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幸運的消波塊抱枕得主出爐了!
再次感謝大家和寬恒一起響應「消波塊英雄 守護農業」的任務,感謝各位「特務」深入大街小巷、走訪鄰里,把故鄉的「寶」都發掘出來了!
這次任務圓滿完成,透過本次活動,讓我們更加了解家鄉的在地農特產,這個活動只是個開始,消波塊英雄要繼續守護農業、守護台灣!
得獎人請於8/24 22:00前,將聯絡地址、收件人、連絡電話,以「私訊」方式傳給本粉絲專頁,逾期不候喔!
截止後我們會盡速送出,屆時收到抱枕,歡迎大家和我們的西瓜消波塊抱枕合影上傳,並標記 #消波超人 讓我們知道您收到了!
#快來瞧瞧得獎名單
#過程完全透明絕不黑箱
-----以下為得獎名單-----
1 HP Hung-Pin Chen:溪湖葡萄
2 Elle Jen:燕巢芭樂
3 林筠旻:太平琵琶
4 蔣豆子:高雄仁武烤鴨、百香果
5 Mandy Miao:大甲芋頭
6 Lu Ding Ru:民雄鳳梨
7 丁璦薇:龍井西瓜
8 余冠靖:日月潭紅茶
9 楊宗祐:柳營鮮乳
10 蔡欣邑:燕巢珍珠芭樂
11 Jennifer Chang:台中白毛台巨峰葡萄
12 Caron Chang:新竹米粉
13 牛四兩:瑪陵坑樹梅
14 江承昱:玉井芒果乾
15 廖偉琮:雲林稻米
16 螺絲釘:大肚西瓜
17 林冠庭:伸港洋蔥、蒜頭
18 姚宗志:旗山香蕉
19 利靈楓:大肚西瓜
20 蕭鈺燁:大雅荔枝
21 陳俊雄:日月潭紅茶
22 Queena Lu:龍井西瓜
23 龔士峻:大樹荔枝
24 許一明:西勢里土豆油
25 林柏志:台南玉井芒果
26 Snow Kuo:梨山水蜜桃
27 Annie Wu :卓蘭葡萄
28 呂婉綺:信義鄉山豬迷路
29 Mao Tsai:岡山芭樂
30 劉洺宏:豐原葡萄
31 Shu Fen Apple Chen:沙鹿阿土伯鵝肉
32 張良裕:苗栗大湖草莓酒
33 施嘉穎:龍井西瓜
34 Quentin Fu-Chung Tsung:大樹玉荷包
35 許揚智:花蓮奶油酥條
36 林大鴨:台南麻豆文旦、關廟鳳梨
37 林家樂:坪頂葡萄
38 楊鈞任:阿蓮龍眼
39 Hungyu Chen:花蓮鳳林西瓜
40 李易修:宜蘭三星三星蔥
41 洪翊倫:金門高粱
42 Alger Shen :信義鄉忘記回家
43 蘇慶峰:龍井西瓜
44 歐石南:龍井西瓜
45 Robert YH Wang:拉拉山水蜜桃
46 Jay Fan:玉井芒果乾
47 Chun Lin:龍井西瓜
48 李垣震:南投荔枝
49 陳彥辰:大肚西瓜
50 張鈞雅:霧峰龍眼
51 櫻櫻:新竹縣新埔鄉柿子
52 Chiang Ying Ying:新北石碇豆腐
53 余昭弘:岡山龍眼蜜
54 方盈穎:斗六文旦
55 劉美櫻:新竹北埔柿餅
56 錢玫君:台南將軍紅蘿蔔、麻豆文旦、玉井芒果
57 Michael Lin:台南官田菱角
58 謝紘紘:台中龍井番薯
59 笛莉特:新北三芝茭白筍
60 陳迪斯:拉拉山水蜜桃
61 陳本昕:沙鹿地瓜
62 徐晴晴:花蓮西瓜
63 宗憲林:莿桐蒜頭
64 蔡宏懋:杉林澄蜜香
65 蕭威葳:東勢水梨
66 張右運:龍井地瓜
67 Ada Yang :台南關廟鳳梨
68 Henry Wang:文山包種茶
69 王明鴻:苗栗苑裡土芒果
70 成堃瑜:大雅小麥麵包
71 郭昊儒:南投豐丘葡萄
72 黃芃瑋:苗栗造橋小番茄
73 紀博健:梧棲區豆豆冰淇淋
74 Sue Liu:嘉義鳳梨
75 熊寶:彰化縣二水鄉芭樂
76 張家瑋:大肚西瓜
77 James Huang:拉拉山水蜜桃
78 Paul Huang:霧峰菇類
79 張若彤:豐原華剛茶
80 陳東晟:燕巢芭樂
81 李珮紅:屏東縣滿洲鄉無毒火龍果
82 蔡佳洵:梨山蘋果
83 呆呆慧:沙鹿黑葉荔枝
84 洪伯炫:金門烈嶼芋頭
85 郭仲文:基隆海鮮
86 Ronny Lin:大肚山地瓜
87 余姿沛:龍井區西瓜
88 張淑真:大里區大里杙鹹菜
89 Shih-Jye Wang:沙鹿大肚山番薯
90 王毅宏:烏日小番茄
91 Lulu Chen:梨山古邁茶園紅茶
92 杜振郎:台南麻豆文旦、關廟鳳梨
93 文青屁話語錄:龍潭綠竹筍
94 YiJie Wang:花蓮瑞穗文旦
95 郭加百列:烏日小番茄
96 Wei Wen Lin:南投縣信義鄉葡萄
97 游雅智:大村巨峰葡萄
98 陳志誠:龍井地瓜
99 Eivly Go:台北市公館陳三鼎青蛙撞奶
100 徐立凡:沙鹿公明 紅土地瓜
候補名單:
1 Minerva Tsai:清水韭菜
2 白淘德:花蓮富里台農71號益全香米
3 熊于婷:台東紅肉紅龍果
4 張克祥:大甲奶油酥餅
5 Mow Pupu:屏東萬丹紅豆
6 陳萱青:苗栗通宵西瓜
7 高志榮:南投水里黑紫玉葡萄
8 柳禹彤:高雄大樹荔枝、鳳梨
9 YouJie Li:南投草屯薏仁
10 余姿旻:龍井區西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巷弄碳烤三明治 台北士林的巷弄內,有一家早餐店,天天大排長龍,這店家特製的,碳烤厚片三明治,被顧客形容為是,台北的必吃早餐之一。 ☞為愛 共築山中小棧 一位老師,來到阿里山和一位鄒族女孩結婚,共同經營鄒族小棧,而餐廳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採高腳建築,飽覽層層疊疊翠綠山群。 ☞戰地砲彈刀 誰與爭鋒!...
