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單日新增16例本土案例;宜蘭遊藝場與新北獅子會分別達8人、11人群聚;專家:民眾做好防疫,是阻斷社區感染的解方】
台灣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急速升溫,今日一次新增16例本土案例,地點遍及基隆、宜蘭、新北、萬華。分別是昨日宜蘭遊藝場新增3人確診、新北獅子會前會長群聚新增10人確診。另外1例基隆、2例萬華,這3例感染源尚未明確。兩天之內,已出現23起本土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今天上午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衛環委員會)時表示:「疫情非常嚴峻,並非開玩笑,若圍堵沒有做好,近日可能會將疫情警戒升高到第三級。」若警戒來到第三級,則將會禁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聚會,也將關閉部分營業場所。
北市跟新北市政府也召開相關防疫會議,北市府宣布進入「準三級」警戒,明天起進入北市公家機關將實施實名制,6月8日前停辦各式活動。新北市長侯友宜則因應獅子會長群聚事件,做出防疫升級決定,包括全市校園不開放,並擴大消毒範圍至三重、五股、雙和等區,甚至宣布當社區感染爆發無法控制時,新北「該封就會封」。
■宜蘭遊藝場8例確診,1人為宜蘭小學生,該班已停課
昨(11日)宜蘭「銀河百家樂」遊藝場出現一名30多歲女性員工確診,指揮中心匡列37名採檢者,昨日已確診4人(案1208、09、11為員工;1210為常客),今日又新增一名30多歲女性員工確診(案1216)。陳時中表示,這是遊藝場的第一層感染。
第二層感染為這些確診者的接觸者,今日也再確診兩名,一人是未滿10歲的男童(案1231)他是案1211員工的家人,另一名則是60多歲女性(案1232),是案1210常客的接觸者。這起群聚案目前已有8人感染。
由於此次群聚案中有小學生確診,陳時中證實,該小學生在宜蘭就學,該班級已停課,同學也皆匡列為居家隔離者。
(遊藝場的確診者相關資訊,請見「宜蘭遊藝場群聚事件」圖。)
■新北市確診者為獅子會前會長,活動範圍廣,已有11人群聚
昨日新增一名台灣60多歲男性(案1203),為新北市獅子會前會長,5月7日出現疲倦、咳嗽、畏寒等症狀,9日發燒至醫院就醫採檢確診,Ct值18。由於該確診者社交活動範圍廣泛,衛生單位初步匡列115人,今日已有10人確診。
這10名確診者包含這位男性的妻子(案1218),其他都是獅子會的接觸者(案1219、案1223到1230),一共5男5女,年齡介在50多歲到70多歲之間,
陳時中表示,這起獅子會的群聚案,目前匡列111人,已採檢66人,10人確診、42人陰性,其餘採檢中。他也說明,COVID-19的傳染還是以接觸飛沫為主,獅子會的聚餐時間長、也有一起唱歌,飛沫、接觸傳染都有可能,才會有較多個案被感染。
(獅子會確診者相關資訊,請見「新北獅子會前會長群聚事件」圖。)
■基隆一名女性確診,曾至南部參加進香團,為重症患者
今日還新增一名50多歲女性(案1217),近期沒有出國史,5月2日開始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喘的症狀,在5月4日到10日前往基隆某診所就醫5次,直到11日症狀持續,且病情加重,出現呼吸困難、腹痛、肌肉痠痛到長庚醫院就醫,診斷確診並有肺炎症狀,Ct值25,抗體已成陽性,感染來源不明。目前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25人,其中14人列為居家隔離。
陳時中表示,這名女性在4月23日之前從事擺攤工作,但因不在傳染期內,因此不會匡列該時間的接觸者;此外,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表示,這名個案是這兩天新增的23名本土案例中,唯一重症患者,出現肺炎、容易喘症狀,但沒有插管。
陳時中也證實,此案前幾天有參加南部進香團,去過的地點尚無法掌握,目前指揮中心已在掌握遊覽車成員,並請地方政府了解細節。
■新增兩起不明感染源個案,皆在台北萬華
