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納mRNA新冠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正式發表
#準備進入第三期三萬人臨床試驗
這幾天都在講疫情好沉重,來點有希望的消息吧。莫德納(Moderna)的疫苗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兩個月前新聞稿只公布有八位,現在完整報告出爐,全部受試者45人都有測到中和抗體,且完整回應了兩個月前的質疑,將於7月27日展開人數達三萬人的第三期臨床試驗。
佛奇表示這臨床試驗結果看起來很好,且沒有嚴重的副作用。預測美國能在年底前達成開發出新冠病毒疫苗的目標!
第一期臨床試驗於3月16日開始收案,距離中國的新冠病毒基因排序公布只有66天。臨牀試驗有45位18~55歲成人健康受試者參加,4月14日完成最後收案。受試者分為三組(每組15人),注射的疫苗劑量各為25微克、100微克和250微克,注射完第一劑後,相隔28天再注射第二劑。
結果顯示:
1.施打第一劑之後,在第15天全部45名臨床試驗參與者體內都產出新冠病毒結合抗體(binding antibodies)。在第29天三個組別的抗體效價(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別為40,227, 109,209,213,526。較高劑量者產生抗體也較多。
2.施打第二劑之後可以看到抗體再度衝高。在第57天三個組別的抗體效價分別為299,751,782,719,1,192,154,可以達到新冠康復者血清相當甚至更高的抗體量(81,543 到 247,768之間)。
3.使用了兩個方式來測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 ),看是否可以對抗活的新冠病毒。在注射疫苗前全部受試者都沒有中和抗體,在43天的時候中和抗體的量都和新冠康復者血清中和抗體量相當(在抗體數值分布的上半部)。第一劑之後還沒有中和抗體,因此建議須要打兩劑。100微克和250微克以PsVNA測的中和抗體量差不多,因此第三期選擇100微克的劑量。以PRNT的方法測,100微克產生的中和抗體量是康復者血清的4.1倍。
4.新冠康復者的血清是來自38個病人,其中15%臨床上是重症(需要加護病房或插管),22%是中等症。63%是輕症。康復者的血清是用同樣的抗體檢測方式。
5.抗體之外也有測T細胞的免疫反應,目前只有25微克和100微克的資料,都可以測出有CD4輔助T細胞(Th1)的反應,但沒有什麼Th2的反應。
6.副作用方面,沒有發生第四級或是嚴重的副作用(SAE),也沒有發生嚴重到必須停止試驗的副作用。超過半數的受試者出現輕、中度副作用,包括疲勞、發冷、頭痛、肌肉痠痛與注射部位疼痛。全身性副作用在第二劑注射後較常見,特別是高劑量。250微克組在第二劑之後有三人發生了第三級副作用,全部副作用都是暫時性的且自己恢復。
7.全身性副作用:第一劑後全身性副作用在三個組別的比例如下:33%,67%,53%。第二劑後全身性副作用比例如下:54%,100%,100%。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劑後沒有人發燒,第二劑後發燒的比例如下:0%,40%,57%。
8.局部副作用:主要是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紅或是腫的比例都沒有到20%。
9.有3名受試者沒有注射第2劑,其中一人是25微克組,因為雙腿有蕁麻疹;另外兩人分別為25微克組與250微克組,都因被隔離而錯過注射機會,但之後的PCR檢查皆為陰性。
結論:mRNA-1273疫苗可以在所有受試者引發抗體,沒有發生嚴重到必須停止試驗的副作用。這些發現支持這個疫苗的繼續研發。
04b解讀:
1.討論中有提到兩個對此疫苗的重要質疑。免疫力到底可以維持多久?接下來受試者會追蹤一年,看抗體還有T細胞的免疫反應後續會怎麼變化。根據之前SARS和MERS的經驗,特別是輕症患者,抗體可能不會維持很長的時間。因此這樣的追蹤非常重要。