百 龍 金門 高粱 酒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發生在1949年10月底的「古寧頭戰役」,被稱為是場影響國家生存發展的關鍵戰役,不但維持台海穩定,更影響70年來和平發展與台灣現有的民主生活制度,金門也就此成為反共前哨,擁有十萬大軍駐防。在解除戰地勤務之後,戰地觀光與高粱,幾乎定義了金門。金門高粱的確是在戰爭氛圍下誕生的,1951年,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兼福建省政府主席的胡璉上將,在飲用葉華成開設之金城酒廠所製之高粱酒後,覺得甚為美味,又為了解決當時金門的財政問題,遂興起興辦公營酒廠之構想,葉華成也是釀造金門高粱的鼻祖。當時為了解決釀酒原材料短缺的困境,胡璉將軍提出"用高粱換大米"的政策,保價收購金門農民種植的高粱,既解決了釀酒所需原料的問題,也改善民眾生活。如今金門酒廠一年營業額超過100億,是政府財政的金雞母, 也使金門居民,享有令台灣民眾欣羨的教育與社會福利。】
{內文}
(歌詞)
我佇立在那古寧頭,弟兄們你在何處守候,蒼蒼藍天 碧水悠悠,海風呼嘯中可否聽到我的心痛
70年前那場關鍵戰役,奠定了台灣今日的繁榮和平。民國38年初,國軍在徐蚌會戰失利後 戰事逆轉,共軍繼續向東南沿海各省大舉進攻,同年十月中旬廈門宣告失守,從而導致金門被圍的態勢,戰事一觸即發,國軍自8月起先後在金門,駐防重兵積極備戰,10月24日深夜,共軍對金門發起突襲搶灘,國共雙方就此展開三天三夜的血戰。
(紀錄片片段)
從黃昏到黑夜,國共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終於在晚間將敵人逼聚北山斷崖,10月27日凌晨一點,國軍在海軍支援下,對斷崖下的共軍展開威力掃蕩,共發現1300多名共軍,打死400多人 俘虜900多人
(雷開瑄將軍)
前201師601團長,古寧頭戰役扭轉了整個局勢,扭轉了今天我們台澎金馬的局勢
這場戰役不僅扭轉國軍一路退敗的逆勢,重振反共聲勢,也奠定了台灣長治久安的基礎,台海就此分隔為兩種迥然不同的政治實體,造就了兩岸人民不同的命運。金門這座孤懸在兩岸之間,面積僅有150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歷史也就此改寫,戰事爆發前,金門常住人口僅有4萬到5萬人,古寧頭一役告捷之後,一夕之間湧入10萬大軍,金酒公司董事長李增財猶記得那段往事
(李增財/金酒公司董事長)
當初進來超過10萬的部隊在金門,當時金門的糧食本來就很缺乏,當時金門的條件就是地瓜,就是地瓜和花生 主食根本 米類很少,種植高粱也不多
被金門人推崇為現代「恩主公」的國軍第12兵團司令胡璉將軍,於民國38年10月26日正式接掌金門防務,面對土地貧瘠 糧食緊缺的金門,胡璉綠化造地 興學闢路 興修水利,大幅改善了金門的環境,然而面對士兵們無處寄託的鄉愁,有時只能靠酒來化解。
(李增財/金酒公司董事長)
酒在軍隊裡面變成是一個,另外一個必需品,因為離鄉背井有些人也需要去紓解一下戰力,但是當出的金門其實只有地瓜酒,連米酒都沒有
1951年新加坡華僑葉華成在金門開設了金城酒廠,他用高粱和小麥調配出絕佳比例的高粱酒,讓胡璉一喝驚為瓊漿,也讓他想到何不利用高粱酒來改善軍方財政呢。
(李增財/金酒公司董事長)
胡璉司令官是把葉華成請去酒廠當技術課長,那時候技術課課長的薪水比廠長還高,希望他能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金門酒廠的成立
金酒公司董事長李增財也是在九龍江酒廠成立的那一年,1952年出生的從他那一代開始的金門人,都與金酒結下了深厚的緣份,他們沒想到連主食都談不上的高粱,竟會成為金門日後富裕起來的"黃金"。
(李增財/金酒公司董事長)
很少人種植高粱,所以就鼓勵百姓說,我一斤糙米給你換一斤高粱,鼓勵民間去種高粱,老百姓也有米可以吃,我酒廠也有高粱可以去釀酒,所以開始酒廠是用這個方式釀出酒來
政府的保價收購政策,逐步改善了金門農民的收入,金黃色的高粱入秋後隨風搖曳,這片美景也意外成為金門的旅遊資產,半世紀過去了,昔日的反共前線,如今各個軍事要塞 戰備坑道,都是大陸遊客爭相拜訪的歷史軌跡,而在金門這座小島上釀的高粱酒,更是兩岸情懷的催化劑。
(陳雲林/時任海協會會長)(2008/6/13)B
會長喝了什麼酒,金門高粱
(江丙坤/時任海基會董事長)(2008/6/13)
金門高粱,金門高粱他們喝起來說不錯 很不錯
中斷了9年的海基海協兩會協商,2008年在馬英九當選總統後,6月首次於北京復談,當時海基會就帶了兩打金門高粱,要跟海協會的人博感情。
(李增財/金酒公司董事長)
它(高粱)本來就是一個兩岸很有故事性的酒品,第一個是1949年撤退來這邊金門,有很多大陸籍的師傅來這邊做出來的酒,這是技術上面的起源,因為大陸白酒是他們是母國,他們幾千年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現在我們用的80%的原料,還是從大陸東北過來,所以它是一個用大陸的原料,加上當地的技術跟水跟空氣做出來的兩岸合作創造出來的酒品
