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年,對我來說很不一樣。
過年前,我的爸媽正式簽字離婚了。
中間紛紛擾擾的過了好幾個月,但如果真的要算來,大概是紛紛擾擾過了30幾年。這次在離婚的過程中,我們見識到了專業的力量。
真正下定決心,是媽媽開完刀後。具體內容就不多說,離婚總是有各式各樣的累積後,只需要一根導火線便可以引爆。
結婚只要幾百塊就可以登記,多一點幾萬塊拿來辦婚宴,花的時間可長可短,如果登記可能一小時內就可以完成。但離婚就很不同了。
如果是兩方都有意願離婚,確實是簽字就可以。但如果是一方有意願,一方沒意願;或者是一方想要分財產,但一方只想要對方裸身離家,那就會進入訴訟。進入訴訟後,可以選擇要不要請律師。
前陣子跟朋友聊天,兩個人不約而同地說:「一定要請律師」。
專業的真的很貴,但很重要。
也是那時我才知道,原來離婚如果要加財產,法官工作繁忙,不是很喜歡處理這樣的案件,因此會拖很久。而且訴訟要繳交的行政費,會隨著要求的財產金額增減,幾萬塊跑不掉。
而如果是離婚跟財產分配分開來進行訴訟,速度會比較快。
因此,媽媽決定拆開來訴訟。
在準備訴訟資料時,我寫的書也被列為證據之一,倒是令我挺意外的。原來像我這種真實人生的書籍,也可以是一種證據。
在調解庭時,爸爸的姊妹跟著進去,這其實是違反規定的,但因為姑姑們太堅持,委員還是讓她們進去。但所謂吵架沒有好話,現場當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秉持著小孩不捲進父母紛爭,我們都沒有跟著去,只有律師跟著媽媽一起去。
沒有太多話,就確定了簽字離婚。但在財產處理上,爸爸並沒有想要讓媽媽拿到應有的婚後財產,姑姑們也加油添醋了許多。或許是這樣,導致最後法官無視姑姑們,只對著爸爸說:
「不是因為我是女性,所以才幫你老婆講話。你要想想,你可以在外面專心賺錢,是因為你老婆在家裡幫忙張羅、顧小孩、主持著全家大小事,做著手工跟你一起打拚。你今天要說他什麼都沒有做,錢都是你賺的,這句話就不對。你如果要繼續打官司,可以。但我手上有更多更緊急、更重要的事情,還有其他小孩的監護權要處理、有家暴案要處理,你的官司可能會拖五、六年。如果你覺得你賺的錢都不應該給你的老婆,那你就打(官司)吧。」
我想,爸爸著實上了一課,而姑姑們,我也希望他們一起上這一堂課。從小到大,我的家庭就是吵吵鬧鬧。不是開開心心的吵吵鬧鬧,而是從各種不同的地方,聽著不同人說著我媽的不是。曾經在出社會的某一個中秋節,我用著不流利的台語跟大家說:
「如果今天不做人身攻擊,你們說說我媽哪裡做得不好?」
現場靜默,沒有人說出任何一句話。
我看著現場所有的女性,覺得真是可笑。讓自己的親人家中吵鬧不休、挑撥著他人家庭關係,到底想要換來什麼?
讓我們小孩跟我爸都討厭我媽,到底想要什麼?
說我媽在家裡顧小孩做手工,沒有賺錢給家裡。說衣服都是洗衣機洗、飯是電鍋煮的,因此沒有資格分配財產,這樣說有道理嗎?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些話很像台詞,但確實從我的親戚口中說出來過,我一點也笑不出來,只覺得人生比戲還荒謬。
小時候我們害怕吃東西,因為胖就是應該被罵、被取笑、被打。我們也害怕生病,因為生病會被親人圍著說你沒用。這樣的童年,長大後一句「你爸還沒有長大」就想要草草帶過。甚至,還說我們都被洗腦,這些都是假的。
我又不是楚門,也不是李奧納多,沒有給我片酬憑什麼叫我當作這一切都演戲?連實習生都有錢了,我專業上陣還當我免費?
