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巨星今天要來回答表弟的愛情問題了,問題我稍微有資訊修改,保護當事人,我警告你們不准偷懶給我看完,巨星回答都是真理。我回答完後如果表弟妹也想要回答,歡迎留言!
婊姐你好:
我是一個在國外念書的男同志,去年認識一個男生(John,本名叫Naveed,但是他前男友幫他取名John),我們彼此瞭解一陣子之後我們交往了,之後我的宿舍合約到期他就邀請我搬過去跟他一起住(我有付他房租),我們同居之後我發現這個男生“滿口謊言”,而且很愛講一些傷害自己的話來威脅我不要離開他。
他說他媽媽是英國人爸爸來自杜拜(但是從來沒看過照片,他說他爸媽知道他是同志之後就斷絕關係還有給他的錢全部都收回,他媽媽已經過世,他爸爸還在但是他當他爸爸死了),在英國一個我不知道的地方出生所以國籍是英國(護照上出生地在巴基斯坦)年紀28歲(有一次我們去他國玩,然後基於好奇心之下我跟他要了他的護照來看結果我發現他1968年出生,年紀比我爸媽還大),在倫敦有買房子自住(每個月要繳房租,不過他申稱是貸款,每次房子出問題他就說他會處理,結果我發現他是在跟房東聯絡),在某大廠牌head office工作,然後他時常需要到中國洽公(但是我們同居之後我發現他在別的小品牌當店長,他申稱大廠牌不給付中國簽證費用而且他跟大廠牌處的不好所以離開了,但是我問在大廠牌head office工作的朋友,我朋友說公司一定會給付簽證費用。我們去逛百貨公司的時候有一部分店員認識他,他才說他之前在大廠牌店裡工作,然後後來移到head office,但是我問他「你在head office做什麼工作」,他說「Marketing department」,我再追問「你在marketing department需要處理什麼事」,他回答不出來,立刻離開現場或者轉移話題)
他說他小時候家境不錯,他是在美國長大後來才搬去英國(問他一些關於英國或美國文化的事,他說他不知道。因為英國美國的英文稍微有點不同,美式英文的詞彙他盡然也不懂),號稱在英國威廉王子的學校上學(但問他學校的事,一問三不知),他申稱他在某某大學(這是我學校)唸retail management(他連學校確切位子都不了解,裡面的教學模式、課程也不知道)。
他的中東親戚(他說是cousin,有一次我問他說「他(親戚)在訊息裡面說什麼(因為是他們的語言),他說「他叫我uncle」我說「你不是說他是你的cousin嗎,他回答「我不知道,翻譯過來就是uncle」),然後他的中東親戚娶了一位英國女生,John跟我說他親戚娶這位英國女生不是因為喜歡她,是為了取得英國護照(我覺得這種事很不光榮也很低級、下流)(因為這件事,我就開始懷疑John的英國護照是怎麼回事,我不了解他爸媽而且他出生地在巴基斯坦,問他關於英國文化的事他都不知道)。
以上這些我都不在乎,我不是看上他的錢(他沒有錢,他有龐大的卡債),我剛開始覺得他是一個滿體貼的人,而且也滿有話聊的,只是現在跟他生活在一起有太多生活習慣,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我真的受不了。
(9月)跟他認識之前我有一個英國好朋友(Ma,是在交友軟體上認識的),我不確定Ma對我有沒有興趣,但是我們在不認識John之前確實常出去玩,後來我跟John在一起之後我跟Ma比較少連絡了(但是還是有聯絡,就是普通朋友而已雖然他的訊息裡面有時候會傳babe和笑臉之類的訊息,這些我都不會回,因為我跟他真的是清白)
(12月)Ma因為經濟蕭條、公司裁員的關係,他搬去別國了(我們還是保持聯絡,只是少),然後John又跟我吵架了,他說「我知道你根本不喜歡我,你也不用假裝喜歡我,我看過你跟Ma訊息」,我說「我沒有假裝喜歡你,而且我跟Ma真的沒什麼,他傳的訊息我根本沒有回」,然後John就瞎掰一個故事說「有一次他看到我在跟Ma視訊性愛」,但是根本沒有這回事,John就一直吵,要把我趕出去而且還叫我立刻搬走他不想要再看到我。後來雖然和好了,而且他也坦承他確實捏造了這個故事(這真的讓我覺得他很噁心,故意捏造一個故事抹黑我)。
至於為什麼我離不開他,是因為每次我說要離開他,他就會一直哭然後說一些他想要自殺、活不下去之類的話,讓我覺得自責,萬一我真的離開他,他自殺了怎麼辦?我真的很傷腦筋,第一次談戀愛就遇到這麼爛的人,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好以上是問題,我已經有刪除一些了,原文更長。巨星的回答是:
要自殺,跳樓只要一秒,但鬧自殺要很多天,真正要自殺的人都馬一個字不吭聲自己走去自殺,誰在那裡花時間跟你們昭告天下。好啦真的有人會昭告天下後自殺成功但比例真的很少,但沒人有必要為對方因為無法承受分手,而決定自殺這件事情負責,當然~我們誰也不希望周遭有任何人自殺死去!就算是已經分手的另一半,當然~~我們不希望他們用任何方式死亡或自殺!!!(婊姐強調,生命很珍貴)但也許........