1956年九龍江酒廠更名為金門酒廠,這股清新芬芳的酒香味兒,讓金門在荒蕪中闖出一片生機,1998年2月金門酒廠公司化,雖然公司陸續引入機械化設備,但釀酒仍遵循古法,以高粱為原料,並以金門種植的小麥製麴,金酒人至今仍堅持沿用了一甲子的三高二低一翻的釀酒工藝,金門酒廠廠長許荐洋說,固態發酵的菌種更加豐富,代謝出來的白酒風味也更有層次。
(許荐洋/金酒廠廠長)
白酒裡面的話所有的酒度98%的成分都是水跟乙醇,最重要的其實就是2%的微量元素,一(個地)區的水質 氣候 微生物跟我們的工序工法,事實上就是我們勝出的主要的關鍵
(李增財/金酒公司董事長)
我們有一句俗語,酒香不怕巷子深,用我們傳統的所謂純粹高粱,去釀造發酵出來的酒,在大陸已經很少了,現在很多是用勾兌的方式出來的,也讓大陸很多做酒的專家,一直對我們稱讚有加,叫我們要堅持 堅持這個做法
飲一口澄澈,讓陳年穀香飄散在嘴裡,這股清香的味道讓許多人情有獨鍾,也讓金酒在國際獲獎無數,2016年在舊金山舉辦的世界烈酒大賽上,還擊敗大陸貴州茅台
獲選為"年度最佳白酒",在戰爭氛圍中誕生的金門酒廠,也用這杯高粱酒敬跨越兩岸戰爭與和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xIzdrVa4s
百 龍 金門 高粱 酒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八卦
紙風車劇團位於八里幕後工作室,今天(6日)凌晨發生嚴重火警,20年來使用過的各式舞台布景與道具都燒光,損失五千萬元。
上午敲這個aniki,問他狀況,他說:「人生嘛!總是困難重重!苦難生智慧!一切多謝!」
隨即看到《蘋果日報》的報導,問上半年武肺讓劇團形同癱瘓,隨之而來又是一場大火,至於需不需要各界捐款協助?aniki霸氣回應:「先謝謝大家的好意啦!先不用了!武漢肺炎把大家搞的都不好過,所以我們還是先自己處理就好,例如去貸款之類的來重建,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靠自己。」想起了去年訪問時,問他紙風車名字的由來,他說和柯一正等人於1992年成立紙風車,之所以名為紙風車,是因為小朋友看到紙風車會很開心,創團精神也要學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自己動。」一切自己來,這是紙風車精神。
《嚼檳榔哼古典樂/李永豐》
排練場上十餘名男女蹦蹦跳跳,有人學狗爬,有人學貓叫。那是紙風車劇團青少年校園反毒劇《拯救浮士德》甄選演員現場,執行長李永豐坐一旁,只見李永豐望著場上男女手舞足蹈不發一語,眉頭深鎖的他突然喊停:「那個浮士德啥洨,攏嘜擱講啊,你們動作要瘋狂一點,急躁一點,要更自虐一點!不是特技,但要有特技的感覺,不是舞蹈,但要像跳舞,每個人要在節奏裡把自己的個性彰顯出來。」演員們點頭稱是,神情肅穆,音樂一下,又拉下臉來鬼吼鬼叫,但李永豐還是不滿意,「眼神太潰散了!」他把演員叫過來,隨手拿一張紙,畫出劇場平面圖,在觀眾席標出ABCD四個點,要他們盯著觀眾台的2/3處,視線左右來回,前後交叉,如此,全場觀眾都會被關注到了,「看過國父遺像嗎?不管你坐在哪裡,都會以為國父在看著你,你們要把自己當作國父遺像凝視觀眾,我那時候也這樣跟蔡英文講的。」
怒告葉慶元 拎北袂爽
眼前57歲的李永豐一頭蓬亂白髮,輪廓深邃,乍看像音樂教室掛著的貝多芬畫像,頗有藝術家架勢,但一開口「幹拎娘」就破了功,委實難想像他曾是蔡英文、柯文哲的禮儀老師,專門幫政治人物訓練肢體語言。李永豐日前上新聞版面,當然不是監製的《再會吧 北投》場場爆滿,一票難求,而是他按鈴申告律師葉慶元。事情經過是這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安排的「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公益演出遭台中市政府刁難,他取消演出,葉慶元在臉書酸紙風車13年來拿政府3.68億元,卻宣稱「沒拿過公家機關一毛錢」,他指葉慶元將紙風車專業收入以及368兒童藝術工程公益混為一談,憤而告上台北地檢署。
專訪當天,他把一箱箱的單據搬出來,都是歷年贊助319、368兒童藝術工程的捐款明細,「這條代誌對阮來講,不是大代誌,但是拎北就是袂爽,拎北尚賭爛別人欺侮弱小,這個葉慶元事件就是這樣,這是我第一次告人,你欺侮我的員工,拎北做人頭家欸,一定拿槍偕伊拚,大不了打死嘛,你判我刑,我囝仔都大漢了,我驚啥洨!」他嗆聲完,再補一句幹,氣勢十足,不免好奇地問他是否混過流氓?「以前雖然比較兄弟氣,大家拿武士刀、鋤頭跑來跑去,殺來殺去,我驚都驚死了,跑都嘛跑第一的,我現在是不怕死了,但以前膽小又怕死,當不成流氓啦。」
不耍流氓的時候,他在家聽古典音樂,聽馬勒,「從馬一馬二聽到馬五,一路聽下來,你知道世界不是你的,靠么,這個天才嘛。伊就是一個性無能,當你性無能,老婆又跟人家跑了,寫出來的音樂超屌。馬五第三樂章憂愁到不行,人生很多無奈被他寫進旋律裡,當我心情不好聽馬勒,那個憂愁會發散。」
