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喝啤酒不會胖啊?
那我就放心喝囉~(喂!看內文啦!)
-
《康健》整理最新研究,請教各界專家意見,揭開 20 項食物的真面目。康健10月號封面故事,搶先摘要 5 種壞食物大翻轉:
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走進超市後,心裡自言自語:全脂牛奶很香濃,但為了吹氣球般漸漸變粗的腰圍,還是買低脂的好了;全麥麵包很健康,買一條回家當早餐;颱風天搶不到新鮮蔬菜,但冷凍蔬菜的營養會不會都凍不見了?下班租了電影,去超商想買爆米花和啤酒,卻擔心會發胖,滿懷罪惡感地在店裡拿起來又放回去……。
我們常為每樣食物賦予意義、貼上標籤,讓這些標籤影響挑選過程,就像心中的天使與惡魔,不時左右你的決定。
但是,好食物和壞食物並非壁壘分明,食物的好壞形象也不斷翻轉。國內外許多研究報告持續修正食物對人體的作用,顛覆舊有認知,有些過去認為「最好少吃」的東西,被發現沒那麼糟;許多讓人產生疑慮的食物,原來只是因為吃錯方法或吃太多了。
例如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說喝咖啡會失眠或骨質疏鬆,後來研究證明只要每天不喝超過2杯,咖啡能抗氧化、防失智、延年益壽。
又如爆米花、啤酒、芒果和辣椒。自製無油的爆米花熱量不到30卡,又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啤酒肚不是喝啤酒造成的,適量喝啤酒更能抗癌;以「削」代替「撕」掉芒果皮,芒果沒那麼「毒」;火氣大,長痘痘不是吃辣害的。是的,我們都冤枉這些食物了。
《康健》選出了有壞名聲的食物,破解這些食物給你的刻板印象,並提供正確作法、吃法,讓這些食物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健康功效。
一、啤酒
下班後想來杯沁涼的啤酒,卻好怕長啤酒肚?
沒這回事!最新研究發現,喝啤酒跟肥胖無關,
發胖原兇其實是高熱量的下酒菜,適量喝啤酒對健康有益。
《歐洲臨床營養學期刊》一篇研究發現,喝啤酒跟肥胖的關聯非常微弱。而且,啤酒的熱量還比果汁低,一罐330cc、酒精濃度4.5%的啤酒熱量約104卡,相同容量的柳橙汁卻要150卡。除此之外,啤酒能幫助身體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阻撓身體吸收脂肪,規律而適量喝啤酒者的體重通常比不喝啤酒的人輕。
讓人更驚訝的是,啤酒可以抗癌。啤酒花中的黃腐醇(xanthohumol)具抗癌、抗菌等藥理作用,是個強效抗氧化物。尤其是黑啤酒的抗氧化能力更顯著,能幫助修復人體的損傷細胞。《營養學期刊》和《食品與農業科學期刊》皆表示,黑啤酒富含鐵質,顏色愈深的啤酒對心血管健康助益愈大。
啤酒的抗病作用不只這樣,奧地利邁爾健康中心主任都梅尼(Stephan Domenig)指出,喝啤酒可以預防糖尿病,且啤酒含豐富的維生素B群、鈣和胺基酸,能降低40%腎結石的風險。
《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誌則指出啤酒中的矽能減緩體內的金屬堆積,適量飲用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 不過,啤酒的一切好處皆建立於「適量」的前提之上,每人每天不宜攝取超過500cc,也就是一罐半的鋁罐裝啤酒。飲酒過量、酗酒會讓你酒精中毒、引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尤其邊喝邊配高油高鹽的下酒菜更糟糕。
二、辣椒
「吃辣會上火,吃完隔天就爆痘!」
很多人堅信這種說法。
其實不是辣椒的錯,只是辣椒性辛溫,
會促進血液循環、助排汗,總讓人有火氣很大的錯覺。
痤瘡、青春痘問題更多來自膚質、生活習慣、內分泌失調、長期營養不均衡或飲食組合不適當,如短時間內吃太多辣椒配花生。