一個人如果連分手的挫折都受不了的話,那他還是乾脆死一死好了。
世界上有一兆件比分手更挫折的事情好嗎?之前非洲有個八歲還十歲的小女孩因為太窮太餓,餓到為了一顆水煮蛋跟一個中年男人當場打一炮,打完炮後立刻飛撲去狼吞虎嚥那顆水煮蛋,她都沒自殺ㄟ(備註:這故事是真實的,不是我捏造的)
現在你該做的就是想辦法消失在地球表面,他喊要自殺,喊著喊著搞不好他下一秒轉念,想說那改殺你好了我幹嘛死,在此給任何被恐怖情人吵要自殺感到心煩的人一句真理:
快逃,因為與其被情殺,還是參加對方喪禮比較好!
我周遭朋友都專交蕭查某,所以蕭查某故事(或蕭男人)因為分手要鬧自殺的故事我真的聽的很膩,到現在全都活超好沒半個自殺成功好嗎,連真正爬去頂樓的都沒半個,全都比婊姐喊要拍李安電影還嘴砲。
但在這邊還是要呼籲,因為分手而想自殺的表弟妹,請你們想想愛你們的家人朋友,世界上有這麼多億的人,又不是全球總人口只有10人,要找到下一個愛人真的不難,生命珍貴,很多人想活但沒機會活不下去,巴基斯坦現在多少人跟兒童又莫名被恐怖份子炸死,更苦的人到處都是,如果情緒上很挫折,請務必尋求親朋好友或醫療管道!不要斷然自殺,明天都會更好的。(但這句可能目前不能拿來安慰戰亂地區)
最後~~~表弟我擔心萬一你以後要打官司必須請律師,我朋友說律師一個半小時諮詢費用5000,你這樣就是會浪費4900在講故事,100才諮詢到重點!!你問問題跟我交代祖宗180代幹嘛啦哈哈哈,”Jonh的名字是前男友取的,本名叫Naveed”光這句就花掉你10元!!!!