2.第二個重要問題是之前在動物的冠狀病毒疫苗,還有SARS和MERS動物模型中都有看到的疫苗引發的肺病變。這通常和產生效果不佳的中和抗體還有引發Th2的反應有關。mRNA-1273在老鼠的實驗中就可以看到引發很好的中和抗體反應和Th1反應,可以產生CD8 T細胞防止病毒在肺部還有鼻腔增生,而沒有看到免疫傷害。現在在人體試驗看到也有產生很好的中和抗體反應和Th1反應,這個疑慮有比較減輕。
3.佛奇接受訪問時表示,對美國開發疫苗的時間表感到滿意,並預測美國能在年底前達成開發出新冠病毒疫苗的目標。
"對疫苗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模擬自然感染而引發自然感染產生的免疫反應。雖然人數很少,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事情。這臨床試驗結果看起來很好,且沒有嚴重的副作用。"
但即使疫苗成功引發免疫反應,佛奇表示,目前仍無法確定這種保護力能維持多久。這是我們目前無法回答的問題,因為疫情爆發至今只有六個月。
4.另外第一期臨床試驗還收了七個組別:50微克在18~55歲(15個受試者),年長者(56~70歲,30個受試者,25,50,100微克),還有老年人(71歲以上,30個受試者,25,50,100微克)。
還有第二期臨床試驗包括18~55歲300人,還有55歲以上300人也已收案完成(50,100微克)。以上這些資料之後也會公開。
5.第三期臨床試驗(COVE study)預計招募3萬名受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是施打100微克的疫苗,對照組則是安慰劑。預計將在7月27日開始收案,收案地點都在美國,來看受試者是否可以真正預防得到新冠感染。研究會持續進行至2022年10月27日,但初步結果應該會提早出爐。在受試者發生53個還有106個新冠感染時都會有內部分析,發生151個感染時應該就可下結論。
6.莫德納聲稱若以100微克的劑量來說,他們每年可以生產五億甚至到十億劑疫苗。
發冷解決方法 在 Facebook 八卦
貼心提醒大家
近日諾羅病毒猖獗
大家還是要提高警覺
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
大家一定要記住:
酒精無法消滅諾羅病毒的細菌
酒精無法消滅諾羅病毒的細菌
酒精無法消滅諾羅病毒的細菌
這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為何我會如此提醒大家
我沒有感染過諾羅病毒
但我是諾羅病毒的最大受害者
待我詳述我的血淚史
前年夏天我們和老公一起出國帶學生去比賽
整趟旅程只能用慘烈兩個字來形容
之後我再找時間和大家分享
輕描淡寫太可惜
總之那趟旅程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在異國一打二
因為擔心老公比賽分心
所以我就帶著孩子四處走走
到了最後一天時
其實我已感覺自己快要生病了
可能是因為太累了
結果一回到台灣的隔天
姊姊就率先因為諾羅病毒上吐下瀉
(小孩沒有充足的睡眠就容易生病!屢試不爽)
當下媽媽本來打算回台灣好好生病一場休息一下的念頭立馬消失不見🤦🤦
記得那天我和老公正帶著妹妹在長庚回診
就接到學校打電話來說姊姊吐了
到家時直接坐在馬桶上邊拉肚子邊吐
一喝水就吐
完全止不住
第一次看到強壯的姊姊這麼嚴重
我立馬請媽媽到家裡幫忙照顧妹妹(外婆永遠是媽媽的強力救援🙇♀️🙇♀️)
我和老公再次出發到長庚醫院的兒童急診
這是姊姊第一次到大醫院就診
去醫院的路上
姊姊虛弱的樣子讓我心疼
但我還是抓緊時間告訴她
等等到醫院會發生什麼事
我也拿出手機找小孩到醫院掛急診打點滴的影片讓她看
讓她知道這是等等到醫院會做的治療
果然,事前的解釋說明
讓姊姊在面對護理師幫忙抽血和打點滴的過程中
表現的異常冷靜
她叼著一根棒棒糖
先請我抱抱她給她力量
然後就睜大眼睛看著護理師姊姊幫她抽血打點滴
只有針扎下去的那一刻稍微皺了一下眉頭
護理師們都感到很意外
這孩子怎麼這麼冷靜
結果姊姊回答說:
因為媽媽剛剛都有跟我說你們會做什麼
😭😭😭😭😭
寫到這,容我再哭一下😭😭😭
這就是我們家的姊姊
總是如此好強又貼心
好感謝她總是認真聽媽媽幫她做的心理建設
姊姊是一個自省能力很強的孩子
所以這樣的方法在她的身上屢試不爽
好險姊姊強壯的體魄在急診打了八個小時的點滴後就被醫院退貨了
那時已經是半夜十二點多
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帶姊姊回家休息
回到家
