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了好一陣子,老婆終於考到駕照,她懷孕時寫的夢想清單,又完成了一項,我笑著說:「那接下來妳想完成什麼?」
她一臉興奮的拿出手機,翻閱自己的清單,「補滿未完成的刺青、學會捷式、考重機、挑戰自由落體…」
「決定了!! 來考重機。」她握起拳頭興奮地大叫。
我先是愣了一下,後來笑著搖搖頭,「我們家沒有重機可以讓妳騎。」
她嘟起嘴像個生氣的小河豚,「不可以嗎? 女生騎重機很帥也。我以後自己存錢買!! 而且我還要去考大卡車。」
我大笑!這女孩太有趣了!
她20歲跟我結婚、21歲生子,一個才21歲的女生,大多都還在念書,但她卻連跳三級當起了媽媽。
當在社群媒體中,放上了出現兩條線的照片,並且開始享受眾人的祝福時,那看似幸福的背後,有人察覺到,其實往往也代表著無助跟害怕嗎?
「我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有辦法照顧小孩嗎?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也,怎麼辦?」那是她當時天天問我的一句話。
我看了她幾秒,隨後拿出紙筆,「妳先把夢想一個個寫下來,我會陪妳一起完成。」
往後的日子,她開始歷經懷孕的不適、生產的痛苦、身材的改變、產後的憂鬱,當小孩出生之後,大家都在擔心寶寶健不健康,有人關心過媽媽,「妳還好嗎?」
她一口氣可能都還沒喘夠,就手忙腳亂的照顧了起寶寶,她再也不能想睡就睡、想起床就起床。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家裡也越來越難整理, 「地上永遠都有撿不完的飯粒跟餅乾屑」、「玩具永遠都會東一塊西一塊的分散」、「有兄弟姊妹的情況下,老是為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吵鬧」,「哥哥老是不讓弟弟,弟弟老愛跟姐姐互搶」、「同樣的一件事情 ,講了又講說了再說,還是一再發生。」
她不能偷懶、不能抱怨,更不能放棄,因為媽媽這兩個字,被社會認定就是〝神〞的意思,只要聽到你是媽媽,你就必須為了小孩,來犧牲奉獻。
但人畢竟不是神啊,媽媽會疲倦、會有情緒、會對小孩生氣、甚至很多次都累到想放棄,想一腳把小朋友踢出家門。
但似乎只要透露一點內心的黑暗面,不管是給隊友、公婆或是分享在動態上,身旁的人總會用著自以為安慰人的語氣 ,實際上就是給人莫大的壓力:
「我們以前也是這樣過來的!」
「當媽誰不是這樣?」
「妳抗壓性太低啦!」
是阿,媽媽都抗壓低,反正孕吐到懷疑人生、肚子大到沒法剪腳指甲、生產可能會長痔瘡、醫生會幫妳妹妹剃毛、有機會邊生產邊大便、然後痛了好幾個小時最後醫生說要改成剖腹產、漂亮的衣服、褲子都穿不下、小孩出生後,有幾年時間不知道什麼叫睡覺,都不能算是〝壓力〞!
什麼時候大家開始把這些經驗,用來〝比較〞?把它變成是一種〝應該〞?好像只要有一位媽媽撐不過或抱怨,就是一位〝不及格〞的媽媽?
漸漸的…曾經的夢想,如今只能作夢。
漸漸的…突然忘了自己有多久沒有笑過。
我承認有些媽媽真的接近神的境界,也非常完美,但那是她們不是妳,如果妳不想,那就不需要,如果做起來不快樂,那就不要逼自己做。
因為小孩最需要的不是完美的媽媽,
而是一位快樂的媽媽。
妳的夢想清單,是否也該將上面的灰塵拍一拍,
找時間清算一下了呢?
