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重複某一行為,就愈強化與那個行為相關的身分認同。
說得更精確一點,習慣就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每天把床鋪整理好,你就把「一個有條理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寫作,你就把「一個有創意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鍛鍊,你就把「一個運動的人」的身分認同具體化了。
生活中的每個經驗都會修改你的自我形象,但不太可能踢一次球就自認是足球選手,也不太可能隨手畫一幅畫就自認是藝術家。然而,當你反覆執行這些動作,證據漸漸累積,你的自我形象也開始轉變。一次性的經驗的效果容易消逝,習慣的效果卻會隨著時間增強—也就是說,習慣提供了大多數可以形塑身分的證據。這樣看來,建立習慣的過程,其實就是成為自己的過程。
取自《原子習慣》
************************************
各位朋友,晚安:
「我是誰?」
我從來沒停止問自己這個問題,重點不是答案,這個自我探問的過程本身就是重點。我常說,有界線才有自我,在這本書我學到了,用習慣也可以暫時定義自我。
■ 我是個喜歡分享心理勵志類知識的人
這麼多年來,早晚兩篇文章。其他作者的文字先不算,光是我自己的導讀、隨筆,還有我在回覆留言裡的文字,已經有好幾本未出版的書的分量了。
之前偶爾還會有人懷疑,我怎麼有能力做到這些?
我能理解,換作是我自己,我也不相信這些都出自一人之手,而且這個人還有其他的事要做。如果我不是當事人,我也會充滿疑惑。
我只是用我的努力,去定義我自己是誰而已!
■ 我是個喜歡看書的人
差不多是在這一年,開始有朋友問我一禮拜讀多少本書、一個月讀多少本書,或許是我演講的機會比較多了。我大概算一算,一周大約讀三、四本(包含繪本、漫畫、圖文書),一個月讀十幾、廿本,一年超過百本,幾年下來,也不知道破了五百本沒?
大概破五百本了吧,不過,都到這個程度了,具體的數字也不重要了。我開始發現,很多書我只要翻一翻就過去了,因為內容幾乎都重複過了。
這也要看是什麼書,如果是心理學知識相關的書,那約略是這樣沒錯。如果是小說,那就要讀個好幾天,有時候讀得太認真,也會整個人陷進去,像著了魔。
只是說,還是會有新瓶裝舊酒的狀況,那也很有創意。就是知識內容差不多,但採用不同的說法,幫助讀者更好理解,我也喜歡。
當然,知道歸知道,也需要歲月與閱歷帶著我去體會。所以,入了眼,但不一定入心,這我也是明白的。
我只是堅持我的興趣,去定義我自己是誰而已!
我漸漸,變成我自己!
如果您不知道自己是誰,又或者沒有定義自己的能力,作者的說法您可以參考。我的例子大家都看得到,就順便拿來舉例了。
祝願您,能靠自己定義自己,也能忘掉!
************************************
改變身分認同的兩個步驟
【文/ 詹姆斯‧克利爾】
你的身分認同來自你的習慣。你不是生下來就擁有預設信念,每個信念,包括對自身的看法,都由經驗形塑而成。
說得更精確一點,習慣就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每天把床鋪整理好,你就把「一個有條理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寫作,你就把「一個有創意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鍛鍊,你就把「一個運動的人」的身分認同具體化了。
愈是重複某一行為,就愈強化與那個行為相關的身分認同。事實上,英文的「身分」(identity)一字,便源自意指「存在」的拉丁文「essentitas」,以及意指「重複」的拉丁文「identidem」。「身分」的字面意義便是「重複的存在」。
無論你現在的身分認同為何,你之所以如此相信,唯一的原因就是你有證據。假如你每週日都上教堂,連續二十年不輟,你就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個虔誠的人;假如你每天晚上都花一個小時研讀生物學,你就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個用功好學的人;假如你冒著大雪去健身房,你就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個投入健身的人。有愈多證據支持某個信念,你愈會深信不疑。
早年的多半時間裡,我不認為自己是個能夠寫作的人。要是去問我的任何一個高中老師或大學教授,他們會說我的寫作能力頂多中等,絕對算不上突出。開始寫作的前幾年,我每週一與週四都發表一篇新文章;而隨著證據累積,我身為寫作者的身分認同也漸漸成長。我並非一開始就是個作家,而是透過習慣成為一名作家。
當然,習慣並非影響身分認同的唯一因素,但因為頻率的關係,它們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生活中的每個經驗都會修改你的自我形象,但不太可能踢一次球就自認是足球選手,也不太可能隨手畫一幅畫就自認是藝術家。然而,當你反覆執行這些動作,證據漸漸累積,你的自我形象也開始轉變。一次性的經驗的效果容易消逝,習慣的效果卻會隨著時間增強—也就是說,習慣提供了大多數可以形塑身分的證據。這樣看來,建立習慣的過程,其實就是成為自己的過程。
