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 表示男性、#粉紅色 表示女性
這個對現代人來說好像是理所當然的設定
其實要到大概 70 年前才被建立起來-
早在 19 世紀前,你愛穿什麼顏色
跟你是男是女根本就沒有關聯
(跟你有沒有錢比較有關)
一直到一戰左右,美國社會才出現
「粉紅色雄壯威武;藍色細緻婉約」的說法
所以當時的育兒指南或百貨公司型錄都建議
要讓小男生穿粉紅色、小女生穿藍色
-和現在人的印象完全相反
直到二戰以後,美國成衣業者為了拚業績
在做了一些其實不太可信的市場調查後
決定開始狂打「女穿粉紅男穿藍」
於是這個顏色與性別的連結
才就此被反轉了過來
沒錯,這一切又是 #商人的陰謀
而且「女生天生喜歡粉紅色」的說法
別說是無法證實,甚至早就被推翻了
近代研究紛紛發現,#喜歡哪種顏色
受後天環境或文化的影響更多
而這也正是我們今天想說的:
「因為你是女生所以你應該喜歡OO」
「因為你是男生所以你不能穿XX」
「OO就該有OO的樣子」
……別再相信這些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這世界上沒有一種特質、或是一種喜好
是只會、或只能在某一種性別上出現
所以我們根本不必依據自己的性別
來決定自己該活成什麼樣子
我想說的是,比起他人自以為是的期待
那個你最喜歡、讓你感到最自在的樣子
肯定才是最適合你的
#怪奇冷知識50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姊妹淘 babyou.co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鄧一個人咖啡】ep.14 為何男人就愛「綠茶婊?!」 鄧惠文:「那是一種不能真正自立,不能夠真正脫離男性眼光的一種文化」 #鄧醫師心有戚戚焉自白前男友劈腿 #榮格心理學 #Animus #這就是我們的憤怒 還想看什麼?記得留個言,我們通通看的到!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姊妹淘 http://...
男性特質女性特質 在 Mr.elk Facebook 八卦
《讀萬卷書不如做萬件事》
台灣孩子普遍不做家事,大多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
桌上會出現熱騰騰的飯菜,衣櫃裡一定有乾淨的衣物,反正球鞋髒了過兩天就會自動變白,家裡的垃圾也總會自動消失,這些事在他們眼裡都被視為理所當然。用完廁所的最後一張衛生紙可以直接離開,因為那不甘他們的事,隨後自會有人補上;用完冰箱裡的冰塊就把空蕩蕩的製冰盒塞回去,反正他的杯子裡已經加滿了;看到客廳地上有遺落的垃圾直接跨過當作沒看見;吃完晚餐拍拍屁股就閃人,從不知道既然是家裡的一份子就該做個像樣的家人。就這樣,自私的孩子似乎成了台灣家庭裡默許的常態。
不過這怪不了孩子啊!
要怪就怪媽寶工廠&草莓農場。
在台灣父母的認知裡,幼稚園的孩子太小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碰,這個很危險、那個很髒,背好ABC和ㄅㄆㄇ才能贏在起跑點,絕對不浪費時間學”洗碗”或”掃地”那種沒用的事;上了國小後的孩子,在爸媽眼裡仍是需要百般呵護的嬰兒,反正事情就算做了也做不好,如果怎麼看都不順眼那就乾脆別碰了,包辦媽媽自會做滿做好省麻煩,花時間好好寫評量才是王道;到了國高中後課業太重,若是有時間,補習都來不及了還談甚麼家事?上大學以後的孩子,偶爾願意回家露個臉就不錯了,哪還敢開口要求拖地洗衣….。