產後祝福語 在 日日·甜甜 Facebook 八卦
「我覺得妳從懷孕時就做好強壯的心理準備了,不然孩子出生後一下遇到這麼多事,沒有強大素質真的走不過去。」朋友語重心長對我說。
我思考著,孩子出生後這十個月所發生那些不是讓我太好受的事。
從哺乳不順面臨到新手爸媽產後憂鬱、全家的經濟重擔、育兒挫折、成立工作室與多次搬家,再到結束婚姻及北上單親生活。
是啊⋯⋯
有好幾次都以為自己過不去呢。
心傷又碎了一地,無數失眠全身無力,但也就這樣跌跌撞撞又繼續走了過來。
不知是外頭連日下雨的煩悶,還是最近太多人離世的新聞,總有股無法言喻的憂愁在心中難以化開。
「再多的正能量,也終將會用完,看似愉快的日常,也有過不去的孤單。」
孤單是種難以捉摸的情緒,若在孩子熟睡後來襲,靠著讀點書看個影集,總能適時與它共處,並學會這也是種享受,且透過它能更瞭解自己。
但在它來得不是時機,像是孩子醒著需要母親時,就能瞬間用掉儲存好的所有正能量。
「孤單」無所不在,不僅是外在我們認為的單單一個人,深層認知裡的無力感更是讓人難以承受。
哺乳期間因乳腺炎而疼痛崩潰,無法滿足寶寶生理需求,聽見哭泣聲儘管不捨,再怎麼理智終究難以抵擋得了母性荷爾蒙作祟的指責。
半夜獨自擠奶,數小時卻只有5 cc的孤單,不是淚水就能表達。
與另一半因面臨第一次育兒而遇上的爭執摩擦,在替對方考慮他的壓力與挫折為前提下,吞下的那些委屈,是產後憂鬱的孤單。
獨自扛起一家的經濟,是幸福也是壓力,因為文化深根蒂固的觀念,我越努力的扛,就越是另一半過不去的關,身體疲累不是累,心上無奈的孤單才是大魔王。
努力讓自己擺脫掉結束婚姻同等走向終點的價值觀,畢竟我們都在這次學到為自己負責,也選擇成熟的方式幫助彼此渡過難關,只是捨掉一同努力的過往及充滿期待的未來,那份遺憾,是揪在心中久久無法釋懷的孤單。
自己一個人育兒孤單嗎?
即使外在資源充足,但疲累無助時的內心是否面臨匱乏的極限?
我有,
好多好多的孤單相伴。
無力時想想自己其實蠻值得崩潰的。
而崩潰方式是選擇結束生命的話,在高中已經該試的都試過,衝去給車撞卻換來交通混亂與無數謾罵,吞大量安眠藥卻沒有睡美人般優雅,只有痛不欲生的火燒胃跟喉嚨。
當你還得在這世界上時,想離開都走不了,不為什麼,只因為你值得活下去。
在經歷過最愛的兩個男人教會我的生離死別,我爸爸在眼前離世,我先生的離開,現在的我選擇讓既有思想都來個大翻轉,「孤單」不再只能放在悲傷那一塊。
我看著從宇宙來的女兒,她的笑臉說著,「一起享受吧!妳的所有感受。」
於是我開始練習把孤單當作「集點卡挑戰」,從每件大小事上、每個人事分離上,我試著跳脫看自己的感受與自己對話,再將每次的孤單放到祝福與期待這兩塊。
很難,真的很難,但真的有趣。
試著與孤單共處後,發現更能平靜與各種負面情緒相伴,且不再第一時間受它們控制,因為我沒有太多時間掉入被自己放大的悲傷漩渦,而身旁就有個隨時願意拉我一把的天使女兒,何樂而不為呢?
