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早取得疫苗的國家之一
政府紓困滿意度高達七成
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防疫💉】
新加坡為全球防疫排名第二名,
目前全體疫苗接種率約30%
(第一名的紐西蘭接種率5%左右)
新加坡不僅是東南亞第一個施打新冠疫苗的國家;在全球也是最早取得疫苗的國家之一
(去年12月就開始施打BNT,預計在今年第三季 將有足夠疫苗為全國所有人口施打)
🔸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1️⃣啟動早
去年3月底,新加坡爆發移工宿舍感染
短短一周近2萬人被隔離,每天確診數屢創新高,一度日增1400例
#因此新加坡於去年4月便開始佈局疫苗採購
2️⃣成立「疫苗專家小組」
不同於台灣,所有防疫工作全部集中在指揮官陳時中手上
新加坡為疫苗採購成立了 #專責小組
其團隊目標為「只要疫苗有效、而且可以用,新加坡必須馬上拿的到貨。」
3️⃣肯賭砸大錢,先下訂金再說
#新加坡疫苗專家小組在成立後2個月後
#就完成第一筆疫苗採購
(當時莫德納疫苗才剛進入人體試驗
而新加坡採用的方式是 隨疫苗試驗進展分段付錢,若試驗的結果不如預期 預付的款項也無法拿回)
其後 專家小組也針對40多家國際藥廠的疫苗進行篩選,無論是傳統的病毒疫苗 或是新研發的mRNA疫苗 都在候選名單內
一旦疫苗被列入清單,就會預付藥廠部分款項。
4️⃣找對窗口挑疫苗
人口是新加坡4倍的台灣,採購疫苗預算是115億,#而新加坡的疫苗預算則高達209億台幣,採購品牌包括輝瑞BNT、莫德納及科興
新加坡動用國家和企業資源
協助專家小組找到可以和藥廠進行對話的人脈「只要找對了窗口,就會有成交的機會」
5️⃣破除官僚體制採購流程
新加坡的專家小組從議約到政府核准使用授權等流程 皆大幅縮短時間
以簽署協定來說
過去新加坡政府的流程至少需要2周
#現在1天內就可以搞定!
【紓困💲】
新加坡的《早報》與銀行、諮詢公司合作
針對千家營業額在2000萬星幣以下的小企業進行調查,
結果顯示 #新加坡約七成的小型企業對政府紓困措施感到滿意
(遠高於東協各國平均值58%)
🔸新加坡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透過薪資補貼確保勞工不失業
薪資補貼時間範圍為4至7個月
幅度約為薪資的10%至50%
(另外還推出10億星幣的招工獎勵計劃,鼓勵企業招募員工、聘用40歲以上的人員可以得到更多補貼。)
對於失業者,新加坡政府也從去年10月起開放受到影響民眾申請補助
▪️所有21歲以上的新加坡國民可收到600元(約1.2萬台幣)的補助,
且不用申請就能直接轉帳;
21歲以上的「永久居民」或「長期簽證者」 還可以透過轉帳或支票獲得300元(約6300元台幣)的補助;
21歲以下的兒童,其兒童發展帳戶(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
也會收到200元(約4千台幣)的補助
▪️貸款、保險付款期限展延
放寬個人房貸分期付款時間
可將卡債轉為利率上限8%的定期貸款
也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延後支付人壽和保健保險,最多6個月
▪️疫情期間商場關閉 政府撥款1億(約21億台幣)補助租戶 (包括大型商場凱德集團、豐樹商業信託、星獅地產等)
符合資格的房地產商也不用繳交房地產稅
▪️新加坡政府今年從年度預算中撥出110億元(約2300億台幣)其中48億將用於公共安全政策以及社會活動重啟;
旅遊、航空業的薪資補助將會延長6個月,4月至6月期間有30%的補助;零售業、藝術與文化、餐影業等產業可接受10%的工資補助
▪️新加坡為鼓勵企業雇用員工
只要僱用本地人 #政府就會補助12個月的工資;身障者或是更生人 甚至可以獲得18個月的補助 (力拼達到20萬位公民受僱、
新增3.5萬個培訓機會或工作機會的目標)
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還可以透過評估近三年的營收狀況,減免不同程度的稅金,有助於改善企業因為疫情而變得脆弱的現金流
▪️對於收入不穩的家庭,新加坡政府也撥出9億元(約189億台幣)給予支持
每戶可獲得100元(約2000台幣)的消費券,用於購買生活用品
低收入戶能額外獲得200元(約4000台幣)的特別補助
符合補助資格的家庭,於4月、7月,更會收到額外500元(約1萬台幣)的消費補助券
或120至200元(約2500至4千台幣)的水電費回扣
從新加坡的防疫到紓困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極高效率的政府
替人民快速解決疫情帶來的各種問題
本來與之齊名的防疫資優生台灣
如今已難以望其項背😰
但是 亡羊補牢 猶未晚也
蔡政府若能真正把台灣人民放在心上
真正去感受、理解人民的痛苦與驚慌
換心態、換腦袋
並謙虛參考其他優秀國家的經驗
放下心中的政治及那些不需要的盤算
政府與人民一同齊心
最後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的戰爭!
