數在4月14日突破一萬人。以這個速度,三天內因新冠肺炎而死的紐約人,是流感整年奪走的人數總合。
(紐約西奈山醫院急診室醫生/ Erik Blutinger)
這裡的狀況實在太誇張了,所有在走廊的人全都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這裡只剩下氧氣輸送的聲音
即使在這樣的黑暗時刻,前方仍現出一絲光明。雖然紐約州死亡人數突破一萬人,但是紐約申請進加護病房和插管人數,曲線出現下滑,新增住院人數也來到兩周來最低。
(紐約州長/古莫)
最壞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了,它會過去的,只要我們不要魯莽行事
為了保持病毒不擴散的現況,古莫州長15日下令所有紐約人,出門一律戴口罩。
(紐約州長/古莫)
要求民眾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或用布料遮住口鼻,只要是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地方,都要戴上口罩或遮住口鼻
我們詢問了紐約市長,為何在確診數字有下滑跡象的此時,又公布外出要戴口罩新措施。
(紐約市長/白思豪)
(這樣是否會讓紐約人對疫情感到困惑),呃 並不會。實際上,現在才是該加強防護措施的時候
白思豪市長甚至推出更嚴格的措施,紐約市將撤除所有市立泳池救生員,因為整個夏天市立泳池都不會開放,海灘也不會有救生員,因為估計今年不會有人山人海的泳客,在沙灘做日光浴。川普16日公布"重啟美國"的新指導方針,但交由各州州長自行決定是否復工。對此佛奇表示,在一切回歸正常之前,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在我們這些衛生專家心裡,首要也是唯一的考量,無論我們是醫生 科學家或公衛專家,我們心裡最首要也是唯一的考量,就是確保美國人民的安全與健康
紐約 洛杉磯 華府都已經表明,目前實施的禁足令將延長實施到5月15日。
(紐約州長/古莫)
5月15日之後會怎麼樣,我也不知道,到時候我們會看數據怎樣再決定
(紐約急診室護士/Michael Merritt)
這真的太煎熬了
Michael Merritt是紐約急診室護士,他接手的患者在到院幾小時內病逝,他有幾句話,想對那些急著復工的人說。
(紐約急診室護士/Michael Merritt)
聽到有些人因為停工被裁員陷入困境,我很為他們難過,但是我看到太多心碎的故事了,很痛苦 很傷心的事 每天都有,我實在不懂你們為何會想要...不等疫情過去就急著上班呢
在紐約,救護車的鳴笛聲從沒停止過。
(紐約消防隊特種救護員/Joshua Rodruguez)
我現在做的工作,和我原來的工作內容完全不一樣,我到了現場,發現一戶人家裡有3 4人都病倒了
然而對Joshua Rodruguez來說,現在最痛苦的是如何向家屬說實話,因為他心裡明白,有些人可能今天離開了以後,再也不可能回家了。
(紐約消防隊特種救護員/Joshua Rodruguez)
我們盡可能的安撫家屬,但是我們也不可以說謊,告訴他們 "一切都會沒事的","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會不會沒事",我只能對家屬說實話,讓他們知道,這或許是他們最後一次見到他了
這些生離死別,看著非常令人難受,但是卻在我們眼前不斷不斷的發生。
亞歷安娜是長島北岸大學醫院加護病房的護士,她的工作是拿著iPad,到院內病危的新冠患者旁,好讓他們能夠跟親人告別。
(長島北岸大學醫院ICU護士/亞歷安娜)
我負責幫她拿好iPad,幫忙扶著她的手,然後我眼淚就掉下來了,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我的防護面罩都起霧了,然後,我心裡想,天啊,我該怎樣面對,今後還對很多很多人做這樣的事呢?
她的其中一名患者在4月12日病逝。
(長島北岸大學醫院ICU護士/亞歷安娜)
我就握住他的手,放影片給他看,然後我哭了
紐約西奈山醫院修改了醫院政策,容許部分新冠患者家屬,可以來見最後一面。
(紐約西奈山醫院)
我們決定修改規章,讓那些已經沒有希望的患者,至少可以不要孤零零的死去
(新聞旁白)
在紐約,醫護人員依然沒有足夠的防護衣,因此紐約市政府向球隊請求,是否能提供雨衣,暫時充當手術服使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表示,全美國有9000多名醫護人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而且實際的數字還可能更多
(護士/Kennedy)
我們生命受到威脅,患者生命也受到威脅,我的家人生命也受到威脅,我去買東西的店家,店員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護士)
沒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你們也不用去搶什麼呼吸器了,因為會操作的人都死了
(紐約外科醫生/Cornelia Griggs)
我們不應該為了缺乏防護裝備,失去那麼多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他們只是上班過生活而已,這是不對的。我是不會投降的,無論如何,我們會堅守我的崗位,我會盡我所能救活更多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26vda7Fdlo
目白麥昆死亡 在 藍橘子 Facebook 八卦
故事是這樣的,人類一直都低估了豬豬,吃牠們、嘲笑牠們、說牠們又蠢又髒。
豬豬憤怒了,牠們再也無法忍受人類的傲慢!
1921年,其中一隻在肯雅的豬豬,決定跟魔鬼來一次交易!
肯雅豬豬以自己的性命,換來一個技能。
名為『非洲豬瘟』!
技能效果:
受豬瘟感染,七至十天的潛伏期。
致死率100%!有時候還沒病發豬就死了!
