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慎入 #但很重要所以必讀
我的IG每天都會收到相當多關於『憂鬱症』問題的私訊,每天幾十則⋯內容大同小異⋯
「我好像得了憂鬱症,該怎麼辦?」
「我的憂鬱症變嚴重了,怎麼辦?」
「我覺得我不會好,怎麼辦?」
「要怎麼處理憂鬱的情緒?」
我知道大家急著得到答案,甚至會告訴我:「自己已經快撐不下去了、有輕生念頭⋯」
但老實說,我現在懷孕八個月,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根本沒辦法即時一一回覆。而你這樣的『求助』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情緒勒索』,好似在告訴我:如果我不回應你…你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這些私訊的內容通常都非常長,會詳細說明自己(疑似)罹患憂鬱症的來龍去脈,雖然對我來說閱讀起來很耗時,但我覺得這對患者來說是件好事,畢竟『整理』自己的情況是『自我療癒』很重要的步驟…只是我真的沒有那麼多精神力量可以處理你的個人問題,況且我根本不認識你😓
憂鬱症很痛苦,憂鬱症患者的陪伴者也很辛苦。
我跟媽媽是過來人,我們知道、也完全了解這種『看不到陽光』的感覺;但我們並不是醫生、更不是心理諮商師,你的困擾絕對不是靠我們回答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
我所能做的,就只有提供一些自我檢視的步驟跟求助管道…再多的我真的無法幫你,對不起…🙇🏻♀️
・・・
⚠️ 如果你覺得自己得了憂鬱症、或是不知道該怎麼走出憂鬱?以下是些簡單的QA。當然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你更該做的是『求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而不是上網詢問素不相識的人。
𝑸. 我覺得自己得了憂鬱症,怎麼辦?
𝑨. 到醫院或診所掛『身心科門診』,由醫師做專業判斷。『憂鬱症』跟『憂鬱的情緒』是不一樣的;憂鬱症是病症,如果罹患了,你的自律神經會失調、血清素會改變,醫生也有特殊的問診方式。不要覺得看醫生很丟臉,或那是什麼不對的事,就跟感冒一樣,如果拖很久都沒好,本來就該掛號求診不是嗎?也不要害怕讓家人知道自己正在看醫生,生病本來就需要家人的支持。
𝑸. 我不想吃憂鬱症的藥物該怎麼辦?(想斷藥該怎麼辦?)
𝑨. 先搞清楚自己『為什麼不想吃藥』?很多憂鬱症患者對抗鬱藥物有誤解,認為這些藥物會造成嗜睡、記憶力減退、悲觀,還會有依賴性…但事實上這些是『憂鬱症本身的徵狀』,並非由藥物造成的;你即使不吃藥,依然會有嗜睡、記憶力減退、悲觀等現象,抗鬱劑反而能給予維持生活機能的幫助。
至於對藥物的依賴性,這個就牽扯到心裡的問題,就像對酒精上癮、對食物上癮的人,造成『上癮』的源頭從來不是酒精跟食物本身;而是你的心理狀態會對某些東西產生依賴,如果不去解決『造成自己沒有安全感的根源』,你是斷不了藥的,即使斷藥了,也會有嚴重的戒斷現象、造成更大的精神衝擊。
錯的從來不是藥物,藥物沒有問題,重點是憂鬱症的源頭…所以不要因為『害怕吃藥而拒絕就醫』!如果真的很在意,醫生都是可以商量不開藥的…畢竟藥物只是補助,憂鬱症不是吃了藥就會好,要找到根本才行。
𝑸. 我不知道去哪裡找醫生?
𝑨.建議找這幾個單位作推薦,他們都有協助身心障礙問題的資源: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
▶︎ 社團法人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
(如果有其他單位也歡迎網友提供🙏🏻)
𝑸. 家人不相信我得了憂鬱症,他們覺得我只是悲觀。
𝑨. 現今台灣大部分民眾都對憂鬱症有比較正面的認知,但就跟不願意就醫、服藥的患者一樣,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憂鬱症除了心理因素,也是一種『生理疾病』(就跟感冒、甚至武漢肺炎一樣)。如果有這樣的問題,就必須跟家人好好溝通,也可以邀請家人陪伴看診,他們可能會比較願意信任醫生的說法。
𝑸. 我一直在自殘(或暴飲暴食),怎麼辦?