這是漸進式的演化。我們並非一彈指,決定成為全新的人,就真的能夠改變,而是一天一天、一點一點,在一個習慣與一個習慣之間改變,持續經歷自我的微演化。
每個習慣都像一個暗示:「嘿,也許我是這樣的人。」假如你讀完一本書,也許你是那種喜歡閱讀的人;假如你去了健身房,也許你是那種喜歡運動的人;假如你練習彈吉他,也許你是那種喜歡音樂的人。
你採取的每個行動都像一張選票,投給你想要成為的那一種人。沒有一個單一例證可以改變你的信念,但隨著票數累積,新身分的證據也聚沙成塔。有意義的改變並不需要極端的變化,這就是原因之一。藉由提供新身分的證據,小習慣可以造就有意義的差異;而當一個改變有意義,它實際上就是一個大改變。這便是微小改善的悖論。
綜合以上所述,你會發現習慣就是通往身分認同轉變的道路。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
■ 每次寫了一頁,你就是個作家。
■ 每次練小提琴,你就是個音樂家。
■ 每次去健身,你就是個運動的人。
■ 每次激勵員工,你就是個領袖。
每個習慣不只產生成果,還教導你更重要的事:信任自己。你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完成這些事。當選票累積,證據開始轉變,你對自己述說的故事也開始有所不同了。
當然,從另一個方向看也是一樣。每當你選擇去做某個壞習慣,就投了一票給那個身分。好消息是,你不必追求完美。任何一場選舉,雙方陣營都會得到選票。要贏得選戰,不需要百分之百的得票率,只需要獲得多數選票即可。投個幾票給壞習慣或沒有生產力的習慣無傷大雅,你的目標只是要在多數時間裡讓好習慣獲勝。
新的身分認同需要新的證據。持續投你一直以來投的票,就會得到一直以來獲得的結果。沒有做出改變,什麼都不會改變。
這個過程只有簡單的兩步驟:
1.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首先,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適用於任何層次—個人、團隊、社群、國家。你想要代表什麼?你的原則與價值觀為何?你想要成為哪種人?
這些都是大哉問,許多人不知從何著手—但他們確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成果:六塊腹肌,或是減少焦慮,或是薪水加倍。這沒問題,就由此處著手,從成果逆推回去,看看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能得到這樣的結果。問問自己:「哪種人會獲得我想要的這些東西?」什麼樣的人可以減重四十磅?什麼樣的人可以學會一種新語言?什麼樣的人可以經營一家成功的新創公司?
例如:「什麼樣的人可以寫一本書?」也許是可以貫徹始終且可靠的人。現在,你的焦點從寫一本書(以成果為基礎),轉移到成為貫徹始終且可靠的那種人(以身分認同為基礎)。
這個過程可能帶來這樣的信念:
■「我是那種願意為學生挺身而出的老師。」
■「我是那種給予每個病人時間與同理心的醫生。」
■「我是那種會為員工發聲的經理。」
弄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後,你就可以開始踏出小小的步伐,去強化你渴望得到的身分。我有個朋友靠著隨時自問「一個健康的人會怎麼做」而成功減重一百磅。她一整天都把這個問題當作行為指南:一個健康的人會選擇走路或搭計程車?一個健康的人會點墨西哥捲餅或沙拉?她的想法是,只要像健康的人一樣行動,時間夠久,她就會變成健康的人。她是對的。
以身分認同為基礎的習慣這個概念是一塊敲門磚,引出本書另一個關鍵主題:回饋迴路。你的習慣形塑你的身分認同,你的身分認同又形塑了你的習慣,這是一條雙向道。所有習慣的形成都是一個回饋迴路......,但重要的是,驅動這個迴路的必須是價值觀、原則與身分認同,而非成果。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
習慣會讓你變成你想要成為的人
身分認同轉變是為習慣轉變指引方向的北極星。接下來,本書將告訴你如何一步一步在自身、家庭、團隊、公司,或是任何你想要的地方建立更好的習慣。但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正在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第一個步驟不是什麼,也不是如何,而是什麼樣的人。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然的話,追求改變無異於乘著無舵之舟。這就是我們必須從此處著手的理由。
你有能力改變對自身的信念。你的身分認同並非不可變更的,每一刻你都有選擇。透過你今天選擇的習慣,你可以選擇自己今天想要強化的身分認同,而這就將我們帶入本書更深的目的,以及習慣之所以重要的真正原因。
建立更好的習慣不是關乎用各種小訣竅過生活,不是關乎晚上用牙線或早上沖冷水澡或每天穿同樣的衣服,不是關乎達成能夠衡量的外在成就,像是賺更多錢、減重或減少壓力。習慣可以幫助你達成上述這些,但根本上,習慣的精髓並非擁有,而是成為。
歸根結柢,習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能夠讓你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透過習慣這條管道,你可以開發你對自己最深的信念。你真的會變成你的習慣。
.