辣椒含大量維生素C,辣椒皮中的辣椒紅素好處受科學家肯定,可以抗氧化、保護血管。美國丹佛都會州立學院教授佩多莫(Malena Perdermo)指出,辣椒籽中的辣椒素還有止痛作用,能舒緩舌頭上傳達痛覺的神經,減輕疼痛的感覺,且辣椒會釋放腦內啡,是一種讓人愉悅的激素。
如果不敢吃辣,把辣椒籽挑出,只吃辣椒皮,也能獲得營養。唯辣椒屬於刺激性強的蔬菜,本身有胃病的人應少食用,食用過量辣椒將提高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三、義大利麵
義大利麵居然是好食物?是的,但請慎選配料與做法。
多數人習慣吃的義大利麵常搭配番茄紅醬、羅勒青醬或奶油白醬,有的甚至還加一層厚厚的焗烤,奶香濃郁又美味,但熱量實在太高,一份焗烤奶油鮪魚義大利麵,就有850卡熱量!還可能吃進防腐劑、人造奶油等化學物質。
義大利麵為全穀類製品,本身抗性澱粉含量高,能降低脂肪儲存,且跟升糖指數為84的白米、80的白麵相比,義大利麵的升糖指數較低(GI值=60),也就是吃完義大利麵,血糖上升、腸道吸收的速度較慢,得以維持血糖在平穩的狀態和胰島素的功能,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加入蔬菜、鮭魚、芥花油拌炒,熱量低又健康。 在醬料的選擇上,清炒>青醬>紅醬>白醬。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她在家都用九層塔、起司、牛奶自製「高鈣青醬」,口感清爽、營養,家人都吃到碗底朝天。
麵條以基本的長直麵條為佳。筆管麵、貝殼麵等形狀特殊的義大利麵,因吸附醬料的範圍大,熱量較高。
四、馬鈴薯
炸薯條、焗烤薯泥幾乎決定了馬鈴薯給人的印象─吃了會胖。
事實上,馬鈴薯熱量不高,還很營養。吳映蓉說,將整顆帶皮或切塊的馬鈴薯,加點迷迭香和鹽,放進烤箱烤或用電鍋蒸,一份100克的馬鈴薯塊,熱量才80卡。
帶皮的馬鈴薯含多種維生素和類黃酮、檞皮素等植化素,有助心臟健康、降血壓、提升免疫力、防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則指出,馬鈴薯是潤肺養胃之物,水分、纖維都多,還有抗性澱粉。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笑說,我們真的冤枉馬鈴薯了。歐洲人攝取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就是馬鈴薯,只是台灣人多將馬鈴薯當配菜。馬鈴薯應為主食,與飯替換吃,就不怕吃進過多熱量了。
五、爆米花
許多人會在看電影時配爆米花,也有人愛吃便利商店的微波爆米花,甚至有些人曾經團購前陣子很夯的桶裝爆米花,然後邊吃邊擔心太甜、太肥。
的確,市售的爆米花為求口感,添加許多鹽、人造奶油或人工香料,因此爆米花常被認為是垃圾食物。
是時候還爆米花一個清白了。若正確烹調,爆米花其實是一項低熱量、高營養的好零食。一份100克、用平底鍋小火烘烤的無油爆米花熱量僅30卡,反觀電影院一杯同樣份量的爆米花,依口味不同,熱量約590~1000卡,搭配汽水,看場電影已不知不覺吞下超過千卡熱量。
煮廚李建軒(Stanley)說,不用放任何一滴油,只要把玉米粒鋪平於鍋中,依個人喜好加些許鹽、糖或帕瑪森乾酪,蓋上鍋蓋,以小火烘烤5分鐘,就可以享用無油低卡爆米花。若想要爆米花油亮、滋潤些,只要記住慎選油品,加點芥花油、葡萄籽油即可。
自製爆米花很簡單,爆米花的營養價值卻一點也不簡單。
美國知名整合醫療權威醫師威爾(Dr. Andrew Weil)指出,爆米花是良好的纖維來源,更保留了玉米的營養素如澱粉、玉米黃素。
玉米黃素是眼睛保健的好東西,能預防黃斑部病變、視網膜退化。吳映蓉指出,玉米黃素為油溶性的物質,較不易因高溫被破壞,即使「爆」過了,營養效力依然在。
美國斯克蘭頓大學的研究則發現,爆米花含多酚抗氧化劑,能延緩老化、減少心臟疾病和罹癌的風險。
下次要賴在家當沙發馬鈴薯之前,
先花個5分鐘動手做低卡爆米花吧!