綽號美國仔 輪廓深邃
他檳榔嚼著嚼著,突然哼起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那個巨大的反差不免讓人好奇他的成長經歷?他出生於嘉義布袋,家中五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三,父母捕魚種田也開雜貨店,「我中學時期跟著表哥聽古典音樂,第一個聽的音樂是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那一年拿破崙去攻打俄國,結果被俄國人打敗,表哥跟我講說這段旋律代表是戰馬出來了,那段旋律是兩軍交戰,音樂跟寫實完全結合,我完全入迷了。」他聽古典樂,也畫畫,說自己還得過全國啥洨美展,「我生出來跟明治嬰兒奶粉一樣,足好看,足水欸。以前可以說是個俊俏文青,哈哈哈。」因為輪廓深邃,「美國仔」這個綽號一直跟著他至今。已故雕塑家李良仁是他大哥,妹妹李美玲是童書繪本作家,他說父母其實不知道他們兄妹在搞什麼,小孩子只要不要黑白來,太歹看就好,「我卡甲意藝術啦,我是另外一個韓國瑜嘛,足熱情欸,彼一時陣,攏無咧讀冊,不是交朋友,就是弄藝術,結果大學考了7次才考上藝術學院。」
他一度考上世新三專部,在校期間加入蘭陵劇坊。但校方規定外地生要住校,他嫌宿舍有門禁,排戲看電影從台北回景美不方便,下學期把戶籍遷到表哥家,學校不准,他和主任教官吵完跟訓導主任吵,最後驚動校長出面。校長說你註冊我讓你搬出去,「我說不要,我跟校長說校長應該教一個人如何誠實跟面對世界,學校這樣規定是欺騙。不得已去金門當兵,當藝工隊,退伍後再考上北藝大。」
專做兒童劇 性格熱情
他是北藝大戲劇系第四屆,同學有張玉嬿、郎祖筠等人,「我以前多才多藝,你不知道我會看總譜吧。大四的時候就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導《彼得與狼》音樂劇,指揮家是艾科卡,幹,我知道這個人很雞歪,我就叫一個北藝大的同學教我看總譜,我花了3個月去學,我是用總譜跟他溝通的,演完他很尊敬我,叫我Sir。」他臭屁他是僅次賴聲川,北藝大第二個進國家戲劇院導戲的人,但同時也是不受師長歡迎的學生,「北藝大教導學生成為藝術家,對我來講,那是中產階級對大眾的無病呻吟,但我在蘭陵,當兵學跳舞去藝工隊跟阿兵哥混,大家開心笑成一團,那是很美好的,對我而言,劇場本質是跟人的互動。」其時,最夯的劇團是環墟、河左岸和臨界點,習慣在作品中關懷政治,道不同不相為謀,1986年和鄧志浩成立魔奇劇團,專做兒童劇,因為兒童劇沒人知道,沒有評論,是非主流。
所以你喜歡小孩喔?「拎北尚賭爛囝仔啦,小孩子吵得要死,煩得要死。」他不加思索地說:「大家問我為什麼做兒童劇?我覺得我跟小孩子心思一樣,卡熱情,卡單純。」
1992年和柯一正、徐立功等人成立紙風車兒童劇團,27年過去了,兒童劇團進化成基金會,開枝散葉有紙風車和綠光2個劇團,跟現代舞團體「風動舞蹈劇團」、兒童創作力工作室和表演學堂。在其廣告代表作《鳥頭牌愛福好》,他是查埔人只存一張嘴,但是現實生活中,他有通天本事搞定三教九流,「我沒有財團支持,婚喪喜慶我都去,我高中吹西索米,我們用自己的專業去賺錢。」他口中的三教九流包含當時的總統府,「宜蘭國際童玩節」、「總統府前飆舞」皆是他的手筆。陳水扁卸任前在總統府宴請藝文界人士,席間有人爆粗口,從三字經罵到五字經,隨扈衝進來,原來是李永豐在講笑話,陳水扁說:「隨扈以為你在翻桌,總統府蓋好至今,大概只有你在府內罵三字經吧。」
參訪開眼界 自我懷疑
但意氣風發的男人在38歲卻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那時在紐約待了半年,看了一百多齣戲,去亞維儂、巴黎一個月,當你看了全世界所有優秀的作品,你會怎麼想?你努力一輩子,也無法追上菲利浦‧葛拉斯,不能跟勞勃‧威爾森比,你不是個咖,你不是洨,你連洨都不是,你還是死一死比較乾脆。」他自我懷疑,人生抵達了中年危機,像置身一條長長的隧道,無盡的黑暗,每天都很想死,不知道何時是盡頭,5、6年後,他轉念了,認清現實,不要當導演,專心當製作人,等於是放過了自己,幽暗的隧道前方有微弱光亮。
「三十幾歲不知天高地闊,覺得自己好棒,但當你認清了自己的能力不足,就是快樂的開始。你開始會欣賞別人。我這一世人雖然不是咖,但我願意去成就別人,我願意去當金字塔下面的墊腳石,我希望台灣的年輕藝術家踩著我的肩膀往上爬,因為我最後的力氣只能做這件事。」是了,專訪這一天是《再會吧 北投》台北倒數第二場演出,本應該自我宣傳的時間,他寧可帶我們去後台炫耀他們的燈光師有多棒、演員有多厲害,「我想讓你們看一些不一樣的,世界有許多不一樣的領域,不然大家以為學戲的都三三八八,隨時被拖去幹。」他這裡打招呼,那裡哈拉,「啥米是頭家?頭家就是叼一支菸、吃檳榔,巡頭看尾,三不五時譙兩句,但大家知道伊給你的錢不會漏勾,大家知影這摳是好人嘛。」
受父親影響 暖心助人