結果孩子學習的機會就這麼一路被跳過、跳過、再跳過….,一晃眼他們長大了, 未來,他們30而立之年立不了,40不惑之齡仍迷惘於自己茫茫不清的目標,因為一直以來孩子的人生都被父母代辦了。
老木好怕那樣,所以平時都是這樣”操”小孩的:
【葛哥和DD每天要做的事】
●餐前整理桌面+端飯菜+擺放碗筷
●餐後切水果或打果汁
●收拾餐桌+洗碗+刷洗流理臺與爐臺
●倒垃圾(分類與廚餘處理)
●清掃房間的地板
●幫貓咪狗狗換乾淨的水
●清理5個貓砂盆(3次)
●餵貓咪(2次)
●餵狗狗(2次)
●帶狗狗大小便+清理
●把換洗衣物拿去陽台
●睡前檢查廚房火源+門窗上鎖
【葛哥和DD每週要做的事】
●收摺衣服(兩次)
●大規模整理房間(因為全家人都很亂,每次收拾好不到兩天又廢了,所以更需要常常大整特整)
●烹飪(不限次數,製作小點心也可)
●幫7隻貓咪剪指甲+梳毛
●幫狗狗洗澡
【其他機動性或例行性事務】
●衛生紙、肥皂、牙膏用完要補,不能視而不見
●地板上有髒汙馬上清掃,不能假裝沒看到
●廁所弄髒順手沖一沖刷一刷,家是大家的,責任也是大家的
●隨時檢查,將不使用的電器插座關掉(特別是出門前)
●燈泡、電器故障要試著維修
●保溫瓶沒水要添加
●用完冰塊要加水放回
●烹飪完畢要收拾善後
●創作或遊戲完畢要清理桌面
●颱風來臨前搬移露臺上的花木
●狗狗亂尿尿要擦乾淨
●貓咪打翻東西要擦乾淨
●家人提重物、搬運物品或需要幫手時主動出手
●更換床單和枕套被套
●洗球鞋
●幫忙大人跑腿採買、跑郵局
●幫毛小孩採購飼料或保健品
●毛小孩生病時餵藥或擦藥(已成為Pro級灌藥高手)
●固定每三個月幫7隻貓咪洗澡一次
●每年夏天替貓咪剃毛
除了每日作業、玩耍與從事個人興趣之外,以上是目前葛哥和dd可以獨力完成的生活事項,這些看在大人眼裡看來不具技術性的小事,卻足足耗了老木7年以上的光陰才慢慢建構起來,等同於花了一整個醫學系學生養成的時間。盯啊盯、念啊念,最近七年有成,在鼓勵裡,兩兄弟逐漸養成習慣,時間一到就會自動進行,當然屁孩畢竟就是屁孩,至今仍有許多要被叮嚀的部分,不過顯然他們已清楚架構了”那是我的責任”的觀念。
接下來老木會賦予他們更多家庭事務上的擔當,葛哥身高夠了可以洗衣晾衣,年齡夠了可以學著操作更多工具(好比電鑽),也可以練習上傳統市場買菜,而dd可以挑戰難度更高的烹飪,還可以把吸塵器交由他來清掃全家...等等。
兩兄弟在長時間的練習之後日漸得心應手,成就感也隨之而來,一個正面的循環啟動之後,他們自然就更喜歡主動地解決各樣生活問題了。
說真的,父母沒辦法照顧孩子一世人,所以如果你愛孩子就請給他們一把釣竿吧,那會比給他們魚更人安心,在訓練家事的過程中,老木發現孩子在抗壓性與克服困難的特質上,都獲得了令人欣喜的回報,特別是我們家葛哥和DD都是極度缺乏耐性的ADHD兒童,因而更需要加強心性上的鍛鍊。其實課本上沒教的事或者是花錢上補習班也補不了的事,才真是大事。
江湖走跳多年,老木在職場上深切感受過媽寶威力,無論他們捧著再高的學歷都要令人失望,而公主病或王子病患者,多半也會因被動與自私斷了通往專業的路。
另外,男孩所衍伸的問題又特別大,由於台灣社會長期以來養成了男人不必分擔家務的惡傳統,結果女性早早走出了裹小腳的格局出外拚搏,但一回到家庭裡,瞬間又墮入原始的叢林部落,得一肩扛起全盤責任,除了創造經濟產值之外,還包辦家務與教養後代的工作,在婚姻的枷鎖裡成為一生無法被同理、沒有工會相挺也不被權益保障的合法奴工,若這不是婚姻殺手,那甚麼才是? 所以,有兒子的爸媽們,就算你沒有為了社會盡一分進化的力的理想性,也要為了兒子未來的家庭和樂認真改變啊。