爸爸也已成功的哄睡妹妹了(第二照顧者很重要,媽媽一定要放手讓爸爸也能幫忙照顧孩子,不然有緊急事件時,孩子也會很辛苦)
我閉眼睡覺時大約是凌晨三點
到了早上五點時
換妹妹吐了🤮🤮🤮
整個床單都吐滿了
這種吐法媽媽完全不需要考慮
直接帶著妹妹衝急診
那時的妹妹雖然聽得懂人話
但行前教育這一招在她身上是完全不管用的
也許是小時候的陰影(八個月時曾因為泌尿道感染住院!對不起寶貝😭😭)
她一看到穿制服的陌生人靠近
她就開始尖叫嘶吼
小達林體型比較纖細
她的血管特別細
要找血管已經很不容易了
再加上她努力掙脫
真的是太為難護理師們了
好不容易在大家的幫忙下
終於成功抽出妹妹的血液
也成功打上點滴了
但這次妹妹沒有姊姊幸運
她直接被收押禁見
她住的病房連她用過的東西和尿布都要另外準備一個防止感染的垃圾桶丟
於是我和妹妹就展開了長庚醫院五天四夜的套裝旅程
因為諾羅病毒傳染力很強
所以我們也儘量不讓人來醫院探病
我就這樣一個人陪著妹妹渡過拉到來不及換床單的前二天
好險二天後妹妹的拉就明顯的控制住了
那時在家裡照顧姊姊的老公一直想來和我換班
我說沒關係
你要上班
你在家陪姊姊就好
你來醫院妹妹也是要找我(相比較下,妹妹的確比姊姊黏人)
直到第五天終於可以回家後
我發現老公上廁所的頻率有點高
老公說沒事,可能是吃壞肚子了
隔天
我發現爸爸走路開始怪怪的
晚上睡覺他甚至會發冷
在我追問下才知道
原來他已經拉肚子拉了很多天不敢說
後來可能是因為屁股有傷口受到感染
所以長了一顆大膿包(老公,我不是故意要出賣你的😅😅😅,因為你是這篇文章關鍵壓倒駱駝的那根稻草🤣🤣🤣)
前幾天他有到小診所看過醫生
醫生開了止痛藥和抗生素給他吃
但效果似乎不太好
當我看到那顆膿包時
我立馬堅持他一定要去掛急診
本來他還不肯去
覺得沒有這麼嚴重
直到我翻臉後他終於乖乖的跟我到醫院
果然,醫生看完後馬上請我簽手術同意書
他們要馬上安排老公做手術引流
可憐的老公無助的躺在病床上任人宰割
手術完確定他麻藥退了可以吃東西後
老公就趕我回家照顧兩個寶貝
雖然當下很擔心他
但和小孩比起來
我的確是應該趕快回家
就這樣
從國外回來後
我醫院家裡兩頭跑了二個禮拜
收穫是瘦了足足三公斤(沒生病比生病還慘)
也證實媽媽的意志力戰勝病毒了💪💪
我的疑問是:
老公,你沒在第一線照顧他們
那你是在湊什麼熱鬧啊?🤔🤔
是因為想參與我們的話題嗎?🤣🤣
不過經過這件事後
我也和老公溝通了一個觀念
以前我們是一個人的時候可以硬撐不麻煩別人
但我們現在共組了一個家庭
有問題應該要一起溝通解決
因為我們是家人
不要都不說
(如果他第一時間讓我看膿包,可能會早一點去大醫院就診)
我說你本來是不想讓我太累太麻煩
但這樣反而沒有幫到我
寧可有不舒服就說
拖到這麼嚴重了真的沒有比較好或比較帥(此時的老公是側躺翹著屁股等我換藥的姿勢🤣🤣🤣好帥)
又打完一篇血淚史
重點是要告訴大家
諾羅病毒傳染力非常強
病人的嘔吐物和糞便都具有高傳染力
如果觸碰過這些東西(例如尿布)後
沒有確實使用肥皂洗手後才吃東西或揉眼睛
就很容易被傳染
切記
乾洗手和酒精是無法消滅諾羅病毒的
這個觀念一定要再次提醒大家
說完了
我要去跪算盤了
這篇文章出賣老公太多了🤣🤣🤣
這過程也最感謝娘家和婆婆的幫忙
一家人住在一起就是可以互相照應
我們本來就是跟公婆住樓上樓下的
期間婆婆每天顧店還要幫忙看小孩
最無辜的應該是我的爸媽
女兒都嫁出去了
一有事還是會被第一個波及
三次急診爸媽都沒缺席
🤣🤣🤣這就是生女兒的缺點
到女兒當媽了責任還是卸不下了🤣🤣
#幫孩子做心理建設非常重要
#但請用小孩懂的語言說
#你說了他不懂等於沒說
補充
當時爸爸生病
不知道和我在醫院祈求老天爺有沒有關係
那時我說:
老天爺啊!小孩還小,請不要這樣折磨她
有什麼事,讓大人來扛就好
隔天,老公就開始拉肚子了🤣🤣🤣🤣🤣🤣
發冷解決方法 在 Hins Facebook 八卦
發冷 求解決方法 😞
發冷解決方法 在 突然全身發冷發抖怎麼辦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八卦
https://com3196.pixnet.net/blog/post/118132629-❤(-畏寒發抖)-(-原因~解決方法)-手腳冰冷-身...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明明天氣看起來還好,自己卻冷得半死,整個身體不 ... ... <看更多>
