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平行時空🇭🇰】林鄭月娥獨家呈獻:批鬥式抗疫,Round 2
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世界各地陸續封關,更見香港醫護人員先見之明。在這關頭,任何能阻隔人流、減少接觸的舉措,無論在甚麼地方,都應得到諒解;各地政府無論風格如何,都是針對疫情。唯有天天批評香港市民沒有「同心抗疫」的林鄭月娥政權例外,繼早前批鬥醫護人員後,又掀起第二波「群眾鬥群眾」的抗疫運動。
在世界各地,強制規定酒吧、餐廳暫時休業的案例並不少,但和香港不同的是,別的政府會一刀切執法,不會只針對某類食肆,同時提出補償方案,讓中小企不致於徬徨無助,終日不知道應及早結業,還是等待果陀。而且正常政府,在緊要關頭,都會集中人力資源,做最有效的事,警察只會維持基本秩序,嚴陣以待種種突發事故,不會輕舉妄動;當局也不會刻意弄出一些法例,需要抽調大量人手,做雞毛蒜皮的執法。唯獨林鄭政權既沒有讓酒吧、食肆暫時休業,卻又作出種種奇形怪狀、具有高度針對性的禁令,賦予警察大量執法空間,結果只會加速蕭條、各界失業,經濟跑步進入寒冬。
外人對此無不大惑不解,但經歷了過去九個月反送中運動的香港人,自然心知肚明。根據最新頒佈的《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四人以上群組公眾「聚會」是犯法,群組與群組之間距離不足1.5米是犯法。姑勿論這兩組數字有沒有科學根據(林鄭本人就坦然沒有),這是對小店明目張膽的滋擾,相反不少大店本來就以空間感招徠顧客,迴旋空間就大得多。眾所週知,大多數小店要做街坊生意,都是黃店,而一間小店又有多少空間騰空一半位置,又有多少個1.5米可供阻隔?
一夜倒退六十年:那些年的消防員與衛生幫
作為小店東主之一,我自然明白不少小點計算過後,情願休業,因為實在不可能回本。繼續營業的,還很可能成為警察每天選擇性執法的對象:條例實行後,警察拿出間尺,量度餐廳食客之間距離的荒誕場面,不是《喜劇之王》劇情,而是現實。小店食客忽然間變成疑犯,食一碗車仔麵要被查身分證、被登記地址電話,這和黑社會放一盤桔,在店門收保護費,看不出有甚麼分別。與此同時,鄉紳百人宴卻大無私樣舉行,沒有一把警方間尺出現。顧客群偏向黃營的派對小店被勒令停業,感染風險大得多的麻雀館、連鎖卡拉OK,沒有太黃的可能,卻又能繼續營業,雙重標準,莫此為甚;如不是立刻有客人中招,恐怕政府也不會被逼把它們涵蓋在新例之內。六十年前,香港消防處、衛生幫往往成為政權打壓大眾的工具,「有水放水」曾是民間諺語,想不到,我們卻在一夜間倒退回那時空。
魔鬼在細節。這條權力可大可小的條例,說明「政府會因應疫情的發展,不時檢討相關措施的可行性,適時作出調節」。換句話說,條例是死的,林鄭的話才是活的。條例剛公告時,政府本來假惺惺的說執法會先勸喻、再警告,一切以自律為主,這起碼符合客觀現實,因為這樣的法律,本來就是參考性的,1.5米還是1.45米,並沒有本質上的分別。但法例實行後,林鄭竟然立刻改變態度,說警察可能「直接執法」,也就是黃店東主、食客,可以無緣無故被懷疑「飯聚」,就被拘捕。
未來所有集會,都有違公共衛生?
