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死人才不會犯錯
「怨恨就好比自己飲下毒藥,卻在等對方死掉。」--美國女演員暨小說家嘉麗.費雪(Carrie Fisher)
這句話,出自《學會愛自己的方式,不再受傷》,作者瑪莎,我上網看了她的演講,是位老奶奶(對我來說)。她看起來不像是有心理學相關的學歷(我並沒有查到),主要是著力在商管領域的顧問,以及個人發展的教練。
然而,聽她講話的內容與神態,即便感覺是個老奶奶,也是很有力量的人。看著她的書,也會明白,她能在她的領域以老奶奶的姿態存在,不是沒有道理。
怨恨,好像在某些表淺的層次,可以激發一個人的成長。但在更深層的層次,我們常因此沒辦法更接近自己,換句話說,反而妨礙了個人的成長。
「怨恨的英文resentment來自於法語的動詞resentir,意思是一次又一次感覺。」
光是人長期處在這種狀態,就可能造成身心方面的疾病。只停在怨恨,沒辦法學到新的觀點,重新詮釋它,那關係自然難以進展,自己也一直背著這樣的情緒負擔,無法全心全意地面對自己的生活。
怨恨是一種生氣的累積,而生氣常針對我們自己與他人所犯的錯誤。只有死人才不會犯錯,如果我們沒辦法擺脫跟犯錯有關的情緒,那我們便容易活在像火燒一般的內心地獄裡。
不管是誰犯的錯,我們可以回到我們自己的內心來思索:我們自己的作為或無作為,如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或造成我周圍的事件?
請記得,沒有要我們批判自己,這會讓我們失了客觀,這也可能讓我們無法繼續深入覺察。我們要活得清醒,要知道自己的選擇,以及結果之間的關係。
要負責,不是自責,這兩個概念要分清楚。一個人有很深的自責,往往沒辦法好好地負責。推到極端,當一個人不斷的自責,導致憂鬱的症狀,那就會連生存的意志都消沉了,就不要說負責了。
「當我負起責任面對事情,便能說明我與它的關聯,並且認知我有能力選擇自己的反應。」
用一個很有趣的方式比喻,我與各位朋友現在正透過文字相遇,那是我們各自在人生中做的種種選擇,導致此時此刻的交會。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此刻。」
此刻,是過去的結果,也是行動的起點。說錯話了,就想想更適當的話該怎麼說,查查資料、跟人討論,寫下來,多練習幾次;做錯事了,就記錄下來,提醒自己,或者多演練如何把事情做對;情緒控制不住,就練習靜心,有空去運動…
不管任何錯誤,都是過去的事了。重點是下一次要做對,重點是之後要如何更照顧到我們在乎的人的感受。
「如果不能自嘲,我們怎麼學習?」
不能讓過去鬆動,未來的新的可能性就變得侷限。自嘲是一種能力,用另外一種帶著趣味的方式,重新想過我們自己的錯誤,可以洗去一些悲情,多一些改進的動力。
課綱的內容爭議了許久,可是我個人覺得更重要的、更切身相關的課題,目前看起來還是不太可能放進去。心靈成長不能等教育,很難依賴政府,我們只好靠自己努力啦!祝福各位!
.
《學會愛自己的方式,不再受傷:改變人生的八個祕密,擺脫困境,活出精采的自我發現之旅》,圖文已向出版社請求授權,跟各位朋友分享。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0330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博客來:http://ppt.cc/XpS6Y
2.金石堂:http://ppt.cc/Qv9m5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本書竟然敢說他可以讓任何一個人愛上我欸」 我說:「那這本書肯定不靠譜」 愛可以人為創造嗎? 或者說 愛這東西操控得了嗎? 這是我的疑問,也是幾世紀以來的疑問 作者在前言中說明 因為近幾十年來許多心理學發展 以及統計資料庫越發充足 讓他覺得 「愛情這個東西,在有正確的前提下,它是可以刻意產生出來...
發展心理學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真實也有美感,
只是沒那麼虛華
跟各位朋友分享一首詩,一件事。
********************
【扎西拉姆.多多】
年輕的女子,總盼望能遇見個溫雅的男子,
想像著兩人雨夜裡對談,他能頻頻為她添香。
年輕的男子,總希望身後有個良善的女子,
期許著暮光中輕寒漸重,她能悄悄為他添茶。
歲月廝磨到最後,執手的,
卻總是那大咧咧為她添衣的男人,
是那罵咧咧為他添飯的女人。
時間並不殘忍,只是美與真之間,
若只能二選一的話,它總是留下真。
********************
最近談到發展心理學課本裡面的研究,如果一位男性,願意跟單親媽媽走入紅毯,那他對親職教養可能會比較有興趣,也比較擅長。如果擅長育兒的男性,我的感覺是,那通常在兩性相處上,也會比較自在。
換個角度看,如果今天要選擇一位男性作為一輩子的伴侶,那麼,去思考他會不會是一位好爸爸,是一種檢視的方式之一。這個人會不會為了一時的方便,說些小謊?常要求別人,但自己又做不到,因此習慣用雙重標準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會不會使用暴力,或者常使用侮辱性的字眼來宣洩情緒?
