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加拿大海底撈溫哥華分店遭媒體批露,店內應總公司要求安裝60個以上的監視器,店經理並承認這些影像會被傳回中國!台灣的海底撈則更早在2019年時,就被質疑店內監視器過多,經媒體報導訪問,店員指稱是「防奧客」且將狀況「即時連線回北京總部」,但業者並未對此背書。
#個資跨境傳輸管制很重要
「資安即國安」,今年2月24日我和台灣基進召開「2021優先議題」記者會,將「乾淨資安」列為五大優先議題之一,提出政府應重視「 #個資跨境傳輸的管制」。
📌 我也在3月23日在立院經濟總質詢時,特別就「個資跨境傳輸問題」再次提出質詢。
我們先來看中國本身對於個資保護的概念。
根據中國的《網路安全法》第 28 條:「網路運營者應當為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和偵查犯罪的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甚至於美國上市的中國旅行社在那斯達克上市的財報說明中載明:「中國政府有權命網路提供者提交網路用戶的個人資料,若該用戶有於網路張貼受禁止內容或有從事非法活動之情事。」所以,中國當局會對民間機構或公司要求提供什麼樣的個資傳輸?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求提出個資?我們便不得而知。
我們沒辦法去管中國,但我們政府自己是不是有相關的法律或政府作為,可以保障我國公司保護國人。
💻 特別是網路時代無國界,大家都在網路上訂機票、訂飯店、買東西,這些都牽涉到個人資料會被怎麼使用,會不會有不當使用?
#質詢跨境傳輸個資議題
📌 我注意到國發會在2018年成立了個人資料保護專案辦公室,藉此讓各部會更能在個資法的落實上具有一致性,但是目前只有金管會和NCC根據個資法針對跨境傳輸,包括跨境傳輸到中國的狀況訂定規範。
📌 在那次質詢後,國發會也回函報告:
行政院副院長已經召開會議要求「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通盤檢討所轄非公務機關應予限制個人資料傳輸至大陸地區之必要性,後續並應依個資法或相關法規加強間度個資傳輸大陸地區之情形,以保障民眾權益」,我肯定部會有這樣的開始,我仍會持續緊盯後續各部會的辦理情形。
而近幾日加拿大報導中國連鎖火鍋品牌的新聞,則讓大眾也留意到個資跨境運輸問題。這些監視器是否讓你吃個火鍋也成為「實境秀」?這是民眾很在意的。
海底撈創始人雖入新加坡籍,但和中國千絲萬縷的關係,眾所周知,而中國《國家情報法》第七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保守所知悉的國家情報工作秘密。」這一條款要求中國企業必須配合中國政府的情報調查,在深受中國滲透威脅的台灣,很難讓人不擔心中國政府對於其企業的實質影響力。
對應到近日加拿大海底撈分店疑似將顧客資訊傳回中國的問題,我認為行政部門對於跨境傳輸的管理刻不容緩,再次強調「資安即國安」,各部會應盡速跟上腳步,保障國人個資安全。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集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是我們2020第一集,所以我們要來打通關,用一整集的時間來談熱騰騰的人臉辨識科技,它到底是治安利器還是全民公敵? 我知道一講到人臉辨識,大家第一個馬上想到中國。但一講到中國,大家血壓馬上上升兩格,所以我們今天人臉辨識的科技應用,就不是談中國,我們來看看民主國家怎麼做。 ...
「監視器安裝法規」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范琪斐 Youtube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鍾佳濱。沖咖啡【給你不一樣的屏東】 Youtube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遊記] 2023高雄城市展半日記- 看板Kaohsiu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監視器安裝法規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監視器安裝法規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透天戶外裝監視器是違法的??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監視器對鄰居門若「針對+持續」才觸法 三立新聞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新聞] 幼兒園裝設監視器國教署:不宜立法強制-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這集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是我們2020第一集,所以我們要來打通關,用一整集的時間來談熱騰騰的人臉辨識科技,它到底是治安利器還是全民公敵?