經過過去九個月極其尖銳的警民對立,這樣的法例,肯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衝突。又是群眾鬥群眾。然後,無論警察表現如何,林鄭也會賊喊捉賊,製造「黃屍暴徒抗拒檢疫」的論述。昨天是8.31七個月,警察正是引用這條新例,要求市民離開太子站,截查市民和急救員,並進行搜身、乃至票控,把借題發揮之意,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此法例,已是類似緊急法的變相宵禁。也許林鄭不忿緊急法下的反蒙面法全盤失敗,淪為國際媒體笑柄,急於扳回一城,亦未可知。
法例會維持多久?根據憲報,3月29日生效之後為期三個月,每14日檢討一次,也就是說,只要疫情無了期持續下去,這法例就會持續下去。6月9日、6月12日,將是反送中運動一週年紀念,然後是2003年以來風雨不改的7月1日大遊行,屆時這樣的法例,配合今天警察的執法習慣,就非常「有用」。任何形式的集會、聚會,乃至飯局,都可以被合理鎮壓,一切消滅於萌芽狀態。假如疫情真正嚴峻,市民自然不會冒大不韙遊行示威,這是common sense。但假如情況已緩和,假如另一方的百人宴天天如常舉行,條例卻繼續存在,一切以「依法治港」取代法治,林鄭月娥之心,路人皆知。普天之下,哪裏有這樣抗疫的「政府」?主事人處於怎樣的心理狀態?官狀病毒,遠比冠狀病毒,令人不寒而慄。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車仔麵是經典的港式麵食,形象草根,沒想到外表型格,在美國跟隨米芝蓮三星名廚學藝、本身擅長做傳統日本菜及西式創作料理的Justin,卻有興趣去接受挑戰,天未光就去石硤尾的肥哥車仔麵,向入行三十多年的老闆肥哥,學習如何製作車仔麵。 車仔麵的製作看似簡單,但要做得好,肥哥認為:「無論做甚麽事都好,最重要...
「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盅龐水產 Facebook
- 關於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求助] 房東拒絕將店面登記為營業地址- 看板toberich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一個地址登記多個公司的疑惑 - Mobile01 的評價
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盅龐水產 Facebook 八卦
活體戰神龍蝦/活體帝王蟹
👉買1送1
要買的快下訂
年菜最派頭夠,面子足
👉活體帝王蟹買1送1
(買1隻3公斤以上,送活體波龍4/5*1隻)
👉買活體戰神龍蝦3.5公斤以上,送出北寄貝*2顆
總共只有三十組
要的快來登記搶購
#預定需要先匯款訂金2000元
#此活動限定網路及總部唷
#請私訊FB詢問
㊕ 食代力量line@📱https://goo.gl/EvTxro
㊝ Follow us on IG🖥https://goo.gl/VYMJCy
🔹🔹🔹🔹🔹🔹🔹🔹🔹🔹🔹🔹🔹🔹🔹
☛直接私訊諮詢商品就OK
☛中午前下訂,隔日收到貨
☛冷凍運費$180/冷藏運費$200
☛全館網路零售滿$2500免運
☛先匯款or貨到付款(另有手續費)
🔹🔹🔹🔹🔹🔹🔹🔹🔹🔹🔹🔹🔹🔹🔹
盅龐旗艦店-零售➕餐廳(用餐請先預約)
商場營業| 9:00~22:00
平日供餐| 11:00~14:00 /17:00~20:30
假日供餐| 11:00~ 22:00
訂餐電話| 047-366413
營業地址| 彰化市金馬路二段350號
(彰化家樂福對面)
🔹🔹🔹🔹🔹🔹🔹🔹🔹🔹🔹🔹🔹🔹🔹
盅龐水產- 台中分櫃 (僅販售冷凍+活體海鮮)
商場營業| 10:00~21:30
洽詢電話| 042-2513570
營業地址| 台中市文心路二段21號(市政.文心路口)
(鮨樂海鮮裡面)
🔹🔹🔹🔹🔹🔹🔹🔹🔹🔹🔹🔹🔹🔹🔹
