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有多偉大
我皮膚本來就不好,基本上不太能碰水
只要一直碰水就會像醬😭破光裂開⋯
但~寶貝小桃這幾天紅屁屁!
有點嚴重⋯真心捨不得
所以便便肯定要洗屁屁
一直碰水下來~手指就開始爆炸
噴血也是要洗啊~這就是愛呀😂
(大家不擔心,已經買藥膏跟手套了!)
#媽媽啊媽媽您真偉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腳 專題 - 鍾振堅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zh-hk 背景:許先生患有香港腳近兩年,腳趾之間不斷脫皮,近期有痕癢,尤其春夏天特別嚴重。 (一) 為何會有香港腳?與遺傳有關嗎?有什麼徵狀出現會知道是否已患香港腳?0:21 (二...
皮膚裂開藥膏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八卦
【阿賢的碎碎念】~ 異位性皮膚炎
天氣熱了,門診中很多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都大發作了!
身為一個家中小朋友「全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家長,總是會多花點唇舌在衛教上面。因為這個病就是要決戰在初期呀⋯⋯
想當年,帶小朋友去附近運動場散步時,還有熱心的大媽們來品頭論足,「你小朋友是怎麼顧的呀?臉都爛掉了!要包手套啦,才不會亂抓」「你們洗澡是不是都沒洗乾淨呀?小朋友才會那麼癢一直抓⋯⋯」「你需不需要藥膏呀?我們家有個祖傳偏方唷!」「你要不要帶小朋友去看醫生呀?」
我差點脫口而出說:「我就是醫生!」
先說治療的三個重點:(以免大家不想繼續看下去)
1. 保溼
2. 控制環境中的誘發因子
3. 控制發炎/感染
※ 什麼時候會出現症狀?
早的話3個月前後就會有症狀了,一般小小孩會從臉部及頭皮開始,耳垂也常會裂開;再大一點,四肢的外側(伸側),也會開始粗糙;最後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關節皺摺處。
另外,插花一下「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差不多在一個月左右出現,常會有家長帶小朋友來打疫苗時,說在月子中心都沒事,怎麼帶回家就這樣?是不是家裡太髒了?
我都會笑著說,我們家的那隻,在月子中心也是人稱皮膚第一光滑的,後來回家也是脂漏性皮膚炎,再接著異位性皮膚炎。放心啦,是時候到了,就發作了!不要自責。
※ 會不會好?
大部分都會好。(入小學前約一半會好,青春期大約80%會好)
BUT,要好好顧!
不要當個「佛系異位性皮膚炎照護者」
不擦乳液、不看醫生、不注意環境;時間到了,皮膚自然就好了!
如果皮膚反覆發炎,保護層都已經被破壞掉了,那你就註定要常去找皮膚科醫師報到了。
※ 疾病的進程
皮膚保護層受損 -> 乾癢 -> 搔抓 -> 發炎更嚴重,甚至有細菌感染 -> 保護層再度受損 (惡性循環下去)
※ 為什麼會發生在我們家孩子身上!
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是多因性的,遺傳、環境、食物⋯⋯;家長不要過於自責,尤其是第一胎的父母,已經夠手忙腳亂了,不要再為了這個事情,一直檢討是不是懷孕過程中吃了什麼不該吃的,還是自己基因不好等等。
遇到了就好好處理,這是長期抗戰,不要夫妻間還為了這事吵架。
※ 治療方式詳述
1. 保溼
擦乳液、擦乳液、擦乳液;重點就是不要讓皮膚乾掉,想到就擦,照三餐擦。不要只有洗完澡之後擦。
在有小朋友前,我不知乳液為何物,覺得那都是女生才會擦的東西啦!男人就是要粗曠一些⋯⋯(大誤);現在幫小朋友護膚,我的雙手又回到了18歲(其他部分還是大叔的年紀)
2. 控制環境中的誘發因子
4個月前,有母奶喝就喝母奶,需要使用配方奶可以考慮水解蛋白的。
滿4個月後,不用刻意延後副食品的攝取(有些到7-8個月還只喝奶!),但在添加新的食材時,攝取後要觀察症狀,如果皮膚症狀有加重,就要記錄起來。
貼身衣物要舒適,不要太緊或會摩擦皮膚。
空氣中過敏原的控制:PM2.5、塵蟎等
溫溼度的控制:有了小朋友之後,家中的冷氣都比以前早開好幾個月!
