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絕對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政府應該為人民負起的責任。
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之後,同樣位於地震帶的台灣社會,重新開始反思核能使用對環境和土地帶來的風險和傷害。反核四運動透過網路社群串聯,不再是過去的「萬人響應、少數到場」,民間團體自發舉辦了數十萬人的大遊行,包括公民團體、文化界、導演、藝人、家庭主婦、年輕學生、未成長的孩子⋯跨世代、跨領域的台灣人民,不分藍綠、職業、族群,因此而團結在一起。
這股堅定的力量讓我相信,台灣社會對於「非核家園、永續台灣」,已經有高度的共識,我們的能源結構必須調整,這將有利於讓台灣擺脫核災風險,也利於紓緩核廢料無處存放的壓力,更有利於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
此外,綠能更是飽含商機的未來產業,台灣的風力、地熱、生質能、海洋能,都有深厚的發展潛力,更不乏優秀的人才與技術。因此,我們要把握未來十年,確保電源開發、落實用電管理,並開發綠能產業,讓台灣為能源新政打下務實基礎。
「英派革新・台灣好政-蔡英文的永續能源政策」三大策略:
一、落實電源開發:替代核能缺口,如期落實台電「電源開發方案」;加強台電管理及調度能力,妥善規劃機組歲修;增加燃氣氣發電、降低燃煤發電;加嚴火力發電的排放標準,並提升機組效率;夏季尖峰時,評估收購民間汽電共生電力。
二、提升能源效率:落實工業、住宅、商業部門節電計劃,積極推動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必須落實「尖峰負載管理」,針對耗電大戶設計「具節能誘因」的時間電價結構,同時擴大實施「需量競價」機制;長期,必須推動產業升級及轉型,提升能源生產力。
三、發展再生能源:檢討現行的「競標機制」,以及過於保守的「容量安裝上限」,改善綠能業者的發展環境;在符合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全力推動「太陽光電」以及「風力發電」;發展下一世代的「綠能產業」,短期以內需來扶持產業,建立整廠規劃、整廠輸出的能力,再走向出口,進軍國際市場。
---
閱讀更多:「英派革新・台灣好政-蔡英文的綠能科技創新產業」 http://iing.tw/posts/119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54新觀點阿娟給...
生質能 在 林杰樑 Facebook 八卦
“基因改造食物”民眾有知的權力!
(長庚醫院毒物科實驗室 林中英博士撰寫)
根據衛福部公佈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31年蟬聯十大死因首位,國人罹患肺癌及乳癌比例又分占惡性腫瘤的第一位與第四位;研究報告卻指出,東方人乳癌較少,抽菸者罹患肺癌的機會也比西方人低,這些東方奇蹟多與大豆食品有關。因此,我們不僅要擔心臺灣進口基改黃豆與玉米數量高達9成以上,罹癌患者若攝取此類大豆蛋白,是否有任何健康風險? 此外,臺灣有超過1/10比例是素食人口,素食產品多以黃豆原料製成,當這些有形的食物是否影響國人健康,針對基改食物安全測試與風險評估卻完全依據國外的研究報告來訂立標準時,消費者有「知」的權利外,衛生單位也需針對基改食物對國人健康風險進行追蹤研究與風險評估。