盅龐冷凍庫 批發總部/FB網路部/Line客服部
時間| 早上10:00~下午5:00(⛔中午休息⛔)
電話| 047-262601
路線| https://goo.gl/t99U6P (看影片40秒到達)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金馬路一段72巷55弄20之13-14號
🔹🔹🔹🔹🔹🔹🔹🔹🔹🔹🔹🔹🔹🔹🔹
除了FB私訊、LINE: goodeat123購買以外,想要在網路賣場訂購也OK
台灣六大網路賣場傳送門:
1⃣ yahoo拍賣......☛https://goo.gl/nDCQGJ
2⃣ 露天拍賣.........☛https://goo.gl/TCjCzL
3⃣ pchome商店街☛https://goo.gl/PHYUdc
4⃣ 樂天市場.........☛https://goo.gl/Ke1CDw
5⃣ 蝦皮拍賣.........☛https://goo.gl/nQgX6D
6⃣ yahoo商城......☛https://goo.gl/EwLcR4
📌 yahoo拍賣、露天拍賣👉最便宜零售價
📌pchome、樂天、yahoo商城、蝦皮👉這四家,因為可以網路刷卡,所以零售價格略有不同。
🔹🔹🔹🔹🔹🔹🔹🔹🔹🔹🔹🔹🔹🔹🔹
🈺🈺🈺餐廳業者注意🈺🈺🈺
㊙若有餐廳業者需要諮詢找業務㊙
請私line,並請先傳送🔷餐廳名片照🔷
(‼僅服務餐廳業者,凌晨一點後勿聯絡😭)
按👉 http://line.me/ti/p/yniQsg5yYT
業務is大頭主任,不分日夜都會好好照顧您的餐廳需求💪
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中華商場誕生前後 1960 vs 1961
上圖由《聯合報》記者於1960年7月2日在臺北市中華路與開封街口的高處往北拍攝,當時中華路上的違建住戶為配合新商場的興建而開始自行拆除違建。
下圖由《聯合報》記者陳明輝於1961年3月27日在同地拍攝,此時中華路上新建的中華商場即將竣工。
謝謝 報時光UDNtime 提供圖片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附錄】
1963年6月3日《聯合報》第8版「聯合副刊」
玻璃墊上
中華商場難題(上)
撰文:何凡
民國卅八年初,許多從大陸流亡來台的人,在台北市北門到小南門鐵路兩旁的空地上,開始擺地攤為生。漸漸的由攤而棚而屋,成了一條一公里長,一千六百六十一戶的「違建帶」。這條帶子橫貫台北市,在西門一帶的正面,若干家飲食店裝潢得燈火輝煌,晚上看看還不錯,像是一個閃亮的帶釦。但是帶子的兩端就不行了,尤其是靠近小南門一帶的貧民窟,其污穢與雜亂實在出人意表。坐火車來台北的人,先經過這個地區,其印象之惡劣可想而知。
五十年四月一日,整建的中華商場落成,化大違建區為合法。而且把竹棚木壁改為鐵筋洋灰,居民不再到鐵道上便溺了,改用抽水廁所。一時群稱這是化腐朽為神奇,為解決違建難題開了一條新路。直到今天,如果晚上站在新生戲院門前看看,像一條火龍,的確很壯觀。
但是中華商場開幕到現在兩年多,發現經營情形並不全合理想。甚至有非想法馬上改良不可的情勢。這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任何一個新工作,總有考慮欠周之處。市民都希望中華商場改得合乎理想,以鼓勵其他違建區也依式改建。原計劃的中華商場,是祇做生意,並不住人。像外國的小商店一樣,每天老板鎖了門回家。即使是住人,也是單身看店的,而不住家眷。但是原有的店舖多是小本經營的家庭商業,白天是店,晚上是家。還有,二三樓根本無生意可做,住家反是惟一的辦法。據報上統計,八幢大樓的一千六百四十四間店面,實際現在才開了六百八十三個商店。雖然有若干家佔了不止一間店面,但是總有一半閒下來,都做了住宅。
商店變成公寓,問題就多了。可能有人做生意不興隆,但是生孩子卻不含糊。現在遊中華商場,可以看到成群打夥的毛孩子在各層樓間鑽來鑽去,根本不像「買賣地兒」。孩子們大哭小叫,大人也要跟在裡面抓屎抓尿,排難解紛。在這種環境中,無論買或賣,都意亂心煩,搞不出名堂。