#換心態
#換腦袋
#謙虛參考他國經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以房養老制度」,質詢內政部與金管會。原規劃五年僅限獨居老人可申請,並有100人的上限,林佳龍在委員會提出應改成三年,2016以前人數要從100 增加到至少一千人,並提案通過放寬申請條件65歲以上國民,不論獨居(含夫妻合住)與否,只要已還清房貸,當所有權...
目標三年保險計劃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夜.語錄·兒時情景》
* 一個人到世界上來,來做什麼?
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木心《文學回憶錄》
* 時間以同樣的方式流經每一個人,而每個人卻以不同的方式度過時間。—-川端康成
* 如果我們一同被人夢見,那便是我們的相逢。—-茨維塔耶娃
* 老年的光陰不是水平的激流,而是無底的地下蓄水池,記憶就從那裡排走了。
---馬奎茲《霍亂時期的愛情》
*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胡適《夢與詩》
* 寂寞是一種清福,我在小小的書齋裏,焚一爐香,裊裊的一縷煙線筆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頂棚,好象屋裡的空氣是絕對的靜止,我的呼吸都沒攪動出一絲的波瀾似的。—-梁實秋
* 【TED:寶寶,這就是地球,你將度過一生的地方】你怎樣向一個新生兒解釋,成為一名21世紀的地球居民會是怎樣的體驗?視覺藝術家Oliver Jeffers把他的答案寫成了給兒子的一封信,用詩意的語言以及原創的插圖和動畫,講述生存的智慧和生命的多樣性。
https://m.youtube.com/watch?v=zpn6MCmoK0g
中文字幕:http://t.cn/A62ypRom
* 葉散的時候,你明白歡聚。花謝的時候,你明白青春。——張小嫻
* 碰到任何困難都要趕快往前走,不要欣賞那個讓你摔倒的那個坑。—-黃永玉
* 邱吉爾在南非被當地反抗份子布爾人活逮入獄,原本他看到的,是監獄裡頭的黑暗面:英國戰俘彼此互鬥、出賣, 因為每一次出賣都可能給他們換來好一點點的待遇。
可是當他一轉念, 決定要越獄,就發現每一天太陽升起都是一次機會,不再需要專注那些人性的黑暗面。
邱吉爾在九十歲死亡之前,經常想起這一段往事,提醒自己。
從這次經歷中,他理解到,同樣的處境,只要看到的目標不一樣、腦海裡想的東西不一樣,整個人生就會大不相同。
他計劃越獄時,開始注意哪一個專門看守牢房的士兵最愛打瞌睡、打瞌睡的時間多長。那時他當然沒有手錶,他是用什麼方法計算時間呢?