然而,其實我們都不在意,因為都過去了。
我們真正在意的是,這個社會所謂的公平正義,是不是真的有被實踐,性別平權是不是真的有被保障。
這次離婚,從律師到法官,都讓我看到了性別的公平正義逐漸被實踐著。是的,沒有事情是會自己完成的。
洗衣機可以洗衣服,是將女性從家中解脫出來。但洗衣機不會自己把衣服放進去,更不會自己晾,也不會自己摺進去房間。飯是電鍋煮的,但飯也不會自己進去,而且煮飯要技巧。
問問自己,會煮白飯嗎?就知道了。
我想起小時候有一次我媽帶我弟去住院,要我爸送飯給我吃。我爸壓根不記得我讀幾年幾班,那個中午,我什麼都沒得吃。是老師讓我吃了多出來的營養午餐。在我要準備讀大學時,我爸才赫然發現,我已經高三了,而不是國中生。
結婚是找一個人來互相溝通、彼此求共識,邊發生問題、邊解決問題來過一生的。我希望以後結婚可以變得困難,而離婚變得容易,讓在法律上弱勢的人,都可以勇於承認錯誤,然後重新出發。
最後,法律就是國家訂定的規矩,習俗多半只是道德綁架而已。離婚前後就跟同婚法通過前後一樣,對我們來說,爸爸還是爸爸,媽媽還是媽媽,不會變成雙親一雙親二。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
監護權重要嗎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2019.10.01社會局質詢
完整質詢影片|https://reurl.cc/rlQVdN
今天我針對社會局提出四項質詢重點,包括上會期就要求的改善社工薪資回捐問題及調查方式,檢討韓市長喊出的生育津貼加碼對提高生育率的成效評估、延續坐月子到宅服務政策並提供足夠量能、針對收出養家庭修正《高雄市公共托嬰中心收托作業原則》納入公共托育資格。
#全面稽查社工薪資回捐情形
上個會期我在社政部門質詢時要求社會局要針對一線社工薪資權益受損問題做全面性的稽查工作,也要求社會局要改善現行薪資回捐調查的方式。當時社會局有立下承諾,然而2019年共有96案委補助案,完成實地輔導查核僅13案,距離年底還有3個月,我要求局長應今年度結束之前做完一次全面性稽查工作,局長也 #承諾會完成稽查並提供完整的稽查報告。
#檢討生育津貼258
#預算應用在刀口上
韓市長提出明年先調高第1胎津貼為2萬元,後年調高第2胎到3萬元、第3胎起調為5萬元,第3年第2胎為每名5萬元、第3胎起調高為每名8萬元的生育津貼。然而今年生育津貼3億1百多萬,明年生育津貼增加為4億2千多萬,一年足足增加1億2千5百萬,這筆錢用在生育津貼上,能解決少子化問題嗎?
生育率低迷,絕不是因為生育津貼太少,更需要好的育兒環境。鳳山年約有2800名新生兒,一年0到2歲的托育需求累積將近5400人數,但鳳山托育中心收托人數最多只能容納80人。若用在公共托育家園建置上,一年可建設20至25家,300個孩子可受惠,甚至可以為8千位托育人員年度加薪5%,增加托育服務品質。
每一筆預算都必須花在刀口上,我請社會局提供「生育津貼提高評估經費負擔報告」,局長願意評估提高生育津貼後會提升多少生育率,以及財源和托育環境的評估。
#延續月嫂服務
今年5月許多準媽媽們和我陳情,廣受好評的「坐月子到宅服務」政策恐面臨轉型或停辦,甚至要求已經預約坐月子服務的準媽媽們,必須尋找替代方案。後來我了解後得知,原來是年度的名額已經在今年五月就額滿了,去年的服務人數為820人,今年則在五月的時候,就已經預約超過870人。
然而社會局卻預設生育津貼提高後,使用「坐月子到宅服務」的人數就會下降,罔顧準媽媽的權益,我認為完善良好的生育政策,才是願意生育更重要的誘因。「坐月子到宅服務」既然備受高雄市民肯定,就有延續的必要性,而不是臨盆前還得接到市府的電話,告訴他們無法預約,甚至是未來要停辦的消息。局長也承諾明年會 #保障1200位服務名額 ,服務也會持續下去。
#收養家庭納入公共托育資格
每年全台約有3000名的未婚和未成年小媽媽生下孩子,但是只有不到一成的孩子能夠成功安置。這些收出養的孩子,未來都是高雄的寶貝,他們的養父母也都是高雄的納稅人,但依照《高雄市公共托嬰中心收托作業原則》,這些孩子很難實際使用到高雄的托育資源,因沒有符合「兒童出生後即設籍本市」的資格。
大部分出生嬰兒,經過四個月的媒親,五個月大的時候簽訂「收養契約」後養父母可獲得孩子的監護權。但是正式進入收養家庭後,但卻要等待漫長的法院裁定,才能夠遷戶口入籍高雄。這個空窗期時間導致孩子達到收出養的資格時已經超過需要托育的時期。