以上文字取自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2522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生活隨筆例子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八卦
#日本媽媽的300円策略
#明太子說故事
晚安,還沒有產兆XD
今晚來說一個,日本媽媽教孩子理財的故事。
開始在日本居住不久後,我就發現周遭的人對於金錢非常在意。
不僅是去買東西一定會認真比價(許多主婦腦中都有蔬果價格表),一起吃飯算錢會算很清楚,對於每個月的開支預算等等,也都是計算得非常仔細的。所以像是黃金傳說10,000円過一個月的生活省錢祕技,許多人也覺得在日常生活中很受用。畢竟在東京這樣一個高消費的城市,工作收入在扣除房租,交通,日常生活費後,許多人的手頭並不寬裕。如果還想要存錢,或是有其他規劃的話,每一分一毫的錢都是要經過精打細算才能使用的。
對於理財一直都很苦手的我,當時去超市買菜時,看到許多主婦都在翻閱一本叫做「日經Woman」的雜誌,那本雜誌最精彩的部分,是每個月都會連載的OL或是主婦理財專欄。
以月收17萬~4,50萬日圓的OL或是主婦為範本,介紹她們每個月花了多少比例在租屋,食材,保養服裝,還有學習上,並且列出他們每天的時間運用法,比較他們的理財法,以及目前存款有多少。
那個專欄很有趣,因為即使是收入較低的人,也有辦法在經過理性的規劃下,用不會太自虐的方式省錢存錢。我在上面學習到了不少家電的比價方法,還有該趁什麼時候購買打折品以及利用會員卡點數折現金,和如何省時省錢做便當的祕技。
就這樣每個月持續閱讀下來,讓我深深感覺理財教育真的好重要!尤其是組成家庭後,如何好好地做財務規劃,才能讓家人都安心無虞的生活,就算生病或是有急需也不用太緊張,就變成了很重要的人生習題。同時忍不住感謝我們家的媽媽,一直讓我們能安心地成長。
有天枝豆跟我通電話時,提到他去蔬果店買菜時,遇到的一對母子的故事。
那是一個大約小學低年級的小孩,在媽媽買菜時,他一直問媽媽說,可不可以在回家的路上,買一包喜歡的零食。
「你想要買的零食,一包要多少錢呢?」媽媽問。
「我記得好像是80円。」他答。
「那剛剛你說,今天晚餐想吃蓮藕還有馬鈴薯對嗎?」媽媽又問。
小孩點點頭。
「可是今天媽媽的錢包裡面只有300円。媽媽買了蓮藕花了120円、買了馬鈴薯也花了120円,就只剩下60円了。雖然知道你很想吃零食,可是我們不夠錢買呢!而且蓮藕和馬鈴薯,我們可以全家人一起吃,可是零食我和你跟爸爸分著吃也吃不飽。」媽媽很有耐心地告訴小孩。
「不過不要難過喔!今天買菜剩下的60円,我們把它存起來。改天可以買你喜歡的漢堡排,或是我們在一起來想想,有什麼更喜歡的東西好嗎?」媽媽笑著說。
小孩也開心地點頭微笑。
枝豆把這故事轉述給我聽時,我突然覺得好感動。
因為我相信,媽媽的錢包裡面一定不只有300円(可能另外一個錢包有紙鈔和信用卡吧XD)但是為了把「預算」,「金錢使用的方法」,「儲蓄」,「分享」的觀念都用簡單的方式傳達給孩子,她用了一個溫柔又聰明的方法。我立馬就想把這方法納入將來的育兒錦囊裡面。
在日本,聽說許多孩子都是高中畢業後就沒繼續和家裡拿錢了。枝豆的例子就是,一上大學就開始打工支付自己的學費。一路上從搬家工人,快餐店店員,小鋼珠店店員,出版社打工的編輯都做過。然後一畢業找到工作之後,還必須分攤家裡面的開銷,並且支付房租給家人。
和他比起來,雖然我也上大學就開始打工,但是並沒有像他有著那麼迫切的「求生感」。我覺得枝豆因為是老手,在規劃還有使用上,自然就比我強很多。
以上就是今晚的故事,不知道大家都如何幫自己的小孩做理財教育的呢?請與我分享^^
晚安^^
♥更多我的生活隨筆在
http://www.mtkomtko.com/category/note/
pic某年去京都出差買的口金包零錢包,一直到目前都很愛用。