據說邱吉爾是用雙腳踱步的時間來計算,例如:踱一百步是甲士兵打瞌睡的時間長度,乙士兵則是踱三百步,表示乙士兵打瞌睡的時間特別長。他覺得人是有慣性的,特別愛打瞌睡的人,就是給他逃獄機會的人。
有一天夜裡,他趁著長期觀察所熟悉的一名衛兵打瞌睡,從已觀察好的一處較寬的圍牆空隙逃了出去。那時候的邱吉爾長得滿帥的,也尚未發胖。所以,要越獄也不能太胖。本來有兩個同伴說好跟著他一起越獄,但那兩個同伴東怕西怕,希望身邊多帶些東西比較保險,邱吉爾兩手空空直往前衝,結果反而另外兩位前瞻顧後的同伴沒來得及逃出,慘遭處決。
年輕的邱吉爾於是一個人在茫然荒涼又陌生的土地上,望著天空的星星,分不出東南西北,謹慎且勇敢的往前行。
逃出監獄之後,當然還是在布耳人控制的地區,英軍在那裡已經被打敗了。他身邊沒有夥伴,身上沒有武器,也沒有地圖,沒有水,沒有糧食,什麼都沒有。他決定奔向鐵路,盤算著只要能搭上火車,就能快速通過布耳人的控制區,逃往葡萄牙人或是荷蘭人的殖民地。
問題是鐵路在哪裡?
邱吉爾的方法是趴在地上傾聽大地震動,幾回沒有動靜,他依舊不氣餒,繼續趴在地上仔細聽,終於找到了方向。就這樣在恍惚中走了十小時,沿途喝了許多河水,邱吉爾終於看到了鐵軌,然後等到了火車。他跳上一輛駛過的火車,藏在一堆裝過煤的空袋子下,用黑色的煤粉,把臉塗得亂七八糟,乍看好像是當地的黑人。
第二天黎明時分,他想了一下,決定下火車,因為擔心到了白天卸煤袋子時被發現。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邱吉爾既膽大又心細,這一路上對他來而言步步驚心也步步智取──怎麼讓自己活下來,一步不能錯。
當然,布耳人發現好不容易抓到的英國貴族不見後,簡直氣炸了,四處張貼高額懸賞的廣告,無論死活,只要抓到邱吉爾,賞金照付。
此時英國報刊也全面報導邱吉爾被俘並越獄的消息。雖然邱吉爾當時尚未從政,但他的家族實在太有名,而且他也寫了幾部作品,算是個有名氣的人。以下是幾則當時英國的報導內容:
*十二月十三日電,邱吉爾雖然巧妙越獄,但越過邊境可能性甚小。
*十二月十四日電,據報導,邱吉爾已在邊境火車站被逮捕。
*十二月十六日電,據報導,邱吉爾已在莫特維爾博文被捕。
*十二月十六日電,邱吉爾從普勒多利亞越獄後,人們擔心他不久就會再次被抓獲,果真如此的話,他應該已經被槍決了。
這是英國當地的報導,他媽媽也傷心欲絕,自己的兒子大概完了。實際上,邱吉爾並沒有再次被逮捕,他歷經艱辛,忍受飢餓,一直沿著鐵軌走,然後遇到一個英國人,在這個同胞的房子裡躲過布耳人的追捕。
一八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即英國倫敦已經正式發布他應該已被槍決的三天後,他逃到葡萄牙人控制的一個港口,在這裡走入英國領事館。
邱吉爾活著,安全了,當這個消息傳到英國後,他突然變成英國人的英雄。
這場南非奇遇最後給邱吉爾帶來的最重要資本,就是從政。他不再只是邱吉爾家族的貴族子弟、戰地記者、出版書籍的作家、文字很出色或尖銳的批評家。人們覺得他太了不起了,充滿英雄氣概,如虛構故事中的主角,他自己就是小說!
英國報刊不斷用邱吉爾的奇遇大作文章,把他如何逃出俘虜營的事情寫成一堆新聞,大肆渲染,而且杜撰一些繪聲繪影的細節──因為邱吉爾還沒回來,他們根本不知道他是怎麼逃的,只好亂寫一通!
