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葡萄酒幼幼班〉(高雄巡迴場次)
你是葡萄酒初學者嗎?別以為隨便找個課程聽聽就行,正是因為剛入門,你需要一位好老師的指引。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就讓教學經驗豐富、專業資歷完整的酒類專家王鵬帶你跨越門檻,直接站上不僅是入門的高度!
這門課程的宗旨是幫助初學者建立正確的葡萄酒觀念,指引學習方向與重點,並培養基本的自學功力——包括閱讀評論文字與獨立感官品評——避免遭到錯誤資訊的貽誤,白繞一大圈冤枉路,幫你省下可觀的時間、精力與金錢。
〈葡萄酒幼幼班〉是一門全方位的基礎課程,課堂將穿插知識講解與實務操作,配合感官開發與引導品飲。王鵬以20年的教學經驗,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式,帶領你接近、認識與品味葡萄酒,為你的葡萄酒生涯鋪路。經過全天7小時緊鑼密鼓的紮實訓練,走出王鵬的教室,你看待葡萄酒的方式與品味態度將有所突破與進展。如果你是葡萄酒講師,也歡迎前來觀摩教學技巧。
【課程大綱】
導論 為什麼、如何學習葡萄酒?應該抱持怎樣的態度?
第一單元 器材、環境、酒瓶與酒杯
1.1 酒杯——如何選購、清潔、保存與保養?
1.2 吐酒桶——吐酒桶裡的秘密
1.3 桌巾——為什麼白色不是最佳選擇?
1.4 環境——照明、溫度、通風與氣味
1.5 購酒策略——形態、風格、品質、價格
1.6 酒標——標示的規範、規則與資訊判讀
1.7 酒款——溫度、開瓶、除渣換瓶與透氣醒酒
第二單元 品酒動作——從嗅聞到吐酒
2.1 酒杯——怎麼拿?如何搖?
2.2 嗅聞——香氣分類、嗅得方式與感官機制
2.3 外觀——顏色、澄澈度、亮度與碳酸氣泡
2.4 啜吸——品嘗的份量,嘴型與擺放位置
2.5 酒液在口中的流動方式與口腔運動
2.6 吸氣——品酒一定要發出呼嚕聲嗎?
2.7 吐酒——為何要吐酒?如何優雅地吐酒?
第三單元 風味感受的描述
3.1 氣味辨識與描述
3.2 味道辨識與描述
3.3 觸感辨識與描述
3.4 感官印象與風味物質的互動
3.5 葡萄酒可能出現的風味缺陷
3.6 常見的描述謬誤與修正方案
3.7 品酒筆記——如何批評、閱讀與撰寫?
第四單元 葡萄酒的歷史與文化
4.1 餐酒搭配的原則與文化背景
4.2 餐食/飲品風味之間的互動
4.3 當今全球餐酒搭配的潮流
4.4 你必須知道的葡萄酒歷史與故事
4.5 葡萄園與種植品種是怎麼選定的?
4.6 酒精濃度、酸度與甜度的歷史演變
4.7 葡萄園、酒莊與酒款的分級與現況
第五單元 葡萄酒的多樣與美學
5.1 產地如何影響葡萄酒的風味?
5.2 品種如何影響葡萄酒的風味?
5.3 年份、製酒等條件與葡萄酒的風格
5.4 媒體、消費市場與全球化的力量
5.5 各種型態葡萄酒的鑑賞之道
5.6 全球重要葡萄酒產國/產區概覽
5.7 當今葡萄酒世界的主要派系與品味潮流
【課程時間】
2017年3月26日(星期日)10.00-18.00(午餐休息45分鐘)
【上課地點】
和逸飯店(Cozzi)高雄中山館30樓The Roof/會議室
高雄市前鎮區中山二路260號30樓(高雄捷運三多商圈站3號出口)
【課程費用】
每人6,980 N.T.