𝑨. 憂鬱症有很多常見的徵狀:悲觀、失眠、嗜睡、飲食失調、體力減弱、健忘、畏光(不喜歡在白天出門或走出戶外)、逃避人際溝通…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現象。嚴重的話,則會有自殘、躁鬱、甚至自殺的念頭。
就跟感冒一樣,當你感冒的時候,你會問醫生:「我一直在咳嗽怎麼辦?」、「我在流鼻水怎麼辦?」…自殘或暴飲暴食都是憂鬱症的病徵,就如同咳嗽跟流鼻水之於感冒,所以重點是在『治癒憂鬱症』本身。
𝑸. 憂鬱症是怎麼來的?
𝑨. 有幾個成因:有可能是遺傳(直系親屬有精神疾病),或是身體健康出問題(賀爾蒙失調)造成的連帶現象,例如常聽到的『產前、產後憂鬱症』、『更年期憂鬱症』、『老年憂鬱症』…許多慢性病患者也會有憂鬱症現象。
但通常青少年憂鬱症、成年人的憂鬱症則跟心靈創傷有關聯,而這心靈創傷往往來自『10歲之前的童年記憶』。
例如小時候曾被媽媽罵:「你是個沒有用的小孩!」、「我不要你這個小孩了!」…長大之後,這個『害怕被遺棄』、『被輕視』的負面記憶會深藏在潛意識裡,影響到往後人生所有的人際關係、工作、價值觀。
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需要醫生跟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才能找到心中的那個印記,然後經由轉念去消匿它。
建議大家可以參考 量子轉念-陳嘉堡老師 的著作《量子轉念的效應》,這是以一種科學、去宗教的方式做有效心理輔導的學術研究。
・・・
很多人問我:憂鬱症可以完全痊癒嗎?
嘿,當然可以!不然我是怎麼回事?(笑)
雖然也有不少人提倡『跟憂鬱共存』這個說法,但我必須要說:你可以跟『憂鬱的情緒』共存,但不能跟『憂鬱症』共存。
『憂鬱症』是疾病,就跟慢性病一樣,放著不管將可能有重症化的風險,應該要積極治癒它。而我們每個人都該學習怎麼處理、面對憂鬱的情緒,就像我是一個比較容易鑽牛角尖、想太多的人(處女座😂)…但我現在知道靠跑步能有很大改善,而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不見得是運動),你必須要找到自己跟負面情緒共存的方法。
我在16~22歲期間成為重鬱症患者,後來靠著跟母親的相互溝通與了解,找到自己內心失去自我認同、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的源頭(也是來自10歲前被霸凌、家庭窮困的童年記憶)。在解決心理問題之後我才戒斷藥物、恢復正常生活,然後以寫作做為抒發心情、自我整理的方式。又過了幾年之後,我開始跑馬拉松,這使我更知道該怎麼面對生命中的種種考驗。(我在《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中都有詳細提及這些。)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心理輔導師,我認為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活得快樂精彩。讓大家知道:重鬱症是有可能完全痊癒的。
真的很抱歉沒辦法一一回應網友們的私訊…希望這篇落落長的文章能帶給大家一點幫助。
・・・
📷 Photo by RK
https://instagram.com/rkrkrk?igshid=a7cacbvsu93x
這張照片是我們在2016年時去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拍的(不能說),當時我心情超好,但他叫我表情要假裝憂鬱一點(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明明就沒有被嚇到,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但常常莫名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規則跳動,有時還會合併胸悶、頭暈,這樣心慌慌的感受是所謂的心悸嗎?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心悸是指在普通、沒有特別注意的情況下,對自身心臟的搏動感覺到不舒適的一種自覺症狀。 心悸是什麼? 周孫立醫師解釋,心悸是一個概略的稱呼,發生...
「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 關於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Facebook
- 關於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黑喬克- 連永祥中醫師 Facebook
- 關於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 關於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生脈飲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生脈飲心臟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 - 醫院診所網路 ... 的評價
- 關於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生脈飲心臟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 - 醫院診所網路 ... 的評價
- 關於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的中醫治療part2 - 健保中醫診所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不用吃藥!就能簡單快速緩解「自律神經失調」健康2.0 的評價
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Facebook 八卦
🙋有人跟我一樣淺眠、睡眠被打斷就很難睡回去的嗎?