(作者:呂嘉薰、楊心怡)
「癌症體重減輕速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美樂蒂 Melody Facebook
- 關於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 關於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Facebook
- 關於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體重下降癌症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體重下降癌症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體重下降百分比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體重下降百分比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所有的癌症患者體重都會減輕嗎? | PTT新聞 的評價
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八卦
【門診醫學】體重減輕,是不是得癌症呢?
答:大部分的原因都不是癌症
因為體重減輕的原因橫跨多個器官系統
患者也不知道該找哪一科處理
所以最常由家庭醫學科進行第一線的診療
堪稱我們科最常處理的"疑難雜症"
要細數各種少見的原因,那當然是列不完了
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也會減輕體重
不過要化繁為簡就是秒懂家醫科的工作
在此列出最常見的五大疾病
讓大家容易了解體重減輕的神秘面紗
首先要確定患者有"顯著"的體重減輕
除了沒有在刻意減重
體重下降的速度,要在6-12個月之內減少5%
例如說本來60公斤的人,變成57公斤以下
就是臨床上有意義的體重減輕
# 第一多的原因還是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
不同文獻的報告約佔15~37%之間
整體而言大概是1/4吧
因此建議要根據年齡做相應的癌症篩檢
# 非癌症的消化道疾病
# 憂鬱症為首的精神科疾病
各佔第二,三多
比例大約在1~2成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
牙齒與口腔問題的疾病
如蛀牙和味覺改變導致進食變少
也是常見但容易忽略的體重減輕原因
在我的門診中很常出現
因消化性潰瘍,影響進食引起的體重減輕
大腸癌之外,其他的腸道疾病也可能是原因
在精神科疾病中以憂鬱症最常見
會因為食慾變差的症狀而體重減輕
但也要注意厭食症等飲食疾患
另外即使沒有達到憂鬱症
親友過世引發的哀慟反應
也會因為食慾不好而體重減輕
# 內分泌系統疾病
以糖尿病和甲狀腺亢進最多
都是我們科門診很常發現的原因
糖尿病是因為身體分泌胰島素的量或反應不好
無法儲存食物的糖分
血中過多的血糖就從尿裡排掉了
甲狀腺亢進會產生過多的甲狀腺素
過度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
過度的消耗能量
# 慢性感染或發炎性疾病,與其他慢性病
例如肺結核,愛滋病,自體免疫疾病等
使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
影響食慾也增加能量的浪費
或是嚴重的心肺慢性病
慢性心臟缺血,心臟衰竭,或肺阻塞
光是維持循環呼吸就加重身體能量消耗
也會使體重減輕
講完了以上的常見原因
但體重減輕找不到原因其實很常見
有1/4的病人找不到可辨識的明顯病因
這些找不到原因的病人預後大多良好
不用再積極尋找原因
先觀察3-6個月就可以
不過老年人應該要考慮
功能衰退或失智所引起的"衰弱症"
要早期介入治療,以逆轉未來失能的可能性
衍伸閱讀:
衰弱症的診斷
https://goo.gl/v3vCTY
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Facebook 八卦
#讓自己活得更年輕
沒想到我居然到了寫這話題的年紀了…哈哈!其實時光無法逆轉,人一定會變老的,我們要努力的也只是讓自己更健康,盡量抓住青春的尾巴,使自己看起來比同齡的人更年輕罷了。這幾年因為健康因素,我的確有開始認真地養生,也確實讓自己看起來比以前年輕不少(ㄟ,應該有吧?!哈哈),有些心得不藏私來跟大家分享,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的姊妹們,我們一起加油吧!💪
1、#充足的睡眠最重要
熬夜絕對是皮膚膚況的大敵,如果睡眠不足或是睡眠品質不好,就會讓皮膚的調節失常,影響細胞活力,所以有沒有好好睡覺,會直接表現在皮膚上,尤其是眼部的肌膚,非常可怕,魚尾紋和眼下細紋都是這樣來的啊… 而且在深度睡眠過程中,人體會生成大量的雌激素和黃體酮,這些激素可以增強皮膚的天然修復功能,讓人容光煥發,所以每天至少要好好睡覺7-8個小時,可以消除肌膚疲勞,使皮膚細胞的調節活動處於正常,延緩肌膚的老化。
(這點我真的也是常常沒做到,不知不覺都會拖到很晚,捨不得去睡覺,這點要反省~)
2、#即使再懶再累都要運動及伸展
以前我的確都不運動的,藉口有心律不整的問題,運動會讓我心跳過快而昏倒(以前的確發生過數次),但其實運動也能溫和進行,不能慢跑也可以快走,就算快走都不行,也可以做些肌耐力訓練及核心運動啊!(網路上有很多影片教學喔!)