紙風車團長任建誠半開玩笑說李永豐流氓氣,但是心思細膩,員工生病住院,他要同事們排班輪流去看護,不單單自己員工的福利要顧,別人家劇團發不出年終獎金,出國演出沒有經費,他也跳下去張羅。訪問時我們向李永豐求證:聽說作家李維菁最後幾年,他贊助李維菁寫作?「你怎麼知道?這個可以寫嘛?」他愣了一下,張狂的人突然欲言又止:「嘸啦,我就是吳Sir(吳念真)講的,一個畜生啦。李維菁以前採訪過我,我們算認識。伊從時報退下來,伊彼時身體不爽快,我說維菁妳若有閒,來紙風車當顧問,來開一下會,一個月給妳6萬元。她開了幾次會,寫文章的人,你叫伊去開會衝啥洨,伊沒法度嘛,我自己做過創作,我知道寫文章很耗神,給錢是呼伊專心創作,那是一個心意。」
他好管閒事,每年給小孩的紅包上頭寫著:「要努力學習變強,但強大的目的是幫助別人。」人有能力就要幫助別人,他說這是被父親影響;「我爸捕魚,做漁民共同運銷,伊真會譙,但是心肝很好,鄉下有外省老兵破病,伊就去偽造文書,乎老兵有漁保,看病不用錢,老兵死了,伊幫忙買棺材,這個有影響到我。」
樂於助人的態度發揮到極致,就是兒童319、368藝術工程,「不瞞您說,我以前是野百合的,那時候倒扁行動,我知道藍綠是無法對話,這2、30年把社會搞成藍綠對立,政治人物有很大責任,我一直反省我能為小孩子做什麼?我到現在記得我媽媽背著我去看布袋戲,看爸爸參加歌唱比賽。童年美好的印象都還記得,我何不讓小孩子有一個開心的夜晚?」所以是贖罪?「我會懺悔,我會努力,但那並不是贖罪,我是做戲的人,我沒希望了,但我何不利用我現有資源讓孩子開心一下?藍綠衝突是台灣最大的困境,人性撕裂無法和解,那至少我覺得我們為孩子做一點事,但我做了13年,還是失敗的。」
他說他老了,面對世界,無能為力了。以前募款餐會,桌上高粱6瓶、威士忌8瓶、啤酒4手,他一個人可以喝掉一瓶高粱、3瓶威士忌、2手啤酒,現在沒法度了,肝有氣泡,威士忌喝1/3就頭痛,只能喝一休一。他愈來愈喜歡一個人在家,手機接藍牙音響聽馬勒,要不就等老婆兒子睡了,自己玩《世紀帝國》直到天明。「這個世界已經不是我的世界了,我只能玩我熟悉的東西,我能力愈來愈虛弱。」
悲觀看人生 憂鬱勸世
難道還沒走出中年危機嗎?李永豐嗤一聲笑了出來:「哪有那麼簡單。」臭幹落譙的流氓口氣突然低沉下來了:「我老了,反應變慢了,我現在沒有能力對付像葉慶元這種聰明而惡意的人,前幾天我跟媒體說你們不要這樣糟蹋我,我可以用死跟你拚,這不是氣話,我對生命是悲觀的,因為去年我大哥走了,前年我二哥走了,今年我媽死了,我什麼事情都無所謂了。這件事情爆出來的時候,大家在FB聲援,寫一大堆,我看完跟吳Sir(吳念真)說,幹,拎北欸告別式辦完。」
人物
2019.09.17 18:28
【一鏡到底】嚼檳榔哼古典樂 李永豐
文|李桐豪 攝影|王漢順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Line
李永豐(右)和柯一正等人於1992年成立紙風車,之所以名為紙風車,是因為小朋友看到紙風車會很開心,創團精神也要學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自己動」。
李永豐(右)和柯一正等人於1992年成立紙風車,之所以名為紙風車,是因為小朋友看到紙風車會很開心,創團精神也要學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自己動」。
李永豐受訪時口嚼檳榔,把三字經掛嘴邊。他為人海派,用一種流氓的方式處理人間事。日前律師葉慶元酸紙風車13年來拿政府3.68億元,卻宣稱「沒拿過公家機關一毛錢」,他指葉慶元將劇團專業收入跟公益演出混為一談,狀告法院,「這是我第一次告人,你欺侮我的員工,拎北做人頭家欸,一定拿槍偕伊拚,大不了打死嘛,你判我刑,我囝仔都大漢了,我驚啥洨!」
不耍流氓時他都在家聽古典樂。「當我心情不好聽馬勒,他很多旋律都寫到我的心裡,聽他的音樂,憂鬱會發散。」哀樂中年何以解憂?唯有檳榔與古典樂。
排練場上十餘名男女蹦蹦跳跳,有人學狗爬,有人學貓叫。那是紙風車劇團青少年校園反毒劇《拯救浮士德》甄選演員現場,執行長李永豐坐一旁,只見李永豐望著場上男女手舞足蹈不發一語,眉頭深鎖的他突然喊停:「那個浮士德啥洨,攏嘜擱講啊,你們動作要瘋狂一點,急躁一點,要更自虐一點!不是特技,但要有特技的感覺,不是舞蹈,但要像跳舞,每個人要在節奏裡把自己的個性彰顯出來。」演員們點頭稱是,神情肅穆,音樂一下,又拉下臉來鬼吼鬼叫,但李永豐還是不滿意,「眼神太潰散了!」他把演員叫過來,隨手拿一張紙,畫出劇場平面圖,在觀眾席標出ABCD四個點,要他們盯著觀眾台的2/3處,視線左右來回,前後交叉,如此,全場觀眾都會被關注到了,「看過國父遺像嗎?不管你坐在哪裡,都會以為國父在看著你,你們要把自己當作國父遺像凝視觀眾,我那時候也這樣跟蔡英文講的。」
李永豐在媒體面前嘻嘻哈哈,但在劇場有其嚴肅專業的一面。圖為他在紙風車校園防毒劇的甄選過程。
李永豐在媒體面前嘻嘻哈哈,但在劇場有其嚴肅專業的一面。圖為他在紙風車校園防毒劇的甄選過程。
怒告葉慶元 拎北袂爽