另外還新增了兩名不明感染源的確診者,分別是一名60多歲的女性(案1220)和一名50多歲女性(案1221),兩人都在台北萬華工作。前者在萬華區三水街「鴻達茶藝館」、後者在萬華區西園路1段「楓香清茶館」工作。
60多歲女性(案1220)居住在新北,她在5月6日出現疲倦、發燒、喉嚨不適等症狀,同日、7日、8日到診所就醫,因為症狀持續,11日前往雙和醫院,診斷出現肺炎,並由醫院採檢確診,Ct值25,衛生單位初步匡列接觸者30人列為居家隔離採檢,疫調持續進行中。
另一名50多歲女性(案1221)居住在台北,5月10日出現喉嚨癢、咳嗽、畏寒症狀,11日前往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就醫採檢確診,Ct值16,衛生單位初步匡列接觸者12人列為居家隔離。
陳時中表示,這兩名個案都還找不到感染源,也沒有看到關聯性。不過由於兩起都是茶藝館,他表示,可能容易有親密接觸,個人防護、口罩沒有辦法戴好,接下來也會加強相關營業場所的稽查。
■華航諾富特案再新增一名空服員確診,但感染源暫列調查中
除了本土疫情,華航諾富特案仍未結案。今日新增一30多歲女性(案1222),是華航空服員。她在5月5日跟10日確診的機師(案1187)一同執勤到越南,9日出現喉嚨痛未就醫,10日匡列為接觸者居家隔離採檢而確診,Ct值22。
陳時中表示,雖然目前已看出與案1187機師有關聯,但是還是將感染源暫時定調在調查中,會等整體病毒基因序列出爐後,再重新判斷,也會整理出華航諾富特案的結案報告。
■專家:邊境、社區、醫院不可同時放鬆,民眾做好個人防疫是最重要的減災方式
曾參與2003年SARS之疫的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在民眾還沒有打疫苗之前,能阻斷已爆發的社區感染疫情,唯一的解方就在民眾身上,「當『勤洗手、拉開社交距離』可以做到8成以上,病毒在社區就很難傳得出去,即便現在已經有一些不明感染源,也還會有一些接觸者確診,但都早期抓到,大家趕快戴好口罩,不讓傳染鏈繼續下去,疫情也能在一個月左右慢慢平息。」
他表示,邊境、社區、醫院是阻斷疫情的鐵三角。他以瑞士乳酪理論(Swiss Cheese Model)舉例,疫情發生,是碰巧通過了每一層乳酪的漏洞,防疫的漏洞愈大,確診個案就有可能從邊境,一路掉到社區,最後造成醫院的負擔。「可以想像過去半年大家的生活比較放鬆,沒有戴好口罩、聚會也沒有少,偏偏我們對病毒沒有抵抗力,病毒能暢行無阻,一下子就會造成多人被感染。」
陳世英認為,即便是在社區平穩的時期,邊境、社區、醫院都只能有一個放鬆,才不會像現在這樣,毫無防備地被病毒入侵。「社區放鬆,邊境就要更嚴格,才不會一直讓個案進入社區;可以縮短檢疫天數,但就要有增加採檢的配套;醫院也要維持警戒,若採檢不夠,也很難即時揪出病例。」
長期來看,陳世英說,還是鼓勵民眾接種疫苗。而現在全世界面臨的挑戰,是要如何在短期內讓大量民眾快速接種疫苗,「接種的人數多,才能有免疫的效果出來;若接種不夠快速,病毒不斷變種,即便疫苗仍有效力,但效果還是會下降,這些是全球正面臨的考驗。」
■指揮中心:近期可能疫情會升高到警戒第三級
今天上午陳時中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接受質詢時表示,近期疫情嚴峻,很可能疫情警戒會從第二級升高到第三級。
根據現行《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若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或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的本土案例,就會升級到第三級,限制包含民眾外出時必須全程配戴口罩、禁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聚會;除了維生、秩序、醫療等必要性服務外,營業及公共場域將關閉等。
針對今日新增16起本土案例的狀況,陳時中解釋,由於群聚案件僅遊藝場和獅子會,其他3名找不出感染源都是單起個案,還未達群聚,若這週再出現群聚個案,將會與專家討論,很可能警戒升級。
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先啟動「防疫6大方向」,希望強化管制,包含:
1.落實全國營業場所防疫管理,若未達標準,則會加強查核,必要時將勒令停業