🙋🙋慢性疲乏、生活壓力大的救星來啦! 快趁開學小孩不在家,好好放鬆呵護自己一下!!
我從懷孕後的睡眠品質就很差,生第一胎時幾乎就都是老王陪睡,不然白天我根本沒體力照顧小孩~ 好不容易帕比熬出頭了,又來個嫩嫩啾~~~ 之前都是老王顧啾比,我跟老大另外分開睡! BUT!!!!!! 隨著磨娘精越長越大,開始有意識了! 常常半夜都點名哭喊要媽媽陪😭😭😭所以常常就變成兄弟二人跟我擠一張雙人床,導致我睡眠品質越來越差!!!
疫情期間我每天一打二,哥哥不用上學,兄弟兩人早上黏我,半夜更不放過我!!! 我整個人跟行屍走肉沒兩樣😭😭😭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 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ICare Health Institute 的 #ILIB療程,能改善睡眠品質,二話不說就馬上就預約體驗了。
ILIB療程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靜脈雷射」,過程就像是打點滴般,只是針頭改成了雷射光纖針,將低能量的雷射導入靜脈血管中,把它想像成幫血液做場日光浴✨就對了! 可以✔️增強保護力✔️加速新陳代謝✔️提升睡眠品質,所以做完後整個人會覺得神清氣爽、氣色變好,睡眠品質也大大增加喔!!
做療程之前也都會先進行檢測,針對我的失眠問題,醫師也幫我做了 #身心能量分析評估! 只要拿個探測夾夾手指不用10分鐘,就可以測出自律神經、正副交感神經、壓力指數等等~ 我的報告顯示果然我真的太累啦))))) 除了過勞之外,自律神經也微失調!! 交感神經太過旺盛!!! 代表我平常太"矜"了~~~~~無法好好放鬆自己😭😭
目前做了四次療程,一開始很緊張,沒想到過程完全沒有不適感!! 重點是長春藤的環境有夠豪華舒適的啦! 真的有在 #凡爾賽宮 當貴婦做療程的感覺!!而且診所也是強調高隱私,每個人都有獨立的包廂,完全可以放鬆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啊~ 療程過程也不會太久一次一小時,就是爽爽躺按摩椅、吃點心、看電視,搭配Q10輔酶一起喝促進代謝這樣! 做完營養師有提醒,記得每天要喝足3000cc的水幫助排出身體廢物~ 整個療程非常溫和🌱🌱🌱
目前做下來白天思緒變得更清晰,不會感覺渾渾沌沌的! 重點是晚上就算起來泡夜奶,竟然也都睡的回去!!!!! 不用再對著天花板失眠發呆的感覺太棒啦~~~~ 對照最近一次的身心能量分析,不但過勞指數降低了!!! 最最進步的就是我的交感神經沒那麼旺盛了!!!!!!! 如今我的正副交感都落在平均值內,難怪整個人的睡眠品質大大提升啦!!!!!!
我覺得可以把ILIB療程,當作一個長期保養的定期投資,它不是一次兩次就能立竿見影的療程,而是慢慢幫妳幫助你代謝好、循環好~讓整個人容光煥發的保養課程!
我很喜歡長春藤的一點就是他們強調的是樂活慢老的理念,不是靠醫療來治療疾病,而是從提早預防做起,像是教你從飲食、運動規劃一整套專屬於你的健康生活習慣。
當媽不輕鬆,幸好現在有專業的醫療團隊來幫我們放鬆,學習更健康的生活觀念!!! 有跟我一樣容易睡不好的,非常推薦妳們試試看這個能讓妳由內而外變得充滿活力的 ILIB喔!
✅看我的完整版文章心得:https://pse.is/3llbrb
✅預約諮詢:https://pse.is/3narf3
✅了解ILIB療程:https://pse.is/3mrmss
※以上皆為個人體驗,實際情況依個人狀況有所不同,建議向專業醫師諮詢。
#ILIB #氦氖雷射 #靜脈雷射 #體內日光浴 #長春藤預防醫學 #改善睡眠 #提升代謝 #失眠
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黑喬克- 連永祥中醫師 Facebook 八卦
【2016/05/01】能笑的時候就不要哭 (25歲的七情耗傷/本週之最)
我想各位應該都知道,現代人越來越多壓力,加上情緒不穩定,久了就會產生疾病,像是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或是身心科的問題、甚至是睡眠障礙和肩頸痠痛,與情緒和壓力都是息息相關…
.
http://tcmdrlien.blogspot.tw/2016/05/20160501-25.html
(圖文)
.