因為沒有對應圖片附上一張巨星矯情自拍,太久沒露臉了怕你們忘記巨星光彩。
男友家人過世安慰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人只有沉默時能聽見內心的聲音。說話會讓人停在大腦層次,安安穩穩閃避情緒。沉默則像清垃圾,當你停止徒勞無益地拋話、拋話、再拋話,重要的東西會浮上表面。
►很多人剛開始做心理諮商時,好奇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可是我們會再每次晤談時播下好奇的種子,因為心理諮商幫不了對自己不好奇的人。
►我們不會拉著病人直搗問題核心,我們只會輕輕推著他們靠自己走到那裡,因為最有力的真相——人最嚴肅看待的真相——是他們自己一點一滴領悟的真相。
►自我苛責跟自我負責不同,後者應該像(禪學與心理學大師)傑克・康菲爾德說的那樣:「靈性成熟的第二個特質是寬厚,它的基礎是從根本處接受自己。」心理治療也一樣,我們追求的是自我同理,而非自我評價。
►文化壓力對女性的要求是言行得體,對男性的要求則是情感得體。女性通常會向朋友或家人吐露心事,可是當男性在晤談時告訴我他們的感受,我幾乎總是第一個聽他們講出口的人。
►痛跟苦不一樣,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得那麼苦。……既然我死抓著受苦的感覺不放,我一定有從中得到什麼。
►「洞見是心理治療的安慰獎」,這是我最喜歡的心理治療業箴言,指的是你就算聽過世上所有洞見,要是你回到現實世界時不做改變,洞見(和心理治療)就一點用也沒有。
取自《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各位朋友,晚安:
這本書很有意思,筆調風趣,故事性強,基本上可以當成美國影集的劇本。熱熱鬧鬧地推展著劇情,在某些轉折處,又能帶著我們沉思。
「當男性在晤談時告訴我他們的感受,我幾乎總是第一個聽他們講出口的人。」
我上次在直播時提到,男性很難談,是因為他們受到強大的文化制約。硬要跟他們談,還會引發他們的生氣,因為社會鼓勵男性以生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發一頓脾氣之後,悲傷、委屈、痛苦……,才會悄悄地出現。這一關就算過了,一般人說不定就傷重不治了,有意義的對話常常難以繼續。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585163278780872/
閱讀這本書需要花一些時間,但很值得。心理工作者,也是有困難有幽怨,也需要找人傾聽。我們不是完美,但這帶著我們理解。
摘文是在談作者的男友要跟作者分手,而作者的兒子很喜歡作者的男友。作者由於專業上的敏感,知道在尋常對話中,兒子用孩子獨特的方式,在處理自己的傷痛。
如果父母在這個時候,能夠看到孩子的辛苦,能夠看到我們所謂的「困擾行為」後面的受傷,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長大。這本書有贈書活動,也歡迎參與。
祝願您,多同理自己,而非評價自己!
.
★贈書抽獎_分享這一則貼文到個人臉書版面、設成公開,並且在本貼文底下留言說說您「最想跟人聊聊什麼事情」,就有機會抽中暢銷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本(可選擇紙本書或Readmoo電子書兌換序號)。5月23日行路出版會以官方粉絲團抽出兩名留言、分享並公開貼文的朋友,於這則貼文下方留言通知獲獎,寄贈這本書(不包含國外地區,中獎者請於接獲留言通知三天內私訊收件資料給行路出版,逾期視同放棄)。
*********************************
▎小孩如何處理悲傷
【文/ 蘿蕊・葛利布】
跟男友分手後不久,我跟我八歲大的兒子札克(Zach)講了這件事。我們當時在吃晚餐,我盡量把事情簡化:我和男友兩個人(委婉說法)決定,還是不要在一起好了。
他臉垮下來,看起來又驚訝又困惑(歡迎加入阿雜陣線!我心想)
