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都不想離開的植物園藝、多肉植物、盆栽
店家說從本館路開十幾年,最近剛搬來仁武
裡面好網美風,超好拍🤪🤪🤪
青園藝
高雄市仁武區鳳仁路10-之5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兔子加糖-佐藤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手上路一個月,還未購入收音設備請見諒。// 目前住的地方, 對於沒有車又要帶小孩的我們,超級方便的! 徒步15分內; 有台鐵、捷運、各大超商、五金雜貨店、寶雅、光南、百貨公司、公園、河堤步道、獸醫、寵物店、各種小診所、盆栽店、傳統市場、電影院…等~~ 公車30分內; 移民局、Outle...
盆栽店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八卦
「 #TrueLoveStory:#秋葵 」
她提着大包小包的東西,從他的單位遷出。
伴她離去的還有那一盆他倆當初一起挑選的盆栽 - 秋葵。因為他篤信風水,師傅說在書桌上最好放一些盆栽。
也許由於在催財方面成效不彰,很快他就對這秋葵愛理不理。現在想來,他的熱情冷卻之快不就是這段關係的最佳預兆嗎?她早該要想到的。但當時她還是每天忠心耿耿地替盆栽澆水。在她的悉心栽培下,秋葵茂盛得幾乎要擠破原本的膠盆。
分手後,她不忍心放棄這條生命,選擇把它帶回家。途中她不慎撞斷了它的一截枝椏。然而,無論她下多少肥料多細心照料,折斷了的部份就再沒有長回來過。她甚至想過帶它去看植物醫生,朋友都說她瘋了。她把它放在工作桌前,期盼一天有奇跡出現。
可能是睹物思人,每當她放空時,她就自自然然想起他;而她總是理性地壓抑自己的腦袋,但思念像一種病,攻不下腦袋就轉往身體其他部位蔓生,例如手指──擔任自由身設計師的她常常出神,然後發現筆下的線條竟全是他的輪廓。例如淚腺──午夜夢迴總是哭得淚流滿面。例如雙腿──總是很想前往以前一起約會的地方。
這樣的日子維持了數個星期,秋葵終於挨過去了。
終於某個早上,它竟然開出花來,粉黃色有著紫色的花蕊,很美。
意料之外的花開為她帶來一點希望,心想著下班回來要傳一張秋葵花的照片給他問好。
只是,沒想到秋葵花的壽命原來只有一天。晚上回到家,花己淍謝。
她忍不住發了個短訊告訴他秋葵原來會開花。
翌日,她一覺醒來立即打開電話,卻是意料之內的已讀不回。她看着翠綠的秋葵,那刻她終於認命。
時機錯過了就是錯過,要放手的終究還是要放手。
她路經盆栽店時,手癢買了一盆仙人掌。她把它放在陽光燦爛處,心裡期待將來會有對的人陪她一起打理。
Storyteller:陳康
Illustration by Onemouthli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oryteller 說故事」是一個說故事的平台,連結插畫及故事。以圖畫說故事,以故事看世界。我們也是一個獨立創作單位,集合一群風格獨特的插畫師及文字創作人,創作各類插畫故事。我們相信故事的力量。歡迎任何合作或個人投稿,將你們的故事或插畫作品 inbox message或email 至info@story-teller.com.hk
更多故事:http://www.story-teller.com.hk/
Follow us on IG https://goo.gl/jY6eg7
盆栽店 在 高菲 Stockman 澳洲家庭生活 Facebook 八卦
最近最喜愛的事情就是種多肉植物,春吉知道我喜歡也會常常帶我去盆栽店看我沒有的植物,在路上有看到漂亮的玻璃罐也會撿回來給我種植物,右下的大蘆薈也是他帶回來給我的唷!謝謝春吉疼我❤️
盆栽店 在 -兔子加糖-佐藤安 Youtube 的評價
// 新手上路一個月,還未購入收音設備請見諒。//
目前住的地方,
對於沒有車又要帶小孩的我們,超級方便的!
徒步15分內;
有台鐵、捷運、各大超商、五金雜貨店、寶雅、光南、百貨公司、公園、河堤步道、獸醫、寵物店、各種小診所、盆栽店、傳統市場、電影院…等~~
公車30分內;
移民局、Outlet、衛生局 、區公所 、IKEA
到台北市區捷運紅線、黃線、藍線
一小時以內😳一班車
這比我老家方便很多www還比較快
雖然有各大留言說我們適合哪區,
都是台灣相信都各有優點!
目前我們住了一年,滿足度很高😁
這才最重要~~~
初期改造:
https://youtu.be/8gDJz3ja7l0
樓梯間改造:
https://youtu.be/9OC5CG4lVL8
//
#日台夫婦 #日本台灣 #台湾生活
關於我們✨
日本皮革職人;佐藤(🦊砂糖) +
台灣廢物老婆 ;佐藤 安(🐰兔子)= 兔子加糖
女兒;佐藤 澪(🐹豆子)
2018年只來台灣一次的佐藤桑,
在完全不會中文的狀況下!為了自己、家庭!
決定踏出日本😆2019年1 月開始台灣生活!