因此我請局長針對收出養家庭研議《高雄市公共托嬰中心收托作業原則》的收托對象新增列第五項,讓這些孩子,也能夠和其他孩子站在相同的基準點上使用公共托育的服務,讓少數的權益也能被看見並獲得保障。
監護權重要嗎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2019.10.01社會局質詢
完整質詢影片|https://reurl.cc/rlQVdN
今天我針對社會局提出四項質詢重點,包括上會期就要求的改善社工薪資回捐問題及調查方式,檢討韓市長喊出的生育津貼加碼對提高生育率的成效評估、延續坐月子到宅服務政策並提供足夠量能、針對收出養家庭修正《高雄市公共托嬰中心收托作業原則》納入公共托育資格。
#全面稽查社工薪資回捐情形
上個會期我在社政部門質詢時要求社會局要針對一線社工薪資權益受損問題做全面性的稽查工作,也要求社會局要改善現行薪資回捐調查的方式。當時社會局有立下承諾,然而2019年共有96案委補助案,完成實地輔導查核僅13案,距離年底還有3個月,我要求局長應今年度結束之前做完一次全面性稽查工作,局長也 #承諾會完成稽查並提供完整的稽查報告。
#檢討生育津貼258
#預算應用在刀口上
韓市長提出明年先調高第1胎津貼為2萬元,後年調高第2胎到3萬元、第3胎起調為5萬元,第3年第2胎為每名5萬元、第3胎起調高為每名8萬元的生育津貼。然而今年生育津貼3億1百多萬,明年生育津貼增加為4億2千多萬,一年足足增加1億2千5百萬,這筆錢用在生育津貼上,能解決少子化問題嗎?
生育率低迷,絕不是因為生育津貼太少,更需要好的育兒環境。鳳山年約有2800名新生兒,一年0到2歲的托育需求累積將近5400人數,但鳳山托育中心收托人數最多只能容納80人。若用在公共托育家園建置上,一年可建設20至25家,300個孩子可受惠,甚至可以為8千位托育人員年度加薪5%,增加托育服務品質。
每一筆預算都必須花在刀口上,我請社會局提供「生育津貼提高評估經費負擔報告」,局長願意評估提高生育津貼後會提升多少生育率,以及財源和托育環境的評估。
#延續月嫂服務
今年5月許多準媽媽們和我陳情,廣受好評的「坐月子到宅服務」政策恐面臨轉型或停辦,甚至要求已經預約坐月子服務的準媽媽們,必須尋找替代方案。後來我了解後得知,原來是年度的名額已經在今年五月就額滿了,去年的服務人數為820人,今年則在五月的時候,就已經預約超過870人。
然而社會局卻預設生育津貼提高後,使用「坐月子到宅服務」的人數就會下降,罔顧準媽媽的權益,我認為完善良好的生育政策,才是願意生育更重要的誘因。「坐月子到宅服務」既然備受高雄市民肯定,就有延續的必要性,而不是臨盆前還得接到市府的電話,告訴他們無法預約,甚至是未來要停辦的消息。局長也承諾明年會 #保障1200位服務名額 ,服務也會持續下去。
#收養家庭納入公共托育資格
每年全台約有3000名的未婚和未成年小媽媽生下孩子,但是只有不到一成的孩子能夠成功安置。這些收出養的孩子,未來都是高雄的寶貝,他們的養父母也都是高雄的納稅人,但依照《高雄市公共托嬰中心收托作業原則》,這些孩子很難實際使用到高雄的托育資源,因沒有符合「兒童出生後即設籍本市」的資格。
大部分出生嬰兒,經過四個月的媒親,五個月大的時候簽訂「收養契約」後養父母可獲得孩子的監護權。但是正式進入收養家庭後,但卻要等待漫長的法院裁定,才能夠遷戶口入籍高雄。這個空窗期時間導致孩子達到收出養的資格時已經超過需要托育的時期。
因此我請局長針對收出養家庭研議《高雄市公共托嬰中心收托作業原則》的收托對象新增列第五項,讓這些孩子,也能夠和其他孩子站在相同的基準點上使用公共托育的服務,讓少數的權益也能被看見並獲得保障。
監護權重要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 8.21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僅剩最後"1"位名額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很多人很嚮往愛情,覺得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愛的人之後,就可以走入婚姻,然後我們貧瘠的想像力就只到這裡,沒想過,走入婚姻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總覺得很愛的偉大,一定可以船到橋頭自然直。
然後,一個不小心,就翻船、觸礁了。
這時候,我們就陷入掙扎,到底是要繼續忍耐,還是要離婚?
