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築地 豊洲市場初訪】
日本告別平成,築地批發市場的搬遷算得上是最後幾件大事之一。
以前我去過築地,領略日本飲食文化的傳統;此行則首次到訪去年底開幕的豊洲,見證日本當代市場規劃實踐。對比今昔,感受良多:
首先作為參訪與消費者,豊洲市場逛起來確實舒適方便。地板平整、環境乾淨,餐飲空間堪比現代百貨商場。批發市場本身,舉目所見環境乾淨、秩序井然;冷鏈動線也有整體規劃。就連最基礎的運輸棧板,都能高度規格化——這是台灣仍無法做到的。
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市場設計時對教育與觀光功能的考量——市場中不僅有展示專區,介紹東京批發市場歷史;訪客專用的空中走道貫穿四大區,可以讓學生遊客了解市場運作,不干擾市場運作。
但在另一方面,我也不時懷念起,過去在築地那種更緊密濃郁的文化氣氛。例如豊洲的鮪魚競標,設有大片玻璃帷幕讓人參觀,但卻人潮不若以往。據了解,豊洲參觀新制要事前預約,要查驗身份,而且一般人不能再混入批發市場買魚。這些制度,都造成了人與真正「現場」的隔閡。
更深遠的,是搬來豊洲的批發市場,與原築地飲食文化圈的切割。過去築地不只是一個市場,而是圍繞著批發市場衍伸出的,盤根錯節的飲食文化圈。這次搬遷,是從原本的有機聚落中,切出核心的批發市場移走,留下周邊的飲食文化圈。
這個決定,不免引起許多原有攤商的反對抗爭。從相關報導來看,築地餐飲商圈業績也大幅下滑。今年春,東京都宣布在原址興建國際會議中心,讓仍期待「原址重建」的人死心。雖然小池知事承諾會「活化築地飲食文化」,能否真能守住「文化」,各界仍有不少疑慮。
回看豊洲落成以來,曾出現過「貨運動線效能不足」、「燈光太強干擾漁獲鮮度判斷」,或是「通風設計不當」等爭議,也不乏有市場攤商抨擊,整體決策規劃的過程中欠缺市場方的參與。
年初我在對「生活經濟」的倡議,談過台灣整體飲食環境的升級;眼前各地具體的市場改建,也正在進行。都市更新、城市物流基建與消費空間的升級,當然是勢在必行,但如何能更確實考量實際使用的需求,如何兼顧在更大脈絡的影響,是每個執政者的挑戰。
在這方面,豊洲市場都是值得深究參照的個案。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深度解析系列,亦即本頻道編號7、8、9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你知道「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 ─── ☞〈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10/真正存活的只...
百諾展示中心 在 朱立倫 Facebook 八卦
【告別築地 豊洲市場初訪】
日本告別平成,築地批發市場的搬遷算得上是最後幾件大事之一。
以前我去過築地,領略日本飲食文化的傳統;此行則首次到訪去年底開幕的豊洲,見證日本當代市場規劃實踐。對比今昔,感受良多:
首先作為參訪與消費者,豊洲市場逛起來確實舒適方便。地板平整、環境乾淨,餐飲空間堪比現代百貨商場。批發市場本身,舉目所見環境乾淨、秩序井然;冷鏈動線也有整體規劃。就連最基礎的運輸棧板,都能高度規格化——這是台灣仍無法做到的。
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市場設計時對教育與觀光功能的考量——市場中不僅有展示專區,介紹東京批發市場歷史;訪客專用的空中走道貫穿四大區,可以讓學生遊客了解市場運作,不干擾市場運作。
但在另一方面,我也不時懷念起,過去在築地那種更緊密濃郁的文化氣氛。例如豊洲的鮪魚競標,設有大片玻璃帷幕讓人參觀,但卻人潮不若以往。據了解,豊洲參觀新制要事前預約,要查驗身份,而且一般人不能再混入批發市場買魚。這些制度,都造成了人與真正「現場」的隔閡。
更深遠的,是搬來豊洲的批發市場,與原築地飲食文化圈的切割。過去築地不只是一個市場,而是圍繞著批發市場衍伸出的,盤根錯節的飲食文化圈。這次搬遷,是從原本的有機聚落中,切出核心的批發市場移走,留下周邊的飲食文化圈。
這個決定,不免引起許多原有攤商的反對抗爭。從相關報導來看,築地餐飲商圈業績也大幅下滑。今年春,東京都宣布在原址興建國際會議中心,讓仍期待「原址重建」的人死心。雖然小池知事承諾會「活化築地飲食文化」,能否真能守住「文化」,各界仍有不少疑慮。