連帶著,女眷們埋鍋造飯,把新牆都薰黑了。而垃圾也因之增多,那間堵著樓梯口的垃圾室真是「人皆掩鼻而過之」。本來垃圾室設計的就不是地方,現在產量一多,就更增其臭了。同時有家眷就有洗的衣服,於是越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挑出來的「萬國旗」越熱鬧。
1963年6月4日《聯合報》第8版「聯合副刊」
玻璃墊上
中華商場難題(下)
撰文:何凡
中華商場的「和」「平」兩樓,是全商場較冷僻的地區。因之住宅更多於店面,甚至臨街的第一層也有住戶。這樣,家庭與馬路合一,實在不妥當。連帶著後背的走廊就成了飯廳。菜販推車到走廊上販賣,又成了菜市。總之,買賣做不成,取而代之的是「大雜院」。一座嶄新的樓房,經過兩年工夫,現在從火車上看看後背,煙薰火燎,衣衫招展,已經不成樣子。
本來當初希望每家商店的主人都另有住宅,設想未免略高。真有那樣財力的店家,也不至於到中華路去開違建小店。事實上,這地方為地勢所限,也開不了大商店。我們看報上的統計,在整個中華商場的六百八十三家商店中,佔第一位的是成衣,共六十六家。以下是:(二)飲食店,六十家(三)西服店,五十八家(四)電器業,五十四家(五)皮鞋,四十四家。都是小本經營,以一兩間門臉的為多。像這類店家,自然以自己的房子自己做生意為最合理想。如果買或租房子做生意,就難賺出房錢了。
據報上說,中華商場以信樓新生戲院對面的局子為最貴,每間有的貴到五十萬元,租金四千元,押金三萬元,真成了寸金地。最便宜的愛樓三樓有一家住宅,月租二百元,且不要押租。說老實話,像這種市中心的交通方便地段,房子又新又牢,花幾百塊錢住真不貴。所差的是,大雜院的日子嘈雜紊亂,有點兒不堪領教。
現在一般人的看法是,中華商場住家既不相宜,最好是把商業繁榮起來,仍保持商場的面目。改善的方法包括利用樓頂建娛樂場,但是頂樓是否能容納多人不影響安全?颱風季節來了,露天花園是否相宜?這都是問題。也有人主張修天橋和電梯,以方便遊人。不過這筆錢由誰出恐怕很難決定。更有人認為商店應當分類集中,才好營業。但是這對於一個公營的商場已有困離,何況屬於一千多個房東的中華商場?其實中華商場的二三樓卻無妨提倡出租做寫字間用。寫字間不做門市生意,不怕顧客不上門。而比住家眷又乾淨得多。以此地交通之便利,又是寫字間所必備的條件。以前北市府曾擬租一二十間設自助餐廳,餐廳可以吸收大量食客,對於附近商店是有益的。但是,因為房東意見紛紛,又租不成。中華商場之難弄可想而知。現在商場的房東已經到了該「自覺」的時候,如果再堅持個人利益,恐怕整個商場的繁榮就無法達成了。
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車仔麵是經典的港式麵食,形象草根,沒想到外表型格,在美國跟隨米芝蓮三星名廚學藝、本身擅長做傳統日本菜及西式創作料理的Justin,卻有興趣去接受挑戰,天未光就去石硤尾的肥哥車仔麵,向入行三十多年的老闆肥哥,學習如何製作車仔麵。
車仔麵的製作看似簡單,但要做得好,肥哥認為:「無論做甚麽事都好,最重要是專心。」一直以來,他都喜歡一個人工作。今次Justin來幫工,他笑說反而有點不習慣。
車仔麵的製作不算繁複,但卻很瑣碎。例如Justin要學習如何用熱水弄鬆油麵和粗麵,甚至抆雞腳毛、刨蘿蔔、煮牛腩到淥一碗車仔麵的手勢都要學習。
雖然是新手,但他煮出來的車仔麵,不論賣相和味道都似模似樣。肥哥認為Justin反應夠快,很快明白他的要求,表現沒有令他失望。只是時間尚短,所以還未上手,一到午市的繁忙時段,手腳便有點慢。
最後Justin還用帶來的秘製醬料,自創了一款老撾風味的新派車仔麵給肥哥及食客試味。他們認為醬料本身的味道頗清新,但換了來做傳統車仔麵,便有點格格不入。
完成了一天的挑戰,即使大家背景不同,但惺惺相惜。「他對食物有一團火,要求很高,大家都很注重,不只為生意去做一件事。」肥哥笑說。