我知道一講到人臉辨識,大家第一個馬上想到中國。但一講到中國,大家血壓馬上上升兩格,所以我們今天人臉辨識的科技應用,就不是談中國,我們來看看民主國家怎麼做。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院的報告,倫敦據估計有42萬支監視器。僅次於北京,在民主國家中奪冠,排名第三名的美國華府,只有三萬支。那倫敦到底要這麼多監視器幹嘛?這就要回溯到1990年代初期,英國跟愛爾蘭的恩怨情仇,當時為了避免愛爾蘭共和軍恐怖炸彈攻擊,因此倫敦這個大都會,就大量裝攝影機;2001年美國爆發911事件,全球民主國家也開始加強監控管理;到了2005年,倫敦獲選奧運主辦城,隔天就發生地鐵與巴士恐襲...每一次恐怖攻擊與重大國際事件發生,倫敦就會出現更多鏡頭,而且他們還打算裝更多。
這原因主要是現在的監視器太聰明了,可不是像以前的攝影機只會呆呆的拍,現在的監視器它可以做人臉辨識,把歹徒從人群中認出來,比如英國警方做了這個實驗,就發現監視器可以在好幾條街外,老遠就把人認出來,你想想看你跟小三逛街,老婆在三個足球場外就可以把你認出來,你嚇不嚇?除此之外,現在的監測器還可以偵測到異常的舉動,比如不該聚眾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一群人,監測器就會示警。
這些監控攝影機協助倫敦警方每天破獲約6起案件,包括連續殺人犯與炸彈案。
而且傳統監視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工監看會因為疲勞造成疏失。有研究顯示,一般人如果很認真的連續監看2個以上的螢幕12分鐘,將會忽略45%的細節,22分鐘後將忽略95%的細節,畢竟人的體力和專注力都有極限,而電腦卻不會。另一個很重要的是,現在攝影機越來越便宜,一個警察的薪水,可能就可以買好多支這樣厲害的監視器,功能強大,還可以省錢,倫敦市民應該也覺得這真是棒棒棒了吧?但你如果感覺老是有人在盯著你看,是不是會感覺很不自在呢?
有這樣想法的倫敦市民其實還不少。
在2019年一月就發生一件事,警方在Ramford這個地區的某輛警車上,安裝了人臉識別的攝影機,但裝得非常低調,刻意不讓人發現他們的實驗目的。但還是給一名路人發現了,他不想被拍,就在經過的時候把衣領拉高,擋住臉部。
不過警察卻認為他行跡可疑,上前阻止,要他不准遮臉,雙方發生激烈口角。最後這名男子把臉遮住不給拍的代價,是被冠上「失序行為」的罪名,被罰款90英鎊,大概台幣3500元左右,哇,這樣也有事?那我今天沒化妝,不給拍,是不是也要罰錢哪?
在這個事件發生後,英國有個公民自由團體叫做Big Brother Watch,就出來痛罵英國警方,說這名可憐路人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只是在行使不讓自己的臉被監視器掃描的權利,這樣也要被捕,是住在共產國家嗎?
還有一位叫Ed Bridges的英國人說警方在沒有他同意的情況下,在他去買東西跟參加遊行示威時,至少拍了他兩次,讓他超不爽,他就把警方告上了法庭,但他沒告贏就是了。
很多人會說,你只要沒犯法,為什麼怕被拍?但對很多人來講,我的臉是我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給你看?這就是隱私權的概念,我只要不作姦犯科,我個人的私生活,我的數據,是我自己的,法律保護我,我有權利不給你看。
目前全球針對人臉辨識的法規,起步最早的就是歐盟。
2018年開始實行的「歐盟資料保護法」(GDPR)中規定,生物識別必須經過當事人明確同意,並且已經自行公開資料,或者是有涉及司法案件的時候,才可搜集或使用。歐盟中的國家當然可以自己訂相關的法律,但不管怎麼訂,都是要符合這個規範。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實在是老掉牙的話,但卻也是不變的真理。
未來人臉辨識和監控議題討論的次數肯定越來越多,牽涉的層面也將越來越廣,這個議題並不光是一條線,更像是一個鐘擺,在保護隱私跟預防犯罪的光譜之間擺盪,就看人們比較重視什麼,還有如何在這中間,找出一個比較讓人自在的平衡點。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這集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是我們2020第一集,所以我們要來打通關,用一整集的時間來談熱騰騰的人臉辨識科技,它到底是治安利器還是全民公敵?