運動能讓皮膚緊實,變得有光澤,流汗能排出體內多餘的廢物及毒素,也能使皮膚代謝加快,使肌膚光滑柔順,有沒有發現那些開始規律運動了的人,真的看起來都比以前年輕了許多?皮膚看起來有光澤,身型也緊實了?所以運動真的可以使人年輕有活力啊!
另外很重要的是,睡前的伸展及練習瑜伽。伸展可以放鬆肌肉,減少腰酸背痛的狀況,還能美化肌肉線條;而練習瑜伽可以幫助放鬆身心,矯正身體的關節,持續一段時間下來,你會發現壓力紓解不少,呼吸也順暢不少,同時身體的曲線也美化不少。
3、#保持心情愉悅很重要
其實這一點應該放在最前面,保持心情開朗愉悅,對健康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條件,當情緒不好時,或是常常抑鬱寡歡,有事悶在心裡沒說出來,覺得不開心… 這都容易造成腸胃不適,或導致月經失調,而血壓波動大,還容易頭痛、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的風險也提高。
所以學習不被情緒影響心情,真的很重要,平靜淡然看待人事物,凡事想開一點,換個角度看待事情,不要過度執著,別鑽牛角尖,不要為了別人的過失而懲罰自己,也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自怨自艾,更不要動不動就生悶氣,不僅無濟於事,還會因為眉頭深鎖而產生皺紋,到時還要打肉毒,又多花錢了…得不償失。
(但如果你已經來不及了,額頭眼尾已經產生皺紋,那別客氣,可以私訊我,討論一下肉毒好了~XD 我可以跟你分享心得。😂)
以後心情不好時,或是覺得生氣時,先深深吸口氣,然後伸展一下,聽聽喜歡的音樂、外出散散步,或是打掃整理房間,轉移一下注意力,又或者想一些快樂的事,都有助於改變心情喔!(有看過網路上的”不要生氣”歌嗎?看了保證會笑開懷。🤣)
4、#學習自我釋放壓力
減壓真的很重要,生活上工作上的壓力源實在太多了,壓力大會使人記憶力減退、引起脫髮掉髮、臉上長粉刺痘痘、容易感冒、加速老化、體重變重,更嚴重的還容易罹患癌症,以及自體免疫方面的疾病(例如:我)。
因此醫生當時說,最好的狀態就是”遠離壓力源”,如果無法遠離,就要學會自我調適及減壓。除了睡眠及運動外,減壓還有一個好方法,那就是按摩,透過按摩,可以讓身體舒暢,不再緊繃,排除體內積結的壓力,達到平衡放鬆,免疫力也會隨之提高,當然也會比較好入眠,提升睡眠品質。
另外還有一些可以紓壓的好方法,提供給大家做參考。例如:聽音樂、打坐冥想、深呼吸、泡熱水澡、使用能舒緩身心的香氛、看爆笑影片、做瑜珈伸展、找人聊天,還有我最會的”發呆放空”。
(別說防疫期間怎麼按摩?沒有另一半怎麼按摩?我都自己隨便按啊…網路上教學影片很多,幾個關鍵穴位按壓就可以達到效果。)
5、#飲食規律
如果你覺得自己越來越胖,怎麼都減不了肥,容易疲勞且經常感冒,常常覺得累,總是提不起勁,這都是你老化的徵兆,是代謝變得緩慢所造成的現象。(悲傷~~~)
年紀增長,代謝的確會變慢,但是吃過飽或是偏食,抽菸、酗酒、熬夜、少運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更是代謝惡化的推手,尤其是飲食無度影響最大。所以改變飲食習慣,就可以讓代謝變好,恢復年輕時期的代謝力,也就能喚回青春囉!(用說的真容易啊~就是很難做到吧!?)