但這個電影情節般的編撰事件就這樣讓邱吉爾聲譽倍增,成了戰地英雄。
自一八九九年十二月越獄,直到一九○○年的夏天,邱吉爾搭乘的船隻,終於回到倫敦。
邱吉爾在歷經半年的返鄉途中,又寫了一本書《南非歷險記》(My African Journey)。這本書敘述他自己的南非冒險經歷,也和他以前出的書一樣,分成上下兩大卷。對他來說,不到三年時間就出了六部著作, 這是他寫作的巔峰時期,也為他寫作的生涯暫時畫下圓滿的頓號。
這個時刻也快要到一九○一年了。英國雖然國家的GDP已經在一八九五年輸給了美國,可是在全球政治上還是擁有最大的影響力,但也開始走上由盛而衰的下坡路。在經濟上,是美國超越英國;在軍事上,英國正面對德國強而有力的挑戰。
在此情況下,邱吉爾的使命感促使他決定從政,這是他人生的一大十字路口。
在出版《南非歷險記》之後,他做出了選擇。—-陳文茜《文茜說世紀典範人物》
《文茜說世紀典範人物》本書所有版稅收入全部捐贈台灣國際音樂家協會
🎉🎉3月26日已正式出版上市
📝博客來 https://reurl.cc/WE8ydD
📝誠 品 https://reurl.cc/L0QVd4
📝金石堂 https://reurl.cc/e9Vn9Q
目標三年保險計劃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617新加坡聯合早報
*【調查:英格蘭Delta毒株感染率上升50%】
倫敦帝國學院領導的一項大型流行病研究顯示,自5月以來,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毒株的大規模傳播使英格蘭的感染率上升50%。路透社報導,英國政府表示,這項調查資料支援首相強森第四階段全面解封推遲到7月19日的決定,而唯一可抵制Delta毒株快速傳播的威脅,是加快疫苗接種計畫。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7-1157191
*【美國增加採購2億劑莫德納疫苗 並有採購加強針的選擇權】
莫德納生物技術公司表示,美國政府將增加購買2億劑該公司的冠病疫苗,並可能購買正在試驗的其他候選疫苗,包括加強針。該公司公告稱,新訂購的劑量使得美國政府訂購的莫德納疫苗總量達到5億劑;截至6月14日,已交付2.17億劑。莫德納生物技術公司表示,新訂購的劑量中1.1億劑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其餘將在明年第一季度交付。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6-1157041
*【泰國確診病例超過20萬起 首相巴育為疫苗不足道歉】
泰國冠病確診病例週二累計超過20萬起,曼谷多家醫院疫苗不夠而延後民眾接種時間,導致民怨四起,首相巴育週二對此致歉,願意負起全部責任。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6-1157033
*【打針送牛送雞送房 菲港印泰提供抽獎 鼓勵民眾接種疫苗】
為了提高冠病疫苗接種率,亞洲一些國家出奇招,以抽獎活動吸引民眾前去接種疫苗,而祭出的獎品五花八門,牲畜、帶薪假期甚至還有百萬元公寓等待贏取。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7-1157104
*【緬甸首次檢測到Delta等三變種病毒】
緬甸國防部屬下的國防服務醫療研究中心對11起感染變種毒株病例進行的實驗室檢測顯示,商業中心仰光發現一起變種毒株病例,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四起,南部城市丹老(Myeik)三起,西北部達武縣(Tamu)兩起,靠近印度邊界的卡萊鎮(Kalay)一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7-1157106
*【CureVac冠病疫苗有效性為47% 不符統計成功標準】
路透社報導,這家德國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進行試驗的志願者大約4萬名,其中包括134個冠病病例。CureVac公司拒絕透露有多少人注射了疫苗,或者有多少人接受了安慰劑。但是,首席技術官姆勒澤克週三在接受訪問時說,這些結果表明,該疫苗對老年人的效果不如年輕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7-1157185
*【學者:法研究表明該國去年初流行的冠病毒株與中國無關】
歐洲精準醫學平臺首席執行官、免疫學家鞠麗雅日前在接受《歐洲時報》採訪時說,法國實驗室去年的基因測序結果證明,2020年初在法國流行的冠狀病毒毒株與中國毫無關係。鞠麗雅介紹說,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曾於2020年4月報告該國冠病患者基因測序結果,該結果顯示法國的冠病疫情源自本土的、可能在2020年之前就流行的冠狀病毒毒株,其遺傳性狀與來自中國的輸入病例感染的病毒毒株相差甚遠。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6-1157044
*【研究:Regeneron抗體療法能將重症死亡率降低20%】
英國研究人員最新報告稱,美國知名藥廠再生元製藥(Regeneron)的冠病抗體治療用藥」REGEN-COV」,可將特定冠病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20%,為重症治療提供極具價值的療方。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6-1157040
*【泰國計畫在120天內全面開放迎接遊客】