我知道一講到人臉辨識,大家第一個馬上想到中國。但一講到中國,大家血壓馬上上升兩格,所以我們今天人臉辨識的科技應用,就不是談中國,我們來看看民主國家怎麼做。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院的報告,倫敦據估計有42萬支監視器。僅次於北京,在民主國家中奪冠,排名第三名的美國華府,只有三萬支。那倫敦到底要這麼多監視器幹嘛?這就要回溯到1990年代初期,英國跟愛爾蘭的恩怨情仇,當時為了避免愛爾蘭共和軍恐怖炸彈攻擊,因此倫敦這個大都會,就大量裝攝影機;2001年美國爆發911事件,全球民主國家也開始加強監控管理;到了2005年,倫敦獲選奧運主辦城,隔天就發生地鐵與巴士恐襲...每一次恐怖攻擊與重大國際事件發生,倫敦就會出現更多鏡頭,而且他們還打算裝更多。
這原因主要是現在的監視器太聰明了,可不是像以前的攝影機只會呆呆的拍,現在的監視器它可以做人臉辨識,把歹徒從人群中認出來,比如英國警方做了這個實驗,就發現監視器可以在好幾條街外,老遠就把人認出來,你想想看你跟小三逛街,老婆在三個足球場外就可以把你認出來,你嚇不嚇?除此之外,現在的監測器還可以偵測到異常的舉動,比如不該聚眾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一群人,監測器就會示警。
這些監控攝影機協助倫敦警方每天破獲約6起案件,包括連續殺人犯與炸彈案。
而且傳統監視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工監看會因為疲勞造成疏失。有研究顯示,一般人如果很認真的連續監看2個以上的螢幕12分鐘,將會忽略45%的細節,22分鐘後將忽略95%的細節,畢竟人的體力和專注力都有極限,而電腦卻不會。另一個很重要的是,現在攝影機越來越便宜,一個警察的薪水,可能就可以買好多支這樣厲害的監視器,功能強大,還可以省錢,倫敦市民應該也覺得這真是棒棒棒了吧?但你如果感覺老是有人在盯著你看,是不是會感覺很不自在呢?
有這樣想法的倫敦市民其實還不少。
在2019年一月就發生一件事,警方在Ramford這個地區的某輛警車上,安裝了人臉識別的攝影機,但裝得非常低調,刻意不讓人發現他們的實驗目的。但還是給一名路人發現了,他不想被拍,就在經過的時候把衣領拉高,擋住臉部。
不過警察卻認為他行跡可疑,上前阻止,要他不准遮臉,雙方發生激烈口角。最後這名男子把臉遮住不給拍的代價,是被冠上「失序行為」的罪名,被罰款90英鎊,大概台幣3500元左右,哇,這樣也有事?那我今天沒化妝,不給拍,是不是也要罰錢哪?
在這個事件發生後,英國有個公民自由團體叫做Big Brother Watch,就出來痛罵英國警方,說這名可憐路人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只是在行使不讓自己的臉被監視器掃描的權利,這樣也要被捕,是住在共產國家嗎?
還有一位叫Ed Bridges的英國人說警方在沒有他同意的情況下,在他去買東西跟參加遊行示威時,至少拍了他兩次,讓他超不爽,他就把警方告上了法庭,但他沒告贏就是了。
很多人會說,你只要沒犯法,為什麼怕被拍?但對很多人來講,我的臉是我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給你看?這就是隱私權的概念,我只要不作姦犯科,我個人的私生活,我的數據,是我自己的,法律保護我,我有權利不給你看。
目前全球針對人臉辨識的法規,起步最早的就是歐盟。
2018年開始實行的「歐盟資料保護法」(GDPR)中規定,生物識別必須經過當事人明確同意,並且已經自行公開資料,或者是有涉及司法案件的時候,才可搜集或使用。歐盟中的國家當然可以自己訂相關的法律,但不管怎麼訂,都是要符合這個規範。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實在是老掉牙的話,但卻也是不變的真理。
未來人臉辨識和監控議題討論的次數肯定越來越多,牽涉的層面也將越來越廣,這個議題並不光是一條線,更像是一個鐘擺,在保護隱私跟預防犯罪的光譜之間擺盪,就看人們比較重視什麼,還有如何在這中間,找出一個比較讓人自在的平衡點。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這集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是我們2020第一集,所以我們要來打通關,用一整集的時間來談熱騰騰的人臉辨識科技,它到底是治安利器還是全民公敵?