2.加速加強疑似案例通報,國內164個採檢站將在一週內全數恢復採檢
3.地方縣市儘速擴增防疫旅館
4.擴大匡列接觸者進行隔離、採檢
5.專責醫院將在一週內恢復專責、隔離病房區域
6.短期商務縮短檢疫措施,將請相關單位從嚴審查
陳時中說明,目前的防疫物資、口罩、呼吸器、隔離衣等國內都相當充足,也都做好準備。「我們不期待有本土個案,但是現在得做足準備,任何案例來我們就積極防堵、趕快把傳染鏈阻斷。」
至於本週登場的國中會考,陳時中今強調不會有停辦的可能,但對於正在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考生,會安排其他考場,除了將各風險考生分開,也會將同一教室人數降低,確保最安全的距離。
■4例境外移入,自菲律賓、印度入境
今日還新增4例境外移入,其中3例自菲律賓入境(案1212到1214)。他們都是菲律賓籍移工,2男1女,年齡介於20到30多歲。今年4月27日來台工作,都有登機前3天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入境後到集中檢疫所檢疫,10日期滿採檢確診,Ct值31到35,他們在台期間都沒有症狀,也沒有匡列接觸者。
另一名確診者是台灣40多歲男性(案1215),今年2月到印度工作,5月10日返台,有登機前3天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入境時有鼻塞症狀而在機場採檢,今日確診,Ct值28,接觸者兩人都自印度一起返台,仍在集中檢疫所隔離。近日自印度返台的班機共有94人,其中陽性6人、陰性82人,還有6人採檢中。
(文/陳潔;攝影/許𦱀倩;設計/江世民)
#延伸閱讀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報導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機師 #華航 #萬華 #宜蘭 #遊藝場 #獅子會 #群聚 #感染源不明 #社區感染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凍齡 、促睪、緩衰老 這樣吃不畏 #更年期 ! 女星凍齡"當媽如少女" 3招"防腐劑級"養生法! 男女更年期不適症狀 有哪些? 「子宮寒冷」保養子宮的穴位有哪些? 更年期飲食建議有哪些? 你有睪固酮低下問題嗎? 一張量測表自我評估! 彥寬老師公開"房中術"訓練下盤、生殖系統! ★節目來賓...
「畏寒症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篠舞醫師的s日常 Facebook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HEALTH 2.0 Youtube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畏寒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半夜畏寒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半夜畏寒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睡覺畏寒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睡覺畏寒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畏寒症狀 在 這波流感「高燒、頭痛、畏寒」是主要症狀 - YouTube 的評價
畏寒症狀 在 篠舞醫師的s日常 Facebook 八卦
關於孕婦之於吃冰碰冰水這件事情,我們幾位中醫師是這樣看的。
首先我們對於某些人把古書中針對「過」食生冷的案例作無限上綱過度解讀感到厭倦和白眼
的確,台灣人綜括來看體質上脾胃差的不少,路上亂抓10個人,其中一定會有幾個會因為「過」食生冷出狀況
幾個。但是也有幾個不會。這就叫體質差異,或是個體差異。
但,怎樣的處理方式比較有腦?
(1) 因為這其中幾個人,直接洗腦「所有」孕婦都說啊~你完全不能碰冰水不能吹冷氣這不能那不能
(2) 直接帶去問醫師看看目前狀況怎麼樣
我是建議秒選啦...
中醫師能幹嘛?
