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波疫情當中,截至目前為止,共有15家醫院醫護染疫,包含醫院工作人員22人、非工作人員18人,90人匡列隔離,受影響不能上班。
對於醫護人員「 #因公染疫」的認定,指揮中心卻在6月3日的記者會中表示:「相信絕大部分醫護人員的感染是來自社區,院內感染是少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亦表示:「北市聯醫各院區過去尚未有院內感染,感染源全在院外」導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工會在日前發文批評:「這麼多基層醫療人員辛苦守在第一線,冒著感染的風險、忍耐隔離衣的不便與燠熱、還要擔憂醫療暴力,而醫院和政府,此時卻優先想著撇清責任嗎?」
醫護人員冒著染疫的風險,為民服務,但是目前對於「因公染疫」的標準,#勞動部職安署到現在都還沒有統一的指引。
▶️住在雙北的醫師在醫院搶救病人,確診。
▶️住在疫情重熱里的消防局高級救護員,每天都在送covid-19疑似個案,確診。
▶️送信的郵差,送到居家隔離的家戶,確診,
▶️某間苗栗電子廠的員工,在篩檢過程中與其他同事群聚,確診。
請問上述這些情境,是不是「因公染疫」呢?
事實上,勞動部職安署絕對有責任,要來建立Covid-19的職業染疫認定指引。
打開勞動部職安署的網頁,在生物性危害的部分,共計有17項的職業病認定參考指引,甚至有 #SARS職業認定參考指引。
但是在這一波covid-19的疫情中,我們並沒有發現職安署制定關於 covid-19的職業病認定參考指引。
指揮中心說,相關的認定交由衛生局跟醫院去做疫調,然後根據疫調的資料來做判定,然而,以目前每日確診數高達百人的狀況下,衛生局真的有足夠的能量嗎?醫院又是醫護人員的雇主,要醫院來做相關資料,無異於球員兼裁判。
根據台灣大學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陳秉暉的投書,目前已經有14個國家已將職業風險進行分級,並針對高風險職業,在認定上 #免除勞工須舉證指標個案來做個案認定的責任。
以美國為例,醫療照顧工作者、緊急救護人員、消防員、醫療輔助人員、軍人,都被納入高風險職業,換言之,只要這類型人員不幸染疫,就可以逕自認定為因公染疫,並獲得相對應的保障。
請職安署不要在逃脫責任了,立刻制定關於covid-19的職業病認定參考指引吧!
【延伸閱讀】
電子廠爆群聚!職安署應速訂「職業性染疫」認定指引(陳秉暉醫師)
https://reurl.cc/5rGbDn
生物危害分級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八卦
[請勿隨意污衊農業專業,傷害農民]
隨便一則食安謠言,你知道傷害了多少人?
今天召開「政府保護農民 杜絕食品安全謠言滿天飛」記者會,針對日前媒體報導「國內青壯族群罹癌率高系因為台灣每人每年相當於喝下一瓶鋁罐量的農藥」,資訊偏頗表達嚴正抗議。
與會包括台灣農業策進協會理事長蘇育裕、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許輔、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植物防疫組科長黃鈺婷、農糧署農業資材組李協昌科長、藥毒所蔡韙任組長,以及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潘志寬組長等。
曾獲選農委會百大青農的蘇育裕理事長問得好:「農藥不用成本嗎?噴藥不用成本嗎?這麼熱的天,聘請工人噴藥的日薪極高,沒有必要的話,農民幹嘛花這種錢?如果違法大量用藥,農民不是第一個受害嗎?」希望大家稍微想想,不要隨便講講傷害農民、傷害台灣農產。蘇理事長以自身經驗,表示他在轉作有機過程中,很清楚的知道政府是花了多少經費預算,輔導協助農民的農業升級;而大家在購買農產的時候,又要便宜,又要農藥零檢出、有機,大家應該算算看,想要付出的是什麼成本。
食安辦許輔主任提出數據,證實過去三十年農藥的用量及銷量是逐年下降,並非之前新聞所說的罹癌人數跟農藥用量一起增加;政府持續推動低毒、高效、環保的藥劑,以新農藥取代舊藥,並嚴格訂定農藥殘留容許量,降低農藥殘留對健康造成危害的風險。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施藥量並不等於攝取量,不能用台灣的農藥使用量來算人體攝入量。農藥登記審查均以科學證據為基礎,做法與機制和國際相符。另外,農委會每年召開逾百場安全用藥講習宣導,輔導農民正確用藥,並積極推廣生物農藥、規劃農藥分級管理、落實高風險農藥退場、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讓植物保護機制及農藥使用更具專業性。
食藥署食品組潘志寬組長則澄清,國人罹癌的原因多且複雜,單就農藥量以偏概全容易使消費者誤會且恐慌;衛福部提醒均衡飲食、健康作息才是降低罹癌機率的方法。最後部會代表鼓勵民眾可多前往「食品安全資訊網」、「農藥資訊服務網」、「食藥闢謠專區」了解。
與會的專家都表示,每隔一陣子就有這種沒有根據的新聞指控台灣農產、指控台灣的藥物毒物管理監測制度,第一線在用專業為台灣付出的專家們都說,「真的很挫折,很難過。」
林靜儀委員表示,一個不經驗證、沒有科學根據的「猜測報導」,就抹煞了農民的努力、防檢藥毒的專業、更傷害了農業產業!「這樣傷害台灣農業,到底是什麼企圖?什麼居心!」
生物危害分級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八卦
《產地隨筆》
在邀約下,參加了一個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的參訪團,到嘉義的東晟水產,瞭解鱸魚相關資訊,因為近期嘗了許多品牌的養殖鱸魚,每回少許薑絲些許水,感受魚肉的微甜雅韻,其樂悠悠之際,卻發現多數品牌的文宣介紹,大多停留於「養殖層面」,譬如對環境的友善度,或是對飼料配方的用心等,這些資訊固然重要,但「分切控管與運輸」,也是品質關鍵,諸如低溫或急凍在分切及運輸時,需要注意的控制標準等,卻少有著墨。
既然如此,乾脆自己走一趟。
選擇CAS標章作切入點,因為這是強調國產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安全標章,雖然幾次食安風暴後,許多朋友對於「標章認證」的信心已蕩然無存,但我不喜歡過於負面的思維,畢竟無助於解決問題。當我詢問東晟水產的 葉哲維先生,為何要參加CAS標章?他表示東晟水產對產品會進行「內檢」,也就是自我檢驗,包含是否有藥劑殘留,或是產品上的微生物管控等,而參加CAS標章後,會有專人根據產品抽檢,也就是「外檢」,讓產品多了一層保障。就行銷層面來說,產品有了CAS標章,便代表是有保障的國產貨。
在這次參訪中,穿上該有的消毒衣物,走進工廠看了鱸魚和台灣鯛的分級、選別、裂解、清洗及分切等,全程低溫管控,再聽取針對或HACCP危害管控的過程,大抵對養殖漁業的CAS標章標準有了初步認識。
既然安了心,對巧味的追尋便上了心。此刻重新檢視各家「養殖層面」的差異,譬如淡水和海水養殖的風味差異?哪個魚齡的鰓邊肉或菲力魚最有味?如何透過急冷設備維持魚腸風味?或是鱸魚能取出優質花膠?諸如此等,心態便截然不同,畢竟這年頭談到食物,安全問題已是顯學,沒搞定前,吃食如何放心?又如何靜心追尋極致?
ps.當天沒拍照,圖片由東晟水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