生活隨筆例子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八卦
#人生勝利組
#明太子說故事
晚安。元旦繼續講故事。
今天說一個關於人生勝利組的故事。
成長的路上,有好一陣子我都在思考成功,平庸與失敗這三個詞的關聯。在學習上我大概是個失敗的小孩,小時候一直無法體會唸書的樂趣,其他美術體育的表現也一直都很平庸。小學的時候記得從來沒有上台領過獎狀被表揚的經驗,只有邊走邊吃王子麵被糾察隊發現,然後被叫上司令台去訓斥一頓的印象。
總之,我自己也覺得自己一直過得渾渾噩噩的,不是那種可以讓身邊的人以我為榮的例子。
大學選了自己喜歡的科系,加入了自己喜歡的社團,才開始覺得人生好像稍微開了竅。那時候過得很充實,除了忙唸書,忙著玩,還打了三份工。而這三份打工,還有畢業之後的工作,都給了我很多省思。
大學打的三份工分別是學校附近飯店的服務生,兒童英語教室的老師,還有牙醫診所助理。
而這三份打工所必須應對的人,還有得到的對待是完全不同的。
在飯店,一整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重複打掃,洗碗,端盤子,榨果汁,做三明治。記得當時,每天下午都會有一對家庭來喝下午茶。那個家庭顯然很重視教育,爸媽都會使用英文和小孩對話。
「妹妹,妳一定要好好唸書喔!不然長大就跟那個姊姊一樣,整天只能幫人端盤子和洗杯子。」爸爸總是這樣對她那小公主般的女兒耳提面命。
到牙科打工的日子,則是必須穿上白色醫師袍,看起來很專業地消毒器具,洗X光片,還有紀錄病例。
「哇!這麼年輕的醫生,真是太優秀了!」許多搞不清楚狀況的病人,誤以為我是牙醫,總是會露出敬佩的眼神。
在兒童美語班,我則是一個愛作教學道具,可以和小學生們玩在一起的美語老師。他們的世界沒有所謂的勝敗,只關心明天有沒有更有趣的遊戲。
大學畢業後,在因緣際會下進入了出版社工作。有次因為好玩和同事一起去擺攤賣東西,結果在市集遇上大學同學。
大學同學見到我非常驚慌,他說
「今天我們班幾位同學聚會,妳快點把東西收一收快點走!別讓同學們看到你如此落魄的樣子!」他對我充滿同情。
在英國百貨公司當店員的時候,也有人問我
「我想問問,妳成天在這邊收銀,對妳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來到日本,開始了採訪工作。使用看起來很厲害的單眼相機,還有使用輕便小照相機,就是會得到不一樣的對待。
我想,這就是人性吧!連陌生人都要使用社會主觀的階級制,來評斷你這個人的成功與否。但很有意思的,有些人很盲目,一件白袍,一台相機,一張名片就決定了他們對待你的態度。
當整個社會的認知,都覺得某些特定的職業才是對社會有貢獻,年收一定要超過多少才能被尊重的話。那所有的小孩一出生,是不是都該放入人生勝利組的模板去規格化才行呢?
我想起在日本有一本八卦雜誌賣得很好,叫做SPA。這本雜誌有個永遠不敗的特輯就是「低年收家庭的真實」。但有意思的是,雜誌的主要受眾卻是那些高年收的上班族,因為藉著閱讀這些悲慘又辛苦的故事,他們能夠瞬間嚐到「自己是人生勝利組真好!」的甜美滋味。
寫著寫著,覺得今天的故事有點黑暗。總之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選擇自己的人生和工作,都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和動機,加上每個人個性不同,擅長的領域自然也不同。每位使用自己力量來維持生活的人,都應該獲得應有的尊重。而那些一直使用「平庸」和「失敗」去定義別人的人,不過只是想證明自己屬於勝利的那一方吧!
晚安。
♥更多我的生活隨筆在
http://www.mtkomtko.com/category/note/
pic在倫敦的時候,有一次為了湊住民稅(council tax),和枝豆&室友妹妹一起去賣炒麵和貢丸湯。