泰國總理巴育16日發表電視講話說,為儘快恢復國內經濟與旅遊業,泰國將在120天內向遊客全面開放。巴育表示,一個多月來,泰國各地冠病疫苗接種工作有序進行,並有能力實現每月平均接種1000萬劑疫苗的目標,預計到今年10月,將為全國70%的人口、即5000萬人接種至少一劑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6-1157047
*【科學家:北冰洋正在消亡 變暖臨界點或已啟動】
史上最大北極考察隊的科學家警告稱,不可逆的全球變暖臨界點可能已經被啟動。大氣物理學家和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觀測計畫領隊雷克斯說:「當全球變暖嚴重加劇時,首先引爆的臨界點,就是北極夏季海冰的消失。這是雷區裡第一批地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6-1157038
*【悅榕集團:「普吉島沙箱」開放模式 可供亞洲國家借鑒】
新加坡的悅榕控股執行主席何光平表示,泰國重新開放普吉島的計畫,可讓亞洲其他國家借鑒,作為重開邊界歡迎遊客回流的模範。泰國準備在7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普吉島,已接種冠病疫苗而且來自非高風險國家的遊客,可入境普吉島並無須隔離。這項稱為「普吉島沙箱」的重啟旅遊業計畫,仍須等到島上70%居民接種了疫苗即達到群體免疫之後,方能啟動。目前該島人口接種率約為60%,遠高於僅5%的全國平均接種率。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7-1157107
*【加強版行管令導致菜價猛漲 金馬侖五區農業獲准復工】
馬來西亞蔬果與花卉重要產地金馬侖高原五個地區由於冠病疫情嚴重而實施加強版行動管制令(EMCO)後,菜價隨即猛漲四成。內閣已經批准這些EMCO地區民眾可以繼續農業活動,以舒緩蔬果花卉供不應求而漲價的情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7-1157103
*【馬來統治者:緊急狀態8月1日結束後不必延長】
馬來西亞的馬來統治者認為,目前的緊急狀態令在8月1日期滿後,沒必要繼續延長。統治者們也支持元首阿都拉的立場,認為政府應該儘快召開國會及州議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6-1157039
*【廣東又現本土確診 新增四例】
廣東全省昨天新增四例本土確診病例,均為廣州報告。據「健康廣東」微信公眾號報導,另外,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三例,均為深圳報告,兩例來自南非,一例來自賴索托。截至16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病毒確診病例2657例(境外輸入1101例)。目前在院218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7-1157176
*【香港部分疫苗接種中心冷清 接種率仍有提升空間】
香港各界不斷推出不同的冠病疫苗接種誘因,接種人數有所上升,但部分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仍顯冷清,顯示接種能力尚未充分利用。香港醫學界、教育界人士15日說,香港目前有能力提升接種率,未來需關注學生的接種需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6-1156791
*【研究:從50州採集血液顯示 冠病前年12月已在美出現】
美國政府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冠狀病毒早在2019年12月已在美國出現,比美國衛生部門於2020年1月21日通報全美第一起冠病確診病例,早了幾個星期。根據發表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的研究報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於2020年1月2日至3月18日期間,從全美50個州採集了2萬4000多人的血液樣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17-1157079
*【研究:五分一無症狀冠病患者 染疫後一個月出現長期後遺症】
研究人員發現,近五分之一無症狀的冠病患者在染疫一個月後,出現類似冠病的長期後遺症。女病人比男病人更可能在痊癒後出現長期後遺症,她們的年齡也相對年輕。由美國非營利組織FAIR Health進行的這項研究分析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間196萬美國人的保險索賠,這是歷來冠病長期後遺症所進行的最大規模研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17-1157082
*【普丁:拜普會具建設性 美俄大使將返駐國履職】
俄羅斯總統普丁表示,他與美國總統拜登的兩人首場面對面會談具有「建設性」。兩國首腦也達成共識,兩國大使將儘快返回駐在國繼續履職。普丁16日與拜登在瑞士日內瓦Villa La Grange舉行峰會,兩人會後未召開聯合記者會,而是各自舉行記者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7-1157177
*【拜登:普丁最不想發生新冷戰】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與俄國總統普丁舉行的首次峰會討論相當「正面」,但他也警告普丁,華府不容忍對美國民主的幹預,而普丁最不想要的事情是發生新冷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7-1157174
*【拜普會登場 相互摸底料關係難突破】