「為什麼?」他問。我跟他說:結婚之前,兩個人得想清楚彼此是否真的適合作伴,而且不是現在開心就好,更要能一起過一輩子。我和男友的確相愛,可是我們兩個(再次委婉說法)發現彼此不適合當終身伴侶,最好各自再找適合的人。
這基本上是真相沒錯——只是省掉一些細節、微調一下主詞而已。
「為什麼?」札克又問了一次:「為什麼你們不適合作伴?」他表情有點扭曲。我為他心痛。
「怎麼說呢⋯⋯」我說:「像你之前很愛跟艾舍玩,後來他迷上足球、你迷上棒球,對吧?」
他點頭。
「然後,雖然你們兩個感情還是很好,可是你現在更常跟愛打棒球的玩了。就這樣而已。」
「所以你們喜歡的東西不一樣?」
「對啊。」我說。我喜歡小孩,他是厭童癖。
「那你們喜歡什麼?」
我吸一口氣。「嗯,比方說我喜歡待在家裡,他喜歡出門。」小孩和自由相斥。如果王后有蛋蛋⋯⋯
「你們都讓一下不行嗎?你可以有時候待在家裡、有時候出門啊。」
我想了一下。「也不是完全不行⋯⋯可是,那會有點像你那次跟索妮雅分到一組做海報,她想貼粉紅蝴蝶,你想貼複製人士兵,最後你們貼黃龍。那很棒啊,可是你們都沒有很喜歡。後來你跟阿德一組就不一樣啦,雖然你們想法不同,可是比較接近,所以你們雖然還是得互相讓一下,可是不用像你和索妮雅那次讓那麼多。」
他望向餐桌。
「是啦,人跟人相處需要讓,」我說:「可是,如果需要讓的東西太多,結婚恐怕有點難。要是他想常常出門,我想常常待在家裡,我們大概都會常常覺得不自在。對吧?」
「嗯。」他說。我們一起坐了一下。他突然抬頭,沒頭沒腦問了句:「吃香蕉算殺香蕉嗎?」
「蛤?」我一頭霧水。
「要吃牛肉就得殺牛,所以素食的人才不吃肉,對吧?」
「嗯哼。」
「所以,」他繼續說:「把香蕉從樹上拔下來,算不算殺香蕉呢?」
「我覺得比較像頭髮耶,」我說:「頭髮死了就從頭上掉下來,然後新頭髮從那邊長出來。香蕉也是這樣,新香蕉從舊香蕉的位置長出來。」
札克在椅子上傾身向前:「可是,我們是在香蕉掉下來之前就去拔耶,它們那個時候還活著吧?要是頭髮還沒有要掉,別人就來把你頭髮拔掉,會很痛啊!所以拔香蕉不算殺香蕉嗎?拔香蕉應該也會傷到樹吧?」
喔,原來如此。原來札克是這樣處理這件事的。他是樹,也可能是香蕉。無論如何,他覺得受傷了。
「我不知道耶。」我說:「也許我們不是故意要傷害樹或香蕉,可是有時候就是傷到了,雖然我們真的、真的不是故意的。」
他沉默了一陣,然後:「我還會看到他嗎?」
我跟他說大概不會。
「所以我們不會一起玩《高腳杯》囉?」《高腳杯》是男友的孩子小時候的桌遊,札克和男友有時候會一起玩。
我跟他說不會,至少不是跟男友。但他如果想玩,我可以跟他玩。
「好吧。」他小聲說:「可是他真的很厲害。」
「真的,他很厲害。」我同意,又多加一句:「我知道這個改變滿大的。」我先停下不說,因為現在說什麼也幫不了他。他會感到悲傷。接下來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我們還會聊很多次,幫助他走過這段情緒(當心理師的子女的好處是心裡不會藏汙納垢,壞處是你無論如何還是有關要過)。在此同時,這件事會慢慢沉澱下來。
「好吧。」札克喃喃自語,滑下餐桌,走向流理台上的水果籃,拿了一根香蕉,剝開,誇張地張大嘴巴咬下去。
「嗯——」他露出出奇滿意的表情。這是在殺香蕉嗎?他三大口吞下整根,走回房間。
五分鐘後,他拿著《高腳杯》桌遊出來。
「這個捐出去好了。」他邊說邊把盒子放在門邊,然後走來我這,抱我一下。「反正我不想玩了。」
.
▎以上部分文字摘自——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2020.4 #行路 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179
@行路
https://www.facebook.com/WalkPublishing/
.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男友家人過世安慰 在 癌友有嘻哈 謝采倪 Facebook 八卦
#有病專訪
她是 Betty,在 32 歲那一年,沒男友、沒結婚也沒孩子,在人生最自由最魯 (嗯?) 的時後被宣判罹患零期乳房原位癌。
她說確診的當下實在太震驚——「原味癌?」原來癌症還有分口味喔?