飲食盡量節制,七分飽就好,不要常常都吃太飽(這是在提醒我自己@@),飲食有度的話,能延緩體內器官的老化,減少身體的負擔以及器官的壓迫;而少糖少鹽少負擔,盡量吃食物的原型,並且一定要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減輕對胃的刺激,也可以讓胃有時間消化,減少饑餓感就減少進食量,還可達到減重的效果。
(以前我常常狼吞虎嚥,將吃飯速度降下來後,真的比較不會吃過多,給大家做參考。)
6、#多喝水
喝水好處多多,水能促進淋巴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毒,改善便秘,還能活化細胞,減緩老化,讓皮膚更健康有彈性,除了有養顏美容的效果外,還可塑身減重,甚至抗癌,所以才有句話說”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啊!
但是你知道如何正確的喝水嗎?最佳的方式就是少量,而且多次的喝水,每次飲水量不要超過200cc,一天至少要喝2000cc,而且不要等到覺得口渴了才去喝水,因為會口渴就代表身體已經缺水好一陣子了,身體才會發出的訊號,所以定時定量的補水,才是正確健康的喝水方式。
(看到這裡的你,趕快去喝杯水。)
(但也不要在睡前喝太多,容易水腫喔~)
7、#抱持心態年輕
心態才是決定年紀的關鍵!無論到了幾歲,也都要持續擁有熱情、保持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勇於接受挑戰,勇於去學習嘗試新事物,把它變成一種生活的態度,是種對生活的欣賞與熱愛,至於有沒有成功或是有沒有結果都不重要,樂觀看待即可,這樣一來,你會發現自己充滿了熱情與希望,有了簡單的快樂,持續保持這樣的心態,一段時間一定可以感受到自己明確的變化。
所以,勇於去嘗試想做卻還沒有做過的事,去學習想學卻沒空去學的才藝,去練習想接觸卻還沒試過的各項運動,簡單的專注去從事一件事,就可以帶來極大的樂趣及對生活的熱情,人也會跟著變年輕喔!
(例如我去學潛水、攀岩和玩SUP,最近學刷油漆和架窗簾…)
其實多跟年輕人接觸相處,也是很好的方式,從他們身上可以感受到很多青春的活力,還有一些無厘頭的想法及搞笑,可以豐富生活,也帶來許多樂趣,讓心情愉悅。
8、#吸引力法則
信念很重要,你覺得自己年輕,你才會年輕,自我感覺良好也很重要,如果自己都覺得自己明日黃花,還有誰會覺得你青春呢?所以保持年輕的心態,天天告訴自己我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久而久之,你真的會發現自己變年輕許多。
(抑或是,真的是我自我感覺太良好呢?哈哈哈~😅)
以上跟大家分享,我打了好久喔~ 如果喜歡,就麻煩給我鼓勵一下,幫我分享或留言按讚吧!謝謝~🥰
(預告:下篇我要來跟大家分享,讓自己越來越美的秘訣,再給我一點時間整理一下,因為在想自己都做了些甚麼,又沒做些甚麼的時候,就會越寫越多啊…)
工商一下,牛肉麵及麻辣鴨血真的很讚,趁團購價快囤起來!
紅燒牛肉麵、麻辣鴨血👉http://bit.ly/Sophiee0623
大王冰舖檸檬汁👉https://reurl.cc/Nr0Qm6
#廢話好多寫了三千字
#是要寫論文嗎XD
#快給我鼓勵一下吧
#這樣下一篇才會快點生出來
#圖說 #日月潭的SUP
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體重下降百分比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2021-07-09 | 萌寵公園癌症體重減輕速度相關資訊,癌症瘦不了才好| 衛教文章| 衛教專欄| 衛生福利部臺北... | 防止癌友最該怕 ... ... <看更多>
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所有的癌症患者體重都會減輕嗎? | PTT新聞 的八卦
2018年11月15日 — 早期癌症一般都不會引起體重下降,甚至沒有任何前兆癥狀。我見過很多消瘦的癌症病人,都已經是癌症晚期,全身多發轉移或腹腔內廣泛癌腫種植。 ... <看更多>
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在 體重下降百分比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癌症體重減輕速度 -2021-07-09 | 萌寵公園癌症體重減輕速度相關資訊,癌症瘦不了才好| 衛教文章| 衛教專欄| 衛生福利部臺北... | 防止癌友最該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