回看豊洲落成以來,曾出現過「貨運動線效能不足」、「燈光太強干擾漁獲鮮度判斷」,或是「通風設計不當」等爭議,也不乏有市場攤商抨擊,整體決策規劃的過程中欠缺市場方的參與。
年初我在對「生活經濟」的倡議,談過台灣整體飲食環境的升級;眼前各地具體的市場改建,也正在進行。都市更新、城市物流基建與消費空間的升級,當然是勢在必行,但如何能更確實考量實際使用的需求,如何兼顧在更大脈絡的影響,是每個執政者的挑戰。
在這方面,豊洲市場都是值得深究參照的個案。
百諾展示中心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的夢想驛站》
【耶魯校長:接納和同理 年輕人迫切的二大課題 耶魯校長:"同理心" 是一個強大的能力】
<紐約時報>曾揶揄"頌揚鶴立雞群的領導人""是美國DNA的一部分"。於是,2017年耶魯大學畢業演說,顯得不同。
耶魯大學校長Peter Salovey談一個社交網路世代陌生卻重要的能力,"接納 和同理心"。
出身社會心理學的猶太裔學者蘇洛維從他和家人慶祝猶太節日<逾越節>談起。
耶魯大學校長蘇洛維:這是紀念猶太人在埃及為奴的節日,並且慶祝他們從束縛中解脫出來,我最喜歡逾越節的部分是晚上時分,我們會被提醒,幾千年前我們(猶太人)曾是埃及土地上的外來者,所以我們必須歡迎外來者,來到我們自己的家宴,我們會一起背誦"讓所有飢餓的人 進來有口飯吃""讓所有遇難的人來和我們一起歡慶節日"。
接納飢餓、遇難特別是接納"和我們不一樣"的人。
很難嗎?
在一所培養出52位諾貝爾得主的學府中蘇洛維說,的確很難,比成就更重要的,是"心"。
耶魯大學校長蘇洛維:有句舊約聖經 被翻譯得如此美,"因為你知道寄居者的心",心理學家如我一般,稱這種"懂得他人內心的心理" 叫"同理心",但是展示同情很容易嗎?並不總是,排外和壓迫一直是人類社會普遍的特徵,當我們感到失落、威脅或恐懼時,我們很難做到站在別人立場去思考,事實上壓力和未知,可能會導致我們指責他人,尋找方便的替罪羊而非同理心於他們。過去三十年間,根據Forbes最近一篇報告顯示,"一個朋友都沒有 零"的美國人 暴增三倍,這怎麼可能呢?這是一個人們敲敲鍵盤在社交媒体上就有數百個好友的時代啊。然而,當越來越多的人的生活繞著網路打轉卻越社交越孤獨。
一個越藏身在社交網絡,卻越形仇恨,越失去接納和同理心的世代。
蘇洛維說的不只是美國政壇的亂象,更是年輕一代的隱憂。
2015年9月密蘇里大學發生非裔美籍學生在校內遭霸凌,還有人在FB留言,"該把密蘇里大學的黑色人種文化中心燒光",引發學生大型抗議,最後校長辭職下台。
奧克拉荷馬大學也曾發生一學生團體高唱種族歧視的歌曲,並將視頻上網,引發大批抗議者群聚。
大西洋另一頭,英國調查機構Beans Group調查發現,超過60%的英國16-24歲年輕人說沒有手機和社群媒體,他們"無法生活"。
但網路世界裡,年輕人無法學習"接納和面對"的能力,解決方法常是,乾脆關閉帳號 或一走了之。
蘇洛維警告,這創造了一個只有自我、處處是高牆的世界。
耶魯大學校長蘇洛維:發Email、簡訊推特,似乎都比放下手機,和一個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簡單多了,社交媒體就已經開始塑造我們的交流方式。政治學家帕特南Robert Putnam用"獨自把保齡球"bowling alone生動描述了當代傳統社會網絡的坍塌,帕特南發現我們不再走入社區,我們不再參加社團或公民組織來界定自己,過去這代表我們的愛好和興趣,所以社會關係弱化時 後果是什麼。我們可能會花很多時間盯著鏡子,只關注和我的信仰一致的信息,我們只關注和自己的懷疑脆弱受傷..等有關的事,我們變得孤立封閉,我們不再歡迎陌生人到我們餐桌上,相反的我們建造高牆,使他人遠離我們。
這位社會心理學專家,凸顯了一個現實,"接納和同理心",才能讓下一代成為領導者時,有能力創建出更仁慈 更安全的社會。
最後,蘇洛維要這些未來可能是美國總統的學生,走到格羅夫街公墓,看看耶魯大學第十七任校長布魯斯特的墓碑。
這位唯一曾同時被時代和新聞雜誌選為封面人物的大學校長,他的墓誌銘寫著,"無罪推定 不只是一個法學概念,它需要 對陌生人慷慨的精神,一個以最好而非最壞,來期待他人的精神"。
那是進入人群,然後把靈魂放低放廣的操練。