【報名手續】
一律以電子郵件報名,請勿透過臉書的私訊洽詢報名事宜。報名程序由王鵬老師的助理林小姐統籌。請寫信到王鵬老師助理林小姐的信箱(yinbarbe@gmail.com),同時寄送副本給王鵬老師([email protected]),附上你的聯絡電話,並留下中文全名。王鵬老師與助理在收到你的來信之後,會在第一時間替你保留名額。請你在接到預約成功的通知信之後,前去匯款(如果在銀行匯款,可附言你的名字)。然後再次來信通知已經完成匯款(如果是用ATM轉帳,請附上末五碼以供核對)。
銀行:台灣銀行(004)松江分行
戶名:王鵬
帳號:050 004 668 627
【課程講師】
王 鵬 Paul Peng WANG
酒類文化教育工作者,專注於品飲技術訓練與研究,有豐富的酒類品飲教學經驗。多項酒類出版品的作者、譯者、審定者。著有學術論文〈法語葡萄酒結構語彙的漢譯〉、啤酒專書《比利時啤酒:品飲與風味指南》與《世界啤酒品飲大全》、威士忌專書《蘇格蘭威士忌:品飲與風味指南》(預於2017年中出版),譯有品飲專著《葡萄酒的風味》(Le Goût du vin)、紀錄片《葡萄酒世界》(Mondovino)。
‧ 曾任酒廠品飲顧問與生產顧問;曾任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兼任講師
‧ 常年受邀擔任國際酒類競賽評審,包括啤酒、葡萄酒與烈酒
‧ 法國國立葡萄種植暨釀造科學研究院(ISVV)品飲文憑
‧ 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學院(L’École du vin, CIVB)國際認證講師
‧ 法國干邑白蘭地公會(BNIC)國際認證講師
‧ 蘇格蘭Springbank威士忌蒸餾廠實習結業
‧ 美國BJCP啤酒評審認證組織成員
‧ 德國杜門斯學院(Doemens Akademie)認證啤酒侍酒師
‧ 獲頒比利時啤酒釀造者協會榮譽騎士勳章(表揚事蹟:文化教育貢獻)
白葡萄酒開瓶後保存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八卦
【課程資訊〈葡萄酒幼幼班〉】
你是葡萄酒初學者嗎?別以為隨便找個課程聽聽就行,正是因為剛入門,你需要一位好老師的指引。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就讓教學經驗豐富、專業資歷完整的酒類專家王鵬帶你跨越門檻,直接站上不僅是入門的高度!
這門課程的宗旨是幫助初學者建立正確的葡萄酒觀念,指引學習方向與重點,並培養基本的自學功力——包括閱讀評論文字與獨立感官品評——避免遭到錯誤資訊的貽誤,白繞一大圈冤枉路,幫你省下可觀的時間、精力與金錢。
〈葡萄酒幼幼班〉是一門全方位的基礎課程,課堂將穿插知識講解與實務操作,配合感官開發與引導品飲。王鵬以20年的教學經驗,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式,帶領你接近、認識與品味葡萄酒,為你的葡萄酒生涯鋪路。經過全天7小時緊鑼密鼓的紮實訓練,走出王鵬的教室,你看待葡萄酒的方式與品味態度將有所突破與進展。如果你是葡萄酒講師,也歡迎前來觀摩教學技巧。
【課程大綱】
導論 為什麼、如何學習葡萄酒?應該抱持怎樣的態度?
第一單元 器材、環境、酒瓶與酒杯
1.1 酒杯——如何選購、清潔、保存與保養?
1.2 吐酒桶——吐酒桶裡的秘密
1.3 桌巾——為什麼白色不是最佳選擇?
1.4 環境——照明、溫度、通風與氣味
1.5 購酒策略——形態、風格、品質、價格
1.6 酒標——標示的規範、規則與資訊判讀
1.7 酒款——溫度、開瓶、除渣換瓶與透氣醒酒
第二單元 品酒動作——從嗅聞到吐酒
2.1 酒杯——怎麼拿?如何搖?
2.2 嗅聞——香氣分類、嗅得方式與感官機制
2.3 外觀——顏色、澄澈度、亮度與碳酸氣泡
2.4 啜吸——品嘗的份量,嘴型與擺放位置
2.5 酒液在口中的流動方式與口腔運動
2.6 吸氣——品酒一定要發出呼嚕聲嗎?
2.7 吐酒——為何要吐酒?如何優雅地吐酒?
第三單元 風味感受的描述
3.1 氣味辨識與描述
3.2 味道辨識與描述
3.3 觸感辨識與描述
3.4 感官印象與風味物質的互動
3.5 葡萄酒可能出現的風味缺陷
3.6 常見的描述謬誤與修正方案
3.7 品酒筆記——如何批評、閱讀與撰寫?
第四單元 葡萄酒的歷史與文化
4.1 餐酒搭配的原則與文化背景
4.2 餐食/飲品風味之間的互動
4.3 當今全球餐酒搭配的潮流
4.4 你必須知道的葡萄酒歷史與故事
4.5 葡萄園與種植品種是怎麼選定的?
4.6 酒精濃度、酸度與甜度的歷史演變
4.7 葡萄園、酒莊與酒款的分級與現況
第五單元 葡萄酒的多樣與美學
5.1 產地如何影響葡萄酒的風味?
5.2 品種如何影響葡萄酒的風味?