中醫師能解釋你/妳看到的古代各種禁忌在「這個孕婦」身上哪些真的要注意,哪些沒差,哪些可能過時了
以及哪一些東西是現在研究上已經有研究出來不建議做,或是還沒有證據顯示怎麼樣,但是我們怎樣建議
再來就是你吃到一些對你體質造成問題的狀況,ok我們來處理。
平心而論,以我們中醫治未病的觀點,體質不ok的人吃冰就像是累積累積累積風險,
什麼時候風險真的會轉成實質問題
不知道
就像你玩遊戲,每個人物角色血條又不一樣長,被打幾下才紅血不一樣
而且你不會因為一兩碗冰而真的怎麼樣,不用這麼恐慌,但過食生冷的確會在有些人身上逐漸累積出狀況,久而久之就會有問題
這時候我們就得來解決
「診斷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和生理病理狀態」
講來講去都是這句,沒了。單調,但是就是事實
--------------------------------------
至於要討論寒涼和孕婦之間的關係, 林舜穀醫師昨天也寫了一篇文,詳細解釋了一篇日本的研究
這個研究透過問卷分析的方式,發現孕婦有畏寒相關症狀的早產風險是沒有畏寒症狀病人的3倍多。
而且比較日本和巴西女性後發現,東方婦女畏寒的比例確實比較高。
但是光憑這個研究還沒辦告訴我們進一步的碰冰水會導致腰酸背痛什麼的那些其他東西,再更多研究冒出來之前,我們只能說回歸體質和診斷。
『如果您的體質是會怕冷,對低溫比較敏感的,您就少吃少碰。如果您剛好是小火龍投胎對寒冷無感的人,那並沒有研究說您不能吃。但是的確就目前的實證結果來講,有畏寒的孕婦的確是需要提防早產的可能風險。因此,要怎麼作呢?當然是看合格的中醫,讓專家給你建議和調養啊!與其在那邊自己嚇自己,這個不敢碰那個不敢摸,相信專業才是省時省力又省心的方法。』
ok,講這麼多只是要解釋現在中醫是怎樣在看待研究分析這些以前的東西,並不是只有抓著幾個字幾句話就無限上綱這麼簡單
https://shunkulin.blogspot.tw/2017/07/blog-post_14.html
--------------------------------------
林佑彥醫師也曾經從歷史與中醫的角度談吃冰對人體的影響。
這篇文章的資訊很多,有興趣的可以去挖寶
http://tcm-dr.blogspot.tw/2011/10/blog-post.html?m=1
冰這個東西在古代甚至也入藥或是協助解除一些症狀呢
總結起來呢,冰冷在中醫來講就是一個有偏性的東西,然後日常生活中很常碰到。
有一些生病理狀況的確建議避免,有一些。
但真的不要把案例當作通例,然後在那邊拿所有古代出現過的什麼禁忌傳說長輩說媽媽說在那邊恐嚇孕婦,什麼年代了
#義和團的信徒就左轉出門不送了
#本文謝絕媒體沒有問就取材嚕
林舜穀中醫師談失智照護
林佑彥中醫師 Yu-Yen Lin, MD
詠生中醫診所 (嘿嘿嘿日文協力)
畏寒症狀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八卦
天氣炎熱,偶而出出汗,是讓身體自然降溫的小祕訣;吃西瓜有利尿作用,也能把體內的熱排出去......
祝大家週末愉快!