耶魯大學校長蘇洛維:知名社會運動者戴爾有言"我們都知道孤獨的滋味,而且我們知道唯一的解答是愛,而這種愛,從社會團體的歸屬感而來"。同理心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作家和社會評論家柯茨曾經呼籲"發自好奇心的深切同理"。這種深切的同理心,應激勵我們採取行動,為他人和我們的社會團體服務,讓那成為我們的共識吧。
百諾展示中心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深度解析系列,亦即本頻道編號7、8、9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你知道「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
───
☞〈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10/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村上春樹 #文學 #小說
────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愛情小說,是以小說男主角阿始,和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為中心的。阿始在小學時認識了他的青梅竹馬:島本,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島本曾罹患輕微的小兒麻痺,總是跛著一條腿走路。二人都是獨生子女,彼此陪伴,度過了童年的孤寂。小學畢業後,阿始與島本失去聯繫,在中學裡展開與「泉」的初戀。然而在此刻,第二位女人出現了──那是泉的表姊。阿始受到泉的表姊的肉體吸引,與她偷情,成為砲友,也因此深深傷害了泉。其後,於漫長乏味的大學與職場生涯後,阿始遇見了第三個女人:妻子有紀子。他與有紀子結婚,生了個女兒,經營爵士酒吧。直至某日,阿始在酒吧與島本重逢,舊情復燃,一段婚外情就此展開。
首先來看「泉的表姊」這個角色。小說中,泉的表姊甚至沒有實際的姓名。當阿始和可愛的初戀情人泉談著戀愛時,他偶然見到了泉的表姊,深受吸引。這所謂「吸引」幾乎無涉情感層面,而單單以「暴風雨般之性驅力」的形式呈現。在阿始劈腿期間,他和這位表姊的幽會是這樣的:
我和那位泉的表姊從此以後的兩個月之間,腦漿都快溶掉似地激烈做愛。我和她既沒去看電影,也沒去散步。既沒談小說、談音樂、談人生,也沒談戰爭、談革命,什麼也沒談。我們只是性交而已。我所記得的,只有在那裡的一些瑣碎的具體東西的印象而已。放在枕頭邊的鬧鐘,掛在窗上的窗簾,桌上的黑色電話機,月曆的照片,床上她脫掉的衣服。還有她肌膚的氣味,和那聲音。我什麼也沒問她,她也什麼都沒問我。
除了真正必要的時候,我們連吃喝都免了。我們只要一碰面,幾乎連口都沒開就立刻脫衣服,上床擁抱,做愛。那裡沒有階段,也沒有程序。我在那裡所提示的東西只有單純的貪慾而已。
純粹的、壓倒性地性吸引。是的,生命的表現形式之一,即是人被純粹的身體、動物慾念所驅使;阿始與泉的表姊正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人又顯然不只有這個面向。人畢竟有感情、會思考;因此還存在另一種生命的表現形式──純粹的,愛情與親密感的原型。在小說中,這以阿始和他的青梅竹馬島本之間的愛來呈現。
愛是什麼?伊格言說,愛是,「在人世間,曾存有過這樣的情感:令你在瞬間感受到自己絕對的不完整,感受到生命本然的孤獨,感受到對對方『非如此不可』的劇烈激情與渴望,一種絕對」。阿始和島本在童年懵懂無知時,就經歷了這樣的「絕對事件」──男孩和女孩,在牽手的短暫瞬間,突然感覺對方毫無保留,誠摯的親密與溫柔。(這是不是和《1Q84》中的天吾和青豆很像呢?我們似乎已經抓到了作者村上春樹的個人偏好了,嘻嘻。)那就是愛。
在此我們看到了兩種生命形式的對比:一種是阿始與泉的表姊,出於純粹動物本能的性驅動力;而另一種,則是阿始與島本,宛如童話般的,純粹的愛情原型。然而這兩種生命型態卻都是極端的。極端便可能為人們帶來毀滅性。而村上春樹正是藉由這樣的毀滅性,將小說扣回了「虛無」這個主題。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百諾展示中心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評價
庭院深深,深幾許? 他的承諾,在那裡?