不管將來的婚姻裡面,會不會有孩子,都可以用這種方式看待。一個連跟孩子都能和諧相處的男性,也許不見得在性格上,最吸引愛戀的對象,但要講到長久相處,他已經具備了許多好的特質。
當然,世界很大,變數也多。我還是知道,有些善於跟孩子相處的爸爸,最後沒辦法繼續在婚姻中的例子。
最近去了解年輕女性對愛情的價值觀,發現其實都有一定程度的務實,已經不是我想像的真愛無敵了。我很驚訝,但後來想想也好,女孩們還是聰明的,情感的付託,如果沒在一定紮實的基礎上,常會擔心失落。
其實真實也有美感,只是沒那麼虛華。真實的美,恬淡雋永。
--------------------------------------------
2016年9月《靜下心去愛》新書上市
1.博客來:http://0rz.tw/PCzPS (79折)
【博客來2016遠流全書系,2書75折】
2.金石堂: http://0rz.tw/vCsPh (79折)
【金石堂 : 靜下心去愛+跟自己和好,2書75折 】
3.誠品: http://0rz.tw/UllK6 (9折)
4.星馬地區: http://0rz.tw/M8sn2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靜下心去愛》、《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http://0rz.tw/HJCSM
發展心理學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白開水人生
我們本來在討論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有機會開發自己的天賦,她講到她自己。她自己很羨慕有特色的人、有專長的人,她的人生就是很平庸、平凡,像白開水一樣,隨處都看得到。
我說,可是白開水很重要,你們家如果沒有你這個白開水,也沒辦法成一個家。她似乎沒被這句話安慰到,於是,我跟她深談:像白開水,那是什麼感覺?
我把我們討論的片片段段,整理起來:她最主要就是感覺空虛,覺得人生好像就只是這樣,她自己覺得沒什麼價值感,在精神上也沒什麼寄託,提不起勁。我分析,也許一方面是因為全職主婦常出現的沒成就感,一方面可能是中年危機,人生過了一半,對於追求自我實現的失落,以及邁向死亡的焦慮,這些情緒一下子混合在一起,讓她不知所措。
不過,生理的狀況也需要排除,生理也可以部分地解釋那種疲倦感。我建議她有空安排健康檢查,就相關症狀詢問醫師。
我回到培養孩子興趣的話題,我舉某位心理學家的說法:我們要問的問題,不是一個孩子聰不聰明,而是在什麼領域聰明?
這位心理學家提出,他很不喜歡傳統的IQ測驗,更不喜歡用考試分數去評量孩子的成就,而是希望父母以身作則。要有熱情,要把自己的能力運用在每日的生活中,積極去面對問題,細心觀察、敢於發問,這是他對大人們的建議。
我很認同他的看法,我個人甚至認為,預防一個人感覺空虛,上述的講法,非常值得實踐。我跟她講到,不要把傳統社會對於家庭主婦的看法內化,自己也看輕了家庭主婦的角色與工作。
光是做菜就是大學問,現在有不少社團,裡面的人數也不少,一起研究探討,也很有樂趣。做菜只是統稱,還包括烘培、甜點,更能細緻地討論食材來源、營養成分、鍋具…,連我自己哪一天有空,我也想自己學做菜。
如果她自己對生活沒熱情,不願意嘗試新東西,這種態度自然會影響孩子。眼睛不要只看大事,也可以多觀察小事。我舉例,像有些小朋友很不喜歡喝水,影響健康,在白開水裡面加點檸檬,就變成檸檬水,或者加一點蜂蜜,就可能增加小朋友喝水的動機。
以我來說,我喜歡觀察人,喜歡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有人就說我的「自省智能」不錯。可是,我從小就有這個興趣,但這個興趣在高中以前,大概沒什麼機會表現在分數上,也不是特殊才藝,也不能比賽得獎。
連我讀心理系,家人都會憂心我找不找得到工作。可是我現在覺得人生很值得期待,我常在工作,但我覺得我不像在工作,這根本就是我的生活。
所以我期待,她找一件最有感覺的小事,試著去做。不要看不起小事,也許暫時看不出實用的價值,可是至少以自己的心理健康來說,這就很重要。
我跟她分享一句德蕾莎修女的話:「奇蹟不是我們做某個工作,而是我們很高興的做。」
我覺得我找到了屬於我自己的奇蹟,祝福她也找到屬於她的。
--------------------------------------------
新書上市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http://ppt.cc/fRaAk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發展心理學電子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這本書竟然敢說他可以讓任何一個人愛上我欸」
我說:「那這本書肯定不靠譜」
愛可以人為創造嗎?