這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會見普丁,在兩國關係陷入低谷之際,兩位領導人意在設定對美俄雙邊關係的預期,彼此摸一摸底。不過,一般預料這一次峰會不會有突破性成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17-1157081
*【葉倫擔心美中在科技領域完全脫鉤】
美國財長葉倫16日稱,她預計美國會在一些領域與中國脫鉤,以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獲得保障,但她擔心美國會在科技領域與中國完全脫鉤。葉倫告訴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我們正在研究我們擁有的各種工具,以反擊與糾正損害我們(和我們的)國家安全,以及更廣的泛經濟利益的做法。」葉倫也說,「我會有點擔心在科技上完全脫鉤」,許多美國盟友也不願意大幅減少在中國的商業活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7-1157195
*【拜登提名的助理防長:保持「能打」的前沿軍力遏制中國】
被美國總統拜登提名擔任負責印太地區事務助理國防部長的Ely Ratner表示,美軍應在印太地區保持「作戰可靠」的態勢,以幫助遏止潛在的中國侵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7-1157189
*【拜登:和習近平彼此瞭解 但不是老朋友】
據路透社報導,拜登在日內瓦談及中國問題時說,中國正努力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對疫情負責的國家,但他對北京是否真的想努力瞭解冠病起源表示質疑。被問及是否會以「老朋友對老朋友」(old friend to old friend)的方式給習近平打電話,尋求中國同意世衛的溯源調查時,拜登回答說:「讓我們把事情說清楚。 我們很熟,我們不是老朋友。 這只是純粹的生意。(It’s just pure business)」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7-1157196
*【智庫:雙邊緊張關係 中國對歐投資創10年新低】
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對歐洲的投資創下10年來新低,而由於雙邊緊張局勢不斷加劇,投資下滑的趨勢可能在今年延續下去。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和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聯合報告指出,中國對英國和歐盟27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從2019年117億歐元下降到65億歐元,降幅達到45%。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7-1157190
*【美國發表國內反恐報告 籲加強審查社群媒體貼文】
美國白宮發表首份應對本土恐怖主義的國家戰略報告,提出加強審查社群媒體貼文,檢視有沒有外國機構與本土恐怖主義有聯繫,並確保本土恐怖分子不會混入政府及軍隊。美國總統拜登在聲明中指出,此戰略報告的目的,是要把政府對本土恐怖主義的分析和情報分享,改善並擴大到所有層級的執法機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17-1157084
*【美聯準會官員預計2023年末之前加息兩次】
美聯準會發佈的最新預測顯示,官員們預計2023年末之前將加息兩次。這比很多人設想的要快,同時他們還上調了未來三年的通脹率預測。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7-1157197
* 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週四說,其與北汽藍谷旗下ARCFOX極狐汽車聯合開發的共享無人車品牌「Apollo Moon」計劃在2023年車隊規模達到3000輛,為300萬乘客提供服務。
百度共享無人車擬2023年服務300萬乘客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7-115724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新加坡24家私人診所獲批施打科興疫苗,公眾反應踴躍,有診所表示希望在下週一(6月21日)前開始接受預約。
獲批施打科興的診所望在下週一前接受預約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617-115723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聯合國的一份政策簡報顯示,美國和中國之間單邊關稅行動造成的貿易衝擊,相當於受影響國家中全球價值鏈三至五年的增長。
聯合國:中美貿易戰致全球價值鏈損失三至五年增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7-115723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新加坡裕廊集團和新加坡蜆殼集團探討在實馬高島垃圾埋置場建設光伏場,一旦建成,將成為本地建在垃圾埋置場的最大型太陽能項目。
實馬高島擬建光伏場 或可成為本地最大太陽能項目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617-115723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五角大樓正考慮在太平洋地區設立一支永久性海軍特遣部隊,以對抗中國日益擴張的軍事實力。