❝ 喜歡就按讚,看過就分享 ❞
複習「理財的正道-穩賺安全的十大法則」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1/3129?page=3
http://www.xn--tsts07bnxm.tw/
【中國古人 教你如何防中暑】
http://tw.epochtimes.com/b5/12/7/26/n3644565.htm
天氣太熱,無論中西人士都喜歡吃很多冰冷的東西,在冷氣間裡待著,認為這樣就可以讓身體涼下來。但是真的得到涼體舒適嗎?未必。
中國古時的人們,沒有冰可吃,也沒有冷氣可以享受,仍可改善夏季燠熱天氣所帶來的不適。古時中國人的智慧是怎麼辦到的呢?他們反其道而行——喝溫熱茶。
也許您也注意到了,當感到很熱的時候,喝些溫熱的茶,身體會流汗。出了汗,體溫反而涼下來了。這種情況跟中醫治感冒很接近。許多的感冒類型,有發熱現象但不出汗,感到悶悶的症狀,醫生開些溫熱藥處方,出了汗身體就涼了下來。喝熱水、吃溫熱中藥,發點汗,人的身體就能得到涼的效果。
中暑分兩種情況
古時的中醫講中暑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陽中暑」,另一種是「陰中暑」。陽中暑就是在大太陽底下曝晒,又加上長途跋涉而得的中暑稱「陽中暑」;人在山裡或廟裡,為了貪圖涼快,睡在大石頭上,使整個身體冰涼也會得中暑,這種稱作「陰中暑」。
現在的人常常處於冷氣房中,皮毛汗孔都閉塞了不易出汗,身體感覺悶,反而容易中暑,而所得到的中暑往往是陰中暑為多,且比較難治。
輕微中暑飲食調理
陰中暑表象是身體無汗,而且有畏寒症狀,身體怕冷,頭痛等現象,就是中醫古時講的「傷寒證」。遇到這種情況要喝溫熱的水,發出汗來就會好。建議喝溫熱偏熱的水,或者喝溫熱薑湯,蓋被子稍微發出點汗就會好。
如果是陽中暑,被太陽晒了、長途跋涉的情況要大量喝涼水,吃西瓜等。西瓜是夏天盛產的水果,老天造物之時都給安排好了的。吃西瓜有利尿作用,能把體內的熱排出去。@◇
(本文作者為上海同德堂中醫師)
畏寒症狀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凍齡 、促睪、緩衰老 這樣吃不畏 #更年期 !
女星凍齡"當媽如少女" 3招"防腐劑級"養生法!
男女更年期不適症狀 有哪些?
「子宮寒冷」保養子宮的穴位有哪些?
更年期飲食建議有哪些?
你有睪固酮低下問題嗎? 一張量測表自我評估!
彥寬老師公開"房中術"訓練下盤、生殖系統!
★節目來賓★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 洪峻澤
輔大醫院家醫科醫師 許書華
中醫師 吳明珠
氣功名師 彥寬
藥膳專家 食補料理達人 林秋香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二、三、五下午2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畏寒症狀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很多人在夏天時都會覺得翳熱無胃口,便會不時吃香辣刺激的食物來增加食慾。
不過辛辣食物吃太多,便容易煩躁、上火,更會容易引致便秘、口臭難聞等這些腸胃積熱的症狀。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畏寒症狀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飲食籽:廿四節氣】
霜降,即表示大地開始產霜。在氣候溫暖的香港,天氣不至於產霜,但亦由和暖的溫度逐漸變得寒冷。這樣的天氣很容易出現鼻敏感、皮膚敏感和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因此應多加護理肺部,註冊中醫師楊明霞建議可以多按壓手心的合菊穴,每次大概可按壓三至四次,這樣有助清肺熱。或者用雙指在上手臂推壓至下手臂,即有效促進肺經及大腸運行。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畏寒症狀 在 半夜畏寒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八卦
症狀 :下半身冰冷、上半身卻出汗或感覺燥熱的「畏寒、發熱」狀態,是... 半夜腳抽筋好痛!超恐怖的諾羅病毒,一家子全淪陷之照顧與環境消毒分享| 媽咪拜...2018年4月13 ... ... <看更多>
畏寒症狀 在 半夜畏寒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八卦
症狀 :下半身冰冷、上半身卻出汗或感覺燥熱的「畏寒、發熱」狀態,是... 半夜腳抽筋好痛!超恐怖的諾羅病毒,一家子全淪陷之照顧與環境消毒分享| 媽咪拜...2018年4月13 ... ... <看更多>
畏寒症狀 在 畏寒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