//
🌠 Facebook 🔎兔子加糖 x 佐藤 安➡️
https://m.facebook.com/an.sato64
🌠 Instagram :
🐰🔎 An.sato ➡️
https://instagram.com/an.sato?igshid=1y03ei2g13r9
🐹 🔎Mio.sato ➡️
https://instagram.com/mio.sato?igshid=16t0129innyrd
🦊🔎 micchi.sato ➡️
https://instagram.com/micchi.sato?igshid=1xxmj5zd6wmpf
🌠手工皮革&日本服飾 FB or IG 🔎 SATO STUDIO➡️
https://instagram.com/sato_studio?igshid=ftexlnxqdehm
🌠工作邀約 : uim0604@gmail.com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3-kwJmjpFM/hqdefault.jpg)
盆栽店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花墟道(Flower Market Road)是位於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以沿道路的多間鮮花盆栽店鋪組成的旺角花墟而聞名。道路位於太子一帶,為東西走向,與太子道西並排,西端到達洗衣街,東端則連接園圃街(雀仔街)。全長300米。1889年以前界限街為中英邊界關卡,邊界關卡規定早上六時開關,日落之後閉關。由於1900年代香港有大量鮮花供應,每天花農集中於現今的花墟道一帶擺賣。他們稱此處為花墟,原因是廣東人把聚集成市、關閉之後即空置的市場稱為墟市,花墟因而得名。其後政府開闢此處為街道,便將街道命名為花墟道。旺角大球場前身為陸軍球場,1961年移交前市政局。旺角大球場初時名為市政球場,市政局於1973年6月16日開放啟用時名為旺角大球場。
大坑東蓄洪計劃的設計,旨在防止旺角一帶因大量雨水從獅子山向南湧下而發生水浸。該區在1997年和1998年先後有嚴重水浸事故,突顯了問題的嚴重性。九龍塘和又一村一帶近年不斷發展,使下游的地面徑流量增加,即使現時已有三條雨水幹渠排放雨水,但仍不勝負荷。在大坑東興建蓄洪池最為理想,原因是位處排水樽頸的上游,是截取大量雨水的最有利位置。按照計劃,在欖球場和足球場底下建造一個長136米、闊130米和深9.5米的蓄洪池,在暴雨期間貯存雨水,目標截流量是每秒70立方米。為增加這個系統的靈活性,堰的頂部有鋼製裝置,使堰的高度可由5.4米調整至5.7米。蓄洪池的容量為10萬立方米,是香港首個大型地下蓄洪池。這個設計可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即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的降雨量,遠高於香港天文臺界定為「黑色暴雨」的每小時70毫米。我們已根據本港和海外的設計標準,以八個歷史性或人造暴雨情景測試蓄洪池的穩固性。這項工程計劃已在2004年9月竣工,並分別在2002年及2012年奪得 香港工程師學會的創意大獎及高空綠化大獎2012-優異獎。
園圃街雀鳥花園位於香港九龍旺角,屬中式庭園建築的主題公園,鄰近旺角大球場及花墟道,佔地約3,000平方米。正門設於界限街,另一入口則設於園圃街。雀鳥花園由土地發展公司(現時的香港市區重建局)耗資2,900萬港元興建,建築工程由1996年3月開始,並在1997年12月13日落成開幕。雀鳥花園地點適中,設計優美,又是售賣雀鳥、雀籠、雀鳥飼料等檔位的集中地,深受愛雀人士歡迎,同時也是一個市民及遊客的好去處。雀鳥花園的興建,主要是為了配合當時的土地發展公司「亞皆老街/上海街重建計劃」,這項重建計劃的目的是改善該區的環境,原址清拆後興建綜合發展區「朗豪坊」。位於重建範圍內的康樂街,俗稱「雀仔街」,向以售賣鳥類寵物聞名,吸引大批本地愛雀人士及遊客,為了保留「雀仔街」的特色和風貌,故在園圃街興建這個雀鳥花園。花園內除休憩設施外,並設有70個雀鳥檔位給「雀仔街」的販商繼續經營。雀鳥花園是中國式主題花園,其設計強調中國「牌樓」的特色。花園地形狹長,園內「洞門」將花園劃分成不同的庭園,五十多株生長茂盛的老樹,與雀檔分列兩旁,是雀鳥販商及愛雀人士交流心得的好地方。雀鳥花園的建築特色,包括花崗石地板、在日光照射下閃閃生輝的竹形琉璃瓦屋頂,以及花園旁雕刻了不同雀鳥形態的二百多塊青白玉石等。而最特別的要算是近界限街一邊的入口處,裝嵌了一幅雕工精細的百鳥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CaCI_20G14/hqdefault.jpg)
盆栽店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專題籽:異度空間】
大埔近年有不少小店進駐,如林村的a beautiful store、Pimary及森林咖啡,要成為隱世小店的先決條件,相信就是地理環境不方便到達。近日沿大埔汀角路往大尾督方向的路邊,發現有座由白色貨櫃改裝而成的神秘小店,門外室內均放滿綠色植物。這是新開張的Mr.Cardigan綠色植物工作室,相信大家又多一個周末打卡熱點了。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J35h-ME_ys/hqdefault.jpg)
盆栽店 在 想開盆栽店?先聽聽我的失敗經驗吧。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