5.3 年份、製酒等條件與葡萄酒的風格
5.4 媒體、消費市場與全球化的力量
5.5 各種型態葡萄酒的鑑賞之道
5.6 全球重要葡萄酒產國/產區概覽
5.7 當今葡萄酒世界的主要派系與品味潮流
【課程時間】
2017年2月12日(星期日)13.00-21.00(晚餐休息40分鐘)
【上課地點】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松江會議中心10樓第1教室
(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課程費用】
每人6,980 N.T.
【報名手續】
一律以電子郵件報名,請勿透過臉書的私訊洽詢報名事宜。報名程序由王鵬老師的助理林小姐統籌。請寫信到王鵬老師助理林小姐的信箱(yinbarbe@gmail.com),同時寄送副本給王鵬老師([email protected]),附上你的聯絡電話,並留下中文全名。王鵬老師與助理在收到你的來信之後,會在第一時間替你保留名額。請你在接到預約成功的通知信之後,前去匯款(如果在銀行匯款,可附言你的名字)。然後再次來信通知已經完成匯款(如果是用ATM轉帳,請附上末五碼以供核對)。
銀行:台灣銀行(004)松江分行
戶名:王鵬
帳號:050 004 668 627
【課程講師】
王 鵬 Paul Peng WANG
酒類文化教育工作者,專注於品飲技術訓練與研究,有豐富的酒類品飲教學經驗。多項酒類出版品的作者、譯者、審定者。著有學術論文〈法語葡萄酒結構語彙的漢譯〉、啤酒專書《比利時啤酒:品飲與風味指南》與《世界啤酒品飲大全》、威士忌專書《蘇格蘭威士忌:品飲與風味指南》(預於2017年中出版),譯有品飲專著《葡萄酒的風味》(Le Goût du vin)、紀錄片《葡萄酒世界》(Mondovino)。
‧ 曾任酒廠品飲顧問與生產顧問;曾任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兼任講師
‧ 常年受邀擔任國際酒類競賽評審,包括啤酒、葡萄酒與烈酒
‧ 法國國立葡萄種植暨釀造科學研究院(ISVV)品飲文憑
‧ 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學院(L’École du vin, CIVB)國際認證講師
‧ 法國干邑白蘭地公會(BNIC)國際認證講師
‧ 蘇格蘭Springbank威士忌蒸餾廠實習結業
‧ 美國BJCP啤酒評審認證組織成員
‧ 德國杜門斯學院(Doemens Akademie)認證啤酒侍酒師
‧ 獲頒比利時啤酒釀造者協會榮譽騎士勳章(表揚事蹟:文化教育貢獻)
白葡萄酒開瓶後保存 在 跟T大一起尋找物超所值的葡萄酒 Facebook 八卦
T大酒話:【老酒的迷思】
我接觸葡萄酒快30年了,在邂逅葡萄酒的歷程中,遇到過各種千奇百怪的狀況,在跟酒友們討論的案例中,最常發生的爭議就是對於老酒口味的認知。
一年前的一個晚上,有位酒友傳簡訊給我,說他跟一些酒友聚會,正在喝一瓶Louis Latour 2006 Corton Charlemagne白酒,而席間某位資深大咖人士覺得這瓶酒喝起來味道不對勁,研判應該是保存不當變質了。
.
Louis Latour是一家傳承了280年的法國勃根地知名酒廠,Corton Charlemagne更是名列世界百大好酒的特級葡萄園,而2006年份雖然已經有些年紀,但對於這種高檔的頂級葡萄酒而言,裝瓶10年內的酒質其實還算是十分年輕,因此我當下請這位酒友把還沒喝完的半瓶酒留存起來,我也想試試它的口味。
酒友隔了二天把酒送交給我,大約還剩下400cc,已經換裝在一個玻璃小瓶中,我當下試了一小杯,覺得完全沒有問題,跟我之前喝過的這款酒味道是一致的;二天後我剛好有一個酒友們的飯局,於是我把這大半瓶Louis Latour 2006 Corton Charlemagne帶去給大家盲飲。
.
當天中午聚餐的10位朋友,有喜歡研究的讀萬卷書類型者、也有純粹喝開心的飲萬杯酒類型者,每人分到一小杯聞香啜飲之後,我首先出了一個選擇題:「請大家猜這酒是產自哪個國家?」
結果有一半的人答對是“法國”,答對的人繼續回答,答錯的就無需再答。
.
接下來我出了選擇題:
「那麼請問這酒是法國的哪個產區? 布根地、波爾多、隆河、還是以上皆非?」
這一題有3位的答案是布根地,答對者繼續回答下一題。
.