老木實在不想養成兩枚媽寶或男性沙文主義下的沙發馬鈴薯,所以,小孩從小要操,不但要操能力,也要操出懂得付出的價值觀,未來他們就算無法賺得飛黃騰達,也會賺來一個寬闊的肩膀。
而那樣的肩膀,就足以讓很多事都趨近圓滿了。
男性特質女性特質 在 丁寧 Ding Ning Facebook 八卦
【我們你們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為你意外的受害者】――給反同的父母的一篇文
我想我相當有資格寫這樣的議題。
我有兩個孩子,我年紀47,不老也不年輕,人生的歷練算可以,我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但我喜歡看佛書、身心靈成長書籍,運動,自己也教授瑜珈,有時轉到Good TV聽到有意思的佈道也會停下來看,我喜歡接觸一切可以讓生命更自在,更啟發我的人事物。
當然除了上述條件,我每年都會上身心靈療癒課程,之前也接受過心理諮商療癒我與父母的關係,所以我相當清楚父母是如何無意識的傷害孩子,我曾是受害者,也知道與父母關係的修復與緊密是如何支持孩子在生命的道路上走的安全安穩心中有愛。
我也知道大家沒時間或不想聽我廢話,但是你們可以抱著”我看你要說出個什麼屁來”的態度來姑且一看,反正你們也沒損失。
我支持同志團體、婚姻平權,與學校教育「兩性平等教育法」、「多元性別意識形態」有三大原因:
1. 為了我的同志朋友們的權利。
我身邊一直有同志朋友,他們實在太有趣聰明,對生命態度也有獨特的見解,我也從他們身上得到很多愛與對愛的學習,在沒看到反同人士的反對時,同志的存在對我說來很自然,幾個人裡沒有同志我反而覺得奇怪與無趣。
2.我哪知道我孩子長大後是不是同志?
這點很重要!台灣的同志比例,經過調查,100個孩子裡有4.5個孩子會是同志,這比例很高,我不希望等我老了我孩子跟我說他是同志時我才來為他拼命,我怕晚了。
如果我孩子是同志而他知道他的父母曾經在他這麼小時就先為他努力,無論我們多早離開他們(畢竟我們也有年紀才生的),他一輩子都會記得我們有多愛他。
如果他不是同志,當他知道他的父母為了別人的權利奮戰,他會很驕傲,也許會承接我們的精神繼續幫助別人,不過這是他的事了。
3.反校園霸凌。
這點更重要!!!我必須要提一個令父母傷痛萬分的例子,「玫瑰少年葉永誌事件」。
2000年4月就讀屏東高樹國中的葉同學被發現倒在學校廁所,送醫不治,校方沒有報案,逕自將廁所的血跡清洗破壞現場,自今死因仍是謎。
他氣質特殊,多次被同學圍住要他脫下褲子驗明正身(我相信很多男同志都經歷過這段的不堪),他在學校不敢上廁所,母親多次跟學校反應後,學校不是對霸凌他的同學加強輔導,而是訂定一個他上廁所的選項:1.下課前提前上。2.找要好的男同學陪(不過我不相信有男同學敢陪他,應該也會被連累。)3.上課後去女廁上廁所(真的是太污辱人了!)4.上教職員廁所。
學校的對策竟然是如此!
說真的如果是你的小孩遇到這樣的待遇我不知道愛他的你們會如何,這是一個很糟糕的姑息施暴者的舉動,一般學校都採取這樣的方式來面對學生的不一樣,甚至有些反同的老師將自己的好惡用言語或教材變相引導孩子們"可以"歧視性向不同的孩子,可以壓迫霸凌他們,誰叫你要跟別人不一樣!
我們一直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但我們很多學校的教育卻在壓迫這些獨特,強迫他們要長的一樣易於管理。
無論你孩子是不是不一樣,身為家長的你願意學校如此看待你的孩子嗎?壓成一樣的罐頭嗎?