我知道一講到人臉辨識,大家第一個馬上想到中國。但一講到中國,大家血壓馬上上升兩格,所以我們今天人臉辨識的科技應用,就不是談中國,我們來看看民主國家怎麼做。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院的報告,倫敦據估計有42萬支監視器。僅次於北京,在民主國家中奪冠,排名第三名的美國華府,只有三萬支。那倫敦到底要這麼多監視器幹嘛?這就要回溯到1990年代初期,英國跟愛爾蘭的恩怨情仇,當時為了避免愛爾蘭共和軍恐怖炸彈攻擊,因此倫敦這個大都會,就大量裝攝影機;2001年美國爆發911事件,全球民主國家也開始加強監控管理;到了2005年,倫敦獲選奧運主辦城,隔天就發生地鐵與巴士恐襲...每一次恐怖攻擊與重大國際事件發生,倫敦就會出現更多鏡頭,而且他們還打算裝更多。
這原因主要是現在的監視器太聰明了,可不是像以前的攝影機只會呆呆的拍,現在的監視器它可以做人臉辨識,把歹徒從人群中認出來,比如英國警方做了這個實驗,就發現監視器可以在好幾條街外,老遠就把人認出來,你想想看你跟小三逛街,老婆在三個足球場外就可以把你認出來,你嚇不嚇?除此之外,現在的監測器還可以偵測到異常的舉動,比如不該聚眾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一群人,監測器就會示警。
這些監控攝影機協助倫敦警方每天破獲約6起案件,包括連續殺人犯與炸彈案。
而且傳統監視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工監看會因為疲勞造成疏失。有研究顯示,一般人如果很認真的連續監看2個以上的螢幕12分鐘,將會忽略45%的細節,22分鐘後將忽略95%的細節,畢竟人的體力和專注力都有極限,而電腦卻不會。另一個很重要的是,現在攝影機越來越便宜,一個警察的薪水,可能就可以買好多支這樣厲害的監視器,功能強大,還可以省錢,倫敦市民應該也覺得這真是棒棒棒了吧?但你如果感覺老是有人在盯著你看,是不是會感覺很不自在呢?
有這樣想法的倫敦市民其實還不少。
在2019年一月就發生一件事,警方在Ramford這個地區的某輛警車上,安裝了人臉識別的攝影機,但裝得非常低調,刻意不讓人發現他們的實驗目的。但還是給一名路人發現了,他不想被拍,就在經過的時候把衣領拉高,擋住臉部。
不過警察卻認為他行跡可疑,上前阻止,要他不准遮臉,雙方發生激烈口角。最後這名男子把臉遮住不給拍的代價,是被冠上「失序行為」的罪名,被罰款90英鎊,大概台幣3500元左右,哇,這樣也有事?那我今天沒化妝,不給拍,是不是也要罰錢哪?
在這個事件發生後,英國有個公民自由團體叫做Big Brother Watch,就出來痛罵英國警方,說這名可憐路人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只是在行使不讓自己的臉被監視器掃描的權利,這樣也要被捕,是住在共產國家嗎?