Justin亦很欣賞肥哥:「跟以前師傅教我的很相似,很有要求,全部都要很仔細,一定分開每個步驟來做,味道有不同的層次。」Justin說。
採訪:黎詠詩
攝影:陳秉謙、魯雋華、王瑋彤
肥哥車仔麵
地址:石硤尾白田偉智街38號福田大廈地下55號
電話:2777 3089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8am-7pm
詳情: http://bit.ly/2NvGlFn
===================================
立即登記成為《飲食男女》會員,睇更多精彩影片: http://etw.hk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ZJm15vr5H0/hqdefault.jpg)
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肥佬黎先試招牌的牛寶,盛惠$198,分別有坑腩、爽腩和崩沙腩。三個部位的口感各有不同,他最喜歡吃牛坑腩,即是肋骨間肉,半肥瘦,火候恰當,叫他吃罷讚不絕口。還有份量少的崩沙腩也好吃,嫩肉夾在兩層筋膜中,煙韌彈牙,有嚼勁。不過,這三個部位每日都很快沽清,要吃便要趁早。
八寶清湯腩
地址:天后電氣道124號榮華大廈地舖
電話:2889 8366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二10am-11pm;星期四至日10am-11pm;星期三休息
詳情︰https://bit.ly/328UK46
足本訪問: https://bit.ly/34Yytrt
《蘋果》18區分區小廣告,免費推廣小店,立即登記: https://bit.ly/33yiSNt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天后串燒】300呎小店擺魚缸燒海鮮 串燒狂人每朝五點落魚欄揀貨:我賺唔到錢但對得住自己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mFVzvpLpP0)
【天后新疆菜】羊癡必到!新疆老闆娘主理 重口味烤羊肉串+爆汁羊肉餡餅+即拉手工麵(飲食男女Appledaily ) (https://youtu.be/elxWvu3qenc)
天后良心茶樓蝕足10年只為街坊 賣$9.8蝦餃 為電梯同立案法團打官司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aSnkhhL3wY)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八寶清湯腩 #天后美食 #藥膳清湯牛腩 #黎智英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3r20mTXHa0/hqdefault.jpg)
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每逢初一十五,十二點開始,太子基隆茶餐廳門外就有一眾公公婆婆排行成列,等候在三點派發的齋菜飯盒。老闆娘 Cat 不時走出收銀櫃枱,一邊與從正午公公婆婆閒聊,一邊感嘆道:「早就叫他們不要這麼早就排街,又熱又曬!」她向來關心長者,幾個月前收到業主通知,加租三成,她的第一反應是:「不知道可不可以再派飯」。
Cat 在十一年前開設基隆茶餐廳,同時擔任「露宿者行動委員會」的主席,一直熱衷公益事務。數年前,有朋友興起派飯給長者的念頭,向她提議合作幫忙。「做完那次之後,他們就暫停了,沒有再派飯,而我又覺得婆婆真的需要,所以繼續做下去。」結果,本來只是一次半次的派飯行動,變成基隆茶餐廳一月兩次的恆常活動,每次派一百五十個飯盒。
午市過後,廚房由兩點開始轉煮齋菜,廚房至水吧外的卡位,形成一條流水作業線,短短半小時,百多個飯盒準備就緒。派飯日的一百五十個飯盒,令廚房的工作量大增。「最擔心的是師傅嫌辛苦、不願做,因為用了他們小休的時間。」Cat 感激茶餐廳上下齊心幫忙,幸好師傅都樂意一起做善舉。