我接下來的問題:
「請問此酒是布根地的Meursault一級園、Puligny/ Chassagne Montrachet的特級園、還是Corton Charlemagne特級園?」
三個人分別選了三種答案,這次只剩一人答對。
.
我繼續問碩果僅存的那位酒友:「年份是2004、2006、還是2008呢?」
結果這位酒友不但正確答出2006,而且還正確猜出酒廠就是Louis Latour。
.
這位從頭到尾過關斬將完全答對的酒友,其實是台北某家葡萄酒專賣店的店長,果然功力非凡;不過這一瓶之前被某位資深大咖人士研判已經變質的Louis Latour 2006 Corton Charlemagne,到底有沒有壞掉? 這個答案也就不解自明了。
因為,如果這瓶酒真的是不對勁或壞掉了,那怎麼可能還有人可以一路都答對產區、年份、甚至是酒廠?
.
味覺是主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味與偏好,剛剛揭曉的台北米其林星級餐廳名單中,有人認同,也有人非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葡萄酒的口味也是燕瘦環肥五花八門,每家酒廠都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每個消費者當然也會有各自的喜好與選擇。
你不喜歡某瓶酒的口味,這是完全合理而常見的現象,人人皆可表達自己的喜好,但若要斷言某瓶酒變質了,那就真的要具備專業的能力。
.
事後我側面了解之後,才知道那些覺得酒已變質的酒友們,確實喝葡萄酒很多年,而且相當專注與用功,也曾經喝過其他酒廠的Corton Charlemagne,但對於Louis Latour則是喝得不多,因此很容易以其他酒廠的風格去定義酒款風格,以為Corton Charlemagne都是同一調性,所以認為酒的品質不對勁,而這也是許多酒友常犯的錯誤。
在法國勃根地,同一塊葡萄園往往由多家酒廠共同擁有,彼此的葡萄樹之間甚至沒有圍籬,只有相隔一條田埂而已,不過每一家酒廠釀製的同一葡萄園酒款,喝起來一定會有差異;這種差異既細微又巨大,需要經驗累積與味覺天份才能精準分辨。
因為葡萄園的風土條件一致,酒款當然會有風土特質的相似性,但每家酒廠的耕種方式與釀製過程彼此不同,因此最終不同酒廠同一塊葡萄園的酒款,有可能大同小異,也可能小同大異,而這千變萬化的細節,也正是葡萄酒迷人之處。
.
我個人接觸葡萄酒近30年,但酒喝得越廣、書讀得越多,卻越覺得自己在葡萄酒面前更形渺小而無知;尤其是遇到一些老年份的葡萄酒,經常顛覆我一些既有的經驗與觀念。
法國企業家Francois Audouze不是葡萄酒業界人士,他是葡萄酒收藏家,也應該是開瓶品嚐老酒經驗最多的酒迷。他的藏酒超過四萬瓶,其中有一萬瓶是陳放了五十年以上的老酒。
他使用自己獨特的開瓶醒酒方式品嚐老酒,而多年下來,Francois Audouz估計他喝過的老酒中,只有少於百分之三是變質壞掉的酒;他也估計其他人喝一口就認為是壞掉的老酒,有超過一半其實品質是正常的,只是沒有使用正確的醒酒方式,所以誤以為酒壞了。
Audouz的方法被人稱為Audouze Method,其實很簡單,就是緩慢氧化法。其中的一條戒律就是:絕對不能使用醒酒器!根據他的實際經驗,很多老酒一旦使用醒酒器來換瓶,就會完全衰敗。
而Audouz的醒酒方法就是什麼都慢慢來,老酒開瓶之後先嗅聞,如果有臭霉味,就讓酒繼續站著,讓酒緩慢而自然的接觸空氣,幾個小時之後再直接試一小杯,也可以視情況先倒一些酒出來,讓瓶內液面接觸空氣的面積增大,藉此加速老酒「呼吸」的速度。
.
我個人是Audouze Method的忠實信徒,過去20多年來我從國外的專賣店以及拍賣會買過上百瓶老酒,大部分是法國波爾多、勃根地與加州的老酒,我依照這個方法來醒酒品嘗。
我個人上百次的老酒品嚐經驗中,只有二次確認酒質已經衰敗無法挽救,其他老酒的品嚐過程都帶給我無比美好的回憶。
最重要的重點就是耐心與溫柔,絕對不要用醒酒器對待老酒,換瓶的過程對於已經沉睡了幾十年的老酒來說太租暴了,也絕對要給老酒足夠的醒酒時間,當它的老霉臭味散去,迷人酒香重見天日之時,你的耐心就會得到百分之百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