以植物而言,為了提高農作物生產量與增加作物對天然災害抵抗能力,將植物體內帶有遺傳物質基因的「DNA」進行修改,或與另一段不同生物的DNA 互相接合,重組DNA,藉以改變原物種的遺傳特性,並能大量繁殖的生物技術,稱為「重組DNA 技術」,或基因改造工程,經基改後的食物,為「基改食物」,如將抗蟲基因植入大豆作物中增加對廣效性除草劑耐受度,便可讓農人摒棄毒性更強的農藥,降低施用農藥的頻率,增加作物產量。
基改技術不但提昇農作物生長速度以及產量,也增強對病蟲害及抵抗惡劣氣候的能力,或改良了產品的養分,延長產品的保存時間及除去食物中某些能導致過敏的成分。因此,基改食物存在改善了1) 解決糧食生產不足,饑荒的問題。2) 農作物的改質,帶來優質產品,如:芥菜籽容易長霉,可透過基改技術剔除長霉基因,生產不易長霉的芥子油。3) 大量繁殖農作物可以轉製成生質能源,解決石化原料污染的問題等。
然而,基因食物也存在很多隱憂之處。1) 基因改造後是否會對大自然物競天擇的生物鏈產生嚴重生態破壞,甚至令某種動物或植物瀕臨絕種? 2) 基因改良過的農作物具有抵抗病蟲害及惡劣氣候能力,透過食物鏈而傳染給人類,人類是否有能力去消化這些已經改質後的基因片段? 3) 引入過敏原基因至食物中而不自覺,有機會令食用者容易產生過敏? 4) 基改食物安全測試不足,基改是否會因人類種族、生存環境、氣候與習慣產生變異,都須經過地區研究單位進行生物測試與風險評估後決定。
透過2月份簽署公告後的「新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衛福部應強制將總重含有 5% 以上基因改造食品標示義務,改採歐盟標準0.9%。然而,食藥署卻於近日「包裝食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應遵行事項」裏預告從2016年起規定摻入基改原料超過3%,才須標示為基改食品,而且,後續視執行結果,再評估是否降為0.9%。
目前,沒有任何辦法從食品的外觀或標示來分辨是否為基改食物,只能依賴科學儀器去偵測基改原料與原型的基因序列差異來判讀。但還是可從食物的來源加以過濾:
豆類製品:豆腐、豆干、豆漿、糖果、穀片、醬油、味噌、冰淇
淋、冷凍優格、植物性奶油、沙拉油等。
小麥製品:麵包、糕餅、饅頭、麵包、裹炸雞麵糊等。
玉米製品:麵包、糖果、零嘴、餅乾、飲料、冰淇淋、沙拉醬、
果醬、穀片等。
蕃茄:蕃茄醬。
因此,基改食物對人體健康是否引起過敏或致癌的疑慮尚未得到完全證實之際,做為國家最高衛生監督單位-衛福部應要替全民把關,做好基改食物的健康風險評估外,更需對廠商業者進行抽查追縱系統嚴格控管;並依據國家制定的法規,遵行摻入基改原料超過0.9%時應清楚標示,因為消費者有行「知」與「選擇」的權利。
生質能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2018年幸福桃園—無聲的改變,有感的建設
一年一度的耶誕節到來,市民朋友們,耶誕節快樂!而這也代表市府團隊的就職三年,桃園升格也已經三年,這三年,桃園的城市認同感不斷提升,桃園的潛力也逐漸發揮,桃園,將會是台灣非常耀眼的新興城市。
一、2017年,建設前進大突破
2017年,是桃園建設前進大突破的一年,期盼了20年的機場捷運,在3月2日正式通車。營運至今,累計運量超過1,650萬人次,一天到機場的10萬旅客及工作人員,每4人就有1人改搭乘機捷往返,班次準點率達99.95%,乘客滿意度達96%,難能可貴的是,桃捷公司在營運的第一年,就有盈餘7,000萬元,遠遠超過預期。
特別是最近,連續11場五月天 Mayday演唱會在桃園國際棒球場上陣,相信所有的樂迷朋友,都能感受到機場捷運的方便,也希望樂迷朋友,在直達美好的同時,給辛苦的桃捷員工,最熱情的微笑,最大的掌聲。
二、桃園航空城計畫,更透明、更穩健