或者說
愛這東西操控得了嗎?
這是我的疑問,也是幾世紀以來的疑問
作者在前言中說明
因為近幾十年來許多心理學發展
以及統計資料庫越發充足
讓他覺得
「愛情這個東西,在有正確的前提下,它是可以刻意產生出來的」
本書的主軸
便是利用心理學上的發現
結合體內一種名為苯乙胺的激素
讓那個他或她在潛意識中感覺到愛戀之情
愛呢,就可以被刻意製造出來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N8r2JSw1ag/hqdefault.jpg)
發展心理學電子書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評價
📍 訂閱「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Youtube頻道,更多實用好影音:https://cplink.co/nCRqbcL7
📍 鄧惠文文字作品《有你,更能做自己》
紙本書 → https://cplink.co/TBGhU7nf
電子書 → https://cplink.co/K2vwUFaO
【線上課程】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夫妻篇 → https://cplink.co/YYeigFbp
帶你看透夫妻關係,活出你好我也好的成熟新境界。孩子生病了,竟然和夫妻之間的相處,有極大的關聯?「親子天下」特別邀請兩位超人氣醫師鄧惠文與黃瑽寧,暢談夫妻分工與幸福家庭的經營。
帶你看見「疾病」之外,夫妻關係的糾結,並協助你打開關係中的死結。
夫妻相處不容易,如何做到心甘情願且愉快的分工?如何提醒自己不再重蹈上一代的覆轍?若夫妻分工不協調,會影響孩子的身心靈發展嗎?
一起來聽聽鄧惠文與黃瑽寧醫師深入而精彩對談吧!(影片共三集)
★第1集│夫妻分工,經營幸福家庭的關鍵
https://youtu.be/C8gItswOQuI
★第2集│家庭經營,請把另一半當隊友
https://youtu.be/f4pude5dbpM
★第3集│醫師,也有你不知道的困擾
https://youtu.be/pG26Qgq1n8E
【採訪:李宜蓁│企劃執行:林育菁、江美滿│攝影:大和工作室│後製:周映璇│平面攝影:黃建賓】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www.facebook.com/parentingtw
親子天下Baby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lifebuzz
親子天下悅讀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reading
嚴選部落客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best
翻轉教育 https://www.facebook.com/fliped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8gItswOQuI/hqdefault.jpg)
發展心理學電子書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評價
睽違五年,黃瑽寧最新著作!《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
黃瑽寧醫師以科學實證為教養靠山,走出育兒挫敗感,給足自己勇氣和信心,樂在享受當爸媽,打造幸福感十足的成長性家庭。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出版緣起:https://youtu.be/yEl6HrkrdtA
「當我們找回身為父母的自信時,你很快就會發現,養育子女是人生中無比快樂的事。」──黃瑽寧
快時代裡的片段資訊,眾說紛紜的育兒知識,令人無所適從、真偽難辨!
教養書看得愈多,焦慮以及不安心境更顯膨脹。
徬徨的你,也經常處於這些兩難困境嗎?
孩子哭的時候,到底抱還是不抱?
為了小孩未來的競爭力,雙語教學越早開始越好?
培養閱讀習慣,可以用電子書或互動式APP進行親子共讀嗎?
怎麼讚美孩子,才能讓他自信卻不自戀?
你,是不是也正陷入「教養恐慌症」?是否也因各方說法不一,亂了育兒步伐?
深呼吸,請安心。
以研究實證為湯底,父母之愛為佐料。這次,黃瑽寧要以為人父、人夫角度,從睡眠模式、安全依附、語言發展、親子溝通、手足教養、爸爸育兒、學習引導、幸福婚姻等共九大面向,為你解讀建基於過去半世紀,各種兒童發展、心理學與家庭人文科學的研究,為你點出一條讓父母有成長,讓家庭有幸福感的教養之路。
「育兒不僅僅是教養,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你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反映出真實的自己。只要心態對了,你可以學會更愛自己,並且散發出成熟、自信的光芒。」黃瑽寧衷心認為,當以科學實證為基底,採正向態度堅定抓大放小原則,我們就不會被眾說紛紜干擾,而忘記初為父母的感動。
■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
■ 金石堂: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s/b...
■ 誠品: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
■ 讀冊: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7186...
■ 親子電商: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
■ 腳本。企劃|林靈姝
■ 拍攝。剪輯|陳威廷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pRAmvmde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KNErbob7B1r0YfD7xVI4r34cRjg)
發展心理學電子書 在 0到99歲適用,自我發展的心理學》作者陳海賢給讀者的話 ... 的八卦
《了不起的我:0到99歲適用,自我 發展 的 心理學 》作者陳海賢給讀者的話,半年狂銷20萬冊,讀者公認值得一輩子收藏的好書. booklife99. booklife99. 15K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