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陳毓襄鋼琴演奏》
* 今生再長,也不過是一個一眨眼就醒的長夜。我的思念,是這深睡的夜裡,一直醒著的窗。——陸蘇《小心輕放的光陰》
* 希望從來就有,即使是在最沈重的時刻,我仍為它留下明媚的一角。這本身就有意義,甚至是全部的意義。——北島《波動》
* 你那麼憎恨那些人,跟他們鬥了那麼久,最終卻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沈淪為代價。——馬奎茲
* 生活愉快的關鍵,在於先去選擇必要的東西,然後去熱愛所選擇的東西。——歐文·亞隆《當尼采哭泣》
* 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我們只能盡量少犯錯誤,這是人的准則;錯誤就像地心,具有其吸引力,塵世的一切皆免不了犯錯。——雨果《悲慘世界》
* 有時候,某些緘默等於撒謊。 —-雨果 《悲慘世界》
*把希望寄託在一個人身上而活著,是危險的。 ——雨果
*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並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後從中學習,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赫然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梭羅
* 我不知道離別的滋味如此淒涼,我不知道說聲再見必須這麼堅強。—-宮崎駿《千與千尋》
* 生活中引入一些插曲或變換一些新花樣,乃是維持我們生命力,使我們對時間保持新鮮感、以及使我們對時間不會感到漫長、厭煩或枯燥無味的唯一方式。這使讓我們對生活,始終會維持各種新的感受。——托馬斯·曼 《魔山》
* 雨停了,黃色的太陽光從雲隙間穿過來,彷彿世間萬象終於握手言歡了。—-村上春樹
* 《失而復得的城區》
沒人留意街市的美麗,
直到有一天天空披起灰紗、
發出駭人的咆哮、
化作濃雲急雨傾瀉而下。
風暴鋪天蓋地,
在人們的眼裡世界變得可厭可怕,
突然,一弧長虹
為黃昏裝點起歉意的彩霞,
濕潤泥土的氣息
花園的容貌又重新煥發,
我們再度步入大街小巷,
好像走進了失而復得的故園舊家,
窗戶的玻璃映滿斜陽,
夏日假藉著璀璨的樹葉
道出了自己那顫動不滅的光華。
—博爾赫斯
* 善良的人在人生追求中縱曾迷惘,終將找到一條正途。—歌德《浮士德》
當尼采哭泣 在 Facebook 八卦
大家有看過或推薦哪本
跟心理學相關的小說嗎(或好書)
Ex: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快思慢想………
有嗎有嗎有嗎😍😍😍
#ootd #穿搭 #旅遊 #大提琴 #cello #white
當尼采哭泣 在 鄧惠文 Facebook 八卦
【Syzygy 大師名言】
" I think all kinds of meanings in life transcend your self. They're linked to other generations of people around us, to our children and our family. We're passing on something of ourselves to others. I feel that's what makes our life full of meaning. "
---- Irvin D. Yalom
「我認為生命的意義超越了自我。它與我們身邊的其他世代、與我們的孩子、家庭息息相關。我們正從我們自身傳遞某些東西到其他人身上,我感覺這便是讓生命充滿意義的原因。」-- 歐文‧亞隆
--------------------------------------------------------------------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1931年6月13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父母是俄羅斯人,第一次大戰後移民美國。亞隆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最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早年師承新佛洛伊德學派大師蘇利文(Harry S. Sullivan),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他並將存在主義心理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仍在加州派洛艾圖及舊金山執業。他的著作極受重視,包括心理治療經典作品《存在心理治療》、《日漸親近》、《生命的禮物》、《凝視太陽》等,以及廣為人知的心理小說系列《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斯賓諾莎問題》等。
中文翻譯:#小盆栽
當尼采哭泣 在 當尼采哭泣線上看- 電影 的八卦
ptt當尼采哭泣gimy當尼采哭泣線上看小鴨|HD |《》本片改編自心理治療暢銷作家歐文?亞隆的同名小說。 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正逢四十不惑的醫學大師布雷 ... ... <看更多>
當尼采哭泣 在 [心得] 當尼采哭泣- 看板book 的八卦
書名:當尼采哭泣
作者:歐文.亞隆
出版:張老師文化
心得:
存在主義代表人物尼采與布雷爾醫生還有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佛洛依德的交會,
我想作者的確考證了許多資料加上豐富的想像力,才得以將這三位大人物放在同一
個時空下.時代背景開始於佛洛依德還是位實習醫生的時候,所以明顯的當時並沒有
所謂的[談話治療](現在稱為諮商),所以布雷爾醫生與尼采的一次次精彩對話可以說
是心理治療上的創舉,我想如果故事繼續延伸下去的話,應該會談到佛洛依德最後提出
的心理治療方法吧~
首先談到我對佛洛依德與尼采的認識,佛洛依德是第一位有系統提出人格結構的人,
同時他也是首創心理治療方法的人,對心理學的貢獻很大,他的人格結構分為本我(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個部份,在意識方面他提出了意識與潛意識二種層面,而
在諮商方法上他提出了自由聯想與催眠等方法,在本書中可見到這些觀念的雛型,因為布
雷爾醫生常與佛洛依德談到他所處理的個案問題,當然也包括尼采的問題....