其實早在黃帝內經就有記載情緒與疾病的關係,這在古書上叫做『七情耗傷』,七情就是怒喜憂思悲恐驚,七情耗傷這概念是指任何一種情緒,只要過度,就會耗損臟腑的能量,進而影響健康。不得不說的是,七情同樣分屬在五行中,同樣隨著五行的相生相克,我在本周深刻體會到裏頭的道理。
.
.
本週五晚上的診看得有點晚,到了晚上十點的時候,櫃台打電話進來說有一名初診病患,眩暈得厲害,拜託我們給她掛號。我心想,她應該是很不舒服,加上眩暈連醫師常常在處理,所以我們就接了這名案例。
.
我看著她從診間門口走進來,25歲的小女生,看起來還算有朝氣,不像是生病眩暈的樣子,我請她坐好後,她說:我最近食慾很差,好幾天沒吃飯,但是都不會餓。然後人會很疲累、暈眩。
.
.
因為這幾天下雨溼氣重,我原以為是濕邪在作怪,但是當我替她診脈時,她的脈象卻透露出異常的不對勁。於是我皺起眉頭開始詢問她一些問題。問著問著,我看見她眉宇間顯露出異常的神色,霎那間我瞭解到她的問題,源頭是來自於心。
.
我告訴她:『不要想太多、這一切都是妳的情緒和壓力讓妳吃不下飯的。』話一出後,她突然眼淚泛眶,淚眼汪汪,我猜想或許是感情的問題吧? 畢竟正值花樣年華。
.
因為憂思讓她的脾胃虛弱不想飲食,土不能生金,加上悲傷影響肺氣,所以最後讓她人倦怠虛弱眩暈。後來我花了一些時間向她解釋,在藥方擬定好後,我告訴她:妳回家後只有三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情是好好睡一覺,第二件事情是按時吃藥,第三件事是放聲的笑一笑。
.
.
我們都知道喜能克悲,但是在難過的時候說要笑一笑何嘗困難? 然而還好連醫師總是有數不盡的法寶。我轉過身,從口袋拿出了一張閃亮亮的貼紙。我放在她面前說: 『這是連醫師貼紙。每天要拿出來笑三聲。』然後我看到她噗哧地笑了起來。最後我看著她的背影,大步大步地走出診間,然後我又再次地體認到七情耗傷、喜能克悲的寶貴了。
.
.
2016/05/01 連醫師
#只要能笑就不要哭
#連醫師貼紙新妙用
---
歡迎自由參訪...按讚獲取更多健康美麗
連醫師的fb粉絲團: https://goo.gl/Gik2Kb
連醫師陪您看中醫:www.bestdrlien.com
皇脈fb粉絲團:https://goo.gl/ns2ECF
養生養身大家庭:https://goo.gl/5OdiUh (打屁、開槓社團人員招募中)
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明明就沒有被嚇到,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但常常莫名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規則跳動,有時還會合併胸悶、頭暈,這樣心慌慌的感受是所謂的心悸嗎?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心悸是指在普通、沒有特別注意的情況下,對自身心臟的搏動感覺到不舒適的一種自覺症狀。
心悸是什麼?
周孫立醫師解釋,心悸是一個概略的稱呼,發生時我們會很明顯的感受到心臟跳動,而跳動的感覺遠大於平時能承受,例如:心跳加速、心臟搏動明顯、不規律等,甚至開始感到不舒服,同時可能還會合併手腳冰冷、手心冒汗、全身冒汗等症狀。
心悸發生時怎麼辦?
周孫立醫師表示,首先應先檢視自己的狀態及環境,如果在爬樓梯或是跑步等運動中發作,可以先試著停止當下的活動,最重要的是馬上休息。此外,也要保持所處環境的空氣流通,他說明,心臟的血液供應最需要的是充足的氧氣,因此一個通風良好的環境很重要。
當我們立刻休息,並確保環境通風,盡量將危險降至最低後,再規劃下一步該怎麼做,例如:去醫院就診或是其他的藥物處置。
心悸的原因?