桃園航空城計畫歷經風風雨雨,市府接手後,以更透明、更穩健的方式,將航空城土地交易資訊上網,並且舉行了全區聽證,包括24場預備聽證及6場正式聽證,讓正反意見充分表達,並且彙整爭點提交內政部審議,大幅地降低衝突,提高地方的共識。目前桃園航空城計畫已經進行都市計畫再審定,預定2018年完成;同時,區段徵收的準備作業,也即將進行。未來的桃園航空城,擴大機場的營運量、引進更多的產業,發展桃園成為物流基地及智慧城市,充分發揮機場經濟學的優勢。
三、從台灣燈會到桃園農博,展現桃園獨特的魅力
2016台灣燈會在桃園,讓大家看到桃園的多元文化與科技夢想。2016的台灣燈會寫下無數個紀錄,讓桃園躍上全國的焦點。桃園的文化節慶活動,逐漸發展出品牌效應,包括成功的地景藝術節、農業博覽會。特別是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展現了地景藝術、科技農業、綠色生活與循環經濟的特色,特別是結合綠能與在地文化,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農博。
四、產業布局,為下一個世代準備
桃園發展了開發產業園區的新模式「預先招商、先租後售」,工業興辦人建廠完成才能登記土地,防止工業用地囤積、轉售的機會。市府進行中的「桃園科技園區第二期」、「沙崙產業園區」、「幼獅產業園區」、「長安物流園區」、「航空城產業專區」等等,相信可以為桃園的競爭力,Made In Taoyuan,做出最有力的支持。
五、環境不是負擔,而是桃園永續發展的基礎
過去桃園因為工業發展的負擔,水、空氣及土壤污染,確實非常沉重。市府不僅要償還過去的環境負債,也要開創綠色生產的方向。「南崁溪排放總量管制」、「環境監測中心」、「土壤污染復育計畫」、「空污減量計畫」、「藻礁專案」、「三合一生質能中心」、「水環境巡守隊」,這些計畫的落實,讓桃園的環境保護,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六、三心六線,北北桃一小時生活圈實現
不只是機場捷運,桃園的「三心六線」捷運建設是現在進行式,更是往前邁進一大步!「三心」是桃園都會區、中壢都會區及航空城特區,「六線」中,除了已經通車的機捷外,鐵路地下化、捷運綠線、捷運綠線中壢延伸線,已經納入中央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搭配棕線、三鶯線八德段、大溪延伸線,桃園將形成環狀軌道系統,將涵蓋桃園60%以上,約160萬人口,也完成「北北桃一小時生活圈」的願景。
七、有感的交通,便捷的生活
升格之初,沒人會相信桃園能夠建制YouBike,但我們做到了!目前已經完成設置4,400輛,單日的周轉率甚至是全國最高。三年來,我們完成了126條道路,超過300公里的「路平計畫」;三年來,我們推動了34條道路的「路暢專案」;而在這兩年內,我們實施「開瓶計畫」,預定打通35條道路,新闢11條道路,前進!我們要讓每位市民朋友順暢平穩抵達目的地。
七、無聲的改變,光速的前進
這三年的努力,帶來桃園無聲的改變!我們的市民卡已經發行90萬張,是全國各縣市最多;今年,桃園獲選為ICF全球智慧城市TOP 7,但智慧城市的理念,要落實在大家的生活之中。我們更新14座智慧化停車場,讓市民朋友有更優質的停車選擇;我們也推動智慧路燈計畫,大幅更新LED燈,年省電費3,351萬元。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從升格前的6%,已經提升至12.8%,預計8年達成60%;在看不見的地方,10個下水道系統也正在光速前進!
八、每個人的故鄉都要照顧,每一天都要進步
不同於其他縣市會舉辦執政周年記者會,我相信,升格不是變魔術,但每個人的故鄉都要照顧、桃園天天要進步。三年來,桃園真的不一樣了!