齋菜飯盒的款式則每次不同,Cat 指近來有素食食材店鋪主動贊助食材,每次他們來到甚麼食物,廚師便據此擬定飯盒款式。
派飯最初在五點開始,但Cat 發現百無聊賴的長者總在正午時分就到場等候。「因為他們在家很苦悶,對着四面牆,所以他們會出來跟着別人看看哪裏有飯盒派。」日子久了,每逢初一十五的基隆門外,成為了公公婆婆的社交平台,過日辰之餘,亦互相交流各區的派飯消息。她不忍公公婆婆在烈日下等候多時,於是提早至三點開始。她又怕長者摸空,所以設立了登記制,預先登記一百五十個飯額。
業主宣佈加租之後,她一度萌生停止派飯的念頭,甚至可能結業。消息傳出後,有長者關心基隆的去向,「他們也很緊張,有人問:『怎麼辦 ?如果你們做不下去會怎麼辦?』甚至有人攬着我,雙眼通紅,那一刻大家都很感動」正因如此,最終Cat 還是硬着頭皮,簽下租約。「我相信茶餐廳的存在,就是為一般基層服務。」
基隆茶餐廳
地址:旺角界限街24號
電話: 2396 897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7am–11pm
詳情: http://bit.ly/2BHshaI
採訪:鄭佳麗
拍攝、剪接:周家泳
監製:何少忠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7KVWl4ukhY/hqdefault.jpg)
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一個地址登記多個公司的疑惑 - Mobile01 的八卦
各位前輩大家好:目前我有個房屋出租給A公司(已有登記),最近A公司想在同個地址上登記其他家公司(一些關係企業),也就是一個地址會有多個公司登記在此。 ... <看更多>
登記地址營業地址不同 在 [求助] 房東拒絕將店面登記為營業地址- 看板toberich - 批踢踢 ... 的八卦
如標題、
"友人A"遇到非常傷腦筋的問題需要求助,
因為沒有PTT帳號、此篇文章為代PO。
相關回覆會一一轉達,
懇請各位先進協助,謝謝。
==========以下為本文==========
有事想請教大家
之前我曾在各公家機關擺攤、
所以2010年時有辦理營利事業登記證,
登記地址在我的住家。
2011年時、
在故鄉承租店面、
開了一家小小的義大利麵餐廳。
(雖然靠近車站、但算是在住宅區)
有“聽說”營登的地址跟店面地址可以不一樣,
所以就將自己的住家延用登記為營業地址。
今年2015年、國稅局來函說我們的店沒有作營利登記。
經詢問、承辦人員告知:
我們現在是固定店面、
不再是跑來跑去的攤商,
所以需要把營業登記地址改到店面地址!
回來向房東索取稅單時,
房東說不希望他的房子被轉為營業用。
若一定要登記在這地址、
房東可能會沒辦法再租給我們使用了…
不曉得有沒有人有遇過同樣的狀況?
是否還有其他變通的方式、
讓我們能爭取在現有店面繼續營業?
先謝謝大家了~
==========本文結束==========
以下是我在了解狀況之後的補充:
1.友人A表示:
有聽說若沒放招牌"好像"就可以營登地址與實際營業地址不同,
請問是否正確?
2.友人A在與房東溝通時表示、
願意負擔將店面登記為營業用後衍生的稅金,
但房東仍拒絕將地址登記為營業用的請求。
請問房東顧慮的點可能有哪些?
友人A會再向國稅局及房東詢問相關事宜、
但仍希望能同時聽聽其他前輩的建議。
也許會有更好的解決方向。
因此在本版PO文,請各位不吝指教,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60.10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429458830.A.88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