還有一位叫Ed Bridges的英國人說警方在沒有他同意的情況下,在他去買東西跟參加遊行示威時,至少拍了他兩次,讓他超不爽,他就把警方告上了法庭,但他沒告贏就是了。
很多人會說,你只要沒犯法,為什麼怕被拍?但對很多人來講,我的臉是我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給你看?這就是隱私權的概念,我只要不作姦犯科,我個人的私生活,我的數據,是我自己的,法律保護我,我有權利不給你看。
目前全球針對人臉辨識的法規,起步最早的就是歐盟。
2018年開始實行的「歐盟資料保護法」(GDPR)中規定,生物識別必須經過當事人明確同意,並且已經自行公開資料,或者是有涉及司法案件的時候,才可搜集或使用。歐盟中的國家當然可以自己訂相關的法律,但不管怎麼訂,都是要符合這個規範。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實在是老掉牙的話,但卻也是不變的真理。
未來人臉辨識和監控議題討論的次數肯定越來越多,牽涉的層面也將越來越廣,這個議題並不光是一條線,更像是一個鐘擺,在保護隱私跟預防犯罪的光譜之間擺盪,就看人們比較重視什麼,還有如何在這中間,找出一個比較讓人自在的平衡點。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韓國國會通過《電信商業法》修法,禁止蘋果和Google等科技巨頭強制App開發者使用自家的支付系統,避免支付平台的壟斷行為,是第一個通過相關立法的主要經濟體。同時韓國也通過了《醫療法》修法,未來醫院手術室必須安裝監視系統,以確保醫病雙方的權益。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78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鍾佳濱。沖咖啡【給你不一樣的屏東】 Youtube 的評價
【晶片身分證爭議,鍾佳濱促修戶籍法20171115】
內政部擬換發晶片身分證,引發隱私權高度爭議。立委鍾佳濱抨擊戶籍法充滿警察國家遺緒,應該檢討修法;如果身分證只是要確認身份,建議思考更穩定精確又對個人隱私權影響最小的方式,例如虹膜辨識系統。
鍾佳濱15日在內政委員會質詢指出,任何國家不管對本國人或外國人,在執行公務時需確認身份,我國戶籍法規定國民必須隨身攜帶身分證,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盤查人民要求出示身分證,這兩項規定結合,給人警察國家控制人民的印象,根本不合時宜。
最近內政部循每10年慣例編一大筆預算,要求人民換發身分證,外界聚焦於是否換發晶片身分證?晶片身分證會不會承載過多個人隱私資料,爭論不休。內政部回應晶片身分證內容與現行身分證差不多。
鍾佳濱質疑,現行健保卡就有儲存個人就醫、病歷資料,如果只是把紙本身分證資料放在晶片身分證內,為何還需要換晶片身分證?
鍾佳濱認為,戶籍法規定國民要提供照片製作身分證,但人的長相會變,傳統用照片來辨識身份不可靠,無法提供有效辨識,若採「生物特徵」辨識,DNA負載過多資訊,包括遺傳疾病因子、血緣關係、複製器官所需要的資訊,超過辨識身份所必要的資訊;指紋會留下痕跡,曝露行蹤紀錄,因此被質疑侵犯隱私權,但大家忽略了,照片也是生物特徵的一種,加上普及的監視器,更容易被掌握行蹤。
科技日新月異,手機解鎖從密碼、指紋發展到臉部辨識,當iphone X推出臉部辨識功能時,我們更應擔心的是生物特徵被大量收集掌握在單一機構中,其所衍生的資料保全和管理,才是數位時代需共同面對的課題。
鍾佳濱指出,相較於臉部辨識,虹膜只是臉部的局部特徵,比iphoneX臉部辨識對隱私影響還小,一定要近距離攝取,通常在當事人同意情況下才會被採集。虹膜具有終生不變特質,可應用在通關辨識,協尋失蹤人口。
對於身分證可否採用虹膜辨識?內政部長葉俊榮表示,涉及隱私權、國家安全及科技管制互動是否到位問題,說不定未來科技更進步,連身分證也可取消。