更恐怖是沒有疫苗可以控制它!
肯雅豬豬發動技能,向人類展開一次全球性的恐怖襲擊!
憑著這頭肯雅豬豬的努力,1957年正式散播到葡萄牙,並進一步漫延至西班牙和法國。
儘管人類立即對感染的豬豬進行撲殺,但豬豬們竊笑人類的愚蠢行為,因為豬瘟在急凍豬肉可活100天,冷凍豬肉可活1000天。
也就是說,你撲殺了活的豬豬,有豬瘟的豬肉還是會流傳到其他地方。
果然,隨後在2012年在烏克蘭、也傳到了俄羅斯,最近2018也傳到中國。
擁有魔王技能的豬豬,已經稱霸全球了!
可是白痴人類還不知道害怕,說:「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類!死的只是你們,我怕什麼啊!」
沒錯,人類不會感染非洲豬瘟,即使吃了有豬瘟的肉也不會染上非洲豬瘟而死亡。
但豬豬們竊笑,因為人類不知道豬豬的厲害。
人類們並不知道,即使你不吃豬!也不吃肉!也不能避開豬豬的控制範圍。
其實每一隻豬豬的各個部分除了會製成豬肉、肉乾、腸之外…185種日常產品也會用到豬豬!
使糖果更有咬勁、蛋糕、甜點、止痛藥、維生素,都需要用到『明膠』,它是由豬皮及牛骨膠原製成。
豬膠質能讓果汁、啤酒看起來更清澈。漆刷會用到豬毛…
人類每天用的洗髮水、乳霜、粉底、還有牙膏!…都有從豬骨脂中提取的脂肪酸成分。
所以,如果是不想殺生而成為素食者也難逃豬豬一劫!
雖然世界各地都在努力撲殺豬豬,但豬豬們還是在竊笑,因為人類太蠢了。
最近有一個人類國家叫台灣,他們發現中國旅客偷帶豬肉入境被重罰。
有人覺得太誇張,我只帶了點肉乾啊~我吃肉乾關你們屁事~
因為非洲豬瘟的傳播性很強,現在大部分豬豬飼料都由廚餘製成。因為豬豬很乖什麼都吃,所以也許會吃到你他媽吃剩的肉乾。
當人類接觸、運輸車載過有非洲豬瘟的豬豬,也會讓其他豬豬感染。
台灣人類之所以對這次的事件大為緊張,是因為20年前的『口蹄疫』。此病毒會令豬豬的口和蹄腐爛而死。
當年1997年,台灣是全世界第二大的豬豬出口國(第一是丹麥)。但爆發了口蹄疫後,就被完全封鎖豬肉輸出。
台灣人類也不敢再吃豬豬,於是很多豬農業面臨破產,經濟損失慘重。
而根據調查,第一隻爆發『口蹄疫』的豬豬,是在台灣新竹南寮的走私豬。
而這些死豬身上的病毒,與中國的病毒有99%吻合,所以懷疑走私豬來自中國。
重創了20年的今年,台灣終於嘗試「拔針作業」,也就是不在豬豬身上注射疫苗,只要再撐一年都沒有發現『口蹄疫』,台灣就能重新賣出豬豬了!
所以,近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台灣是拚了命去禁止啊!
豬豬們的戰爭,從1921年到現在仍在進行中…
目前仍未會感染人類,但不滅掉豬瘟的話,就看看是病毒先異變,還是人類先變豬豬了。
.
(故事結束,題外話)
那些說肉食者是殺人犯,希望全世界所有人都吃素的人。剛才也提到有很多日常製品來自動物,此外畜牧業會因此而倒閉,土地也不能立即轉換成種植農作品。
所以一旦全人類吃素,全球都會爆發失業危機,經濟崩潰。就算過了很多年,農業終於能適應了,為應付全球需求,就需要大量的土地來種植,農夫也需要殺死許多的昆蟲、鳥類以保護收成。
所以「不想殺死動物所以吃素」這觀念有點自相矛盾。
當然,我絕不支持濫殺與虐殺!但絕不存在吃素是好,吃肉就是壞的觀念。
現在地球面臨的問題,就是我們食肉過量。所以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要濫用,每餐吃少30%的肉,多吃30%的菜,不管對自身、對地球有益處。
(辯論魔人或許會問:為何吃豬牛羊不吃貓狗,有興趣我下次再說自己的見解…)
事源因為我在街市聽到有人對著豬肉攤販說:「哈哈~現在非洲豬瘟,吃肉的人活該!」我覺得有必要讓大家瞭解發生什麼事。
所以今晚沒有阿公,都是這個人的錯!
*****
《匿名告密》
《漂黑》
《殺:黑白灰世界》
《殺2:眼球爭奪戰》
現正發售!
網購Link:https://welcomeback.boutir.com/
取貨方式:香港、國外郵寄/順豐
**有問題可inbox我,我是很有善的客服,親**
《匿名告密》故事簡介:
最恐怖的不是揭露了人類的邪惡本性,
而是很多人覺得這樣才正常。
十年前的「匿名告密」事件,正展露了人性本惡。
因班會費失竊,老師決定進行匿名告密,
那些告密紙條充滿了人類濃縮的惡意。
某某有師生戀,某某一直欺凌同學,
某某在生物室做愛…
誰偷了班會費已經不重要了。
邪惡的核心,就是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