周孫立醫師指出,造成心悸的原因有很多,分別為下列4種:
血管性因素
心臟中的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臟本身的傳導受影響。
代謝性因素
周孫立醫師指出,可能與我們身體的電解質有關,包括:鉀、鎂、鈣離子,造成心臟的傳導受到影響。
全身循環因素
可能因身體的水分攝取不足,導致脫水;又或是水分過量,導致肺部在與空氣做氧氣交換時出了問題,此時也會心悸。
飲食因素
可能與吃進太刺激的食物有關,例如:咖啡、酒精等都有可能。
有心悸症狀,需要做什麼檢查?
周孫立醫師說明,首先會先檢視心悸的成因,分別鑑別診斷。首先會從最容易致命的方面開始檢查,也就是上述提到的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問題。
因為冠狀動脈阻塞就會造成心肌梗塞,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醫師會看心電圖,另外也會做一些冠狀動脈的檢查。
另外,也有24小時監測的儀器,檢視患者的心臟在一天的跳動中是否規律、完整;還是偶爾會出現一些惡性的、比較嚴重的心律不整。接下來就是比較容易做得到的,例如抽血,藉此檢測身體是否有代謝性或電解質的問題。
周孫立醫師強調,代謝性及電解質的問題不會在一般人身上發生,因此若是因心悸去做檢查,發現血管及24小時心電圖監測都沒事,但後來抽血卻發現某個電解質有問題,就要特別當心,因為這可能是某個器官造成的,例如腎臟、肝臟,不見得是心臟本身的問題。
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
周孫立醫師回應,心律不整通常會看其程度及危險性,若是較危險、死亡風險高的,就會考慮用藥物介入治療。
電燒治療
然而,對於某些患者而言,藥物治療效果較差,周孫立醫師說明,此時就會用電燒的方式介入,會先檢查患者心臟上頭是否有神經過度增生、過度傳導或有些捷徑的產生,造成傳導異常,再用電燒的方式減少這樣過度興奮的神經活動。
周孫立醫師也說,當然如果評估危險性沒那麼高,也不見得要吃藥,但一定要去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例如:喜歡喝咖啡,又喝得很多很快,或喜歡抽菸,不愛喝水,甚至吸毒等。
心悸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
周孫立醫師表示,若是短時間內發作的心悸,經過醫師評估也不願意藉由藥物或電燒等外力介入治療,則會建議患者心悸發作時平躺,並確保空氣流通。
此外,也建議可以做屈膝的動作,能增加流回心臟的血流量。周孫立醫師指出,當心臟有足夠的血液回流時,就能刺激心臟良好的收縮。
【精彩文章】
心跳忽快忽慢不得輕忽!心悸、心律不整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健康連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3
【心臟、心悸相關影片】
每天手轉60圈,肩頸痛、自律神經失調一次解決!
https://youtu.be/pXxTloundCE
這些竟是心臟病徵兆,注意4件事遠離心臟病風險【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youtu.be/rLmTVGgmhY4
飲食、保暖、冠狀動脈疾病,注意3件事遠離心因性猝死【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youtu.be/hPABECFlsLc
【心悸、心律不整相關文章報你知】
心律不整怎麼辦?按3穴道減少心律不整、預防心悸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369
心悸怎麼辦?先釐清心悸13種可能原因病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64
莫名心悸是心律失常!數手指操讓心臟永遠年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794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29m7IN7EIU/hqdefault.jpg)
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的中醫治療part2 - 健保中醫診所資訊網 的八卦
健保中醫診所資訊網,2022年4月6日— 至於藥物治療方面,西醫目前以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BZD(鎮靜劑),為治療的主流。 ... <看更多>
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不用吃藥!就能簡單快速緩解「自律神經失調」健康2.0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補充整天的活力來源 交給享食尚滴雞精→https://goo.gl/3bc33z本集完整內容請看:https://youtu.be/Wlgnn0yZpcY現在 ... ... <看更多>
生脈飲自律神經失調 在 生脈飲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現代藥理. 方中人參為滋養強壯藥,能強心及矯正自主神經失調又能升壓和興奮垂體----腎上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