鍾佳濱強調,過去沒有照片的年代,無法提供照片辨識身份,現在隨著科技進步,也應檢討使用照片的規定,10幾年前誰能想像現在每台車會安裝行車紀錄器,未來說不定每個人的手機都有虹膜辨識功能。他要求內政部徹底檢討戶籍法不合時宜的規定,為何國民還要隨身攜帶身分證?如果只是為了確認身份,是否需要提供一種更穩定、精確、對個人隱私權益侵犯最小的身份辨識方式。

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透天戶外裝監視器是違法的?? - Mobile01 的八卦
法規 名稱: 中華民國刑法第二十八章妨害秘密罪第315-1 條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無故利用工具或設備窺視、 ... ... <看更多>
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監視器對鄰居門若「針對+持續」才觸法 三立新聞台 - YouTube 的八卦

... 像是特別對著鄰居大門拍,還要有「持續性」,長時間的關注監看,去取得個人隱私資料,才會構成犯罪。而 監視器 業者在 安裝 時也會特別注意角度, ... ... <看更多>
監視器安裝法規 在 [遊記] 2023高雄城市展半日記- 看板Kaohsiu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680330037.A.E01.html
文字多圖多 網頁版
Covid-19疫情逐漸過後
各展覽會也開始吸引民眾前往
這次阿肥 窩因為課堂報告需求
來到2023高雄智慧城市展
台北展時間是3/28~31
高雄展是3/30~4/1
除了日期外攤位數和參展廠商也略有不同
聽導覽人員說地板隨便撿一張廠商名片
或是持有高雄市身分證都可以免費進場
沒有的話就要像我乖乖付錢 = =
全票200 半票(學生證)100
我只參加過生技展、寵物展、資訊展
智慧城市展是第一次參加
影像辨識AI應用 除了Amazon go 特斯拉
稍微知道外也沒有更多認知
以一個比較外行路人的角度
邊打簡單心得邊分享給PTT高雄板
一樣可能不知道這展在幹什麼的大家
先放一張自己拍的高雄展覽館入口圖
因為這三周剛在學基礎stable diffusion AI繪圖
順便把自己原創的藍毛妹子合進去
感覺比較生動
這次的展覽地圖
因為沒特別研究就隨便亂走...
這攤位滿熱心的 第一個主動說要介紹
看名字就知道是高效智慧回收機
這機器是跟7-11合作 會放在7-11門口
民眾可以帶透明的寶特瓶或是廢電池去回收
可以拿到一些openpoint獎勵
和前代不同的是這台寶特瓶回收後直接現場絞碎
大幅提高可以回收的容量以及多了回收電池服務
缺點就是怕顏色干擾 因此只能限定無色透明的寶特瓶
入口處會有紅外線辨識 放了不合規格的就會吐回去
高雄現在已經試點擺了好幾台 以後應該會有更多
這家是第二個去的攤位
覺得影響辨識挺有趣就待了很久
導覽的人們也很熱情
主打就是電子圍籬 煙霧偵測
安全公安(安全帽+安全帶等)偵測
以及交通流量偵測
算是鴻海的關係企業(有入股)
所以鴻海廠區有大量採用 聽說台積電也有
東吳大學也有委託開發操場臥倒偵測
只要有隨便攝影機就可以連接他們的辨識軟體系統
所以很適合工廠大量安裝 需要夜視就換攝影機就好
台南市政府也有採用他們的方案
在交通尖峰時刻或舉辦大活動時
可以派空拍機監控車流及時變更燈號間隔
有問他能不能監控橋梁鏽蝕 他說可以
能不能監控施工時房子不要倒塌 他說應該不行
能不能及時監控台鐵的鐵軌 他說可以
此外他們也有推出公車車載的聯網影像監控
目前和高雄市以及台南市政府都有合作
但台南市政府的方案除了車外監控外
也多了車內監控 可以即時提供車位空位數量
以及是否有老人和導盲犬上車
對外監控滿屌的 前後左右都裝 只要在公車的路線上
交通局的話可以提供所有停車格空位資料 尖峰分析
警察局的話可以提供抓到闖紅燈 違規停車
地上出現天坑和淹水都可以監控
或是出現車禍也可以通報
連空汙也可以監測
想想看如果有幾百台這樣公車全天繞呀繞 也算是是開圖了...