如果同志在學校能被"授權"欺負,每個不同都有可能遭受如此對待,原住民、新住民、比較高比較矮、比較聰明比較笨、比較美的比較不美的………學校反而成為教孩子拳頭比大小的地方,就更別提教育了。
「兩性平等教育法」、「多元性別意識形態」,一來是要教育小孩人人平等,消彌歧視,杜絕霸凌,讓孩子學會同理心與正義感,並且接受自己獨特的一面。二來是要規範學校”必需”尊重與保護不同性向的孩子,讓他們安全的在學校學習,讓學校能真正發揮教育的功能。
接下來你一定要問有關性教育的問題!是的,這是我的另一個”大重點”。
性教育。
我們學校的性教育真是糟透了,我想父母大多也不知該如何教,總是逃避的多,但我們都曾經是那個青少年過,我們都非常知道如何找到管道去滿足我們對性的好奇與探索,雖然大部分都是很不恰當的”教材”,但是我們也沒其他方式,因為家庭與學校都不跟我們討論,我們只好胡搞瞎搞搞得自己對性觀念一團糟。
因為東方人總是很難面對性的問題,所以我們的性生活不良位居世界前幾名,如果父母都沒有真正了解性對我們的重要與影響,如何跟孩子們說。
當你一直說怕性解放,有壓抑才需要要解放,請問,我們為何要壓抑?我們還不夠壓抑嗎?台灣乳癌的比例是世界第一,對女性而言所有壓抑下來的情緒都會成為負面能量累積在她的性器官裡,子宮與乳房,累積到一個臨界點就會轉成病症,我沒亂說,可以上網搜查資訊。
為什麼不選擇教育孩子了解性!?
我今年上了一個女性性能量的課程,自以為對性有某些程度了解了的我,上完課才發現我對性一無所知。
班上有一位女孩年近30依然是處女,她分享因為父母對性總是抱著不說不談不潔的態度,她交往的男性只要想親近她她就會嚇到僵掉無法接受,因為她被教育成性是不好的,所以她也整個人很僵硬,很容易緊張,當然也沒什麼女性特質。
性平衡的人能很有自信的展現他自己,性也影響你的創造力與活力、個人魅力,也攸關你是否能接受自己的缺點與黑暗面,是否能勇敢地說出NO!來保護自己。
性沒有錯,錯的是你如何對待它。
性就像食物,壓抑性就像減肥,長期減肥的人就知道,如果只靠不吃或吃很少來減肥,最後只會有兩種可能:1.當意志力薄弱時,就狂吃,然後變得更胖,然後此生再也不減肥了。2.變厭食症,對食物毫無興趣。
為何不去教育我們的孩子認識各種食物,什麼樣的食物適合什麼時期的你?你可以是肉食者,要吃素也沒人反對,去學會選擇食物帶給你身體與生命的不一樣,去賦予食物本身最高的意義,不是只有餵飽你,而是讓你活得更好。
最後囉嗦,「多元性別意識形態」教育是要教育孩子平等與尊重,而不是靠近同志就會變成同志,如果是我應該現在不會嫁個男人並且有兩個小屁孩。
當然無論你做任何選擇都希望你是清楚的知道你所選擇的原因是為了什麼,而不是因為被恐嚇了而做出傷害了別人的舉動,別忘了,每一個同志都是異性戀生下來活生生的生命,當然我們你們的孩子也很有可能成為你意外的受害者。
對我而言,身為父母最高的價值不是要孩子照我們的意識而活,而是接受、支持孩子們的不同,並且在裏頭學習成為更高規格的父母。
謝謝你的耐心。
男性特質女性特質 在 姊妹淘 babyou.com Youtube 的評價
【#鄧一個人咖啡】ep.14
為何男人就愛「綠茶婊?!」
鄧惠文:「那是一種不能真正自立,不能夠真正脫離男性眼光的一種文化」
#鄧醫師心有戚戚焉自白前男友劈腿
#榮格心理學 #Animus
#這就是我們的憤怒
還想看什麼?記得留個言,我們通通看的到!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姊妹淘 http://www.babyou.com/

男性特質女性特質 在 15大女性看重男性的特質|成為女人心中的理想對象 - YouTube 的八卦
... 女性 看重 男性 的 特質 |成為女人心中的理想對象之前一期節目我們講了男人在女人身上尋求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另一個角度,也就是女人在男人身上尋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