眼前57歲的李永豐一頭蓬亂白髮,輪廓深邃,乍看像音樂教室掛著的貝多芬畫像,頗有藝術家架勢,但一開口「幹拎娘」就破了功,委實難想像他曾是蔡英文、柯文哲的禮儀老師,專門幫政治人物訓練肢體語言。李永豐日前上新聞版面,當然不是監製的《再會吧 北投》場場爆滿,一票難求,而是他按鈴申告律師葉慶元。事情經過是這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安排的「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公益演出遭台中市政府刁難,他取消演出,葉慶元在臉書酸紙風車13年來拿政府3.68億元,卻宣稱「沒拿過公家機關一毛錢」,他指葉慶元將紙風車專業收入以及368兒童藝術工程公益混為一談,憤而告上台北地檢署。
專訪當天,他把一箱箱的單據搬出來,都是歷年贊助319、368兒童藝術工程的捐款明細,「這條代誌對阮來講,不是大代誌,但是拎北就是袂爽,拎北尚賭爛別人欺侮弱小,這個葉慶元事件就是這樣,這是我第一次告人,你欺侮我的員工,拎北做人頭家欸,一定拿槍偕伊拚,大不了打死嘛,你判我刑,我囝仔都大漢了,我驚啥洨!」他嗆聲完,再補一句幹,氣勢十足,不免好奇地問他是否混過流氓?「以前雖然比較兄弟氣,大家拿武士刀、鋤頭跑來跑去,殺來殺去,我驚都驚死了,跑都嘛跑第一的,我現在是不怕死了,但以前膽小又怕死,當不成流氓啦。」
2006年,紙風車啟動了319兒童藝術工程,活動採取自由募捐,但是謝絕政黨捐助。只要獲得35萬元的資助,紙風車劇團就會到一個鄉鎮演出。2012年活動達標,又開啟368兒童藝術工程,從319到368,至今有89,973人和團體捐款,演出684場,目前約有147萬人次看過。(東方IC)
2006年,紙風車啟動了319兒童藝術工程,活動採取自由募捐,但是謝絕政黨捐助。只要獲得35萬元的資助,紙風車劇團就會到一個鄉鎮演出。2012年活動達標,又開啟368兒童藝術工程,從319到368,至今有89,973人和團體捐款,演出684場,目前約有147萬人次看過。(東方IC)
不耍流氓的時候,他在家聽古典音樂,聽馬勒,「從馬一馬二聽到馬五,一路聽下來,你知道世界不是你的,靠么,這個天才嘛。伊就是一個性無能,當你性無能,老婆又跟人家跑了,寫出來的音樂超屌。馬五第三樂章憂愁到不行,人生很多無奈被他寫進旋律裡,當我心情不好聽馬勒,那個憂愁會發散。」
綽號美國仔 輪廓深邃
他檳榔嚼著嚼著,突然哼起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那個巨大的反差不免讓人好奇他的成長經歷?他出生於嘉義布袋,家中五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三,父母捕魚種田也開雜貨店,「我中學時期跟著表哥聽古典音樂,第一個聽的音樂是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那一年拿破崙去攻打俄國,結果被俄國人打敗,表哥跟我講說這段旋律代表是戰馬出來了,那段旋律是兩軍交戰,音樂跟寫實完全結合,我完全入迷了。」他聽古典樂,也畫畫,說自己還得過全國啥洨美展,「我生出來跟明治嬰兒奶粉一樣,足好看,足水欸。以前可以說是個俊俏文青,哈哈哈。」因為輪廓深邃,「美國仔」這個綽號一直跟著他至今。已故雕塑家李良仁是他大哥,妹妹李美玲是童書繪本作家,他說父母其實不知道他們兄妹在搞什麼,小孩子只要不要黑白來,太歹看就好,「我卡甲意藝術啦,我是另外一個韓國瑜嘛,足熱情欸,彼一時陣,攏無咧讀冊,不是交朋友,就是弄藝術,結果大學考了7次才考上藝術學院。」
李永豐小時候輪廓深邃,因而被叫美國仔至今。(李永豐提供)
李永豐小時候輪廓深邃,因而被叫美國仔至今。(李永豐提供)
他一度考上世新三專部,在校期間加入蘭陵劇坊。但校方規定外地生要住校,他嫌宿舍有門禁,排戲看電影從台北回景美不方便,下學期把戶籍遷到表哥家,學校不准,他和主任教官吵完跟訓導主任吵,最後驚動校長出面。校長說你註冊我讓你搬出去,「我說不要,我跟校長說校長應該教一個人如何誠實跟面對世界,學校這樣規定是欺騙。不得已去金門當兵,當藝工隊,退伍後再考上北藝大。」
專做兒童劇 性格熱情
他是北藝大戲劇系第四屆,同學有張玉嬿、郎祖筠等人,「我以前多才多藝,你不知道我會看總譜吧。大四的時候就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導《彼得與狼》音樂劇,指揮家是艾科卡,幹,我知道這個人很雞歪,我就叫一個北藝大的同學教我看總譜,我花了3個月去學,我是用總譜跟他溝通的,演完他很尊敬我,叫我Sir。」他臭屁他是僅次賴聲川,北藝大第二個進國家戲劇院導戲的人,但同時也是不受師長歡迎的學生,「北藝大教導學生成為藝術家,對我來講,那是中產階級對大眾的無病呻吟,但我在蘭陵,當兵學跳舞去藝工隊跟阿兵哥混,大家開心笑成一團,那是很美好的,對我而言,劇場本質是跟人的互動。」其時,最夯的劇團是環墟、河左岸和臨界點,習慣在作品中關懷政治,道不同不相為謀,1986年和鄧志浩成立魔奇劇團,專做兒童劇,因為兒童劇沒人知道,沒有評論,是非主流。
李永豐從世新三專退學後,只好去金門當藝工隊。他說他是藝工隊王牌,可以逗得全場官兵笑到從板凳摔下去。(李永豐提供)