等待了多少年,復興後山有了ATM,服務居民及遊客,每年提領超過1億元,在後山消費。今年,我們在復興區陸續建置10座防災行動通訊平台,未來,當風災來襲時,後山不再會是孤島。
在海邊,許厝港濕地生態教室已經啟用,觀新藻礁保護區的復育情況良好,我們也與國立海洋大學簽訂MOU,將在桃科設立分校,作為未來推動國際物流、海洋產業、海洋生態教育的基地。除了觀音蓮花園休閒農業區已經劃定外,大園溪海、大溪月眉、龍潭大北坑、蘆竹區大古山等4處休閒農業區,也已經初審及實勘通過,我們以10個休閒農業區為目標,桃園正要向大家展現綠色生活的魅力。
九、讓文化充滿生活,讓孩子成長茁壯
我們也要為了下一代的幸福成長繼續前進!未來桃園的兩大文化地標─「市立總圖書館」、「市立美術館」都在期程上順利進行,「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在今年5月開幕,「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已經開工,「龍潭圖書分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也將在明年落成。未來,在八德,我們更將擁有16公頃的「大湳森林公園」、「玩具圖書館」;在蘆竹,我們正在完成「五酒桶山生態公園」、「南崁兒童藝術村」;在中壢,將建置「樂器圖書館」、「中原埤塘生態公園」,我們還有10個故事館、10個大型公園、10個親子館、20個學校活動中心的計畫,我們要讓文化充滿城市生活,讓孩子們都可以在這裡成長茁壯。
十、不只是桃園最強,是桃園更強
升格三年內,我們除了在地的Lamigo Monkeys桃猿隊,還新加入了 #桃園璞園隊。三年內,Lamigo拿下了兩座總冠軍,明年,我們將更新青埔球場的計分板,SBL即將在桃園小巨蛋開打。
除此之外,一共規劃10座「國民運動中心」的興建計畫,即將在明年陸續啟用,「中壢楊梅龍潭3大體育園區」也已步上建設軌道,20座「天幕球場」的計畫,已經完工12座,大幅提升場地使用率60%,而「4+3棒壘球場更新計畫」,今年也已經啟用了4座。
體育,不只是桃園最強,桃園,會更強!
十一、台灣的第一站,年輕人的第一站
桃園,不只是台灣的第一站,也是年輕人的第一站。升格後,我們推動了「333」社會福利,成立了全國首創的青年市務局,3個青創中心計畫中,「青創指揮部」和「安東青創基地」已經Starup,「新明青創基地」則即將於明年完成。我們也將配合「亞洲‧矽谷計畫」,再打造「虎頭山物聯網創新基地」、「幼獅國際青年創業村」、「中原創業村」3個青創基地。「333新福利」加上「3+3青創聚落」再加上「亞洲創新研發人才交流中心」,桃園是年輕人夢想前進的第一站。
桃園,也是台灣成長最快的城市,升格後已經成長13萬人。我們要實現居住正義,讓年輕人築夢之前先築巢,第一階段10座社會住宅基地,已經有4座動工,我們要給年輕朋友最大的支持,安心踏出步入社會的第一哩路。
三年努力,無聲的改變。一年衝刺,有感的建設。
桃園,正在不斷前進,2018,繼續前進!
生質能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54新觀點阿娟給你新觀點 https://goo.gl/a6Vwu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生質能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想不到生長快速堵塞池塘水庫令人頭疼的布袋蓮,竟然可以利用做為再生能源,還能當作機車的燃料喔!!
#大飽礁達人 #大飽礁 #再生能源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看:
↓↓ 這邊這邊~別忘了按訂閱及喜歡支持一下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tS4icxFl5lAvEVkLApCcA
★熱門影片貼心推薦
▎喜歡釣魚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Tm5KK-QIHIjROfR5EZM10
▎喜歡山林野外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igTEOrQ2VrL8WB1hRUJ3E
▎喜歡探索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sy9sGe1BtK18B0OHTqkSz
▎愛養寵物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Hw1CEEh480Ld4ldBwc0uk
▎愛吃美食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9BHUiVZEgMCILkPOiN4DF
▎各種海鮮的捕捉和烹飪: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9opUpqZsk-nB8xWeiOQIi
▎小資族的聰明旅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wFWBJnjbrb6WrR1cpSjaMF
▎職人賺錢奧秘大搜查: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zSagLs76uYecYJsKr6Rb7j
生質能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54新觀點阿娟給你新觀點 https://goo.gl/a6Vwu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生質能 在 生質能源到底是什麼?又能用在什麼地方?專家揭台灣能源三太子 的相關結果
臺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定義再生能源則為:太陽能、風力、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 ... ... <看更多>
生質能 在 生物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生物量(Biomass)是指能夠當做燃料或者工業原料,活著或剛死去的有機物。生物質能最常見於種植植物所製造的生質燃料,或者用來生產纖維、化學 ... ... <看更多>
生質能 在 淺談生質能 的相關結果
淨的生質能(biomass energy)以供未來使. 用,乃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根據國際能源. 總署的統計,目前生質能是全球第四大能. 源,僅次於石油、煤及天然氣。生質能供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