癌症沒有分口味,但Betty的故事卻埋藏許多惡趣味。
Betty來自一個癌症病史多元的家族 —— 外婆大腸癌併發肺炎過世、姑姑乳癌過世、阿姨乳癌過世。當時剛過 50 的阿姨因為隱瞞病情,拖延治療10年之久,等到發現時治療已經來不及,在陽光最燦爛的夏天走了。
阿姨的離開讓Betty開始更注意自己的身體,記得那時乳頭偶爾會莫名分泌透明的液體,但檢查後並無大礙。醫生也說除非液體有變色,不然每半年追蹤一次就可以了。
那時 Betty 的工作是日語導遊,隨著紅眼班機的開放與增加,常常接機回到家是早上七點,下午三點又是另外一團,旺季更是禁休,三個月沒休假很正常 —— 但薪水多、時間也算是自由的,她對於這樣的旅遊和工作結合的生活很滿意 —— 直到某天半夜起床發現床和衣服都有咖啡色液體,沾的到處都是,她才趕緊到 A 醫院檢查。
醫生初判是乳突瘤,但等切片報告出來之後,發現其實是乳癌。家人覺得不放心,要 Betty 去B醫院再做一次撿查。
原本以為割除應該就沒事了,但後來發現似乎挺擴散的,醫生在診間沉默了許久後,告訴她,必須要將左乳房全部切除之外,有可能還要做化療。
在確定要全切後的那幾天,她每天洗澡都在痛哭,開始每天和自己的左乳說話:
「妳和我一起走了30多個歲月,卻忽然叛逆變成壞細胞要離開我,這樣好嗎?」
「妳乖乖好不好,一起努力把癌都弄不見,我們白頭偕老的走下去,不好嗎?」
「妳今天累不累阿?我會乖乖的每天12點前睡覺,所以妳也要乖喔。」
她說過程簡直就像在和一位有公主病的人說話,
但無奈這位公主仍時不時抽痛,Betty深知真的沒辦法保住它了,曾經最引以為傲的 C 罩杯上圍卻成了她的痛,再不捨也只好放手。
醫生說,為了以防萬一,左邊淋巴也全切了、另外還需要化療4次。
術後重建至少需要半年,Betty 安慰自己半年很短,咻的就過去了—— 咻咻咻是很短,但乳房重建是種會呼吸的痛:起床會痛、躺下會痛、咳嗽更痛、走路坐車都痛,所幸她的幽默感,讓心情好過一點。
雖然只有短短的四次化療,但改變了Betty很多——掉頭髮之外,還有和妹妹的關係。
「生病之前,因為個性不合,我和妹妹是不說話的;但生病後,尤其是剛開完刀,完全不想面對自己左邊乳房空空的時候,是妹妹細心幫我換藥,陪我在醫院過夜。我們終於會聊天了,有時候甚至會有還好我罹過癌的奇妙心情。」
Betty 說自己生病過程最害怕的,除了乳房重建外,最怕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 開刀和化療後,身體禁不起久站,但年輕的外表讓她根本不敢去坐博愛座,怕周圍的視線,更怕遇到正義魔人。
「我是懷抱著隨時掀開假髮告知眾人我罹癌的覺悟後,才勇敢坐下去的。
我的包包也隨身攜帶診斷證明書,以防萬一正義魔人不相信我的光頭是化療來的。」
寫到這,小編自己也心有戚戚焉,有許多病友都曾經分享自己「被迫禮讓博愛座」、甚至被正義魔人嗆的經驗,不過目前還真的沒有聽過把假髮拔掉示威的真實案例。
如今Betty距離最後一次化療已經2年了,抽血數值一切正常。
但為了預防沾黏,她還是三不五時會去復健甚至做輕量重訓,以防左手肌肉萎縮。目前在找新工作有遇到瓶頸,但她說擁有健康和家人已經很知足。
這段經驗,她感觸最深的就是「早發現早治療,煩惱少活得好」
這口號雖然常見、老梗,但很多人卻從來不放在心上 —— 她說自己周遭的朋友也沒幾個因為她的經驗就開始去定期做檢查,這點讓她感到遺憾。
她真心希望她的故事能讓更多人看到,了解及早治療的重要性,並且願意定期檢查自己的身體。
畢竟,除了有公主病的另一半不好伺候之外,
有公主病的癌細胞更是難以預測和相處啊!
#祝褔大家的另一半都不要有公主病
#也祝福大家的身體細胞也沒有公主病
#以下開放大家分享自己遇過公主病的經驗 (歪樓)
出處:我們都有病
文字:楊筑鈞 癌友有嘻哈 HiphopAni
攝影採訪:康閔雯 / 米娜哈哈記事本
專案企劃:蔡孟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