李永豐從世新三專退學後,只好去金門當藝工隊。他說他是藝工隊王牌,可以逗得全場官兵笑到從板凳摔下去。(李永豐提供)
所以你喜歡小孩喔?「拎北尚賭爛囝仔啦,小孩子吵得要死,煩得要死。」他不加思索地說:「大家問我為什麼做兒童劇?我覺得我跟小孩子心思一樣,卡熱情,卡單純。」
1992年和柯一正、徐立功等人成立紙風車兒童劇團,27年過去了,兒童劇團進化成基金會,開枝散葉有紙風車和綠光2個劇團,跟現代舞團體「風動舞蹈劇團」、兒童創作力工作室和表演學堂。在其廣告代表作《鳥頭牌愛福好》,他是查埔人只存一張嘴,但是現實生活中,他有通天本事搞定三教九流,「我沒有財團支持,婚喪喜慶我都去,我高中吹西索米,我們用自己的專業去賺錢。」他口中的三教九流包含當時的總統府,「宜蘭國際童玩節」、「總統府前飆舞」皆是他的手筆。陳水扁卸任前在總統府宴請藝文界人士,席間有人爆粗口,從三字經罵到五字經,隨扈衝進來,原來是李永豐在講笑話,陳水扁說:「隨扈以為你在翻桌,總統府蓋好至今,大概只有你在府內罵三字經吧。」
基隆市長林右昌(前左)與李永豐(前右)在基隆童話節開幕現場。李永豐說自己與綠營人士交好,但心中並無藍綠成見,故而在郝龍斌、胡自強當市長的時候,去台北與台中演出的次數都比其他城市還多。
基隆市長林右昌(前左)與李永豐(前右)在基隆童話節開幕現場。李永豐說自己與綠營人士交好,但心中並無藍綠成見,故而在郝龍斌、胡自強當市長的時候,去台北與台中演出的次數都比其他城市還多。
參訪開眼界 自我懷疑
但意氣風發的男人在38歲卻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那時在紐約待了半年,看了一百多齣戲,去亞維儂、巴黎一個月,當你看了全世界所有優秀的作品,你會怎麼想?你努力一輩子,也無法追上菲利浦‧葛拉斯,不能跟勞勃‧威爾森比,你不是個咖,你不是洨,你連洨都不是,你還是死一死比較乾脆。」他自我懷疑,人生抵達了中年危機,像置身一條長長的隧道,無盡的黑暗,每天都很想死,不知道何時是盡頭,5、6年後,他轉念了,認清現實,不要當導演,專心當製作人,等於是放過了自己,幽暗的隧道前方有微弱光亮。
「三十幾歲不知天高地闊,覺得自己好棒,但當你認清了自己的能力不足,就是快樂的開始。你開始會欣賞別人。我這一世人雖然不是咖,但我願意去成就別人,我願意去當金字塔下面的墊腳石,我希望台灣的年輕藝術家踩著我的肩膀往上爬,因為我最後的力氣只能做這件事。」是了,專訪這一天是《再會吧 北投》台北倒數第二場演出,本應該自我宣傳的時間,他寧可帶我們去後台炫耀他們的燈光師有多棒、演員有多厲害,「我想讓你們看一些不一樣的,世界有許多不一樣的領域,不然大家以為學戲的都三三八八,隨時被拖去幹。」他這裡打招呼,那裡哈拉,「啥米是頭家?頭家就是叼一支菸、吃檳榔,巡頭看尾,三不五時譙兩句,但大家知道伊給你的錢不會漏勾,大家知影這摳是好人嘛。」
李永豐經過了長達5、6年的中年憂鬱,開始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李永豐經過了長達5、6年的中年憂鬱,開始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受父親影響 暖心助人
紙風車團長任建誠半開玩笑說李永豐流氓氣,但是心思細膩,員工生病住院,他要同事們排班輪流去看護,不單單自己員工的福利要顧,別人家劇團發不出年終獎金,出國演出沒有經費,他也跳下去張羅。訪問時我們向李永豐求證:聽說作家李維菁最後幾年,他贊助李維菁寫作?「你怎麼知道?這個可以寫嘛?」他愣了一下,張狂的人突然欲言又止:「嘸啦,我就是吳Sir(吳念真)講的,一個畜生啦。李維菁以前採訪過我,我們算認識。伊從時報退下來,伊彼時身體不爽快,我說維菁妳若有閒,來紙風車當顧問,來開一下會,一個月給妳6萬元。她開了幾次會,寫文章的人,你叫伊去開會衝啥洨,伊沒法度嘛,我自己做過創作,我知道寫文章很耗神,給錢是呼伊專心創作,那是一個心意。」
李永豐在《再會吧 北投》的後台準備登場謝幕。
李永豐在《再會吧 北投》的後台準備登場謝幕。
他好管閒事,每年給小孩的紅包上頭寫著:「要努力學習變強,但強大的目的是幫助別人。」人有能力就要幫助別人,他說這是被父親影響;「我爸捕魚,做漁民共同運銷,伊真會譙,但是心肝很好,鄉下有外省老兵破病,伊就去偽造文書,乎老兵有漁保,看病不用錢,老兵死了,伊幫忙買棺材,這個有影響到我。」
樂於助人的態度發揮到極致,就是兒童319、368藝術工程,「不瞞您說,我以前是野百合的,那時候倒扁行動,我知道藍綠是無法對話,這2、30年把社會搞成藍綠對立,政治人物有很大責任,我一直反省我能為小孩子做什麼?我到現在記得我媽媽背著我去看布袋戲,看爸爸參加歌唱比賽。童年美好的印象都還記得,我何不讓小孩子有一個開心的夜晚?」所以是贖罪?「我會懺悔,我會努力,但那並不是贖罪,我是做戲的人,我沒希望了,但我何不利用我現有資源讓孩子開心一下?藍綠衝突是台灣最大的困境,人性撕裂無法和解,那至少我覺得我們為孩子做一點事,但我做了13年,還是失敗的。」