不過聽說是不能辨識人臉(法規限制) 不然用途更廣
然後來到中華電信 但沒人理我
那顆球...導覽的也說就是可以放影片的球
他只是被抓來站樁的工讀生
上面感覺說是擺著可以增加業績
另外很像超級瑪利歐水管以及一顆球
好像就是可以派那顆球進去煙囪或是管路檢查
接著去的是遠傳電信
這家算是也很熱情 也很專業
車載辨識系統的話有跟高雄市政府警局合作
不少警車上面都有裝
主要是聲音偵測 人數偵測 車牌偵測
但目前只在試驗間段
裝一台在右側 比較沒辦法無死角
最多理論上是可以4台
有問導覽人員(看起來很資深)
和前面公車優勢是什麼
他說他們就是電信公司 網路一定比較順暢
而且去年提出了網路切段的技術得到國際大獎
可以保留一些網速給警方 因應各種緊急狀況
主要是他們也不知道5G能幹嘛
這幾年不斷努力研發5G應用可以推給企業
所以才有一些豐碩成果
他們很感謝高雄市政府大力配合提供全台最多的幫助
除了設獨有的5G基地台 還有提供很多5G試驗機會
其次他們同樣也有推電子圍籬 工安監控的方案
以及機器人手臂監測挑選良品分類等
另個年輕小哥介紹的也是滿厲害
他說他們主打的是企業可以自行訓練模型人性化界面
想要監測什麼 都可以輕易上手
不用凡事都找廠商客製
如果有些機密事項會比較放心
後來經過剛好高雄輕軌在舞台上分享經驗
但我只稍微聽到後半部
高雄輕軌針對多數民眾反映和吵的議題都有做出因應
很多人抱怨的問題反而成為他們進步的動力
一些因應整合方案因此成為高雄之光
台灣之光得了國際大獎
積極面做了很多智慧監控 只要有人車闖入就會最及時
回傳警訊給司機方便趕快降速剎車
還可以運用AI預判預判預判...模擬各種情況
消極面則是在很多高出事率的路口做科技執法
嚇阻一些常態違規的三寶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 碰撞案件會越來越少
醫療板塊不太熟 晃了一下
大概就是 復健裝置 還有協助X光判讀
遠距看診 以及嬰兒監控感應
有像這家用毯子的也有類似用襪子的
可以及時監控呼吸 睡眠還有血氧濃度等
出事情馬上就可以通報 大幅將低醫院人力
也讓家長安心
這家就是台鐵EMU900的韓國製造商
『現代Rotem』
不少台灣媒體稱呼為最美區間車
會來參展主要是因為高雄捷運往北往南的延伸案
新車體都會採用這家公司
導覽人員說最近有投票 市民朋友可以去投說想要的外型
現場可以體驗VR
台電的展 主要介紹永安溼地保育
以及電廠環評相關
剛好遇到的是台電某廠長特地來巡視
導覽的人剛好也是活動計畫主持人
火力全開卯起來講解
主要是說明他透過影像監測得知各種鳥類喜愛的水量高度
然後調節濕地水量來迎合多數的鳥類
主要目標是希望打造鳥類大旅館
執行下來發現不僅數量大幅增加 種類也變多
概念大概候鳥在天上飛
看到這裡很多類似生活習慣的鄰居都來了
所以也就選擇這裡落腳
因為效果太好了 所以有得到全世界的發明專利
環評委員也是非常感動
蔡總統和唐鳳部長也都大力讚賞
創下台灣歷史上最短的環評通過日期
未來這套生態保育先行模式
將會推廣到台電的其他新電廠
高雄市稅捐處的無人機
可以用無人機去高雄偏遠地帶查稅籍
主要是一些面積太大 或是 有圍籬的地方
如果有看到廢棄物亂倒也可以通知環保局
看到火災也會通知消防隊
高雄市水利局
現場有個滿好玩會噴水的電動模擬模型
主要是可以監控滯洪池 河川 以及容易淹水區域
可以及時測知淹水高度 以及建立應變系統
雨水下水道到多少高度就要準備使用抽水機
中油他們在廠區最近剛引進狗狗機器人
長得很像洛克人中的機器狗萊西
一台20多萬美金 友達也有一台 全台灣2台
吃電池 續行大概一兩小時
功能就是巡視廠房 監控火花煙霧那些
還可以爬樓梯 理論可以自動設路線自動跑
但目前還是只有人陪著
實際功用可能會是救災去人類不能進去的地方
另外中油的廢棄用油也可以提煉變成超級電容材料
可以給風力發電機使用
其次就是今年可能會建立的中油氫氣充電站
未來技術成熟 可能會給大型貨車使用
養豬的監控方案 好像沒人
但豬豬很可愛就拍了一張
聽說也是全球獨創的廢棄食用油回收系統
導覽員說他們老闆是工研院退休
曾發明出GOGORO的交換電池系統
這台機器也是台灣之光
主要考量當年地溝油事件
傳統的民間小蜜蜂回收系統不透明
成本高 沒有科技力
於是向後整合這些通路功能
並把這些油加工做成環保工業用油
通過國際標準檢驗後賣給國外
目前在花園夜市和青年夜市都設有機台
店家可以把油賣給機台
他們再開大型車一次載走
監測井設備廠商
現在最夯的就是水的議題
這公司提供的就是地下水水位
和導電度(汙染)的監測
並協助做安全取水量的估算
但這幾年是極端氣候 也是很難計算
除此之外還可以監控工廠有沒有偷排廢水
堤防水位高度 和水利局合作預防水災等
現在比較進步的是有聯網功能
所以可以得知比較即時狀況
這裡是義聯集團的攤位
一個姐姐也是介紹很久很久...