可能有些人會說,一定要試著努力挽回,不然這麼多年的感情很可惜,而小孩很無辜。但關係這種事情不是你一個人有意圖就可以的,電視上演的諮商效果都好快,談沒兩次,先生或太太就願意低下頭道歉,但真實是,可能談了半年,兩個人還是為了誰付出比較多,吵個沒完。
雙方都沒力氣了,相看兩討厭,越看越氣,於是又有人跳出來說,既然試過就好聚好散,好好道別,離婚吧!
可是要離,也沒這麼簡單,經濟問題、監護權問題,好多現實的狀況又會把人卡住。
於是夫妻關係,就變得很扭曲,既不想繼續相處,可是又分不開,非常非常的矛盾。
最近有一本書就在談這個狀況,書名叫「休婚」,是休息的休喔!
這本書挑戰了一般人對婚姻的想像,結婚就一定要住在一起?每天一定要見面嗎?
如果我們之間還有愛,可是太近的距離,只會把我們僅存的關心消耗殆盡,有沒有別的方法讓我們的關係可以維繫,彼此卻不要那麼痛苦呢?
於是作者和先生決定「休婚」,兩個人在婚姻關係中請假,他們分開來住,可是親職關係卻仍然繼續,而且也還是會定期見面,甚至一起出遊度假。
聽到這邊,你可能很困惑這跟分居有什麼不一樣?
作者給了一個很有趣的定義,他說分居是為了離婚,而做的準備,比較大的目標還是分開,只是為了確定自己不會後悔,或是逐漸適應回單身的生活,所以先分居。
但是休婚,不一樣,他不是為了離婚而做準備,他是為了彼此可以在一次好好再一起,而必須採取的中繼策略。
目的是希望有一天,雙方還是有可能再復合。因此,他們雙方都會努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和分居讓孩子漸漸習慣,將來只能跟其中一個人生活的模式不太一樣。
聽到這邊,你可能會很納悶,既然不要住在一起,那當初幹嘛要結婚?
其實這個問題反過來問也是可以的,是誰規定結婚就一定要住在一起?為什麼我們對婚姻的想像只有一種模式,就是一起擁有一個家,家裡面所有的人都要再一起,才是好。
如果你長大了,都會想離開爸媽,擁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為何夫妻就一定要綁在一起?
你搬出來住,難道就不愛你爸媽了嗎?他們在你心中的重要性就降低了嗎?
你可能又反駁,親子關係不一樣,又不能自己選爸媽,太太、丈夫是你自己選的,自己選的自己負責。
但如果連臍帶相連的愛,都會有想要獨立、分開的空間,更何況後天才在一起的伴侶呢?