2006年希望可以藉由戲劇化解藍綠,但近日的台中事件讓李永豐覺得挫敗。
2006年希望可以藉由戲劇化解藍綠,但近日的台中事件讓李永豐覺得挫敗。
他說他老了,面對世界,無能為力了。以前募款餐會,桌上高粱6瓶、威士忌8瓶、啤酒4手,他一個人可以喝掉一瓶高粱、3瓶威士忌、2手啤酒,現在沒法度了,肝有氣泡,威士忌喝1/3就頭痛,只能喝一休一。他愈來愈喜歡一個人在家,手機接藍牙音響聽馬勒,要不就等老婆兒子睡了,自己玩《世紀帝國》直到天明。「這個世界已經不是我的世界了,我只能玩我熟悉的東西,我能力愈來愈虛弱。」
悲觀看人生 憂鬱勸世
難道還沒走出中年危機嗎?李永豐嗤一聲笑了出來:「哪有那麼簡單。」臭幹落譙的流氓口氣突然低沉下來了:「我老了,反應變慢了,我現在沒有能力對付像葉慶元這種聰明而惡意的人,前幾天我跟媒體說你們不要這樣糟蹋我,我可以用死跟你拚,這不是氣話,我對生命是悲觀的,因為去年我大哥走了,前年我二哥走了,今年我媽死了,我什麼事情都無所謂了。這件事情爆出來的時候,大家在FB聲援,寫一大堆,我看完跟吳Sir(吳念真)說,幹,拎北欸告別式辦完。」
再說下去簡直是遺言相託了:「以前少年時代跟查某囝仔鬥陣,感情的代誌一定有所虧欠,少年時代的事能報答就能報答,不能,我就放在心上,若是真是有鬼喔,妳若當鬼,我能幫也多幫一點。」中年男人還在憂鬱的隧道裡面,還未見光明。他反過來問了我們的年紀,勸我們工作步調要放慢:「你們工作吼,心情愛放卡輕鬆欸,做工作跟別人意見有不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個性,不一定有對錯,但好好把心情放呼伊輕鬆,回家好好看電視,呷一碗泡麵,打一管手槍,要讓自己開心,生命難得,像我阿兄,看病,檢查惡性腫瘤,3個月就走。」我們未料訪問會得到一個如此悲傷的結論,只好說:「執行長不如你帶我們去拍謝幕吧。」
後台幽暗如隧道,我們得小心翼翼地走動,避免被電線牽絆住,抵達舞台側邊,一群演員等著上台謝幕,哀傷的中年男子推下笑容,這邊和女演員拍照留念,那邊偷襲男團員下體,輪到他上場了,他自暗地裡走向燈火輝煌,掛著微笑,臉上恍若有光。
百 龍 金門 高粱 酒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巷弄碳烤三明治
台北士林的巷弄內,有一家早餐店,天天大排長龍,這店家特製的,碳烤厚片三明治,被顧客形容為是,台北的必吃早餐之一。
☞為愛 共築山中小棧
一位老師,來到阿里山和一位鄒族女孩結婚,共同經營鄒族小棧,而餐廳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採高腳建築,飽覽層層疊疊翠綠山群。
☞戰地砲彈刀 誰與爭鋒!
金門曾經是反共的最前哨,八二三砲戰,解放軍發射了百萬顆鋼砲,日後卻成為製作菜刀的原料。
☞酒糟飼牛 肉質「金」讚
金門飼養的黃雜牛,由金門酒廠所提供的,高粱酒糟當作飼料,肉質吃起來特別地Q彈,要吃到酒糟牛,還是金門限定。
☞就要與眾不同的雞腳凍
台南一位滷味老闆,選擇做比較麻煩的雞腳凍,吃起來口感Q彈,勝於一般的鳳爪,光是做宅配,一年可以賣出一百五十萬隻的滷雞腳,獲選為台南的十大伴手禮。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百 龍 金門 高粱 酒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評價
『熊喵美食旅遊&攝影親子生活』播出時間:每週六晚上8:00,敬請訂閱影響力
【來金門嚐甜點!甜蜜風味隱身於金沙鎮古厝中!】
本集簡介:當年輕一輩的孩子回來碰上金門在地的傳統風味與特產時,會激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馬可籠顏色多變、口味百百種,但你可曾吃過乳酪加高粱酒風味的馬卡龍嗎?
還有還有~如此可愛的金門風獅爺造型的馬卡龍~讓人怎麼捨得吃下肚啊!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熊喵美食旅遊&攝影親子生活:http://seepower.tv/author/guest_06/
關於熊喵:
熊喵是誰?其實是兩個人,熊和喵。
熊喵是一對熱愛美食的台灣夫妻,都在媒體業工作,熱愛亞洲與歐美地區的精緻旅遊,熊曾在美國生活與就學,與喵一同走過捷克奧地利、澳洲紐西蘭、土耳其與許多亞洲國家,以品味人生與及3C及 精品時尚生活為人生宗旨,偶爾失心瘋花大錢吃喝玩樂,但大抵都以「金錢有限、食慾無窮」的高CP值為標準。
撰寫美食部落格經歷近10年的Rudy熊和Maggie喵,不僅擁有「部落客百傑 美食類年度冠軍」、LINEQ駐站美食類唯一專家等多項優異的成績,更是各大媒體爭相邀請的美食專家。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愛奇藝站:http://tw.iqiyi.com/u/1269595541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