主要也是圖像辨識監測
醫院上可能就是用到偵測急診室有人昏厥
鋼鐵廠就是利用工安防護 煙霧偵測 電子圍籬
百貨則是監控貨區或辦公室 停車場
非正常時段有無人闖入
都會馬上傳到LINE群
他主打的是家用
一台主機+軟體服務可以監控4台攝影機
只要3萬元 租用的話一個月兩千
高雄市有不少警消單位採用
家用也不算很貴 可以搭配傳統監視器使用
現場這個模型也很好玩 人偶揮手會特別偵測
如果你把蒙娜麗莎畫像偷走也是會及時發警報
(怪盜基德表示:)
然後聽說以煙測來講
一般煙霧感應器要好幾分鐘才會發出警報
但有了這種監控系統30秒就可以發出通知
可以多很多的逃生時間
(遙想近年的KTV燒死人事件)
倒數最後就是這個植物燈
可以監測濕度並抽風 然後定時給予特殊光照
如果有在玩生態瓶的人可能會喜歡
剛好前幾天有去上根本微觀的生態瓶課
所以就對這攤有特別留意
岡山有實體店 蝦皮也有賣場
價格不是很便宜 比較建議去看過實體
國際上好像也有得獎
宏碁的停車繳費樁和輕軌&公車&小黃公車支付系統
主打可以多元支付
停車樁全台灣裝了不少(高雄台南苗栗台北)
一個樁可以對應兩個車格
不過有前面不少業者覺得這樣很浪費
不如直接派一台車直接掃過去會少很多建置成本
但我想這個暫時比較無法取代
可能就是及時聯網提供準確的空位停車格
旁邊是台達電 也是有類似的車樁系統
但好像國內沒人採用
然後有個智慧路燈系統
上面可以加掛很多監控的東西
以上是2023.3.31這天的高雄智慧城市展心得
很多攤位我都停留了20分鐘以上
12點多來到閉館 4個多小時完全不夠用
非常感謝以上不少攤位
真的主動熱情分享、解惑
希望老闆幫他們加薪
除了檯面上東西外 檯面下也問了不少
礙於篇幅就僅能挑重點
如果有興趣的人 明年也可以去參觀
這是一個滿有趣 充滿未來城市想像
可以獲得不少有趣知識和體驗
但人又不會很多的展覽
同樣放個AI繪圖妹子收尾
感謝大家閱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71.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680330037.A.E01.html
我覺得是要看廠商來參展的目的 大概一開始給員工的目標就不同
有些廠商原本就是要來推廣的 像是高雄市府單位
其他單純就是要談生意 只會想接洽廠商、團客、政府單位
寧願聚在一起聊天也不太想搭理散客 ...
我有時候也會偷跟團 例如有人在講我就在旁邊聽
不知不覺就會變成講給我聽 大概這樣
還滿不錯的 未來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嗚...可能我資訊落後吧 賣票處看到竟然有人來買票也是一臉訝異= =
檔期三天時間真的滿短 一沒注意就錯過
我猜幾乎都挑平日的原因是因為不想讓員工連假要加班
不然辦在假日 應該會方便比較多民眾前往
※ 編輯: chocoball (180.217.71.24 臺灣), 04/01/2023 23:46: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