消息:五角大樓考慮在太平洋設永久特遣部隊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7-115722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路透社報導日本政府最高發言人週四(17日)表示,日本的目標是在7月下旬左右推出疫苗護照。
日本計劃下月推出疫苗護照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7-115722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港警國安處拘捕壹傳媒五高層 涉違國安法】
消息人士透露,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今早(17日)逮捕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等五名壹傳媒和《蘋果日報》高層。香港警方在早上7時24分和8時07分通過港府新聞公報網站發佈新聞稿稱,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今早拘捕五名公司董事,包括四男一女,年齡介於47至63歲。他們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的「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警方也曾到被捕人士的住所進行搜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7-1157187
目標三年保險計劃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今(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以房養老制度」,質詢內政部與金管會。原規劃五年僅限獨居老人可申請,並有100人的上限,林佳龍在委員會提出應改成三年,2016以前人數要從100 增加到至少一千人,並提案通過放寬申請條件65歲以上國民,不論獨居(含夫妻合住)與否,只要已還清房貸,當所有權人同意時,均可加入此機制,但有子嗣者,需提出子嗣同意書,擴大規模辦理。
林佳龍指出內政部的「以房養老」政策規劃為德不卒,虛情假意,並有三大缺點,「限制多」、「試辦久」、「人數少」。林佳龍表示,好的政策應該更大膽地推動,高齡化少子化是一個趨勢,獨居或夫妻合住的老人必須自己負責後半生的情況越來越多,「以房養老」是少數得到社會支持、朝野樂觀的經濟安全與社會安全政策,但內政部的規劃方案卻完全無法因應社會的期待。
林佳龍質詢內政部曾中明次長,知不知道台灣有多少是有房子但無子嗣? 有多少有意願參加「以房養老」? 有子嗣亦有意願的又有多少?曾次長只回答出有房子無子嗣的約有11萬人。
林佳龍對內政部施行政策卻沒有做好調查大為不滿,「沒有資料,隔空抓藥」「好的政策人會越來越多,壞的政策連一萬人都沒有」。林佳龍提出願意住進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公寓、老人住宅或安養堂占1/3;65歲以上老人表示願意者兩成,其中65~69歲組老人願意比例較高。65歲以上老人獨居者為9%、與配偶同住者為19%,合計28%,約73萬人,以二成有意願的來算,可得約 15萬的獨居老人或配偶合住老人有意願住進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公寓或老人住宅,這就是目前以房養老的需求數據。
內政部目前以5年試辦總人數 至多100人僅限「單身」無繼承人,林佳龍批評,簡直是「務虛」,一點企圖心都沒有,「五年後,你們這些當官的都不知道在哪裡了? 」林佳龍問曾中明,「五年內次長你退休了嗎?」曾中明回「還沒? 」林佳龍再問「那你會不會升部長嗎?」曾中明竟然回答,「希望如此!」林佳龍批評內政部,政府又在做做樣子,交差了事,有如推動「平民銀行」、「食物銀行」及不動產證券化一樣,只在打高空或是打假球,導果為因、保守沒有因應社會需要,更遑論引導、帶動社會福利政策,根本無法真正讓具需求的年長者追求其晚年尊嚴社會安全的目標。
曾中明回答,這個是創新的措施,林佳龍不滿地說,全世界很多民主先進的國家都實施很久了。曾中明卻說,「在我們國家是新的,要做長期的評估」。林佳龍不滿的表示,五年100人,現在民主時代,還用五年來當一個試辦的期程,「曾次長,你還活在計劃經濟的時代嗎?」凱因斯說 「in the long run, we all dead 」,林佳龍立即在委員會提出應改成三年,2016以前人數要從100 增加到至少一千人。曾中明表示,看實施的狀況,會做滾動式修改。
林佳龍並且在委員會中提案並獲通過將「以房養老」的標準放寬、人數增加、示範時間縮短。提案通過放寬申請條件65歲以上國民,不論獨居(含夫妻合住)與否,只要已還清房貸,當所有權人同意時,均可加入此機制,但有子嗣者,需提出子嗣同意書,擴大規模辦理。
林佳龍表示,擴大規模後將需要導入一個好的保險機制以分散承做「反向房貸」機構的風險,屆時商品的風險控管將不是目前的社會司有能力解決的。林佳龍問社會司長簡慧娟,「司長,你有能力解決商品的風險控管嗎?」簡慧娟表示,在研商過程中,金管會都有提供意見。
林佳龍再問金管會,美國實施以房養老有那些配套措施?金管會回答,有保險機制的配套加入,細節不是這麼熟悉。林佳龍不滿表示,「有講等於沒講,一問三不知,這不是你的專業嗎?」林佳龍提出,美國的配套措施包含政府提供保險機制以彌補貸款額度超過年金總額與費用的損失,金融機構提供多元組合的年金發放方式,甚至將貸款方案以證券化的方式售出,以提高金融機構的流通性,使民眾對以房養老的需求日益殷切,並帶動良性循環。金管會表示,現在先以公益型的來試做,「等我們累積經驗後,再來改進。」林佳龍強烈表達不滿,全世界民主國家的社會安全體系實施那麼久,我們的政府還要慢慢累積經驗來研議?