其實很多時候,夫妻會一起住,出於經濟和現實因素,大過於愛情。
因為負擔不起兩份房貸,所以決定一起生活,省水電瓦斯;因為一個人照顧不了孩子,所以需要隊友支援。這些都是家存在的功能目的,但絕不是拿來定義一段關係完不完整的必要條件,好像沒有一起住,就註定是失敗或是奇怪的。
作者用休假的概念,來處理婚姻中的緊張期,聽起來很標新立異,但其實想想,你會發現這很符合人性。
當我們在工作上遇到低潮,我們會想要放假,出去旅行,不管你做的事情有多熱愛,一定會有你不喜歡或是覺得累的時候,這時候適度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度假完回來後,你會更有衝勁,會想要做更多事情。
度過瓶頸後,很可能會更愛你的工作。
可是為何放到關係,我們就不能有同樣的安全感,去相信兩個身心俱疲的伴侶,在得到足夠的休息後,會願意再回頭重新看見對方身上的美好,就如同當初相戀一樣。
為何我們很容易把分開、休息,直覺聯想到拋棄、分手,這中間會不會是我們對自己的不自信和恐懼,擔心自己外面的人更好,對方就會離開,所以必須牢牢把對方留在身邊,才是好的,才可能有重燃愛意的機會,不然就沒了,消失了。
我們對關係的不信任,很可能是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懷疑。
很推薦你可以去書店找一下這本書來讀,作者並不會直接告訴你,怎麼做才是好,但他把自己的親身經驗分享出來,示範一種新的可能性,也刺激我們對關係有更多思考。
所以,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嘉玲。
如果你在關係中,也很想好好釐清自己的渴望、需要,你想要更了解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很鼓勵你可以購買我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讓你的生活只留下對的人」,這門課並不是直接告訴你相處不來就分手、就不要往來,而是幫助你在心裡拉出一個空間,給自己一個休假喘息的機會,好好釐清自己對關係的期待,為何有些事情特別容易讓你生氣,你到底在氣什麼?如果你還想要維繫關係,可以怎麼表達,讓對方知道,讓關係有機會靠近。期盼在透過線上課程,能夠幫助你更了解自己。
最後,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監護權重要嗎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評價
『大律師小學堂』播出時間:每週四晚上8:00,敬請訂閱影響力
【離婚後孩子要跟我姓!有這麼簡單嗎?】
本集簡介:當父母離婚時,孩子的親權歸屬問題相當重要,因為會影響到孩子接下來的人生…
但如果,獲判親權的一方沒有妥善照顧好孩子,另一方是否可以要求改定親權呢?
快來聽聽今晚吳存富律師專業的講解吧!
➡ 線上追回欠款,又快又方便!請到:https://1890.tw/bill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大律師小學堂:http://seepower.tv/author/guest_03/
關於吳存富:
吳存富目前為可道法律事務所的主持律師,經常在臉書粉絲專頁「不動產律師貼心話」上分享有關不動產的法律知識,保障民眾買賣房屋的權益。此外,吳存富也多次在News98 九八新聞台 【午後靜話題】節目中分享各種法律知識的經驗,更著有《別讓買房變成你的惡夢》、《別讓離婚拖垮你的人生》兩本著作。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

監護權重要嗎 在 斜槓主婦律師娘 Youtube 的評價
「雖然法院已經裁定我可以看小孩的時間,對方還是不讓我看小孩,律師說我可以聲請強制執行,可是對方還是屢次不履行,我還能怎麼辦呢?」
離婚後看不到小孩,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痛,也難怪有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幸福不願意下定決心離婚,真的,事務所處理過這麼多離婚及親權的案子,有時候離婚才是問題複雜的開始。
那麼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離婚後,不是主要照顧者的一方,被阻饒探視的話,可以怎麼主張權利呢?
首先,你可以向家事法庭聲請會面交往的裁定。
會面交往,就是所謂的探視權。一般來說,法院最常判的是,一個月有兩個週末可以過夜,寒暑假可以增加探視的日數,不過,孩子如果還小,有可能會先從漸進式的會面交往開始,不見得會裁定過夜。
法院的裁定下來以後,如果對方不遵守,可以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一般來說,法院會先通知對方改善,如果再不遵守,也有可能會罰款。
此外,如果對方總是不遵守法院強制執行的命令,最近律師娘有看到一則法院的判決,是針對多次故意阻饒對方探視,探視方向任親權的一方請求侵害身份法益的損害賠償案例,在這個案例中,法院判定阻饒探視的一方要賠償他方15萬元。
最後,如果對方故意將名下財產脫產,導致罰款跟賠償都無法強制執行,其實嚴重的阻饒探視也是改定親權的一個理由喔!
律師娘其實也可以理解,離婚時,雙方有時處於撕裂的狀態,很容易把小孩子拿來當作報復的籌碼。
但是,如果孩子可以在友善父母的合作下,好好的成長,有著健全的身心,這才是我們為人父母最成熟的表現,不是嗎?
👩和律師娘一對一聊天
https://line.me/R/ti/p/%40womengo
❤️可道律師,可到幸福❤️
全台各縣市免費法律諮詢歡迎來此預約
http://bit.ly/2Hrndb2
可道1890線上狀紙生成器,自己寫狀不求人
https://1890.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