發冷解決方法 在 【母乳媽媽】塞奶有原因?3大常犯NG位!乳腺炎發燒發冷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乳腺炎發燒 發冷 通宵等急症...塞奶去健康院有救?塞奶 解決方法 !卵磷脂有用?|母乳餵哺|塞奶| 解決 塞奶|湊b生活|《跟住小編做媽咪》. 14K views ... ... <看更多>
發冷解決方法 在 [問題] 運動後覺得冷-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如題,類似發燒畏寒的感覺(但是量體溫沒有燒)
通常會在運動後持續好幾個小時,但不會到隔天,一覺醒來就好了
仔細回想也不是每次運動都會這樣
偶爾發生時是也沒到影響生活
但是遇到時還是有點煩人,想知道是否可以改善
有查到一些資料是說可能吃不夠,通常發生在處於熱量赤字的人
我平均每天吃 1950 大卡(大約 C175 F87 P109)
運動日通常 2000 大卡以上且碳水也會較高,因為覺得這樣運動比較有力氣
運動是室內抱石兩到三小時,現在約一週一到兩次
31 歲女性,160 公分,54–55 公斤,體脂不知道
我已經這樣吃及運動一個多月體重持平
應該沒有熱量赤字的問題
會不會是缺什麼微量營養素?
還是巨量營養素比例分配問題?
或是應該在運動前後多攝取比較好消化吸收的食物?
(我在猜有沒有可能是雖然長期平均熱量夠但運動後補不夠快)
大家有類似經驗嗎?試過哪些有效的解決方法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4.17.53.226 (瑞士)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647115851.A.792.html
因為太輕微了連發燒都不到,也會自動復原
雖然沒有一樓那麼快,但總覺得不到看醫生的程度
不過我有機會看家醫的時候順便諮詢一下好了
想說如果是飲食再注意點可以彌補的話就先來試試看
啊這讓我想到這次的確是因為手腕略為不適,休了兩週後才又開始運動
以前沒有逐次記錄狀況,決定現在開始記錄感受,觀察一下出現的時機有沒有規律
我之前曾經兩三天運動一次,後來覺得太累,降低頻率後大幅改善
可能最近的頻率又降到太低了,變成體力沒有維持住,一運動就超過負荷
運動跟生活的平衡真是比飲食還要難控制啊……
※ 編輯: lesautres (84.17.53.226 瑞士), 03/14/2022 23:25:06
我可以控制去的頻率跟待的時間
但運動本身對我是玩樂不是訓練,強度真的很難控制 XD
不過可能會更注意運動前要吃飽睡足!
※ 編輯: lesautres (84.17.53.226 瑞士), 03/15/2022 19:00:44
其實運動完沒什麼感覺,可能是因為我運動完回家過程會快走所以還是在活動狀態
但回家吃飯休息後會慢慢開始感覺到前面說的症狀
症狀發生時手的確感覺有點冷,脖子沒特別注意,應該是沒有
※ 編輯: lesautres (84.17.53.226 瑞士), 03/18/2022 14:05:18
抱石雖是全身性運動
但可能因為我上肢力量比較弱,算是攀爬的限制因子
所以每次運動完最有感覺(DOMS)的本來就一直都是上肢
而沒運動在家的日子雖無系統性訓練,但有動一動的話也是拉單槓
我是覺得以自己的身體素質,這部份可能已經沒什麼空間再壓榨了 XD
※ 編輯: lesautres (80.187.116.42 德國), 03/21/2022 05:30:42
單槓應該真的是有代償
因為始終只能拉過下巴,無法拉近胸口,可能背不夠力
但因為真的好不容易才上去所以沒事會去確認是不是還做得到
量應該是沒有到訓練的程度 XD
我的意思並不是我運動量很多或不需要上肢訓練(根本相反)
只是因為我只喜歡攀岩所以現在想把有限的時間跟金錢都投注在這裡
而上肢訓練必然會排擠目前的運動
(金錢、運動時間、交通時間、恢復時間都會)
而且內容對我來說是從娛樂變成功課……
所以想看看能不能先從目前的模式稍作調整就好
運動時的確全身熱很舒服,冷是結束後一小時以上開始慢慢感覺到
上次有特別注意運動前後吃飽,就沒有發生這種事
但我還需要多幾次確認是不是真的這樣就可以解決
如果不行還是會去尋求醫師或教練協助的,感謝建議
※ 編輯: lesautres (80.187.117.185 德國), 03/22/2022 15:19: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