因此隱約地在證明佛洛依德理論的可行性,至少他的理論在布雷爾醫生和尼采身上發揮
了作用,不過在書本中所設定的時代背景下,當然佛洛依德尚未提出他那套有系統的心理
學理論啦!
尼采是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但就像書中所說的他是死後才成為有名的哲學家,他最有
名的是提出[超人說],而且宣稱上帝已死,所以一切事物可以再被重新定義...存在主義強
調個人的自覺,自主性,與抉擇,就像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不是讓生活選擇我們,每個
人都有能力為自己作抉擇,而非讓別人的期望和所處的生活替我們下決定,以上大約是存
在主義的涵義,也是基於我才疏學淺所理解到的部份....
但可以很清楚的在本書中看見尼采對他哲學理念的堅持,他堅持人是在悲慘世界中的孤獨
個人,也因此他用這個原則來過他的生活
本書最精彩的地方在於女人與男人之間的感情問題,即使是尼采這位大師也逃不過
女人的誘惑,並且受困於感情的旋渦中,如同布雷爾醫生一般.....
我很難過這兩位男性所經歷的感情挫折,也或許他們都是那麼深沉思考的人所以才會
感受如此深刻吧~相對於我本身的感情經歷,幾段挫折的戀愛,但似乎我在這方面的敏感
度不若尼采與布雷爾的深刻,也或許基於我是女性,所以無法清楚明瞭這兩位男性所感
受到的痛苦,當他們形容女人像是性掠奪者時,我真想大叫說:「你們這些男人才是真
正的性掠奪者!」
文中尼采曾不斷反覆問著布雷爾醫生:「你實現你的生命了嗎?」不錯,這的確是存
在主義基本主張,而我反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和布雷爾一樣,接受了生活的安排,
我在實現父母加在我身上的期望,這些期望如同一道又一道的命令,我背負著這些命令
努力地一步步走下去,例如選擇讀師院,選擇當老師,種種的選擇都只是為了實現他們
所施加在我身上的期待,而我活在這個世界已二十多個年頭,我懷疑這數以千計的日子
裡,有多少日子是我為自己而活的?我雖然沒有像布雷爾一樣站在他人生的頂峰上,但
我卻有著和他一樣的困惑......
書中的議題最後圍繞著「時光流逝」與「老去」上,我想等我過了中年,或許我也
會和布雷爾一樣有著相同的焦慮吧~
令我訝異的是最後尼采放棄談話中的權力爭奪,而改以開放的心胸面對自己的挫折
而當尼采掉下眼淚時,我想那是多麼令人感傷的一件事呀!我很難想像尼采所處的生活,
一身的病痛以及被背叛的感受,就像每個存在主義學者一樣,本身都是經驗過極度的孤
獨最後也茁壯了自己的哲學理論......但也是我覺得存在主義很艱澀難懂的原因,太過
於孤僻的理論了!也因此這個主義等到了二次大戰後才受到重視,畢竟戰後的倖存的人
都會感受到自己是孤獨與渺小的個人,才開始對這個主義產生共鳴。
我佩服作者的想像力,選擇了十九世紀末作為小說的背景,這位作者著有多部心理
心理治療的小說,其中我已經閱讀了<<診療椅上的謊言>>、<<愛情劊子手>>,我想他的
小說向來都很適合心理相關科系的學生來閱讀,而這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一部涉及專業
領域的小說就該由專業人士來下筆才對!
我很推薦這本書,我想透過這本書會使大家對心理學以及存在主義有更深刻的了解
~
----------------------------------
以上是我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希望版上也有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 也能夠分享你們的想法
畢竟閱讀要透過交流才能激發出更燦爛的火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76.17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