3. 控制發炎/感染
和傷口的照護一樣,局部的發炎/感染沒有穩定下來,永遠都不會好;所以醫師會視情況,開立類固醇藥膏(抗發炎)或抗生素藥膏(抗感染)。
往往家長聽到類固醇就退避三舍,但我可以很有自豪的說:「我們家小孩異位性皮膚炎,他們也都擦類固醇」
對了,藥膏請「薄薄擦」,不要擦完還看得到白白一片,那就是沒塗開;藥膏不是防曬乳,擦那麼厚沒有用!
(我有空都會在門診直接擦一次給家長看,不然,10個異位性的小孩,有30個照護者會亂擦一通)
※ 照顧上的小技巧
有些都是一路苦過來才慢慢學到的
A. 不要戴手套、不要戴手套、不要戴手套
好好修剪指甲才是正解,不然本來可能只是幾道血痕;戴了手套就像拿菜瓜布去磨臉一樣!(相片中就是我們家小朋友用手套開心磨臉一夜的成果!)
B. 當小朋友可以溝通後,要好好衛教他
父母不可能一輩子照顧他們,而你應該教他如何與疾病共處;
① 用拍打代替搔抓
② 學習自己擦乳液 (藥膏還是由照護者擦)
③ 流汗就要把汗水沖掉,並補乳液
C. 洗澡不要洗太熱,記得用清水洗就夠了
熱水會把皮膚的油脂洗掉,沐浴乳/肥皂也是;小朋友不要冷到就可以了,如果真的玩到很髒,再考慮於局部少量使用清潔產品就好。
◎ 結語
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照護是長期抗戰,「皮在癢」真的是很惱人的事,請儘早處理,不要視而不見。我們家的小朋友們,也還在和異位性皮膚炎學習如何共處。
在檢查來打疫苗的小朋友時,一有發現,我也會繼續碎碎念下去的。
皮膚裂開藥膏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八卦
【家庭醫學】~ 耳垂裂開(Infra-auricular fissure)
最近天氣不穩定,家中小朋友的耳垂又裂開了⋯⋯以前長輩都說,這就是用手指去比月亮,才被月娘割了一刀。
其實學醫之後,才知道這是一種耳朵的溼疹變化,好發於異位性皮膚炎的人。我們家兩隻都是異位性體質,所以常常一變天,就會裂開,嚴重時甚至還會流血或是滲出組織液。
在1994年,有人做過研究,137位異位性皮膚炎的人,其中81.8%有過耳垂裂開的經驗,而在30位沒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受測者中,只有一位有裂開過。
所以,如果家中的小朋友耳垂裂開了,也先不要馬上幫他扣上一個異位性皮膚炎的大帽子,還要觀察有沒有其他皮膚的問題。
畢竟,耳垂裂開,只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一個次要特徵(minor clinical features)。在1988年,有篇文章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8個常被提到的次要特徵去做分析(找了105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和113名對照組),發現有6個特徵比較具有診斷的價值。條列如下:
乳頭濕疹(nipple eczema)
唇炎(cheilitis)
白色糠疹(pityriasis alba)
羊毛不耐症(wool intolerance)
白色皮膚劃紋症(white dermographism)
耳垂裂開(infraauricular fissuring)
較沒差別的有:
頸前褶皺(anterior neck folds)
眼眶下褶皺(Dennie-Morgan infraorbital fold)
{註:異位性皮膚炎的次要特徵很多,這篇只針對其中8個去研究,但是次要特徵永遠就是次要特徵,不要有對中一個,就以為自己是異位性皮膚炎}
〖結語〗
1. 耳垂裂開不能和異位性皮膚炎劃上等號,請就醫評估
2. 在家可以先保溼(乳液或溼敷後上凡士林),嚴重時要考慮就醫使用類固醇藥膏控制
3. 和指月亮割耳朵無關,那只是嚇嚇小朋友,要有個尊敬萬物的心
更多有關異位性皮膚炎的衛教,可以參考之前寫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a.18821532820…/2168869886677406/…
〖參考文獻〗
Tada, J., et al. "Infra-auricular fissures in atopic dermatitis." Acta dermato-venereologica 74.2 (1994): 129-131.
Mevorah, Barukh, et al. "Minor clinical features of atopic dermatitis." Dermatology 177.6 (1988): 360-364.
皮膚裂開藥膏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腳 專題 - 鍾振堅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zh-hk
背景:許先生患有香港腳近兩年,腳趾之間不斷脫皮,近期有痕癢,尤其春夏天特別嚴重。
(一) 為何會有香港腳?與遺傳有關嗎?有什麼徵狀出現會知道是否已患香港腳?0:21
(二) 如何有效地可治療香港腳?能否根治?1:50
(三) 市面上有一些抗真菌的香港腳藥膏,效果如何?3:09
(四) 日常生活上有什麼方法可減少腳氣?(FindDoc 健康資訊) 4:05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