我沒有用不完的正能量,但願意每天練習,只有好好的檢視自己、認清自己,才有能力好好保護最愛也最懂自己的那個人。
謝謝女兒,讓我重生。
謝謝自己,從未放棄。
也邀請每個因緣分讓我們相識的你們,都能一起在人生道路上共同學習❤️
🍼我跟甜甜圈日常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yday.donut/
🍼甜甜圈水中誕生故事
https://pse.is/v2usx
產後祝福語 在 Facebook 八卦
【安息主懷🙏🏻】陳敏兒 廖啟智:感恩
二OO六年四月五日,香港資深演員廖啟智、陳敏兒的五歲兒子文諾因血癌過世,但他們不以為悲,反以為喜。
(2007年《讀者文摘》,訪問及撰文: #鄧明儀)
二○○六年四月四日晚上,廖啟智、陳敏兒帶著最小的兒子諾諾,開車兜風,飽覽香港迷人夜景。回家後,大約子夜十二時,諾諾呼吸有點急促,他們送他回醫院。醫院裏,夫婦倆一直拉著兒子的小手,在他耳邊哼詩歌《耶穌愛你》。諾諾安安靜靜聽著,到了凌晨一時十五分,小手鬆開,嘴角帶笑,一臉安詳,溘然而逝。
把悲傷留給自己
人稱「智叔」的廖啟智是香港資深演員,在娛樂圈工作三十年,一九八七年娶得電視台當紅女演員陳敏兒,育有三子,是娛樂圈的模範家庭。廖啟智說,諾諾是天父賜給他們的小天使,是長子文哲、次子文信出世後,陳敏兒意外懷孕生下來的。胎兒約六個月時,醫生用超音波檢查,看不見手指,大家已有點擔心;分娩時,陳敏兒體內嚴重出血,情況非常危急,幸虧醫生及時開刀,才保住了母子的性命。陳敏兒其後患上產後憂鬱症,在丈夫體貼關懷下,才康復過來。
但噩夢接踵而至。二○○三年七月,醫生發覺諾諾患上血癌。隨後將近一年的化療、電療,把諾諾折騰得苦不堪言。眼看嬌兒胸口滿插管子,時而發燒,時而嘔吐,日漸消瘦,廖啟智夫婦難過極了。不過,他們兩人同心,要幫助兒子戰勝病魔,彼此產生了莫名的默契,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廖啟智說:「試想想,兒子被注射藥物後半睡半醒,『淒厲』地喊叫爸媽,我們站在房外,聲聲入耳,心情多麼痛苦。」打在兒身,痛在父母心。
療程終於結束,諾諾的病情受到控制。醫生說,只要五年內不復發,便告完全治癒。廖啟智夫婦抱著希望,悉心照顧兒子,每月花上萬元給他買健康食品,眼見兒子康復理想,大感欣慰。「還記得他有段時間康服得很快,我們都充滿希望,我帶諾諾去踏單車、划艇,他笑得很燦爛,紅紅的臉龐讓人覺得精力旺盛,那時候我們多開心。」
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二○○五年九月,諾諾須接受骨髓移植,看著愛兒開始了在手術室、骨髓房、隔離病房,一家人惟有每天禱告。然而,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醫生宣佈諾諾體內再度發現癌細胞。為了方便照顧愛兒,他們索性搬到醫院附近居住,從此,廖啟智每天清晨六時起床,送文哲和文信上學後,便往醫院照顧諾諾,為他按摩背脊及洗澡,到黃昏才忍住哀傷,回到電視台強顏歡笑,主持親子節目,回家時已是深夜。陳敏兒更是一天有二十二小時留守醫院,靠意志硬撐著疲憊的肉體,為兒子講動聽的故事。「敏兒有時比我堅強,處理事情更理性,當我承受不了時,她就很了不起,不過我們是互補的,當她漰潰痛哭時,我就要反過來變得堅強。」
他們心力交瘁,而且深知治癒機會渺茫,只有盡人事聽天命,多和諾諾一起,努力為他帶來最後的歡樂。他們錄下諾諾的話,好讓日後重聽;並製成歌曲,賺來的收入,用來資助醫院院牧部的工作。
非一般的安息禮
二○○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他們為諾諾舉辦了非一般的安息禮,典禮上沒有眼淚,只有安慰、盼望、激勵、笑聲。陳敏兒說,那像是諾諾的婚禮多於葬禮。他們把兒子託付上帝,彷彿婚禮中把新娘交與新郎。
陳敏兒說:「我以前看死亡,只覺得無奈,似乎一生奮鬥的成果,都會被死亡剝奪,全部輸掉。現在諾諾走了,我才發覺死亡也可以很美麗,舉辦葬禮也可以感恩。」
那天萬里無雲,天空格外的藍。教堂裏處處懸著淺藍色氣球,沒有「魂兮歸來」等語句,卻大書「天家再見」四字,溫柔、寧靜的感覺瀰漫教堂,令人心裏只有感恩和祝福。廖啟智夫婦把諾諾五年多的生活點滴製作成十多分鐘的短片,在安息禮中播放:他老氣橫秋教訓人家的樣子、面對美食的饞相、禱告時單純堅定的表情,在在引起弔唁者的笑聲,喪禮奇蹟般摻合了歡樂。最後,大家圍繞靈柩,和酣睡在白色小棺木裏的諾諾鄭重道別。諾諾離世前,因血小板太低,皮下出血,呈現斑點,但這些斑點現在都消散了,這成為廖啟智夫婦最美麗的回憶。