目標三年保險計劃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10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bA-dciPW8EQ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推出環保新藍圖,訂下中長期減廢目標,自2012年起出任環境局長的黃錦星形容,除了垃圾徵費仍待立法會審議,過去7、8年當局提出的逾20項主要環保措施,要麼已經落實,要麼正在進行,「唔止做得七七八八,直情係加零一」;然而由人均廢物棄置量不跌反升,到固體廢物回收率長期偏低,各種各樣的數據,無不令人懷疑,香港環保減廢,這些年來究竟取得多少改善。環保減廢看成效,不能「有講當做了、有做當成功」,措施不到位,做到「加零一」也不過是門面工夫。政府上一份環保藍圖提出多項指標,迄今實現者寥寥,官員只叫公眾「向前看」,新藍圖勾勒的2035年綠色天地,外界哪有信心會成真。
蘋果頭條
作為控疫主要部門的衞生署事事慢半拍,近日疫情大幅放緩,才增聘人手處理各類流行病學追查等工作。但本報發現,其中7個合約期6個月至1年的調查員以至指揮官等職位,均只聘請退休警務人員,涵蓋職級下至警員上至高級警司,最高月薪達13.5萬元兼享15%約滿酬金。衞生署未有回覆各職位請人數目,但假設各職位只請一人,涉及薪酬開支已達4,275,880元。區議員質疑政府旨在逐步擴大警隊的公權力及影響力,若他日更多職位專請警察,抗疫就難有人權、自由可言。綜合警隊招聘網頁及消息人士提供資料,衞生署近日連開7個短期合約職位,招攬退休2年至5年的警務人員。
東方正論
司法保護傘庇漢奸,法治蒙污,好不容易等到年廿八,才來一次「洗邋遢」。黎智英保釋案,昨日終審法院判定律政司上訴得直,黎智英的保釋撤銷, 繼續扣押牢房,農曆新年要在赤柱一個人孤單度過,妻女淚灑庭上,可說應有此報,但這名大漢奸最終下場,仍然是未知之數,因為現存的司法制度,實在存在太多難以常理推斷的變數。黎智英官司纏身,被控欺詐及違反《港區國安法》,罪行嚴重,有潛逃及再犯案風險,裁判法院兩度拒絕其保釋,但高院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去年12月23日竟然批准黎以現金1,000萬元及多項條件獲得保釋,被指匪夷所思。
星島社論
萬眾期待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昨日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歐冠昇(Nicolas Aguzin)最終脫穎而出,成為首位擔任該職位的外籍人士,五月二十四日起生效,任期為三年。業界對外籍人士擔任行政總裁感到意外,擔心他不了解內地國情,與內地監管機構配合不佳,質疑較難與內地配合,無法真正做到背靠中國,面向世界。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希望了解清楚選擇他的理據。惟行政總裁遴選委員會成員、主席史美倫解釋,歐冠昇任職摩通期間熟悉內地情況,集團亦將成立特別小組以應對內地監管。
經濟社評
澳門特首賀一誠昨天牽頭打新冠疫苗,當地接種計劃的進度和保障,均把香港完全比下去。澳門上月已表示承擔兩劑疫苗連保險費成本約500元,前日再公布最高賠償達100萬元,相反港府至今仍沒法提供任何保障細節。新冠疫苗全屬緊急上市,副作用補償充分與否,勢主導民眾是否安心接種,左右抗疫成效,港府要從速反思官方應築起多大的安全網,不要再歎慢板。澳門上周六接獲10萬劑中國國藥疫苗,前天即接受預約,昨起為優先群組注射,賀一誠率先跟同僚打針示範,行動迅速。按照澳門替市民所購保險,身故或完全及永久傷殘者,最高可賠1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