------他不開放,我們開放。
百年歷史建築該不該開放成台東縣縣民的公共使用空間?台東縣長候選人劉櫂豪今(18)日召開記者會,針對目前台東縣縣長公館的使用,提出他五年前一貫的開放主張,也質疑現任黃縣長的不信守承諾。
台東縣長參選人劉櫂豪召開記者會,針對台東縣長公館興建于日治時期1915年已接近百年歷史,並於2002年12月5日由台東縣政府公告登記為歷史建築,應有更好的想像與應用。劉櫂豪強調這座「台東廳第一號宿舍」是述說台東故事、體驗台東歷史的重要場所,開放使用應更接近縣民,讓每一位民眾都可以自在的走進來體驗台東歷史的演進。
因此劉櫂豪在16屆縣長選舉時,即提出主張開放縣長官邸的政見,讓官邸成為全台東縣民共享的空間。
劉櫂豪表示,黃縣長在2009年12月5日當選台東縣長之時,偕同其妻子承諾不會入住縣長公館,而隔年2010年2月24日於台東縣長任內宣布台東縣長官邸將開放做為藝文活動空間,同時強調「選擇住在原本的家而不搬進官邸」,當時對於這相同理念和做法的劉櫂豪表示肯定。
但目前黃縣長違背了他的承諾,仍選擇入住官邸。由於官邸原本即準備讓台東縣長居住使用,這是屬於縣長的權利,是否入住本應由縣長自行判斷抉擇,外人無從置啄。但政治人物的承諾卻是選民對於其人格判斷的依據,如果無法兌現承諾,選民如何相信政治人物承諾的政見會完整實現!
對於黃縣長的言行,選民自有判斷,但是針對縣長公館的使用,劉櫂豪承諾一定開放由全縣鄉親共享,成為真正縣民所有的官邸。
劉櫂豪表示位於縣府後方、台東市更生路旁的縣長官邸占地1003坪,建坪103坪的木造房舍建於日治時代,當時稱之為「台東廳第一號宿舍」。這裡是述說台東故事、體驗台東歷史的重要場景,也可以是台東重要的藝文沙龍。一個有文化的城市,需要可以體驗在地歷史的空間,縣長官邸是地方政治發展的決策中心,擁有太多與地方發展有關的記憶場景,可以深刻的讓縣民、遊客認識台東的發展變遷,日式的建築和周邊的庭園,承載的是台東縣民共有的文化資產。有遠見的縣市很早就將首長官邸做為藝文沙龍,成為音樂、電影、攝影、文學的展演場所,配合在地文史的展示,成為體驗在地故事的咖啡館,讓都市擁有土地的文化厚度。如宜蘭縣長官邸改裝成為「宜蘭設治紀念館」,台北市長官邸成為「藝文沙龍」等。
劉櫂豪認為現階段台東縣政府僅於少數時段在官邸舉辦活動,仍不夠貼近民眾,鄉親無法自由走進這棟歷史建築,體驗台東的歷史;他堅持的官邸開放方式,長期全民性的開放,是全民可自由參觀利用的藝文活動空間。劉櫂豪承諾如當選縣長,絕對不會入住官邸,並且以開放的態度,廣納公民意見,研議開放、活化的方式,讓民眾能自在走進來參觀體驗,成為真正全台東縣民的官邸。
百諾展示中心 在 李翁月娥 Youtube 的評價
🏫鷺江國小-游弋‧藝遊 數位藝廊
阿娥會同教育局與陳俊生 校長、家長會長 謝哲仁及學校師生來會勘鷺江國小的八德樓,這次北師美術館提供三件石膏模藝術品,要放在鷺江國小永久借展,學校預計要在二樓成立「游弋•藝遊」數位藝廊來展示,所以在半年前,家長會長 謝哲仁來找阿娥,希望阿娥支持學校成立這個藝廊。
阿娥期盼從班級到全校、鄰近學校,進而到社區的藝術教育推廣,都可以發揮資源整合的最大效益,除了提升學校教師跨領域整合的教學能力外,更可以啓發學生藝文的素養及創意,讓這個數位藝廊成為社區文化保存的藝術教育中心。
💪阿娥全力支持一百萬設備款,校長也承諾預定在暑假來完成,希望數位藝廊的設立,從班級到全校甚至於整個社區都可以一起來欣賞,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增添濃厚的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