陳敏兒說,諾諾生命雖短暫,卻了無遺憾:「他的安息禮有千人出席,其中不少會因此而受到激勵,會反思生命的意義。諾諾在世上完成了漂亮的任務,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上了天堂,享受歡樂,不會再犯錯,或再經歷什麼禍患。」
最傑出父母
很多人都稱讚廖啟智、陳敏兒是對堅強的父母,在不同網站中,被選為「最傑出父親」和「最傑出母親」。廖啟智說:「諾諾離開時,我們是出奇地平靜、喜悅。我沒有想過自己這麼快便可以振作起來,只覺得自己的經歷並不尋常,靠個人渺小的力量根本做不到。」陳敏兒補充說:「我是個演員,以前常想,接到這樣的一個劇本,會怎樣處理?是呼天搶地,悲痛欲絕,用頭撞牆壁?我怎樣都想不到,我們可以這樣平靜,是說不出的平靜。」
二OO六年八月五日至十二日,廖啟智夫婦攜兩個十一歲和八歲的兒子,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多倫多、卡爾加里、埃德蒙頓和溫哥華五個城市,舉辦了七場「諾諾回家了」分享會,向與會者講述愛子罹患血癌的經歷,參加者近萬人。廖啟智夫婦希望藉著諾諾的故事,教導世人積極生活,珍惜生命,卻無懼死亡。陳敏兒說:「以前,我不明白痛苦中怎會有喜樂;現在,卻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那是喜樂(joy),不只是愉快(happiness)。」
廖啟智說,最初聽到三歲的諾諾患上血癌,全家人都很消沉。那時他在電視台工作了二十多年,事業正陷於低潮,雖然憑電影《無間道II》獲提名角逐二○○四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卻告落敗。他漸漸明白人的力量有限。「我是個很簡單的人,一切都求穩健,希望掌握自己的人生,逃避命運的播弄,因此選擇在熟悉的環境工作二十多年。但兒子的病使我明白,無論你怎樣安排,都難免有失。」
一直在心裏
二○○九年四月,悲喜交集,既是諾諾逝世三周年日子,也是智叔繼十六年前憑電影《籠民》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後,再次憑電影《証人》獲此殊榮。當智叔接過獎座時,他在台上說:「諾諾啊,我今天拿到這個獎,雖然你不在我身邊,但我知道這個獎你跟我一同分享。」那夜,他將獎座放在諾諾的照片旁邊。
每次說到諾諾,螢光幕上的鐵漢總會笑起來。「我真的很喜歡諾諾。這幾年來,他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回憶。他死後,我想過要不要忘記他,問過太太要不要搬家或丟掉他的東西,幸而最後沒這樣做。現在,每次開車,播著我們一家五口合唱的《天家裏》,聽到諾諾天使般的聲音說:『我將會去一個地方,那裏沒有病痛、沒有醫院,只有主耶穌疼愛小朋友,上天堂就可以見到耶穌』,似乎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陳敏兒抬頭望向天上的白雲。「很多人都奇怪我們為什麼沒有哀傷。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知道諾諾活在更好的地方,現在只是暫別。」抬頭看,天空依然蔚藍。
——————————————————————————
「你的日子雖然艱難;
卻陶造了你,祝福了爸爸媽媽。
你的年日雖然短少;
卻尋著生命的真諦,完成人生使命。
你的離去雖然匆忙;
卻滿臉安詳,嘴角帶笑。
爸媽的心雖然不捨,
卻懷著盼望,滿載感恩。」
在諾諾離開後,陳敏兒與廖啟智撰寫了《小麥子》一書紀念最疼愛的兒子。
#世上無難事 #好文重溫
產後祝福語 在 Ella產後生日開工老公臉書放閃送祝福|三立新聞台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S.H.E的Ella 產後 持續調理,選在今(18)日生日復出開工,完全看不出來是生過 ... 老公賴斯翔也在臉書PO文放閃,用18這個生日密碼,打了18個 祝福語 , ... ... <看更多>
產後祝福語 在 產後祝福語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八卦
閨蜜生孩子祝福語2 ... 1. 得龍子,喜洋洋;粘龍氣,福旺旺;乘龍風,順當當;走龍運,吉祥祥;托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